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55 trang)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f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5.61 MB, 155 trang )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
时期的弘农杨氏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N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范其煌
HUANG KEE H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
时期的弘农杨氏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A CASE STUDY ON THE
HONGNONG YANG FAMILY IN HAN, WEI, AND JIN
PERIOD

范其煌
HUANG KEE HONG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ACKNOWLEDGEMENTS
It is with the deepest appreciation and gratitude for the innumerable assistance and advice that
this thesis is completed.

First and foremost I offer my sinceres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Dr Xiao Ch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who has supported me
throughout my thesis with his patience and knowledge whilst allowing me the room to
work in my own way.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my former supervisor, Dr
Neo Peng Fu. I attribute the level of my Masters degree to his encouragement and
effort and without him this thesis, too, would not have been completed or written.

To the staff of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and Chinese Library, who gave their
time and knowledge, I extend my appreciation for their help to produce and complete
my thesis.

I am also thankful to my parents, for supporting me throughout all my studies at
University, and lastly, I offer my regards and blessings to all of those who supported
me in any respect dur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i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时期的弘农杨氏

目录

绪言 …....................................................................................................................................(1)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课题介绍 …...........................................................................(1)
第二节:研究回顾 …...............................................................................................(3)
(一) 士族研究回顾 …..........................................................................................(3)
(二) 士族个案研究回顾 …..................................................................................(6)
(三) 弘农杨氏相关研究回顾 …..........................................................................(8)
第三节:研究取径 …...............................................................................................(9)

第一章:两汉世族的产生 ….............................................................................................(15)
第一节:世族的定义与兴起 .…............................................................................(15)
(一) 由开国功勋或外戚姻亲晋身世族 ….......................................................(16)
(二) 由累世经学而为累世公卿 …...................................................................(18)
(三) 豪强地主的世族化 …..............................................................................(20)
第二节:汉末魏初士族的形成 ……......................................................................(23)
第三节:西晋士族的特质与演变 ….....................................................................(25)
第四节:小结 ….....................................................................................................(29)

第二章:初露锋芒的弘农杨氏——西汉 …......................................................................(35)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祖源争议 …........................................................................(37)
(一) 文献材料中的杨氏源流 …......................................................................(37)
(二) 弘农杨氏起源四说 …...............................................................................(40)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奠基时期 …........................................................................(43)
(一) 杨喜封侯及其地位考 …...........................................................................(44)
(二) 杨敞、杨恽父子的兴起与止步 …...........................................................(45)
第三节:弘农杨氏世系辨疑 …............................................................................(50)
第四节:小结 ….....................................................................................................(53)


ii


第三章: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东汉 ….....................................................................(59)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上升时期 …........................................................................(59)
(一) 三公之始——“关西孔子”杨震 …......................................................(60)
(二) 杨震的政治生涯及其士风 …...................................................................(62)
(三) 流芳千古的杨震及其名望考 …..............................................................(68)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鼎盛时期 ….........................................................................(72)
(一) 杨震子孙家风家学与生平行状 …...........................................................(72)
(二) 三公之二——“三不惑”杨秉 .............................................................(78)
(三) 三公之三——“帝王师”杨赐 …..........................................................(82)
第三节:小结 …....................................................................................................(86)

第四章:由盛转衰的弘农杨氏——魏、晋 .....................................................................(95)
第一节:弘农杨氏的转折时期 …........................................................................(96)
(一) 三公之末——“不为贰臣”杨彪 …........................................................(96)
(二) 与汝南袁氏、颍川荀氏的比较 …...........................................................(98)
(三) 弘农杨氏与曹魏之冲突 ….....................................................................(105)
第二节:弘农杨氏的没落时期 …......................................................................(108)
(一) 杨脩的政治生涯考 …..............................................................................(108)
(二) 论杨脩之死及其影响 …..........................................................................(111)
(三) 论西晋杨脩子孙地位 ….........................................................................(118)
第三节:小结 …..................................................................................................(123)

结论 …..................................................................…..........................................................(133)
主要参考书目 …..............................................................................................................(139)

iii



SUMMARY
Most academe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three quantifiable elements determined
each clan's status: the number of bureaucratic posts held, their marriage between
gentries, and their Economic strength. Underlying these conditions, will there be other
possibility?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on the conditions to remain their status between
the Han period and the other period of time throughout the medieval China?
The whol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from rise to
collapse lasted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therefore the properties of aristocratic families
is impossible to remain unchanged. In such a context, a case study on an aristocratic
family will be important to review 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
The Yang family which lived in the Hongnong prefecture belonged to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in the Han-Jin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one of the two
most prominent families in the late Han period. Accordingly, we can regard the
Hongnong Yangs as an indicative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medieval aristocracy
during the early Medieval China.
To explore the three historic periods of Yangs’ rising, flourishing and
declini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remarks the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 of the
members of Yang family, looking forward to excogitate the evolvement with its
distinctive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which influenced the political actions of
Hongnong Yangs in 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are as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is the introduction. Following is the second chapter, tracing the Hongnong
Yangs’ origins by analyzing the annals including the Chinese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he records on tablets. Meanwhile, the third and fourth
iv


chapters explore the Hongnong Yangs of the Eastern Han, Wei and Western Jin

Dynasties in depth. The part of the conclusion sums up the main views of the whole
text. Through the accurately dissecting toward the background, official experi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e can realiz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Yangs’
rising is the maintenance of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During the chaos between the Wei and Eastern Jin, the Hongnong Yangs
encountered severe buffets, causing the lost of their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which resulted in their lost of social status. After all, the Yangs could not retrieve the
spectacular glory and nobility their ancestors of Han possessed. Through the case of
Hongnong Yangs, we could realize that family traits and academics was the key factor
for some aristocratic families to keep thei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stead of
wealth and political power.

