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30 trang)

Luận văn thạc sĩ VNU ULIS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yết hậu ngữ trong tiếng hán và phương pháp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02 04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15 MB, 130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范黄寿

汉语歇后语特点及其越译方法研究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YẾT HẬU NGỮ TRONG TIẾNG HÁN VÀ
PHƯƠNG PHÁP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学科专业:中国语言
专业编号:60.22.02.04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2014 年 11 月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PHẠM HOÀNG THỌ

汉语歇后语特点及其越译方法研究
NGHIÊN CỨU ĐẶC ĐIỂM YẾT HẬU NGỮ TRONG TIẾNG HÁN VÀ
PHƯƠNG PHÁP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chuyên ngành

: 60.22.02.04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TS. Đỗ Thị Thanh Huyền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Hà Nội, tháng 11 năm 2014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保证言
本人确保: 所呈交的论文是自己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研究成
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所提出的理论依据、统计数据真
实可靠,尚未出现在前人的论文中。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

作者签名

范黄寿
2014 年 11 月于河内


导师签名

论文作者签名

TS Đỗ Thi ̣Thanh Huyề n

Phạm Hoàng Thọ

签字日期:2014 年 11 月 9 号

签字日期:2014 年 11 月 9 号

i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借此机会向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人表示最衷心的感
谢。在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我首先要向我的导师杜氏清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
谢。在老师的指导下,给了我很多的提示和启发,各位老师给了我提出很多宝
贵意见。在同学们的帮助关心鼓舞下努力完成任务;让我体会到友情的可贵。
感谢同门兄弟姐妹们对我的热情帮助和关心。
自己的科研能力有限,才疏学浅,论文中一定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很
请老师们和同学读者们批评指正。我希望大家体谅,再一次向诸位老师和同学
表示忠诚的谢意。

2014 年 11 月 09 号


ii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摘要
歇后语是汉民族特有的语类。研究汉语歇后语成了一门学问,吸引了不少
学者。本人根据温端政主编的《新华汉语歇后语词典》再结合其用法,选出 252
条汉语歇后语作为研究基础。在各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歇
后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
经过总分析,根据汉语歇后语的意义特征可分为:指称义、比喻义、形容
义、表示义、兼义等类歇后语。此外,本文还对汉语歇后语的语法结构进行考
察归类,分析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我认为有时前部分是主语后
部分是谓语,有时前部分是句子后部分是谓语,有时前部分是动宾关系后部分
也是动宾关系 等等 。
在第二章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包括:
义译,意译,义译和意译结合等。不过,汉语歇后语翻译正确与否与译者的能
力有很大关系,要求译者有着广泛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本
人提出下面四项原则:一是保留比喻原形象直译; 二是借用越南语 俗语翻译;
三是义译;四是兼用义译和意译相结合等 。

关键词:汉语歇后语,结构分类,语义模式,翻译方法
iii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汉语歇后语概述 ................................................................................................4

1.1 汉语歇后语定义 ...................................................................................................4
1.1.1 名称形成来历 ................................................................................................4
1.1.2 历代学者的看法和定义 ...............................................................................5
1.2 汉语歇后语特点研究综述 ...................................................................................7
1.2.1 汉语歇后语结构特点研究综述 ...................................................................8
1.2.2 汉语歇后语的语义特点研究综述 ............................................................11
1.2.3 汉语歇后语的分类研究综述 ....................................................................13
1.2.4 汉语歇后语的翻译研究综述 .....................................................................22
小结 ...........................................................................................................................24

iv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第二章 汉语歇后语特点的研究分析 ..........................................................................26
2.1 规范性汉语歇后语的界定 .................................................................................27
2.2 汉语歇后语跟成语、惯用语等固定词组之类的区别 .....................................29
2.2.1 汉语歇后语与成语的区别 .........................................................................29
2.2.2 汉语歇后语与惯用语的区别 .....................................................................29
2.2.3 汉语歇后语与谚语的区别 .........................................................................30
2.3 汉语歇后语的结构特点分析 .............................................................................30
2.3.1 结构形式特点 ..............................................................................................30
2.3.2 语法结构特点和归类 ..................................................................................32
2.4 汉语歇后语的语义类型特点分析 .....................................................................35
2.4.1 语面义和语底义的特点 ..............................................................................35
2.4.2 汉语歇后语的字面意义 ..............................................................................36
2.4.3 汉语歇后语的规约意义 ..............................................................................39
2.5 汉语歇后语的语体色彩特点 ............................................................................67
小结 ...........................................................................................................................69

