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71 trang)

Language ideology and script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69 MB, 171 trang )




语 言 意 识 形 态 与 中 国 汉 语 拼 音 运 动

LANGUAGE IDEOLOGY AND SCRIPT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赵 春 燕
ZHAO CHUNYAN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中 文 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


































2012



语 言 意 识 形 态 与 中 国 汉 语 拼 音 运 动

LANGUAGE IDEOLOGY AND SCRIPT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赵 春 燕
ZHAO CHUNYAN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中 文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
i

ACKNOWLEDGEMENT

Many people have helped me in the process of working on this study and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m. My deep
appreciation goes to the members of my doctoral committee: Associate Professor Lee
Cher Leng, Assistant Professor Adrian Tien and Doctor Ho Chee Lick. I thank all of
them for their guidance, insights, valuable suggestions, encouragement and time. To
my supervisor, Lee Cher Leng, goes my greatest appreciation. I thank her for
interesting me in sociolinguistics, for pointing out the value of investigating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in China, and for guiding me in th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ideology studies which have been my main inspiration for
this study. I am also grateful to her for her example of scholarship, as well as her
personal concern and friendship.
Many fellow students made my experience at NUS a very pleasant one. I
especially thank those who shared their joys and sorrows with me both in academic
studies and in personal lives: Wang Dan, Cai Shumei, Shi Yan, Gao Shuang, Liu Shu,
Bai Xiaopeng, Wang Yuelong, and Lin Jinzhan.
Finally, my warmest thanks go to the members of my family for their constant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I am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my husband, Zhou Hongbo,
who, besides his unflagging emotional support, first introduced me to sociolinguistics,
and devoted countless hours discussing with me and offering stimulating questions

and comments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writing this thesis. Without his enthusiastic
encouragement and enormous help, this thesis would never have been completed.
ii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 1
第一节 语言意识形态研究视野中的汉语拼音运动 ………………… 1
一、语言意识形态研究的视野 ……………………………… 1
二、语言意识形态研究视野中的汉语拼音运动 …………… 3
第二节 中国汉语拼音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 5
一、语言学相关研究 ………………………………………… 5
二、其他学科相关研究 ……………………………………… 7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视角 ………………………………………… 9
一、理论框架 ………………………………………………… 9
二、分析视角 …………………………………………………23
第四节 研究设计 ………………………………………………………24
一、研究资料 …………………………………………………25
二、论文结构 …………………………………………………25

第二章 教会罗马字——“那些野蛮牧师的努力” ………………………………29
第一节 教会罗马字运动 ………………………………………………29
第二节 西洋传教士的信念 ……………………………………………32
一、汉字批判:“中国语言中繁难的方块字是二十世纪最有趣的
时代错误” ……………………………………32
二、文字改革:“谁能说束缚着中国智力的锁链是永存不毁的呢”
……………………………………………………33
三、文字与教育:“为向一切人有效地打开智识的大门,无疑地
罗马字拼音是一把钥匙” …………………33

小结 ………………………………………………………………………37

第三章 切音字——“士大夫丢给老百姓的一点恩物” …………………………39
第一节 切音字运动 ……………………………………………………39
第二节 汉字批判 ………………………………………………………42
一、文字与工具:“语言文字者,相互之具也” ……………42
二、文字与进化:“文字由繁至简,为天理之自然” ………43
三、文字与科学:“文字繁简难易,常与民族文明程度之高下为
比例差” ……………………………………45
第三节 文字变革 ………………………………………………………47
一、切音字与汉字:“简字仅足为粗浅之用,其精深之义仍非用
汉文不可” ………………………………47
二、汉字与万国新语:“既废现有文字,则必用最佳最易之万国
新语” …………………………………49
第四节 文字救国 ………………………………………………………51
一、文字与教育:“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 ……51
二、文字与统一:“统一语言,以结团体,乃保全国粹之要件”
iii

…………………………………………………53
小结 ………………………………………………………………………56

第四章 国语罗马字——“学者研究室或书斋里的清玩” ………………………61
第一节 国语罗马字运动 ………………………………………………61
第二节 汉字批判 ………………………………………………………64
一、文字与工具:“文字既不适用,便当根本改革” ………64
二、文字与进化:“极野蛮的时代造出的文字,岂有不野蛮之理”
…………………………………………………65
三、文字与文化:“中国文字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66

第三节 汉字革命 ………………………………………………………69
一、世界语:“抱有世界大同之理想而改革文字” …………69
二、国语罗马字:“改革传达国语的文字工具使之‘世界化’”
…………………………………………………70
三、简化字:“治标的办法,实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 ……72
第四节 京国之争 ………………………………………………………74
一、官话与京话:“宋元以来一切语体文字的向心力的结晶”与
“真的文学应该采用真的活人的话语” ……74
二、官音与京音:“此等东拉西凑四川领子南京袖子之标准音,
实际上抵不过京音之魔力” ………………77
小结 ………………………………………………………………………79

第五章 拉丁化新文字——“劳苦大众自己的东西” ……………………………82
第一节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82
第二节 汉字批判 ………………………………………………………85
一、文字与阶级:“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
收揽” ………………………………………85
二、文字与进化:“中国的汉字是社会发展史上的僵尸”……87
三、文字与武器:“‘拉丁化’是最有力的文化斗争的武器”
………………………………………………89
第三节 文字革命 ………………………………………………………90
一、文字改革批判:“他在用漂亮话把持文字,保护自己的尊荣”
………………………………………………90
二、国罗批判(一):“国语罗马字要的是‘麻烦’,因此是非大
众的” …………………………………91
三、国罗批判(二):“名为提倡国语统一,实际上是来它一个
北平话独裁” …………………………92
第四节 大众语与拉丁化 ………………………………………………95
一、大众语:“要用劳动群众自己的言语,去创造革命的大众
文艺” ……………………………………………95

二、拉丁化:“中国语书法之拉丁化就是以给予贫苦贫民以书面
的语言为目的” …………………………………97
小结 ………………………………………………………………………99
iv


