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59 trang)

An inquiry into huang zongxis (1610 1695) sectarian concerns and his compilation of the mingru xuean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7 MB, 159 trang )

黄宗羲的门户关怀与《明儒学案》的编纂
AN INQUIRY INTO HUANG ZONGXI’S (1610-1695)
SECTARIAN CONCERNS AND HIS COMPILATION OF THE
MINGRU XUE’AN

白洁尹
PEH CHIEH YI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4


Declaration
I hereby declare that this thesis is my original work and it has been written by me in its
entirety. I have duly acknowledged all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which have been used in
the thesis.
This thesis has also not been submitted for any degree in any university previous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August 2014


Acknowledgement
With thinking and speech marked by prodigious rapidity, Prof. Lo Yuet Keung is
definitely not someone to be treated frivolously in academic discourse. And many
schoolmates shared this first impression of mine! While a few remained apprehensive,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his unique and inimitable way of tutoring like many other students. His
geniality and dedication in teaching makes him an endearing Laoshi.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can never be commensurate with the time and efforts he devoted to encourage
and empower me. Fraught with personal struggles, the past years had been nothing less than
an arduous journey for me. The ordeal fortified me but left me with regrets of not fulfilling
the duties of a good student to such a remarkable teacher. Any further utterances will only be
understatements to the immense insights I have gained from his impeccable instructions. It is
admissible to say that any flawed expatiation in this work can only be a result of my own
denseness.
I am most indebted to Dr. Yan Shoucheng. I would not be what I am if our paths did
not cross. He was the father figure I looked up to in my undergraduate years. The invaluable
lessons I had with him will always remain etched in my heart.
To the kindness of all professors in the Chinese and Philosophy departments whose
instructions had greatly broadened my perspectives and sharpened my discerning abilities, I
am filled with gratitude. The librarians at the Chinese Library had also lent timely assistance
to me and I wish to specially mention a word of thanks to Ms. Chong Loy Yin who never
fails to answer to all my pleas. Last but not least, I want to thank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the Chinese department for their support in my undertakings, particularly Mdm Fong Yoke
Chan who always provides me with sound advice.
To my loved one and the anchor in my life, thank you…
i


Abstract
Huang Zongxi (1610-1695) was both a historian and a thinker.

Previous studies

privilege him in either capacity. This thesis aims to show that Huang’s famous history of
Ming Confucian thought (Mingru Xue’an, Scholarly annals of Ming Confucians) was guided

by his persistent sectarian concerns within the Confucia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A firm
adherent of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Huang advocated strongly against the exclusivity of
the Cheng-Zhu school that was revered as Confucian orthodoxy. With his oeuvres as the
vehicle of his stance on the legitimacy of Wang Yangming’s (1472-1529) teachings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of learning, he vociferated his demands to reinstate Wang’s status as an
enlightened proponent of sagely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the Mingru Xue’an was noted for his
predilection in favouring Wang Yangming’s School of the Mind. Yet, the ways his magnum
opus exhibits how Huang devoted extensive attention to Wang’s school of thought should be
examined more closely with regard to the subtleties and nuances in his Mingru Xue’an as
historical writing.
In composing his annals of some two hundred Ming Confucians, Huang’s putatively
objective and judicious appraisals were in fact guided by his sectarian concerns. Huang
harnessed his source materials to corroborate his sometimes skewed evaluations of his
biographical subjects and lend covert support to his advocacy of Wang Yangming’s teachings.
Wit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wo biographies, “Cai Qing Xue’an” and “Chen Baisha
Xue’an”, this thesis reveals the objectives behind Huang’s deliberate selections and
manipulation of his source materials to underscore his evaluation of the Confucian thinkers in
their biographical accounts in the Mingru Xue’an. It argues that beyond his endeavour to
record chronologically the sayings of eminent Ming Confucians and the evolving
transmissions of their respective teaching, the aim of the Mingru Xue’an was to elevate Wang
ii


Yangming’s legitimate status in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of sagely learning and defend his
teachings against its late Ming critics. Huang rectified the parochial mindsets of Zhu Xi’s
adherents and chastise self-proclaimed followers of Wang Yangming whose sensational
doctrines were less than faithful to those of their spiritual master. Adverse to his
contemporary Confucians’ uncritical adherence to a single school of thought, Huang exhorted
them to accept Wang’s teachings in their true spirit but he did not repudiate the Cheng-Zhu’s
doctrines on the whole. Beyond the sectarian rivalry of the Cheng-Zhu and Lu-Wang schools,

Huang also offered a seemingly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Wang’s School of Mind by
criticizing the deviant learning of Yangming’s followers. With his doctrinal housecleaning,
Huang attempted to restore Yangming’s doctrine to its original state and seek endorsement
for its transmission in later generations as well as equal standing with the Cheng-Zhu
teachings.
Huang indulged in his multi-sect proclivity and it consequently effected in some
misrepresentations of the Ming Confucians in the annals. The argument follows that Huang
was all poised at turning the tide to recover the voice of Wang when Ming Confucians at his
times predominantly shared the Cheng-Zhu wavelength. While extolling Wang’s teachings,
Huang is more bent on embracing variance and seeking reorientation in the thinking of the
Ming and later Confucians. This idiosyncrasy perpetuated in his cornucopia of works.
Keywords: Huang Zongxi, Mingru Xue’an, Cai Qing, Chen Xianzhang, sectarian,
compilation

iii


目录
Acknowledgement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文献回顾与问题意识

1

第二节

研究取向与本文结构

13

第二章

蔡清在《明儒学案》中的知人疑云

17

第一节

〈蔡清学案〉中评述的疑议

18

第二节

〈蔡清学案〉中节文的问题


24

第三节

蔡清对陈献章之误解?

28

第四节

蔡清与陈献章学说之会通

31

第五节

从〈蔡清学案〉中看《明儒学案》对史料的剪裁

35

第三章

陈献章在《明儒学案》中的学宗问题

71

第一节

陈献章的学宗问题


73

第二节

〈白沙学案〉中看《明儒学案》对史料的选置

85

第四章
参考书目

余论

132
143


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

文献回顾与问题意识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受业刘宗周,重经史之
钻研,百家、释道之书莫不游心寓目,又博综涉猎,在天文、历算、音律等领域皆有
建树,可谓鸿儒硕学,学者称南雷先生。黄宗羲著述宏富,撰有《易学象数论》、
《南雷文定》、《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大统历推法》等等。正因黄宗羲
的学问深邃渊博,关于他的研究也极为多样繁富。目前学术界对于黄宗羲的研究多以

他的学术专长与著作性质分类为文史哲三方面。1
由于黄宗羲本身关乎史学与思想的著述与贡献甚为恢弘广博,学者对于这些方面
的论述显得欲罢不能。相对来说,黄宗羲作为文学家的身份则较少受到关注。关于他
文学造诣的研究虽不及分析其史学与思想的文章的数量来得庞大,但也颇为可观,2较

