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67 trang)

A study of state awareness in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1945 197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78 MB, 267 trang )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
(1945
19451945
1945-

-1970
19701970
1970)
))




A STUDY OF STATE AWARENESS IN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1945-1970)








张森林
TEO SUM LIM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i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my whole-hearted gratitude
and appreciation to Dr Wei Yan(魏艳博士)and Dr Lam Lap(林立博士)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for supervising and guiding me in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Their invaluable guidance and comments have certainly
enlightened me a lot along the way.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earnest appreciation to Dr Wong Yoon
Wah ( 王 润 华 博 士 ) and Dr Neo Peng Fu ( 梁 秉 赋 博 士 ) for their
constructive and inspirational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on my thesis.

Sincere thanks go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supporting me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I had in the midst of my study. Their love and patience gave me
much moral support and motivated me to keep going. And also my special
thanks to my close friends and classmates for their warm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ii




目录
目录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章

导论
导论导论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目的………………………………………………………… 3
第二节 文献回顾………………………………………………………… 9
第三节 概念界定…………………………………………………………15
第四节 研究范围…………………………………………………………25
第五节 研究方法…………………………………………………………32



第二章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章

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37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异同……………………41
第二节 多元视野下的新华左翼文学……………………………………46
一、左翼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流派………………………………47
二、左翼文学作为马共地下外围势力的政治武器……………52

三、左翼文学作为反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左倾作家的书写
方式…………………………………………………………54
第三节 本阶段新华左翼文学运动的概况………………………………58
一、左翼阵营的政党组织与政治诉求…………………………58
二、左翼文学运动的代表性刊物………………………………61
三、左翼文学运动的舞台演出…………………………………64
四、左翼诗歌的意识形态与国家想象…………………………67
第四节 本阶段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对新华文学的影响…………………72
一、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对新华文学的正面影响………………74
二、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对新华文学的负面影响………………77
第五节 小结………………………………………………………………79


iii




第三章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 81


第一节 新华诗歌中的国家认同…………………………………………82
第二节 新华诗歌中的民族认同…………………………………………94
第三节 新华诗歌中的文化认同……………………………………… 107

第四节 小结…………………………………………………………… 115





第四章
第四章第四章
第四章

新加坡华文
新加坡华文新加坡华文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
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
诗歌中所展现的社会图像………………………….117
第一节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战争…………………………… 118
第二节 反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自主………………………………… 122
第三节 反帝国主义…………………………………………………… 136
第四节 反映劳苦大众被剥削的情况………………………………… 146
第五节 小结…………………………………………………………… 154



第五章
第五章第五章
第五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成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成因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成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成因………………………….155

第一节 国家意识形成的外因………………………………………… 155


一、日军侵占激发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初步凝聚…………… 155
二、英国的再殖民激发新加坡国家意识的进一步凝聚…… 161
第二节 国家意识形成的内因………………………………………… 166
一、新华诗人继承感时忧国的精神传统…………………… 167
二、知识分子倾向于反抗和改革社会……………………… 172
第三节 小结…………………………………………………………… 179



第六章
第六章第六章
第六章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转变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转变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转变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转变………………………….181
第一节 以中国为效忠对象的国家意识……………………………… 182
第二节 以马来亚为效忠对象的国家意识…………………………… 186
第三节 以新加坡为效忠对象的国家意识…………………………… 197
iv

第四节 小结…………………………………………………………… 203






第七章
第七章第七章
第七章

本阶段新加坡华文诗歌的文学性
本阶段新加坡华文诗歌的文学性本阶段新加坡华文诗歌的文学性
本阶段新加坡华文诗歌的文学性/
//
/艺术追求
艺术追求艺术追求
艺术追求………………… 205
第一节 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主导下的新华诗歌的文学性…………… 206
一、高度重视人民性与群众性……………………………… 206
二、乐观主义构筑精神堡垒………………………………… 214
三、抒情意境基调幽沉……………………………………… 220
四、审美缺失:诗句公式化与概念化……………………… 225
第二节 现代主义创作理论主导下的新华诗歌的艺术追求………… 230
一、崇尚语言美学…………………………………………… 233
二、应用象征式诗句以表达抽象思维……………………… 237
三、把诗的纯粹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241
四、审美缺失:诗意晦涩…………………………………… 247
第三节 小结…………………………………………………………… 249





第八章
第八章第八章
第八章 结语

结语结语
结语……………………………………………………………….25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253










v


ABSTRACT

From 1945 to 1970, from the period of restlessness to a smooth transition,
there was a group of Chinese poets in Singapore who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hard writing. Some of them came from China, others were native born and bred
authors; some remained ideologically neutral, whereas others inclined towards

a popular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or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As a strong form of literary expression, poetry is the poet's external image in
the community. While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are focusing on concerns
reflected in the theme of poetry and reality of the content, the wri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draw more attention on the state awareness concealed
in the poetry.
This thesis comprises of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objective, significance and scope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with introduction of three
possible forms of Singapore’s Left-wing Literature. The third chapter compares
differences amongst state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The fourth chapter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social concerns and themes of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during
the Anti-Colonialism Period in 1950s and 1960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ses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building state awareness existed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The sixth chapter gives an in-depth view on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state awareness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with the
switch of loyalty from China to Malaya and eventually Singapore. The seventh
chapter examines the aesthetic concerns of the two main different styles of
poetry writing, i.e. realism and modernism. The final chapter concludes and
vi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highlighting state awareness in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writer also attempts to detect the diverse desires of
state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from many poems written by
the leftists during the time classified as “Left-wing Literature”. Singapore's
state awareness is ultimately established due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se
desires in the state-founding period.
How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influence the Singapore’s Chinese

fictions, proses and play-scripts in 1950s and 1960s as compared with the
Singapore’s Chinese poetry? What are the aesthetic achievements in these
fictions, proses and play-scripts? These are some areas that the writer proposes
for further research.





















