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73 trang)

Container metaphor and spatial attribute of nouns in mandarin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58 MB, 173 trang )

容器隐喻与名词的空间属性义
CONTAINER METAPHOR AND SPATIAL
ATTRIBUTE OF NOUNS IN MANDARIN

崔 娇 阳
CUI JIAO YA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PEKING UNIVERSITY
2010


容器隐喻与名词的空间属性义
CONTAINER METAPHOR AND SPATIAL
ATTRIBUTE OF NOUNS IN MANDARIN

崔 娇 阳
CUI JIAO YANG
(B.A. RUC)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双学位硕士(研究)毕业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U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KU
2010


Acknowledgements
In a blink of an eye, three years of graduate life is ending. As the pioneer batch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PKU-NUS Double Degree Program, I feel fortunate to
partake in such an excellent learning opportunity and life experience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ere,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my teachers and fellow
peers who have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me during this period.
In my two years at PKU, I found myself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orked together endlessly in pursuit of academic excellence. I consider myself
fortunate to be in such an environment. I am deeply indebted to my advisor, Prof Yuan
Yulin for his kindly supervision and teachings which guided me throughout this journey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so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I am also grateful to Prof Shen Yang,
Prof Guo Rui, and A/P Zhan Weidong for reviewing my thesis and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ir weekly discussion sessions.
Even though I spent only one fleeting semester in NUS, the vastly different
intellectual climate left a deep impact on me and this experience widened my horizons.
Here,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thanks to the excellent teachers at NUS; A/P Shi Yuzhi,
who was my advisor there, provided invaluable advice; and the members of the NUS
graduate community: A/P Lee Cheuk Yin, A/P Lee Cher Ling, A/P Peng Rui, and Dr
Chung Raung Fu, who were concerned for us both academically and personally.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Prof Mohanan from the English Department for permitting me to enroll
for his lessons which were also very enlightening.

ii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y peers and my seniors. My senior Zhang Xiusong who

helped me from the inception of this paper, provided many excellent ideas; Li Xiang’s
suggestions were also cruc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aper. My discussions with Xie
Chengmin and Zhang Juan were no less important. Kaiqin and Xiaomin were also very
helpful. My roommate Jing Jing also deserves credit for participating as an informant, and
for being so considerate and kind to me.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a collective enterprise
completed with the help of my teachers, peers and friends. Without them i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to complete this task.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family; my father and mother for their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my boyfriend for his love and constant encouragements
which gave me strength and resolve to survive this baptism of fire.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graduate school are like those of life, filled with gladness and sadness, and I
am thankful that my family has accompanied me on this journey.
Hereby, I wish to convey my deepest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ve accompanied me thus
far in this journey.

iii


目录
Title Page...……………………………………………………………………i
Acknowledgements ..........................................................................................ii
目录 ................................................................................................................. iv
插图一览 ......................................................................................................... vi
Abstract ...........................................................................................................vii
§0 引言 ........................................................................................................... 1
0.1 问题的提出........................................................ 1
0.2 研究范围 ......................................................... 3
0.3 研究目的及理论借鉴 ............................................... 3
0.4 语料来源 ......................................................... 4


§1 文献综述 .................................................................................................. 5
1.1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 5
1.1.1 关于名词的讨论 ............................................... 5
1.1.2 关于方位词讨论 ............................................... 7
1.1.3 关于方位系统的讨论 ........................................... 9
1.2 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3
1.2.1 语言与空间的关系 ............................................ 14
1.2.2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 15
1.2.3 生成词库论的物性结构 ........................................ 17
1.3 研究总结以及本文目的 ............................................ 19

§2 方所成分与空间关系 ............................................................................ 22
2.1 方位词的语法化历程 .............................................. 22
2.2 现代汉语方位词讨论 .............................................. 24
2.3 方位词的语法性和词汇性 .......................................... 25
2.3.1 与无生名词的组合............................................. 26
2.3.2 领属性偏正结构 .............................................. 29
2.3.3 名词谓语句 .................................................. 32
2.3.4 单音节方位词语法性的类型学意义 .............................. 34
2.4 小结 ............................................................ 36

§3 空间隐喻与名词的生命度属性 ............................................................ 39
3.1 有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 .......................................... 39
3.2 生命度、空间性与名词的性质 ...................................... 41

iv


3.3 有生名词的空间属性义 ............................................ 42
3.4 “里/外”范畴与个体 ............................................. 46

3.5 小结 ............................................................ 54

§4 空间隐喻与名词的维度属性 ................................................................ 55
4.1 空间指示的歧义性 ................................................ 55
4.2 事物维度与指示歧义性 ............................................ 57
4.3 维度特征对语言的制约性的其他表现 ................................ 67
4.3.1 定位关系的单向性 ............................................ 67
4.3.2 空间形容词对普通名词的维度表现............................... 68
4.3.3 量名组合的选择性和容器量词 .................................. 71
4.4 维度的中和及其句法表现 .......................................... 72
4.4.1 与空间形容词的组合搭配 ...................................... 73
4.4.2 普通名词借用为量词 .......................................... 80
4.4.3 V 空+NP 式 .................................................... 81
4.4.4 “这/那+个”组合式 .......................................... 84
4.5 维度的扩展 ...................................................... 85
4.5.1 空间联系的条件 .............................................. 85
4.5.2 参照物的条件 ................................................ 87
4.6 小结 ............................................................ 89

