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32 trang)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republican period (1911 1949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56 MB, 132 trang )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GOING TO MECCA:
CHINESE TRAVEL ACCOUNT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REPUBLICAN PERIOD (1911-1949)

马积廉
MA JILIA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OF MASTER OF ARTS
DEPER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my gratitude to NUS for grant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fieldtrip grants throughout these two years of my study, which
allowed me to whole-heartedly concentrate on my research.

I am particularly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Dr. Nicolai Volland.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finished without his patient guidance, insightful instructions and
continuous support. I would also like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 my previous
supervisor Dr. Wei Yan for her enormous help on my research and coursework
during the first year. I received generous enlightenment and inspiration from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S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ng Chang Woei and
Professor Paul Pickowicz. I present my gratitude to them for their encourgement and
suggestions in shaping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Not forget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Professor Lin Song, Mr. Ma
Bozhong and Mr.Jomo Smith. They have generously shared with me their valuable
studies on Chinese Muslims and their collection of rare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published in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librarians of Ningxia Library and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have kindly helped me a lot during the period of my filed work.

Many Thanks to my friends and classmates: Wu Yayun, Fan Xue, Ye Xiaojun, Fan
Rui, Jin Wen and Zhu Yi, for their encouraging support, patience, and listening ear
whenever I was stressed and emotionally down in my research progress.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y family
members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consideration and encouraging me through the
difficult times. Their unconditional support and love always give me the strength and
confidence to walk further.
i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hinese Muslims‟ travel accounts to the Middle Ea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China(1911-1949),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images of the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Chines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both Chinese and Islamic culture
traditions, and Chinese Muslims‟ feelings toward their faith as well as how they
coordinated their belief and the discourse of the nation-state.

In order to off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factors impacting the travel,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reason why they went to the Middle East at that time and
what advantages made the travel available. Chapter three compares the images of
Middle East from the view of two different groups divided by religion identity.
Analyzing the accounts wrote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chapter four
expounds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Chinese Muslim and the discordance of this sense,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Muslim intellectuals took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pagating
the patriotic conceptions. Chapter five aim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by what
channels these accounts were published and disseminated, thus brought about a
nationwide sense of community. Therefore, how the travelers used the travel
experience to weave a publishing network and the spread of the account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rt.

It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 of Islam and the horizons expanded by the faith provided a
source and choice for the Muslims who lived under the Chin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to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And they employed this special identity to
negotiate with the governor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ii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1
4
5
20

引言
研究对象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到中东去的背景
第一节 出行目的
第二节 旅行条件的改善
第三节 “伊斯兰之家”的优势
小结

第三章 异域景象
第一节 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第二节 非穆斯林作者笔下的异域形象
小结

第四章 到中东去与抗日宣传
第一节 达浦生与中国近东访问团
第二节 华北朝觐团
第三节 精英知识分子的角色
小结

第五章 中东旅行记述在国内的传播
第一节 赴中东者与回教报刊

第二节 赵振武及其出版文化实践
第三节 旅行记述的传播及读者群
小结

21
21
27
32
43

45
46
59
66

68
69
79
83
85

88
88
92
103
107

第六章 结论

110


附录一

116

附录二

118

参考书目

120
iii


图目录

图表 1 由上海至麦加简图 ..................................................................................................... 30
图表 2 第二届留埃学生之派遣 ............................................................................................. 38
图表 3 麦加禁寺 ..................................................................................................................... 47
图表 4 麦加禁寺与色法山、埋而卧山的形势 ..................................................................... 52
图表 5 马松亭、赵振武在古都斯(耶路撒冷)悬石殿下与当地宗教人士合影.............. 57
图表 6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成员 ......................................................................................... 70
图表 7 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与爱资哈尔大学校长合影 ..................................................... 73
图表 8《清真铎报》第 31 期(1937 年 2 月) ................................................................... 89
图表 9《月华》第 6 卷第 14 期(1934 年 5 月)封面 ....................................................... 91
图表 10 成达出版部阿文经典广告 ....................................................................................... 98
图表 11 回文排版室的工作 ................................................................................................. 102
图表 12 赵振武《西行日记》广告 .................................................................................... 106


iv


到麦加去: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研究
(1911-1949)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迷思尔(开罗),巨城也。时穆罕默德·尔里为王。王大智大勇,善
治理,其治迷思尔,条建树,蓄货殖,各种技艺由甫浪西(法兰西)习
来,诸凡制造无求于他国。其国穆斯林甚众,朝堂(清真寺)百余所,
其至伟丽者卓米尔阿兹偕(开罗爱资哈尔清真寺)。1

1844 年 10 月,经过长途跋涉,马德新2在完成朝觐后来到尼罗河畔的古都
开罗,亲见爱资哈尔清真寺的雄伟,热情赞扬,并将这一幕用阿拉伯语记在后
来传世的《朝觐途记》中。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陆陆续续

1

马德新著,马安礼译,纳国昌注释《朝觐途记》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页
33。
2
马德新(1794-1874),字复初,云南太和(今大理)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和经
师。幼承家学,研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青年时到陕西深造,跟随经学大师胡登洲四
传弟子,著名经师周良隽钻研伊斯兰学问。1841 年启程赴麦加朝觐,到麦地那谒圣陵,
后到埃及开罗爱资哈尔大学深造一年,又在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新加
坡等地游学,搜集典籍,历时 8 年。后返回云南讲学,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国伊斯
兰教经堂教育云南学派。1856 年滇东南回民起义反清,被举为起义领袖,1862 年降清,

1874 年被云贵巡抚岑毓英杀害于云南呈贡。著有多种阿拉伯文、波斯文、汉文著作。
《朝觐途记》用阿拉伯语写成,由其弟子马安礼译为中文,于 1861 年首次出版。参见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页 489-450。
1


又有一群年轻人,循着他的足迹,到达中东地区3,并发出“我于以深信开罗为
回教学府”的感慨。4马联元(1840-1903)年轻时随舅父到麦加朝觐,在朝觐
以外,游历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所到之处,考问经典,访学求师。
王宽(1848-1919)1905 年携弟子赴麦加朝觐,游历埃及,土耳其等地,在土
耳其谒见皇帝哈米德,受赠经书千余卷,同时皇帝派经师哈夫足哈三和阿里雷
塔随宽东渡,传授古兰读法。杨枢(1844-1917)出任比利时公使时,也在往返
欧洲途中前往圣地麦加朝觐。5到二十世纪 30 年代,则出现了留埃学生团,他
们跨过千山万水,朝觐麦加,拜谒圣陵,并在这一“至伟丽”的爱资哈尔大学
求学问道。
其间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代,自晚清开放海禁后,
随着国家制度、社会经济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加上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
具的普及,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或奉命出使,或经商贸易,或
远游求道。出使、考察以及留学海外成为国人回应西学东渐、译介传播西方科
学著作及技术以外了解、学习西方的又一重要途径。向西学习成为时代风尚,
这里的“西”在大部分知识分子心中是欧美国家和日本,而在穆斯林6知识分子
心中则是自古被称为“西域”的中东伊斯兰文化圈。“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
求之”,这句古谚语在阿拉伯世界已经流传了千年,既是一种对探索求知精神的
提倡,更体现出中国与中东地区距离之遥远。7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3

