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460 trang)

A study of the non verbal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online chat conversations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5.33 MB, 460 trang )




网络会话非言语礼貌策略研究
!
A STUDY OF THE NON-VERBAL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ONLINE
CHAT CONVERSATIONS






陶 乐 心
TAO LOK SUM KARE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PEKING UNIVERSITY
2013


网络会话非言语礼貌策略研究
!


A STUDY OF THE NON-VERBAL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ONLINE
CHAT CONVERSATIONS





陶 乐 心
TAO LOK SUM KAREN

B.A. Hons,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双学位硕士(研究)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U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KU
2013
!
i!

Acknowledgements

My three years of preparation and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have become an
unforgettable part of my life.

First and foremost, I am most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P Lee Cher Leng(李子玲副教授)for being an
understanding, patient and supportive mentor throughout my three years of study.
Without her immense knowledge and invaluable guidance, this paper would never
have been completed.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in Peking
University, A/P Ye Wen Xi (叶文曦副教授)for his inspiring guidance and
continual support during and after my study at Peking University in 2010-2011.

My heartfelt thanks also go to A/P Yung Sai Shing, A/P Lee Cheuk Yin, Dr.
Peng Rui, Prof Guo Rui and Prof Shen Yang for offering me the opportunity in
this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Programme.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Dr
Adrian Tien, Dr. Ho Chee Lick, Dr Xu Zheng and other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both NUS and PKU for their assistance and patience whenever I am in need.

To my parents,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freedom of choice when I
decided to take a break from my work and return to study. To my family, thank
you for always being supportive whenever I feel discouraged. To my colleagues
in Unity Secondary School,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when I need to
spend time in my writing. To Tytus, Lujing, Claire, Lorraine, Charlene, Christina,
Amy, Jaycee, Zyan, Angela, Bixian, Yingying, Grace, Maggie, Mingzhou and
everyone who has helped in this study one way or another, thank you for
believing in me. And to myself, thank you for not giving up.


And finally, to my dearest Lord, I hope I have not let You down and I am
ready to take on the next challenge in life.
!
ii!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 … i
目录 ………………………………………………………………… ii
统计表一览 ………………………………………………………………… v
插图一览 …………………………………………………………… vi
Abstract ……………………………………………………………… vii

第一章 绪论 ……………………………………….……………… … 1
1.1 研究动机与背景 ……………………….……… ……… ……….… 1
1.1.1 研究动机 ……………………….………… ……… ……….… 1
1.1.2 研究背景 ……………………….………… ……… ……….… 3
1.2 研究价值与目的 …………………………………… ……………. 7
1.2.1 研究价值 ……………………….………… ……… ……….… 7
1.2.2 研究目的 ……………………….………… ……… ……….… 9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 … 10
1.3.1 Goffman 的面子观与 Brown & Levinson 的面子理论.… … 10
1.3.2 对己礼貌的提出与基本理论框架 .……………… …… …….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7
2.1 网络会话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7
2.1.1 网络交际(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7
2.1.2 网络语言(Internet language)………….…………………… …18
2.1.3 网络会话(Online chat conversation)… ……………………… 20

2.2 网络交际的语言学研究…….……………………………… … …. 21
2.3 网络会话的非言语交际研究……………………………………………25

!
iii!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 …27
3.1 研究简介 ……………………………………………………… …… 27
3.2 研究对象 ………………………………………… ………… ……… 30
3.3 语料蒐集与整理 …………… …………… …… ……….… ……….33
3.3.1 语料蒐集 ……………………………………………….… ………34
3.3.2 语料整理 ……………………………………………….… ………36
3.3.3 访谈………………………………………………………………….38


第四章 MSN 网络会话语境 ……………………………………….…… 39
4.1 语境与网络交际 ……………………………… ………….…… … 40
4.1.1 语境的定义与相关概念 ……………………………………………40
4.1.2 网络交际中的语境意义 ……………………………………………41
4.2 MSN 交际渠道(The MSN Medium).….… ……….…….… … …42
4.2.1 背景与基本操作程序.…………………… ………………………42
4.2.2 MSN 交流形式………………… … …………………………… 45
4.3 MSN 网络交际语境特点…….…….………….… ………… ….…….47


第五章 网络会话语境中的非言语手段…………………………………50
5.1 网络会话中的表情符号…….……… … ……………… 50
5.1.1 表情符号简介……………………………………………………….50
5.1.2 表情符号的成因及语用价值……………………………………….54
5.1.3 表情符号的使用频率统计………………………………………….57