v


vi


中古世族之兴衰的个案研究——论汉、魏、晋时期的弘农杨氏

绪言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课题介绍
东汉至魏晋时期频繁的政权更迭、长期的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让人
很容易把这一段时期视为一个纷乱的时代,而忽略了它许多有别于其它朝代的
特点,曾对后世起过的作用及影响。其中,殊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士”这
一社会阶层在这一时代的演变。陈启云先生曾言:
如果以政治、社会、经济型态为着眼点,中华历史的中古时期,
可以说是以大士族在汉魏时代的兴起而开始……汉代正是由战国
时代的“士之高者乃称匹夫”的“士人”、儒生,变为集政治、
社会、文化精英于一身的“士族”的转型时期。1

“士人”变为“士族”的转型时期始于东汉2,而许多魏晋时代的学术思想文化
的潮流,其衍生发展的源头亦可追寻自东汉。3现当代学者跳出传统王朝断代的
处理方式,将大一统汉帝国的建立以至全盛的高峰时期,作为上古史的总结;
把大一统汉帝国的衰弱以至灭亡,作为中古史的开端4,这种处理方式对于研究
士族的变化及所牵涉的各种课题更能有效掌握,亦是本文将研究时段着重于东
汉之因。
门阀士族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源头可追溯至两汉。特点
在于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按门第等级严格的区别士族与寒庶在政治、
经济、文化上地位之高低。而占据高位的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无
不远远凌驾于寒庶之上。而门阀政治,即指由这些士族所主导运转的政治。5在
初步接触并尝试了解门阀士族之际,便发现在这一些士族大姓的背后,皆有一
连串值得探讨并深思的问题。在这么一个纷乱的年代,是怎么涌现那么多青史
留名的士族大姓?他们在皇权衰微之时,选择了鞠躬尽瘁还是趋炎附势?他们
1


在国破家亡之际,又选择了固守家园还是举族迁徙?留下来的家族,选择了臣
服还是抵抗;迁徙他处的家族,又怎么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切的决定,
都攸关着一整个家族的兴亡,而决定权就在家族的领导者手上。这一领导者,
可以是基层的豪族地方领袖,亦可以是中央世居显位的世家大族之首。在各种
抉择都是一项前途未知的赌局下,背负着一整个家族存亡命运的他们是如何作
出决定的?

种种不同的选择,史籍里都不乏蓬勃发展的个案,然而为数更多的,可
能是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绝迹于史书的家族。这一些士族大姓作为汉末魏晋的
统治阶层,他们的兴衰对当时的局势有怎么样的影响,同时又怎么样的受到时
局的影响?阅读诸多学者对于士族的研究后,发现仕宦、婚姻以及经济势力已
俨然成为维持士族身份地位的条件。然而其中最让我感兴趣,亦是本文的研究
重点所在的,则是在这些我们已熟知的条件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东汉豪
门大姓崛起之初与东晋士族全盛时期的条件可有分别?以上的种种问题,都不

是将士族视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所能解答的。因为“士族”这一阶层所涉及的对
象,在中古历史中绵延了数百年之久,因此在这数百年内士族的属性并不可能
恒久保持不变。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针对个别士族的个案研究,显然就是探
讨士族课题时所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了。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研究方向锁定为士族个案研究,并选定两汉魏晋
时期的弘农杨氏为研究目标,以将想探讨的课题具体化在特定的家族之上。而
之所以选择弘农杨氏为主要研究对象,原因在于弘农杨氏是出现较早,同时与
著名的汝南袁氏并列的东汉最为显赫之世家,并代代相传着明显的家学门风。
故弘农杨氏可谓汉晋世族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现存相关史
料的爬梳与整理,以朝代历史脉络为经,以杨氏代表人物为纬,以图全面的再
现这一历史时期内杨氏一族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节:研究回顾
本文以弘农杨氏这支中古时期重要的士族作为研究对象,所探讨的课题
属于“士族研究”的一部分。而作为整个中古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士族
研究”在前人的勤勉耕耘下,已有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在进一步讨论本文所与
欲探讨之问题方向之前,于此先就两汉魏晋南北朝士族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做
一简要回顾,以明本文所承接的课题源头。但近数十年来与士族研究相关的论
著数量繁多,以下所举虽不免挂一漏万,然应足以揭示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脉络。