第三章 汉语歇后语翻译成越南语方法 ......................................................................71
3.1 有关翻译的一些问题 ........................................................................................71
3.1.1 什么是翻译和翻译要求 ..............................................................................71
3.1.2 翻译的标准..................................................................................................73
3.2 汉语歇后语翻译成越南语方法 ........................................................................73
3.2.1 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根据 ..............................................................................73

v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3.2.2 一般的翻译成越南语的方法 ......................................................................76
3.2.3 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原则 ..............................................................................77
3.3 汉语歇后语翻译成越南语的情况 ....................................................................84
3.3.1 翻译成越南语的实际情况 .........................................................................84
3.3.2 翻译汉语歇后语的几点建议 .....................................................................88
小结 ...........................................................................................................................91
结论 ...............................................................................................................................93
参考文献 .......................................................................................................................95
致谢 ................................................................................................................................. I

vi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前言
01. 选题理由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结构简炼、语
言生动,带有幽默性的言语单位。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歇后语的内容反映着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来源于广
大人民的口头语言,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
语言形式。歇后语的特点就在于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富有想象力、幽默感和
较强的讽刺性。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我对该语言单位特
别感兴趣,因此,选择这个课题。我认为能理解歇后语的意思,不但能提高了
使用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增强了我们对汉民族文化的理解。
在语言构造和表达方面可以看出,歇后语的语义效果与越南熟语中的谚
语、成语、惯用语等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越南语中没有与歇后语构造相应的语
言单位。因此越南人在翻译过程中难于认识和理解这个语言单位。目前笔者认
为歇后语的研究和翻译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深入研究歇后语将会加深对汉
越熟语系统的认识。
汉语歇后语与越南熟语之间相对应的例子数量少,在翻译过程中容易产生
难辨易混现象。因此,对学习汉语的越南人来说,了解歇后语的相关问题是非常
重要的。为了使学习者能够容易地理解、使用歇后语,本人在前人对歇后语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歇后语名称,来源,特点,分类,语法功能,结构和语义
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探讨了翻译上的相应策略。20 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歇
1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后语进行了诸多的研究,研究方向也十分丰富。但我发现大多数研究题材都把
歇后语看作整体这个方向,这儿对学习、运用歇后语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因此,我决定选择“研究汉语歇后语特点及其越译的课题”作为硕士论文。

02. 研究目的和任务
翻译成越南语的最大障碍是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民族特性。汉语歇后语不仅
结构独特而其充分展示汉民族语言的风格。越南语 中几乎没有类似汉语歇后语

的表达方式。在汉译越的实践中,翻译汉语歇后语是困难复杂的问题,需要正
确理解歇后语特点,找出翻译方法来帮助学者解决困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论文的任务是:
1.阅读有关汉语歇后语的材料,概述歇后语的研究情况,指出歇后语的性
质和特点,介绍有关课题的研究依据。
2. 考察词典对一些汉语歇后语的解释意义。
3.调查越南学生对汉语歇后语的理解与翻译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对汉语歇后语的理解和翻译情况,进行归纳总
结,找出翻译方法和教学对策。

03. 研究对象和范围
研究对象:汉语歇后语的特点。
研究范围:通过温端政编辑的《现代汉语歇后语词典》的 252 条歇后语来
研究特点, 同时参考汉越对照词典来研究 翻译成越南语 的方法。

04. 研究方法
在撰写本论文的过程中,本人采取如下方法:
2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1. 收集材料:收集汉译越材料主要是:汉越词典和汉越成语词典。
2. 统计归纳分类汉语歇后语:包括语义和结构的分类。
3. 抽样调查:对越南学习者(主要是大学生)分析他们对汉语歇后语的理
解和常犯的错误,从而找出教学对策。
4. 对照翻译:分析汉语歇后语的结构和语义,确定语义模式作为根据对照
越南语 进行翻译。可以直译(包括字面义译 ),也可以意译是要解释引申意
义。