§5 容间隐喻与名词的功能属性 ................................................................ 93
5.1 “里/外”范畴与边界事物指示的歧义性 ............................. 93
5.1.1 容器隐喻与边界空间区域 ...................................... 97
5.1.2 组成式边界 .................................................. 99
5.1.3 构成性边界 ................................................. 101
5.1.4 边界的空间扩展 ............................................. 105
5.2 “里/外”范畴与中介事物指示的歧义性 ............................ 106
5.2.1 电器类事物 ................................................. 107
5.2.2 创作类事物.................................................. 109
5.3 名词的物性结构分析 ............................................. 114


§6 本文总结 .............................................................................................. 119
附录 .............................................................................................................. 122
附录一: 有生命词与方位词组合语料 ................................... 122
附录二: 形容词维度对立语料 ......................................... 126
附录三:“V 满”维度中和语料........................................ 135
附录四:边界语料与信息载体语料 ..................................... 140
边界语料 ......................................................... 140
信息载体类语料 ................................................... 143

参考书目 ...................................................................................................... 157
v


插图一览
图 1:词类的家族相似性................................................................................................... 6
图 2: 方位词的词类地位................................................................................................. 25
图 3: Jackendoff 关于空间关系的语义结构图........................................................... 34
图 4: 三维性事物的空间指示歧义性............................................................................. 58
图 5: 二维垂直方位事物的空间指示歧义性................................................................. 60
图 6: 二维水平方位事物的空间指示歧义性................................................................. 61
图 7: 摘自 Johnson(1987:23)容器图示.................................................................. 98
图 8: 说明“门、窗”类边界性事物的词义描述....................................................... 116
图 9: 说明“报纸”类信息载体事物的词义描述....................................................... 116

v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prior research on nouns and locatives, and their combination, we
exam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P, the acceptability and ambiguity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concrete NPs and locatives, and analyze the spatial attributes of nouns and
its realization as dimensional properties which show both contrastive and neutral
representations. Lastly, we explain these ambiguities as due to the qualia structure of the
nouns and the different realization of qualia roles in language. Adopting the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we describe the salient attributes of nouns in contexts and
explain such phenomenon through Container Metaphor in Cognitive Grammar.
In the first Chapter,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literature is presented before we address the
research goals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Chapter two, after reviewing debates on the
subcategories of locatives, the contrastive behavior of monosyllabic versus disyllabic
prepositions in terms of Adj-Noun combination and Noun-predicate sentences will be
analysed; and combining insights from Talmy that language systems comprise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open classes) and lexical categories (closed classes) with that
of Jackendoff about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space in language, we prove that
monosyllabic locatives grammaticalise while bisyllabic ones lexicalize.
Chapter three further delves into monosyllabic prepositions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animate nouns. We argue that animate nouns cannot combine with monosyllabic
locatives because of their semantic self-sustain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urther arguing that animate nouns have stronger spatial attributes, whereas abstract nouns

vii


has strong attributive meaning and this attributive meaning cannot be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animate nouns and locatives, and under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tainer metaphor, some animate nouns form the relationship of
container and containee, and can combine with monosyllabic locatives.
In Chapter four we further use container metaphor to explain the contrast and
neutrality in terms of spatial attributes of nouns in language. The former in spatial
attribute is realized as ambiguity in reference; restrictions in choice of the adjective and
classifi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utral aspect is due to the container metaphor’s

denotation thus unify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uns, and additionally 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when they form phrases with adjectives, classifiers and some V-C
combinations. Chapter five is concerned with the ambiguities of combination ‘NP+X 方’
caused by boundary effect and information load effect of the container metaphor. And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chapter, we analyze the qualia structure of the nouns discuss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chap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
Finally, we conclude the paper in chapter six. From the lexical meaning of the nouns
we argue that their qualia structure can affect their readings when they go into “NP+X 方”;
those which do so have strong spatial properties which coincide with their formal roles,
whereas structures with ambiguous readings show telic ro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container metaphor can affect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language, and entities with ‘internal-external’ attributes can combine
with locatives, possibly resulting in ambiguity within the “NP+X 方” combination.
Key words: locatives, dimension, container, boundary, qualia structure

viii


§0 引言
本文主要以现实空间、概念空间、语言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现
代汉语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式在空间指示上的多义性。我们借鉴了认知语
言学上关于三种空间的分析,即语言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表述,而是通
过概念世界的投射来表现客观世界。空间关系作为现实世界中的基本关
系,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0.1 问题的提出
对于空间和语言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做出大量的研究,本文即是在
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名词与方位词组合的成立性以及其所指空间关系
的歧义性为出发点,着重讨论以下几种语言现象:
组合的成立性问题