(一)士族研究回顾
现当代的士族研究,可说是缘起于陈寅恪与钱穆两人。陈氏自 1930 年代
以来所发表与魏晋南北朝士族问题相关的研究论文 6 ,与钱氏在《国史大纲》7
中对士族现象的重墨勾勒,引起了许多学者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另外值得
注意的是针对“士族”的前身,汉代“豪族”所作的探讨,如杨联陞〈东汉的
豪族〉、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许倬云〈西汉政权与

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及崔向东《汉代豪族
研究》等著作。8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着重讨论的,是汉代豪族的发展与活动,从
豪族与东汉末年大姓名士在社会阶级上的关系,点出了汉末魏晋之际由豪族发
展出士族的这一历史现象。
另外,具体且深入的从政治及社会角度探讨门阀士族的专著,最早可见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9,此书以九品中正制为切入点,探讨了六朝门
阀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王伊同《五朝门第》 10 一书以史传、文集等传世文献,
对于两晋南朝的“高门”所形成的门第进行婚姻、仕宦、学术、经济等各方面
的综合考论,在士族研究上可谓面面俱到。毛汉光先生于其《两晋南北朝士族
政治之研究》11及《中国中古社会史论》12等著作内针对与士族概念相关的“门
户”、“门阀”、“门第”、“豪族”、“世族”等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进行探
讨,将之加以归纳分类。此著作对于士族、小姓、寒素等概念加以定义,并结
合统计法来对两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的婚宦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得门阀士族政治
的结构特征。虽然其统计分析法引起了学界一些议论13,但所得结论与西方学
3


者 David G. Johnson 之研究14大略相同,对后世的研究者而言依然是极富参考价
值的。
如果说上述学者们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等角度来
研究士族问题,是为我们重建了门阀士族阶层的外在形式,那么钱穆、余英时、
陈启云之作对于门阀士族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阐发,便可说是勾勒出了士族
人物的内在意识与精神世界。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
系〉15一文以士族的家风家学乃至精神意识等为线索,来把握当时学术文化与
士族门第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内含的时代意义,将士族门第的发展与数百年间
学术思想的流变给联系起来。师承钱穆的余英时,在〈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
新思潮〉及〈名教危机与魏晋士风的演变〉 16二文,以及同样师承钱穆的陈启
云在〈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特色〉及〈中国中古“士族政治”的问题〉17中,
分析了汉末魏晋时期士人所遭受到的时局骤变与既有价值崩溃的内外冲击,及
其从而产生之思想,行为等层面的变化,探讨门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种种

行为举止与趋向的原因。他们的著作对于如何了解士人们——士族的组成分子
——的思想意识方面,深有帮助。
另外,田余庆先生之《东晋门阀政治》亦极具参考价值。田氏认为门阀
政治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18 因此在其看来,严格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前此的孙吴不是,

后此的南朝也不是;至于北方,并没有出现过门阀政治,这一点有别于一般学
者的看法,见解深刻独到。该书以几个重要士族的政治活动与兴衰作为线索,
贯穿整个东晋的局势演变,分析门阀政治在这一时期的始末。而东晋正是门阀
政治最盛之时,因此此书是理解门阀政治的重要论著。另外,唐长孺《魏晋南
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篇》、《魏晋南北朝史拾遗》 19 及周一
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20、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21等书皆采取主题
形式,从社会经济、门阀政治及思想学术上的演变等这一时期的各种问题进行
讨论,对魏晋时期社会变化的内容与性质作了深刻的揭示。
关于士族研究,日本学者的著作不可忽视。自明治以来,日本学者就用
“豪族”这一术语来研究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历史。22 而在二战以后,日本学

4


者就提出了君主权力——豪族——小农的三级构造之观点,其中作为中间层的
豪族,与两汉政治、经济、社会及思想领域等方面的变化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较早注意到这一点的日本学者有西嶋定生与宇都宫清吉氏23,此后豪族的课题成
为了日本学界中古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然而诸学者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
的存在形式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24 ,其中最为人所注意的当属川胜义雄、谷川
道雄所提出的“豪族共同体”理论,认为由“名望家”所领导组成的“豪族共
同体”构成了六朝时期“贵族制社会”。25但可惜的是此一理论自 80 年代初被
介绍到中国大陆以后,没有引起预期的反响和讨论,至今为止,在正式发表的
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正面讨论的响应文章。虽然对于共同体的理解,日本国
内学者存有很大的分歧,亦与国外学者的看法迴异26 ,然而豪族共同体与名望