05. 本文的创新之处:
1. 有系统的统计各学者对汉语歇后语特点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2. 选举 252 条汉语歇后语来进行考察分析特点,进行归类语义和结构的模
式作为翻译的基础。
3. 对汉语歇后语研究翻译成越南语的方法,这也是论文主要的创新。
4. 系统化翻译汉语歇后语的原则和方法。
5. 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对汉语歇后语的理解翻译和教学方法。

06. 语料来源
本文所用的语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出版的温端政主编的《现代汉语歇后语词
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并在熟语词典的和网上的语料库,找出 252 条常用
歇后语来说明本论文

3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第一章

汉语歇后语概述

1.1 汉语歇后语定义
1.1.1 名称形成来历
“ 歇后 ” 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旧唐诗,郑綮列传》,书中提到 “ 郑五歇后
体 ” .但古人所讲的汉语歇后语指的是歇后体诗和一种文字游戏。而我们今天所
说的歇后语古人称作 “方语 ” “ 市语 ” 或统称为谣言。
20 世纪初,白启明的《采辑歌谣所宜兼收的——汉语歇后语》一文发表
后,才把汉语歇后语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加以研究。但在文章中并没有说明为什
么要把这种语言形式称作 “ 歇后语 ”。20 世纪 30 年代陈望道先生在 “ 修辞学发

凡 ” 中指出歇后语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古人说的歇后语,又叫 “ 歇后藏词
4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语 ” ;一是指“新兴的歇后语 ” ,也称“譬解语 ” ,即利用譬解构成的歇后语。到
了 50 年代,茅盾先生指出,为了与本来的或正规的歇后语相区别,应该给现在
人们所讲的歇后语去一个另外的名称,但他并没有具体提出该用什么名称。到
了 80 年代温端政先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同意茅盾先生的意见,并且通过
大量的事例分析歇后语并不 “ 歇后 ” ,所以建议根据歇后语前后两部分间的关
系将其更名为 “ 引注语 ” . 但多数学者认为,歇后语这个名称已被人们所接受改
变很难,同时也指出“ 名实不符的事物并不少见 ”,所以主张仍沿用 “ 歇后语 ”
这一名称,不作任何改变。
1.1.2 历代学者的看法和定义
关于汉语歇后语的定义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几种说
法:
1 )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第五版 1391 页)认为:
“ 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语底,通常
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 。
这个定义是从语法结构和语义的角度上出发,可以说这个定义已经概括指
出汉语歇后语的特点,收到大部分学者的一致,公认是代表性的定义。
2) 万艺玲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认为:“ 歇后语是有近似于谜面和谜底的两
部分组成的固定短语,有时只说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省略,所以叫歇后语 ”1。
这个定义也是从语法结构和语义两方面的角度上出发,但偏重于 “ 语 ”,
因此说是“ 固定短语 ” 。这也是值得研究参考的定义。说 “ 固定 ” 也不全对,因

5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为形式可以固定,但词语内容可以变换,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语,言和文化也
发展变化。这个真理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了。新事物出现,新观念代替古老观
念,但是汉语歇后语的说法形式还是保留的。
比如现在说:

例 1:飞机上点灯——高明(网上的语料,2013 年)
Bật đèn trên máy bay – Sáng cao xa
这个歇后语只能出现在当代口语,古代人怎么会说,也许古代人只能说
“ 高山上或天上点灯——高明 ” 吧?
3 ) 温端政认为:“ 汉语歇后语是汉语中由含有引注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
的、结构相对固定的、具有口语特色的熟语 ”2 。
这个定义比较全面指出汉语歇后语的性质和特点。作者把汉语歇后语列入
“ 熟语 ” 。于 2008 年他主编的《新华汉语歇后语词典》是最大的贡献,值得研
究。
4 ) 吴仁认为:“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谜面。
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常只要说出前半部,
“ 歇 ” 去后半部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之为汉语歇后语 ” 3。
由此可见,至今对于什么是汉语歇后语的问题各位学者还未能指出正确、
共同的定义。虽然各家之说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点差异,但基本认识
趋于一致,有共同的观点,只是术语方面有所不同。我同意温端政的观点,因