第六章 汉语拼音方案——“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03
第一节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与推行 …………………………………103
第二节 汉字批判 ………………………………………………………106
一、文字与工具:“应该把它和完成三个五年计划和我国建设社
会主义工业国家联系起来” ………………106
二、文字与进化:“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
向” ………………………………………108
三、文字与文化:“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
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109
第三节 文字改革 ………………………………………………………112
一、汉语拼音文字:“是符合最大多数人民的远大利益的”
……………………………………………113
二、汉字:“目前只作简化改革,将来总有一天要作根本改革的”
………………………………………………………115
三、汉语拼音方案:“现在不过是整理历史,从而推进历史”
……………………………………………117
第四节 字母形式 ………………………………………………………118
一、汉字式字母:“民族形式”………………………………119
二、外来字母:“国际形式”…………………………………120
三、汉语拼音字母:“叫世界最通用的字母替汉语服务” …122
小结 ………………………………………………………………………126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130
第一节 结论 ……………………………………………………………130

第二节 思考 ……………………………………………………………135

附录 注音字母 …………………………………………………………………141
国语罗马字 ………………………………………………………………143
拉丁化新文字 ……………………………………………………………145
汉语拼音方案 ……………………………………………………………151

参考书目 …………………………………………………………………………154
v

ABSTRACT

“Language Ideology” has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ideologies
about language generally and specific languages in particular have real effects on
languag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nd delimit to a large extent what is and is not
possible in the realm of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making, so that insights from
language ideology studies have been accepted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instruments in the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studies.
This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integrate language ideology and language policy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ociety. Through the historical/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he Script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how
traditional Chinese ideologies as well as modern Western ideologies have played their
roles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cript romanization policies in China and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those discoveries of related studies abroad. In contrast to the
studies of same kind in China which, for the most part, lack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thesis can be taken as a pioneering work.
Chapter 1 is an introductory section. It puts emphasis on the exposi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as well as analysis perspectives and tactics in the thesis.
Besides, it also deal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a review of some related studies in this area.
The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can b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 i.e. Church Romanization Movement, Qieyin Character Movement, Guoyu
vi

Romanization Movement, Latinized New Writing Movement and the formulation and
promotion of Scheme for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Following this
chronological order, Chapter 2 to 6 complete the mission of demonstration of how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and values wo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deologies and furthermore in the evolution of script romanization policies in China.
Each chapter starts with a description of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s in every stage,
and then centres on those subjects such as “criticism on Chinese characters”, “reform
of writing systems” as well as the hottest issues of each period respectively. These
five chapters expound on all the language ideologies emerg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with a focus on discovering the real performance
of the macro-level social or cultural ideologies in shaping the script romanization
policies b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ose micro-level language ideologies.
Based on all these evidence, Chapter 7 reaches the final conclusion that script
romanization policies in China change and evolve under the mixed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deologies, as well as modern Western ideologies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conservative, liberal and socialist ideologies, and meanwhile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inese ideologies play a more essential part in determining the
process of policy-making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policies. The thesis ends
with some comments on the future of the Romanization Movements in China.
KEY WORDS: language ideology,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planning, Script
Romanization Movements
1

语言意识形态与中国汉语拼音运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意识形态研究视野中的汉语拼音运动

一、语言意识形态研究的视野
近 20 年来,语言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了社会语言学、人类学以及各种文化研
究的热门话题。语言意识形态的概念最初源自萨丕尔和沃尔夫的语言人类学。
1

它 表 示 受 社 会 和 文 化 影 响 的 有 关 语 言 及 语 言 使 用 形 式 的 元 语 言 学
(metalinguistic)思想和观念。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理论(Sapir-Whorf
linguistic relativity),使人们注意到语言与认知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使用者总是
对语言和语言使用持有某种理解和观念。它们通常会涉及“质量”“价值”“地位”
“规范”“功能”“所有权”等范畴。这些思想观念会引导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行为;
他们以这些观念为基础来使用语言,与此同时也再生产了这些观念。所以,语言
交际过程其实也是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不过,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一
概念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借用 Heath 的话来说,语言意识形态代表了一个似
乎无边无际的探索地带。
2
在那些与语言直接紧密相关的领域,例如语言接触研
究、话语分析、语言历史学以及语言结构研究,语言意识形态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之一。除此之外,但凡涉及意识形态或文化探讨的研究,例如那些以态度、声望、
霸权以及美学等为主题的研究,也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触及语言意识形态问题。
尽管研究角度和重点各有差异,但学术界已经逐渐达成一种共识:语言意识形态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话题,而且对于这一话题的研究需要各个学科的协同合
作。
将语言意识形态研究与语言政策和规划研究相结合,是近些年来西方社会语
言学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在这一领域比利时学者 Jan Blommaert

的《坦桑尼亚的国家意识形态与语言》(State Ideology and Language in Tanzania)
堪称典范之作。在这部著作中,Blommaert 对东非国家坦桑尼亚三十年的语言政
策和规划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
3
20 世纪 60 年代初,坦桑尼亚从英属殖民地独
立后宣布将本土语言斯瓦西里语确立为国语,同时也作为和英语并行的官方语
言,并由此开始制定实施一系列语言政策。60 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运
动中,语言政策也被视为关键性政策:在坦桑尼亚政府看来,语言不仅是交际工
2

具,它更是用于实现社会构想的政治工具。每一种语言变体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
识形态含义:斯瓦西里语代表非洲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英语代表帝国主义、资
本主义和压迫剥削,斯瓦西里语之外的其他本土语言则代表传统落后的前殖民时
代文化,连非标准的斯瓦西里语变体也被认为是思想不够完全社会主义化的反
映。坦桑尼亚政府的目标是塑造一个单语社会:全体人民使用一种语言——斯瓦
西里语,认同一种意识形态——非洲社会主义。到了 90 年代,斯瓦西里语的推
广取得了很大成效,它已经成为了公众基本语言能力的一部分。不过,绝大多数
人都没有放弃其他语言能力,他们仍然会使用英语和其他本土语言,并积极地在
各种语言变体之间进行自由转换。非但如此,“社会主义”斯瓦西里语的普及甚
至没有保证社会主义统治的延续:坦桑尼亚一党制社会主义政权最终垮台,取而
代之的是一个多党制资本主义政权。耐人寻味的是,这一政权依然大力推行斯瓦
西里语,只是这一语言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含义。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坦桑尼亚的语言政策呢?Blommaert 认为,后殖民时代的
坦桑尼亚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的实验室(a laboratory of political ideologies),这
反映在其语言政策和规划上就是一个语言意识形态的实验室:形形色色、来源不
同的语言思想观念在这里碰撞冲突、交汇融合。坦桑尼亚的语言政策,从表面上
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似乎大行其道,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却难以摆脱在全球占统
治地位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
对语言使用的理解上,它奉行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单语意识形态。也就是
说,它期望中的理想社会组织方式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一个国家”的

