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84 trang)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 qin china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69 MB, 284 trang )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QIN CHINA













徐威雄
SER WUE HI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A STUDY OF THEIR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IN PRE-QIN CHINA














徐威雄
SER WUE HI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Dr. Lo Yuet Keung, for his
kind advice and patient guidance in this thesis, and his invaluable help in the application
of my scholarship, so that I can fully concentrate on my doctoral thesis during these two
years.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Associate Professor Lee Cheuk Yin, the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d Dr. Neo Peng Fu, for their inspiring suggestions and
intellectual feedbacks. And I would never forget all the teachers who have imparted to
me the seriousness of academic.
My thanks also go to the Chinese library of NUS, the top Chinese library in Southeast
Asia, which has been an enormous collecting of research materials.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joy and fulfillment with my dearest family.



















ii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目 录


论文摘要 Ⅵ

绪 论

第一节:本议题产生的远近因由 001
第二节:最新研究成果的回顾 007
第三节: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编章安排 012

第一章 古代易学的渊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易》与王官学传统

1.1.1《易》出王官 020
1.1.2 三代治典 023

第二节: 《易》作为古代礼制的组成部分

1.2.1《易》在礼经中的意义 029
1.2.2《周易》中所见的礼制 032

第三节:义理《易》的兴起

1.3.1 易道与周初的忧患意识 040
1.3.2 春秋时代义理《易》的发展 044


第二章 孔子与《易》关系的再审议

第一节:五十学《易》章的检讨

052

第二节:从《论语》来看孔子与《易》的关系

2.2.1 直引《易》原文的章节 061
2.2.2 文义与文字近同的章节 065
2.2.3 背景或语境与《易》有关的章节 069


iii
第三节:从孔子晚年思想来看与《易》的关系

2.3.1“性与天道”的思想 082
2.3.1“无大过”与天道思想的关连 088

第四节:孔子传授易学的可能性

2.4.1 七十子得闻《易》教 096
2.4.2 寓《易》教于日常言行中 099

第五节:孔门弟子言论中的易学因素

2.5.1 颜渊与《易》 104
2.5.2 曾参与《易》 109



第三章:儒家与《易》的关系之探讨

第一节:从六艺传统来考察


3.1.1 六艺中的“数”教育 118
3.1.2 孔子与卜筮之道 123
3.1.3 由度数到德义的转变 129

第二节:从观象设教的传统来考察

3.2.1 历象治时 137
3.2.2 观民设教 140
3.2.3 观象与诗教传统 146

第三节:从春秋时代的易学传统来考察

3.3.1 春秋时期的《易》说 155
3.3.2 忠信与礼文 160

第四节:从天人之义来看儒与《易》的会合处

3.4.1《易》与儒家的人伦思想 170
3.4.2《易》与儒家的礼义思想 178


第四章:有关《易传》诸问题的再观察


iv
第一节:孔子序《易传》说的省顾

4.1.1 传统说法及其演变 186
4.1.2 今人否定说 190

4.1.3 今人肯定说 195
4.1.4 慎重肯定说 197

第二节:从文献来推测《易传》产生的年代

4.2.1 有关《易传》出现的年代 201
4.2.2 对于“孔子序《易传》”的可能推测 208

第三节:有关《易传》中道家思想的问题

4.3.1 对“大极”一辞的检讨 219
4.3.2 对“阴阳”观念的检讨 221
4.3.3 对“阴柔”思想的检讨 223

第五章 战国时期儒《易》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儒《易》传流之推测

5.1.1 《易》有数家之传 229
5.1.2 有关商瞿传《易》的问题 230

第二节:儒门诸子易学之考察

5.2.1 子思子与《易》 235
5.2.2 孟子与《易》 240
5.2.3 荀子与《易》 245



结 论 258


参考书目 264








v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Yijing (Book of Changes) is a central issue in
the world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Tradition has it that Confucius had studied the Yi-text
and wrote the Yizhuan (Commentaries on the Yijing), and that the Yijing had become one
of the Classics and thus key sources of what would develop into Confucianism. However,
many scholars from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challenged this
traditional view, and the authorship of the Yizhu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jing and early Confucianism has since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show that the Yijing was deep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re-Qin Confucianism. It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bout learning of the
officials (wangguanxue 王官学) in Zhou times, and reexamines comprehensively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onfucius’s sayings in the Analects and ideas in the Yijing It
argues that Confucius had in fact developed a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性与天道) with his study of the Yijing in his later years. Based on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internal textual evidence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e dissertation also
discusses the dating of the Yizhuan, and dates it to no later than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dissertation concludes with a chapter on the intellectual affiliation of
various disciples of Confucius to the Yijing including Yanhui 颜渊, Zengzi 曾子, Zixia
子夏, Youruo 有若, Shangqu 商瞿, Zigong 子贡, Zizhang 子张, Zisi 子思, Gongsun-
nizi 公孙尼子, Mencius 孟子 and Xunzi 荀子.

vi


Keywords:

Yi 易, Yijing, Confucius, Confucianism , Yizhuan (Commentaries on the Yijing)
Wangguanxue 王官学,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性与天道


vii

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



绪 论

本论文所研究的课题为“先秦儒学与易关系之研究”,是近百年来学
界所聚讼纷纭的重大议题,这里分成三个部分来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概
况。在第一节中先介绍此问题产生的历史因素及其来龙去脉,第二节再省
顾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的第三节则交待本研究的问题
意识与论述章次等取向。


第一节:本议题产生的远近因由

首先,我们从学术发展史的背景来认识这个问题所以产生的各种原因。
众所周知,清朝盛世修文,编纂《四库全书》,欲以总结二千多年来
中国学术的全貌。《四库》将天下图书分为四大部,此四部以经学统先,
经学又以《易》为首名,由此可见《易》在传统学术中的重要位置了,我
们看《四库总目》开卷时如此论易学的流变: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
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房)焦(赣),
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抟)邵(雍),务穷造化,《易》遂不切
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
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
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
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
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1


这是一段极重要的总论,常被视为易学史的简要概述。其中主要包含了两
层意思,一是以《易》包含天人之义,其学广涉万方,无所不包,在此意

1
义上,可当为古代学术文化的总源头。第二是将数千年来的易学研究括约
为两派六宗,即以象数与义理为易学的两大派别,而两者之间在历史上互
为消长的论述,也成了大家皆知的常识。对于义理《易》派别,《四库》
谓其滥觞于魏晋的王弼,待“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意即至到
宋儒时才产生了儒《易》之学
2


《总目》此两派六宗的说法极有代表性,也几乎成为传统的共同看
法,似已理所当然,但这里面其实隐伏着一个习焉不察的大问题。因为我
们也都知道,自古以来也都以《易》为儒家经典,其中《易传》作于孔子
的说法更是根深蒂固,但这又如何能与儒《易》始于宋朝的看法相行不悖
呢?
3
换言之,这两种说法中到底是存着即此非彼的抵捂,还是隐着一个
失落的学术史环节?此议题值得注意,也很值得深入探究。
最先提到儒家与《易》有关的是《论语‧述而》篇中的孔子自白。孔
子曾对于他学《易》之事有所感慨地说: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里很明确地记录了孔子之学《易》,且视之为修持的指南。到了战国时
期,《礼记.经解》篇中进一步将《易经》纳为儒家重要的经籍系统之
中,并且还提出了“絜静精微,《易》之教也”的精句
4
,较后晚出的
《庄子‧天下》篇也有以《易》为儒门六经的说法。下至西汉中叶,第一
个为孔子作传的太史公,在他的名著《史记‧孔子世家》中便具体地表述
了孔子之学《易》与序《易传》的情况: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
《易》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5


太史公说孔子“晚而喜《易》”,此应根据自上引《论语》之言,而他还
同时说《易传》为孔子所亲作,这是目前所见古代文献的首次记载,说明
了孔子于《易》不仅是读者,同时还是作者,其关系自是密切异常。这说

法和观点到了东汉《汉书‧艺文志》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班固说“孔氏

2
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除了明确说出孔子作《易传》十篇之外,还将孔
子放在演发易道三圣的道统脉络中,而极度推崇以“《易》为五经之源”
6
,于此可见《易》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与价值,也知《易》与孔子及儒
门的深密纠葛了。
古人普遍深信孔门与《易》有着深切的相互交涉,然而我们又发现到
一个问题,数千年以来对此先秦儒家与《易》两者的渊源为何,其间相互
关连又如何等等的重要议题,却很少有正面且全面的讨论阐析。我们看连
发愿学孔子的孟轲,也只是常举《诗》《书》与《春秋》,而未及《易
经》,至于荀卿虽然偶引《易》文,也仅止于比喻自况,未有正面论述。
至汉魏诸子纯信孔子传《易》,但也多就《易传》立说,少以其它儒典印
证。宋儒虽以《易》论道,被视为儒《易》之始,然而濂溪、横渠本于河
图,伊川、元晦意在理学,其旨趣有别,复有旁涉老庄道义之嫌。至于清
人也坚信《易》为儒经,却难脱离名物训诂的窠臼,又多承汉儒旁通消息
之说,对儒《易》的谈论并不多。到民初以来的学者研究儒学,因为受到
疑古辨伪思潮的影响,也多只采《四书》、《诗》、《书》、《礼》等
文,不轻信易理与儒言可以会通,即有坚信可通者也少见系统之论析,以
阐明或印证两者在学术或思想上之内在关连
7
。由此可见,儒学与易学的
关系犹隐晦未明,尚有进一步研究的余地。
因为先秦儒学与《易》的关系很少被清楚地论述过,也便预伏了后人
质疑两者存在关连的因缘。宋代虽然兴起以儒义来治《易》,但却也是历
史上怀疑儒《易》的开端,这其中最有名的便属欧阳修的〈易童子问〉
了。欧阳氏在此文中通过与童子的问答方式,第一个大胆地对孔子作《易
传》的说法提出了疑点并下判断说:


余之所以知〈系传〉而下非圣人之作者,以其言繁衍丛脞而乖戾
也。……
8


欧阳修指出,〈系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与〈杂卦
传〉五篇“繁衍丛脞而乖戾”,实与孔子没有关系,首个挑战十翼诸篇的

3
神圣地位。虽然如此,《易经》之作为儒家经典,从未被质疑过,欧阳氏
仍然坚信〈彖传〉与〈象传〉这两篇是成于孔子之手,而与《春秋》文字
相契
9
。到了清代考据学的兴盛,此神圣的观念始渐受挑剥,最先是惠栋
引汉碑文来旁证《鲁论》“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句读的有据,预
埋下孔子与《易》无关说的强证
10
。到后来则有崔述的《洙泗考信录》对
此说作了强有力的撼摇,虽然崔氏并没有明确否定“五十以学易,可以无
大过矣"这一章,但他列举出数证而推出这个结论:

《易传》必非孔子所作,而亦未必一人所为,盖孔子之后通于
《易》者为之。
11


这是全面否定了《易传》十篇与孔子关系的著名论断,比欧阳修的推断便
进一层了。崔氏在质疑之外,还进而推论《易传》成书的可能时代,可说
是为《易传》成书时代的争辩开启了大门。虽然如此,崔氏还是很肯定

《易传》属于战国儒家作品无疑。
进入了民初时际,学界对此议题展开了全面的辩讼,学者的这些论点
将在正文里的各章节有所论及,尤其第四章第一节有专门的检讨,这里只
略作陈述。当时学界风气盛行疑古思潮,这主要是受二个因素所影响:一
为新思潮的激荡,一为新材料的出土,前者带来了价值观念的重整,后者
促使了研究对象的扩大
12
,由此而最终导出了古史辨运动。在古史辨运动
中,有关《周易》的种种问题便是诸家辩论的焦点之一,其领军人物顾颉
刚曾指辨《易》的目的有二:

破坏其伏羲神农的圣经的地位而建设其卜筮的地位。……辨明
《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
13


清楚地说是要先将《易》的圣经形象剥光殆尽,欲还它以占卜考证的原貌
与价值,再来便是极力证明《易》之经与其传文是毫无相关系的作品,以
摆脱与儒家的深切关系,可说是将此议题推至辩论的高峰。在《古史辨》
第三册中便是汇集了当时辨伪《易》最重要的数十篇论文,其中最有名的

4
便属钱穆的〈论十翼非孔子所作〉了,他综合崔氏等人的意见,举出十条
证据,极力将孔、《易》的关系一刀两断。他说:

……前人多说过,只说非孔子作十翼。现在要更进一层说,孔子对
于《易经》也并未有“韦编三绝”的精深研究,那孔子作十翼的话,
自然无根据了。
14



钱穆在他的考证中,论断孔子即使连《易》的文本也没有研读过,这说法
更甚于清人了,实前所未发。此外,他还进一步推论了《易传》思想接近
道家而远离儒家,此又为后来有关《易传》性质的学术辩论伏下了埋笔
15
。总之,此疑古说的影响极大,成为了日后大部分人的意见,二千多年
来深固之观念旋踵翻覆,不仅层累造成一个巨大的学术公案,也极有思想
史或观念史上的意义。杨庆中在《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中曾以八字评论
古史辨之治《易》说:“影响很大,问题很多。”
16
相当中的。
一直要等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此看似已成定论的古史辨主张才逐渐受
到出土文献的冲击,从而促受学界重新作出省思。这其中以 1973 年湖南
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的汉初帛书最为轰动了,在这批数量丰
富的帛书中,关于《易》资料的数量甚多,极为珍贵,经学者整理分成七
大部分,于 1980 年代以来陆续发表:

1〈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
(首发表于《文物》,1984 年第 3 期,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整理)
2〈帛书《系辞》释文〉
(首发表于《道家文化研究》第 3 辑,1993,陈松长整理)
3〈帛书《二三子问》释文〉
(首发表于《道家文化研究》第 3 辑,1993,陈松长、廖名春整理)
4〈帛书《易之义》释文〉(同上)
5〈帛书《要》释文〉(同上)
6〈帛书《缪和》释文〉
(首发表于《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1995,廖名春整理)
7〈帛书《昭力》释文〉(同上)

5


帛书《易》经传所引起的讨论与争辩是可以预见的。在〈六十四卦〉部
分,其卦序的排列顺次与今本不同;至于〈系辞〉虽与今本相同,但比今
本缺少若干章节(如上传第九章);而〈二三子问〉、〈易之要〉、
〈要〉、〈缪和〉、〈昭力〉五篇,皆第一次面世暴光,内容除了相关的
象术之说外,也有不少发挥易理与德义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孔子论
《易》部分。这些罕见的出土资料,促使或开拓了诸多的易学议题,诸如
《周易》经传的作者问题、易卦的形成问题、卦序问题、卦名卦爻辞的异
文问题、〈系辞〉〈彖传〉〈文言〉的形成问题、《易经》的历史地位问
题、传《易》的学派问题、帛书《周易》经传同今本《周易》经传的关系
问题等等,无论是对于研究《周易》经传,还是对研究易学史、帛书《周
易》经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7