1

万艺玲《汉语词汇教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

温端政《歇后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3

吴仁《常见歇后语三千条》(凤凰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

6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为:这个观点容易理解受到大家的一致,有普遍性的看法。
1.2 汉语歇后语特点研究综述
谭永祥指出,“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汇形式,汉语歇后语具有自己的特点。这
些特点是:口头性、双关性、谐趣性、地域性和灵活性 ”4。在五个特点中他认
为双关性是歇后语区别熟语大家庭其他成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
孙维张在《汉语熟语学》中把汉语歇后语的特点概括为三种:隐语性、口
语性和民族性。他从汉语歇后语产生之初和使用方式来看,认为今天的歇后语
和隐语越来越远,但仍然具有一定的隐语性。汉语歇后语的口语性,可以从两
个方面去探求,一是自身的风格特色;二是使用范围。
汉语歇后语的民族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他认为:“ 无论从结构方式、构成
手段上看还是从语言材料、语义内容上看各方面都有强烈的民族性特点 ” 5。
宗武 1990 年在《浅谈歇后语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中指出: “ 汉语歇后
语有五种特点:集体性、变易性、稳固性、形象性和通俗性。所谓集体性是指
歇后语创作时候是集体创作的。变易性是指流传过程中人们的认识理解不同的
变易。稳固性是指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和通俗性是从语言艺术方面出发而说
的 ” 6。
刘永发 1998 年在《试论歇后语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一文指出: “ 汉
语歇后语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三种特点 ” 7。
温端政 2005 年在《汉语语汇学》中提出汉语歇后语有三个特点:“ 双关


4

谭永祥《歇后语新论》(111 页)

5

孙维张《汉语熟语学》

6

宗武 1990 年在《浅谈歇后语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

7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性、多义性和方言性 ‟‟。
于全 2007 年在《关于歇后语的内涵及特点问题》中把歇后语的特点归纳
为:“ 意义的后实性、风格的口语性和结构的双合性 ”8。
最近赵秀梅 2008 年在硕士论文中,把汉语歇后语的特点归纳为五种:民间
性、时代性、民族性、行业性和地域性。
总的来说,各位学者归纳出歇后语特点各有偏重。我认为最重要的特点是
双关性。汉语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绝大多数都是由双关构成,后面部分的语
义一方面与前面部分的字面意思相关,一方面与实际意义有关。
1.2.1 汉语歇后语结构特点研究综述
a.《起语——目的语》说
这一说法最早是由白启明先生在《采辑歌谣所宜兼收的——汉语歇后语》
中提出的。他概括出了大多数汉语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作用,认为前一部分的作
用是引起或提示后一部分,而后一部分主要是揭示该歇后语所要达到的语义目

的,有的可能只是简单地陈述前部分的一个事实。

例 2: ― 芝麻开花——节节高 ‖
Vừng nở hoa – Cao dần lên trên
能说是 “ 芝麻开花 ” 的目的语吗?我认为不能这样说。这只是现实情况,
芝麻开花的时候从下到上,意义是指天天长高的,事物发展的, 如:

例 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 输 )
Khổng tử chuyển nhà - Toàn là sách ( thua )

7

刘永发 1998 年在《试论歇后语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

8

于全 2007 年在《关于歇后语的内涵及特点问题》

8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这一汉语歇后语的后部分 “ 净是书( 输 )” 能被认为 “ 孔夫子搬家 ” 的目
的语吗 ?显然不是的,这是利用同音 shū(书)来比喻失败(输)。类似的例子
还有很多。这些歇后语的后一部分只是在陈说前一部分提到的事物怎么样,而
并没有明显的目的性。
b.《前提——断语》说
温锡田在《再论肖皮话》(1933)一文中指出: “ 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是
“ 前提 ” 和 “ 断语 ” 的关系 ” 9。这种说法与第一种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二点的

