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ptx) (17 trang)

左传 doc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52.35 KB, 17 trang )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

历史背景

史官的产生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 1 )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 和《春秋》为代表
( 2 )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
( 3 )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
《 左传》

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左传》的特点:
( 1 )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
( 2 )记事条理清楚,叙述准确
( 3 )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第一段
秦晋围郑。寥寥 25 字写出了形势,两大国围一小国;写出围
郑原因;写出驻军位置。
第二段
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三个人物。
烛之武的生平

舌辩过人,早已名闻郑国,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
正”一职。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


蹒跚。
第三段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步步紧
逼,层层深入。
品味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

第一层 : 以退为进,承认郑亡,显现弱势,态度谦恭,使之消
除戒备心理,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

第二层 : 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亡郑:有害而无益,厚人薄
己、为虎添翼;舍郑:有益而无害,不废一兵一卒,却能得到
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利一弊”,紧紧抓住“利”——“图霸”心理。

第三层 : 举实例,指出晋国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
桥,忘恩负义之徒;从晋国扩张国土,争霸的现实,进一步指
出晋国野心勃勃、贪得无厌。

第四层 : 一缺一利,利益得失一目了然 。
第四段
晋师撤离 ,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候没有感情用事,而是表
现出了理智和冷静。
烛之武形象

烛之武虽然对郑文公的用人非常不满,但当郑文公认错后,面对国难,他也不
再计较个人得失,挺身而出,以其机智从容的风度和剖析入微的言辞说服了秦
穆公,瓦解了秦晋联盟,从而使晋军孤立,知难而退,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可
见,烛之武是一位关心国事,临危不惧,十分机智勇敢的爱国者。
概括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 : 围郑


第二 段 : 受命

第三 段 : 退秦

第四 段 : 撤围

Tài liệu bạn tìm kiếm đã sẵn sàng tải về

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ng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