可以这么说,帛书《易》经传最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填
补了古代文献的空白,从而调整或修正了学界的研究视野或方向,虽然一
方面它让学者藉以将疑古时期的“经传分离”观点发挥得更透彻,认为
《易传》受到诸如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的影响
18
;但在另一方面也促使不
少学者重审相关争论性议题,而渐有采信古说之声。
除了帛书《易》经传外,后来还陆续出土了阜阳双古堆汉简《周易》
与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
19
,亦为易学研究上的大事。这两种竹书虽
然皆为残本,但上博简本年代经学者考证定在战国中期,可说是迄今所见
最早的《周易》版本,其价值自不在话下。依林忠军的详细考察,指出上
博竹书《周易》与今见传世本实大同小异,而且“今本整体上优胜于战国
本和其它本”
20

。这个观察点极为重要,它不但说明了传世本之可以征
信,学者更可据此而推测孔子时代的《周易》文本,为我们讨论先秦易学
提供了较坚实的文献基础。
总之,竹帛《周易》经传提示了孔门儒《易》相关的历史问题,其实
还有许多未明朗之处,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儒《易》之内容与流传概况,极
具意义。虽然有些问题仍有疑点或争论,然而回顾此十余年来的讨论,研
究成果已累积了不少,有些问题也渐趋明朗,应该有做总体检讨与整合之
必要,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尝试作的整体性考察。

6

第二节:最新研究成果的回顾

经上一节的介绍后,我们已对先秦儒学与《易》议题演变的来龙去脉
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在这一节里将简单地回顾一下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最
新研究成果。
前年刚出版的杨庆中新作《周易经传研究》,对近百年来这个学术议
题的研究概况作了很好的综合介绍与评述
21
,我们在这里不须再重复陈述
其观点,而是将重点放在几个具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上。简单地说,因
为受到这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大量出土的古代文献所影响,近二三十年
来的先秦学术史大多是结合了传统典籍与出土文献的研究,充分地体现了
民初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治学风气,可以说大多数的论证成果是建立
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这一点在古代易学研究领域里尤为明显,其中的治
《易》名家也特别多,实为中国文史学界的热门研究点。然而在如此众多
的研究成果中,我认为近十年来有关先秦儒门《易》的研究,可以李学勤
《周易溯源》、黄沛荣《易学乾坤》、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
和郑吉雄“周易经传与哲理形成”研究计划最具分量与成果,这四人中国
大陆与台湾各占两位,可代表目前中国学界在易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以下

依序介绍之。
首先是李学勤的《周易溯源》,虽出版迄今不过一年
22
,但此书其实
是作者出版于 1992 年《周易经传溯源──从考古学、文献学看周易》的
增订本
23
,实可说是学界第一本综论《周易》经传源由以及和儒家关系之
专著。作者在事隔数十年后再度重新出新版,内容上增添不少新材料,并
调整了书名,我们由此可感受到先秦儒《易》在学术史上的重要意义,以
致受到学界的异常关注。作者为古史与考古名家,长期关注《周易》与儒
家的问题,他掌握第一手珍贵的材料,并紧随着马王堆帛书《易》的发表
而陆续撰文讨论,最后汇集成此书。本书结合了传统文献与出土数据,展
现了作者一贯的论证理路与主张,前辈易学名家金景芳在〈序〉中谓作者
是研究此议题的最佳人选,一是他有足够的条件,二是他的识力过人。

7
实际上,本书亦可视为回应古史辨以来有关《易》与孔子或儒家关系
诸多疑问而作的。作者透过出土的马王堆帛《易》,证实了孔子作《易
传》传统说法的可靠性,认为“孔子作《易传》仍是先秦以来的通说”
(页 142),强烈的反驳了疑古派所谓孔子作《易传》乃汉人之伪托,而
认为今天所见到十翼基本上皆是渊源有自,确实属于儒家经典无疑。此
外,作者细辨《论语》“五十以学易”章问题之症结及其所由来,指出
“亦”为后起之异文(第一章第五节),有拨雾廓清之功。书中理梳出帛
《易》为孔门易学之南传楚地系统,又论及子思、公孙尼子与荀子深于
《易》,极有启发,由此而先秦儒门《易》的流传或可能谱系首次得到了
适当的梳理,奠定了今后学界讨论此议题的基础,贡献甚大。此外,通过
对帛《易》的详密考察,证实了宋儒的许多论断,而善长于文字考据的清
儒反而有较多的误判,作者因此认为,考察古书不能忽视“义理”,有时
以义理印证更能接近实情(页 93、315)。