侧重点不同。“ 前提——断语 ” 说侧重于从逻辑的角度来定位歇后语前后两部分
的关系。显然,“ 节节高 ” 可以看作是 “ 芝麻开花 ” 的判断之语。但是就 “ 前
提 ” “ 断语 ” 这种表述本身来讲,就存在着不甚对应、不甚协调的问题,用它来
概括歇后语前后两部分间的关系,显然也不合理的。
c.《譬解》说
这是陈望道先生的观点。他在《修辞学发凡》一文中指出 : “ 前后两部分之
间是 “ 譬 ” 和 “ 解 ” 的关系,即比喻和解释、说明的关系 ” 10。这种观点曾盛极
一时,但现在看来似乎也不妥当。因为它并不能概括所有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
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歇后语作为语汇形式存在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是
谈不上 “ 譬解 ” 关系的,即使是那些从形成角度来看存在 “ 譬解 ” 关系的歇后
语,当处于语汇状态时,也是很难被认为是具有譬解关系的,如:

例 4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Hịa thượng che ơ – chẳng tóc khơng trời = Trọc đầu chẳng sợ

9

温锡田在《再论肖皮话》(1933 年)

10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9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在这个歇后语是利用同音 fā ( 发 tóc ) 和 fā ( 法 phật pháp ) 这里要比喻和尚
没有发(无法)也就是指和尚不懂佛法所以 “ 无天 ” 。所以这条歇后语可以译成

越南语 是:― Hòa thượng che ơ - đầu khơng tóc khơng sợ trời ‖ 意指:无法也无怕
天。

例 5: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Bọc thịt đánh chó – có đi khơng về
这条歇后语只有把它们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够有 “ 譬解 ” 的关系。前
部分和后部分没有 “ 譬解 ” 关系,只能根据字面翻译无法理解意义。
d.《谜面——谜底》说
这是《现代汉语词典》( 2005 第五版)的观点。很多学者都赞成这种看
法,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歇后语是谜语的一种。因为在歇后语中确实存在一部分
类似于谜语的歇后语:

例 6: 大米的弟弟——小米
Em gạo nếp – là gạo tẻ

例 7: 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十 —— 缺七(妻)
1,2,3,4,5,6,8,9,10 – Thiếu 7 ( Thê ) = Cái gì cũng có trừ vợ
又利用同音 qī “ 七 ” 和妻子的 “ 妻 ” 来出谜语指缺妻(没有妻)的意义。
这条歇后语的前半句像个谜语,后半句给出谜底。这些歇后语显然是模仿
歇后语而编造出来的,它们是介于谜语和歇后语之间的,属于歇后语的一个小
类。但我不能据此就把整个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概括为 “ 谜面——谜底 ” 的关
系。
e.《引注》说

10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温端政先生在《略论 “ 歇后语 ” 前后两部分的关系》(1983 )一文中指出:

“ 歇后语前后两部分间是 “ 引子 ” 和 “ 注释 ” 的关系 ”11。这是目前达成共识最多
的一种看法。认为歇后语前一部分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后一部分,即 “ 引子 ” 的
作用,此外,还会表达一定的附加意义,如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及风格色彩
等;而后部分则是对前一部分的注释、说明,也是表义重点所在。据此将歇后
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定义为 “ 引注 ” 关系。
f.《话题——说明》说
这是较新的一种提法。代表者是谭永祥。他认为: “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一个
话题,后一个部分就是对这个话题的说明 ”12。我们都知道,“ 话题 ” “ 说明 ” 这
对术语在语言学中是用来指称、说明语法上的诸位关系的。而歇后语前后两部
分之间的关系,从语法结构角度来看,应该是同位关系,而不是主谓关系,因
此用 “ 话题——说明 ” 来概括汉语歇后语前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恰当。
关于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主要介绍上述六种观点,但我采用
温端政先生的观点也就是目前学界达成共识的说法即 “ 引注 ” 说 。
1.2.2 汉语歇后语的语义特点研究综述
歇后语的语义问题是理解和应用的前提。近年来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
一定的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为语义的宏观研究、语义的内部研究、
语义的解释研究和认知研究。有的人从语义的功能角度出发,有的人从歇后语内
部语义的角度出发。