1

关于黄宗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难以备陈。本文不拟巨细靡遗地指出各方面研究的具体情况,仅在
此作一个大略的介绍,并列出一些较新的研究成果,以明晰本文的研究取向。有关黄宗羲的研究情况与
发展,可参考林于盛:《黄梨洲思想旨归探析》(台北县永和市: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 年),页
1-26。其所搜罗的相关著作资料甚为详赡,内容颇便观省。此外,读者亦可参看张宏敏:〈当代黄宗羲
思想与著作研究最新成果——“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6 期 08
期,页 71-72。另外,刘岐梅对于黄宗羲研究于 2006 年总结出了以下五点观察:“其一,近代学者的
黄宗羲研究,缘起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真正学理意义上的客观探究还甚为缺乏,而且往往附属于意
识形态的框架,无法开掘出思想发展的真正底蕴。其二,由于对启蒙、民主等概念理解的标准不一致,
关于黄宗羲思想的性质一直存在着分歧。因此,只有从当代学术立场的视域,在切实把握启蒙、民主等
基本概念的思想特质和内在意蕴的基础上,才能对黄宗羲的政治思想特别是所涉及的具体政治问题,展
开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探讨和论析。而目前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和深入研究还亟待加强。其三,学者对黄宗
羲思想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政治哲学方面,而对其史学思想、经学思想的探讨尚嫌不足,对其科学思
想的分析和关注亦较少,且多是现象的解释,缺少理论的分析和深化。其四,对于黄宗羲启蒙思想的历
史命运,学者重视不够。尤其是对黄宗羲启蒙思想在清中叶的中衰,以前较少思想内在原因的分析,对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影响分析得也不够深入、细致。其五,总体上来看,有关黄宗羲思想的
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无论深层次的专题探讨还是系统性的综合研究都还有待加强,特别
是对于黄宗羲思想的当代价值的认识和开掘还极为不够。”见刘岐梅:〈黄宗羲研究百年述评〉,《青
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 02 期,页 63-64。另有学者企图纠正黄宗羲的研究中所出现的各种误
读现象,如:清末民初,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学者们将他的思想直接与西方民主、自由等思想相嫁
接。参见黄勇军:〈清末以降黄宗羲研究批判〉,《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 年 02 期,页
125-128。
2
关于黄梨洲在文学思想与作品的研究概况,可参考林于盛:《黄梨洲思想旨归探析》,页 13-16。


1


近期的期刊论文有〈清初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嬗变——以黄宗羲、全祖望同题碑传文
为介质〉。3总体而言,其中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文学批评方面,且以诗论居多。4
在不胜枚举的黄宗羲思想的论述中,我们又可按主题分成经济、5教育、6伦理,7
等等的研究。近年,学者更多以新颖的视角来深化对黄宗羲思想的了解,对他的妇女
观、遗民观和命运观等予以讨论,8但大部分的研究仍集中在他的政治思想9和理学宗旨

3

雷斌慧:〈清初浙东学派文学思想的嬗变——以黄宗羲、全祖望同题碑传文为介质〉,《浙江学
刊》,2014 年 01 期,页 101-107。
4
张晓兰:〈黄宗羲戏曲观探微——兼论其学术观对戏曲观之影响〉,《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2 年 02 期,页 142-145;邓富华:〈黄宗羲传记文学思想刍议〉,《文艺评论》,2011 年
08 期,页 108-113;武道房:〈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与诗文批评〉,《文学评论》,2011 年 03 期,页
41-50;张如安:〈不以门户论是非,且承学统求正路——论黄宗羲的明文批评〉,《浙江社会科
学》,2010 年 09 期,页 78-82;温德朝:〈论黄宗羲诗学思想与清初浙派之建构〉,《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 03 期,页 81-87;温德朝、徐放鸣:〈黄宗羲诗歌审美艺术论〉,
《南京社会科学》,2009 年 02 期,页 87-92,以及俞樟华、俞波恩:〈黄宗羲传记理论研究〉,《荆
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年 05 期,页 33-37,71。
5
张志超、吴晓忠:〈关于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对策研究——兼议破解“黄宗羲怪圈”的路径选
择〉,《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 03 期,页 84-92;高喆:〈从黄宗羲定律探析
中国当前税制结构〉,《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 年 03 期,页 98-100;刘恒武、杨心珉:
〈明代的钱法阻滞问题与黄宗羲的钱法思想〉,《浙江社会科学》,2010 年 09 期,页 64-71,127,以
及杜恂诚:〈“黄宗羲定律”是否能够成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 年 01 期,页 153-156,
176。

6
冯凯峰:〈论黄宗羲的人才观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 年 01 期,页 7982;王慧:〈黄宗羲教化思想研究〉,《教育评论》,2013 年 01 期,页 144-146;张爱梅:〈试论黄
宗羲教育思想之特色〉,《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 06 期,页 828-831;刘
晓:〈浅谈黄宗羲教育思想及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江西教育》,2011 年 08 期,页 7;胡发
贵:〈试论黄宗羲的“学校”观〉,《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 年 03 期,页 113-116;梁雪:
〈黄宗羲教育思想成因初探〉,《沧桑》,2011 年 02 期,页 13-14;王涛:〈黄宗羲教育思想对明清
实学思潮的影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 05 期,页 90-93,以及
黄敦兵、雷海燕:〈黄宗羲与明清之际学统的重建〉,《浙江学刊》,2008 年 02 期,页 55-63。
6
陈谷嘉:〈黄宗羲伦理思想的近代民主启蒙元素——《明夷待访录》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伦
理学研究》,2013 年 02 期,页 35-39;黄勇军:〈中国传统异端思想的自我限度——李贽与黄宗羲伦
理思想比较研究〉,《伦理学研究》,2011 年 04 期,页 32-36。
7
陈谷嘉:〈黄宗羲伦理思想的近代民主启蒙元素——《明夷待访录》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伦
理学研究》,2013 年 02 期,页 35-39;黄勇军:〈中国传统异端思想的自我限度——李贽与黄宗羲伦
理思想比较研究〉,《伦理学研究》,2011 年 04 期,页 32-36。
8
李爱贤:〈论黄宗羲的妇女观——以黄宗羲女性散传为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 年 02 期,
页 54-57;吴增礼:〈黄宗羲的遗民观——从“继志续事”的角度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14 年 S2 期,页 125-128;黄敦兵:〈试论黄宗羲的乡俗治理思想——以黄宗羲对命
运观与葬地制的批评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 年 02 期,页 96-101;张圆圆:〈黄宗羲学
术发展规律论〉,《理论探讨》,2013 年 02 期,页 70-73,以及贾庆军:〈黄宗羲的天人感应说与革
命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 年 05 期,页 102-106。
9
张代响:〈本土民主法治的先声——黄宗羲法律思想评述〉,《法制与社会》,2012 年 36 期,页 1516;包利民、唐瀚:〈中西比较视野中的“强者政治学”——从黄宗羲与柏拉图的古典政治思想出
发〉,《求是学刊》,2012 年 05 期,页 26-31;黄勇军:〈权力论:黄宗羲对儒家政治合法性理论的
复归与突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 年 04 期,页 80-83;万昌华:〈黄宗羲国家政
治体制思想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 02 期,页 1-8;贾庆军:〈黄宗

2



10

,当中也有结合两者而作讨论。11就学术源流而言,研究黄宗羲哲学思想的论者无不

把他归纳在王阳明(1472-1529)心学旗下。12学者陈祖武就扼要地点出:“黄宗羲之
学,近承刘宗周,远宗王守仁”,其治学以捍卫阳明心学自任。13
黄宗羲作为史学家,历来备受青睐。 14 学者对其在史学上的贡献和影响或作综
述,又或设立专门研究加以评述,研究课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如:史书的体例、编纂
学、文献学,史学思想等。15当然,要论及黄宗羲的史学,申论他如何治史,学者莫不
以其学术史巨作——《明儒学案》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明儒学案》全书共62卷,列
17个学案,收录了两百一十二个明儒的资料,有法度地总结并记录了明代学术思想的
流派与师承演变情况。朱鸿林称《明儒学案》为“国学必读之书”。他指出前人极为

羲的王霸义利之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 年 02 期,页 54-58;赵庆:〈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及其法律思想研究〉,《学理论》,2011 年 18 期,页 217-218;允春喜:〈在道义与
事功之间——黄宗羲伦理政治思想新探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 年 02 期,页 107-111;允
春喜:〈黄宗羲“君臣”观辨析〉,《道德与文明》,2011 年 01 期,页 103-108;李继富:〈黄宗羲
政治思想变化及其原因浅析〉,《法制与社会》,2011 年 01 期,页 251;刘华安:〈黄宗羲君主政治
理论中的“协同治理”思想探析〉,《浙江社会科学》,2010 年 09 期,页 72-77,127;允春喜:
〈“民本之极限”还是“民主之萌芽”——黄宗羲政治思想定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 年 03 期,页 39-45,以及彭国翔:〈公议社会的建构:黄宗羲民主思想的真正精华——
从《原君》到《学校》的转换〉,《求是学刊》,2006 年 04 期,页 44-49。
10
张立文:〈黄宗羲穷心的万殊之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 05 期,页 110,46;方祖猷:〈从王艮到黄宗羲——试论中国启蒙思潮的产生和演变〉,《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
学版)》,2013 年 06 期,页 78-83;刘梁剑:〈人物之际:黄宗羲“一本万殊”思想的一个面向〉,
《学海》,2012 年 01 期,页 160-164;贾庆军:〈黄宗羲与弟子学术分歧研究之思考——《清初浙东
学派论丛》专章析评〉,《史林》,2013 年 01 期,页 176-184,191,以及董根洪:〈论黄宗羲实学和
朱舜水实学的区别〉,《孔子研究》,1997 年 04 期,页 79-87。