第二本重要的论著当属黄沛荣的《易学乾坤》
24
,黄沛荣为台湾易学
名家,师承早期著名易学名家屈万里,在经学与文字训诂上根底深厚。此
书于 1998 年出版,为作者易学的论文集,全书共有九篇论文,其题目涵
盖了当今易学研究的各个重要层面,诸如卦序问题、卦义系统问题、重卦
出现的问题、卦爻辞释例、帛书《周易》异文问题、孔子老子与《周易》
的关系等等。其治学严谨朴实,多切中要害,大陆著名易学家朱伯昆在
〈序〉文中极力肯定此书的价值与贡献。
就本研究而言,第四篇〈孔子与周易经传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基础与指南。作者除讨论“五十学易”章的《鲁论》问题外,也通考了传
本《易传》与帛书《易传》中的“子曰”、“夫子曰”与“孔子曰”共一
百三十五条,而指谓“合此等《易》说而观,孔子传《易》之事,殆无可
疑也”(页 208)。作者在第五篇〈老子书与周易经传之关系〉的研究中
指出,《周易》经文早于《老子》,而《老子》书实深受《周易》的影
响。至于较晚的《易传》则含有《老子》学说的因子,显见受到《老子》
中天道观等之影响。此部分提示了有关《周易》经传的渊源背景,对于欲
认清儒《易》的问题,也极有参考价值。

8
第三本重要的著作是郭沂的《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
25
。郭氏为
中国学界中著名的青年学者,此书出版于 2001 年,顾名思义是从出土的
郭店竹简资料来考论先秦各家学术思想的发展流变,全书页数近九百页,
可谓重量之作,所引据的资料极为丰富,对于各类的学术议题都尝试提出
解答或解决,其背后蕴含了欲重建中国上古学术史的心志。全书分三大
卷,第一卷专考郭店竹简六种文献,第二卷则从此六种竹书来论儒、道的
学术与思想渊源,第三卷则论述先秦思想的发展主流,作者从三代的鬼神
天命观开始,下及孔子的思想的发展与转变,再到思孟学派的内涵,又详

论了老聃、庄子等道家的重要思想。全书的建树极多,作者又尝试以“形
象思维的整体性”与“语言思维的分析性”来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绪
论〉),这对于我们观察先秦学术思想史提供了新颖的视野,甚有启发。
与本研究有关系的当属第二卷中的“孔子与《周易》”部分,作者详
细考论了孔子与《周易》的种种议题,并且提出了不少重要的见解。他基
本上认为传统说法可以采信,对于争论最大的所谓“《鲁论》”疑点,他
特从文献版本流传的角度作推论,而得出《鲁论》乃属较后的版本,其作
“亦”字实为版本传写中的讹误所致,其论证坚实,可与李学勤的考证相
互补,而加强了“五十学易”章的可信度。作者对于欧阳修、崔述等人的
质疑点进行了驳辨,又对《易传》十篇七种做了个别的具体考论,从而得
出一些相当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十篇中当中有孔子的《易序》佚文,有的
则是在孔子以前便有的《易》说文字,此论断在今天学界是少有的,很值
得重视。
接下来最后一位要介绍郑吉雄教授的研究成果。郑教授任教于台大中
文系,为黄沛荣的弟子,可说师出名门,是当今中生代易学研究的翘楚,
专长于清代学术思想史与易学史领域,他曾主持过数个庞大的学术研究计
划,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尤其在易学研究方面,可说是象术、易图与义理
兼备,为今天学界所少见,对于近代易学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反省,这里仅
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论著。
在2004 年台湾教育部提出“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时,郑教
授参与其中的“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计划”项目,在“中
国近世儒者对《易经》的诠释”的子项中,郑教授交出了《易图象与易诠

9
释》重要成果
26
,试图建立图象诠释学的基础原则,并由此切入观察思想
史的转变。他又曾在〈从经典诠传统论二十世纪《易》诠释的分期与类
型〉一文中
27

,全面地省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周易》诠释的背
景与内容特色,提炼出上世纪易学发展三时期与六种观点,对于近代易学
的发展作了极好的总结与反省。
郑教授也曾参与了 2002 年台湾教育部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的
“东亚文明研究中心”,这是台湾少有的庞大学术计划,荟聚了各界学界
精英,研究成果异常丰硕。此时期郑教授主要发表了〈二十世纪初《周
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
28
、〈从《易》占论儒道思想的起源──兼论易
乾坤阴阳字义〉
29
等文。前篇爬梳了二十世纪初古史辨有关《周易》经传
分离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意义,指出了《周易》从传统圣经的位置遽降为
卜筮与史料之书的思想背景,是篇极为重要的论文;后篇则尝试从易占传
统来看它与后来儒道两家的渊源,甚有创见,已寓示《易》作为古代学术
的源头之义了,极有参考价值。
近年来郑教授更在前面多项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地发起了“东亚文献
与诠释研究群”,广召台湾人文学术精英,欲从“多元观点”与“领域整
合”来全面梳理与诠释东亚的学术传统,此研究群进行多项大型研究计
划,极有学术前瞻性。由郑教授所主持的易学自是本研究群的重要焦点,
他建立了一个工程庞大的“易图象电子数据库”
(http://eastasia.csie.org/Yi_db/),全面搜索东亚文化中的易图,意义与价
值自不在话下。至于在《周易》的研究上,则有大型的“《周易》经传与
哲理形成”计划(The Formation of Yi-jing and Its Theoretical Structure: Textual
and Philosophical Approaches),我们试看其研究旨宗:

当代学术界关于《易》学之研究,悬而未决的问题尚多,其中以
“《周易》经传与哲理的形成”,尤其蕴藏极多问题。影响所及,中
国古代经典的形成与流传的整体相貌,亦增添一分模糊。这方面的
问题大约有五个:

1 新出土的《周易》或与《周易》相关的文献,如帛书《周易》、
上博简《周易》、阜阳汉简《周易》等,其与传本《周易》的关系

10
为何?对于我们理解《周易》一书如何编集、如何歧为不同版本与
系统等,有什么样的帮助?
2《易经》是否仅为卜筮之书、抑或具有义理、哲理蕴含其中?
3《易经》与《易传》之间的关系为何?《周易》经传之间在文义
上、思想上究竟是否完全无关、抑或尚有一般学者所未深思的关系
在?
4《易传》存在“义理”与“象术”两类成分。二者之关系为何?来源又
为何?二者在理论上又如何开启了后世“象术诠易”与“义理诠易”的
分歧?
5 先秦《周易》经传及其义理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如何与儒、道两
派思想发生交涉,而影响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
这五个问题,彼此之间不但具有内在关系,也涉及古代文化史、思
想史的理解。若将上述五个问题错錝绾合,可见其中又蕴涵了三个
主要问题:其一是《易经》内在思想系统如何构成的问题,其二是
从《易经》到《易传》的《易》理如何建构的问题,其三则是《周
易》经传在先秦思想史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影响力的问题。
本计划的任务,就是要从“出土《易》文献”、“《易经》的义理成
分”、“《易》经传关系”、“象数《易》与义理《易》的歧异”、
“《易》理与先秦儒道思想的交涉”等五个课题切入采(探)讨,试
图解决上述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课题拟以一至二篇论文研究。预
订计划完成后,撰成约七、八篇论文,可以辑成《周易经传与哲理
的形成研究》一书,为此一课题的研讨,略尽棉薄。
(http://eastasia.csie.org/main/doku.php?id=zh-tw:project:yijing


综观这五大问题及其宗旨,实欲全面检讨百年来易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甚

至牵涉到整体的先秦学术史与文化史,可谓体大思精。此计划目前尚在进
行中,郑教授近期的两篇力作〈从卦爻辞的演绎论《易传》对《易经》的
诠释〉
30
与〈论象数诠《易》的效用与限制〉
31
,便是上述研究宗旨的部分
成果。其中前篇从卦爻辞来推论经文与《易传》存着演绎或引伸的相互交
涉关系,其论证精彩,不但适度地修正了古史辨以来“经传分离”的偏差

11
观念,也为新世纪的易学研究指引出一个新方向,此篇论文和他另外所主
持的“经典观念字形音义诠释研究计划”的理念是一致的,就是要从经典
中“观念字”的形声义来探究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丰富的古代思想;至于后
篇则尝试从“人衡定天”与“天衡定人”二义,来检讨二千年来“义理
易”与“象术义”两派诠《易》的传统及其限用,欲以评议两派短长及争
端,尤见其深厚的易学功力。这个目前最新亦最全面的易学研究计划,待
他日实践成功,将极有功于学界。本研究不期而遇,以因缘幸会,得附骥
尾而沾光,何可躐等。

第三节: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篇章安排

最后这一节略述本论文的命题与相关研究方法。本研究题为“先秦儒
学与易关系之研究",意在从学术史脉络来探讨商周至春秋时期《易》与
儒学的关连,由其思想义理来考察儒学中所蕴含的《易》说及其理路,进
而论及战国儒门《易》之流传的可能概况。研究内容上以孔子晚年前后及
其所继承的王官学传统为主轴,往下再推及儒门诸子至战国末期的荀子而
止。若从上引郑教授的研究计划来看,本论文的研究大约属其计划中第五
项主题的其中部分而已。
《易》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儒家则为学术文化之主流,两者的关系实

是中国学术史甚至文化史上极为关键的课题,有着重大意义。如何看待此
问题,将深深影响到对儒家及先秦学术的认知与判断。百年来学界对《周
易》研究的大体概况已介绍如上,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以下先
引帛书〈要〉篇的重要文字,以作为本研究的一个引子: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赣曰:“夫子它日教
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
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
乎?”……
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
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

12
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
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
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
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孔子繇《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
“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也。益之为卦也,
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
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长夕之所至
也,……损、益之道,足以观得失矣。
32


此段文字甚重要,可补史之阙文,或与旧说互证。李学勤等已作过专文的
析论,这里略拈出其中值得注意的三点:
1明确记载孔子晚年学《易》之事,此合《论语》“加我数年,五十
以学易”章,亦合《史记‧孔子史家》“孔子晚而喜易”之说;而孔子之
“好易”程度竟达“居则在席,行则在囊”的废寝忘食地步,与太史公说