公元 16~17 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狭义的中东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普遍指广义的中东,即除伊朗和阿富汗外,还包
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诸国、土耳其、塞
浦路斯等近东国家和地区在内。有时近东和中东混用,没有明确的界限。见孙文范编

《世界历史地名辞典》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页 49。本文使用广义的解释。
中东地区是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等民族的多元文化板块,本文不涉及民族文化
差异的辨析,而是将这一地区看作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文化圈。实际上在所讨论
的文本中,大多没有表现出这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者说这一差异不构成根本影响,
都指向伊斯兰教这一共同信仰。
4
王静斋<五十年求学自述>,见《禹贡》第 7 卷第 4 期(1937 年 4 月),页 111。
5
三位人物经历分别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
》(北京:中华书局,2003)
页 1076,1081,1091。
6
本文所讨论的均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斯林,民国时期有回教徒、回族、回民等多种
称法,文中依据当时出现在文本中的称呼来加以使用。对于这一群体,有学者认为使
用现代官定的“回族”一词,无法有效反映这个群体动力性的变迁过程,因而在探讨
1949 年之前中国内地穆斯林问题时,以“汉语穆斯林”称之,比“回族”更合于学术
要求。见谢世忠<根本赋予认同与族群政治:中国“汉语穆斯林”的例子>,陈捷先主编
《陈奇禄院士七秩荣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页 200-201。其他
学者对于这个群体在被官定前是否为“回族”的看法,下文有讨论。本文强调的是超
民族、超种族、超地域的穆斯林概念,意在突出这些群体在伊斯兰宗教信仰上的一致
性,且结合当时文本中的具体情境来作分析。
7
Zvi Ben-Dor 在“Even Unto China” 一文中将其视作 Hadith(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
2


而在中国穆斯林的心中,学问虽远在“天方”,亦当求之。8中东地区的文明更
早进入中国,历史悠久,影响至深。利用地处东西世界之间的天然优势,中东

地区各民族在近千年的经济活动与文化交往中,创造出灿烂的文明。阿拉伯半
岛的麦加,因《古兰经》的谕示而成为世界穆斯林的朝觐中心,具有极其神圣
的地位。9近代中东地区虽非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但在宗教往来上却有极重要
的地位。隔着崇山峻岭,朝觐一度是中国与伊斯兰中心的唯一的联系。到麦加
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中国这一伊斯兰世界边缘地区的主要途
径。赴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在履行完宗教功课后,往往要在当地和其他地方
瞻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和圣迹,参加一系列巡游活动。在虔诚的中国穆斯林
心目中,能在有生之年具备条件到麦加去,既是完成自己的宗教义务,也是到
伊斯兰世界的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能够体验种种异域景观。先行者们不畏艰辛,
前往阿拉伯地区朝觐或求学,记录下沿途风景和风俗民情,成为后世极有价值
的文学和历史文本。
出自穆斯林之手的旅行记述,也是他们自己观念和认同的表达,由此可以
一窥他们在面临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和作为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范围内的
少数群体两种倾向时的抉择与认同。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民国时期代表中国穆斯
林“自我言说”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的内容及其传播,说明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其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汉语穆斯林提供了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和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在到中东
去这一移动的状态中获得了新的实践经验及文化认证,并通过相关的传播网络
在群体当中扩散,以此共同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策略,即对于在国内及伊斯兰
世界的两种身份认同的协商:在中东之旅中寻求宗教文化振兴的资源,重新思
考伊斯兰传统;又以这一独特性积极与主权者及其他族群互动,在民国这一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换的过程中,以稳固的身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分
子。
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但至今其来源仍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伪圣训,
但这句话长久以来确实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Zvi Ben-Dor 将其与另一条圣训“求学
从摇篮至坟墓”放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论述了知识的重要和获得知识所要付出
的巨大努力,见“„Even unto China‟: Displacement and Chinese Muslim Myths of Origin”,
Bulletin of the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Faith Studies, 3, (Winter, 2002), pp. 93-94.
8
天方,即麦加(Mecca)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穆罕默德诞生地和伊斯兰教发祥地。

全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中心。旧译“天方”,“默伽”、“墨克”等。见《中国
伊斯兰教百科全书》(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 358。
9
《古兰经》
“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
的向导。

(3:96)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
(3:97)。
本文引用《古兰经》均为马坚译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3


第二节 研究对象
记录中国人到中东去的作品有日记、行记、诗词歌赋和相关的新闻报道等,
风格多样,超出古代严格意义上注重描摹山水景物,讲究情景交融的游记类文
学作品范围。因此本文使用“旅行记述”10这一概念来概括此类文本。
本文研究时限为民国时期,但也会涉及少量不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本。因
历史原因,过去中国伊斯兰教很少进行宣传,更少参加对外的各种活动。民国
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首先揭橥五族共和,一些回教先进之士开始积极参加社
会和政治活动,注重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由是才有了顾颉刚所说的“近代中国
11

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活动较之前频繁,
且大部分旅行记述也因当时回教报刊的兴起而流传广泛,出版印刷业的发展也
促成一些作品的刊印成书。
这些游记中一部分有单行本,更多的文本散落在当时的回教报刊上(统计

见附录一)。在报刊上介绍的主要是朝觐日记、回忆录,归国哈吉采访或中国穆
斯林朝觐题名录等,此外还有消息、照片、诗作等,数量众多,形式各异,都
是本研究着力关注的对象。另外,针对这些游记作者、留学生专人的评论或生
平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他们的域外旅行记述提供背景资料,有助于了解作者
的心路旅程。如《纳训评传》,对第二批留学埃及的学生纳训12的一生做出了整
体评论,着重探究了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的始末及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
重大影响。《马坚传》里有马坚13在埃及将《论语》翻译为阿拉伯文的介绍,并
10

这里的“旅行记述”根据“旅西记述”作相应修改而来,
“旅西记述”见于钟叔河《晚
清旅西记述的价值》一文,见《中国本身拥有力量》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页 147。
11
民国时期曾兴起一场以兴办教育、倡导留学、设立社团、创建报刊为主要内容的贯
通回族各阶层的近代回族文化运动,顾颉刚曾撰文评说其为“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
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见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原载《大公报》1937 年 3 月
7 日“星期论文“栏,转引自李兴华,冯今源编《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
(1911-1949)》(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页 912。
12
纳训(1911-1989)
,字鉴恒,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幼时在家
乡从师习经,后到昆明明德中学读书,1934 年由学校选送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
留学期间,将国内出版的《孙中山》传记、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作品
译为阿拉伯文,同时将《古兰经的故事》、
《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译为中文,其翻译
的《一千零一夜》为直译自阿拉伯文的第一个版本。他于 1947 年回国,任昆明明德学
校校长,并任《清真铎报》主编,1960 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部,进行《一千零
一夜》全译本的翻译工作,六卷本于 1985 年全部出齐,约 200 余万字。参见白寿彝主