11

温端政《略论“歇后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语文研究,1983 年第三期

12

谭永祥《歇后语新论》(115 页)

11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曾小武在《歇后语语义关联的微观考察》一文中认为 “ 关于歇后语的研
究,以往的著述多从宏观上观察其内涵与外延,而从微观角度尤其对歇后语语
义的内在关系进行研究的比较少。” 13他对歇后语的语面和语底之间的语义关系
进行了考察,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语义联系方式的多样性,从总体上分为词义关
联和句义关联两类。词义关联方式又分为几种:并用基本义和转义、析词、音
义谐联。句义关联指的是语底整个句义和语面的意思互相照应。
李小平在《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一文中,认为:“ 歇后语有双层
含义,不仅有语面义,还有引申义,引申义是在语面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引申义是歇后语的实际意义,真正意义,或者可以成为语用功能意义 ” 14。李小
平也主张歇后语有双层意义,这和温端政先生的观点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同而
已,温端政把语面义称为 “ 本义 ” ,把引申义称为 “ 别义 ” 。李小平还认为歇后
语的引申义的实现是借助修辞手段产生的,通常是使用辞格兼用的方法,不少是
借助比喻和双关两种辞格的兼用来完成的。
对歇后语的释义问题:歇后语释义是建立在对语义的充分理解和认识的基
础上的, 随着语义研究的深入歇后语词典的编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温端政对歇后语的语义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讨论。他认为歇后语是由前
后两部分共同构成的统一的语义单位,前后两部分的表义作用是不对等的,前
一部分只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后一部分才是表义的重点所在,表
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歇后语的语义,就是由前一部分所表示的附加意义
和后一部分所表示的基本意义有机地构成的。

13

曾小武《歇后语语义关联的微观考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12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我用温端政的观点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解语义解释类型,作为翻译基
础,研究翻译成越南语的方法。
1.2.3 汉语歇后语的分类研究综述
对歇后语的分类研究可说是 “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各个学者从不同的角
度分出不同的类别,即使是同一角度进行分类也有侧重的不同。
从构成方式进行分类有以下学者:
张彦在《歇后语构成方式》15一文中分为 7 类:第 1. 是句末最后一个字引
起来而构成的歇后语。第 2. 是成语末尾最后一个字引起来构成的。第 3. 利用谐
音来构成的。第 4. 是利用同音异义字构成的。第 5. 是利用字谜构成的。第 6. 是
利用典故或民间故事构成的。第 7. 是利用比喻的方式构成的。
这种分类法看似是从构成方式上分出的类别,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标
准,类别之间可能出现套叠现象。第 1 和第 2 类可以归于一类:以语句为标
准。第 3 和第 4 类可以归于一类;利用谐音为标准。
余有三 1994 年在《论歇后语的倒编及其各式》16 一文中分为 6 种类别:第
一:会意式,第 2. 谐音式,第 3. 加减法,第 4. 掌故式,第 5. 俗语转化式,第 6.
民俗民风式。这种分类法不符合逻辑,因为六种类别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
的。
周静琪主编的《汉语歇后语词典》中把歇后语的表义分成 4 种类型:单纯

14

李小平《歇后语的语义结构及释义问题》(师范学院学报 2004 第 6 期)