*小王/老师/他后有个人。
*小王/老师/他的后有个人。
小王/老师/他身后有个人。
小王/老师/他(的)后面有个人。

所指空间区域的歧义性问题
A
车前有个人。
台前有个人。
门前有个人

1


B
门里有个洞。
门里有个人。
柜台里的酒。
柜台里的伙计。
C
书中的照片。
书中的句子。
书中的一段话。
在第一组例句中,单音节方位词(如“后”)不能与指人名词(专名
“小王”、称谓“老师”、代词“他”)组合,而双音节方位词(如“后
面”)比较自由,可以粘合式或者组合式与指人名词组合。这一现象最早
由邹韶华(1984)谈到方位词的语法功能时指出单音节方位词一般不能
与代词结合,储泽祥(1995,2010)对于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条件中指
出有生名词因其具有较强的性质义(对比“山、水”等具有较强状态义)
因此不具有空间义,不能与后附方位词组合。本文在此通过对比学者对于

有生命词和典型名词的分析,认为指人或指物的有生名词与其他有生名词
(如:树等)仍具有较强的空间义,因此可以与双音节方位词进行组合,
接着本文尝试从生成词库论对于名词的语义结构分析以及认知语言学上
“容器隐喻”的心理机制对指人及动物类的有生名词与后附方位词的选择
限制性做出解释。

2


第二组里A、B、C三组都可以成立句子中,A组中语义理解上,“车
前有个人”既可以指“人”在车的内部空间的前方区域,也可以指“人”
在车的外部空间的前方

1

。同样,“台前有个人”既可以指以舞台为区域

的前部有个人,也可以指台下的前方有个人。而“门前有个人”则仅有一
种理解。B组中“门里”分别对应于两种空间指示的区域,前者中“洞”
在以门为区域的空间里,后者中“人”在以门为边界的空间里。同理,
“柜台里”既可以指以柜台为区域的内部空间,“酒”位于其中;也可以
指以“柜台”为边界的内部区域,“伙计”位于其中。C组中,以“书”
为参照物的对于目标物“照片、句子、一段话”进行定位,同一个组合式
“书中”的方位词“中”由指向具体空间转向抽象空间。我们在此将以上
现象总结为“NP+X方”格式,并以此为引例从组合式中名词的角度来对这
种空间关系上同形的多重理解进行分析。

0.2 研究范围
1.“NP+X




”结构式中的组成成分的范围界定: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NP+X



”中的 NP 主要是:以具体名词为中心的名词

词组,例如:小王、羊群、车、树、桌子、警戒线等,不涉及抽象名词,
如话、感情、想法等。X



表示本文所讨论的方所成分,其中包括:

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及其合成形式;
2

部件名词或语素:顶、头、底、根、背等 。
2.具体名词空间义的其他句法和语义表现,例如维度对立和维度中和的
现象。

0.3 研究目的及理论借鉴
本文即是借鉴前人学者对于名词、方位词的讨论两个词类的讨论,名词与
方位词组合条件以及在方位区域指示的分析基础上,对以上句子的合格性
和 歧 义 性 现 象 进 行 解 释 。 我 们 所 用 的 理 论 主 要 是 Lakoff G & Mark
Johnson (1980), Mark Johnson (1987)等认知语言学派所倡导的隐喻机
制以及 Pustejovsky, J (1995)的生成词库论。前者主要是说明系联一系


3


列语言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后者主要是从名词的物性结构角度出发来分
析同一个词在文本中新义的产生,并据此对于词义做出形式化描述。

0.4 语料来源
本文所依据的材料3:
语料库:
北京大学 ccl 语料库:
: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xiandai
The LCMC Corpus: />电子文本: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二马》,《火葬》,《离婚》,
《蜕》,《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小坡的生日》,《牛天赐
传》,《文博士》,《鼓书艺人》,《猫城记·自序》,《无名高地有了
名》,《无名高地有了名·后记》,《正红旗下》,约计五万七千余字。
王朔作品:《空中小姐》,《永失我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
水》,《浮出海面》,《过把瘾就死》,《动物凶猛》,《橡皮人》,
《许爷》,《我是“狼”》,《玩儿的就是心跳》,《给我顶住》,《无
人喝采》,《刘慧芳》,《我是你爸爸》,《人莫予毒》,《懵然无
知》,《顽主》,《一点正经没有》,《你不是一个俗人》,《痴人》,
《千万别把我当人》,《修改后发表》,《谁比谁傻多少》,《看上去很
美·自序》,《看上去很美》,《王朔自选集序》等,约计十三万九千余
字。
1

郭锐(2004, 2008)主要针对外部区域的空间指示歧义进行了调查分析,详见下文

引用;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内部和外部空间区域的歧义现象。

2

储泽祥(1997a)称其为“准方位标”。

3

本文仅标明来自电子文本的语料出处。

4


§1 文献综述
我们主要从名词、方位词、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关系以及国外学者对
于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等角度来回顾前人学者的研究,并在本章末提出本
文的分析起点和研究角度。

1.1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1.1.1 关于名词的讨论
我们在此在主要以三种观点(意义、功能、认知三个角度)对前人学
者在名词的分类和界定问题上进行讨论。
一是由意义的角度来分析词类,以吕叔湘、王力等学者为代表。吕叔
湘(1982)以意义为标准,将名词分为人物、物件、物质和无形四类。
王力(1985)分为通名、专名、单位名词三类,而以意义为标准的划分
在缺少严格或者说狭义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汉语中,无疑最终会导致汉语
“词无定类”的说法。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认为词类不是意
义范畴,而是语法范畴,是词的语法聚合类,对于词类的划分应该由其用
法着眼,因此就产生了以下所说的以语法功能为标准而对词的划分。
以 赵 元 任 ( 1968 ) 、 朱 德 熙 ( 1982 ) 、 彭 睿 ( 1996 ) 、 郭 锐
(2002)为代表的学者主要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对词类进行分析,如依据
朱德熙(1982)所设立的名词的标准“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不受副词修