- 1 -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
(1945-1970)
))






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章

导论
导论导论
导论



新文学(或称“现代文学”)定义下的“新加坡华文文学”(下称
“新华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学概念,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它的渊源
可以追溯到 1919 年 5 月 4 日中国北京爆发具有启蒙意义的五四运动以
后,得五四风气之先,包含“新加坡华文文学”(下称“新华文学”)在
内的“马来亚华文文学”(下称“马华文学”)。
1
1968 年 3 月,新加坡
文史学家方修认为马华新文学的萌芽期是从 1919 年 10 月开始的:“按照

现存资料看来,一九一九年十月初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及其副刊《新国
民杂志》的创刊,可以视为马华新文学史的起点。因为从这时候起,开始
有了多量的具有新思想新精神的语体散文,包括议论散文,杂感散文,记
叙散文等,在该版的时评栏、新闻版,及副刊《新国民杂志》上面陆续出
现。”
2
中国学者郭惠芬则认为新华现代文学的开端应该是 1919 年 6 月 5
日,因为《国民日报》副刊《国民俱乐部》的编辑在这一天刊登了一则启
事,正式提倡新文艺,反对旧文学,“揭开了马华新文学史的第一章”

1
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宣告独立以后,马华文学和新华文学也随着
政治上的分野而分道扬镳。换句话说,1965 年 8 月 9 日以前的马华文学(亦称
“新马华文学”)包含新马两地的华文文学,而在这个新加坡独立日过后的马华文
学纯指“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2
见方修<马华新文学简说>,《新马文学史论集》(香港:三联书店;新加坡:文
学书屋,1986 年 4 月),页 12。中国学者徐迺翔接受方修的这个观点,他也以
《新国民杂志》的创刊日作为“新加坡华文文学萌芽的一个标志”;见徐迺翔执笔
<初创时期的新华文学>,黄孟文、徐迺翔主编《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新加
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 年 10 月),页 4。
- 2 -

3
。无论是根据方修的判断或者郭惠芬的考查,新华文学的源头始于五四
运动之后,是为不争的事实。
至于新华文学范畴内的“新加坡华文诗歌”(下称“新华诗歌”),
根据方修在《马华新文学大系》第六集(诗歌)中的<导言>,新马诗坛最
早出现的新诗是苏厚禄发表在 1919 年 12 月 29 日《新国民杂志》上的<懒
工的忏悔>

4
。郭惠芬相信甲未发表在 1919 年 9 月 12 日吉隆坡《益群
报·文艺》上的诗作<大钟楼怀新>,是最早由马华作者创作的描写本地内
容的新诗,“由此开始,马华新诗与马华新小说、新散文、新戏剧等共同
构成马华新文学的整体,并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5
郭惠芬以<大
钟楼怀新>作为马华第一首新诗的这个史观虽然受到新加坡梁春芳的质疑
6
,但新华诗歌始于 1919 年的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
从 1919 年开始,新马华诗坛经历了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新兴文
学运动、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的抗日救亡和诗歌大众化运动、1940 年代
末期的“马华文艺独特性”与“侨民文艺”的论争,1950 年代和 1960 年
代的反殖民运动(Anti-Colonial Movement)和爱国主义文学运动,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亦称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本文所要论述的文学创作中的国家意识,便
是着眼于沿着这条历史脉络、继承这个文学血缘而发展起来的 1945 年至
1970 年(下称“本阶段”)的新华诗歌。

3
见郭惠芬<马华新文学史起点的新界定:《国民日报》与《益群报》探析>,《亚
洲文化》第 24 期(2000 年 6 月),页 166-179。转引自郭惠芬<导论>,《战前马
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2 月),页 1。
4
转引自王润华<新加坡华文诗歌的发展>,《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新加
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出版组,1994 年 10 月),页 23。
5
见郭惠芬<导论>,《战前马华新诗的承传与流变》,页 1-2。
6
梁春芳认为,<大钟楼怀新>“只是作者的戏谑之作,根本不具备诗的质素。究其

内容,恐怕还是在对所谓的新诗进行挖苦嘲讽。像这样的东西,连打油诗尚且够不
上,怎么能把它当成是马华的第一首新诗呢?”见梁春芳<漂流与变体:战后 20 年
新华新诗的主体性结构>,《文学的方向与脚印·卷一》(新加坡:青年书局,
2009 年 6 月),页 20-21。
- 3 -

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涉及了在长达 90 年的新马华文学史上一种思
想意识的孕育、发展、转向和确立的漫长过程。本文尝试从国家认同、民
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复杂性,以及这
种文学体裁所展现的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形成与转变。新华诗歌中的效忠对
象如何从效忠中国转变成效忠马来亚,最后再变成效忠新加坡?本文的中
心论题是: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如何影响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如何衡量
本阶段的新华诗歌文学性水平?这些文学性又如何影响新加坡建国文学与
后殖民主义文学的书写?
根据笔者观察所得,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最初凝聚于二战期间日军的
入侵,在二战结束后英国重新殖民统治新马时,这种国家意识有了进一步
的凝聚。我们从不同的认同角度检验不同时期的新华诗歌的内容思想时,
可以看出其中端倪。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政治气候的变迁,新加坡华人的效
忠对象自然而然地有所不同;尽管由于政治理想的分歧,独立前后的左翼
运动曾经让新加坡人在效忠对象方面出现了短暂的分歧,但新加坡人的国
家意识最终仍归于一致。政治因素令现实主义文学曾经在新华文坛上独领
风骚,然而,随着现代主义文学风潮的吹袭,这两种文学流派在本区域出
现了令人鼓舞的合流现象。对自身国家前景的深刻关注,让新华诗歌中的
国家意识在后殖民时期得到进一步的表达和发挥。
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一些论题探讨之外,本阶段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
的成因与转变,与同期的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有着哪些方面的异同?这
些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具有哪些方面的文学性?新华左翼文学运动如何
影响这些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囿于本文的篇幅,笔者无法展开进一步
的论述,这些问题只好留待学界的发掘与研究了。