5.1.3.1 总频率统计………………………………………………….57
5.1.3.2 按象征意义分类及频率统计……………………………….62
5.1.3.3 按分布位置分类及频率统计……………………………….64

!
iv!
5.2 网络会话中的虚拟笑声 ……………………………………………… 70
5.2.1 虚拟笑声简介……………………………………………………….70
5.2.2 虚拟笑声的成因及语用价值……………………………………….72
5.2.3 虚拟笑声的使用频率统计 ……………………………… 75
5.2.3.1 总频率统计………………………………………………….75
5.2.3.2 按体现形式分类及频率统计……………………………….78
5.2.3.3 按分布位置分类及频率统计……………………………….80

第六章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他礼貌策略分析………………… …… 87
6.1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他礼貌策略.……….……… … ……………… 87
6.2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他积极礼貌策略分析 …………………………….89
6.2.1 表情符号对他积极礼貌策略.………….……… … ………… 89
6.2.2 虚拟笑声对他积极礼貌策略.………….……… … ……… 102
6.3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他消极礼貌策略分析 ………………………… 113
6.3.1 表情符号对他消极礼貌策略.………….……… …………… 114
6.3.2 虚拟笑声对他消极礼貌策略.………….… … …………… 118
6.4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他间接礼貌策略分析…………………………… 120
6.4.1 表情符号对他间接礼貌策略………….… … ……………… 120
6.4.2 虚拟笑声对他间接礼貌策略………….… … ……………… 126

第七章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己礼貌策略分析………………………… 134
7.1 网络会话非言语对己礼貌策略 …….……… … ……………… 134
7.2 表情符号对己礼貌策略 …………………………………………… 137
7.3 虚拟笑声对己礼貌策略…… …………………………………………147


第八章 结语 …….………………………….…….………………… 154
附录 ……………………………………………………………………………162
参考文献 …………………………………………………………………… 437
!
v!
统计表一览

表 1.1 新加坡面对面会话与网络会话常用语言比较(问卷调查结果)…… 6
表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32
表 3.2 研究对象的语言背景……………………………………………………32
表 3.3 研究对象的 MSN 使用背景……………………………………….……32
表 3.4 聊天记录代码及附录编号表… ……………………………………….37
表 5.1 表情符号的种类与例子……………………………………… ….…….52
表 5.2 语料中的聊天记录数据表……………………………………… …….57
表 5.3 研究对象的表情符号使用频率………………………………… …….59
表 5.4 表情符号使用频率统计表(按象征意义分类)…………… …….….62
表 5.5 表情符号使用频率统计表(按分布位置分类)………………………65
表 5.6 虚拟笑声种类与常见变体例子……… ………………………………70
表 5.7 网络副语言的构成方式和示例……………………………….……… 72
表 5.8 研究对象的虚拟笑声使用频率……………………………….……… 77
表 5.9 虚拟笑声使用频率统计表(按体现形式分类)…………….…… …79
表 5.10 虚拟笑声使用频率统计表(按分布位置分类)…………….……… 82
表 6.1 表情符号对他礼貌策略总表………………………………… ….……88
表 6.2 虚拟笑声对他礼貌策略总表…………………………………… ……88
表 7.1 表情符号与虚拟笑声对己礼貌策略总表………………………… 137
表 8.1 非言语手段频率统计比较…………………………………………….154
表 8.2 非言语礼貌策略频率统计比较……………………………………….156
表 8.3 非言语对他礼貌策略频率统计比较……………………… …… …157
!

vi!
插图一览

图 1.1 新加坡家庭中的电脑普及率(2003-2011 年)……………………… 4
图 1.2 新加坡家庭中的互联网普及率(2003-2011 年)…………………… 5
图 1.3 新加坡各年龄层的电脑与互联网使用率 (2011 年)……………… 5
图 3.1 MSN 聊天记录历史(示例)……………………………………….….29
图 4.1 MSN 登录介面(示例)…………………………………………….….43
图 4.2 MSN 联系人名单(示例)………………………………………….….44
图 4.3 网络会话交际形式(示例)……………………………………….… 45
图 4.4 MSN 对话视窗(示例)……………………………………….……….46
图 5.1 表情符号使用频率统计图(按象征意义分类)………………………63
图 5.2 表情符号使用频率统计图(按分布位置分类)………………………65
图 5.3 虚拟笑声使用频率统计图(按体现形式分类)………………………79
图 5.4 虚拟笑声使用频率统计图(按分布位置分类)……… …………….82
图 7.1 对己礼貌策略与面子丢失程度关系图……………………………… 135


!