饰”将名词分为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
五类,彭睿(1996)从“量·名”结合关系中名词对量词的选择差异性
出发将名词分为五个小类:个体名词、抽象名词、集合名词、物质名词和
专有名词。郭锐(2002)从句法功能角度来对名词进行界定,并且与位
置词(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和量词在体词这一大类中的互补性角度
来说明名词的类别。刘顺(2003)也是从量词角度出发对名词进行次分
类,与彭睿不同的是其内部的层次性问题。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目前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原型范畴
理论来解释汉语的词类问题。依据原型理论,名词是一个范畴类,有原型
成员和非原型成员之分。依据原型理论,陈平(1988)“就最典型的事

5


物而言,它们一般者占据一定的空间,随具体事物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大
小、多少、高低、厚薄、聚散、离合等等特征。”再如,袁毓林
(1995)认为词类范畴不是特征范畴,而是原型范畴。同一类的词在分
布上只是在总体上大致相似,很难找出一条为这一类的词全体成员所共有
而为其他类的词成员所无的分布特征。同一类的词在语法功能上呈现出连
续性特征,同一词类的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地位,有些词具有该类词较多的
语法特征,它们是这类词的“原型成员”;有些词只具有这类词的部分语
法特征,它们是这类词的“非原型成员”。词类是基于原型特征建立起来
的语法范畴,某一词类的全体成员往往并不共有一条为其他词类的成员所
无 的 分 布 特 征 , 所 以 无 法 将 词 按 语 法 功 能 分 成 非 此 即 彼 的 类
1

。进而他认为词类范畴不是一个均质系统,是根据“家族相似性”

的特点聚集成类,在这个“家族”中,完全符合划分标准的是其原型成
员,居于核心地位,远离核心的即是非原型成员,居于外围;而每个类别

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即外围部分是交错的,位于相交部分的词便会具
有两类词的语法性质。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例,图示如下:




原型
成员



原型



成员




原型
成员



图 1:词类的家族相似性

依据这个特点,原型名词具有以下句法特征:一是能够接受物量短语
的修饰;二是不受“不”的修饰;三是可以自由地做主语和宾语。这些句
法特征在非原型名词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为非原型名词是以原型名

词为参照点,按照分布位置的家族相似性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名词性,这种
程度是逐渐向外扩展,越外围的名词性就越弱,从而形成一个边界模糊的
名词类。

6


Taylor(1989) 2 专 门 讨 论 了 各 种 语 法 的 典 型 性 问 题 , 把 名 词 的 典 型
性特征依次归纳为:
离散的,有形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非空间领域的实体>集体实
体>抽象实体
张敏(1998):最具典型性的核心名词是具体的(可见可触)、占据
三维空间的离散实体,尤其指人者。

1.1.2 关于方位词讨论
吕叔湘(1965)利用陈士和评书《聊斋》的《王者》和《画皮》以及
老舍《骆驼祥子》做为语料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不同方位词的使
用情况;二是表示同一方位的单音方位词的分工条件;三是表示同一方位
的几个双音方位词的用法是否相同。通过对比分析,他得出:根据现象不
得不假设有一部分“上”不和“下”相对,有一部分“里(中)”不和
“外”相对。
朱 德 熙 ( 1982 ) 从 语 法 功 能 的 角 度 将 方 位 词 与 处 所 词 、 时 间 词 等 独
立,与名词并列于体词之下。并且指出方位词的主要功能是做处所主语、
处所宾语、与介词连用而在主要谓语动词前时是连谓结构的前一个直接成
分,在动词后时是述补结构的处所宾语。在方位词内部,将其分为单纯方
位词与合成方位词。并认为单纯方位词中,“里”和“上”的活动能力
强,其余的方位词活动能力弱。
刘月华等(1983)将方位词分为单纯方位词与合成方位词,并认为
有的单纯方位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或之后,构成一个表示
时间或处所的短语。刘丹青(2001)从类型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将方位

词看成后置词,与前置介词一起构成“框式介词”。郭锐(2002)将根
据方位词的句法分布将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合称为位置词,与名词并
列于体词之下。
邹韶华(1984)从形式和意义两个角度对方位词进行界定,认为从类
别上说,方位词是非能产的(或称封闭的),可以列举的词。从特点上
说,方位词是能普遍地用在其他词(或比词大的单位)的后边表示方向和
位置的词。能够把方位词同一般性的名词,特别是表处所的名词区别开来