Herderian 模式。第二,在对语言本质和结构的理解上,它所运用的一整套相关
概念工具也都来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突出表现在坦桑尼亚语言学家们一直热
衷于以“英语”作为模板,对斯瓦西里语进行所谓的标准化、现代化和纯洁化等
工作。在他们眼中,英语代表着世界先进力量,它是繁荣经济、灿烂文化和国际
威望的代名词——这样的语言是真正的语言,是斯瓦西里语改造和发展的目标所
向。也正因为如此,斯瓦西里语只能被当作中小学教育教学用语,而专门用于培
养国家精英阶层的高等教育必须使用英语。不过,英语和斯瓦西里语之外的各种
本土语言及斯瓦西里语变体(例如各种区域方言、社会方言及次文化行话熟语
等),在坦桑尼亚的社会语言生活中也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所承载的各种
传统语言意识形态,在语言政策的形塑之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坦桑尼亚的国家意识形态与语言》被公认为是语言政策和规划研究领域一
部创新型的著作。众所周知,语言政策和规划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
领域。不过,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们往往都将其定位为一个国家内部的语言文字
问题。而 Blommaert 开创性的贡献就在于他突破了前人研究的局限,超越了狭隘
3

的语言政策研究,将研究边界推广到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他指出我们不但不能
将语言政策和规划单纯理解为语言文字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语言
政策研究中“国家”的真正含义所在。他认为,在世界体系(World System)中,
几乎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独立自治”的国家了,国家其实身处各种力量的动
态制衡之中。因此,国家语言政策表面看来似乎是某一“国家的”,即限定在某
一特定的国家疆域内、只由国家机构来制定和推行。但语言政策的真正参与者和
影响范围其实相当复杂,可能涉及到超国家、国家和次国家等多种力量,而这种
种力量绝大多数又以语言意识形态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在当今世界国家固然
可以通过强制手段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语言学场景(sociolinguistic landscape),
但在本质上它扮演的是一个上层和下层语言意识形态之间的中转调节角色。以坦
桑尼亚为例,其语言政策的发展与实践就是各种层面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
既包括各种国家层面之上的超国家(super-state)力量,例如世界范围内占统治
地位的单语意识形态、语言标准化和纯洁化意识形态以及世界语言英语的市场压
力等,也包括各种国家层面之下的次国家(sub-state)力量,例如各种传统或流

行的区域方言、社会方言以及次文化行话熟语等。这样,以“语言意识形态”概
念为媒介,将社会现象与语言现象相联接,Blommaert 将以往被语言政策研究排
除在外的众多社会现象都囊括在了自己的研究视野之中,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
新广阔的语言政策和规划研究路径。

二、语言意识形态研究视野中的汉语拼音运动
西方学者们的研究,尤其是 Blommaert 的坦桑尼亚语言政策研究,也启发我
们从语言意识形态这一视角去审视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规划活动。众所周知,中国
的语言政策和规划活动古已有之,远在秦始皇时期就曾经实行“书同文”政策。
不过,学术界公认中国现当代语言规划实践活动开端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字改革
运动。关于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由于汉字文化的
独特性,长期以来中国习惯于将语言政策和规划活动统称为“文字改革”(或“语
文改革”),例如 1958 年周恩来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就说:“当前文字改
革的任务,就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4
因此,“‘文
字改革’(‘汉字改革’)是一个传统名词,它的含义不能从‘文字’二字的字面
来望文生义。文字改革就是语文生活的革新。”
5
在本文中,如未经特别说明,
文字改革就是指语言政策和规划活动。其次,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称之为“运动”
包含着两层涵义:其一是文字改革发生在中国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革新时代,
是文化改革和文化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二是文字改革具有广泛的群众
性,是群众运动和政府政策互动结合的产物,即它“总是起于少数先知先觉者一
4

种有意的宣传,跟着社会上一般人士受其影响而相与追随,跟着政府也就受其影
响而起了反应”。
6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在 19 世纪中期,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

入侵,文字改革运动是中国的知识和政治阶层从语言文字方面做出的积极反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了语文改革运动。
这个语文改革运动有三个组成部分:针对言文不一致,有白话文运动;针对方言
分歧有国语运动;针对汉字难学难用,有拼音字运动。”
7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在进行之中,只不过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
始改称为“语言文字工作”而已。
Blommaert 曾经说过,坦桑尼亚是世界的缩影,它近半个世纪的语言政策实
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真实处境。
8
回望自清末以来中国文字改革运动
的发展历程,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诸多语言意识形态在中国和世界社会历史的变
迁中此起彼伏、激荡交融。1840 年的鸦片战争冲破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西
洋传教士们作为殖民者蜂拥进入中国。在他们掀起的教会罗马字运动中,这些传
教士们将拼音文字推崇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和基督文化的代表,而汉字则被贬低为
落后的东方文化和异教文化的代表。到了 1894 年甲午战争前后,中国面临着被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兴起了改良维新思想。在他们所倡
导的切音字运动中,他们将拼音文字视为“法师西洋,自求富强”的一种实用工
具,而汉字则依旧是精美国粹、民族种性的象征。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中,五四
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文学革命”和“汉字革命”的口号。在他们发起的国语罗马
字运动中,拼音文字象征着来自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世界文化,而汉字
则是中国腐朽没落文化的总代表。三十年代抗日救亡的危机中,中国又兴起了拉
丁化新文字运动。在这场由左翼学者们主导的文字改革运动中,拉丁化新文字代
表着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利益,被视为一种民族救亡的文化武器,而汉字则被看
作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愚民利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掀起了社会主
义建设高潮。由政府直接领导的文字改革运动是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份。此时的拼音文字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它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标志,也
是世界共产主义文化的象征,而汉字则代表着中国传统落后的旧文化,是文化革
命的主要对象之一。