第一节
第一节第一节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加坡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殖民主义
(anti-colonialism)运动
7
,并表现了其独特性:反对殖民主义、左翼色彩
与马来亚联邦的微妙关系。独立建国后的新加坡除了要迫切地在国防、外
交、经济、教育诸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管理队伍之外,也要凝聚并强化人民
尚处于萌发阶段的国家意识。2004 年 6 月 23 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
李光耀在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为庆祝成立十周年而举办的“国
家疆界与文化图像国际学术会议”上致词时重申:“当我国宣布独立时,
要在不同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人民当中,灌输全民一心的国家意识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不同的族群都对各自的根有着强烈的情感联
系。从成立自治政府以来的 45 年间,新加坡在培养强烈的国家意识方
面,已经大有进展。”
8
2009 年 5 月 4 日,时任新加坡外交部长的杨荣文
在<五四是新加坡丰富遗产的一部分>一文中,也高举新加坡国家主义的旗
帜:“在二次大战以后,新加坡本身的国家主义兴起,力图使本身和中国
大陆的政治分离。因为只要本地的共产主义运动主要是靠马来亚和新加坡

的华人群众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新加坡的国家主义必须建立在我们社
会的多元种族基础上,并且考虑我们的殖民地历史和区域现实。”
9
新加
坡 领 导 人 对 “ 国 家 意 识 ” ( state awareness ) 和 “ 国 家 主 义 ”
(nationalism,亦称“民族主义”或“国族主义”)的一再提及,在在说
明这些意识形态在新加坡建国过程中所扮演的触媒角色。这促使笔者决定
以国家意识作为本文中心探讨的对象,希望从全方位视野去审视本阶段新
华诗歌中这个重要的文化内涵。

7
李光耀曾说过:“(英国)保守党政府一心一意要扼杀殖民地人民新兴的民族主
义精神,以期保住英帝国。这只会引起混乱。到时,马来亚共产党将壮大起来,足
以把英国军队逐出马来亚。”见<有个奋斗的目标>,李光耀著,陈新才、张清江、
梁文宁译《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 年 9 月),
页 150。
8
摘自李光耀在“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演讲稿。
9
见《联合早报·言论》,2009 年 5 月 4 日。

- 5 -

杨荣文在前述文中所提到的“本地的共产主义运动”,是指由当年的
马来亚共产党(Malayan Communist Party,简称“马共”)所掀起的一场
结合政治、教育和文化的风云雷动的社会运动。英国军队重回新马后,迅
速成立了临时性的军事政府以统治这块土地;1945 年 10 月,英国殖民地
政府首次把新加坡从马来亚脱离出来,成为直属殖民地。新马人民在争取
独立自主的道路上走着南辕北辙的两条路,一条是如李光耀那样,透过宪
制谈判以争取自己当家作主

10
;另一条则是主张武装斗争,像马共所组织
的武装部队——“马来亚民族解放军”(Malayan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
11
那样,企图把英国殖民地政府驱赶出新马。由于马共领袖领导反
对马来亚联邦的华人进行罢工和武装斗争,捣毁铁路和公路,突击英军和
警察局,破坏欧洲人的胶园和锡矿,严重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英国殖民
地政府遂在 1948 年 6 月宣布新马进入紧急状态
12
,同年 7 月颁发紧急法
令,大规模逮捕马共党员和支持马共的工会领袖和学生,马来亚民族解放
军最终被迫退守到森林中
13
。离开了森林的马共在新加坡虽没像在马来亚
那样与英国殖民地政府进行公开的武装冲突,但共产主义者和亲共人士却
利用新加坡人民对争取独立的渴望,把共产思想输入工会组织和学校里,

10
李光耀曾说:“我已经引起新加坡政治部的注意。我的名字将列在他们的监视名
单中,原因不外是我在马来亚大厦发表过一些反英反殖的演说。他们知道我不是闹
着玩,而是个立场坚定的人。我想最好他们也知道,在宪制上我的行动是光明正大
的,同时我和共产党没有联系,也不同情共产党的作为。”见李光耀<有个奋斗的
目标>,《李光耀回忆录(1923-1965)》,页 150。
11
“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的根据地是建立在没有政权机构的马泰边境。英国政治部
人员 在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把“马来亚民族解放军”译为 Malayan Races
Liberation Army,可是,根据马来亚共产党当年的各种宣传资料以及马共总书记陈
平的解释,用 Malayan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 比较能够反映原义。见卡尔·哈
克、陈剑<马来亚紧急状态简说>,陈剑主编《与陈平对话——马来亚共产党新解》

(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2006 年 8 月),页 1。
12
马来亚的紧急状态从 1948 年 6 月实施,一直到 1960 年 8 月,即马来亚独立后三
年,才由马来亚政府宣布结束。
13
见<战后的新加坡(1945-1955A.D.)>,罗佩恒、罗佩菁合编《新加坡简史》
(新加坡:新华文化事业(新)有限公司,2004 年 5 月),页 112-113。
- 6 -

煽动被压迫的劳动阶层与雇主对抗
14
,煽动华校学生与校方对抗
15
。左翼
分子渗透进人民行动党,造成人民行动党分裂;他们置放红旗土制炸弹,
抛掷手榴弹,炸死无辜小孩和百姓,这一切在新加坡引起了混乱和恐慌。
可以这么说,怀有政治动机的暗杀案件、暴动和罢工事件层出不穷,导致
新加坡人民在二战后仍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
16