家等概念,突显出豪族领导人物在精神层面所具备的特征,了解此一学说或可
对本文所欲探讨的人物之思想起着辅助作用。
除了东方学界,西方学界对于中古世家大族的研究亦值得留意。早在
1952 年德国学者 Wolfram Eberhard 就提出了中古士族的性质,即以社会势力为
其基础,因为士族的基本力量在于广大农村之宗族与土地拥有权,家族成员借
此地方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结合成中央权力,因此一个有成员在中央仕宦
的大族通常都会拥有一个位于乡间的家族基地和一个位于城市的家族基地。乡
间基地的族人多从事经济活动,而居于城市的族人则多从事政治活动,两个基
地之间互相支持,形成了家族的强大势力,以致“难以攻克”(invincible)的
地步。27虽然 Eberhard 的论点与看法存在着许多错误并多为后人所驳斥,但其
“二元士族”之理论对西方中古史研究而言却是开创了士族研究的先例。随着
敦煌的唐代文献之发掘,更多西方学者相继投入士族研究中。其中就有美国学
者 David G. Johnson 的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一书,以于敦煌发现的唐
代文献〈郡望表〉为原始素材,配合正史的列传和金石碑铭文考察了中古贵族
家族结构,并更进一步的从这些贵族身份与官职的关系上,提出中世纪的中国
是贵族与官僚的独特结合体的概念。他总结说中国实质上被几个名门统治着,
因此中世纪中国的政治是“寡头政治”(oligarchy),如果没有这样一小批人,
就谈不上中国有中世纪时代。 28David Johnson 的研究成果补充了毛汉光先生在
统计上并未触及的地方29,虽具有独到见解,但仍有可议之处。Dennis Grafflin

5


"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ern China "30 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汉
学 家 Hans H.A. Bielenstein 最 后 一 位 研 究 生 Dusanka Miscevic 的 博 士 论 文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31,就针对 David Johnson 视整个士族阶层为封闭的集团作出了反驳。前
者指出东晋时期许多士族高门于南朝后期在政治与社会地位上急剧衰退,即使
在各种机遇下再度崛起,也不能称之为封闭的寡头政治集团;后者则从三个决
定士族地位的重要因素即仕宦、封侯及皇后的数量来进行分析,并发现在中世

纪和以后时期,士族阶层社会流动的幅度很大,他们不能保持长久的统治地位,
驳斥了寡头政治集团之说。纵观西方学者的研究,他们在对“士族”一词的翻
译以及界定上的差异 32,显示了其研究方向及重点的不同,亦是值得借鉴之处。

(二)士族个案研究回顾
综上所述,士族研究在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下,已有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由于如果仅简单的把士族视为一个整体,许多问题难以获得圆满的解决,因此
近年来不少学者投入了个案研究的领域中。个案研究本是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
法,海外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家族制度时经常运用。在西方学界,70 年代晚期
美国学者 David G. Johnson 对于赵郡李氏的研究论文33以及 Patricia B. Ebrey 研
究博陵崔氏的专书34 先后发表,在魏晋南北朝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带动了
东方学者开始尝试用社会学、人类学的个案剖析方法考察六朝士族,对士族的
政治地位、婚姻结构、经济状况、宗族结构、家族习俗、宗教信仰进行多方位
的考察。
David Johnson 的文章以赵郡李氏家族为例,从贵族身份与官职的关系寻
找中世纪贵族没落的原因。他从谱牒、官员的名单和迁徙路线各个角度追踪了
李氏一族自北朝后期至唐末宋初的踪迹,发现李氏从地方郡望上升到中央高级
贵族,活动范围远远超越了赵郡故地,但也致使故乡的基础逐渐衰弱。这导致
依靠朝廷成了李氏的惟一出路。换句话说,David Johnson 否定了 Eberhard 的乡
村与城市双基地理论,认为在京城经营、仕宦,是士族维持其势力与名望的绝
对因素。但放弃了在乡间经营势力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推行使贵族失去了垄断

6


官职的特权,李氏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进一步的没落。Patricia Ebrey 一样试图
通过一个家族来描述中世纪贵族。她把博陵崔氏自汉末至唐末一千年间的历史
足迹都纳入了考察范围,并对其婚姻及政治地位有着非常详细的考察。对于中
世纪贵族的理解,Ebrey 从博陵崔氏之例子认为士族并没有一个“主要家庭”
(main house)来决定整个家族的行动,这一点亦否定了 Eberhard 的乡村与城

市双基地理论。Ebrey 的研究成果与 David Johnson 有相同之处,她认为到了后
期,崔氏的显赫房系已经相继搬离乡间的原居地而到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居住。
在中央他们担任多种官职,获得荣誉与权力。但由于在家乡的地方势力(local
base)被削弱了,他们变成只能依赖官职维护其社会地位。她用崔氏家族史料
描绘的兴衰曲线及原因与 David Johnson 所做的分析大略相同,然而 Ebrey 亦对
Johnson 之论点做出了修正,重点乃在于指出仕宦虽是士族保持其家族之优越地
位的一个途径,但却并非主要或唯一的方式。当政权动荡,士族即无需依赖政
治地位来维持其身份,只要祖先地位显赫,世代相传的名望与家风足以让他们
享有一定的地位。35此外,Jennifer Holmgren 的两篇论文"The Making of an Elite: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36以及"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37,分别探讨了清河崔氏以及代郡陆氏
在北魏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亦是个案研究的佳作。
东方学界的士族个案研究情况近年来颇为热烈。众多研究皆将士家大族
地位确立的标准立足于三个基本因素之上:一是家族成员的婚媾情况 38;二是
家族成员仕宦的高下及其变化39;三是家族成员的学术文化成就40。东方学界的
士族个案研究大体上便可以归类为此三组类别。除了以仕宦、婚姻以及文化来
进行士族个案研究,亦有不少学者以士族的兴衰原因为切入点来针对个别士族
进行考察。河东柳氏于南朝渡江甚晚,却能以地方豪族的身份在南朝成为高门
甲族,尔后又进入北朝政权,继续维持其社会地位,最终成为关中首望之一,
因此颇受学者们注意。陈琳国〈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张灿辉〈南朝河东
柳氏家族研究〉、张琳〈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比较〉、
韩树峰〈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 41等文便是以河东柳氏为研究对象,
揭示其文武兼修,以武功保证家族基础,以文风提高社会声望与地位,因而得