由上述历史回顾不难发现,汉语拼音运动一直都是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主流
力量,那些影响文字改革发展的语言意识形态也始终是在中西文字即拼音文字和
汉字的参照对比之中建构发展的。对此,周有光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曾经做出概
括,“六十年来汉字改革运动的基本要求就是拼音化”
9
“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是
汉字改革中心工作。六十多年来,汉字改革运动者一直在寻找一个比较理想的汉
语拼音方案。可是,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一直在摸索和尝试当中,到 1958 年才
5

最后定夺下来。从此,结束了方案动荡的时期,开始了普及汉语拼音教育和建设
汉语拼音文字的时期。”
10
因此,本文即从中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实证研究着手,
以语言意识形态作为主线,着重考察在这一运动发展历程中各种层面的力量以何
种方式相互制衡、发挥作用,深入探讨中国汉语拼音运动与中国社会和思想历史
文化进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理论对话。综观中
国语言政策领域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类似的研究鲜有涉及。在对语言政策的历
史研究方面,前人大多埋头于具体政策和事件的整理回顾,将研究目标限定在发
现问题和提出政策建议,对它们的社会历史背景却只是泛泛而谈、浅尝辄止,缺
少把政策本身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去探寻其形成和发展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根
源。而我们认为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历史/比较分析(historical / comparative
research )对语言政策研究其实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语言政策从哪
里来”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对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这一社会行为的本质特征及社
会作用做出科学认识,也才能进一步尝试去回答“语言政策到哪里去”这个问题,
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语言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中国汉语拼音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一、语言学相关研究

中国语言学界对于汉语拼音运动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很多专门探讨这一问题的著作,例如倪海曙的《清末汉语拼
音运动编年史》《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中国拼音文字概论》、黎锦熙的《国
语运动史纲》、罗常培的《国音字母演进史》、王力的《汉字改革》、陈望道的《中
国拼音文字的演进》和吴玉章的《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等。这些作品大都具有
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详实记录了汉语拼音运动的发展历程,例如各个时
期的代表人物、改革方案、研究著作等,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不
过,它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它们对文字改革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
影响都没有深入展开探讨。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以黎锦熙的《国语运动史纲》
和倪海曙的《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最为权威,这两部著作在后人的研究中
多有引述。除了这些著作之外,在五四时期及三四十年代关于文字改革的论争中,
钱玄同、赵元任、胡适、瞿秋白、鲁迅等学者也都发表过一些与汉语拼音运动相
关的文章,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钱玄同的《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汉字革命》、
瞿秋白的《罗马字的中国文还是肉麻字的中国文》、鲁迅的《门外文谈》等。这
些文章大多收录于作者的个人文集,但也有一些论文结集出版,如倪海曙编著的
《中国语文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和任重编著的《文言•白
6

话•大众语论战集》。不过,这一时期的学者们通常只是对汉语拼音运动发表一些
个人看法和评论,基本上都没有形成成熟和系统化的学术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伴随着五六十年代的文字改革热潮,集中涌现了
一批关于汉语拼音运动的研究著作。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周有光的《汉字改革
概论》、郑林曦等的《中国文字改革问题》、郑林曦的《汉字改革》、倪海曙的《汉
语拼音的故事》、文华等的《文字必须改革》等。除了著作之外,这一时期也出
现了很多讨论汉语拼音运动的学术论文,例如周有光的《从注音字母到拼音字母》
《拼音字母的产生经过》《汉字改革运动的历史发展——纪念汉语拼音方案诞生
二周年》、李行健的《汉字为什么没有早走上拼音的道路》、罗常培的《从历史上
看中国文字改革的条件》等。在这些学术作品中,周有光的《汉字改革概论》是
这一时期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继承了前人研究传统,详细记录
了汉语拼音运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始总结和思考中国文字

改革发展规律,尝试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建构。
1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语言学界
对于汉语拼音运动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陆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和论文。
比较有影响的著作包括倪海曙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始末和编年记事》、王均
的《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费锦昌的《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周有光的《新
语文的建设》、陈永舜的《汉字改革史纲》、王理嘉的《汉语拼音运动与汉民族标
准语》、赵守辉、巴尔道夫(Zhao Shouhai and Richard B. Baldauf)的《规划汉字:
反动、进化还是革命》(Planning Chinese Characters: Reaction, Evolution or
Revolution?)、段生农的《关于文字改革的反思》以及苏培成的《当代中国的语
文改革和语文规范》等。比较有影响的论文有冯志伟的《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回
顾》《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功绩——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 50 周年》、王理
嘉的《汉语拼音运动的回顾兼及通用拼音问题》《汉语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运动》、
苏新春的《对百年“汉字改革潮”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李宇明的《清末文
字改革家的方言观》《清末文字改革家论语言统一》等。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对
汉语拼音运动做出了一些新的总结和评价,也开始尝试从一些新的角度、尤其是
西方理论视角来理解和反思这一运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赵守辉、巴尔道夫
(Zhao Shouhai and Richard B. Baldauf)的《规划汉字:反动、进化还是革命》
(Planning Chinese Characters: Reaction, Evolution or Revolution?)。在这部著作
中,作者主要运用当代西方语言政策和规划理论对包括汉语拼音运动在内的中国
文字改革运动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学术界的一些成见和定论提出了大胆质疑,有
很多独到的观察和发现,同时也显示出了对理论创建的追求和努力。
12

总体来说,汉语拼音运动是中国语言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这方面的
研究增进了学术界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论认识,也在实质上促进了相关领域实践的
7

发展。不过,我们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看似著述丰富、历史悠久,但是从根
本上来说还比较薄弱。它们长期以来都普遍存在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语言学家