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


(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 1194-1195。
13
马坚(1906-1978)
,字子实,云南沙甸人,阿拉伯历史语言文化专家、翻译家、教
育家。早年在昆明学习,后至上海,1931 年作为第一批留埃学生成员之一赴爱资哈尔
4


详细介绍了他在留埃学生朝觐团与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派遣的华北回民朝觐团14
的冲突中,撰写《告回教同胞书》,广泛传播抗战思想,得到阿拉伯国家人民
声援和支持的经过。《马复初传》、《刘麟瑞15传》等这些作品虽不属域外游记
的范畴,但对这批学者个人全面深入的探讨,亦是本论文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第三节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
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与当时的域外游记一样,出现有其特殊的历
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文本蕴含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传统游记的范畴,文本本身的
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于其文化意涵与时代议题,因承载过多的文化社会信息,进
而成为记录近代中国新旧转折、中外融合的文化标记。因此,本文拟将其作为
一种文化文本,在此脉络下从更加宏观的文化角度来进行讨论。与本研究相关
的文献资料,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梳理:
一、关于游记文化的文献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想象》一书中,借用人类学的观点从跨文化的视角
来探讨中国的旅行传统,用大量理论和史料阐明旅行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小说、
大学学习,1934 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 年翻译了阿拉伯
文著作《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
,在开罗期间,用阿拉伯语翻译了《论语》,1939 年
初赶赴沙特阿拉伯麦加监督抵制 “华北回民朝觐团”,回埃及途中拟就《告世界回

教同胞书》,寄中国外各大报,1939 年秋回国,与白寿彝恢复《清真铎报》。后到
上海翻译《古兰经》,194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回教教育史》,在《清真铎报》、
《月华》上发表多篇论文,1946 年应邀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讲授阿拉伯语、
伊斯兰史等课程。后又翻译了《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长期担任中国伊斯
兰教协会理事。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下)》,页 1189-1193。
1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而建立,该组
织于 1938 年 1 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
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 2 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
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
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产主义,绝对拥护新政府,发扬
亚洲文化,维护固有之宗教;对内联络本教教胞,设法解救本教教胞之疾苦",该组
织建立后,遭到全国各族穆斯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见《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页
749。
15
刘麟瑞(1917—1995)
,字石奇,回族。河北沧州人,阿拉伯语言学家、翻译家,北
京大学阿拉伯语教授。1938 年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1946 年回国在南京东方语文
专科学校任教,1949 年随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
建国后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口译工作,编撰和审定了《阿拉伯语汉语词
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

《汉语阿拉伯语成语辞典》,翻译出版《子夜》、
《家春秋》
三部曲缩写本等。参见刘慧《刘麟瑞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封一。

5



诗歌、游记等旅行文学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旅行既
是在文化间跨越、转化,又是文化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欧美旅行研究论者
如克勒福德(James Clifford)、克里斯·罗杰克(Chris Rojek)、约翰·乌里(John
Urry)等的对话。作者将旅行分为三类:旅游、行游和神游,并用西方和亚洲的
历史文化经验来描述这三类旅行的内容。中国人到中东国家朝觐求学或是战争时
期的特殊访问,都可以划归为“行旅”这一类,书中第3、4章即以行旅为重点,
论述其概念、特征并对其进行跨文化分析。作者认为行游比旅游有着更大的时空
跨度,文化感受往往是深层次的,更会导致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的认证与转移,因
而带出更加复杂的社会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开篇反思了现代西方的旅游研
究中突出社会政治含义,在旅行书写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框架下突出流亡、移民、
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的做法,认为这样的研究缺乏历史与文化视野。
作者倾向于赞成克勒福德由于旅行的历史易染性将旅行等同于文化比较的观点,
更加强调旅行中的跨文化意义,这一点正是本研究中所要着力处理的。西方研究
中讨论的异域游记多为“文明”与“落后”的冲撞,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目的
在于文化优越身份的建构。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因文本的特殊性,更突出的是
文化与历史因素,强调文化交流与融合。作者认为,行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行
游者个性化的文化经验将作为一种知识文化典范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中,导致原有
文化的某些价值发生变化。16作者以中世纪阿拉伯商人在中国的个人的贸易行动
带动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为例,说明个人行为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
用。那么,近代到中东去的朝觐者和留学生,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通过他
们自身的活动,使中东地区的人民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回教,是中阿文化
交流上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留学生,在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中,对阿拉伯文化有理
性而深刻的理解,“往往能将自己文化与他者文化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增进文
化的双重确认。”17当他们处于文化节点的时候,知识结构的改变就有了社会的意
义。他者文化的引介,往往以大规模的行游作为先导。记载这一行为的旅行记述,
又成为最佳的研究材料。张西平认为,游记汉学是西方汉学研究的第一阶段,象
征着学术范式的一个重要时期。18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从神话走向现实,便是从
游 记 和 相 关 的 历 史 文 献 开 始 的 。 马 克 · 波 罗 (Marco Polo) 、 伊 本 · 瓦 哈 伯
(Ibn-Wahab)、苏莱曼(Suleiman al-Tajir)、伊本·白图泰(Ibn-Battuta)等旅行家的
游记作品一直是西方了解东方的必读书目。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应的,近代学

16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页 106。
同上。
18
张西平<西方游记汉学简述>,见张西平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郑州:大
象出版社,2006),页 44-69。
17

6


者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也担任着引入他者文化这样一个关键角色。这批学生成
为阿拉伯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倡导者和传播的先锋。他们与其他到西方留学的学生
一样,在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穆斯林社会文化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域外游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时候,必然牵涉到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这
一形象是在“文学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19孟华在《比
较文学形象学》一书中系统介绍了法国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20尹德翔以比较文
学形象学、传记研究、文化身份为主要切入点,选取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
鸿、张德彝、薛福成等官员的使西日记作为论述对象,由自传文学的视角来表现
出使者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环境中的心态和选择,并从个性、环境、个人经历
21

等方面来解释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他在<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等论文中,提出把游记作为跨文化旅行
和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行旅文化视角来研究游记作
品,考察文本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形象的差异与互渗,以深入阐释游记
文本。22对“异域形象”,周宁作了如下定义:异域形象,不管是西方的中国形
象还是中国的西方形象,都不仅是对异域文明的真实的反映。异域形象往往是本