11
顾家宁:〈秩序与心性:经世视域中的黄宗羲心学探析〉,《现代哲学》,2014 年 02 期,页 109117;邓辉、左珂:〈“气本论”下的“圣王之治”——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哲学探究〉,《吉首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 03 期,页 5-8。关于黄宗羲的政治和哲学思想方面的具体研究和著作情
况,可参看林于盛:《黄梨洲思想旨归探析》,页 3-10。
12
孙宝山:〈黄宗羲对阳明学的继承和调整〉,《中州学刊》,2012 年 04 期,页 128-133;吴光:〈谈
谈阳明学的真精神——兼论刘宗周黄宗羲对阳明学的转型〉,《教育文化论坛》,2010 年 04 期,页 16;张宏敏:〈王阳明“本体工夫之辨”在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中心的思
考〉,《阳明学刊》,2009 年 00 期,页 131-137;吴光:〈从阳明心学到“力行”实学——论黄宗羲
对王阳明、刘宗周哲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中国哲学史》,2007 年 03 期,页 100-111,
以及杨国荣:〈本体与工夫:从王阳明到黄宗羲〉,《浙江学刊》,2000 年 05 期,页 12-18。
13
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 年),页 121。
14
关于黄宗羲的史学思想与著述的具体情况,可参看林于盛:《黄梨洲思想旨归探析》,页 10-13。
15
楼毅生:〈论黄宗羲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河北学刊》,1995 年 06 期,页 103-107;朱义禄:
〈论黄宗羲“诗文补史”说〉,《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 年 05 期,页 85-91;王家范:〈复
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从“黄宗羲定律”说开去〉,《探索与争鸣》,2010 年 01 期,页 2532,以及赵连稳:〈黄宗羲史学初探〉,《齐鲁学刊》,1997 年 01 期,页 108-114。此文从史学思想
和史料观两方面,初步探讨了黄宗羲的史学,认为黄宗羲倡导的经世思想、民族思想及对史料观点的阐
发均有独到见解。

3


重视此书,像梁启超就誉其为“六百年间学术的总汇,影响近代甚深”。16确然,梁启
超甚为推崇《明儒学案》,他说:“中国有完善之学术史,自梨洲之著学案始。”17陈
祖武也称颂其开史学新风气说:“倘若没有《明儒学案》,在中国的传统历史编纂学
中,也就无从挺生学案体史籍的新军了。”18钱穆先生(1895-1990)则谓是书是讲学
术思想的一种专门史,专治明代史者如不及此书,则可谓专中仍有缺。19关于《明儒学
案》的研究,有从整部书着手的,20亦有从个别学案切入的。21


首先,若要以整部书来立论,我们必须厘清著作本身的属性问题,因为这攸关
《明儒学案》是否能作为史学材料来加以探讨。尽管学者自来皆称《明儒学案》为一
部学术史名著,陈锦忠却力排众议,指出《明儒学案》并非史书,而应称为“理学之
书”。22他辩析说:
关于梨洲此书的性质,自《四库提要》列入史部传记类以后,从来学者都以史书
目之。近代学者梁任公先生更以此书能将各学派全数网罗,也能将各家学说的特
16

朱鸿林:《朱鸿林读黄宗羲:〈明儒学案〉讲稿》(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 年),页 7-8。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年),页 55。
18
陈祖武:《中国学案史》,页 111。
19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页 232。
20
从整部书《明儒学案》着眼的研究包括:王婧倩、唐玉洁:〈《明儒学案》学术史观发微〉,《黑河
学刊》,2012 年 06 期,页 52-53;姚文永;王明云:〈从《明儒学案》看黄宗羲的儒佛观及其矛
盾〉,《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 05 期,页 81-84;陈卫平:〈突破传统,书写
信史——《明儒学案》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历史先导意义〉,《人文杂志》,2012 年 03 期,页 1924;屈宁、王曼:〈论《明儒学案》的历史内涵和思想价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 年
00 期,页 231-244;陈畅:〈论《明儒学案》的道统论话语建构〉,《学海》,2012 年 01 期,页 155159;姚文永:〈“共行只是人间路,得失谁知天壤分”——从“一本而万殊”看《明儒学案》为何不
给李贽立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 02 期,页 93-96;张实龙:〈修
德而后可讲学——论《明儒学案》的精神〉,《浙江学刊》,2007 年 01 期,页 86-92;王记录:
〈《明儒学案》缘何不为李贽立学案?——兼谈黄宗义的学术史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3 年 05 期,页 14-16;祁英:〈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华夏文化》,2000
年 01 期,页 60-61,以及吴怀祺:〈《明儒学案》,一部开风气的学术史著作〉,《史学史研究》,
2000 年 01 期,页 24-30。
21
以个别学案展开论述的有:姚文永:〈浅谈《明儒学案》的文献选择——以颜均、何心隐、陈九川为
例〉,《运城学院学报》,2014 年 01 期,页 9-12;赵文会:〈《明儒学案•师说罗汝芳传》人物考

辨〉,《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 年 05 期,页 89-92;朱光磊:〈《明儒学案•师说》
“邓先生”考述〉,《人文杂志》,2013 年 05 期,页 21-26;姚文永:〈析薛瑄的复性说——兼论黄
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对薛瑄的评价〉,《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 04 期,页
62-65;陈复、叶震:〈评黄宗羲对钱德洪思想的认识〉,《阳明学刊》,2011 年 00 期,页 221-243,
以及黄敦兵:〈试论黄宗羲对王畿的哲学史重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 年 06 期,页 111118。
22
陈锦忠:〈黄宗羲《明儒学案》著成因缘与其体例性质略探〉,《东海学报》,1984 年 25 期,页
129。
17

4


点提契出来,又能忠实传写各家真相,并将各人的时代与一生经历大概叙述以呈
显其全人格……从梁任公先生所言乃至近代史书或学术史、思想史作的标准而
言,视梨洲此书为史书或学术史作品固无不可;可是,若从梨洲撰此书的用意与
其对中国传统史书体例的认识而论,向来所定之性质或也有必要稍作检讨。据上
引此书“凡例”观之,其于周(汝登)、孙(奇逢)二氏的两部宗传乃称以“理
学之书”,不以“传”名;而于其所作,不仅未以“传”名,且反复再三申明其
乃为有心理学者而作。……是故,梨洲此书乃在述明儒之“学”而非述明儒之
“史”实也至为明显。23
他又说黄宗羲深谙史之体有三:编年,列传和纪事,而其书名为“学案”,便自非为
传统史书之作。24陈锦忠还辩论道:“传统史书之作,所讲究乃在剪裁、镕铸之工夫,
于所录之文必镕入史文之中;可是梨洲此书所录诸儒论学文字,虽有剪裁却不但未加
镕铸,反而使之独立附在各传之后……,则其非作史、作传自是更明。至于其颜此书
曰‘案’,而不称‘史’亦不以‘传’名,当亦可反映梨洲固无视之为史书的用心
了。” 25陈氏诸说法自然有其道理,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将中国传统史学体例局限于编
年,列传和纪事三体之中。《史记》之前亦未有纪传体之撰述,但不害于司马迁(约
前 145-前 87)撰史之事实。要之,《明儒学案》自可为传统史书体例之外的另一种体
例而不失其史书的性质。陈氏所谓的“理学之书”的内涵、定义究竟为何,也非不辩