7


的特点,就在于它普遍地具有后附性。随之举出了 15 个单纯方位词和
155 个合成方位词3。并进一步对方位词的定义和范围以及方位词的结合
情况、固定格式里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与词类的结合程度上,
其中说明了与名词的结合,方位词几乎都能用在所有的物质名词后,而与
代词结合,很少能加单音节的,除了口语中的“这上、那上、什么上”和
固定格式“我中有你”等等。邹韶华(2001)从语言事实的角度出发,
对于传统的方位词的界定的观点提出质疑,其认为所有的物体名词都是表
示物质的,凡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自然就蕴含了方向和位置的特
征,假如以物质为着眼点,一切表物体的名词都是物质名词;同样,假如
空间位置为着眼点,一切物质名词又都是方位名词。说表方位的就是方位
词,未免太笼统了,失之过宽。然后结合前人的说法,从语法功能即语法
结构形式方面的特点来界定方位词,认为能普遍地附在其他词(或比词大
的单位)的后边表示方向和位置意义的词可称作方位词,其特点包括后附
性,排除了一般名词。普遍性,排除表部位的词;方位性,排除一些词
缀,如“椅子”。
以上对于方位词的认识可以看作是从表层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角度来
进行,后来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方位参照体系的角度对方位词进行分析。
廖秋忠(1989)首先界定方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的体词,然后从篇
章的角度引入空间和时间参照中的“语境参照点”,用语境参考点来分析

方位词在句中的指示意义,尤其对空间方位词的语境参考点的选择、范
围、跟方位词所指位置的关系等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由于受到人们吸
收新信息、寻找目标的习惯以及对话双方要遵守“合作原则”等制约,语
境参考点的选择至少有两个基本的要求和一个较为次要的要求:参考点必
然是听者已知的、可当场看得见的或可以想像得到的物体或范围;如果方
位词所指的方位不属于参考点的一部分,一般要求它与参考点是毗邻的,
不能有明显突出的第三者居中;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几个可能参考点中,选
择比较突出的、较为知名的为参考点。前二者是基本要求,第三个是次要
要求(廖秋忠,1989:14)
此外,方经民(1999a,1999b)则参照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认知结构
角度出发对其所提出的方位参照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4。可以说,二者

8


的文章都是从时空概念表达的方面说明方位词在描写某一物体所处的空
间、时间上的作用,并且以此来给方位词做新的归类。
刘宁生(1994)从汉语看待物体空间关系的方式的角度联系认知过程
说明汉语表达物体空间关系的特点,主要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为什
么用这些方位词表达这些特定的意义;二是为什么另一些说法在科学上是
有根据的而在日常语言中却是尽力避免的。他认为语言中的方位词并非仅
仅表达空间关系,还包括人们看待两个物体及其空间关系的方式。人们在
看待事物时所赋予的特征。物体的几何性质转变成语言表达是一个过滤的
过程,其重要特征是,特体的某一部分及其特征被强化了、突出了,被看
成是整个个体的特征;而另一些部分及其特征被淡化了甚至被舍弃了。可
以说,他是从汉语看待物体空间关系的方式的角度,联系认知过程说明方
位词的特点。刘宁生(1995)从心理学上“参照物”和“目标物”的角
度出发研究汉语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关系问题,他认
为二者的认知基础是“目的物”和“参照物”,而它们之间的非对称关系
决定了处在相对关系的两个词语不可能自由地充当“中心语”或“修饰

语”;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可以称作“参照物先于目的物”的语序原则,决
定了“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的语序一致性。

1.1.3 关于方位系统的讨论
储泽祥(1997)从方所语形、方所相位和方所入句三个方面并依据结
构形式对现代汉语方所系统进行了研究,其中,方所语形主要以“标”的
角度考察方所结构中的各种形式,分为方所标、隐标方所、纯标方所、粘
标方所,在方所标内部又进一步分为方位标、命名标、准方位标。传统上
所认为的方位词相当于其所说的方位标。其最新的专书《汉语空间短语研
究》(储泽祥 2010)主要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汉语中主要的空间短语类型
结合历时考察进行了形式和语义互证的研究,如“普通名词+方位词”、
“空间介词+普通名词+方位词”和“空间介词+处所词”三种主要的空间
短语结构。其中他对现代汉语空间表述因素的分类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
启发。储泽祥(2010:13)认为汉语空间表述因素可以分为方位词、处
所词5、空间介词、普通名词、指示代词(这儿、那里等)、空间副词

9


(到处、处处等)、空间动词、数量词、领属性修饰语、关系小句、空间
属性的形容词等,而在这些众多要素中,方位词、处所词、空间介词、普
通名词是汉语空间表述因素中的四大要素。
齐沪扬(1998)从方位词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对现代汉语的空间关系
进行了研究。他将现代汉语的空间系统分为方向系统、形状系统和位置系
统三个子系统。方向系统主要涉及方向和参考点两个因素;形状系统即与
事物在概念空间中所形成的点、线、面、体相关,不同的方位词所结合的
事物形状会有差异;位置系统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来分析。每个系统
又都由一定的范畴意义和表达意义的语法形式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
汉语的空间系统或空间范畴。三个系统之间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
方经民从认知参照体系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的方位指示做了系统研