们习惯于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微观的语言文字方面,将汉语拼音运动理解为一个单
纯的语言学问题,而对影响其发展变迁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缺乏足够重视。因此,
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语言学出发对文字本身和改革方案进行探讨,很少提及汉语
拼音运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这种集体性的单一研究模式也就导致了学
术创新匮乏,很多人甚至依旧在重复半个多世纪前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另外一个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研究的深度还依然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难以形
成有关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理论观点和体系。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经验
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理论知识的升华更加意义深远。但是,在汉语拼音
运动研究这一领域,学者们往往只是就事论事,缺少理论提炼。受对策主义研究
取向的影响,更囿于研究者本身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不足,他们的研究路径通常
过于简单化。他们往往先对运动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就根据某种
现有的理论或流行的意识形态做出分析或提出建议。从长远来看,这种研究模式
既无助于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也不利于语言政策的真正合理化。

二、其他学科相关研究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学者们开始闯
入语言学家们长期垄断的地盘,从他们特有的学术视角出发对中国汉语拼音运动
展开关注。这些学者们都注意到汉语拼音运动不单单与语言文字相关,它其实在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思想、政治发展变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陈登原的《中国文
化史》、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罗志田的《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
“国学”的思想论争》、汪林茂的《晚清文化史》等专著都有相当篇幅涉及到了
汉语拼音运动研究。周广庆的《汉语与中国新文化启蒙》、台湾学者汪学文的《中
共文字改革之演变与结局》、赵黎明的《汉字革命》都是针对中国文字改革的专
题著作,汉语拼音运动是他们探讨的核心话题之一。除此之外,涉及汉语拼音运
动的学术论文更是大量出现,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汪林茂的《清末文字改革:民
族主义与文化运动》《工具理性思路下的清末文字改革运动》、陈占彪的《论五四
时期的语言文字革命——以鲁迅、胡适为中心》《论“五四”文字革命的“欧化”
理论》、周敏之的《王照与清末汉语拼音运动》、蓝东兴的《百年汉字改革——中
西文化碰撞、政治和学术纠缠》、王东杰的《从文字变起:中西学战中的清季切
音字运动》《一国两文:清季切音字运动中“国民”与“国粹”的紧张》、王爱云

的《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文字改革(1949-1958)》、刘春的《清末至五四时期汉字
改革的现代性诉求》等。总体来说,与语言学家的研究相比,这些来自文史等学
8

科的学术作品大多视角别致、观点独特,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汪林茂的
两篇文章《清末文字改革:民族主义与文化运动》
13
和《工具理性思路下的清
末文字改革运动》
14
都是从启蒙思潮的角度对清末文字改革运动进行研究,立
意十分新颖:前者从民族主义思潮的视角论证了清末文字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
民族新语言,后者则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关系视角批判了清末文字改革
者过度重视文字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性。
语言学界之外的学者们对汉语拼音运动显示出的兴趣和关注,充分说明文字
改革运动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文字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它的研究
需要来自各个学科的努力和贡献。与语言学家不同,这些来自文史等学科的学者
们大都习惯于将汉语拼音运动放置在重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深入探讨这场文
字改革运动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这种研究模式的确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宏大
的研究视野,帮助他们去发掘隐藏在纷繁现象之后的客观发展规律。不过,这也
同时容易将他们引向歧途:那就是与语言学家过分注重微观研究相比,这些学者
往往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偏重于对汉语拼音运动进行宏观描述,缺乏对
社会事实尤其是语言事实进行微观细致的剖析,这就难免会在研究论证的逻辑性
和严谨性上出现漏洞。此外,这些文史学者的研究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
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内需导向突出。大多数人都热衷于对西方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
行介绍与分析,并尝试在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有关中国文字改革运动
的理论和框架。不可否认,西方国家在相关研究方面相对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对
于中国的确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不过,这种内需导向,一方面激励了学者们研
究西方的兴趣,在另一方面却也限制了他们观察西方及中国的目光。它深刻地影
响了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他们往往更多关注国外成型的理论和制度模

式,却疏于对这些理论和制度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进行具体分析。在比照中
西语言问题时,他们也往往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性,而忽略它们之间在制度、
观念、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内需导向的研究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
西方学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除此之外,综观这些语言学界之外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
缺憾,那就是当前绝大多数有关汉语拼音运动的研究还都是来自文学、历史、政
治等传统人文学科,鲜有来自于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学科的研究。因而,可以
说目前的研究都普遍缺乏一种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理论视角。几乎可以说,到
目前为止,汉语拼音问题似乎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众所周
知,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活动虽然与语言直接相关,但它首先是一种涉及多层面
社会行动和复杂社会关系的社会政策,因此以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作为主要研究
对象的社会学在这一领域可以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在这一点上,我
9

们也将尝试在本文中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和视角,以弥补以往中国汉语拼音运动研
究的一些缺陷。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视角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
缺,尤其是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尚需努力。因此,本研究尝试
在理论指导下,从语言意识形态的视角来理解中国汉语拼音运动这一语言政策与
规划问题。鉴于目前在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都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故本文将在
分析综合相关各种理论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视角。

一、理论框架
众所周知,有别于传统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不仅将语言视作传递信息的交流
符号,还把它看作是承载着社会内涵的社会符号。这就决定了社会语言学研究不
可能局限于语言学分析,还将包涵更广阔范围内的“非语言学分析”,即有关社
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分析。在本文中,语言意识形态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将起

到联接语言学分析与非语言学分析的中枢作用。具体来说,本文关注三个核心问
题:中国汉语拼音运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哪些语言意识形态?这些语言意识形态
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思想历史之间存在什么内在关联?因此,借助语言意识形态
这一中间桥梁,是否可以发现汉语拼音运动和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两者的发展演变
之中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表现出了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征和性质?在对上
述问题的分析探讨中,本文得到的理论关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社会语言
学中有关语言意识形态的研究,第二是当前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中业已认可
的一些视角和理念,第三是社会学中的世界体系理论。
㈠语言意识形态研究(language ideology)
如前所述,语言意识形态在本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个关键性的理论
工具,将起到连接社会思想分析与语言政策分析的中枢作用。我们对于语言意识
形态的这种把握和运用,建立在对前人研究的反思之上。具体来说,我们得到的
理论启示主要来自于对语言意识形态概念定义和研究焦点的梳理和回顾。
⒈概念定义
回顾语言意识形态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关于这一概念的定义众说纷纭。比
较宽泛的有 Rumsey 所提出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关于语言本质的常识性观念。”
15
Silverstein 所提出的定义则侧重语言角度,“由语言使用者明确表述的、表达
他们对语言结构及其应用理性认识的信仰和观念。”
16
Heath 提出的定义较多地
10