而明,而还需更多商榷。此外,黄宗羲将案主的语录附在各传之后,这并不代表其叙
传或史文内容与之毫无关系。事实上,宗羲所引录的史料多有助于证成其叙传中对传
主的论断。最后,以书名来确定书的性质的做法似乎该予以更多讨论。史籍是否一定
要以“史”或“传”为名?陈祖武在《中国学案史》中这么说道:“作为一种独立的
史籍编纂体裁,学案体史籍以专记学派流衍为特色。始而述一家一派源流,继而汇合
诸多学术流派为一编,遂由一家一派之学术史,而演为一代乃至数百年众多学派的学

23

陈锦忠:〈黄宗羲《明儒学案》著成因缘与其体例性质略探〉,页 137。
陈锦忠:〈黄宗羲《明儒学案》著成因缘与其体例性质略探〉,页 137。
25
陈锦忠:〈黄宗羲《明儒学案》著成因缘与其体例性质略探〉,页 137-138。
24

5


术史。”26简言之,史无定法,学案体裁只是史家叙述历史时因应其撰作的实际需要而
运用的一种史法,若罔顾书中实际所记载的史文内容,而纠结在书名上来揣测作者之
作意,难免不得其实。
关于《明儒学案》的性质,朱鸿林在另一方面也根据传统目录学中“经、史、
子、集”的分类法,提出《明儒学案》为“子书”的说法。27他主张“与其认为黄宗羲
在原意上以《明儒学案》为一本史书,毋宁认为他在原意上是将此书作为一本子
书”,因为“这个论点在相当程度上能使我们解除从史学角度来读《明儒学案》时所
遇到的困难”,像是书中黄宗羲对个别儒者的看法是相当主观的,他认为“如果作为
一本子书,这可能无所谓,但作为一本史书的话,史家要求的客观和持平态度是有所
缺乏的”。28但司马迁在《史记》中未尝没有对传主给予主观的评价,而其书古今都公
认为史书。有趣的是,针对黄宗羲为何会在各学案中提出个人主观的意见,钱穆先生
则别有一番体会,他认为《明儒学案》固然是一部史书,而里面不断有论断、有批

评,不断有梨洲自己意见穿插,29原因是:

26

见陈祖武:《中国学案史》,页 1。事实上,学案体作为史籍的体例并非始于《明儒学案》,以学案
体为史籍的著作,书名也不尽相同。陈祖武说:“在中国史学史上,学案体史籍的兴起是宋、元以后的
事情。南宋朱子著《伊洛渊源录》开其端,明、清间周汝登、孙奇逢后先而起,分别以《圣学宗传》、
《理学宗传》畅其流,至黄宗羲《明儒学案》出而徽帜高悬……。”见陈祖武:《中国学案史》,前
言,页 2。
27
针对黄宗羲著作《明儒学案》的用意以及此书的性质,朱鸿林把“学案”定义作“为学方案”,他主
张 “《明儒学案》是黄宗羲为想要追求儒学的读者提供一个用得着的为学方案”。他进一步说明“全
书的各个个案汇集一起,目的就是给读者提供选择,作为各自进学的参考。”故朱鸿林说:“与其说
《明儒学案》是一本记叙性的史书,毋宁说它是一本寓意性的子书更好……他的宗旨就是给此书的学者
提供为学方案,让读者按照自己的性向去作选择。他这里的长处是不强人认同,不强人跟哪一条路走,
他相信在众多个案的情形之下,有意的学者会有判断力去选取自己喜欢的那一家来学习。”见朱鸿林:
《朱鸿林读黄宗羲:〈明儒学案〉讲稿》,页 25-26。就《明儒学案》提供的“为学方案”看来,我们
固然可说《明儒学案》让读者保留选择权,依个人判断从众多的“学案”中选择学习进路,但须知读者
是仰赖黄宗羲在“学案”里所做的评论及所提供的材料来作选择的。易言之,宗羲在各个学案里对案主
作出的评价及其所选置哪些材料最终会影响读者的选择。职是之故,这里始终有黄宗羲如何甄选史料的
问题。朱鸿林先生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出了他对于“学案体”的定义与分类的看法。他认为《明儒学案》
不应作为史书看待。参见 Hung-lam Chu, “Confucian‘Case Learning’: The Genre of Xue’an
Writings , ” in Charlotte Furth, Judith T. Zeitlin, and Ping-chen Hsiung, eds., Thinking
with Cases: Specialist Knowledge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pp.244-248.
28
朱鸿林在谈及《明儒学案》的用途时,指出在黄宗羲的意图里面,这本书还是一本子书。他认为
“《明儒学案》如果作为一本史书,那它在材料的剪裁和熔铸方面都不算理想,传记后面所附的文字,
尤其常有问题”。见朱鸿林:《朱鸿林读黄宗羲:〈明儒学案〉讲稿》,页28-31,39,69。
29

钱穆先生更不讳言黄宗羲的意见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明学派的意见为意见。换言之,《明儒学案》里的
说法代表了阳明学派的主张。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页 236。

6


梨洲说:“古人因病立方,原无成局”,讲学著书,也就等于一个医生开方治
病,要看什么病,才开什么方,哪有一定的方案。所谓“学案”,亦就是在当时
学术中各个方案,都因病而开。梨洲又说:“通其变,使人不倦,故教法日新,
理虽一而不得不殊,人手虽殊而要归未尝不一”,这是说,时代变,思想学术也
该随而变。所以要变,乃为来救时病。反其本,则只是一个真理。30
依钱先生此说,黄宗羲只是在编撰史书时寓论于史,希望学者顺应时代需求,通变日
新,导正自身在治学上的弊端。其实,无论《明儒学案》是“子书”或“史书”,黄
宗羲在这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收录了许多历史文献,也记载了案主们的学术背景及其
历史环境,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他如何甄选和利用他的史料,如何撰写一篇传记、
如何组成一卷学案、如何组织个别学案以贯通成为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这无疑是一
个关乎撰史的史学问题。因是之故,以《明儒学案》为根据来谈论黄宗羲的史学,还
可以算是持之有故的。

承上所言,学者自然也针对《明儒学案》举出编纂历史的议题。 31学者姚文永试
图剖析《明儒学案》编纂上的考量。他称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编著过程中,对入
案标准、文献选择、案主评价等都有一定的设计与要求。其中,在入案标准上,学有
自得与宗旨是大原则,辟佛是必备的规范,而师承是重要的参考;对文献选择而言,
能反映学者“一生之精神”的文献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文献;对案主评价而言,是
以心学或向心学靠拢为基本原则。他认为通过黄宗羲对学案体编著原则、规范的设
定,《明儒学案》既能突出有明一代的学术成就,又能整齐划一,但其不足亦甚为明
显,最大的不足就是不能全面反映明代儒学的发展与演进。针对此,姚氏似乎罔顾
《明儒学案》里有〈诸儒学案〉这一事实。〈诸儒学案〉长达15卷,占全书近四分之
一篇幅,共收42位儒者,占全书五分之一的数目。姚氏辩称道:“黄宗羲以心学或向
30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页 236-237。
姚文永:〈浅谈《明儒学案》在编辑学上的特色〉,《编辑之友》,2010年06期,页100-101。姚文
永;王明云:〈《明儒学案》补编编著刍议〉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6期,页7475。李文辉:〈从《伊洛渊源录》到《明儒学案》——学案体之体例演进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学
刊(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页1-20。此论文就二书的结构、材料处理、编辑体例和学派传承进
行比较,以窥看历史上学案体在编辑体例上之演进状态。
31