!
vii!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s situated in the field of politeness research, which has

dominated research in pragmatics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is mainly based on
Brown & Levinson’s Face Theory. According to Brown & Levinson, politeness
strategies are developed to show respect and esteem for the face of others.
Although this other-oriented approach gives us stable models of politeness, it
undermines the needs of the speaker in communication. In this study, we will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both other-face and self-face in the examination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Instant Messaging (IM) conversations, a typ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where scant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despite its popularity and invaluable corpora available since the 1990s.

In Singapore, IM was onc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daily interactions among
young people. Emoticons and laughter are two familiar and widely used tools
found in this text-based, speech-like context. However, due to its novelty,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on-verbal
and verbal aspects in IM conversations.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politeness
phenomenon of IM chat convers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ace Theory. It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how non-verbal cues,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in particular, are used hand in hand with verbal language throughout social
interchange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he data in this study are from 95 private chat logs collected from 4 users of MSN
Messengers, a well-known IM software in Singapore. The findings are derived
from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found in the data.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are commonly found in IM conversations, and the conventional types are
more frequently used. It is also shown that both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tend to appear at the end or immediately after a turn. While it is considered a
common practice to use a non-verbal cue independently as a turn, it is unlikely for
the user to insert them in the middle of a turn.
!

viii!
Besides, after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under the
Face Theory, the author also finds that: 1) both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are
used as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mitigating face threats to self or others; 2) both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are able to work independently or compliment
written text in an online chat conversation; 3) both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are most commonly used as a positive-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other-politeness; 4)
emoticons are less commonly used in self-politeness as compared to virtual
laughter.

The studies on non-verbal cues in a CMC setting are very limited and the
definitions given by scholars have remained at the stage of emotional icons. In
this study, we hope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the study on non-verbal cues
such as emoticons and virtual laughter. It also hope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IM conversations so that online interlocutors can use
thes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ir conversations in a polite manner.



Key words: emoticons; laughter; non-verbal cues; online chat; politeness; face.!


!
1


网络会话非言语礼貌策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背景

1.1.1 研究动机

信息时代,网络为先。现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互联网则是
这个时代的基石与枢纽,尤其自 90 年代网络商业化以来,互联网犹如一张
从天而降的巨网,以惊人的速度覆盖全球并迅速发展
1
。尽管电脑的发明迄
今不过半个多世纪,而互联网的普及也不过 20 年余
2
,但时至今日,它们已
经昂首阔步走进寻常百姓家,渗透至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娱乐等领域中,
其影响之深远有目共睹。

互联网的出现固然是人类科技史上一次伟大的突破,然而,单从技术层
面来理解互联网的成就与意义显然不足够。事实上,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超出
当年 ARPANET 的军事与技术目的
3
,其最大成就不是把不同的电脑连接起
来,而是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不受时空限制的多媒体信
!!!!!!!!!!!!!!!!!!!!!!!!!!!!!!!!!!!!!!!!!!!!!!!!!!!!!!!!
1
据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013 年,全球网民数量估计已达 27.5 亿,占全球人口近 39%,与 2005 年的 10.2 亿
相比,增幅近两倍 。数据来源:
2
Internet(互联网的英文名称)这个名词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而互联网真正高速发展
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3

有关互联网的产生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互联网诞生于 1969 年 9 月 2 日,当时美国军方研
发的阿帕网(ARPANET)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实现了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交换测试,成
功‘联网’,互联网的雏形自此形成。ARPA 是英文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的
缩写,代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NET 则是由该局于 1969 年创建的,最初用
来验证电脑联网的不同方式,仅限于军事用途,直至 1983 年,美军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
网和民网,后者从此渐渐扩大为今天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互联网。
!
2
息纽带,为人际交流提供了一种前所未见的交际渠道,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建立带到另一个新层面, 迎来了 ‘网络交际’
4
(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 CMC)新世代。

正因为此,网络交际的诞生为‘交际’一词赋予了新的定义。无论是从
交际的环境、模式或范围来看,网络交际都大大偏离了传统的人际交往。在
这些有别于以往的交际场域里,人们似乎按照着同一种‘网络逻辑’行事,
遵循着某种‘网络运行规则’(孟建,祁林 2002)。作为人际交流中的重
要载体——语言,更是直接而丰富地体现了网络交际所带来的冲击,难怪语
言学家 David Crystal 在其《语言与因特网》一书的序言中说:“如果说互
联网是一场革命,那么,它将会是一场全新的语言革命。” (Crystal
2001)。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向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及语言运用问题展开研
究对人际交往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在芸芸众多的网络交际方式中,其中一种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那就是
‘网络会话’。从早期的网上聊天室(Internet Chatroom),到后来风靡一
时的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 IM),乃至如今炙手可热的智能手
机通讯应用程式(Smartphone Apps),如 WhatsApp Messenger
5
,网络会话