土文化根据自身的传统模式进行重组、重写,渗透着本土情感与观念的创造物。
因此,异域形象,既有真实,也有虚构;既能反映异域文明,又能表现本土文化
精神。23异域形象随着年代的变迁,都说明一国文明在对异域的“集体想象”中
寄寓着对异域的理解与误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及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其中有意
识形态的意义,也有大众民间文化心理的内容。从写作者对异域形象的选择性,
也能反映出对待异域事物的态度。吴以义从郭嵩焘、刘锡鸿、志刚、张德彝、王
韬等人记录英国形象的记述中,探讨中国人眼中的动物园、图书馆、天文台、电
报馆等表现英国科学和思想的典型事物。24他把中国文化对西洋科学及其观念的
反应与接受,分为猎取个别成果、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解文化内涵三个层面,指出
由于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与现代科学不相容,中国向西方学习之路走得艰难而缓
慢。上述异域形象研究中的重点都是欧美和东亚或者南洋题材,对近代以来中东
地区的游记中的异域形象鲜有学者论及,即便是在研究名家名作时,也极少关注
19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 4。
同上。
21
尹德翔《东海西海之间:晚清使西日记中的文化观察、认证与选择》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

22
尹德翔<关于形象学实践的几个问题>,
《文艺评论》2005 年第 6 期,页 9-13;<跨文
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中国图书评论》,2005 年第 11 期,页 21-23。
23
周宁《2000 年中国看西方》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页 5。
24
吴以义《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


20

7


他们到中东地区时的记述。考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尤其是他们对中东代表性
事物的描写,如麦加的克尔白,麦地那的圣陵,伊斯兰的教育方式等,可以发现
不同身份的作者是如何“构造”中东形象的,表现了他们怎样的认知视角。
中国人到中东去,大部分是以宗教实践为目的,即便是使者、游学者等,
也会将朝觐纳入自己的行程之内。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引申了阿诺
德·范·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通过仪式”概念,以墨西哥、英格
兰、爱尔兰和法国等地的圣迹和朝觐活动为例,对基督教文化中的形象与朝觐
活动做了系统研究。25Turner 将朝觐视作与个人和群体之生活地位的改变有关,
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事件。在这其中,参与通过仪式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
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或注意到)这些转变。而通过仪式中的行为,无论是宗
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展现分离-过渡-融合三重模式。Turner 指出,朝觐是宗
教生活中最显著的阈限体验,如果神秘主义是一种内化的朝觐,朝觐则是外化
了的神秘主义。26朝觐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悬置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与他们向
往的世界之间,暂时抛弃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将自己融入朝圣的团体。
Turner 从人类学的仪式理论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朝觐在象征层面以及相关仪式
影响下对朝觐者个人的改变,本文对记载朝觐活动的游记的研究则是从宏观的
文化层面,但对仪式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本中涉及此项活动的
细节。
艾伦·莫里尼斯(Alan Morinis)则提出了精神磁性(Spiritual Magnetism)
的概念,即朝觐圣地吸引朝觐者的力量。它不是从神秘的源头辐射出的内在的
神圣品质,而是来源于人类的概念和文化价值,通过历史、地理、社会和其他
力量融合在一个神圣的中心,从而产生吸引力。27精神磁性表现在神奇的治疗效
果、超自然存在的显灵、神圣的地理位置和难以到达几个方面。他提倡以精神
磁性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对朝觐活动进行研究。28中国穆斯

林到中东去,路途遥远,行程艰难,究其原因,精神磁性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
但是伊斯兰经训中的谕示才是根本的动因,这与其他的自发朝觐有一定区别,
而对于谕示的遵从则是自身对于宗教认同的表现之一。艾瑞克·科恩(Erik
Cohen)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从强制性、路线、季节、与其他旅行者的关系等方
25

Victor Turner, Edith Turner (eds.), 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26
Ibid., p. 7.
27
Alan Morinis, “Spiritual Magnetism: 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the Study of
Pilgrimage,”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2), p. 33.
28
Ibid., pp .41-43.
8


面比较了旅游与朝觐的在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讨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不同。
他认为朝觐者是到自己的文化中心去,于此重新激活自己,并加强他对文化价
值的忠诚度,朝觐归来也能调和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旅游则是走出生活
的中心,走到边缘去,是与原有社会的疏离,这为朝觐的定义划分了一定的范
围。29朝觐中通常包括进行仪式和游览景点,而完成宗教仪式是最为重要的,普
通旅游大多只是对场景的游览。仪式作为一种事件,使得朝觐与普通旅游在神
圣与庄严程度,进而在游客体验上产生较大区别。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朝
觐者能够与场景及其精神氛围融为一体,是朝觐者接近神灵的阶梯,而普通旅
游则主要是在陌生的场景中探寻异域风光,丰富自我,寻求不同的经历和体验。
宗教仪式标志着从世俗世界步入神圣空间,没有了世俗社会结构的约束,在其
中经历考验,获得精神的升华。完成仪式也是例行宗教义务,朝觐者通过艰辛

的旅程与虔诚的仪式,与其他人一同体验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
接近同一个精神目标,因而在仪式中又能获得归属感,实现信仰和心理上的满
足。而普通的旅游,在享受异域风光的时候,虽然能够获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
的体验,能够感受场景中的新鲜感,但并没有宗教仪式带来的世俗与神圣的截
然分界,不一定能产生与场景的契合,从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与归属感也不及
朝觐那样深远。旅行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参与仪式能够为其近距
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场景的氛围提供优势,中国穆斯林的朝觐,因为宗教身份
以及处于伊斯兰世界边缘的关系,有一种追求真知和回溯历史的精神诉求,并
非单纯的旅游,在仪式过程中,与神灵沟通交融的神圣时空体验正是朝觐者们
最想获得也最为看重的,因此,他们会在朝觐记述中着重描写,通过文字记录
来与他人分享伊斯兰信仰空间。 这是激发本土群体活力及归属感的一种重要方
式,同时,它也是中国穆斯林向外学习的一种途径。
从穆斯林的角度关注朝觐的学者主要将视角集中在伊斯兰国家,在对南亚
朝觐记录的研究中,芭芭拉·D.梅特卡夫(Barbara D. Metcalf)认为朝觐记录
可算作一种现代的文类。这与英国对南亚地区的统治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
密切关系。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保证了游记的传播,新型交通工具则保证了更
为简便的旅行。同时它与许多现代文学形式有着共同之处,即更加注重个人经
验、情感的表达。30阿卜杜勒-拉赫曼(Abderrahmane El Moudden)强调旅行在

29

Erik Cohen, “Pilgrimage and Tourism: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p. 47-61.
30
Barbara D. Metcalf, “The Pilgrimage Remembered: South Asian Accounts of the Hajj,”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86-87.
9



