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55 trang)

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1965 1975)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19 MB, 255 trang )







新华左派诗歌研究
(1965-1975)
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1965-1975)






韩宝镇
HAN POH TI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4


i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Dr. Gabriel Wu (吴耀宗
博士)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or guiding and supervising me in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His advice has been constructive and inspirational.
Whole-hearted thanks go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their love and
concern for me. I would especially like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my elder
sister for giving me invaluable support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I had in the
midst of my study, and also to my mother for giving me wise and timely advice
all along. Without them,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never be possible.
Lastly, I would like to delicate this thesis to my beloved late father Han
Pun Djuan(韩本元).
ii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3
第二节 研究范围 9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从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到新华文坛的新现实主义 16
第一节 引言 16
第二节 19 世纪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 17
第三节 19 世纪现实主义者的现实主义 19

第四节 近 / 现代学者对现代主义的归纳和定义 29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3
第六节 新华文坛的新现实主义 39
第七节 小结 45

第三章 政治话语主宰文学话语的一元性霸权 50
第一节 引言 50
第二节 与政治跳贴身舞: 50
革命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比较阅读: 54
从郭沫若看意识形态对作家及其诗作的影响
第四节 政治语境及时代思潮对本地新现实主义文学 58
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夹缝中的文学景观:左派读物来源 63
第六节 小结 66

iii
第四章 新现实主义文艺在新加坡独立后的生存状态 70
及其文艺主张
第一节 引言 70
第二节 蓬勃与衰亡: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存状态 71
第三节 唯工农独尊:新现实主义的服务对象 80
第四节 对新现实主义的表述: 83
所谓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第五节 大张旗鼓:新现实主义的战斗性 84
第六节 符合“标准”就是艺术: 86
新现实主义的艺术论
第七节 伪现实主义与梦呓: 87
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及现代派的讨伐
第八节 小结 98


第五章 新现实主义诗歌的二元对立特点及其意象 103

第一节 引言 103
第二节 二元对立:压迫与被压迫者 103
第三节 螭魅魍魉与红太阳: 105
新现实主义诗歌的正负意象
第四节 小结 110

第六章 否定和丑化的排他性表现 112

第一节 引言 112
第二节 否定、痛骂、大唱反调:对政治人物的抨击 112
第三节 泼不完的冷水:对国家政策及治安的反讽 113
第四节 乩童、脱衣舞娘、“死人街”风光: 115
旅游业乱象的痛斥
iv
第五节 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117
新现实主义诗人对司法制度的调侃
第六节 各种刻意的片面性批评: 118
组屋建设、考试制度、文凭至上的弊端
第七节 西风下的负心的人: 119
对流行歌曲和社会风气的批评
第八节 枯落的相思树叶: 128
非共产主义生活模式的否定
第九节 小结 130

第七章 左派在高墙内外的斗争 133

第一节 引言 133

第二节 猪尿味的喜悦:走向工厂和农村 133
第三节 招募会员:不见于其他文学派别的招兵买马 136
第四节 罢工、罢课、游行:口号诗 138
第五节 藏身森林的马来亚共产党 141
第六节 高墙内的恶魔和战士: 144
新现实主义诗人建构的监狱图景
第七节 活在未来的牺牲者 148
第八节 小结 149

第八章 新现实主义诗人的信仰:想象与崇拜 151

第一节 引言 151
第二节 电影、画像和书本中建构的新社会: 152
共产主义想象
第三节
摆脱贫苦:共产主义生活的憧憬 156
第四节
为理想献身:放弃爱情及一切 158
v
第五节 超越障碍、病痛、疑惑和孤单: 165
共产信仰的剖白
第六节 想象胜利:太阳在梦里闪耀光彩 172
第七节 “真理的声音”:毛泽东崇拜 174
第八节 左派文学创作的精神象征:鲁迅 176
第九节 小结 180

第九章 苦难的渲染与反抗情绪的煽动 183
第一节 引言 183
第二节 劳动人民的哀歌:新现实主义诗人 184
建构的苦难图像

第三节 被诅咒的童工:苦难的深化 192
第四节 让女人挥起铁拳: 198
劳动妇女、风尘女子和母亲
第五节 苦难的河水 208
第六节 洋房与木屋、大鱼大虾与江鱼仔虾米: 214
贫富对比的场景
第七节 反叛的尾巴: 220
灌输反叛意识及挑起反抗情绪
第八节 小结 229

第十章 结论 232

参考书目 238



vi
图表一览:

表一:新现实主义期刊(1965-1977) 72
表二:新现实主义诗集(1965-1977) 79

vii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poetry in Singapore from 1965 to
1975. Leftists were influenced by both China and local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struggle of Malayan Communist Party and Barisan Socialis, as well

as the outbreak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were among the contributory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style, themes and features of the leftist poetr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ominant way of literary expression by local leftist
writers, commonly known as “New Realism”, was targeted at echoing Mao
Zedong’s advocacy of literature that serves the proletariats, i.e.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In this respect, poetry was combative and regarded as a “weapon”,
an essential part of leftist literature. Mao’s subsequent advocacy of “Socialist
Realism” and “Comb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Realism and Revolutionary
Romanticism” as methods of writing also greatly influenced the leftist literary
writings in Singapore.
This thesis comprises of t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objective, significance and scope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comprehensively the definition of realism, including socialist realism which is
most relevant to leftist poetry. The third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eftist literature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leftist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leftist literature after
the independence of Singapore. Many leftist writers at that time had commented
that leftist periodicals flourished unprecedentedly in the early seventies. This
chapter will also discuss how the leftist writers grasped its literary concept and
expressed their rejection of other literary methods. The fifth to ninth chapter
provide detaile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heme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leftist
poetry, namely, the common images and antithetical expression employed, the
socio-political criticism of “the others”, the reflection o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leftists, their firm belief in Singapore becoming a socialist society eventually, and
the portrayal of the sufferings of the abused and the poor alongside of the poets’
attempt to instigate emotion for rebellion. The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mindset and literary concern of the leftists after 1975. Poets were
inclined to using prosaic lines, direct expression and slogan in their poems, thus

viii

deprive of their artistic value. Nevertheless, the poems bear testimony to
Singapore history, and are therefore worth studying.
Other than a few fictions and memoirs published in the recent years which
focus on the leftist’s life stories,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done on the leftist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This could be due to political sensitivity in the past. It is
only until a few months ago that a research by Choo Cheng Fatt titled “Red Tide:
the Tid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ese Leftist Literature of Singapore” was
published. However, the book merely links the phenomenon of Leftist literature
to the China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s discussion on poetry was minimal. As
the pioneer of this subject, my research will b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future
study of Chinese leftist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1




新华左派诗歌研究(1965-1975)


第一章 绪言

纵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华左派文学的新现实主义诗歌文本,不
难发现集体意识的投射是无所不在的,而当中许多作品不论是在思想感情
或者表现手法,都有高度的相似性和重复性。诗作者的爱憎分明,一方面
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另一方面则对代表资产阶级的富人和雇主充满仇
恨;许多时候更誓言推翻旧社会甚至旧世界,并且进一步表露他们对马克
思社会主义国度的向往和憧憬。左派的理想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度后,
再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这种的左倾的表现与当时左派思潮的影
响休戚相关。在研究这一时期的新现实主义诗歌时,诗歌作者的政治背景

和取向,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在尝试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时,
却极容易基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妄下结论。这跟一直以来历史教科书和官
方话语所呈现的关于左派的负面形象有一定的关系。官方对于历史的陈
述,诸如李光耀回忆录所认定的左派活动与马来亚共产党(简称马共)有
关,或者公开左翼政党“社会主义阵线”(简称社阵)与马共有共谋的关
系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笔者对于作品取向及作者意图的判断。
必须指出的是,关于左派的说法,是一种历史的划分,一种说明上的手
段,据笔者访问所知,当时的左派并没有自认是左派的这种概念,陈川波
(长河)甚至认为左派的诗歌也不应该称为“左派诗歌”,因为左派是政
治概念,不是文学概念。他认为应该以“现实主义”的说法来指称有关的
文学流派(笔者认为以现实主义来指称这类文学并不足以说明这一派别的
2
政治倾向和文学内涵,见本章第一节)。早年曾经在属于工人团体的书业
职业联合会活动的杨善才(新华书局现任老板)指出,在上个世纪 50 至
70 年代,左派的文艺一般是称为健康文艺、进步或先进文艺,并且是从反
黄的立场上进行创作的
1
。笔者问他如何解释新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排斥
现象,他认为在最初阶段并没有这样的分化,后来的分化也是随着人民行
动党的内部产生分裂,社阵成立后,跟着发生的事情。
韩山元在回忆这一时期的历史时指出,左派“是非常激进地要求社
会改革,而且是不认同现有的制度……可以说是要推翻一个政权……但
是,左派未必是共产党。”此外,他本身虽然是学生领袖,参加学运,而
且也是学校戏剧会的活跃份子,可是他并没有参与政党活动
2
。陈平在回忆
录中也否认马共有控制过社阵
3
,并指出陈华彪并非马共成员
4

。当然,这一
类在历史陈述中属于他者的声音,还会陆续出现。笔者的研究重点不在历
史,因此目的不是考究历史的真相。但是,这类历史的他者论述,却让我
们对于历史的面貌有了合理的怀疑和更加立体的认识。这在于本文的研究
很有补助的作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左派作家或者诗人所处的时代到
底是什么样的时代,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些看法?当一些诗歌批评流行歌曲
的靡靡之音,另一些诗歌又在进行批评之后,要求读者加入他们的队伍
时,我们又是否一律把所有诗人的意图简单地归入后者?到底谁才有发言
权呢?还有他们所讲的队伍是政治组织吗?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历史
语境中去。当我们知道新现实主义诗歌的内部未必如想像中那么统一,对
于新现实主义诗歌的分析,也比较不会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
新加坡的新现实主义基本上是中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移植。在中
国,新现实主义文学是政治的附庸,具有服务于政治、宣传政治的功利性
作用。因此,新现实主义的文学性普遍上很低,有时甚至低至毫无文学性
可言。新现实主义传入新加坡后,尽管它身处的政治环境已经与中国大不
相同,但是由于新加坡跟左派思潮和共产主义的渊源,新现实主义还是相
当完整地被移植到本地,只是无法像在中国那样发展到极致的境地。新现
实主义的文学性低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现实主义具
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霸意识,因此当它作为文学流派出现时,往往就对其
3
他的文学流派表现出极力排斥的行为,试图对它们消音及灭迹。不过,笔
者认为,本地新现实主义文学面对的冲击要比在中国来得复杂。在中国,
新现实主义是通过政治力量推广的文学霸权;在新加坡新现实主义文学却
是一种被抑制的文学,而且受到双重的政治影响。从内在来说,它已经是
一种认同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从外在来说它还受到本地掌权的政
治力量所封杀,可是同时它又在一种互动的情境下有所对应,极力突显它
的政治意味,因此它所承受的政治影响可说是双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本地新现实主义论者和作者通过发表议论和书写文本,全力突显和实
践他们的主张,并且试图改变文坛的多元性面貌,要将文学的表现手法定
于一尊的做法,也可以视为他们在被抑制的情况下做出激烈反应的一种表