强调了社会意义,“一个群体所拥有的不言自明的观念和目标,它们主要涉及语
言如何帮助个体在社会经历中表达群体意识”
17
,类似的还有 Irvine 所提出的“一
套有关社会和语言关系的文化观念系统,它们通常承载着道德和政治利益。”
18


不过,应该说得到学术界较多认可的还是 Woolard 和 Schieffelin 所提出的定义,
即语言意识形态是“关于语言(本质、结构和使用)的文化观念”(“cultural
conceptions of language — its nature, structure and use”)。
19
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定
义简明扼要、易于操作,同时又抓住了语言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特质,即“如何
理解语言交流行为其实是一种将集体秩序合法化的过程。”
20
本文也将采用这一
概念定义。
众所周知,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比如它是中性的还是带
有价值判断的,它是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人们对语言意识形态做出不同的概
念定义,很大程度上也基于他们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不过,尽管存在诸
多分歧,大多数学者都普遍认同的是,将语言意识形态视作一种意识形态是因为
它根植于或者说对应于观念持有者特定的社会地位经历。如同 Irvine 和 Gal 曾经
说过的那样,“我们将这种概念称之为意识形态,是因为它深受特定社会场景下
政治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且服从于那些观念持有者因社会地位不同而产生的不
同利益需求。”
21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在研究有关语言的文化观念时使用意识
形态这一名词,就必须承认言语社区中这些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和多重性,以及它
们在本质上的片面性、争议性和利益关联性。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做出这样一种
前提假设,即世界上不存在与社会生活背景无关、具有先天优势地位的知识体系,
包括科学知识体系在内;某些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只是因为文化迁移
(naturalization of the cultural)使它们逐渐摆脱了历史性内涵,从而变得貌似具
有普遍永恒的真理价值。
22
另外还值得说明的是,有人认为语言意识形态分析
只不过就是以往的语言文化(language culture)或者语言观分析改头换面而已,
但我们认为这种术语上的转变其实隐含了一种更深层意义上的方法论视角转换。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提醒我们:文化框架都具有社会历史背景,因此不能忽视权力
关系在文化形式本质中所发挥的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到那些颇
具影响力的语言观念如何被社会塑造出来,它们反过来又如何形塑人们的社会行
为。
23

⒉研究焦点
⑴民族语言(national language)
在各种各样的语言意识形态中,最具影响力的恐怕就是民族语言意识形态
了。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 散布》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中,
11

Anderson 强调了语言在建构“民族”这一想象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24
诸多研
究都已经揭示,将语言与民族等同起来是一种历史性的、被建构出来的意识形态。
25
一般认为,这种民族语言意识形态可以追溯到 Herder 和 18 世纪德国浪漫主义。
也有说法认为,将语言视为民族精髓的说法在法国启蒙运动(尤其是 Condillac
的理论)中就已经出现了。
26
伴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这种民族语言意识
形态也由欧洲逐渐扩散到其他大陆,最终成为了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的意识形态。它形塑国家政治,挑战多语社会,引发种族冲突,人们甚至认为一
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语言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而且,颇具讽刺意味的
是,那些支持语言多样化(例如拯救少数民族语言)和反对语言多样化(例如推
广使用国家语言)的运动通常都建立在同一个理念即民族语言意识形态之上。这
些运动中的不同口号和主张,例如一种语言代表一个民族,母语具有独特的真实
性(authenticity)和道德价值,以及纯粹主义的语言忠诚(purist language loyalty)

对保持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意义,都只不过是民族语言意识形态的各种变体而
已。
尤为重要的是,民族语言以及它们与民族之间的象征关系都是一种意识形态
意义上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这一过程无需着力反映人们在现实中究竟如何使
用语言。事实上,社会语言学研究已经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很多社会
都自认为是单语社会,但几乎所有社会都是多语社会,也必须是多语社会。也就
是说,社会中必然包含各种语言变体的共存,社会需要维持一个社会语言学体制
(sociolinguistic regime),即语言变体间规范性的等级关系。
27
因此,Silverstein
主张在“语言社区”(linguistic communities)和“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ies)
之间做出区分:前者指对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共同语言表示认同的群体,而后者则
指在实际生活中共同使用某些语言形式的群体。
28
这两者一般不会重合,语言
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社区和社会语言意义上的社区之间的距离,反映了语言意识形
态的影响力强弱。这种现象以民族语言意识形态为典型,但往往又超出了民族语
言的范畴,Silverstein 将之命名为“单语意识形态”(monoglot ideology)——这
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相信社会在事实上都是单语社会的信念,它否认那些体现语言
多样化的社会实践。
29
这种意识形态会对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后果,比如它会
帮助形成和维持社会语言体制,会生产和规范人们的身份认同;它也会对学术研
究产生重大影响,现代语言学理论本身就是建立在单语意识形态的前提假设之上
的。
30

⑵ 标准语言(standard language)
从但丁时代开始,为语言选择和制定标准就成为了一项涉及语言、政治和权
力的复杂工程。

31
一种语言的存在并不是自然天成的事实,它总是一项牵涉广
12

泛的计划方案。语文学、布拉格学派功能主义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都曾经对标准
语言及其形成发展进行过探索,但语言意识形态研究强调将语言标准视作意识形
态建构而非经验事实,这为语言标准化研究带来了一种崭新视角。
32
意识形态
研究将语言及其使用当作权力和权威的场域,将标准理解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等
级与区隔。它着重探讨的是这种有关语言正确与否的理念是如何被理性化的,或
者说它是如何与另一种理念,即语言是一种可以表达权力和美学意义的社会行
为,联系在一起的。
33