穆斯林文化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集合功能上,但它同时具有矛盾性:一方面
朝觐(al-Hajj)将人们领向麦加和麦地那,求学(talab al‟ilm)将人们领向伊斯
兰文化教育最先进的地方,比如麦地那、开罗和费兹,这些活动将个人和集体
带到了更为宽广的信仰共同体(Ummah);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这一活动加
深了对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了解。31同样的,在詹姆斯·斯蒂尔·塞耶(James Steel
Thayer)对西非穆斯林朝觐的个案研究中,也指出了朝觐者通过与来自世界各
地的穆斯林的交流沟通,对于信仰共同体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就会增强。32Thayer
更强调去麦加的朝觐对一个穆斯林世界的边远地区——西非社会文化的强大影
响。隔着撒哈拉沙漠,朝觐是西非与伊斯兰中心埃及、沙特唯一的联系。从十
二世纪到现代,到麦加朝觐是伊斯兰中心的思潮和影响到达这一边远地区的主
要途径。正如在 Turner 的研究中所显示的,朝觐作为阈限体验对个人有很大影
响,但它对整个穆斯林社会则发挥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当西非穆斯林与伊斯兰
中心接触,他们会受到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并寻找这些思想来改革西非
社会,以向阿拉伯模式靠齐。因此 Thayer 认为,在西非语境下,朝觐可以看作
传播宗教和文化概念与实践的工具。但是作者强调,朝觐在宗教和文化传播中
起教化作用,一个关键因素是精英的参与。33中国与西非国家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地理位置大体相像,都处在其边缘位置,朝觐也是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主要
途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说,文化交流的机会是有限的,朝觐的作用更多体现在
对个人的影响上,然而精英朝觐者则是将游学与单纯的宗教朝觐结合起来,趁
着这一机会到伊斯兰世界遍求名师,搜集经典,归国后对在本地形成关于伊斯
兰的意识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近代,也只有智识精英在朝觐和
游学中,愿意并且能将整个行程记载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定的接触
公共媒体的途径,能使中东见闻和自己的思想传播开来,从而在本地形成一种
关于伊斯兰世界的重塑观念的“社会想象”,即以共同宗教情感为基础的“想象
的共同体”。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公共领域参
与者的聚合超越了时间、空间的同一性,使其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在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关于公共空
间讨论的基础上,泰勒引入安德森的“社会想象”概念,认为社会公众已不再是
需要面对面交谈而得以聚合的共同体,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媒等媒介,
31


Abderrahmane El Moudden, “The Ambivalence of Rihla: Community Integration and
Self-Definition in Moroccan Travel Accounts, 1300-1800.” Dale Eickelman, James Picatori
(eds.), Muslim Travelers: Pilgrimage, Migration, and the Religious Imagination, p. 71.
32
James Steel Thayer, “Pilgrimage and Its Influence on West African Islam,” Alan Morinis
(ed.), Sacred Journeys: The Anthropology of Pilgrimage, p. 171.
33
Ibid., p. 185.
10


通过共同的话题将各地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更大的无形的“想象的舆论共同
体”。34在《古兰经》中,与此相仿的信仰共同体(Ummah)表示的是宗教共
同体,是一个从宗教维度划分和描述人类群体的概念,其含义具有明确的宗教
群体维度,穆斯林遍布全世界五大洲,语言和文化环境与开始传教时期都发生
了巨变,但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跨地域的联系和交流,使得其中的个体感受
到自己是更大规模的跨地域共同体的一员。旅行记述的传播就是这种聚合体形
成的重要媒介之一。
二、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文献
在中国,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能够得以流传,与这一时期穆斯林团体内部印
刷和出版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从20世纪初至1949年10月以前在海内外(包括香港
地区)出版的中国穆斯林的期刊和报纸,总数不下百种。35具体来说,可分为以
下几种:一类是由穆斯林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面向全社会大众,但是由于
创办人或主持者是穆斯林,对于穆斯林社会的报道与相关文论的刊载比例,较之
其他综合性报刊要多一些(但它不仅仅只关注宗教内容)。一类是穆斯林创办或
主持的专门性报刊,旨在启发民智,发扬宗教精神。36还有一类是非穆斯林创办
的相关报刊,如《禹贡》(于1936年、1937年分别出过两期回教专号)、基督教
会创办的《穆斯林世界》(The Muslim World)等。
近年来的研究中,学者将穆斯林报刊视为近代中国穆斯林自我言说的重要材

料,因而在资料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马博忠先生曾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
刊做过详尽的统计,并指明其馆藏,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37马强整理出
版过广州地区的民国回族报刊辑要(《穆士林》、《天方学理月刊》)。办刊时
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月华》影印本已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教
协会汇编了他们图书馆收藏的所有民国回族伊斯兰报刊目录,宁夏古籍整理办公
室影印出版过其中的部分刊物。清末民初回族史研究者张巨龄的《绿苑钩沉—张
巨龄回族史论选》一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资
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历史记载中理清脉络。2006年出版的《回族近现代报刊目
录提要》辑录了1908~1953年间,中国知名回族近现代报刊54种,涉及110卷,
34

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李习文,刘天惠<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发展述略>,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5
期,页46-50。
36
参见白贵,金强<中国近现代回族报刊波动现象浅析>,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101-106。
37
马博忠<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见《回族研究》2008 年第 4 期,页 48-63。
11


约1145期内容的详细目录,并提供了这54种报刊的相关图片和报刊提要。白润生
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
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其中
有专章介绍清末民初回教报刊。
针对某一刊物的专篇研究主要集中在《醒回篇》、《月华》、《晨熹》几种,
如王希隆点校的《醒回篇》及“点校前言”,他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对《醒

回篇》的核心内容以及时人的思想作了提纲挈领的诠释,并评价《醒回篇》为“中
国回族历史上第一个自办刊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日本创办
的进步刊物之一”。38《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以<月华>
为例》着重探讨了以《月华》为代表的民国回族报刊所开展的面向全社会(包括
回族自身)的思想表达与交流模式,39《谈谈<月华>的穆斯林妇女作者》通过专
访仍健在的当事人,梳理了《月华》女性撰稿人的创作活动。40中文伊斯兰学术
城编辑的《激情与困顿——成达师范之兴衰》一书,辑录了大量有关成达师范学
校及其所出版的《月华》的相关史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师范教育与回族族群国
家意识形成的密切联系。41还有探讨《晨熹》内容与特色的专篇等。42松本真澄通
过《清真月报》、《清真铎报》等刊物来讨论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换的
过程中,作为少数派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针对自身的宗教、认同,怎么样去认识自
己,怎么样建构自我族群的生存条件等。43
三、中国内地穆斯林文化方面的文献
将这部分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穆斯林文化的大
框架下进行分析。
1949 年以前的中国穆斯林研究,“由于当时人们对于民族、宗教这两个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没有严格分开,研究工作主要从宗教角度着手”。44除少
38