现。
这类左派的主张,由于受到时代和认知的局限,而有许多片面性的
主张和以偏概全的见解,常常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也往往引来了其
他文学流派的反击和驳斥。尽管真理未必越辩越明,不过不同流派之间通
过论争,却更加清楚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建立和彰显自己的理论体系
和主张。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实主义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另外,以非文
学的范畴而言,新现实主义诗歌的文本对于其他研究新加坡历史的学者来
说,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也有加强认识和补充的作用。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目前,海内外关于新华文学的研究论著及论文集,在数量上可说已
经相当可观,可是对于新华左派文学的研究却还是处于初步的阶段。究竟
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想借用一下本地论者朱成发的意见。他在刚于今年 2
月出版的《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一书中指出“文革潮文学”
在新华文学史的研究上留下空白,是基于政治因素(朱成发认为文革潮文
学与马共有密切关系)、心理因素(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有否定文革的倾
向)和资料因素(研究资料极度缺乏,多数成为私人收藏)造成的。不
过,他指出:“但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开革开放,而马共也已分崩
4
离析,我认为应该是突破政治禁忌,填补新华文学这段‘空白’的时候
了。”
5
虽然他说的是左翼文学(即笔者所谓的左派文学。可惜他在论述时
对左派文学的界定产生混淆,此在下文将进一步说明)的“文革潮文
学”,但是笔者认为这种禁忌对左派文学的研究或许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
响。
上面说到海内外关于新华文学的研究已相当可观。不过,笔者必须
强调的是,这些著作在关于左派文学的论述方面都有一些不足:


一、在论述中没有提到左派的新现实主义文学。有些虽然有谈到所
谓左派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提到新现实主义;
二、没有在新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作任何区分,尽管前者的政
治倾向明显;
三、在论述左派或新现实主义诗人时是以作家为主线,造成文本的
采用受到一定限制;
四、对新华左派新现实主义诗歌着墨不多,或者在研究的定位上出
现偏差。
五、部分专著研究的诗歌,仅到 1965 年为止,虽然也有专著研究
1965 年以后诗歌,但是基于研究重点不同的关系,对于左派诗歌不是只字
不提,就是对新华诗坛的论述过于片面或者不正确。

以下笔者将对这几点做出说明:

一、在论述中没有提到左派的新现实主义文学。有些虽然有谈到所
谓左派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提到新现实主义。
一些专著和论文集如黄孟文/徐迺翔《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
公仲《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走向 21 世
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文选》、潘亚暾《海
外华文文学现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台湾香港澳门暨
海外华文文学论文选》、公仲/江冰《走向新世纪――第六届世界华文文
5
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李一平/周宁《新加坡研究》,虽然都有论及新
华文学的文章,但是并没有提及左派文学或者左派的新现实主义文学。这
段文学因此在这些论著的新华文学史的论述中留下了空白。方修在 2001
年编著的《战后新马文学大系(诗集)》中,已不再特别提出现实主义的
说法(本文第二章第五节将深入论述方修关于新华现实主义的说法),更
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数新现实主义诗人的诗作分别归入“反黄运动
的余绪”及“世界性思潮冲击下的产品”
6

,似乎有意降低左派诗歌的政治
定位。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在论述一些新华诗人如槐华时有提到左
派对诗人的影响
7
,但是却完全没有提及新现实主义的说法。
一些专著如黄孟文《新马文艺论丛》、杨松年《新马华文文学论
集》虽然有谈到所谓左派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提到新现实主义。例如杨松
年在该书的〈独立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书刊的出版〉一文中,虽然有谈及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报章副刊的文艺版及当时出版的期刊,例如阵线报
的〈旗〉,以及《旭阳》、《星光》和《乡城文艺》等期刊
8
,可是他并没
有特别说明这些报章副刊和期刊是属于左派的。另外,杨松年在同书〈华
文诗坛十五年〉
9
一文中,虽然对 1965 年 8 月至 1980 年 7 月之间的新华诗
坛的发展情况包括诗集的出版目录等进行论述,但是也没有触及流派的区
分。