7


以保持家族在政治与社会上的地位。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展及其特
征〉42 则探讨了兴起于魏晋的清河崔氏在崔浩被诛以致家族地位遭重创之后,

如何在北魏后期以其家学致使家族重新兴旺起来。
从以上所提及的论述便可看出个案研究已成为士族研究的主要脉络之一,
近年来这一方面更有专书问世,如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陈
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夏炎《中古
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43等,便是以士家
大族的政治活动为主,涵盖了士族的学术文化成就,来个别探讨士家大族在中
古历史中的兴衰动态。

(三)弘农杨氏相关研究回顾
虽然个案研究是士族研究的一大方向,然而学术界近年来以弘农杨氏家
族为研究或描述对象的著作不多。较完整的弘农杨氏个案研究最早可见竹田龙
儿氏所著〈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至于以主题式来探讨
弘农杨氏之各方面的论著则有黄宛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评述——兼论东汉
的累世经学〉、金铁纯〈家风清廉刚正,青史千秋留名——杨震及其子孙事
略〉、陶新华〈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发展道路〉、孙大英〈论西晋杨骏重振
家族势力的失败〉及权家玉〈西晋杨骏一族的崛起〉44等。黄文评述了袁杨二
氏于东汉发展之异同,金文主要是介绍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主要人物的思想言行,
陶文则提出宗族的不同房系分化以及不同房系的成员之间政治立场的不同,是
影响宗族盛衰的一大因素,并由弘农杨氏各房支的例子总结出宗族分离在战乱
时代是保持家族存在的重要条件,深具启发性。后两篇则相互关联,通过考察
杨氏与帝室的联姻关系讨论了杨骏以外戚身份于西晋的崛起及失败。这两篇研
究倾向于士族人物个案的讨论分析,对弘农杨氏于西晋短暂的崛起原因作出了
精辟的阐发。
近来较为全面探讨弘农杨氏的著作则有何德章、马力群合著之〈两汉时
代的弘农杨氏〉以及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45。何马二人之文章主
要侧重于东汉时期弘农杨氏的崛起,尤其对其主要人物杨震的生平及仕宦经历
8


有着深入且透彻的考察,得出弘农杨氏的儒学化及其始于杨震之家族门风,奠

定了日后弘农杨氏晋身东汉名门之路。此外,〈两〉文将杨氏于魏晋没落之导
因归于其子孙拒绝与当时的掌权者合作,进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汉》
文则主要根据传世文献,依时代先后将弘农杨氏由汉至晋划分为三大主要时段,
即西汉时期杨氏的初兴状况、东汉时期杨氏的鼎盛局面以及魏晋时期杨氏的衰
落历程,对弘农杨氏诸人的活动加以铺叙。孙氏亦于间中对弘农杨氏之经济状
况及学术文化影响进行探讨,认为失去经济与文化优势是弘农杨氏走上衰亡之
路的重要因素。此二文着重于探讨弘农杨氏的兴衰原因,结合上述诸篇以弘农
杨氏家族为研究或描述对象的著作,是研究弘农杨氏的重要范例,将有助于笔
者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两汉世族于已知的仕宦、婚姻以及经济势力等维
持其身份地位之条件背后的其他可能性。
另外,墓志铭对于志主的先世、官宦资料与婚姻关系有比文献资料更为
完整与清晰的记载,作为补充资料,对于士族个案研究有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
因此各项对于弘农杨氏墓志铭的分析论文亦在本文的参考范围内。杜葆仁、夏
振英合著之〈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陈小青〈《北魏杨播墓志》
考释〉、王庆卫、王煊合著之〈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及
〈隋代弘农杨氏续考——以墓志铭为中心〉 46皆有助于补充文献记载,纠正史
书失实的地方。

第三节:研究取径
过往针对士族之研究,学术界历来重视政治局势的变化对于士族的兴衰
荣替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士族与皇权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其大地主身份的经济
实力、家族郡望等这些汉魏以后士族名门所赖以成立的社会根基。从弘农杨氏
之例可发现这些似乎不是汉代世家大族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上文所回顾之弘
农杨氏相关论著中并未对此有深入的论述,这使得本文稍有发挥的空间。同时
弘农杨氏是兴起时间最早亦是声望最为显赫的世族之一,作为中古士族的雏形,
其兴起与衰亡都具有典型的意义。除此之外,为何弘农杨氏没能在魏晋之际,