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同时也逐渐成为语言学界所关
注的对象。事实上,语言学家从 20 世纪 80 年代便开始关注网络语言的特殊
性,特别是在词汇领域对网络语言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后,许多
语言学分支纷纷对网络会话本身进行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语
用学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对网络会话的语用研究大多集中在会话分析和
语篇研究等方面,针对礼貌这个重要的语用课题所作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
4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曾被翻译为网络中介交际、网络空间交流、电脑辅助
沟通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同指通过网络媒介和电脑而进行的各种交际方式 。
5
WhatsApp Messenger 是利用网络传送简讯的一种智能手机应用程式,它能够在多个智能
手机平台上使用,除了传送文字外,还能传送图片、录音、影片等。Whatsapp Messenger
的聊天功能在于它能显示联络人是否在线、最后上线的时间以及是否正在输入文字,如果
双方同时在线,便能进行同步交际,运作方式与即时通讯相似。
!
3
本文以新加坡 MSN 即时通讯为例,旨在尝试分析网络会话中的礼貌策
略,期待对网络会话的礼貌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


1.1.2 研究背景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同步、双向的实时网络交际——即时通讯。对于
即时通讯的定义,说法不尽相同。Baron(2004)把即时通讯称为‘一对一
的同步网络交际方式’;Schiano et al.(2002)把它定义为一种‘直接、即
时及非正式的网上接触’;而 Ferrara, Brunner & Whittemore(1991)则认为
它是一种“交互式书面会话”。综合学者们的说法,我们可以给即时通讯以
下定义——即时通讯是一种基于文本、一对一的实时通讯系统

6


选择即时通讯作为研究对象,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作为一种书
面交际,即时通讯同时体现了自然会话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这主要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即时通讯允许一对一的交流,而且交际双方一般
是彼此认识的;(2)即时通讯的速度和介面比以往的更快、更流畅,双方
发出的信息均能“即时”呈现于二人对话的视窗中,一来一往,犹如面对面
交谈,故即时通讯也被称作“网络会话”。

其次,自正式面世后以来,即时通讯在世界各国火速窜红,在众多网络
交际活动中‘脱颖而出’。美国科技博客网站 Ars Technica 曾报道:2011
年 Window Live Messenger 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人数曾超过 3 亿人
7
,发送的
信息以百亿计。网络会话正是在即时通讯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中获得更成熟
的发展。虽然很多人认为,现今社交网站已经渐渐取代即时通讯,甚至电子
邮件或手机短信,成为时下网民最常使用的人际交流平台,但笔者认为,网
络会话语言成型于早期的网上聊天室,成熟于即时通讯,即使到了今天,多
!!!!!!!!!!!!!!!!!!!!!!!!!!!!!!!!!!!!!!!!!!!!!!!!!!!!!!!!
6
即时聊天实际上也允许一对多的聊天模式,即同一时间超过两人同时进行交谈,但一般多
以一对一的聊天为主。
7
资料来源:
!
4
功能的社交网站让网上的人际交流变得更多元化,但毕竟社交网站的主要功
能不是以聊天为主,而是在于联系、分享、表达个人看法等,因此,即时通
讯毫无疑问仍是研究网络会话的最佳材料。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新加坡,互联网参透率在众多亚洲国家中更是名列前
茅;据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署(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IDA)最
新公布数据显示
8
,截至 2011 年底,新加坡家庭中的电脑及互联网普及率分
别为 86%(见图 1)和 85% (见图 2),而当中‘7-14 岁’、‘15-24
岁’及‘25-34 岁’这三个年龄组别更是新加坡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电脑与互联网普及率不但领先于其它年龄层,而且还逐渐趋向饱和状态(见
图 3)。



图 1.1 新加坡家庭中的电脑普及率(2003-2011 年)

!!!!!!!!!!!!!!!!!!!!!!!!!!!!!!!!!!!!!!!!!!!!!!!!!!!!!!!!
8
数据来源: />!
5

图 1.2 新加坡家庭中的互联网普及率(2003-2011 年)


图 1.3 新加坡各年龄层的电脑与互联网使用率 (2011 年)