15

张彦,《歇后语构成方式》,山东师范大学,1995

16


余有三,《论歇后语的倒编及其各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13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的 “ 直接意指 ” 、含谐音词的 “ 直接意指 ” 、单纯的 “ 含蓄意指 ” 和语义双关的
“ 含蓄意指。这种分类首先是按照后面部分的字面意义是否和现实意义一致,分
为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两大类。
温端政 2008 年主编的《新华歇后语词典》中把歇后语分为直陈型和双关型
的,其中双关型歇后语又分为语音双关型、语素双关型、组合双关型和综合双
关型。这种分类方法较合理,其中,直陈型歇后语按照语面意义和现实意义是
否一致又可以分为两类。
从构成方式和修辞两种角度分类有: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分为 “ 喻意 ” 和 “ 谐音 ” 两类。“ 喻
意 ” 是从修辞角度来说的,“ 谐音 ” 是从构成方式来说的。
马国凡、高歌东的 “ 歇后语 ” 和张志公的《现代汉语》把歇后语分为 “ 喻
义的 ” 和 “ 谐音的 ” 两类。
以上几种分类法,字面上有所不同,实质上是相同的。对分类举例比较详
尽的,但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文中指出,除了分出的两类外,还有兼用两种
方式的,最后还补充说:析字是可以用在歇后语中,数量很少,其实, “ 歇后语 ”
却分为四类:1. 喻义的;2. 谐音的; 3. 喻义兼谐音的;4. 析字的。这种分类也
是值得考虑的。
王勤的《谚语歇后语概论》一文中把歇后语分为两大类:喻意歇后语和谐
音歇后语。其中两大类又各分为两小类:喻意歇后语有两种情况:
一是本义喻意,解释部分说明的意思是字面上的意思。

例 8: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Kim rơi xuống bể - biết tìm đâu
14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二是转义喻意,解释部分说明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转义

例 9: 没骨头的伞——支撑不开
Ơ dù khơng cán - chống khơng nổi
“ 支撑不开 ” 是 “ 维持不了 ” 的意思。谐音歇后语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类是 “ 音同谐音 ” .

例 10: 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Trên đỉnh cán cờ buộc lông gà - to gan thật
“ 掸 dān ” 和 “ 胆 dǎn ” 读音相同
另一类是 “ 音近谐音 ”

例 11: 两手进染缸——左也蓝(难),右也蓝(难)
Hai tay thò vào nồi nhuộm - bên trái xanh, bên phải cũng xanh
“ 蓝 lán ( xanh ) 和 “ 难 nán ( khó ) ” 读音相近,所以可以译成越南语 是:
Hai tay nhúng chàm – đằng nào cũng khó .
这种分类法有了进步,但并不精确,依然存在问题。
张環一在《修辞概要》把歇后语分为六种类型:第 1. 事理的比方,第 2. 形
象的比方,第 3. 想象的比方,第 4. 用典故打比方,第 5. 假借的比方,第 6. 谐
音。这种分类并不太合理,即使是从修辞角度划分,但是比方和谐音根本不在
同一个层面上。夏光芬的《关于歇后语》按照修辞手法的不同,把歇后语分为五
种类型:比喻性歇后语、假借性歇后语、谐音性歇后语、双关性歇后语和引用性
歇后语。这种分类也存在问题,双关性是歇后语共有的特征不能和其他种类并
列。孙作光在硕士论文《评价视域中的歇后语研究》认为 “ 关于歇后语的分类

方法很多笔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基本都是通过修辞角度来划分歇后语

15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的。一般来说,歇后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比喻,一类双关 ” 17。这个说法说
出了众多分类中存在的普遍共性。有的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进行的分类。
汪锡鹏的《歇后语研究》中根据目的语把歇后语分成四类:
a. 目的语是状语:

例 12: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Cua bơi qua sông – 7 tay 8 chân
这是根据字面翻译的,但是七手八脚可以译成越南语 是:
Chân tay khua nhặng
b. 目的语是一句成语或俗语

例 13 : 木棍儿吹火——窍不通
Lấy gậy thổi lửa – chọc chẳng thông
c. 目的语是谜底性的

例 14 : 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钱
Chết nằm trong quan tài – với ra đòi tiền
d. 目的语是双关性的

例 15: 柳树上开花——没结果
Cành liễu nở hoa – không kết quả
“ 没结果 ”是字面义,引申义是: Có hoa khơng có quả。
这种分类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的:1. 目的语是状语一类的歇后语是从

语法角度划分的。2. 目的语是一句成语或俗语一类歇后语是从构成材料来划分
的。3. 目的语是谜底性的一类歇后语是从构成方式来划分的。4. 目的语是双关

17

孙作光《评价视域中的歇后语研究》硕士论文

16

LUAN VAN CHAT LUONG download : a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