与此同时,新马华人领袖陈六使在 1953 年发起创办南洋大学(下称
“南大”)。南大在 1956 年开始上课,它是新马各阶层华人的血汗结
晶,是华文教育的堡垒,不过,南大在本阶段经历了三份评荐检讨报告书
——《白里斯葛报告书》

Prescott Report

17
、《魏雅聆报告书》
18


《王赓武报告书》

Wang Gungwu Report

19
的重大冲击。由于南大毕业
生代表左派政党参加大选,再加上检讨报告书沦为政治斗争工具,学生因
反对改制而罢课,导致从 1963 年至 1965 年期间,军警至少四次进驻南大

14
例如 1955 年 4 月,新加坡亚历山大路的福利巴士车厂发生了因老板开除工友而
引起的巴士工人罢工事件,冲突演变到最后造成四人死亡,受伤人士不计其数。
15
例如 1956 年 10 月 25 日,新加坡发生学校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动乱,上千名受共
产主义思潮影响的华校生在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静坐示威,事件以政府的全面镇
压、不少学生受伤告终。

16
统计数字显示,单在 1955 年 4 月至 12 月的九个月里,新加坡一共发生了 260 起
罢工事件。见邓莉蓉<从动乱走向昌盛——我国自治 50 年回顾>,《联合早报》,
2009 年 6 月 5 日。
17
1959 年 1 月,南大与英国殖民地政府聘请西澳大学副校长 S. L. Prescott(白里斯
葛)、哈佛大学教授洪煨莲、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院长胡恩
威和菲律宾东方大学教授谢玉铭担任南大评荐委员,《白里斯葛报告书》在同年 7
月 22 日出炉。见胡兴荣《记忆南洋大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6 月),页 46。
18
1959 年 7 月 23 日,时任新加坡教育部长的杨玉麟任命新的委员会检讨《白里斯

葛报告书》以及研究南大改组的程序与范围,委员会主席是资深公务员魏雅聆医
生,委员包括翁姑阿芝、吉隆坡马来亚大学教授符气林与黄丽松博士、《星洲日
报》总编辑廖颂扬、《南洋商报》总编辑连士升和 B.R.史林尼哇山,《魏雅聆报
告书》在 1960 年 2 月 9 日发表。见《记忆南洋大学》,页 48。
19
1965 年 1 月 20 日,南大临时校内行政委员会聘请马来亚大学教授王赓武和汤寿
柏、星加坡大学教授王叔岷、工艺学院许少治、经济发展局林和合、教育部卢曜及
刘孔贵教授组成课程审查委员会,检讨南大各学院急应兴革的事项,《王赓武报告
书》在同年 9 月 11 日发布。见《记忆南洋大学》,页 75-76。
- 7 -

校园并三次展开逮捕学生和毕业生的行动
20
,让这所“小贩、的士司机、
三轮车夫也有份的大学”
21
的前途蒙上阴影。
新加坡在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不只经历了国内的动乱,对当时国际
形势的审视与判断也有欠全面和深入。1954 年 11 月 21 日,李光耀领导
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在维多利亚纪念堂正式成立。这个
由一群工运领袖、教师、律师和新闻工作者所组成的政党,最初的成立宗
旨非常单纯,即前文所提及的“透过宪制谈判以争取自己当家作主”,以
为把英国统治者赶走,新马便能顺利地合并成一体;但是,他们却不曾预
料到,当时马来亚当权派并不抱持相似的想法。新闻工作者出身的新加坡
开国元勋 Sinnathamby Rajaratnam(拉惹勒南,1915-2006)就曾在一篇题
为 PAP’s First Ten Years(<人民行动党的第一个十年>)的演讲稿中指
出:“人民行动党当初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英国在新马的殖民地统治一旦
结束,一个团结的马来亚将自动地出现。……然而,草拟人民行动党党章
的人士却低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新加坡内部的种族、文化和社群问题,
导致新加坡被隔离在马来亚联邦之外多年,经过合并谈判,才在 1963 年

于新的马来西亚旗帜下与马来亚合并。”
22


20
1963 年 2 月 2 日,新加坡自治邦政府以“冷藏行动”为代号,派军警进入南大
校园逮捕学生。1963 年 9 月 26 日,新加坡军警再度进入南大,到学生宿舍搜查宣
扬社会主义的禁书、撤销南大学生会《大学论坛》等六种刊物,逮捕了五名学生和
七名毕业生。1964 年 6 月 27 日凌晨,政府调派三千名军警进入南大校园,逮捕 41
名学生并关闭学生会。1965 年 10 月 28 日,南大学生展开反对改制大罢课,军警
迅速占据校园,学生被暴力对待,校方过后开除了百多名学生,并将许多非新加坡
籍学生驱逐出境。见《记忆南洋大学》,页 63-64、73、83。
21
在 1969 年 5 月 24 日的南大第十届毕业典礼上,黄丽松校长表达他对毕业生的愿
望:“我希望你们注意记取:因为你们是南大毕业生,社会将会对你们和你们的工
作较诸其他大学的毕业生更表关注。你们知道,南大是一间不平凡的大学,是一间
小贩、的士司机、三轮车夫也有份的大学,是一间在苦难中长大的大学,它的一举
一动常在民众的视听里。因此你们必须谨慎行事,以免有损母校的盛誉。”见《记
忆南洋大学》,页 97。
22
Appeared in the PAP Ten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Souvenir 1964. Compiled in S.
Rajaratnam: The Prophetic & The Political. Edited by Chan Heng Chee and Obaid ul
Haq (Singapore: Graham Brash (Pte) Lt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p.29.
- 8 -