9



也和其它与其具有同样条件的家族一样,成功的转化为在中央政权之核心占有
一席地位的大士族,其中的原因亦值得关注。
综合以上所言,本文以弘农杨氏作为观察的起点,由此出发去理解这段
历史期间的世族化现象。而在汉、魏、晋时期的弘农杨氏中,本文又以杨秉一
系为主要考察对象,这一支系的发展轨迹可代表整个杨氏家族于此时期的发展
轨迹,因为在同一时期里弘农杨氏的其他支裔并无产生多少见于史传的人物。
除了在家学门风及仕宦经历等面向切入,本文也将特别探讨史册文献中未被清
楚记载,但随着后世墓志大量整理而浮现的人物关系,以重构杨氏谱系,来分
析讨论杨氏的发展与际遇。在章节安排上,本文第一章将首先略论当时的政治
社会背景、“门阀士族”概念上的阐述及理清、及其形成与影响,以利于接下
来所要进行的讨论;第二章探讨弘农杨氏的源流以及杨氏于西汉兴起的契机;
第三章的研究则是着重于东汉,分析弘农杨氏于此时步入全盛时期之原因,及
探讨杨震子孙家风家学的形成及延续;第四章则剖析弘农杨氏于汉末的选择与
际遇,特别是在家族性质上因局势变化而进行的改变。同时在文中对比同为东
京名族的汝南袁氏以及魏晋高门颍川荀氏,藉以观察弘农杨氏得以独立于汉室
之外,在从汉到晋的数百年的动荡间持续享有盛名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1

陈启云:〈导言: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
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年),页 4。
2
本文第一章将会进一步讨论。
3
参阅 Chi-yun Chen, Hsun Yueh (A.D.148-209): The Life and Reflections of an Early Medieval
Confuci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i-yun Chen, Hsun Yu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Chi-yun Chen, “Comfucian Legalist, and Taoist
thought in Later Han”, Chapter 15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Vol. I, pp. 766-807.
4

参见陈启云:〈从历史发展分期宏观汉代文明和汉文化传统〉,《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
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 年),页 23-46。
5
学术界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形态就是门阀政治,但对于门阀政治的内容,并没有一致
的理解。多数学者认为门阀政治有一个变化过程,即始兴于魏,至南朝刘宋后随着“寒人庶族”
的兴起而逐步衰弱。参阅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78 年)。
6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以下简称《史语所集
刊》),1931 年,3 本 1 分;〈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史语所集刊》,1932 年 3 本 4
分;〈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史语所集刊》,1932 年 3 本 4 分;〈三论李唐氏族问题〉,
1935 年 5 本 2 分;〈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考辨〉,1935 年 5 本 2 分;〈东晋南朝之吴
语〉,1936 年 7 本 1 分;〈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1943 年 11 本。
7
参阅钱穆:《国史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修订三版,1995 年;1940 年初版)。

10


8

杨联陞:〈东汉的豪族〉,《清华学报》,1936 年,第 11 卷,第 4 期;余英时:〈东汉政权
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新亚学报》,1956 年,第 1 卷,第 2 期,另收入余英时:《士
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
《史语所集刊》,1964 年 35 本,后收录于许倬云:《求古篇》(台北:联经出版社,1982
年);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年)。
9
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年)。
10
王伊同:《五朝门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年)。

11
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 年)。
12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
13
参见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
论》〉,《复旦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页 91-98;陈启云:〈导言:中华中古前期史
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7 年)页 9-11。
14
David G.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7).
15
收录于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北:东大出版社,1976 年)。
16
收录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7
陈启云:〈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特色〉,《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1981 年,
后收入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1997 年),及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陈启云〈中国中古“士族政治”的问题〉,《新亚学报》1977 年第 12 卷,后收入陈启云:《汉
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 年),及陈启
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8
田余庆:〈自序〉,《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页 1。
19
如果说陈寅恪先生前承中国传统史学,参照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奠定了近代史
学意义上的中古史研究的基础,那么,唐长孺先生则在陈寅恪先生的基础上作了显著的推进,
特别表现在陈寅恪先生有所忽略的社会经济史方面。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
京:三联书店,1962 年);《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篇》(北京:三联书店,1978 年);《魏晋
南北朝史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20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1
曹文柱:《魏晋南北朝史论合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年)。
22
宇都宫清吉:〈汉代豪族研究〉,《中国古代中世纪研究》(东京:创文社,1977 年),转
引自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4 年),页 7。
23
西嶋定生认为在研究皇帝对人民的支配及探讨国家结构时,不应该忽视豪族问题,因为这一
结构中存在着颇多的豪族。见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及结构》(东京:东京大学出
版会,1961 年)、〈中国古代帝国形成史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
(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宇都宫清吉认为,要研究六朝贵族社会,就必须研究汉代的豪
族,因为二者间有着继承关系。见宇都宫清吉:〈汉代豪族研究〉,《中国古代中世史研究》
(东京:创文社,1977 年)。两位日本学者之观点,参阅自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
崇文书局,2004 年),页 30-32。
24
日本学者称魏晋南北朝为贵族制时代或贵族制社会,普遍认同六朝贵族是累世官僚的名望家
所产生的阶级,并自立于各个时期王朝权力而存在。纵使是皇帝的权力,也无法改变基于贵族
制的身份秩序。然而对于整个架构下的细节,亦存在着许多争论。
25
他们的学说不单只从经济层面去考虑豪族的活动,更着眼于豪族人物和依附民众间的关系,
这种以名望家族为核心与民众结合而成的相互共存的体制,就称之为豪族共同体。其特点体现
在地方豪族与中央贵族之间的矛盾。贵族制国家致使中央贵族极力于领主化,导致乡村社会阶
层分化,使乡村秩序走向崩溃。而站在民众立场,支撑着乡村结构的知识分子豪族,以“名望”
进入中央后,便开始反对领主化倾向,维持、重建共同体秩序,形成以豪族为中心起支配作用
的豪族共同体,进而构成了六朝社会的基础。谷川道雄的观点可参阅谷川道雄著,马彪译:
《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另外可参见谷川道雄著:〈中国的
中世〉、〈六朝时代的名望家支配〉、〈中国社会构造的特质与士大夫的问题〉,均收录于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川胜义雄的看法