7


心学靠拢为原则,许多学者被排除其外便容易理解。如明代著名学者陈建非但没有向
心学靠拢,而是批判心学,其不被入案也就可以理解了。”32事实上,《明儒学案》里
也收录了不少以批判王阳明良知说为志的人物,如张岳(1492-1552)便是很好的例
子。33值得注意的是,姚氏在自己稍早的一篇文章中说“重‘工夫’轻‘本体’”是黄
宗羲编著《明儒学案》所贯穿的一条重要原则。文中指出在探讨明代灭亡的原因时,
许多人认为明亡与心学的空疏有关,更有甚者,直接把明亡的原因归因于心学,这是
心学重要继承者黄宗羲所不认可的。他认为黄宗羲树立重“工夫”轻“本体”的心学
发展脉络既是对那些心学亡明论鼓倡者的纠正和鞭辟,也浸透了黄宗羲捍卫心学门户
的心理历程。34但姚氏在另一项研究中又说明“自得”和“宗旨”才是《明儒学案》的
一个重要编撰方法与原则。35该文尝试论证“自得”和“宗旨”不但是黄宗羲编撰《明
儒学案》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指导和规范心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姚氏认为黄宗羲
“学贵自得”的所谓“自得”是一种强调主体意识的治学精神,是《明儒学案》选案
的重要参考;“宗旨”不但是对“自得”的肯定和提升,而且体现了黄宗羲的学术脉
略和治学精神。姚氏主张“自得”和“宗旨”既是我们后人研究黄宗羲和《明儒学
案》所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又为我们以后编撰学术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36如
此一来,姚氏究竟是主张“重‘工夫’轻‘本体’”,抑或是“‘自得’和‘宗
旨’”为《明儒学案》重要的编撰原则,还是两者皆是,两者皆重要?37学者若仅就其
所见的零星语料来立论,便易产生见仁见智的情况。学者在把握到不同的线索时,说
明《明儒学案》所反映的编撰原则,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严格来说,他们的做法

实际上只是凑合《明儒学案》的只言片语,从而理出黄宗羲思想中的某些环节,以偏
概全,因此未能真正掌握全书的编纂根本原则。
32

姚文永:〈浅析黄宗羲对学案体的设计——兼释《明儒学案》未列诸儒之原因〉,《图书馆研究与工
作》,2014 年 01 期,页 49-52。
33
见周天庆:《明代闽南四书学研究:以宗朱学派为中心》(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年),页 241295。
34
姚文永、张国平:〈重“工夫”轻“本体”——谈黄宗羲编著《明儒学案》所贯穿的一条重要原
则〉,《殷都学刊》,2011 年 第 04 期,页 139-143。
35
姚文永在这篇论文提到的“自得”与“宗旨”的编纂原则,内容显然和他最近〈浅析黄宗羲对学案体
的设计——兼释《明儒学案》未列诸儒之原因〉的文章里的诸多入案标准有重叠的部分。
36
姚文永、宋晓伶:〈“自得”和“宗旨”——《明儒学案》一个重要的编撰方法与原则〉,《大连大
学学报》,2010年3月,页7-11。
37
本文确认姚文永同为两篇文字的合著者,同时也发现姚氏另有文章以〈《明儒学案》编纂原则与方法
初探〉为名,合“自得”、“宗旨”、“工夫”及“本体”四者为《明儒学案》的编纂原则。见姚文
永:〈《明儒学案》编纂原则与方法初探〉,《淡江人文社会学刊》,2010年3月,页47-68。

8


尽管学者在厘清《明儒学案》的编纂原则时,出现了模棱两可、紊乱的情况,但
可以看出他们尝试从黄宗羲的思想层面(说“工夫”和“本体” 等)出发,去发掘他
在甄选与分布史料时所遵循的大方向。但如前所示,学者一般上多按照自己的专业领
域,立足于某个视角,或以黄宗羲思想中不同面向为研究命题,又或以其史学造诣为
考察重点,两者分而治之。可是,当学者论及《明儒学案》的编纂问题时,便会产生

结合黄宗羲之思想及其史学两方面来展开论述的情况。必须指出,虽说《明儒学案》
是一部思想史著作,但编辑思想史作品并不一定要融入作者本人鲜明的思想。进而言
之,若作者并未尝试透过史料的编纂来表达其本身独到见解和主张,则读者也无需深
究作者的思想了。像是黄宗羲编《明文海》时,大量地搜罗明代诗文,目的在于求
备,因此四库馆臣指出其书“欲使一代典章人物,俱藉以考见大凡。故虽游戏小说家
言,亦为兼收并采,不免失之泛滥,然其蒐罗极富,所阅明人集几至二千余家。”38
《明文海》实际上是一部“文学史”的史料的汇编,但正因为黄宗羲在网罗诗文时无
所取舍,不论作品的优劣,无关作者门户,无有具体的立场,《明文海》只能说是具
备文学史料的面貌,而无文学历史发展的实情。如果黄宗羲在选择明代理学人物入
《明儒学案》时,也同样不加甄选,相信我们在讨论其编纂原则时,也就无需触及其
所蕴含的思想了。但是我们知道黄宗羲在编纂《明儒学案》时,目的不在全面网罗相
关的人物及其史料,他设定学案都有特别的考量;他撰写学案都别具匠心。按陈锦忠
的说法,黄宗羲为东林学派另立学案,是基于他与东林学派的特殊关系,有其思想上
的考量。39当然,《明儒学案》以刘宗周学案作结,也是黄宗羲个人的判断,而并非在
刘宗周之后,明代学术史就无有他人他事了。事实上,在《明儒学案》的〈发凡〉
中,黄宗羲开篇即特别声明自己不满于周汝登(字海门,1592年前后去世)的《圣学
宗传》和孙奇逢(字锺元,1585-1675)的《理学宗传》两部内容相类的明代理学史的
体裁和写法,因而自己别有发明。40此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自序中,他又直
言:“盈天地间皆心也,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故穷天地万物之理,即在吾心之中。
后之学者,错会前贤之意,以为此理悬空於天地万物之间,吾从而穷之,不几於义外
乎?此处一差,则万殊不能归一。夫苟工夫着到,不离此心,则万殊总为一致。学术
之不同,正以见道体之无尽也……有明事功文章,未必能越前代,至於讲学,余妄谓
38

见《明文海》提要,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453:2。
陈锦忠:〈黄宗羲《明儒学案》著成因缘与其体例性质略探〉,《东海学报》,页 121-129。
40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儒学案发凡〉,1:14。
39


9


过之。诸先生学不一途,师门宗旨,或析之为数家,终身学术,每久之而一变。二氏
之学,程、朱辟之,未必廓如,而明儒身入其中,轩豁呈露。用家倒仓之法,二氏之
葛藤,无乃为焦芽乎?诸先生不肯以朦懂精神冒人糟粕,虽浅深详略之不同,要不可
谓无见於道者也。余於是分其宗旨,别其源流,与同门姜定庵、董无休操其大要,以
著於篇,听学者从而自择。”41显然,要了解《明儒学案》一书的性质,我们不能不注
意黄宗羲匠心独运之处,这包括他编撰个别学案和规划全书的用心以及这番用心背后
衡诠理学的立场。

综上所述,《明儒学案》基本上是黄宗羲作为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揉合一体的杰
作,既囊括明代的理学精彩,亦勾勒其发展的脉络,脉络从史料及人物的甄选开始,
精彩则尽显编纂者本人的理学立场和见识。美国明史专家司徒琳(Lynn A. Struve)
在检视前人对黄宗羲的评价时指出,尽管论者或过于褒奖其成就,但《明儒学案》毕
竟有两大贡献不可抹杀。其一在于黄宗羲将理学家以“讲学”方式表达的思想和撰史
方法熔铸于一炉,这反映出他在论述思想时不作空论,而是立足在严实的史料之上。
其二是黄宗羲在编撰中呈现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微妙张力,使读者在理解他个人的评
论的同时,享有开放的思维空间。 42 另外,已故西方明代思想史专家秦家懿(Julia
Ching)也曾反复强调黄宗羲是以思想家和史学家的双重身份来编撰《明儒学案》的。
她指出黄宗羲像孔子著《春秋》一样,臧否理学人物,于众家学术之纷纭中裁夺孰优
孰劣。秦家懿指出,不管是选择以学案体例来写这部学术思想史,还是在材料的选择
上,都可以看出黄宗羲编纂《明儒学案》的特别用意。对于书中引录史料时的诸多错
误,秦氏也提出了疑问。43然而,或许因为秦家懿的作意不在详谈以上问题,她并未畅
述其高见。
秦家懿认为读者即使不一定能欣赏或同意黄宗羲的评骘,但仍能从他在编撰史
文时所展现的渊博知识与激情汲取滋养。44陈荣捷则指出《明儒学案》节录明儒哲学著