其实,在新加坡建国之前,李光耀的“一个属于马来亚人的马来亚”
的意念便表现得非常坚定。早在 1950 年 9 月,当他刚从英国学成归来新
加坡时,即向记者们表示本地华人应该放弃“华侨”(overseas Chinese)
和“新加坡华人”(Singapore Chinese)等“妨碍建设马来亚国族主义”
的沙文主义式称谓。他认为华人应该凭借自身悠远的文学和历史积累,共

同创造马来亚的文化。他设想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建立,在这个社会中,
马来亚的国家文化是由多元种族所建构起来的文化,并凌驾于各族文化之
上。
23
由于李光耀的政见与马来亚掌政者有异,导致新加坡的建国之路并
不平坦。
西方学者在论述新加坡过往半个世纪的动乱与成就时,始终把新加坡
荆棘满布的建国进程紧紧地与李光耀的治国理念与顽强斗志维系在一起。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受教育、并在新加坡工作了 12 年的 John Drysdale 在
Singapore: Struggle for Success 一书中指出,新加坡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
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外国势力的侵占与统治,国内的政治动乱、共产
党人的挑战,到今天能够蜕变成亚洲最繁华的国家之一,李光耀的英明领
导功不可没。他深入分析李光耀和他的政治同侪如何在 1950 年代成功地
说服英国政府让他们自治;如何在 1960 年代智取共产党人,取得最终的
执政权;如何带领新加坡人从脱离马来西亚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如何摆脱
建国初期的贫困和动乱,迈向 1990 年代的繁荣与富足。
24
曾多次随同李光
耀到外国访问的 Alex Josey(亚历克斯·佐西)在 Lee Kuan Yew: The
Struggle For Singapore 一书中说:“李光耀的生平主要是关于政府与政
治:源自西方的议会民主在亚洲的试验;一个前英属殖民地、未开发及新
兴 的 国 家 的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问 题 ; 以 及 迷 人 而 危 险 的 多 元 种 族 主

23
Karl Hack, The Malaysian Trajectory in Singapore’s History. Compiled in Singapore
from Temasek to the 21
st
Century: Reinventing the Global City. Edited by Karl Hack and
Jean-Louis Margolin, with Karine Delaye (Singapore: NUS Press, 2010), p.265.
24

John Drysdale, Singapore: Struggle for Success. Singapore: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1996.
- 9 -

义。”
25
John Drysdale 和 Alex Josey 的这些观点,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学界
对新加坡历史的典型看法。
本阶段所涌现的大量与时代命运紧紧相随的新华诗歌创作,不仅展现
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壮丽画面,更糅合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激进思想。面对新
加坡这块承载着复杂历史情结的土地,前辈诗人们总是怀抱着比他人更为
炙热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和国家情感,也比他人更勇于面对一些难以规
避的课题;他们的创作跨越时空,触发后人对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
认同的深层思考。这些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与前述西方学者的见解相一
致的是,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新加坡筚路蓝缕的建国之路,所不同
的是某些左翼文学作品的激进思想是西方学者们不表赞同的。对于新加坡
的反殖民历史,这些来自民间的诗歌发挥了一定的补白作用,在正史和权
威人物回忆录的刚性语言之外,它们让读者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新加坡人民
质朴无华的建国情感。当时代脚步渐行渐远之际,当历史尘埃渐渐落定之
际,本文尝试摆脱学者们过去偏重于对新华文学的“侨民意识”与“南洋
色彩”此消彼长的研究模式,而纯粹从新加坡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的
角度切入,在宏观层面上梳理新华诗歌中的国家意识,填补这个研究领域
的空白。



第二节
第二节第二节
第二节


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





关于新加坡独立前的马华文学研究,目前学界已经收获甚丰
26

这些文献显示了几个共同特点:一、以方修为主导的文史研究;二、建立

25
见 Alex Josey(亚历克斯·佐西)著、吴俊刚译《李光耀:新加坡的斗争》(澳
洲:安格斯及罗伯逊(东南亚)私人有限公司(Angus & Robertson Publishers),
1981 年),引言。
26
这方面的论述先后有方修的《马华新文学史稿》(上、中、下卷)、《马华文艺
思潮的演变》、《马华新文学大系》(第 1 至第 10 集)、《马华新文学及其历史
轮廓》、《马华新文学简史》、《马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战后马华文学史
- 10 -

“马华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三、以现实主义理论为指导原
则;四、关注作品中“侨民意识”与“南洋色彩”的此消彼长情况;五、
强调作品中的思想性多于文学性。对世界华文文学——尤其是东南亚华文
文学有所钻研的日本学者荒井茂夫

Arai Shigeo


指出:“由方修的研究
工作初次让世界文坛认识到马华文学的存在,乃等于无意中打好诞生包括
他的传统现实主义观念的上一层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基础。”
27

与此同时,新加坡独立后的新华文学研究也相继展开。从文学史角度
进行研究的有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黄孟文、徐迺
翔主编的《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编》和欧清池所写的《新华当代文学史论
稿》,这三本书涵摄了过去 90 年来新华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此外,王
润华《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华文后殖民文学——本土多元文
化的思考》、《华文后殖民文学——中国、东南亚的个案研究》和 Post-
Coloni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黄孟文《新马文艺
论丛》、《新华文学评论集》和《新华文学·世华文学》,韩宝镇<新华