几乎每一个语言社区都存在关于语言好坏与否、正确与否的理念,但人们普
遍认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法典式标准语言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它的形成和发展
与印刷语言这种特殊形式的语言存在密切关联:正是印刷语言的大量发行,才激
发了标准语言的产生和扩散,从而也促成和传播了一种特定的标准语言意识形
态。这种语言意识形态尊崇一种独立自足、结构完善、语义透明的书面语言变体。
这种语言变体其实是一种精英语言变体,以往专属于那些受过教育的社会中上层
阶级,后来却被当作“唯一”的语言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同时,那些方言或行
话,以及教育程度较低的大众所使用的其他各种语言变体则被贴上了“含糊”“粗
俗”或“混乱”等标签。这种标准语言作为一套严密的规则体系展示在语法书或
词典之中,也作为规范语言应用于逐渐兴起的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34

Bauman 和 Briggs 认为,回溯标准语言意识形态的思想源头就必须提到
Locke 。 Locke 主 张 一 种 极 度 精 英 主 义 的 观 点 : 语 言 必 须 被 去 语 境 化
( decontextualized ) 和 净 化 (purified ), 这 样才 能培 养 社 会 中 的 理性 主义

(rationalist)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从而实现社会的现代性(modernity)。
这就使语言概念就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概念相分离了——传统语言的典型代表
是经由大众传讲的民间传奇轶事,而这种语言在 Locke 看来都是非理性、情绪化
和无秩序的体现。这样,语言的概念就逐步被转换成了代表现代性的标准语言概
念。不过,Bauman 和 Briggs 也指出,被 Locke 所排斥的民间口头传统后来得到
了 Herder 和 Grimm 兄弟的推崇,被提升到了“民族性格”(national character)
的高度。但这种“传统”也必须经历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即它也需要经由 Locke
所宣扬的标准语言来调节控制。由此,被当作民族身份的“传统”和有关标准语
言的理性主义观念相结合,就进一步促成了民族标准语言(national standard
language)的出现。民族标准语言是一些被称作“英语”“德语”“汉语”的语言
单位。它们被定义为一整套去语境化的规范体系,在限定的空间内可以成为民族
身份的象征。
35

⑶ 读写能力与文字
有关读写能力的意识形态在社会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与有关口语的
13

意识形态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联。Derrida 的解构研究表明,西方文化认为口语
真实自然,其价值高于那些冷漠专断的文字。
36
众多人类学研究则发现,人类
社会对于读写能力存在多种多样的理解和观念,权力关系会显著影响人们的态度
和策略。因此,读书写字并不是一项独立客观的技能,它要受社会、政治和经济
等多种力量的形塑和制约。如今大多数社会都通过学校培养训练读写能力,历史
研究已经揭示了隐含在这一现象之中的是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的书面语传统和社
会控制机制之间的关联。
37
对学校英语的研究表明,19 世纪英语作为一门大学
学科出现,休闲意义上的阅读与工作意义上的写作从此被区分开来。英语系的一

项重要职责——培养用于就业的写作技能,也影响了性别政治(gender politics)
的发展。
38

在国家或民族身份认同存在争议的地区,有关语言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注
音系统和书写形式,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冲突的话题。即便是在法国这样国族建构
早已完成的国家,关于法语拼写法的纷争也时有发生。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将文
字理解为只是一套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承载着历史、文化和
政治内涵的象征符号。例如,对于那些克里奥尔语究竟应该采用哪种文字形式,
就一直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推崇词源学的人们认为文字应该体现出这些语言与
优势殖民语言的历史关联,而热衷注音取向的人们则认为客观反映读音的文字更
易于流传,同时也会帮助这些语言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语言。
39

⑷ 殖民主义语言学(colonial linguistics)与语言学史(historiography of
linguistics)
16 世纪西班牙语法学家 Nebrija 曾经说过,“语言一直都是帝国的伴侣”。
40
殖民主义语言学研究注重挖掘语言、意识形态与社会形式之间的复杂关联,很
多有关语言意识形态的、颇具启发性的观点都来自这一领域。例如,研究表明
欧洲人的传教和殖民活动隐含了控制当地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图,那些针对当
地语言的、貌似中性科学的词典、语法书及语言指导其实都富含政治意味。不
仅如此,欧洲人还向当地灌输那些在欧洲大陆盛行的语言思想观念,与此同时
却漠视殖民地本土语言文化和社会语言安排。Mignolo 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语言
殖民(colonization of language)。
41
所以,如同其他殖民现象一样,语言学家
不是“发现”而是“构建”了各种语言变体。Fabian 对斯瓦西里语的研究
42


Harries(1988)对松加语的研究
43
,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Cohn 认为英国人通
过为印度语言编写语法书、词典以及翻译作品,构建了东方主义(Orientalism)
的话语系统,从而将印度式知识形式纳入了欧洲知识体系。
44
对语言结构的理
解在殖民语境下也总是带有政治色彩。本土语言在功能或形式上的欠缺被解读
为本土思维或文化上的缺陷,这通常被用来证明欧洲人监护身份的合法性。而
14

16 世纪的一些语法则声称克丘亚语与拉丁语和卡斯提语极其相似,“就好像预
示着西班牙人会占有这一领土。”
45

19 世纪西方国家及其殖民地中公众与学术语言意识形态的复杂勾联,也直
接引发了对于西方语言哲学以及语言学的批评主义研究。自诩为中性客观的现代
语言学首当其冲遭到了全面的意识形态检验。《语言意识形态》(Ideologies of
Language)一书通过对洛克、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等作品的批判研究,揭示了学术
和政治偏见在形塑语言学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语言学理念在特定社会冲突
中所扮演的角色。
46
Attridge 也通过解构索绪尔的理论发现索绪尔反对并刻意隐
瞒了有关语言使用者能够改变语言系统的证据。
47
众多有关 19 世纪的历史研究
都证明,语文学和随后出现的语言学在宗教、社会等级化和民族主义工程中都发
挥了显著作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受到了批判。例如,20 世纪的语言学理论
几乎都一致反对规定主义(prescriptivism),但 Sankoff 认为当代语言学所推崇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与那些规范主义(normativism)和规定主义主张其实来自相同的