他“读《易》韦编三绝”的精神亦契合,可见太史公当时应该见及类如
〈要〉篇的重要资料,至少表明了古史辨说法尚有商榷之余地。
2记载了孔子对《易》的态度,不取《易》之祝卜传统,而是“观其
德义耳也”,此极符合《论语》孔子自言其“不占而已”的态度,荀子言
“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亦同出一系。孔子又自道
“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此与他窃依鲁史作《春秋》而有“知我
罪我”之叹极相似(《孟子‧娄离下》),此寓示了孔子于易学发展中之
地位,应有值得探讨的意义。
3记载孔子以损益之卦教诲弟子,与《孔子家语‧六本》、《说苑‧
敬慎》所记故事正合,可见孔子常以《易》教弟子,《易》教为孔门重要
之科目。又〈要〉篇记子贡问《易》之事,戒“门弟子”以易理,再合诸
〈二三子问〉中的“二三子”之问《易》,则知孔门受《易》者非仅如文
献上所看到的商瞿、子夏、子张三人而已,应当还有其它弟子,提示了重
审儒门其它易学派别的可能性。

13
有关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成书时限,其墓下土于汉初文帝时,学者
判断其原抄本当可追溯至先秦时期
33
,其中〈二三子问〉、〈易之要〉、
〈要〉三篇,明确记载了孔子论易及门弟子对于易学疑惑之答问,为古书
所无,似可回答民初以来孔子无关易学之疑问。归纳上面所提的三个问
题,再结合上传统文献,则有关孔子学《易》,以及孔门弟子的传《易》
之事,应该很值得重新审考和梳理。这是出土文献所提供的讨论此议题的
契机。
在这个提示之下,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正面思考《论语‧述而》篇中
所记孔子学《易》的这一章: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是孔子自述五十岁学《易》之事,如果先撇开有关“《鲁论》异文”的
争论(具体讨论见于本研究第二章第一节),其中实有几点可注意的讯
息。对于何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孔子并没说明,但在另一处孔子又
说:“五十而知天命。”《集解》注曰:“《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
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矣。”
34
将两章合
观,极有启发,道出了孔子之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或与学《易》有关,
值得注意与探讨。我们再看《论语‧公冶长》又记子贡言曰:“夫子之文
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也。"汉朝时人即将此
“性与天道"理解为《易》与《春秋》
35
,再结合太史公“《春秋》推见
至隐,《易》本隐之显"的说法来看
36
,寓示了《易》是由天道来推衍人
道,实为阐发性命的经典。这或许可作为我们研究的切入点。
结合上述帛书〈要〉篇,归纳言之,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即在于,如果
孔子确实学过《易》,他的动机或意旨为何?其学《易》之心路程为何?
为何学《易》可以“无大过"?易理对他晚年思想有何重大影响?这个深
深吸引他的《易》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性与天道"思想,则此在孔子
生命甚至先秦学术思想史上有何重大义意?为何连闻一以知二的子贡也都
自叹“不可得而闻"? “性与天道"对日后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对于
《易》学的自身传统,孔子的赞述又起着何种重大的意义? 这最后其实
都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儒门之《易》的实质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

14
本研究的旨意即如上述,这方面其实已有不少学者做过探讨,但为求
考信,这里有必要略述本研究的考论材料。简单说,本研究在论证取径上
将回异于一般仅以《易传》来立论的做法,因为学者在讨论此议题时,往

往径自《易传》本身说开去,很少有印合《论语》等儒家原典(除少数
二、三章外),往往不足以服释众疑。本研究在重要论点上,将尽量以
《论语》作为证据,次则梳理大小戴《礼记》等七十子后学儒籍,然后印
证以《易传》之义理,由此来勾勒孔子及其诸弟子与《易》关系的轮廓。
其实这方面近来有学者尝试过,例如成中英、任俊华、曾春海等人
37
,都
有显著成效。但成氏仅就《论语》与《易传》中的“时 "观、任氏则从
《论语》中的天道、中和与刚柔三义来推论,曾氏只限于《论》、《孟》
与《易传》中“君子"等人格典范来做会证,皆未能全面疏通两者。无论
如何,已为本研究做了很好的先例示范。
最后,这里要略交待本文论述的章节结构,本论文全文共分五大章,
每章复各含二至四小节,每一章节都各立一主题,大体上是依时序发展的
先后来作讨论。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章〈古代易学的渊源及其发源〉,主要在论述“易"产生的历史
渊源与其性质,欲由此背景来考察与儒家的可能关系。全章共分三节,前
二节以“王官学”及“礼制”的背景来切入考察,藉以掌握“易”的基本
性质,第三节则讨论易学在周初至春秋时期的发展,以便往下能够接上儒
家易学兴起的脉络。这一章为本论文通篇提供了重要的考察背景。
第二章〈孔子与《易》关系的再审议〉,将全面考察孔子与《易》各
种可能关系。其中第一节专门检讨“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的相关问题,
以确立本论文的基本立论点,第二节则希望能通过最可靠的《论语》来推
测孔子与《易》相关的章节,第三节则将孔子五十岁以后的晚年思想来和
《易》的思想做比较,以看看两者是否相符合,希望由这些视角来判断孔
子与《易》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第四节则进一步推测孔子教授易学的可
能性,第五节则希望从孔门弟子言论中探究其中所可能蕴含的易学因素,
最后这两节可说是为加强孔门与易学关系的论证。
第三章〈儒家与《易》的关系之探讨〉,则是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儒家
与《易》究竟有怎么样的可能关系与渊源。全章共有四节,第一节将从六