二、没有在新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作任何区分,尽管前者有明
显的政治倾向。
例如,潘家福《1959 至 1965 年新马华文文学诗歌研究》并没有区
分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而是把两者一概称为现实主义。此外,论文也
没有左派诗歌概念。笔者相信他是受到方修观点的限制,因为方修认为新
华文坛还没有出现新现实主义文学(见第二章第五节)。

三、在论述左派或新现实主义诗人时是以作家为主线,造成文本的
采用受到一定限制。
6
以作家为主线进行文学史论述是海内外学界的一贯做法(即所谓精

英和经典的论述方法,见本章第三节)。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采用
的便是这种以作家为主线展开论述的方式。他所详细论及的左派诗人只有
原甸、严思(《海外华文文学史》上卷第六节)、适民、槐华(上卷第七
节)、史英、彼岸(上卷第八节),而简单介绍的也只有秦林(常追
风)、陈川波(长河)、李贩鱼和柳舜(坚石),此外当中一些作家虽然
有引用他们在左派文学时期的诗作,但是采用的文本有限。同时,因为是
以作家作为主线,更加强调个别作家的特点,因此无法让人从作家的介绍
中,看出左派文学的整体特点。
少数对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进行区分的有史英《新华诗歌简
史》。他对于两派的称呼稍有不同,把现实主义称为“写实派”,新现实
主义则称为“现实主义”。他在论述时同样是以作家为主线,谈到的左派
作家有原甸、彼岸、丹卡、高阳、辛愚、施平、李擒白、丘克难、庸夫、
崇汉、高澈、史英等等,涉及的作家人数是相当多的。不过,这种由作者
带出文本的做法,限制了文本的采用。好在史英的视界比较宽阔,因此也
更有意识地强调介绍被人“淡忘”的作者及其作品,例如远铃、蒲克、陈
伦欣(陈纶欣)、史英等等,打破了一般以精英(笔者认为,对中国学者
而言,精英还包括他们接触过或者熟悉的作者)和经典作品(代表作)进
行论述所造成的局限。
10


四、对新华左派新现实主义诗歌着墨不多,或者在研究的定位上出
现偏差。
史英《新华诗歌简史》对所谓“写实派”(即现实主义)、现实主
义(即新现实主义)和现代派进行论述,不过较侧重于现实主义(即新现
实主义),算是比较有份量的关于新现实主义的论著。至于专门论述新华
左派文学或左翼文学(笔者采用前一个名称)的专著只有一本,即朱成发
《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也仅刚于今年 2 月出版。不过,朱
成发一书,采取的是较为宏观全面的论述,从所谓“文革潮文学”的角
度,分别谈论了工人小说、红色诗歌、革命戏剧、批斗文论和上山下乡报

7
告。因此,朱成发采用的诗歌文本自然很少,对诗歌现象就无法展开全面
深入的讨论。
此外,笔者认为,朱成发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左派文学一并归
入“文革潮”的论述框架中,使得他在对个别现象进行讨论时受到局限,
也显得缺乏说服力。左派文学的某类表现例如造反意识,严格说来并非始
自文革,而是早已存在。必须强调的是,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华
左派文学当然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文革之前左派文学已经形成了某些特
征,而如果技术上能够归纳出“文革潮文学”的话,那么也只能包括在左
派文学之内,正如专著的名称“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所指的那样,而
不是让“文革潮”来涵括左派文学的一切现象。
例如,朱成发指出文革潮文学“各种题材的作品并没有明显的统一
特征,有些较为激进,有鲜明的口号与方向,另一些则较温和,主要揭露
下层社会的阴暗面。”
11
,笔者认为就有理论上的矛盾。以所谓激进和温
和来说,若笔者暂且同意有这样的分法,那么指的也应该是左派文学内部
的分歧,而不能一并归入文革潮文学。因为所谓“温和”,绝对是无法跟
翻天覆地的文革相提并论的。这是因为,相对而言,文革对于中国文坛的
影响,绝对比在新华文坛的影响来得铺天盖地,中国左派文学或许因为这
个原因而变得单一化,变得只有激进和口号,但是在中国文革期间的新华
文坛却肯定并非只有这样单一的情况。因此,在文革的影响下,新华左派
文坛是出现不了“温和派”的。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过 3 本诗集的韩山元(笔名鲁生、马德
等)认为左派“是非常激进地要求社会改革,而且是不认同现有的制
度……可以说是要推翻一个政权”(笔者按:前面已提及这点),笔者非
常同意他的说法,因此所谓温和的说法,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相对于激进
而言的。当然,左派的激进,还有文革期间的那种“极左”的一派。笔者
认为,只有文革极左派的做法,能够充分说明朱成发的文革潮文学的现
象,尤其在他关于批判文论和上山下乡的生活体验报告的论述方面