利益集团。
48
那些具有人类学取向的语言学理论也同样遭到了质疑。例如,
Rossi-Landi 认为语言相对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这种理论
中弥漫着对野蛮破坏美国印第安人文化的负罪感。语言相对论的理想主义在于它
将语言使用者的定位由生产者转变为了消费者,从而制造了一种幻象:只要我们
对一种濒危语言的结构做出了全面详尽的理论描述,就可以保留记录这些语言使
用者的世界观。
49

㈡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多年以来,尤其是世纪之交的 20 年以来,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已经成为了
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不过,因为这一问题与社会和语言密切相关,其中牵
涉到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人口、教育和文化等众多因素,所以尽管这一方
面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和理论方法
还未达成共识。相对而言,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开放多样,学者们往往不必拘泥
于既有的规则和限制,而是针对自己关注的各种问题来灵活选择具有参考和应用
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因此,综观目前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我们不难发现
其中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几乎来自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除
了必须借鉴使用一些业已证明有效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来把握这一领域的社会事
实之外,本文从前人研究中所得到的最有价值的启示是来自于对这一领域总体研
究范式的考察。
尽管对于语言进行规划安排几乎和人类社会一样历史悠久,但语言政策和语
言规划作为一门从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正式出现在 20 世纪五六十
年代。
50
早期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是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
15

展中国家的语言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二战之后这些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纷纷独

立,它们普遍面临着国家统一和国族建构的任务,而语言则被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发挥着关键作用。一大批语言学家积极投入到这些新兴国家的语言规划和建设活
动中。这些学者大多接受过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训练,他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对
语言和语言功能进行类型学意义上的对比分类。因此,他们热衷于为这些国家的
本土语言总结归纳语法系统、创建发展文字以及编写相应工具书,同时也期望通
过这些活动来收集新鲜的语言素材来发展有关语言结构和使用的理论。包括
Joshua Fishman 在内的社会语言学的先驱者们也把这些发展中国家当作“孕育真
正意义上的社会语言学的绝佳实地研究场所”,
51
可以帮助探索和发现语言和社
会之间关联的更多表现方式。因此,早期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大多集中在对
语言规划的分类和取向上的探讨上,比如 Haugen 所提出的语言规划模型和 Kloss
所提出的多语分类模型。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有 Joshua Fishman 等人所著的
Language Problem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和 Rubin 与 Jernudd 所编写的 Can
Language Be Planned? Sociolingu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当时各国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活动中广泛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确
立国家语言(national language)。当时存在一种普遍的观点,即语言多样化会阻
碍国家发展,而语言统一是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
能胜任国家语言的重任,只有那些发达的语言(developed language)(或者是那
些经过发展可以达到发达程度的语言)可以被确立为国家语言:所谓的发达语言
是那些经过标准化的、具有文字系统的、可以适应科技与社会进步的语言。因此,
在学术界达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在正式和专业领域应该使用一种欧洲语言(英
语或法语),在其他领域可以使用当地本土语言。
52
殖民时期的很多国家其实都
实行这种稳定的双语制度,如今它被认为值得在更多国家推广。但这种双语制度
其实降低了本土语言的地位,将其限制在有限的使用范围,与此同时却提高了殖
民语言的地位,将其定位为国家政治和精英教育语言,从而在事实上延续了殖民
时代的社会等级结构。不过,当时的语言学者和规划者们都忽视了这种后果,在

他们看来语言规划只是一种资源管理,这意味着语言规划行为是技术性的、以解
决问题为导向、以实用主义为目标的。
从七八十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新兴发展中国家非但没有实现所谓的现代
化目标,反而比殖民时代更加依赖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由此开始反思那种盲目乐
观的、简单模仿西方模式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在学术界,随着批评理论和后现
代主义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在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
色,对传统语言学将语言视作独立系统、与社会历史场景割裂开来的研究范式提
16

出了挑战。这些都对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早期研究活动中
的很多理论前提和假设都开始遭到质疑和批判。例如,针对语言学在发展中国家
语言规划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许多学者提出语言学家并非只是客观地记录或描
述语言,事实上是在帮助“创造”语言。
53
语言被视作可由标准语法定义的独
立自足的实体,这种理念在批评学者们看来只不过是实证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及
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一些广为接受的、主流语言学的核心术语,如“母语”
(mother tongue)“母语者”(native speaker)和“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等,也都遭到了质疑,一些学者甚至拒绝使用这些术语,认为这些术语难以描述
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复杂的多语现象。因此,在批评学者们看来,以往
语言规划者们所参照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并非是中立客观的科学工具,在世
界各国复杂的多语场景中它们反而不利于制定公正合理的语言政策。
54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世界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欧盟等地区共同体出现、全球化浪潮加剧,这些都对人们的语言生活
及社会认同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随着全球经济、人力和文化资本流动而带来的
以英 语 为首 的强势语 言 对 地区本土 语 言 的压 力,人们 开 始关 注语 言消亡
(language loss)和濒危语言(extinct language)问题,也同时引发了语言帝国主
义(linguistic imperialism)和语言人权(linguistic human rights)等课题的研究。

这些研究都明显深受批评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一种与早期研究截然不
同的批评主义研究范式已经初具雏形。陆续出版的一系列学术作品都体现了这种
由实证主义向批评主义研究范式的转变,例如 Phillipson 的 Linguistic Imperialism
和 Tollefson 的 Planning Language, Planning Inequality。批评学者们深入反思语言
和语言政策的本质,期望通过揭示那些隐含的、被常识化的语言意识形态来探索
社会、经济和政治不平等被生产和维持的进程。例如,人们普遍相信建立一种国
家语言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统一,从而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平等。但众多研究已
经说明,这种国家语言的语言政策其实根源于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单语意识形
态:正是那些西方国家将单语制度视作社会经济平等和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并
将这种意识形态加诸于那些拥有多种民族(和语言)群体的新兴国家之上。一般
认为,五六十年代所盛行的、建立在西方学术基础上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活动,
通常包含了几种意识形态上的前提假设:第一,语言的本质是一种自足的、稳定
的、标准化的、规则性的交流工具;第二,单语制度和文化同质是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必要前提(稳定的双语制度只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之举);
第三,语言选择是一种人人都享有公平机会的“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这
些语言意识形态通常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及政策分析者们的观点相吻合,
所以事实上直至今日它们还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