究。方经民(1987a)认为不同语言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方
式及其表达结构有所不同。他将方位参照分为参考点、方位词、方位辖域
及其中客体、观察点等四个要素,并且将方位参照分为选择方位辖域、观
察点以外的事物位置为参照点的外物参照,和选择方位辖域所处的整体背
景为参照点的整体参照以及选择观察点自身为参照点的自身参照三种类
型。根据方位辖域的性质,又将方位参照又分为确切方位参照和模糊方位
参照两种。同年其另文(1987b)对表示空间的方位词进行了分类,主要分
为绝对方位词(东、南、西、北)和相对方位词(左、右)。进而对于这
两类方位词与方位参照的四要素进行结合分析,认为,绝对方位词用于方
位参照时,只需选定参照点,方位辖域既已确定,与参照点的朝向或观察
点的位置朝向无关。而相对方位词用于方位参照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以观察者的左、右确定参照点的左、右的“主观”;2)观察者之外
的参照物被人格化,并赋予了左、右的“客观”。
方经民(1999c)指出方位参照的运用对听话人和说话人来说都是一
个认知的过程。其文主要从听话人的立场,侧重从方位词空间意义项的语
义解释几率,方位词对位置参照点空间特征的凸现功能,方向参照点对方
位参照语义解释的影响等角度讨论了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语义
理解问题,主要讨论了“上/下、里/外”两对方位词及其双音节的粘着
形式和组合形式。方经民(1999a)确定方向参照无论使用绝对方位词还

10


是相对方位词,都与观察点有密切的关系;在确定位置参照时,绝对位置
的参照不受观察点的位置和角度的影响,但是相对位置的参照会受到观察
点的置和角度的影响。他发现了表示水平方向参照的方位词选择机制和表
示位置参照的方位词的选择机制,其文认为在直接描写作为观察点的客体
朝向时,只能使用绝对方位词,如果语境中没有方位辨认的可能性,只能
使用相对方位词;方向视线较远的使用绝对方位词,方向视线较近的使用
相对方位词。位置参照的方位词选择机制,说话人预设位置参照点是受话

人已知的或可以确认的;想要描写的方位辖域是与位置参照点毗邻的或属
于位置参照点的一部分;观察点的方位满足上面两条条件时,以观察点兼
作位置参照点,否则,选择其他符合上面两条的条件的物体或范围为位置
参照物。方经民(1999b)对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从方位参照的要素
和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对于结构类型,按照位置点的有无分为方向参照
和位置参照;按照方位词的性质分为相对参照和绝对参照。同时,在位置
参照的内部再依据位置参照点与观察点的关系分为自身参照和他物参照;
依据位置参照点与方位辖域的关系分为外域参照和内部参照。方经民
(2002)在总结和对比前人学者关于“方所”研究的各种观点基础上讨
论了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研究的重要性,对于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其认为
空间区域范畴不是一个语法上的词类范畴而是一个认知功能范畴概念,并
根据认知功能将现代汉语的空间区域范畴分为地点域和方位域两大类。指
出前者是指称性的空间区域范畴,具有命名性、地点性的语义特点;后者
是用方位成分通过方位参照间接指示某一地方或某一物体相对的方向或位
置;二者在认知功能以及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都有区别。其文最后重
着分析了方位成分的空间化作用,认为方位域的定位性空间特征是方位成
分的空间化作用的结果,指出定域化和有指化是方位成分的空间化作用。
方经民(2004a)主要从共时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成分内部的形式、语义、
功能上的差异,讨论方位成分分化和语法化给汉语语法分析带来的影响。
并认为古代汉语里作为名词的单纯统一的方位成分在现代汉语里已分化为
方位名词、方向词、方位区别词和方位词四类,并构成一个由实到虚的语
法化程度连续统。由于处所名词的次范畴化和方位词的形成,构成了现代
汉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区域范畴:地点域和方位域。地点域用处所名

11


词或短语来表达,它直接以地名或由物名、机构名指称某一地点或由某一
物体所占据的地方,是一个零维的“点”区域;方位域用方位成分通过方
位参照来确定,它间接指示跟某一地方或某一物体相对的方向或位置,方

向域是一个一维的“线”区域,位置域是一个二维的“面”区域或三维的
“体”区域。现代汉语里零维地点域和多维方位域构成对立。这种对立构
成现代汉语空间表达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并影响到汉语句法、语义、语
用及功能分析的各个部分。对于目前学界争论较大的方位词的界定问题
上,其文认为已经虚化了的粘着后置的方位词者可称为后置词。狭义的方
位词是方位后置词,广义的方位词可涵盖由实到虚的各类方位成分,并认
为后者是一个语义范畴而不是词类范畴。方经民(2004d) 从存在主语、
存在判断主语、处所定语、处所主语、处所话题等句法位置讨论各类名词
的空间性要求,以此来揭示地点域和方位域的语言表现上的对立性。
郭锐(2004,2008)对于方经民所定义的方位参照理论内的概念 进
行了简化,即以方位域是否在参照物范围以内将方位参照分为内置参照
(与“整体参照”同)和外置参照(含“外物参照”和“自身参照”)两
种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具体分析了水平维度上“前、后、
左、右”在外域空间指示的多义性相结合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说话人使
用方位词表示空间方位时,说话人利用参照物的固有方位特征来表示空间
方位的“原向参照策略”和说话人利用参照物的临时方位特征来表示的
“借向参照策略”的两种。将借向策略里参照物方位特征的来源分为来自
观察者自身的“主体投射策略”和整体环境方位特征的“环境投射策
略”。进而又将“主体投射策略”根据观察者与参照物的方向关系又分为
“面向策略”与“镜像策略”。将“环境投射策略”中根据参照物的方位
特征间接来源于观察者有无再分为“主体同向策略”和“客体同向策
略”。根据参照物的方位特征又可以将客体同向策略再分为“静态同向策
略”和“动态同向策略”。最终得出导致水平方位词歧义有参照方式的不
同、参照策略的不同、说话人对因有方位特征的认识不同三种原因。
Tai(1993) 主 要 从 语 言 共 性 的 角 度 来 分 析 汉 语 空 间 概 念 的 的 图 示 特
点 。 他 在 结 合 Jackendoff(1983,1990) 所 提 出 的 一 系 列 有 关 空 间 表 达
的普遍概念形式的基础上对汉语的空间表述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说明是