初稿》、《新马文学史论集》、《战后新马文学大系·诗集》、《战后新马文学大
系·小说二集》和《新马华文新文学六十年》,李庭辉、孟毅、周粲、苗秀、赵
戎、钟祺分别编选的《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理论、散文二集、小说二集、诗歌、
剧本、史料),杨松年《新马华文文学论集》、《战后新马文学所反映的华工生
活》、《战前新马报章文艺副刊研究(甲集)》、《大英图书馆所藏战前新华报
刊》、《南洋商报副刊《狮声》研究》、《新马华文现代文学史初编》、《新马华
文现代文学》和《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苗秀《马华文学史
话》,林锦《战前五年新马文学理论研究》,詹道玉《战后初期的新加坡华文戏剧
(1945-1959)》,郭惠芬《中国南来作家与新马华文文学》、《战前马华新诗的
承传与流变》和《新马华文文学的现代与当代》,苏卫红<嬗变中的知识分子心态
——新马华文小说研究(1945-1965)>,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
文学(1926-1976)》等。
27
见荒井茂夫<方修论——华文文学发展的启示>,《方修研究论集》(吉隆坡:董
教总教育中心,2002 年),页 236-237。
- 11 -


左派诗歌研究(1965-1975)>等文献,也为读者们展现了新华文学的一些
面貌。
28

这些文献具有下列几个共同特点:一、延续方修先前的现实主义理论
基础;二、建立“新华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地位;三、 把新华文
学置于世界华文文学的框架中观测;四、对于作品的思想性与文学性等量
齐观。王润华、朱成发和朱崇科等人的论著,也开始涉及冷战和后冷战时
期的后殖民文学书写的研究。
29

但是,上述文献多是介绍性的论述,很少作深入的探讨,再加上涉及
的层面太大,时间跨度太长,所以无法就文学的发展提供全貌。在英美
“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学术领域中表现出强烈偏好的王润华对此
就有所指涉,他认为过去学者们所做的许多关于新华文学的研究,不是历
史性太强就是范围太广泛,深入一个作家的经典作品或针对一个时代的特
定课题而做的文学研究并不多见,而且研究者一般都先入为主,他们重视
外在因素和作品思想性更甚于文学性本身;但他同时也指出,近几年来,
西方先进的文学批评理论逐渐为新华文学研究者所采用。
30

从历史的高度鸟瞰,新加坡华文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新诗两大类。
新马早期的古体诗所关怀的课题非常广泛,包括反对封建陋习和军阀政
治,关心国计民生和文化教育,呼吁振兴工业、提高妇女地位。富含文化

28
这个方面的其它相关论述包括:周维介《新马华文文学散论》,朱成发《红潮—
—新华左翼文学的文革潮》,方桂香《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以新
加坡南洋商报副刊《文艺》、《文丛》、《咖啡座》、《窗》和马来西亚文学杂志

《蕉风月刊》为个案》,周宁《新华文学论稿》,陈实《新加坡华文作家作品
论》,王振科《同根的文学》,赖伯疆《海外华文文学概观》,潘亚暾《海外华文
文学现状》,朱文斌《跨国界的追寻——世界华文文学诠释与批评》,朱崇科《本
土性的纠葛——边缘放逐·“南洋”虚构·本土迷思》等。
29
博埃默曾对殖民文学与后殖民文学做过严谨的区分,他认为后殖民文学是指“对
于殖民关系做批判性的考察的文学。他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抵制殖民主义视角的
文学”,因此,后殖民文学往往带有民族主义文学的色彩。详见博埃默《殖民与后
殖民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年),页 3。
30
Wong Yoon Wah, Post-Colonial Chinese Literatures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Global Publishing Co. Inc., 2002), p.82.
- 12 -

符号的古体诗集包括:潘受《海外庐诗》、《潘受行书南园诗册》、《潘
受诗集》和《潘受诗选》,李庭辉《望星楼墨余》、《拾枯存残集》和
《枕月斋墨余》,朱添寿《洒落人间尽粉妆》,林群玉《逸飞诗词集》等
等。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赵维江指出:“对于海外华人用母语形式进行的
文学创作,不应只着眼其载体形式,而应看到这形式下隐含的作者的文化
心理,这样才能更清楚地揭示出他们创作的深层动机和意义。”
31
至今为
止,新华古体诗词研究领域出现了数本学术价值极高的论文,包括李庆年
《马来亚华人旧体诗演进史(1881-1941)》,王志伟《丘菽园咏史诗研
究》和徐持庆《新加坡国宝诗人潘受》;这些论文探求中华文化精神与形
式在中国本土以外的生存状态和海外华人的文化心理,并揭示了新马华文
传统诗词文学与中国传统诗词文学之间的承传与影响关系。
在新诗方面,新华诗歌研究的关注面多停留在新诗创作两极化——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上,研究者多重视作者感时忧国的精
神,少强调作品的艺术追求,史阳《为人民而歌唱》和梁春芳《文学的方

向与脚印·卷一》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系统性研究新加坡建国前后的诗
歌的专著并不多见,除了《文学的方向与脚印·卷一》之外,仅见于原甸
《马华新诗史初稿(1920-1965)》和潘家福<1959 至 1965 年新马华文诗
歌研究>等论著,研究成绩尚待加强。
在《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稿》中,新华诗歌作为文学史的一部分也被
重点论述。该书在分期论述新华文学时,都有单列一节论及同时期的诗
歌;但这部邀请新中两国诸多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筹备经年的文学史,却
因为在理论上的缺乏统一和学术上的不规范而遭到学者的质疑。
32
在《海

31
见赵维江<吮墨暨园书胜情>,徐持庆《新加坡国宝诗人潘受》(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7 年 7 月)。
32
详见朱崇科<书写策略:尴尬与超越之间的游走——以《新加坡华文文学史初
稿》为中心论新华文学的定位>,吴耀宗主编《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2003 年东
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12 月),页 375-398。
- 13 -