新加坡 comScore 公司在 2010 年底公开了一项有关新加坡网络活动的调
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 2009 年 2 月间,超过 250 万名 15 岁或以上的新
加坡人曾经在家中或办公室上网,而且每人上网时间平均为 21 小时。这项
报告还指出,在所有网上活动当中,即时通讯占了总上网时间的 24.2%,位

居榜首,其余网上活动还包括:网上视听娱乐(13.8 %),社交网站
!
6
(8.0%),以及发送电邮(5.7%)等
9
。由此可见,即时通讯这种网络会话
模式是新加坡网络族群非常重要的网络活动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研究
价值。

此外,笔者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对象是 136 名年龄介于 15-34 岁
的华族新加坡网络使用者,当中包括 100 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
和研究生,以及 36 名于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ingapore)接受华文科师资培训的学员。受访者全是华族,而且拥有一定
程度的华文教育背景。问卷调查中问及受访者平日在进行面对面会话时最常
用的语言,结果显示,在这年龄群的新加坡华人中,在进行面对面会话时最
常使用的语言为华语的占多数,共 100 人(74%),而表示最常用语言为英
语的则只有 36 人(26%)。然而,当问及进行网络会话时最常用的语言时,
结果却恰恰相反,只有 22 人表示经常使用华语来进行网络会话,占总数的
16%,而有 114 人(84%)表示在进行网络会话时最常使用的语言为英语
(见表 1.1)。换句话说,即使有 100 名受访者表示在日常面对面聊天时多
用华语来沟通,但当语言环境转换到网络会话时,其中 78 名受访者会选用
英语来作为网上交流的语言。


语言环境
使用华语交谈人数
(百分比)
使用英语交谈人数
(百分比)
受访者总人数

面对面会话
100(74%)
36(26%)
136
网络会话
22(16%)
114(84%)
136
表 1.1 新加坡面对面会话与网络会话常用语言比较(问卷调查结果)

以上数据揭示了新加坡年轻族群在网络会话中的语言习惯——倾向于以
英语交流,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本文所收集的聊天记录中英语占了大多数。

!!!!!!!!!!!!!!!!!!!!!!!!!!!!!!!!!!!!!!!!!!!!!!!!!!!!!!!!
9
数据来源:
/>Usage
!
7
1.2 研究价值与目的

1.2.1 研究价值

对语言学研究者来说,网络会话这一特殊的口语式书面体本身已具有一
定的研究价值,而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人们如何创新地利用特殊的手段与语
言搭配,以满足双方的面子需要,达到礼貌的交际目的,这对现实生活中的
语言使用者来说同样深具意义。事实上,所谓的‘虚拟世界’实际上是‘现
实世界’的一个延伸,因此,从语用角度对网络会话进行研究,对于人际交
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在本文撰写最后阶段(2012 年 11 月),获知微软公司(Microsoft
®

对外宣布,Window Live Messenger,即为人们所熟悉的 MSN 即时通讯软件,
将在 2013 年第一季中正式停止服务,1 亿多名 MSN 用户将被整合到 Skype
的网络平台中。作为一名 MSN 长期用户,笔者除了与其它跟随 MSN 十年
多的用户一样感到不舍外,也为即将成为历史一部分的对宝贵网络会话语料
感到惋惜。虽然新的平台也许同样拥有即时通讯的功能,但 MSN 作为即时
通讯的佼佼者,在这些年间肯定在不少用户的电脑里留下了珍贵的聊天记录。
然而,如今将与新的平台整合,所有的记录也随着 MSN 服务的终结走入历
史的殿堂。庆幸的是,本研究的语料收集于 2010 年至 2011 年间,那时仍然
是 MSN 流行和成熟的阶段,因此,MSN 的告别正好为本研究增添了更深
一层的研究意义。

本文试图突破以往对网络会话语言的平面静态研究,从语用学的角度来
重新探索网络会话中的特殊礼貌现象,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第一,在现实生活中,为了避免或减少人际互动中的摩擦,以达到理想
的交际目的,人们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语用策略,其中以礼貌策略尤为引人
注意。礼貌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何兆熊 2000),也是一种语用现象,这
!
8
在语用学界已达成共识(Leech 1983; Brown and Levinson 1987; Thomas 1995;
Grundy 2000);而礼貌策略则意味着在某特定语境中,说话人选择特定的
语言形式,作为促进或维护交谈双方和谐关系的工具。作为人际交际中的一
条重要准绳,礼貌在进入网络会话语境后是否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日常会话中常见的一些礼貌策略是否完全适用于网络会话?网络聊天者如何
对礼貌策略作出适当的调整以让交谈顺利进行?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与
探讨。可惜的是,以往有关网络会话的语用学研究并不多,而关于礼貌策略
的研究更为少见。本文希望通过实例的分析与探讨,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也