15
艺中的“数 "传统来探讨,第二节从古代的观象设教传统来解析,第三节
则从春秋时代的易学来作推测,最后第四节则从天人之义的思想来看儒
《易》间的会通。希望由此四章来说明两者间的密切关系。以上第二章与
第三章可说是本研究的重心。
第四章〈有关《易传》诸问题的观察〉,是针对几个较大的《易传》
问题作考证辨析。其中第一章是回顾学术对“孔子作《易传》”说的各类
意见,第二节则从先秦的相关文献来推测《易传》产生的可能年代,最后
一节则是对几个被认为属道家思想的《易传》观念进行考察辨析。希望透
过这些观察来深入认识《易传》。
第五章〈战国时期儒《易》的传播与发展〉,乃探讨战国时代儒门
《易》的流变及其代表人物,乃属伸延论及的部分。在研究取径上是采取
以人物作为观察基点,第一节先略论儒门《易》流传的可能概况,第二节
则具体讨论子思、孟子和荀子三人思想中的易学因子。希望由此爬梳出先
秦儒家易学的基本脉络。
最后,有必要对本论文中“易”字的用法,稍作说明。基本上,
“易”作为一种典籍,依今天的书写规范都得加上书引号,如《易》、
《周易》、《易经》等皆是。但“易”在古人或古代文献的语境中,有时
候并不是指那一本具体的“书籍”,而是意指一种天地之间的“道”,或
是“象”、“数”、“文”等意思,例如〈系传上〉“易与天地准,故能
弥纶天地之道”、“神无方而易无体”(第四章)、“天地设位,而易行
乎其中矣”(第七章)等皆是,这里的“易”并不能理解为“《易经》”
这本书。遇到这种情况,本论文在表述上便会特标上开关引号(即
“易”),或径谓之易道、易象、易理、易学等辞(不加开关引号),以
作区别。程子曾说:“易是个甚,易又不只是这一本书,是易之道也。不
要将易又是一个事,即事尽天理便是易也。”
38
可见这并不仅是符号上的
微差而已,而是牵涉到背后不同的观念与认知,其义不小,所以不得不做
些区别。






16

1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北京:中华书局景本,1965 年),页 1。
2
本论文特标“儒《易》"一辞,以统概先秦儒家之易学传统。此名辞就笔者所
见,今人中高怀明(《先秦易学史》第五章“儒门易时期"。台北:东吴大学出
版,1975 年)、魏元珪(〈周易卦义析论〉,《东海哲学研究集刊》第八辑,
2001 年 6 月)等实已提出,二氏皆谓之“儒门《易》",本文则径谓之“儒
《易》",使更加顺口醒目。
3
有关儒家《易》兴起于宋儒的背景与演变,可参考郑吉雄〈论象数诠《易》
的效用与限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九期,2006 年)。

4
《礼记注疏.经解》(《十三经注疏》第五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93 年),
页 845。
5
《史记会注考证‧孔子世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页 743。
6
《汉书‧艺文志》(台南:平平出版社,1975 年),第二册,页 1705、1723。
7
例如著名儒者南怀瑾采传统说法,坚信孔子作《易传》,儒家与《易经》关系密
切,但他所划分的易学“两派十宗”却是秦汉后的分派,并未将先秦儒家《易》列
入。至于他的“两派”是指“道家易学”和“儒家易学”,而“儒家易学”则是崛

起于宋儒专以儒理来说《易》以后才出现的(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 年修订版,页 10)。此可见先秦儒家与《易》关系自来
便很少被正视过。再看最新的研究成果,陈丽真的《义理易学钩玄》(台北:大安
出版社,2004 年),她专论历代的“义理易学”,也是独缺先秦儒学与《易》关
系的讨论的篇章。
8
《易童子问》卷三(《欧阳修全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页
1120。
9
后人每谓欧阳修否决孔子与《易传》有关,其实欧阳修只疑及〈系辞传〉以下诸
篇,对于〈彖传〉与〈象传〉二篇,欧阳修仍然坚信是孔子所亲作的,例如他就明
言:“〈彖〉者,圣人之言也。"又说:“孔子之文章,《易》、《春秋》是
已。"(《易童子问》,《欧阳修全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页
1107、1120)。有关欧阳修疑〈系传〉、〈文言〉等篇的意见,主要集中于《易
童子问》的第三卷里(同前引书,第三册,页 1119-1123)。
10
此问题可参李学勤〈“五十以学《易》问题考辨〉的讨论(《周易溯源》第一章
第五节,成都:巴蜀书社,2006 年。页 49-62)。这里再强调:和欧阳修的问题相
似,惠栋虽指出“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有根据,但他本人其实是从“五十
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读法,例如他曾在此章下按语曰:“《易》者,赞化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