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中,有整整一章回顾了新华诗歌发展史和重点介
绍了多位新华诗人。周宁在《新华文学论稿》中辟出一章<新华诗歌论>对
新华诗歌加以综述,作者从“颂歌与恋歌:写给祖国”、“象征与诗意:
现代主义诗歌的探索”和“融合与复归:走向成熟的新华诗歌”这三个方
向进行了论述,突显新华诗歌三十年发展的大致特点;然而限于篇幅不
长,对本阶段新华诗歌研究的广度略显不足。其它研究文献尚有史英《新
华诗歌简史》,杨松年主编《从选集看历史——新马新诗选析(1919-
1965)》等。纵观这个时期的新华诗歌论述,梁春芳的评论颇为中肯:
“中华文化特质形成了新华诗歌联系中国文学及其他地区海外华文文学的

文化纽带,……这些文化特质构成了新华文学底蕴的‘中国性’,间接造
成了新华诗歌过度信奉与仰赖中国与台湾母体文学,无形中阻碍或延缓了
‘新华性’的发展。”
33

一个时代的文学史往往是与同时代的历史叠合在一起的,迄今为止,
针对新华诗歌——尤其是独立前后时期的诗歌——的研究,除了数量相当
有限的文学史论著之外,也体现在一些类似文学回忆录的记载中,包括原
甸《我的文学不归路》、槐华《槐华的诗长征》等。此外,涉及这个领域
的研究论文包括:原甸<论钟祺的创作与理论探索>和<六十年代本土文学
理论的文本意识>,陈剑(陈松沾)<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新华文学>和<建国
前后新华左翼文学运动概要>,林琼<50 年代新华文坛缩影>和<六十年代
新华文坛一瞥>,甫及<激情汹涌的五十年代诗歌>,宗槐<“默迪卡”呼声
中的祖国——二战反殖时期的新马华文诗歌>,李庭辉<时代和文艺:战后
新加坡华文诗歌发展初探>,王初薇<跃动的脉搏:与祖国新加坡共历新生
——略论新华诗人范北羚的诗路历程>和陈宝珠<史英诗风嬗变探讨>等。
在上述的文学史专著或单篇评论中,我始终找不到以国家意识作为主
线加以贯穿和探索的论述——除了杨松年在《新马华文现代文学史初编》

33
见梁春芳<欲拒还迎:斩不断的中国文化纽带>,《文学的方向与脚印·卷一》,
页 187。
- 14 -

和《新马华文现代文学》二书中辟有专章<本地意识腾涨时期:爱国主义
文学提倡时期的新马华文文学(1955-1959)>,梁春芳在《文学的方向与
脚印·卷一》中辟有专章<本土意识的拓展与深化:马来亚独立前的新诗
发展>和<本土意识与漂流意识的碰撞:新加坡独立前的新诗发展>,较多
地论述当时新马华文学的爱国主义思潮之外。方修虽然在《新马华文新文
学六十年·下册》的第七编<世界思潮冲击期(1967-1976)>中辟有专章

<吟咏国际时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歌>,周宁虽然在《新华文学论稿》的
<新华诗歌论>一章中辟有专节“颂歌与恋歌:写给祖国”,但是两者论及
爱国情怀和蕴含国家意识的诗歌的篇幅稍嫌短了一些,没有充分发挥这个
领域的可论述性。至于其它篇章的评论,则多数只是附带论及新华诗歌中
的国家意识或爱国主义。本文的书写在于补充这方面论述的不足。
在回顾相关的新华文学研究文献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二、三
十年来新华文学研究所经历的一次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从 1950
年代中期开始,以方修为主导的“马华文学”研究以现实主义理论为指导
原则,强调作品中的思想性多于文学性,关注面着重于作品中的“侨民意
识”与“南洋色彩”此消彼长的情况;到了 1960 年代,“马华文学”这
门学科摇身一变而成为“新华文学”。“新华文学”是“新加坡华文文
学”的简称,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新文学的名词,这个名词大约
在 1965 年开始使用,孟毅(黄孟文)编的《新加坡华文文学作品选集》
34
是最早采用这个名词的书。笔者尝试从作者的身份、作品的内容、作品的
研究这三个方面来界定脱离“马华文学”后的“新华文学”的独立性。第
一、作者的身份。王润华曾指出“今天新加坡作家,随着政治意识的改
变,他们不再把新加坡华文文学和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看作一体,因为‘新
加坡华文文学’或‘新华文学’是指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所写的戏剧、
小说、诗歌、散文或其他文体,这些作品,在感情上、认同上、取材上、

34
孟毅编《新加坡华文文学作品选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0 年)。
- 15 -

社会关系上,都跟新加坡息息相关”
35
。第二、作品的内容。新加坡独立
初期的建国文学作品是新华文学的一大特色,黄孟文、钟文苓在《吾土吾
民创作选》<总序>中指出新加坡建国文学作品“主要在于反映我国人民国

家意识的成长,建国的努力,认同感的产生等。还有各阶层人民物质与精
神生活的协调与矛盾,不论是正面的抑或反面的,都能够表现我国写作人
在他们作品中反映时代风貌的基本精神与内涵”
36
。第三、作品的研究。
中国学者古远清指出“不同于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华人在当地占大多
数,新加坡华文文学评论家自然会对主流作家作品怀有巨大的研究兴趣和
热情。何况新加坡当局不但对华文文学不采取歧视政策,反而把它视为国
家文学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便鼓励新加坡评论家去研究本地文学现象及
其作品”
37
。新华文学研究虽仍延续方修先前的现实主义理论基础,但研
究者却把新华文学置于世华文学的框架中观测,而且对所研究作品的思想
性与文学性同样看重。这个时期的新华文学研究也侧重于对民族认同、文
化身份和国家认同的梳理,并开始涉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后殖民文学书
写的研究。