12



否一个普遍的概念结构的形成可以不依赖于各种语言中不同句法结构。通
过对比英汉中“in”与“里头”“on”与“上面”的对比分析。并且其
文同意 Hsieh(1989)关于汉英在空间方位关系表达上的不同,即汉、英
在表达空间方位关系时采用的认知策略不同,英语是一步到位,用“介+
名” 同时 表达 空间 关系 和维 向(dimension ) 特性 ,而 汉语 分两 步走 ,
首先用介词标明空间关系,再用“名词+方位词”来表示维向特性。
李宇明(1999)则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认知观,对以空间隐喻为基
础的时间范畴和社会的畴进行了研究,并且认为空间图式是一种能产性较
强的认知图式,人们习惯于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
系上,借以把握各种各样的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
王希杰(2003)从视点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汉语的构词现象,如从构词
视点和用词视点、显性视点和隐性视点、潜性视点和词语的解释等角度对
构词及词义变化进行分析。他认为,视点往往选择信息的焦点、区别性特
征,构词语素往往只能是信息的焦点,其视点在语言形式上可以省略,并
举例如下:上学,下学;下海,上海;内人,外人等。
张 谊 生 ( 2007 ) 对 于 方 位 词 的 时 体 特 征 进 行 了 分 析 , 讨 论 了 方 位 词
“中”和“间”表示持续体的现象,认为二者是一种非典型的持续体标记
(与典型持续体标记“着”相区别),是由方位词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从
空间转向时间,再从“附体”扩展到“附谓”进一步虚化而成。

1.2 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海外学者主要从语言共性的角度对语言和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
究 , 如 : Svorou(1993) , 空 间 参 照 体 系 的 分 析 , 如 Clark(1973) ,
Fillmore(1975) , Miller & Johnson-Laird(1976) , Levinson(1976,
2003), 语 言 表 达 空 间 关 系 的 手 段 , 如

Levinson(2006) ,

Talmy(1983,2000),Jackendoff(1985,1990),以及对于空间关系在语言

反 映 上 的 认 知 解 释 , 如

Langacker(1987,1991) , Lakoff

&

Johnson(1980),Taylor(1989)。其中对于生成词库论的介绍,我们重点
说明了词类物性结构的语义描述。下面我们就与本文相关的内容做一梳
理。

13


1.2.1 语言与空间的关系
在海外,对空间问题研究主要有 Svorou,《Grammar of space》。
Svorou(1993)把区域看作一个概念结构,并认为它是由我们的结构知
识确定的,这些结构知识涉及跟特定实体相联系的物质的、直觉的、交互
作用的和功能性的属性。他根据实体可能具有的典型区域把实体分为内部
区域(interior region)、拥有外部区域(exterior region)、自身作为
区域(being region)的三种类型。他还认为,从理论上说,每个实体在
不同的情景里,可以分析为具有内部或外部区域,或者本身就是一个区
域,可是从经验上说,这些分析受到我们跟实体之间的典型互动的制约,
是我们在语言里处理那些实体的方式造成的典型结果。他认为空间语法素
可以影响分析结果,如我们可以把所处的位置描写为 in the room 或 out
of room 而 把 room 看 作 一 个 拥 有 内 部 区 域 的 实 体 , 也 可 以 描 写 为 in
6
front of the room 而把 room 看作一个拥有外部区域的实体 。

关于空间关系的参照体系,Clark(1973)对于英语的“前,后”的研
究 中 提 出 内 在 参 照 (inherent) 和 自 我 中 心 (egocentric) 的 参 照 。

Fillmore(1975) 将 空 间 表 达 的 用 法 分 为 指 示 (deictic) 和 非 指 示 (nondeictic)两种用法,分别对应于 Clark 的自我中心参照系和内在参照系。
Miller&Johnson-Laird(1976) 把 空 间 参 照 分 为 内 在 系 统 (intrinsic) 和 指
示 系 统 (deictic) , Fillmore 的 非 指 示 用 法 和 指 示 用 法 相 对 应 ;
Levinson(1976,2003)则从跨语言角度将空间表达的参照系分为固有参
照(the 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相对参照(the relative frame of
reference) 以 及 绝对 参 照 (the absolute frame of reference) , 前两 者 也
与 Fillmore 的非指示用法和指示用法相对应7。
Levinson(2006)在关于空间概念的本质上,认同莱布尼茨 Leibniz 的
说法,即空间是一种关系。在语言上的表现即是:人们是通过对其他事物
的描述来定位一个事物的位置或运动的。前者通常被称为背景
(ground/landmark),后者通常被称为图形(figure/theme/trajector)。
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不同语言的在同一语义领域——空间领域—
— 的 具 体 表 述 进 行 了 对 比 分 析 , 主 要 从 拓 朴 性 描 述 (topological
description) 、 运 动 性 描 述 (motion description) 、 参 照 框 架 (frames of