期能为后续研究工作起抛砖引玉之用。

第二,网络会话与日常面对面聊天会话的最大不同,在于网络语境的特
殊性,而这又取决于网络这个交际渠道所带来各种限制。在一个视觉和听觉
功能尽失的语言环境中,单靠文字的表达,聊天者如何能既迅速又完整地表
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受话的一方又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
网络的特殊语境似乎与人们理想中的交际状态背道而驰,为网络聊天者之间
的交流划下了一道鸿沟。然而,从网络会话火速普及这一点来看,网络交际
的特殊语境并未令人望而生畏,人们似乎已经找到了适应新交际渠道的对策,
让网络交际得以有效地、顺利地进行。笔者认为,对网络会话礼貌策略的研
究,有助于对网络的特殊语境有更正确和深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第三,网络会话的特殊语境致使一种具有随意性、简约性、创造性等特
征的语言变体随之而生。有关网络会话中的语言变异现象,过去已有不少语
言学家进行归纳与分析,当中多以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为研究对象。然而,
网络交际与日常交际一样,除了语言系统外,还包括非语言系统;而在这样
一个‘语音双失’的网络环境里,面对面交流时所需的客观条件与在场感
(social presence)严重缺失,因而导致一般常见的非言语手段,如:表情、
眼神、语调等丧失其原来的交际功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会话中不存
在非言语行为;反之,正因为网络语境的特殊性,人们在进行网络交际时逐
渐形成一套独特的非言语手段,以模拟面对面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非言语表达。
!
9
综上所述,在网络会话中,礼貌策略和非言语行为皆是非常重要的语言
现象,亦已分别引起各界学者的研究兴趣,但鉴于网络交际现象本身的复杂
性,各学科的研究各有侧重。事实上,这两个看似来自不同范畴的课题是互
相交叉渗透的。正如语用学理论广泛地应用在言语交际一样,它们对网络会
话中非言语手段运用的分析、解释和指导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加深
对网络会话中礼貌策略运用的了解,并认识非言语行为在施行礼貌策略时所
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以语用

学理论为切入口进行研究。


1.2.2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以新加坡 MSN 即时通讯的网络会话记录为语料,利用面子理
论为理论基础,对语料中的礼貌策略加以分析,具体研究的问题如下:

1. 在网络会话语料中,表情符号和虚拟笑声的使用频率如何?
2. 在网络会话语境中,存在哪些威胁他人面子的言语行为?
3. 在网络会话语境中,人们主要运用哪些非言语礼貌策略来以挽救威胁
他人面子的行为?它们的使用频率如何?
4. 在网络会话语境中,存在哪些威胁自身面子的言语行为?
5. 在网络会话语境中,人们主要运用哪些非言语礼貌策略来以挽救威胁
自身面子的行为?它们的使用频率如何?

以上的问题旨在窥视网络会话中的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主要出现的礼
貌策略类型及其使用频率。通过对语料中的实例分析,笔者希望能加深对礼
貌策略的了解,并且看看当交际者进入一个与一般日常生活不同的会话语境
时,他们是如何通过网络语境中的非言语手段与书面语言的相互配合,从而
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
10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Goffman 的面子观与 Brown & Levinson 的面子理论

当人们进行交际时,其言行一定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有的是有意识
的,有的是无意识的,它们均能帮助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更好地选择语言,

以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有关这些因素,美国学者 Goffman(1955)称之为
‘面子’。Goffman 是最早谈到面子的学者,他认为:“面子(Face)是一
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来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社会价
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Goffman 1955)。

到了 1978 年,Brown & Levinson 在其 1978 年发表的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一文中,在 Goffman(1955)的研
究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成熟的面子理论,把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
研究,并从人类学与语言哲学的角度,第一次对礼貌和面子问题进行系统的
分析和探讨。

在 Brown & Levinson 看来,为了进入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们必须承
认和意识到‘面子’——‘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
(Brown & Levinson 1978);后来,作者在 1987 年对理论进行了修改, 不
但提出了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还阐述了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的定义和区别,
揭示了‘挽救面子策略’ 或‘礼貌策略’的作用(Brown & Levinson
1987)。