第三节
第三节第三节
第三节

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



人类从原始氏族部落发展到现代“国家”(state)制度,其中的明显
分野在于前者重在集体的生存手段,后者除了维护集体的生存条件之外,
还拥有自主的管理政权。随着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瓦解,现代国家制度


35
见王润华<新加坡华文文学及其研究现况>,《从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页
69。
36
见黄孟文、钟文苓<总序>,南洋商报、新加坡写作人协会联合编选《吾土吾民创
作选》(新加坡:南洋商报,1982 年 8 月)。这套选集共六册:小说上下两册、
散文、诗歌、戏剧、词曲(我们的歌)各一册。
37
见古远清<强化新华文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新加坡文学评论与研究生态考
察>,《当代文学与人文生态——2003 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页 117。
- 16 -

根据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分成由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国家”
(capitalist country)和由无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socialist
country)这两大阵营。在“国家”的概念底下,“国家意识”是指在同
一土地上的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形成对国家和人民在情
感上认同的总和,包括“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民族认同”
(ethnic identity)和“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国家意识的建立
是后殖民时代最艰巨的社会工程,为了未来的发展,新加坡人有必要在有
限的历史记忆中去寻找认同的内核。“民族”(nation)和“民族主义”
是什么?在 Benedict Anderson(安德森)的认知中,共同体是可以凭借
“认同”——或者说是一种“想象”——来建构的。他对人类追寻认同的
过程有着生动的诠释,他认为人类的“共同体”即使高至“民族”的层
次,仍然是透过“文化认同”所建立的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它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
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
连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38


一个文明的社会并不担忧存在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种族,最令人担忧的
是大家都缺乏想象,因为一旦缺乏了想象,也就没有认同感可言了。在社
会的凝聚过程中,关键在于对普罗大众施与想象的压力,让每一位成员都
有参与感。安德森曾经尝试提出一个解释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问
题的新的理论范式,他把“民族”定义为:

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我主张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
象 的 政 治 共 同 体 — — 并 且 , 它 是 被 想 象 为 本 质 上 有 限 的

38
见<导论>,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 月),页 5-6。
- 17 -

(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39


安德森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形成主要归纳为下列几个因素:
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
(capitalism)与印刷技术(print)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家方言(language-
of-state)的发展等。他指出,印刷技术在美洲模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
着报纸这种代表印刷技术的产品,世界才能缩小在报纸中展现。地方性报
纸创造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个群体范围,使得民族的意念产生。
长期关注欧洲“去殖民化”(decolonization)议题的 John Darwin
(约翰·达尔文)则认为,民族主义的抬头在于殖民主义力量的败退,一
旦民族主义者获得争取独立自由的支持力量时,殖民统治的日子就屈指可

数了。
40
拉惹勒南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反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是
争取独立的有效途径”
41
。具体地说,“民族主义”主张以民族作为人类
群体生活的基本单位,从而奠定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的理念基础。
从 1819 年 1 月英国人 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托马
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简称“莱佛士”,1781-1826)登陆新加坡
岛至 1965 年 8 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英国人统治新加坡将近 150
年。在这个不短的时间轴内,从中国南来新加坡的华人一直把新加坡视为
一个工作、经商与生存的地方。对于大多数的南来作家而言,新加坡只是
侨居地,英国是这个侨居地的宗主国,中国才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的国家
认 同 和 效 忠 对 象 是 中 国 , 所 以 他 们 的 文 学 作 品 本 质 在 殖 民 地 时 期
(colonial period)是属于“离散文学”(Diaspora Literature)的范畴。但

39
同上,页 5。
40
Albert Lau, “Nationalism” in the Decolonization of Singapore. Compil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Decolonization. Edited
by Marc Frey, Ronald W. Pruessen and Tan Tai Yong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80.

41
Appeared in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Press Statement, Ministry of Culture, 14
October 1968. Compiled in S. Rajaratnam: The Prophetic & The Political, p.141.
- 18 -

是,对于二战后许多土生土长或落地生根的马华作家和新华作家而言,他

们的国家意识随着国际局势的改观和侨居国新生政权的产生而发生了本质
上的变化
42
;“侨居地”一夜之间变成自己的“祖国”,他们努力适应后
殖民时期(post-colonial period)的政治氛围,并在祖国的土地上建立自
己的家园和建构属于自己的“国家文学”。当然,在这个政治过渡时期,
难免会有一些左翼作家/左倾作家因着自身的政治理念与“侨居国”新生
政权的不同而产生比较负面/边缘化的国家意识和去国怀想
43

“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中,往往是先有
“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然后才有国家认同;它们构成了国家意识
的本源。在新加坡的建国过程中,由于盘根错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因
素,国家认同——尤其是自治前后华人的国家认同,是一个建基于民族认
同和文化认同之上的独立概念,它既脱离不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独自
存在,同时又在本质上有异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2011 年 1 月 21 日,
李光耀在 Lee Kuan Yew: Hard Truths To Keep Singapore Going(中译为
《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的发布会上强调了认同感的
重要性,他希望新加坡人努力协助维持新加坡的凝聚力与团结,从而维护
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并在人民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共处,以形成认同感
与归属感。
44
新加坡学者符懋濂指出:“族群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石,文
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胶合剂,而国家认同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
是属于高层次的认同感。”
45
无论如何,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是三位一体的,这三种认同之间存在着互补互成的密切关系。新华诗人努

42

关于新马华侨的国家意识的转变,本文第六章<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的
转变>中有所论述。
43
关于这些比较负面/边缘化的国家意识和去国怀想,本文第二章<新华左翼文学运
动研究>中有所论述。
44
见蔡添成<李资政:新加坡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联合早报》,2011
年 1 月 22 日。
45
见符懋濂<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联合早报·言论》,1999 年 12
月 2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