其他关于《醒回篇》的研究论文还有李健彪<从<醒回篇>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子的思想特征>,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 年第 4 期,页 79-83;马广德<关于<
醒回篇>中回族自我认识的思考>,见《回族研究》2000 年第 4 期,页 56-59;高小岩<
论<醒回篇>的爱国主义思想>,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 第 5 期,页 43-45。
39
白贵,刘洪流<民国时期回族报刊社会对话活动的基本模式—以<月华>为例>,见《中
国穆斯林》2010 年第 3 期,页 29-33。
40
马博忠<谈谈<月华>的穆斯林妇女作者>,见《中国穆斯林》2005 年第 5 期,页 33-36。
41
中文伊斯兰学术城编《激情与困顿——成达师范之兴衰》

(北京:清真书局,2006)。
42
刘莉<民国时期回族报刊文献<晨熹>>,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 1 期,页
65-70。
43
关于上述民国时期回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情况,请参看本论文第五章。
44
林松<回族和伊斯兰研究新学科的开拓与发展>,《史学史研究》1999 年第 2 期,页
13。
12


数学者如陈垣(1880-1971)、白寿彝(1909-2000)外,多为伊斯兰教教义的阐
发。当时有民国四大回教史,即白寿彝的《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1908-1978)
的《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 (1900-1961)的《中国回教史鉴》, 傅统先
(1910-1985)的《中国回教史》,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繁衍发展进行
了叙述,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前三本的时间下限是清代,傅统
先的《中国回教史》时间下限为 1937 年,因此对民国时期回教问题的论述是其
一大特点。他指出,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已由历来无统一之组织而趋于有组
织;由阿拉伯文之教育而趋于中国本位之教育;由原版经典之诵念而趋于《古
兰经》 之翻译;由不宣传而趋于扩大宣传。45 这对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宗
教文化背景。民国时期,在回回知识阶层,对于回回是否构成一个民族,存在
很大争论。上述几本史学著作都冠以“回教”之名,当时对回族也多称之为“穆
斯林”、“回教徒”、“回教社会”等,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应将这个群体视作一
个民族。金吉堂在《回教民族说》中就认为“今日回民之祖先,原来为外国人。
若分析言之,有叙利亚人、小亚细亚人、伊拉克人、伊思巴罕人、各部波斯人„„
因有共同之目的,相率来中国居住,又因同属一教,信仰相同,对于教条之遵
守罔不一致,然后经过长期间之结合,同化,繁殖生息,而成回族。质言之,
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 46指出回回是一个民族。傅统先则
强调“今日中国之回教徒,系中华民族之信奉伊斯兰者,或为阿拉伯人、土耳

其人、波斯人及其他民族侨居中国而其一般之生活习惯已为汉人或未为汉人所
同化之伊斯兰教徒。”认为中国内地回民是与汉人相同的一个民族。47这一争论
与欧洲现代“民族”这个带有国家诉求张力的概念的引进不无关系。到三十年
代,面对国家分裂的危机,国内舆论界出现了由“五族共和”转变为“中华民
族是一个”的认识。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中认为“决没有五大民
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而是以文化方式大概分
为汉、回、藏三个文化集团,并称“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民族’二
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48即以“民族”等
同于“国族”。在此思想建构下,回族不能成为一个民族,而是作为信仰伊斯兰
教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以宗教为边界使得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因中国信仰
伊斯兰教的种族群体较为复杂,1950 年代“回”被中共政府赋予民族识别上的
特殊政治意义以前,它是否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就成为了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穆
45
46
47
48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69),页234-235。
金吉堂<回教民族说>,见《禹贡》第 5 卷第 11 期(1936 年 8 月),页 29。
傅统先《中国回教史》
,页 11。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见《西北通讯》创刊号(1947 年 3 月),页 5、页 7。
13


斯林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美国人类学家杜磊(Dru C. Gladney)提出了回族这一族群形成过程中的国
家建构论。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横向对比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
代表西北回族农村的宁夏纳家户村、代表华北回族农村的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
代表都市回族社区的北京牛街以及代表东南沿海回族社区的福建泉州陈埭回族

镇,以此研究中国内地穆斯林在民族国家统治下的状况,揭示这一群体认同的
多样性。49通过考察回族社区相异的认同传统,以及国家力量与地方群体的并存
与互动,杜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国家政策与回回的磨合产生出回族”。杜磊否
定了“回族”存在的“共同文化”基础,如纳家户回族社区的伊斯兰化与陈埭
回族社区的汉化,因此,决定族群成员身份的不是所分享的共同文化,而是当
事人自己的归属和认同意识。他找到各地回族对“清真”的不同阐释作为贯穿
全书的线索:在西北是宗教信仰,在北京(都市)是饮食禁忌和职业特色,在
华北农村是姻亲网络,在东南沿海是血统宗族,因此是国家的政策将其统纳为
“回族”。他指出:
“与官方历史或少数民族地图所显示的相反,在 1950 年代获
得政府确认之前,回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就像许多其他的群体一样,
回族只是在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时期才开始出现。”50他特别强调国家权
力在民族认同构建中的角色,但共时性的研究忽略了构建的历史过程。
李普曼(Jonathan N. Lipman)关于中国西北穆斯林的研究也直接针对“民
族范式”提出了批评。51李普曼在中国西北地方性的背景中来考察 1930 年以前
中国穆斯林的行为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群体特性的揭示,以拓展对“中国性”
的理解。其著作以另一种方式同杜磊的研究一同挑战了中国和西方晚近学术中
将之视为一个同质性少数民族或族群的观念。他以 Sino-Muslim 的例子说明,
内含于民族范式中的宗谱性族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现代现象,在现代之前,
他们这一群体并没有产生广泛的一体感。
“民族”这一概念,是 19 世纪末 20 世
纪初才形成的,并且在 1949 年以后才被中央政府持续加以利用。因此,他认为
回族的存在是中国民族主义在特定形式和特定关注下创造的。52姚大力及张中复
的研究则从不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分别反驳了他们的看法。姚大力通过对相关史
志和碑文的解读,缕析出“回回祖国(祖宗所居之国)”这一中国穆斯林的历史

49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0
Ibid., p. 96.
51
Lipman N. Jonath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52
Ibid., p. xxv; pp. 215-217.
14


记忆,并将其看作他们对于本群体出自共同血统的初步表达。53他对回族群体内
部认同意识的历史考察认为,“尽管回族共同体是在 1950 年代的民族划分中最
终界定和形成的,但一个具备‘种族’共同体基本特征的回回群体,早在明清
之际便已形成,对共同血统的记忆,有了比较巩固的感性意识,在辛亥革命后
逐渐发展为相当充分的自觉认识”,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回”的形成不能算是
一种完全任意的新创造,而是更早先历史形态“回族”的转型。54张中复则从社
会层面及伊斯兰文化方面分析了回民起义问题。他认为以民族本位为出发对回
民起义进行的解释,可以把回民起义的革命运动传承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将其
看作具有内部凝聚意义的历史记忆,这正是近代回族认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驱
55