41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儒学案序〉,1:7-8。
Struve , Lynn A. ( 司 徒 琳 ), “Huang Zongxi in Context: A Reappraisal of His Major
Writing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7, No. 3 (Aug., 1988), p.484.
43
见 Julia Ching ed., with collaboration of Chaoying Fang, The Records of Ming Scholars: A
Selected Transla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pp.8,33-34.
44
见 Julia Ching ed., with collaboration of Chaoying Fang, The Records of Ming Scholars: A
Selected Translation,p.34.
42

10


作,并评述他们的言行,是有明一代学术思想之渊薮。其精确处,中国学术无以上
之。45朱鸿林在讨论《明儒学案》之用途时,指明此书所见的明代思想,轮廓具备,可
作索引之用。46朱义禄则肯定《明儒学案》的体裁为后人不断仿效的史学学案体。他认
为“由一个个学案组成的学案群、精湛独到的评案与学者原著精粹的选编,是组成学
案体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是互相关联的,他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决定了学案体有
两方面的功能,即既有学术思想资料汇集的功能,又有探索学术思想史的发展规律的
功能。”47朱氏认为黄宗羲发挥了“源于孟子,中经王阳明的自得精神”,以“一本万
殊”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撰写《明儒学案》。他说:“‘宗旨历然’,是把握学者
(学派)思想的核心,强调客观性的把握,把握学脉,是指把握一个时代学术思想发
展的规律,强调的是科学性。这两个把握的相互配合,使《明儒学案》不仅成为有明
一代思想史的实录,而且较好的反映了明代思想史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它成为中国古
代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思想史。”48《明儒学案》的问世是学案体形成的标志。49
但不管是以“一本万殊”,还是“工夫本体”作为编纂原则,都似乎不能为《明儒学
案》编选和处理材料上出现的矛盾情况做圆满的解释。学者们如此推重,论者也以
《明儒学案》甄综人物,陶铸学术之正,在评论明儒或探讨明代学术时加以称引,这
不无道理。一些论者更不假思索地以《明儒学案》中之评述为颠扑不破的论证,引而

申之,以之为立论的铁证和有力注脚。50本文认为在给予《明儒学案》应有的赞誉的同
时,不能对其文本中在甄录史料上和人物叙传内容中所出现的疑点视而不见。这些疑
点正是我们窥察黄宗羲在编纂《明儒学案》时所怀抱的根本考量因素的孔隙。
钱穆先生早年曾经这么介绍《明儒学案》容各家于一处的特点:“各家讲学,各
有一番宗旨,也就是有其某种一偏之见。或许他的这番一偏之见,正和别人的处于相
反之地位。如我们说杨朱为我和墨子兼爱,各是一偏,又是相反。但学问成家,此等
处总不能免。即是明儒讲学,他们虽只在理学的传统中,只要他们成了一个‘家’,
依然免不了各占一偏,或各自相反。而黄梨洲能在他们全部的著作里,各为他们找出

45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台北市:台湾学生,1984 年),页 181。
朱鸿林:《朱鸿林读黄宗羲:〈明儒学案〉讲稿》,页 28-31。
47
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出版社,2001 年),页 256-257。
48
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页 257。
49
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页 261。朱熹已著有以学案体裁的《名臣言行录》。
50
详见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年),页 5-15。
46

11


各自的精义,不论是一偏的,或是相反的,他都把来写进他的《学案》里去,这是
《明儒学案》最了不起的地方。”51但及至晚年,钱穆却指出《明儒學案》不能作为治
明代儒学的最终凭借,只能当参考书,不可奉为楷模。他论黄梨洲治学之可议处时,

曾引述全祖望(1705-1755)评论:“先生之不免余议者有二:其一则党人之习气未
尽,盖少年即入社会,门户之见深入而不可猝去。其一则文人之气未尽,以正谊、明
道之余技,犹留连于枝叶。”钱先生自己则总结说:“(梨洲)尚有一种讲学家习
气,尊传统,争门户,正与谢山所举党人之习、文人之习二者,同为不脱明末学人之
面目。故梨洲当日与并世学人争学术异同,颇有过甚之处。”52黄宗羲的门户之见是否
左右了他撰写明代学者的叙传和甄选文献材料?钱穆先生曾这么说道:“余少年读黄
梨洲《明儒学案》,爱其网罗详备,条理明晰,认为有明一代之学术史,无过此矣。
中年以后,颇亦涉猎各家原集,乃时撼黄氏取舍之未当,并于每一家之学术渊源,及
其独特精神之所在,指点未臻确切。乃复时参以门户之见,意气之争。刘蕺山乃梨洲
亲所受业,亦不免此病。” 53 钱先生认为黄宗羲持论仍陷于程朱、陆王宗派门户之
争,“故其晚年所为学案,已仅可为治明代儒学者之一必要参考书而止。” 54钱先生
的论断并非基于一时之笼统印象,其虽未大量着笔墨论析此议题,却也在〈罗整菴学
述〉、55〈读阳明传习录〉、56〈顾泾阳高景逸学述〉57及〈读刘蕺山集〉58诸篇文字中
有所评述。《明儒学案》的编纂目的是否以宣扬王学为主,学者若常参考此书,便不
能不对此有所究心。
要之,《明儒学案》堪称明代思想史的巨作,学者无不有所资取,仰赖从中得到
可靠的学术思想史的记述。试问学者根据“不实”的史料来加以诠释立论,其所得出
的结论还能立于不败之地吗?后来学者再引而发之,岂不为前者之错误所泥?当然,
即使发现部分史料因种种原因而并未如实收录,仍是瑕不掩瑜,不能抵消《明儒学

51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页 23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年),页 38。
53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收入《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
年),第 21 册,页 351。关于钱穆对于《明儒学案》的评价的具体转变,可参见张笑龙:〈钱穆对
《明儒学案》评价之转变〉,《广东社会科学》,2013 年 03 期。
54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页 364-365。

55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页 61-90。
56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页 113-124。
57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页 319-349。
58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页 351-365。
52

12


案》保存了许多明人集子等史料的功劳。59事实上,即使《明儒学案》具有黄宗羲对门
户的特殊关怀,此书仍不啻为黄宗羲视角下明代至清初的学术史,故亦是极其可贵的
参考资料。总而言之,本文要厘清的主要问题是:黄宗羲筛选、安排、剪裁及改动史
料的具体情况如何反映了他的门户立场?黄宗羲的门户观念的实际内涵是什么?他是
否在显晦之间因其门户习气扭曲了史实?