12
。朱
成发大概也在例举“温和派”的诗歌来支持文革潮文学的说法方面碰上困
难,因此他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上展开论述的〈红色诗歌〉一章中,只重点
8
提到“刊载最多红色诗歌的,要数《赤道诗刊》和《乡城文艺》”
13
,并
例举了几首明显受文革影响的诗歌,以及以社阵的机关报《阵线报》的副
刊〈旗〉和党内综合性期刊《新青年》中“表现武装斗争、歌颂文革与马
共”、“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以及与资本家斗争的诗篇”来说明。这些例
子,在说明文革影响方面,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然而,当他谈到另一类
红色诗歌,并引用史英《新华诗歌简史》中的说法指这一类是“偏向以贫
富悬殊”、劳资关系的失常、下层市民的生活困苦以及诅咒黑暗等素材入
诗,以表露对现实的不满”时,却在将它们与文革联系的论述上显得力不
从心。就连朱成发访问的两名作者丘克难和高澈也表示他们虽受文革影
响,但“对革命的概念是模糊的,在感情上向往,但没有具体的联系,因
此创作时倾向于写实,主要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宣泄对社会‘财富分
配不均’的不满”。
14
笔者要强调的是,这类诗人表达的不满和反叛情
绪,是左派诗歌的一大特点,并不能全然归入文革影响,或者单纯地把这
类诗歌当成“文革潮”诗歌。另外,或许是因为朱成发在“左翼文学”和
“文革潮文学”无法作出准确界定的关系,以致他在论述时出现文学派别
的混乱,把现代派的英培安也归入了“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中去了
15
。不
可否认,英培安是受了文革潮的一些影响,但是从他当时政治立场来看
16
,他显然不是左派文学的一份子。其实,朱成发也注意到了极左的问

题,提到林子(周天)、林康、彼岸“受到极左份子的攻击”
17
。笔者要
指出的是,所谓极左正是文革潮的一大特征。朱成发在绪论中,把林康、
贺闯(笔者按:贺闯和林康是同一人)等诗人归入“明刀明枪歌颂文革与
武装斗争,有所谓‘远大理想’,革命口号处处可见”
18
的一类诗人,可
是他们的“文革潮文学”竟然也被代表文革精神的“极左”一派攻击。笔
者认为,这显示林康、彼岸等人并非全然在文革的影响下进行创作的,他
们的特点也仅是左派文学的特点,文革影响仅是新华左派文学的一个组成
部分,绝对不是全部。
尽管对朱成发《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作出了以上的批
评,笔者并无意否定朱成发的研究动机及成果,毕竟这是本地第一本关于
左翼文学或所谓“文革潮文学”的专著,具开拓性意义。如果朱成发在理
9
论建设和举例方面能够更加谨慎和准确,他的论著还是可以言之成理的。
如果我们不以文革潮作为前提而是讨论新加坡独立后的左派诗歌,那么此
书〈红色诗歌〉的一章,也称得上是一篇简单扼要的新华左派诗歌通论。

五、部分专著研究的诗歌,仅到 1965 年为止,虽然也有专著研究
1965 年以后诗歌,但是基于研究重点不同的关系,对于左派诗歌不是只字
不提,就是对新华诗坛的论述过于片面或者不正确。

例如,原甸《马华新诗史初稿(1920-1965)》和潘家福《1959 至
1965 年新马华文文学诗歌研究》对于诗歌的研究时段仅到 1965 为止。上
面已经提过潘家福将新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一概称为现实主义,进一步来
说自然也就没有左派诗歌的概念。
另外,杜琳《新华诗歌中文化忧患意识研究(1965-1980)》虽然
涵括的时间范围,超过了本文研究的时段,但是由于研究重点的不同,也

只字不提左派诗歌。她在文中指出“在独立后的约 10 年岁月里,文艺界
已不再兴反封建、反殖民主义、反压迫口号”
19
的说法也不正确。在左派
诗歌来说,这些呼声并没有因为新加坡的独立而完全销声匿迹。


第二节 研究范围


本文主要是研究新加坡独立后约 10 年间(即 1965 至 1975 年)的
新华左派诗歌。至于至于为什么笔者会进行这样的分期,原因如下:
一、新加坡在 1965 年 8 月 9 日独立。除了基于“政治版图就是文
学版图”的观点外
20
,还有考虑到新华文学的概念及名称
21
是在新加坡独立
后确立的。新加坡独立对于新马两地的文学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当然也是
新华左派诗歌或文学的起点;
二、新加坡独立后 10 年间,左派文学的重镇就在新加坡,期间供
发表诗歌的左派期刊前后至少有 20 种,出版的左派诗集也至少有 18 种。
10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更是左派文学的“蓬勃期”,这股热潮至 1975 年
消退及终结;
三、1976 年是新华文坛的一个新阶段,因为这一年中国文革终于结
束了,中国的文人从一场恶梦中醒来,而新华左派诗人要建立社会主义国
度的理想则在现实的面前破灭了
22
,此后在政治倾向、文学态度及文学表