14


reference)三个方面对各个语方进行研究。在其研究背景中提到语言对空
间关系进行编码时会选用不同的手段。首先,在所说的三个子系统中,存
在 概 念 上 的 差 异 性 。 如 , 语 言 上 对 于 拓 朴 关 系 编 码 的 联 系 成 分 (spatial
relator)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是重合,而有些是有区别的。在参
照 框 架 中 , 也 并 不 是 所 有 的 语 言 都 会 用 到 三 种 框 架 固 有 框 架 (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相对框架(relative frame of reference),绝对框
架(absolute frame of reference)。在运动领域,不同语言间在表示运动
的动词上也会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同时他进一步提到,对于空间关系中所
存在的概念上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其编码也会不同。如英语在对以上三个
系统进行编码时会选用同一个介词短语结构,而其他语言会选用不同的语
法或词汇方式来表现这三个领域。另外,有些语言并没有空间介词或者是
仅有一个通用介词,这些语言更倾各于将空间关系编入小句(clause)、动

词 (verb) 、 表 示 位 置 的 格 (local cases) 、 空 间 名 词 (spatial nominals) 、
副词(adverbials)等。
Talmy(1983,2000:177-254) 从 语 言 共 性 的 角 度 , 以 理 论 性 的 分 析 说
明了语言如何反映空间关系。他认为语言有两个相互补充的系统,一个是
开放类或称词汇类,表示概念内容;另一个是封闭类或者语法类,表示概
念结构。二者不同还表现在,语法类的数目多,但说明少;词汇类的数目
少但说明多,表现为更全面、更复杂、类型不同的信息(百科知识性)。
语法类主要用于结构组织,而词汇主要是为结构提供内容信息。在此与理
论背景之下,通对英语中表现空间关系的语法类——介词,如:in, at,
on, across, through 等——的分析来说明语言对空间关系的反映具有理
想化(idealization8) 、抽像化 (abstractedness) 、拓朴性 (Topology) 的特
点。

1.2.2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Lakoff & Johnson (1980) 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看作是
认知机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他提出了“隐喻的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
性”。其中“隐喻的概念性”最为重要,它指的是隐喻不仅是个语言问
题,更是一种思维形式,即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我们

15


所输出的最终的语言形式其背后的建构和组织正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
根据 Lakoff 等人的研究,隐喻的类型可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 “ 方 位 隐 喻 ” (orientational metaphor) 、 “ 本 体 隐 喻 ”
(ontological metaphor) 。 其 中 “ 容 器 隐 喻 ” 在 本 体 隐 喻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边界”因素是其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对 于 各 种 隐 喻 现 象 背 后 的 系 联 性 , Lakoff 是 通 过 几 种 基 本 的 图 式
(schema)9来做以说明。而认知语言学的另一代表人物 Langacker(1987)
则主要强调了“意象”(image)在这种投射过程中的作用,他将意象理解

为为思维和表达的目的,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通过构成不同的意象去理解
和把握某个感知到的情景的能力。即对于同一情景,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属
性 加 以 注 意 , 调 整 这 些 属 必 的 显 著 性 (salience) , 从 不 同 的 视 点
(perspective) 去 观 察 , 以 及 作 不 同 程 度 强 调 以 不 同 方 式 理 解 情 景 的 能
力;因此,如何体现这些不同方式就成为意象描述的重点。在此,心理学
上的一些概念常常被引入进行分析语言现象,比如:注意(attention)、调
焦 (focal adjustment) 、 视 点 、 抽 象 (abstraction) 、 基 底 - 侧 面 、 辖 域
(scope)、图形(figure)-背景(ground)、射体-地标等。
Johnson(1987:21-23)以生活中的大量事实来说明容器隐喻的普遍
性。我们的身体即是一个三维性的容器,我们吸入食物、水、空气并且向
外排出所消化物等。人们从一开始就在经历周围有边界的空间之中,比
如,我们走进或走出房间,穿上或脱掉衣服,进入或走出汽车等。同时,
他还指出,我们最普遍经历的里/外朝向(in-out orientation)是那些三维
性的容器,但事实上,取消其中的一个维度,我们依然会得到同等重要的
二 维 性 或 一 维 性 容 器 。 在 此 情 况 下 , 相 关 的 经 验 主 要 是 区 别
(differentiation) 和 分 离 (separation) , 例 如 一 个 点 在 一 个 圈 里 或 是 在 一
条线上,无论是一维性、二维性或是三维性的实体,里/外方向都会涉及
到分离、区别以及包含的关系,这些都表示了某种程度上的限制性。
此 外 , Taylor(1989) 中 关 于 范 畴 化 的 扩 展 的 方 面 提 出 了 转 喻 与 隐 喻
相比是更为基础的认知机制。转喻的实质在于一个概念结构中共存的实体
间建立联系,因此实体间未必是空间中上相联系;隐喻的实质在于从将源
域的逻辑关系投射于目标域,并且通常情况下,前者较为具体,后者较为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