第二节

研究取向与本文结构

观照《明儒学案》的编纂和选材,这是史学上的问题。研究黄宗羲的门户观,这
是思想上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取向设立在剖析黄宗羲如何处理史料,再梳理并整合出
其于《明儒学案》的编纂中所蕴含的门户考量,这是一项结合分析黄宗羲的史学与思
想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目前研究黄宗羲的概况做了总结
和分析,揭示学界对《明儒学案》的观点和研究情况。本文立足文本,分别在第二章
和第三章以《明儒学案》的个案为考查进路(〈司成蔡虚斋先生清〉和〈文恭陈白沙
先生献章〉为本文的两个研究案例),再由个案中的发现为讨论的主轴,并标举其他

相关的学案为辅,深入剖析《明儒学案》的编纂特点如何体现黄宗羲的门户立场与见
地。
有明一代理学,从初期到中叶,程朱学派主宰思想天下,及至王阳明孤军崛起,
力倡致良知之教,流风所披,几与程朱分庭抗礼,陵迟至于鼎革,其势未改。陆王连
言,其实是后起的论述。为了比较全面观照黄宗羲如何撰述和评骘明代理学,本文兼
顾《明儒学案》如何呈现程朱与陆王双方的发展脉络。限于篇幅,程朱、陆王两派只
能各选一个学案以概其余。程朱一方以蔡清(1453-1508)为代表,而陆王一方则以陈
献章(1428-1500)为代表。蔡、陈与王阳明三人同时,虚斋执朱学牛耳而敬仰白沙,
白沙则思想上原与阳明无涉,黄宗羲如何撰述蔡、陈两学案以暗寓其门户立场,实在
别具意义。

59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页 233。

13


第二章为整篇论文论述之肇端,由〈司成蔡虚斋先生清〉(以下简称为〈蔡清学
案〉)里黄宗羲对蔡清的褒贬说起。蔡清批评陆九渊(1139-1193),便在叙传中遭到
黄宗羲的贬抑,说他非真知白沙,宛若白沙和象山之学问相通。为查明蔡清议论象山
的确切内容,本文进而对相关的史料做了校勘工作。60无可否认,《明儒学案》保存了
大量研究明代思想史的翔实资料,但所甄录的史料始终是经过黄宗羲的搜剔剪裁,若
不加以深究就全盘接收,轻则有人云亦云之嫌,重则致使研究判断失实。从本文校勘
文本的过程中可见,黄宗羲在处置材料时基于其门户关怀而对史料有所拣择与删节。
根据〈蔡清学案〉里的发现和其他相关学案里的选材情况而论,可总结出黄宗羲在编
纂《明儒学案》时力排嗣响朱学以传经为业和徒求鸡肋功名之流,故不收录理学家为
《四书》传经注疏的文字。他痛砭倚门傍户者只知随声附和,尤其是不事澄明本性之
工夫。再者,因黄宗羲宗尚王学,盼望建立王学门户的正统地位,对百般阻挠的宗朱
传经一派深恶痛绝,故《学案》里多选录批评陆、王的史料并予以驳正。另外,〈蔡

清学案〉的叙传也指向阳明学有其儒门嫡传谱系的“事实”。在朱学后裔自恃其门户
居主流的地位之余,黄宗羲肯定了白沙之学上承象山下启阳明,使阳明“心学”有了
自己的发展系统,而绝非突起的异端之流。关于这一点,本文第三章里有更为详尽的
剖析及论述。
第三章以〈文恭陈白沙先生献章〉的学案(以下简称为〈白沙学案〉)里陈献章
的学宗问题为论析的主要脉络。黄宗羲将陈献章和王守仁绾合一块,使两人成为宋陆
九渊在有明一代的继承人。为凸显三人在治学上的相同,黄宗羲在〈白沙学案〉里不
但以白沙受禅诤为题,还引录学宗朱子的罗钦顺(1465-1547)对白沙的批评,刻意切
割白沙和朱子学问之间的关系。本文依着〈白沙学案〉里的发现,援引其他学案的相
关内容为实例,梳理出如何通过对史料的种种编选提出阳明之学亦为圣门正脉之一,
60

《明儒学案》不仅选择材料,它还有删削、截取原文等情况。本文从朱鸿林先生对《明儒学案》的校
勘成果中大获裨益。见朱鸿林:《明儒学案点校释误》(台北: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1991
年)。朱鸿林指出《明儒学案》的现行文本错误百出,而产生错误的主要因素是“作者及后人抄录文章
时,并不是真实的抄录,而是删改、截取,甚至改动”。他认为出现以上情况“有时是想文从字顺、言
简意赅,有时是抄错,甚至主观地作出筛选。他发现从白沙学案抄出来的文字和陈白沙的原文相比就有
误读,而中华书局点校本中亦找到出自孔晖之言的“性中无分别想何佛何老”,着实难以解读。而他通
过考证其生平和墓志铭,发现正确的句子应为“性中无分别相,心何佛何老”。类似的错误,于中华书
局的修订本,就已找出 1400 处。朱鸿林先生洞见《明儒学案》作为研究明朝思想史的第一手资料,对
其文本的误读,在不断的引述中,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因此,他认为给学术界一个可靠的文本,供
学界参考,意义更大。见“孔院院长朱鸿林埋首研《明儒学案》”,
/>
14


明儒中有陈献章为开先锋者。但由于王学末流之意气猖獗,使士人将阳明学说将阳明
学说视为唾骂的对象,否定王门为儒门正统之一。黄宗羲在以“希圣为志”的江右阳
明后学刘邦采(1490-1578)的学案里就曾透露当时的情况:“阳明亡后,学者承袭口
吻,浸失其真,以揣摩为妙悟,纵恣为乐地,情爱为仁体,因循为自然,混同为归

一,先生惄然忧之。”61 至晚明,“王学已臻于极弊,学者乐趋便易,冒认自然,常
称:‘不思不勉,当下即是。’”62在学术上,士子皆奉朱说为圣学之正统,而阳明则
成了谤窟。职是之故,《明儒学案》的编纂特以滤除王门中的渣滓为务,区分伪良知
者与阳明之真学问。他一方面收录明儒针对阳明心学的流弊作出的言论,但目的在于
借机驳正议论,廓清王学的真面目。另一方面,黄宗羲因王学倡言圣学本之自得,纵
使在《明儒学案》里表现出对王门的拥护,他犹能跳脱门户的束缚,对学有自得、不
因袭朱子旧说的理学家予以重视。但这当中存在着一股张力,因为他仍然是以王学为
出发点。黄宗羲推重这些学有自得的诸儒,旨在鼓动学者不拘泥于一人之说,尝试接
受王说为真儒一脉,使王门得到应有的认同。总而言之,黄宗羲通过《明儒学案》的
编纂为当时的学术界提供另一种可能,一个“门户并存”的可能,既不排斥程、朱学
脉而同时承认陆、陈、王为儒学真传。
第四章为本文余论。黄宗羲在世之时,人人谩骂阳明,独尊朱子传经之成说,但
在他看来,明儒中出现王阳明正是拯救时弊的灵魂人物。然而,黄宗羲对于门户并立
的诉呈未能得到学者们的共识,他不甘饮恨隅坐,穷其一生执志不倦地以不同性质与
题材的著作力排众议。其《明夷待访录》也浸透着他的门户关怀,他痛砭嚣张门户之
恶习,力主排斥盲目沿袭朱子旧闻的陋习。至其暮年,年届八十仍作《破邪论》,其
中便强调学者间不必让程朱、陆王之间存在着此长彼消的拉锯战。据此而观,阐明其
门户关怀几乎是黄宗羲著述中的一个主要指导原则,而在写作上也成了他一贯的作
风。黄宗羲虽对王阳明推崇备至,但他不主张狭隘的门户之见。他更多强调党同伐异
的弊端,在不违背圣学主旨的情况下乐见不同师承,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由于政治与
学术环境的不利因素,宗朱学者执吝,且又多为蹈袭支离之弊的庸儒之辈,使他始终
志不得申。此外,由于他迫切渴望理学家肯定王阳明为儒统之内的一员猛将,故求之

61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 年 1 月第 2 版,2010 年 8 月北京第 4 次印刷),
卷 19,〈江右王门学案四•同知刘师泉先生邦采〉,1:437。
62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卷九,页 348-352。