现上也做了调整,例如口号式、充满政治意识形态的作品慢慢消失了,取
而代之的是更为注重文学性的作品;
四、从 1976 年起,不同流派的作者已能破除门户之见,合力推动
文艺的发展
23
。另外,还有所谓的现代派和现实主义的合流之说
24
。相对先
前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互相排斥局面来说,确实是一个新
气象。
笔者为什么会选择诗歌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对于左派诗人和论者
来说,诗歌是战斗的武器(见第四章第五节),也是各种文类之中最多
的。朱成发也发现左派诗人“写出了许许多多的诗篇,数量之多远远地超
出了小说、散文和杂文”
25
。由于诗歌可长可短,对于不以强调艺术性为
主的左派诗歌来说,在创作上是有其简易之处,而且由于简短便于流通,
能够起宣传的效果。
此外,本论文不拟对左派作家的身份一一考证,主要是因为这是需
要专门去进行的工作。笔者非常同意朱成发在《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
文革潮》的说法,他指出:“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作者经常更换笔名,要
辨认他们的真正身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6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发
现了诗人笔名非常多,此外有些诗人当初在发表的过程中也有刻意隐瞒笔
名而“声东击西”的情况。单就林康(原名林沛)来说,笔者是在阅读了
他的诗集《路》(1971)后对作品进行对照,才知道他在他本身主编的期
刊《奔流》中还以方江、河川、江放等笔名发表诗作。另外,笔者在访问
林康本人,向他问起分别在《乡城文艺》和《星光》投稿的贺闯和耿延是
何许人时,才知道这两个笔名也是他的。上面提到,朱成发并不知道贺闯

是林康的笔名。又如,史英在《新华诗歌简史》中也指出辛愚“身份不
详”
27
,其实辛愚是田土(原名陈振汉)。另外,说到作家刻意隐瞒身份
11
而“声东击西”的情况,例如朱成发指出槐华(原名鄞国琦)可能基于政
治的敏感,在当时故意隐瞒自己就是席宣
28
。笔者也发现,槐华在〈赤道
诗刊〉第 4 期的“代邮”中,要求旅征等作者“惠赐通讯处”同样是要隐
瞒他其实也是旅征的真正身份。由此可见,左派作家身份的鉴定是相当烦
琐复杂的,有待将来的其他学者进行考证。
因此,本文在进行论述时,只会对学界或者笔者已经掌握了身份资
料的论者或者诗人做出介绍。本文将从第三章起,在首次论及某个论者或
者诗人时,在附注中对他们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列出他们出版过的诗集。
笔者无法对所有本文所提及的所有作者的国籍一一加以分辨。一般而言,
身份获得辨识的主要作者都是本地人,只有红桦(原名张强忠)、田土
(笔者按:红桦和田土为常见诗人)、谢斌和梅秀不是新加坡人。不过,
由于他们的文学活动空间是在新加坡,加上他们的许多诗作(尤其是红桦
和田土)都跟笔者阐述的新华左派诗歌的特征及主题相关,因此笔者也将
他们列入新华左派诗歌的讨论之中。
笔者引用的关于左派文坛的评论文章和诗歌文本,主要出自本地出
版的左派文学期刊或综合性期刊,及当时出版的单行本诗集(见第四章第
二节)。另外,笔者也参考及引用了《南洋商报》副刊〈青年文艺〉和社
阵机关报《阵线报》副刊〈旗〉中的一些诗作。笔者采用的诗集及诗歌文
本都是能够显示出左派新现实主义特征及主题的诗作,例如以梁启堂来
说,他曾以“秦林”为笔名,先后出版《新星集》(1967 年)、《小阳
春》(1969 年)和《喷泉》(1970 年),不过这都是他转换文学流派或
政治立场之前的诗作,笔者只采用了他在 1974 年以“常追风”的笔名出
版的《登高吟》。这本诗集明显地有别于前 3 本诗集,展露了左派诗歌的