力之一。 姚、张的研究实际上回答了在国家的民族识别以前,回这一群体是否
有类似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的问题,而这种认同,则是国家用政策将其缔
造为一个现代民族的基础。在他们的启示下,本研究认为中国内地讲汉语的穆
斯林这一群体在民国时期虽非纯然一族,但基于共同的宗教在群体内部有了一
定的自我归属意识,松散地形成一个共同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他们自我
言说的经验材料来考察他们认同意识的变化。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国家的游记以
及回教报刊的发行网络,作为以汉语形式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对穆斯林形成集
体认同有着极大作用。李普曼也指出,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由宗教和世俗穆
斯林智识精英创立公开的中国穆斯林组织之后,开始有有关“少数民族”的全

国性声音发出。56然而,本研究认为这一全国性声音的发出不仅涉及到穆斯林组
织,更与当时穆斯林社群传播信息的各种文化媒介有相当的关系,同时,穆斯
林知识分子在 30 年代的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使这种声音达到了一个高潮。
日本学者松本真澄(Masumi Matsumoto)从抗日战争中回、蒙两个群体的
族群性(ethnicity)、复合认同感与战时、战后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汉
人共同进行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这一视点进行论述。她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回蒙
两个群体自律凝集为“中华民族”,他们与执政者积极合作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
吸取当时的经验,坚持统一中华的理论依据。57然而,她注重的是穆斯林知识精
英与执政者的互动,却没有论及知识分子的这种认同和思想如何向大众扩散,
53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见姚大力著《北方民族史十论》
(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 84。
54
同上,页 110。
55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
(台北:联经出版公
司,2001)
,页 285。
56
Lipman, Familiar Strangers, p. 212.
57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 1945 年的“民族论”为中
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5


穆斯林知识分子到中东去,在与社会其他群体和国家政权互动中形成的认同,

经由相关的文化传播网络渗透到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中间,这是本研究想要说
明的。
玛丽丝·吉莱特(Maris Boyd Gillette)的研究着重考察改革开放后穆斯林
社区中现代化意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影响人们的日
常消费实践,以及消费如何被运用作意识形态。58她认为,穆斯林群体在使用国
家宣传的进化论框架来思考自身和周围的世界的同时也试图挑战国家这种向导
的作用,从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寻找“现代化”的出路和“先进”位置的坐标。59
因此,他们在国家提供的现代化路线之外,积极运用消费实践来追求自己的现
代化,以另一套标准来挑战政府对于“文明”
“进步”的话语垄断。这就是她称
之为“阿拉伯化”的进程,即中东为不发达的穆斯林社会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
繁荣与现代化范式,这也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回归到“本真”的伊斯兰教。60这种
集中采用中东模式的时间涉及到伊斯兰生活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宗教公共空间等
各个方面。同时,吉莱特强调”阿拉伯化在 1980 年和 1990 年间急剧增强,原
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穆斯林与中东的接触增强,但作者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一
个回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就已积极运用和中东国
家的这种纽带关系寻求民族发展之路和群体认同,各种出游以及相关报刊对中
东国家的报道,积极促使中国穆斯林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个人理解来实现国家
和民族的复兴以及现代化。而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这批学者学成归来,为中国
与中东国家的交往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如纳忠61对阿拉伯史的研究,纳训完整地
翻译了《一千零一夜》,庞士谦为埃及法鲁克国王担任中国文化顾问,马坚、刘
麟瑞等随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在一系列中国与中东国家建交的活动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早期的留埃学者将阿拉伯语教育引入公立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相
关领域的人才),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化的急剧增强不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大量的
了解中东国家国情和语言的人才,很难出现如此频繁的接触和影响。
58

Maris Boyd Gillette, Between Mecca and Beijing: Modernization and Consump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Muslim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3.
59

Ibid.
60
Ibid. p. 77.
61
纳忠(1910-2008)
,字子嘉,云南通海人,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
拉伯语语言学家。早年在昆明明德中学与法国人创办的中法学校读书,并参与当时回
民报刊《清真铎报》的撰稿和编辑工作,1931 年被选送至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深造,研
究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留学期间翻译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与阿拉伯文明》、
《回教学术思想史》等名著。1940 年归国,1942 年任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1947 年任云南大学教授。1958 年调往北京外交学院。1962 年起任北京外国语
学院教授,译有多种作品,主要著作有《阿拉伯通史》。参见《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页 417。
16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引起整个
学界的范式转化,学者们更加关注各文明间的交流,提倡“文明对话”。
在这一新的学术范式下,李焯然、杜维明等都对中国明末清初的汉文译著
经典给予极大关注,推动了一系列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对话活动,如村田
幸子(Sachiko Murata)在仔细研读王岱舆的《清真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
等文本后,出版了《苏菲之光的汉文折射》,对两大文明的哲学思想的融合与汇
流,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释。62
兹维·本(Zvi Ben-Dor Benite)的《穆罕默德之道:帝制中国晚期的穆斯
林文化史》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即与这一近来较活跃的“文明对话”研究框架有关,他以清代赵灿的《经
学系传谱》为例,以考察汉克塔布(汉文译著)的形成与流传为基础,进一步

探讨了中国穆斯林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汉文译著学者群体及其著作对
中国穆斯林的知识传承和文化认同影响作出了阐述。63作者认为,在晚清帝国境
内,多元族群历史格局形成,而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教育文化网络构
建起汉文化集体记忆,寻求自己在中国主流社会的“合法性”身份。这一著作
给本研究的最大启发是从文化史角度切入看中国穆斯林问题。近现代穆斯林知
识分子到中东去求学游历,以及通过新兴的报刊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也是他
们在寻求这一认同中不可忽视的学术文化实践。而且正是 Zvi Ben-Dor 在书中
探究的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网络为近代穆斯林到中东去提供了动力和条件。在
这网络中传承的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向自己文化来源回溯的视野,振兴中国伊
斯兰教就要到本源那里寻求更多的精神支持,救教是为了民族的强大,与当时
救国的主题密不可分。这一教育网络更是在语言习得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近代中国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基本是靠经堂教育来传承,这些穆斯林在出发
之前,大多数已从中获得了相关的语言储备。同时,笔者认为,也是这一方面
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大多数人到欧美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时,选择到中东国家
去。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中国的大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更多的中
国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也使更多的穆斯林通过汉语文本对伊斯兰的阐释,进一
步了解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异同,吸取认同资源,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

62

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 Wang Tai-yü'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 with a New
Translation of Jami’s Lawa’ih from the Persian by William C. Chittick,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0).
63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7