Brown & Levinson(1978,1987)还认为,人们在人际互动中努力保持
两种面子:‘积极面子’ 与‘消极面子’。‘积极面子’反映的是个人希
望被他人认可、赞同、尊重和喜爱,这一愿望一旦获得满足,其积极面子就
得以保留;因此,积极面子具有肯定的意义,它与人们内心的自我形象是一
致的。‘消极面子’则指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而使自己
!
11
感到没有面子。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自主权利的一种基本态度,以及
不希望被人阻止、干预、强加观点,或者能作出自由选择的愿望 。


Brown & Levinson(1978,1987)认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普遍存在
于各种文化中,说话人必须意识到别人的面子需要;然而,交际行为本身难
免会出现威胁面子的行为,即‘威胁面子行为’(Face-threatening acts,
FTAs)。当威胁面子行为不可避免地发生时,说话人必须说一些话语来减
少可能造成的威胁,换句话说,即采取某种‘礼貌策略’来挽救面子。因此,
‘礼貌’可被视为一种‘补救行为’(Redressive action),是为了满足积
极或消极面子需要所作出的努力。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说话人
会视乎‘威胁面子行为’对听话人的面子损害大小相应选择以下五种策略:

(1)直接施行威胁面子的行为 (Baldly, without redress)
(2)积极礼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3)消极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4)间接礼貌策略(Off-record)
(5)不采取威胁面子的行为(Don’t do FTA)

上述(1)和(5)皆不涉及任何补救策略,在现实生活中,威胁面子的
行为可以通过实施(2)积极礼貌策略、(3)消极礼貌策略,或(4)间接
礼貌策略加以挽救。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言语礼貌不是截然两
分的现象,而是连续体。说话人会视乎该‘面子威胁行为’对听话人面子损
害的风险大小,相应选择适当的礼貌策略:所冒的风险越大,越是倾向于采
用后面的策略。他们还认为,影响说话人进行这样的估算的参数包括说话人
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 )、相对社会权利(power
relations),以及在一定文化中,说话人对听话人强加个人意志的程度
(rank of imposition)。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值决定了面子威胁行为的
威胁程度,也影响了礼貌策略的选择。
!
12
总的来说,面子理论阐析了面子与语言运用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高的理
论价值,也对语言使用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此理论至今仍然受到很
多的质疑和批评,比如:学术界对中国文化中到底是否存在‘消极面子’没

有统一的说法,但是,面子和面子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对礼貌研究的一大贡献。
因此,本文希望能借助面子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究网络
会话中的礼貌现象,加深人们对礼貌策略在网络会话中的运用情况的了解,
进而认识到其在网络交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好让网络交际者能更有效地
地进行交流。



1.3.2 对己礼貌的提出与基本理论框架

自 Goffman(1967)提出‘面子’的概念,‘礼貌’这一课题遂成为中
西方语用学界中的一个极为活跃且备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短短 30 余
年间,学者们对礼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跨文化分析,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礼貌而
言的,至于受话人是如何考虑自己的面子需要,又如何利用不同语言体现方
式来保全自己的面子,以及采取对自己礼貌的言语行为或策略,一直没能获
得太大的关注。事实上,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同样会考虑到自己的面
子,并且根据个人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礼貌策略。

最早提出‘面子’概念的 Goffman(1955)在其 On Face-Work: 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一文中对‘面子’作出以下定
义:
…the positive social value a person effectively claims for himself by the
line others assume he has taken during a particular contact. Face is an image
of self delineated in terms of approved social attributes…

!
13
由此可见,Goffman 将面子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互动结合起来研
究,他认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并会在社交中时

刻努力创造一种获社会所赞许的正面自我形象。这个形象一旦建立,人们的
行为便会受到约束:一方面受到对自我面子需要的约束,要确保交际行为与
其形象相一致,否则将发生尴尬或信誉丢失的情况;另一方面,人们也期望
他人对面子给予关心,不希望面子受到太大的威胁。显然,在 Goffman 的
眼中,如何在社交互动中维护或提升自身面子对于语言使用者来说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但这一观念未能吸引学者们的注意。

Chen(2001)在其 Self-politeness: A proposal 一文中,提出了‘对己礼
貌’(Self-politeness)的概念,并且指出已有礼貌理论的不足。在他看来,
礼貌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分别是 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 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理论。尽管两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自
建构了不同的理论框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虽承认礼貌涉及双
方——说话人及听话人,但却只把焦点放在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礼貌上,而没
有系统地阐述说话人在保全自身面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Chen 2001)。