本色(第四章第七节)。笔者也访问了一些左派诗人如林康、史英、高阳
及一些现代派诗人等,以更清楚地了解左派作者的创作历程及他们当时所
处的时代语境等等。
必须指出的是,基于新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的排斥,两者在创作
目的和表现手法上确实是不相同的,本文为了论述上的必要,没有采取将
新现实主义归入现实主义的做法,而把新现实主义独立处理。新现实主义
12
论者对于现实主义的否定,主要也是基于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发出的,这从
现实主义诗人钟祺、杜红等人的诗作,不曾在这类期刊上发表或被刊登,
以及他们一再受到新现实主义论者和作者敌视及攻击(见第四章第七
节),可见一斑。虽然新现实主义也如同现实主义,着力于描写劳苦人民
的苦况,不过一个主要方向却是要建立煽动人民作出反抗的合理基础(见
第九章)。本文是第一篇从各个新现实主义诗歌常见的主题进行论述和解
读的论文。笔者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对于左派诗歌的女性形象(劳动妇
女、妓女、母亲)、童工形象,以及贫富对比、河水的苦难象征等方面,
都做出深入和精辟的论述。最后,本文也会讨论笔者称为“反叛的尾巴”
的新现实主义诗歌的特有结构,展示新现实主义诗人如何有意识地及公式
化地把灌输反叛意识和挑起反抗情绪的“尾巴”,强行“焊接”在诗歌末
端的种种表现。
在题材方面,笔者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当时在左派诗歌中还有一类
反战的诗歌。不过,诚如史英所言,反战的诗歌是新华诗歌的一大特点
29
,笔者认为关于反战的题材可以综合各个流派的相关主题的诗作进行综
合性的论著,以更加全面地看出新华反战史的特点及全貌。不过,这就有
赖于其他有心的学者去进行了。因此,笔者将不会在本文讨论有关左派诗
歌的反战题材。
本文对左派新现实主义诗歌进行的这项研究,希望能够起抛砖引玉
之效,带动学界对其他左派文学类别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左派的意识形态在新现实主义诗歌中有很集中的表现,而诗歌也是
最常被左派作者运用来创作的文学形式。由于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诗歌,
因此文内有大量对于文本的归类和分析。笔者在论述的角度上,从葛兆光
在《中国思想史》中的看法得到一点启发。他指出一般思想史的叙述注重
的是天才(或精英)和经典,而非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
30
笔者进一步
想到,一般文学史的叙述同样是以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为主线,配合时代
13
背景或者实际语境展开叙述,同样是天才和经典的传统叙述模式,沧海遗
珠或者挂一漏万的情况时而有之。本文突破了这样的叙述模式,大胆地尝
试以左派诗歌的特征及其特点为主线,然后带出作者及诗作产生的相关的
语境,这么一来左派文学的面貌得以更加全面及具体地显现出来。这个叙
述方法的好处是,天才及非天才,经典及非经典,都得以粉墨登场,而且
也不会被偏见或者定论(例如来来去去都是同样几个作者,以致被讨论最
多的作者被当成是最有代表性的作者)排除在外,永远充当幕后人员而见
不着观众。当然,笔者在发现左派诗歌中较为特出的诗人或者诗作时,也
会恰当地指出来。例如,笔者认为李擒白
31
在经营诗歌文字和意境方面,
较许多左派诗人都来得突出(见第九章第五节)。史英对这类叙述模式的
缺点深有体会,他指出:“……有一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只提到少数作者
的表现,而有的续写者依样画葫芦重复他人的写法,对文学界的大部分著
作未作全面涉猎,以致形成了一种惯性的看法,时日一久远,那些长期被
埋没的作者就更不为人知晓了”
32
。必须指出的是,笔者采用的这种以特
征和主题为主线的叙述方法,使得作者的身份不再居于首要或者被夸大的
地位,连带解决了无法鉴定所有作家身份的困难,因此尤其适合左派诗歌

研究的论述。另外,笔者也访问了一些左派作家如林康、史英、高阳、韩
山元等,以深入了解当时作家的创作背景及心态。
除本章绪言外,以下是本论文各个章节的基本架构:
第二章:先集中介绍 19 法国现实主义,以了解现实主义最初的基
本特征,然后介绍近/当代论者对现实主义的论述。接着,再对与新马左
派文坛血脉相连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论述。最终,论文将为左派文学
的新现实主义进行界定。
第三章:本文在进入新加坡左派诗坛的新现实主义诗歌的论述之
前,会先论及其师承的对象,即中国文坛从五四运动以来革命现实主义的
总体发展概况,以了解本地新现实主义诗歌为何会以某种形态出现、以某
类原则为依归。笔者也会以郭沫若为例说明共产主义思想如何影响、改
变,甚至扭曲诗人的创作心态和手法。下来笔者将分别从政治语境及时代
14
思潮对左派文学造成的影响以及左派读物的来源,正式对左派文学的产生
背景展开论述。
第四章:笔者整理出在新加坡独立后的新现实主义期刊中编者对于
本地左派文学的生存状态所做出的论述,以对新加坡独立以后,尤其是上
个世纪 70 年代前半期,新现实主义出现的“蓬勃”现象作出介绍。笔者
也会讨论左派论者及作者对于新现实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作为
下来解读和剖析新现实主义诗歌的基础之一。
第五章:有了以上的认识后,笔者才进入诗歌文本的讨论。首先是
讨论诗歌中二元对立的特点及其常见意象。
第六章:笔者将进而剖析诗歌通过批评及议论所表现出来的排他性
和否定性的内容。举凡能够批评和不能够批评的都成了新现实主义诗人下
笔的对象,包括对政治人物的抨击、对国家政策及治安的反讽、对旅游业
乱象的痛斥、对司法制度的调侃、对流行歌曲和社会风气的批评等等。
第七章至第九章:新现实主义诗歌作为左派思潮的一种体现,自然
也有大量篇幅是论及左派社会主义,和左派青年经历(例如罢工、森林及
牢狱生活等)甚至马共武装斗争的描写,而且也少不了抒发对于共产主义
崇拜(如毛泽东崇拜、对于社会主义生活的向往)以及想象共产社会最终

将到来的憧憬,这些本文将一一进行论述和分析。
第十章:笔者将引述朱成发及史英对左派文人在文革后的心态,并
且探讨左派诗人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期后,在诗歌的表现上是否有所不
同作初步的探讨。笔者也将对论文进行圆满的总结。


1
这仅是主要的印象。根据方修最新的说法,反黄运动是从 1953 至 1956 年告一段
落,而 1957 年至 1966 年则是反黄运动的余绪或者退潮期。方修《战后新马文学大系
(诗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页 10、16。另见目录页 3-5。
2
吴新慧整理〈与时代的浪潮同浮沉――韩山元访问录〉,《圆切线》第 6 期(2003
年 4 月),页 206-207。
3
Chin Peng,
Alias Chin Peng: My side of History
(Singapore: Media Masters
Pte Ltd, 2003), p.438.
4
See Chin (2003), p.450.
5
朱成发《红潮――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2004),页 22。
6
方修《战后新马文学大系(诗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目录页 4、6。
另见同书页 16。
7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页 566。
8
杨松年《新马华文文学论集》(新加坡:南洋商报,1982),页 175-176。