11


则参见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
26
这一方面的具体论述,可参阅林甘泉:〈战后日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下,《中国史研究动
态》,1982 年第 9 期。
27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5).
28
David G. Johnson, The Medieval Chinese Oligarch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77).
29
陈启云先生指出,毛氏之统计以正史为主,无法深入分析士族的社会层面,见陈启云:〈导
言: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反思〉,《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年),页 10;而 David Johnson 所用之〈郡望表〉乃是反映民
间之认知的文献,可作为当时社会层面的材料。
30
Dennis Grafflin,"The Great Family in Medieval Southern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1, No. 1, (Jun., 1981), pp. 65-74.
31
Dusana Miscevic, "Oligarchy or Social Mobility? A Study of the Great Clan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92).
32
对于“士族”的译名,西方学者所译各异,Wolfram Eberhard 称之为“gentry”;David
Johnson 称之为“great clans”;而 Patricia Ebrey 称之为“aristocratic families”。
33
David George Johnson, “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7, No. 1, (Jun., 1977) pp. 5-102.

34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5
针对 David Johnson 使用“寡头政治”(oligarchy)来形容门阀士族,Ebrey 认为士族从来没
有控制君主的能力,因此“aristocracy”较之“oligarchy”更能贴切的形容士族之特性,见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65.
36
Jennifer Holmgren, "The Making of an Elite : Local Politic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Fifth Century A. D. " ' 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 No. 30,(Sept., 1984).
37
Jennifer Holmgren, “The Lu Clan of Tai Commander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a State Of
Northern Wei in the Fifth Century”, T’oung Pao, (1983), pp. 4-5.
38
就家庭成员的婚姻而言,士庶不婚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流观念,其特征在于实行身份婚内
制。叶妙娜:〈东晋南朝侨姓士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页 160-166);刘驰:〈从崔、卢二氏婚姻的缔结看北朝汉人士族地位的变化〉(《中国
史研究》,1987 年第 2 期,页 107-117);宋晓梅:〈鞠氏高昌张氏之婚姻〉(《中国史研
究》,1994 年第 2 期,页 148-156);王连儒:〈东晋陈郡谢氏婚姻考略〉(《中国史研究》,
1995 年第 4 期,67-74);高诗敏:〈北朝范阳卢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诸因〉(《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1997 年第 2 期,页 24-28)等数篇文章对数个士族大姓的婚姻对象做了考察,认为政治因
素导致了身份婚内制的出现。但这一现象在其萌芽初期并不严格,出身寒素者可以以个人人品、
才学来婚媾名门。从对各士族大姓的考察可以得知,身份婚内制经历了形成、发展,到最后崩
溃的明显过程。王连儒指出,士族婚姻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与政治有关,以门第与政治为前提
的婚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家道隆盛时,如何通过婚姻保持政治优势;二是家道衰弱时又该
怎么样通过婚姻维持人们对其士族地位的认可。而叶妙娜则在政治考量之外,提到了宗教对婚
媾的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侯慈晖的硕士论文《从明、谢二氏婚姻关系的比较看中古士族
社会地位之转变——以墓志铭为中心》(台湾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6 年)以墓志补充了文献资料的不足,并以所处的地域不同来探讨两家在婚姻对象选择的广
度,看出婚姻关系对士族社会地位转变的重要性,亦有其独到之处。
39

士族高门家族成员的仕宦研究方面,以仕宦的演变来探讨士族地位的升降与家族的兴衰,最
早期就有毛汉光〈中国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原载于《史语所集刊》第 37 本
下,1967 年,页 577,后收录于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年)一文,以统计法来考察王氏一族汉末隋唐七百年间的仕宦资料,并从政治与社会地位
的变化来分析王氏的兴衰原因。而叶妙娜于其〈东晋南朝侨姓士族之仕宦:陈郡谢氏个案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1986 年第 3 期,页 43-51)一文则以东晋南朝的陈郡谢氏家族为例,提
出士族在政治与社会上经历上升——全盛——衰落的发展过程,与之同步的是仕宦性质上文—
—武——文的变化。与叶文持同一观点的则有张金龙〈陇西李氏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 第 4 期,页 108-113)、韩树峰〈河东裴氏南迁