化进程中去。
此外,Zvi Ben-Dor 在其论文<“埃及九年”: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人>(„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中,探讨了 1931-1947 年间在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群体的重要性,指出他们是中国伊斯兰复兴
现代化地和返回纯正性的使者,并认为“离散的自我理解” (“diasporic”
self-understanding)是中国穆斯林认同意识的特征之一。64在文中,他将自己的
阿拉伯化(关注文本传承,强调中国穆斯林对纯正伊斯兰的追求)与 Gillette
的阿拉伯化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穆斯林与伊斯兰核心地区的联系是一种回溯
式的,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迁徙”的结束,这种迁徙感因远离伊斯兰中心而
产生,而正是现代技术提供了超越空间的可能。
“迁徙”的结束内中契合了许多
旅行论述中的“回家”母题,又与人们的认同相关,这也使得我们在更为广泛
的视界内来看待这一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
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作为一种文化文本,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内地汉语穆
斯林身份问题的重现与建构问题。晚近关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对文化
和族群认同的“虚构”特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着重于象征认同的考察。斯图尔
特·霍尔(Stuart Hall)将符号学方法和话语实践分析引入认同研究,认为认同
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指出:
“通常来说,认同过程(identification)
是基于对某些共同本原、或是与他人及群体所共享的某些特征,或是相同的理
想以及共有某种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团结和忠诚的体认建构起来的。与这种
‘自然主义’的定义相反,话语研究方法则把认同过程视作一种建构过程,是
一个从未完成——一直在‘进行中’——的过程。”因此,这种认同总是在变化
中的。65霍尔反对将认同看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固定的和不可改变的观念,指
出认同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通过话语和表征,他强调认同是在话语实践中建
构的,意义是由表征生产出来的。通过引入话语和表征的视角,霍尔把认同研
究从探讨“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转向探究我们会成为谁、我们如何被
表现、如何影响着我们去怎样重现自我的问题。66与这种将认同视作是一个动态
的、未完成的建构过程的看法相类似,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对民族主义

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民族认同的象征性和创造性,这种认同通过虚构、想象而得
以建构,他同样强调各种象征的重现形式对认同的作用,尤其是印刷媒介,比

64

Zvi Ben-Dor Benite,“ „Nine Years in Egypt‟: The Chinese at al-Azhar University,”
HAGAR, Studies in Culture, Polity and Identities, 8 ,1,( 2008), pp. 105-128.
65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1996),p.2.
66
Ibid. p.4.
18


如文学和报纸对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67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中东记述看作
是一个表征系统,从中探查“文化信码”如何被表现,穆斯林在不同的历史语
境下如何重现自身。这为我们研究中国穆斯林身份的塑造、认同和发展提供了
更多可能性。
本论文将视角集中到民国时期“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主要归结于近代宗
教和教育方面促进了出国活动的日益繁盛,以及近代内地穆斯林报刊兴起提供
的传播条件。到中东去的旅行记述在数量上不能与欧美游记相比,但也是一种
重要的文化印记。近代伴随着由龚自珍(1792-1841)、魏源(1794-1857)、
冯桂芬(1809-1874)等人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政论文章潮流,游记随着中国社
会的嬗变,在体式、内容、文辞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近现代的转型,文学、社会
文化、政治密切交织在了一起。综观这一时期的游记作品,内容倾向于文化化
和政治化,文学艺术形式退居后位,但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人们开眼看世界
境况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大规模的跨越国家、民族、地域、文化带来的感受和
身份认同,在这里构成了一种连续性的文化冲击。当其他人都选择去西方的时
候,这一群人向中东走去,他们的旅行记述以独特的文化语境,在近代海外旅
行写作中于风格体裁、知识视野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随着传播形式的

改变,这些旅行记述通过报刊及其他渠道,向读者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相关资讯。
面对社会的变革,近代中东地区的改革思想以及伊斯兰教自身的传统无疑提供
了向西方学习之外的另一条路径,而这些国家寻求民族解放的策略与经验成果,
也给中国的回教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迥异于汉族知识分子的观点与视角。彼
时穆斯林报刊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穆斯林在中国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的普
遍性,当时的很多报道十分关注世界局势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发展状况,另外,
一些报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多有留学背景,报刊设有驻外通讯员,在国际交流中
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他们为什么转向自身的伊斯兰传统、在异域有怎样的体
验和感受,怎样学习其他回教国的经验,如何调节自己的认同,利用在中国的
独特性与在世界的普遍性加入到与大环境的对话中去,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将伊
斯兰世界的信息与本土普通民众共享,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民国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到西方去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去中东
国家?到中东去的行者眼中的异域形象是什么样的?旅行记述怎样体现了同时

67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68
如《月华》有驻印度、埃及等国的通讯员,并与其他国家的报刊有积极互动,而仅
出过一期的《清真月刊》共 32 页,就有五篇关于国外的报道,涉及土耳其、南洋、法
国等地,见《清真月刊》第 1 卷第 1 期,(1920 年 1 月)。
19


属于一种以上文化的中国穆斯林复杂的家园归属感?当时这种关于中东国家的
记述作品为什么能够传播开来,在穆斯林间产生广泛的一体感?这一时期穆斯
林文化传统及围绕信仰而得以扩展的世界如何给在中国语境与社会历史大背景
下的穆斯林提供一种非西方文明的指引与身份认同资源,他们如何使用这种资
源与其他族群和执政者互动?由此借以关照近代中国穆斯林自身社会文化的衍

生和构建,尝试着与上述学界对中国穆斯林文化的研究进行对话。

第四节 结构安排
论文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解决以上要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从出行目的、
交通条件、在“伊斯兰之家”旅行的便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到中东去的原因及优
势,通过对这一部分的整理,揭示当时社会局势和出游条件,并讨论他们到中东
去的独特优势,强调宗教情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到中东去提供一种
背景。第三章以不同身份作者的旅行记述为探讨对象,对材料中到麦加朝觐的记
述和对中东教育、政治的记述进行整理,从宗教层面和教育政治层面阐释异域形
象。穆斯林到中东去主要以朝觐和游学为目的。由于麦加城不向非穆斯林开放,
因此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朝觐活动对许多教外人士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朝觐
者对朝觐过程的描写就向外界传达了这方面的信息,更是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
同时,由旅行衍生出的跨界的经验在不同身份作者笔下表现不尽相同。穆斯林作
者笔下的异域景象,是一种关于精神家园和宗教知识的想象体系,而非穆斯林作
者则多将中东地区的发展状况视作自己构建政治图景的资源,以之鉴亡或者救
亡,言说对本土发展的理想。第四章重点对抗战时期中国穆斯林到中东去的记述
进行分析,论述走向中东、在异域的抗日斗争体现出的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国
族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致的,有的与其宗教认同一道,形成“兴教救国”的爱
国宣示,有的则是对主体族群显示出认同上的疏离倾向。第五章主要分析这批旅
行记述与回教报刊之间的互动,以及与中东相关的信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流通等。
一些旅行记述的作者本人也是主要报刊的编辑或主笔,近代回教印刷和出版的发
展为这些游记的流传提供了渠道,以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对于伊斯兰中心资讯的
共享中去,这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第六章在以上几章分析的基
础上,总结全文,并将其放回到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这一脉络中,以试探
其在区域互动中新的研究可能。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