15

9
同注 8,页 225-243。
10
史英《新华诗歌简史》(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页 68-69。
11
同注 5,页 17。
12
同注 5,页 115-129。
13
同注 5,页 75。
14
同注 5,页 86-85。
15
同注 5,页 91-92。
16
英培安在一次受访时说:“……但是还不能把我归类成那种左倾的份子,我不看那
些书,根本就看不下。曾经有人借书给我看,像那些左派新加坡写实主义的,完全看不
下。我是非常台湾派的……”。刘燕燕整理〈办杂志与开书店奇遇记〉,同注 2,页
296。
17
同注 5,页 122。
18
同注 5,页 18。
19
杜琳《新华诗歌中文化忧患意识研究(1965-1980)》(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
华语言文化中心,1999),页 52。
20
吴耀宗认为“政治的版图绝对是文学的版图”,并指出“关于新马文学的分家,当

然我并不是说从 1965 年 8 月 9 日那一天开始,不能说从那一刻起,大家的情感就立刻分
家,只是说从那一天开始,大家都开始有这样的意识:政治的版图其实也是文学的版
图。”许维贤〈与吴耀宗对谈“微型叙事:吴耀宗的‘文学野心’表演兼其他”〉,
《蕉风》第 490 期,页 72。《蕉风》于 2002 年 12 月复刊,出版 489 期。第 490 期未标
明日期,据推算应是出版于 2003 年。
21

例如黄孟文指出:“……自从新马于 1965 年分家以后,两地的文艺也就逐渐失去
了它们过去两位一体的特色……我于 1970 年正式用‘新马华文文学’这个词语作为书
名,以取代过去所惯称的‘马华文艺(学)’一词。”黄孟文《新马文艺论丛》(新加
坡:世界书局,1979),页 148。
22
朱成发说:“随着文革的结束,共产主义运动也逐渐瓦解……一个狂潮浪卷的年代
终于垂下了帘幕……”,并指出“文革狂潮毕竟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这个梦在中国
实现了,并且转为恶梦,但新加坡的左翼青年则只是在半梦半醒之间,梦醒之后,只是
徒增唏嘘而已。”同注 5,页 132、135。
23
杨松年指出:“值得一提的是,自 1976 年起,不同门派、不同风格的文艺作者已
能破除过去的门户之见,互相合作共同推动文艺,使得文艺活动更能呈现蓬勃的景象。
这方面,新加坡文艺季刊编辑和新加坡写作人协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见注 8,页
250。
24
对于现代派和现实主义的合流,史英指出:“70 年代中期过后,均扮演要角的两派
开始露出合流的迹象,那就是晦涩的一方回归传统,渐走向明朗,而直露的一方在作纵
的继承之同时,很着重接受横的移植,亦渐步向含蓄。”同注 10,页 74。
25
同注 5,页 74。
26
同注 5,页 17。
27

同注 10,页 80。
28
同注 5,页 76。
29
对于新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反战诗,史英指出:“尽管两流派在实质很有差异,
然而在取一重大题材方面却有共同点,那就是选用反战的素材入诗。”同注 10,页
125。
3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1998),页 9-24。
31
史英指李擒白、丘克难、陈伦欣、庸夫、崇汉、高阳等一类作者侧重反映人间疾
苦、阶级矛盾,“唯对写技的使用则不太重视”。同注 10,页 80。 笔者不同意他把李
擒白也包括在不太重视写作技巧的作家之列。
32
同注 10,页 71。
16
第二章 从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到
新华文坛的新现实主义



第一节 引言

现实主义在文学批评中,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 19 世纪
的以法国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表达人类生活
和经验的一再出现的现实主义手法。
1

现实主义的内涵是很复杂的,伸缩性也极大,而且倾向于跟其他修

饰词连用,以提供某种特定的语义。近代学者格兰特(Damian Grant)就
列出了批评文学中如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外观现实主义
(external realism)、荒诞现实主义(fantastic realism)、理想现实
主义(ideal realism)、反讽现实主义(ironic realism)、自然现实主
义(naturalist realism)、客观现实主义(objective realism)、诗化的
现实主义(poetic realism)、心理现实主义(psychological
realism)、浪漫现实主义(romantic realism)、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socialist realism)、主观现实主义(subjective realism)、幻想现
实主义(visionary realism)等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现实主义来证明他的
看法
2
。笔者接触的近/当代论者对于现实主义的论述,大多都表达了为现
实主义定义的困难。
基于研究重点的不同,笔者不准备对上述让人眼花缭乱的现实主义
作一一说明。不过,为了讨论上的方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 19 世纪的现
实主义(一般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的特点进行一些归纳,以便更清楚
地看出现实主义者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基于篇幅所
限,本文将把讨论集中在法国的现实主义(第二节),这是因为笔者认
为,相对于英国、德国等同期的现实主义来说,法国发起的是傲视西方文
学史的现实主义运动,发表的相关看法因此也具有代表性。此外,在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