他还指出,Leech(1983)的‘礼貌’是以他人为中心(other-oriented)
的,其礼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为了‘拯救’Grice 的合作原则——解
释人们有时候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对礼貌的考量;二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最小化,即说话人把不礼貌的话略去或婉转地说出来。
在这样的基础上,Leech 提出了六大礼貌准则,分别为:(1)策略准则
(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5)赞同准
则(Agreement maxin),以及(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在这六条准则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一条是‘策略准则’,而其它准则
都是在此准则的指导下运作的(何兆熊 2000)。虽然第四则‘谦虚原则’
——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量夸大对自身的贬损——稍微涉及了对自身
!
14
礼貌的考量,但我们不能断定在这一准则下的言语行为是为了减低对自身的

不礼貌,还是对他人的不礼貌(Chen 2001)。总的来说,礼貌准则基本上
可浓缩为:‘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
受损最小’。尽管 Leech 承认礼貌涉及双方,即‘自身’(self)和‘他人’
(others)
10
(何兆熊 2000),但明显可以看出,他所指的礼貌主要还是针
对说话人对听话人的礼貌,即‘对他礼貌’(Other-politeness)。

此外,Brown & Levinson 在区分了不同的‘面子威胁行为’时,采取了
以下两种维度: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即话语既可能威胁听话人的面子,也
可能威胁说话人的面子;二是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即话语既可能威胁积极
面子,也可能威胁消极面子(Chen 2001)。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五种
减轻面子威胁的礼貌策略,并根据每种策略提出各种语言体现形式和例子。
不过,从这些策略看来,这些都是为满足听话人的积极和消极面子而提出的,
即以‘对他礼貌’为出发点。换句话说,说话人主要考虑的是听话人的面子,
避免冒犯对方(何兆熊 2000),至于当说话人自身面子受到威胁时,说话
人是如何、为何保全自身的积极或消极面子,论著中并没谈及。

有关‘对己礼貌’(Self-politeness)的概念与理论,Chen(2001)曾
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作为对原有的面子理论的一个补充。首先,他把‘对
己礼貌’定义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而采取的言语
行为或策略”(Chen 2001)。这里的‘对己’不仅是对说话人本身而言,
还包括当时话语所涉及的所有和说话人处于同一阵线或立场的人,他们可以
是说话人的朋友、同事、同行、同胞等等。

其次,他认为说话人的面子和听话人的面子同样‘脆弱’,说话人同样
有积极与消极面子的需要(Chen 2001)。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说话人本身的言语行为既能威胁‘对他面子’(other-face),也能威胁
!!!!!!!!!!!!!!!!!!!!!!!!!!!!!!!!!!!!!!!!!!!!!!!!!!!!!!!!
10

‘他人’除了指说话人本身外,还可能指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可能在交际现场,也
可能不在场。

!
15
‘对己面子’(self-face);另一方面,说话人的面子有时候受到对方某些
言语行为的威胁,面临面子丢失的可能。无论造成自我面子威胁的是说话人
本身,还是听话人,都可把这些对说话人自身面子构成威胁的行为称作‘对
己面子威胁行为’(Self-face threatening acts, SFTA),而当这种情况发生
的时候,说话人会考虑自己的面子需要,继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挽救自己的面
子。

Chen(2001)参考了 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理论,提出
了一套‘对己礼貌’理论框架,并划分了以下四种对己礼貌策略:

1. 公开的、不采取补偿行为(Baldly)
2. 补偿性言语行为(With redress)
3. 间接的言语行为(Off record)
4. 不采取威胁对己面子的言语行为(Withhold the SFTA)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此理论框架与 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
面子理论有两个主要不同点:

首先,对己礼貌策略并无所谓积极礼貌与消极礼貌之分(Chen 2001)。
根据 Brown & Levinson(1978,1987)的理论,‘对他礼貌’的礼貌策略的
选择是以威胁他人面子的行为为基础的。当说话人要发出一个他认为可能威
胁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必须估算在实施威胁面子行为时,他所
冒的风险有多大,从而决定采取哪一种礼貌策略形式。风险越大,越要选择
较间接的策略,而消极礼貌策略比积极礼貌策略来得间接和有礼貌。然而,
在谈到‘对己礼貌’时,Chen(2001)认为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并不是礼

貌程度的不同,而仅仅是面子类型的分别而已。简单举例,当对方向自己提
出借钱的要求时,他的行为只能说是对听话人的消极面子造成了威胁,在这
个情况下,回应对方时并不存在所谓的积极礼貌策略(如:通过表示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