15


过甚,导致他形成强烈的门户取向。姑且不论《明儒学案》是否因此失却辨章学术,
循名责实之功,但后人尽据其说以为实而加以引述,大作议论,此则堪为学术之隐
忧。

16


第二章

蔡清在《明儒学案》中的知人疑云

明代硕儒中,蔡清似未备受后人青睐。蔡清长于王阳明约二十年,两人曾同事
弘治孝宗帝及正德武宗帝。据黄宗羲《明儒学案》所载,蔡清所释经书,至明末之
时,士子仍“奉之如金科玉律” 63 ,但对于蔡清的讨论则历来鲜少见于学者之研
究。幸 而《 明儒学 案》 撰有〈 司成 蔡虚斋 先生 清学案 〉( 以下简 称〈 蔡清学
案〉),备有一说,而今学者论及蔡清之学术思想时,大多依据《明儒学案》之纪
录为实。64 黄宗羲在〈蔡清学案〉中对蔡清有精辟的介绍:“先生平生精力,尽用
之《易》、《四书蒙引》,𧉰丝牛毛,不足喻其细也。盖从训诂而窥见大体。其言
曰:‘反复体验,止是虚而已。盖居常一念及静字,犹觉有待于扫去烦嚣之意。唯
念个虚字,则自觉安便,目前纵有许多劳扰,而里面条路元自分明,无用多费力,
而亦自不至懈惰也。’观于此言,知不为训诂支离所域矣。” 65 黄宗羲要言不烦,
指出蔡清两部《蒙引》析理至细至微。蔡清本人就常言“义理之微,须至茧丝牛毛
处”66 ,而见其训释经传缜密如丝,周匝不苟,实有阐精发蕴之功。然蔡清如此深
体密察,剖析靡遗,最可取的是却能不流于支离沉晦,犹能“从 训诂而窥见大
体”。黄梨洲又肯定他能脱朱熹(1130-1200)《易本义》旧说之窠臼,说:“其
《易》说不与《本义》同者,如卜筮不专在龟筮,取卜相筮占决疑为征。又辩七占
古法,皆佳论也。”67 但他也质疑蔡清知人的功夫。总之,黄宗羲对蔡清之看法似

乎已成盖棺之论,然而〈蔡清学案〉的具体情况,学者向未留意,本章拟从撰史的
角度,針对黃宗羲如何剪裁史料以呈現蔡清其人及其思想,略作疏辨,藉此窺探宗
羲思想上的门户立场。

63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 46,〈诸儒学案上四•司成蔡虚斋先生清〉,2:1094。
学者在介绍蔡清的学术特点时多引用《明儒学案》中的相关文字和说法。见周天庆:〈静虚工夫与明
中后期的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东南学术》2008 年第 6 期,页 93、95。黎馨平:
〈《易经蒙引》对《周易本义》的注疏价值〉,《周易研究》,2009 年第 4 期,页 17、18。宋野草、
詹石窗:〈蔡清易学思想考论〉,《东南学术》2011 年第 3 期,页 150、151。
65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 46,〈诸儒学案上四•司成蔡虚斋先生清〉,2:1094。
66
[明]蔡清:《四书蒙引》,卷 10,见《景印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1983 年),
206:467。
67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 46,〈诸儒学案上四•司成蔡虚斋先生清〉,2:1094。
64

17


本章第一节将针对黄宗羲在〈蔡清学案〉叙传中予以蔡虚斋的评价展开讨论,
进而比勘《明儒学案》的节文和蔡清的原文,以探讨黄宗羲评价的根据。第二节就
上文所作的比勘结果,疏解蔡清原文的本末以说明黄宗羲的评价有失偏颇。第三节
主要厘清并确立蔡清对陈献章敬慕与他对陆象山的评价并无关涉。第四节进一步略
论蔡清和陈献章治学上的互通处,以说明蔡清委心向往陈献章之所由。第五节则综
合上文所论,分析黄宗羲在〈蔡清学案〉中如何选择和剪裁史料,从而了解黄宗羲
的门户观念如何左右《明儒学案》铺排及裁剪材料的情况。


第一节

〈蔡清学案〉中评述的疑议

黄宗羲对于蔡清的论述见于《明儒学案》卷四十六〈诸儒学案上四〉,分为三个
部分:一、叙传,二、语要(共十八条),三、省身法(共二十六条)。68叙传部分总
结了儒者的学说特点,这是《明儒学案》极具学术价值之处。69蔡清为程、朱学術之后
劲,在明中叶以后尤其出类拔萃。正如黃宗羲在〈蔡清学案〉中引罗整菴曰:“蔡介
夫……一生做穷理工夫,且能力行所学,盖儒林中之杰出者。”70宗羲又指出,传蔡清
之学者,有同邑陈琛,同安林希元,71而二人亦以程、朱学术为宗。在〈蔡清学案〉
叙传里,宗羲除扼要交代蔡清的生平,也作了这样的判断:

先生极重白沙而以新学小生自处,读其〈终养疏〉,谓:钞读之余,揭蓬一视,
惟北有斗,其光烂然,可仰而不可近也。其敬信可谓至矣。而论象山,则犹谓
“未免偏安之业”,恐亦未能真知白沙也。72

68

此为《明儒学案》载录诸儒的基本体例。清代贾润为《明儒学案》作序时有言:“其于诸儒也,先为
叙传,以纪其行,后采语录,以列其言。其他崛起而无师承者,亦皆广为网罗,靡所遗失。论不主于一
家,要使人人尽见其生平而后已。”见[清]黄宗羲:《明儒学案》,1:9。
69
朱鸿林谓“单个儒者的学案绝大多数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这个儒者的传记,这传记是黄宗
羲自己写的,一般首先介绍传主的生平,有详有略,然后是黄宗羲对传主的学术的评论。传记在《明儒
学案》中价值比较高,评论传主学术的文字更是精彩所在。第二部分是传主的文字选录。每一个完整的
儒者学案,结构上都是这样。”见朱鸿林:《朱鸿林读黄宗羲:〈明儒学案〉讲稿》,页 19。
70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 46,〈诸儒学案上四•司成蔡虚斋先生清〉,2:1094。
71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 46,〈诸儒学案上四•司成蔡虚斋先生清〉,2:1094。
72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 46,〈诸儒学案上四•司成蔡虚斋先生清〉,2:1094。

18


这一段文字提供了两个主要讯息:第一、黄氏认为蔡清极重陈献章(1428-1500);第
二,黄氏评断说,既然蔡清论陆象山事“偏安之业”,因此恐怕也未能真知陈白沙。
第一条文字明白晓畅,可知蔡清敬慕陈白沙,但第二条文字则惹人怀疑。黄宗羲为什
么从蔡清对陆象山(1139-1192)的评语,推知他大概并未真知陈白沙?黄氏将陆象山
和陈白沙相提并论,可见他认为两者之间的学问工夫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更重要的
是,黄宗羲指出,蔡清敬重陈白沙,却对陆氏之学似有微词,因此便不能说是真知白
沙了。易言之,蔡清景仰白沙,就不该批评象山只具“偏安之业”。黄氏对蔡清上述
的评论是否能成立,实有待深入的剖析。蔡清为什么会得出陆象山守偏安之业的结
论?而所谓“偏安之业”具体又何所指?他对陆氏的观点和他欣赏陈白沙的事实,是
否就如黄宗羲所异议一样不能兼容?这攸关蔡清治学之得失,不容小觑。本文将深究
黄宗羲如何处理蔡清的学案,进而评析他对虚斋的判断。

诚如黄宗羲所指出,蔡清曾论说陆象山治学“未免偏安”,而《明儒学案》中也
载记关了蔡清的这番论述,见于〈蔡清学案〉中的“语要”部分:

宋理学大明,至朱子与陆子,俱祖孔、孟,而其门户乃不尽同。先生之学,则出
自慈湖,而宗陆氏者也。其议论有曰:“毫分缕析较便宜,若个便宜总不知。总
是自家家里事,十分明白十分疑。”此先生之学也,正所谓德性工夫居多者也。
其论诗曰:“诗成正是不因题,看取风人发兴时。语到口头无可奈,未须搜扰苦
吟诗。”则先生之诗,可知其高矣。其论文曰:“不为世态酣濡,不受古人绳
束,卷舒出没如朝霏暮云,始笔下有自然风味。”则先生之文,可知其高矣。盖
其在万山中玩心,高明有日,是以其言论概以《六经》为吾心注脚,每有引而不
发之意,轩然霄汉之上,俯视万有,无一足婴其怀者,此可见陆学未尽符于大中

至正之矩。使当日得究其用,恐于开物成务之实,终必有疎处。苟其疎也,则其
所自受用,亦恐其不觉而近于佛、老。噫!千圣相传家法,类皆自博至约,而一
敬以成其终始。陆学固不可谓不主敬者,而稍坠于径约。既失之径约,则其心宜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