12


述论〉(《中国史研究》,1996 年第 2 期,页 96-103)等文章。从他们的研究可看出全盛期的
士族生气勃勃,且多掌兵执政;转折期职高无权,只能坐享声誉;而到了衰落期则徒有虚名,
腐败无能的阶段性变化。高诗敏〈有关北朝博陵崔氏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5 期,页 76-82)则从仕宦来探讨博陵与清河崔氏在社会地位上的影响,提出北朝之
前两族的社会地位不相上下,北朝时期清河崔氏远高于博陵崔氏是仕宦差别决定的。
40
一个家族要取得社会地位,须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众多以武职起家的豪族大姓无法成
功转型为士家大族,最大原因即在于缺少了学术文化。魏晋士族多以家学名世,虽有以军功显
者,其后世也往往以学识见称。程裕祯〈河东裴氏论略〉(《山西师大学报》,1994 年第 21
卷第 2 期,页 71-76)、高诗敏〈北朝范阳卢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诸因素〉(《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1997 年第 2 期,页 24-28)二文便考察了以自汉便以儒学传世的河东裴氏以及范阳卢氏,
得出整个氏族的家学与文化底蕴,是两家族得以绵延不绝于士族阶层的原因之一。程文更提出,
进入隋唐后,门阀制度业已衰微,且九品中正制则已被科举制所取代,可是裴氏一门却更为兴
盛,可见此时的裴氏之盛,是与其家传儒业息息相关的。另外,嵇发根〈六朝时吴兴沈氏文人
的崛起与发展〉(《湖州师专学报》,1998 年第 1 期,页 80-87)、吴桂美〈从豪强宗族到文
化士族——东汉马氏研究〉(《海南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5 卷第 3 期,页 317-320)则是考
察了在经学兴盛的背景下,以武起家的豪族如何转变为文化士族,可看出豪族向士族社会转变

的信息。另外还有李超〈家族与文学——论谢氏家族文学兴盛的原因〉(《许昌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26 卷第 1 期,页 53-55)一文,则着重考察谢氏家族的文学发展路程。
41
陈琳国:〈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 年第 4 期;张灿辉:
〈南朝河东柳氏家族研究〉,《晋阳学刊》,1995 年第 6 期;张琳:〈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
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比较〉,《武汉大学学报》,2000 年第 3 期,页 229-234;韩树峰:
〈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中国史研究》,2000 年第 1 期,页 45-58。
42
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及其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 年第 2 期,页
12-18。
43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陈爽:《世家大
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年);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
籍出版社,2004 年);王力平:《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44
竹田龙儿:〈門閥としての弘農楊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1958 年第 31 卷第 1-4
号,页 613-643;黄宛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评述——兼论东汉的累世经学〉,《南都学
坛》,1991 年第 11 卷第 1 期,页 13-21;金铁纯:〈家风清廉刚正,青史千秋留名——杨震及
其子孙事略〉,《文史知识》,1992 年第 3 期,页 76-84;陶新华:〈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
发展道路〉,《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 年第 2 期,页 51-57;孙大英:〈论西晋杨骏重振
家族势力的失败〉,《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 年第 2 期,页 102-105;权家玉:〈西晋
杨骏一族的崛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8 年第二十二辑,页 57-67。
45
何德章、马力群:〈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 年第二十二
辑,页 1-27;孙大英:《汉晋时期弘农杨氏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2
年)。
46
杜葆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考古与文物》,1984 年第 5 期,
页 17-27;陈小青:〈《北魏杨播墓志》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 年第 1 期,页

51-53;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5 年
第 11 期,页 243-270;〈隋代华阴杨氏考述 ――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6 年第
12 期,页 199-222。

13


14


第一章:两汉世族的产生
“士”是什么呢?余英时先生在其《士与中国文化》一书的引言里提出,
孔子最先揭示的“士志于道”便已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护者;曾参发
挥师教,说得更为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因此“士”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
层,自始便在中国史上发挥着“知识分子”的功用。1
虽然“士”自孔子之后秉持着他们的使命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但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中国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于世。早在先秦时期,“士”以“游士”的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而秦汉以后
则摇身一变成为“士大夫”。但在秦汉以来的两千年中,“士” 这一社会阶层
的发展演变又可更进一步划分成好几个阶段,而与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呼应。2因此“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
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 3 其中两汉时期最为人所知的便是衍生出了
“世家大族”的历史现象。因此,对这一时期之“世族”能有所了解,也必能
有效的掌握整个历史格局于此时的变迁。

第一节:世族的定义与兴起
在进一步讨论门阀政治之前,须先对关键词“世族”有一个了解。上文
提及先秦至汉以来士乃是以个人为单位参与政治。唐长孺先生指出:“汉末大
姓、名士是魏晋士族的基础,而士族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

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
最有资格成为士族”,“士族”名称出现是在西晋户调式中规定“士人子孙”
有荫族特权之时,确定了士之为族,才产生“士族”这一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
群体。4 然而顾名思义,士族乃是“士与宗族的结合” 5 ,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个
从单士到士族的一个变化过程。而这一变化过程,正是士族政治萌芽的关键所
在。如果以毛汉光先生所设标准6来判断,单士与宗族初步结合所产生的族群并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