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docx) (68 trang)

KHẢO SÁT THÀNH NGỮ TIẾNG HÁN BẮT ĐẦU BẰNG CHỮ “NHẤ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07 MB, 68 trang )

BỘ GIÁO DỤC ĐÀO TẠO
TRƯỜNG ĐẠI HỌC THĂNG LONG
---o0o---

李芳花 A13364

KHÓA LUẬN TỐT NGHIỆP

ĐỀ
TÀI:

KHẢO SÁT THÀNH NGỮ TIẾNG HÁN
BẮT ĐẦU BẰNG CHỮ “NHẤT”
开头为 “一 ”字的汉语成语考察

SINH VIÊN THỰC HIỆN

: LÝ PHƯƠNG HOA

MÃ SINH VIÊN

: A13364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HÁN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T.S PHẠM NGỌC HÀM

Vietluanvanonline.com


Page 1


教育培训
部 升龙大

---o0o---

毕业论文
论文题
目:

开头为 “一 ”字的汉语成语考察

KHẢO SÁT THÀNH NGỮ TIẾNG HÁN BẮT ĐẦU BẰNG CHỮ “NHẤT”

学生

:李芳花 学

生号码 :A13364 专业
: 汉语 言理

导师

2013 年于河

:范玉含 博士



致谢








择 "开头为 “一 ”字的汉语成语"作 为 自 己 的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对 我 来 说 是 实 现 一 个 愿 望,同 时 也 是 一 个 严 峻 的 考 验。
编 写 这 篇 论 文 的 过 程 中,我 已 经 受 到 了升龙 大 学 中文 系 的
位 老 师 和同学们 的 热 情 鼓 励, 尤 其 是 范玉含 博 士 的 指 导 与
助, 给
我 提 出 许 多 宝 贵 的 修 改 意 见。趁 此 机 会, 我 谨 向范玉含
士、各 位 老 师 和 同学 们 表 示 衷 心 的 感 谢。
编者
李芳花
2013 年 1 月 于 河 内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考察

目录

李芳花 A13364

第 1 章 汉语成语概说....................................................................................... 1
1.1. 汉语成语概念.......................................................................................... 1
1.1.1. 汉语成语概念.................................................................................... 1

1.1.2. 汉语成语的共同特点........................................................................ 1
1.2. 开头为“一”字的成语简介...................................................................... 5
1.3. 汉语成语与汉文化的关系...................................................................... 8
第 2 章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结构与语义特点.....................................11
2.1.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结构特点.................................................... 11
2.1.1. 从成语语法结构上看......................................................................11
2.1.2. 从成语构词上看..............................................................................16
2.2.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意义............................................................ 22
2.2.1. 从成语意义上看..............................................................................22
2.2.2. 从成语的感情色彩上看..................................................................32
第 3 章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翻译几点思考.........................................36
3.1. 关于翻译理论的一些问题.................................................................... 36
3.2.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成语之间的异同........37
3.3.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翻译方法.................................................... 37
3.3.1. 直译..................................................................................................37
3.3.2. 意译..................................................................................................39
3.3.3.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41
3.3.4. 借用越南语同义的成语、俗语、歌谣..........................................42
3.3.5. 译文加上注释..................................................................................43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考察

前言

李芳花 A13364

1.选题理由
成语是世界各种语言中的珠宝。汉语也不例外。汉语成语丰富多彩,
人们在说话与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要用到成语,有时候同样一个意思,用成

语表达就会更加简洁精辟,语言更加优美,信息传递效果更高。而且,汉
语成语和中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成语人们可以了解中华文化。
开头为“一”字的成语可以看作汉语成语的一小类。其出现频率较大, 结
构较为特殊。从语义方面看,该类成语也比较丰富多样。从中可以了解 到汉
民族的观察、思维联想、认知等特点。
作为汉语专业本科生,我对汉语成语尤其是开头为“一”字的成语特 别感
兴趣。我认为,深入了解这一类成语,不但能够发现这一类语言单位 的结构
与语义特点,而且还可以体会到蕴含在内的汉民族文化。从而运用 到汉语交际
实践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与越南语相比,两种 语言的表达方
式有异有同。深入寻找与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相对应 的越南语表达方
式,我们发现,两者的语言形式不是完全相同。这一点造 成了越南汉语学习
者的障碍。若能正确把握这类成语的结构、语义及用法, 从而找到越南语相
对应的成语,我们不但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正 确地进行汉越互译。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拟定选择 “开头为 “一 ”字的汉语成语考察 ”作 为
学 士学 位 了解


步希望





成, 通
,与, 研究
, , , 程
, ,可
,, 以
, , 一
, ,

论 , , , , , , , 课题
其 文化内涵。
2.研究目的及任务
2.1 研 究 目 的 :本论文的研究的目的是加深对汉语成语尤其是开头
为 “一”成语的结构、语义、用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肯
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希望能够更为得体地运用汉语成语去
进行 交 际,提高 汉语言表 达能力。 论文撰 写完 毕以后 会为汉语学习者 提供
一份参考资料。
2.2 研究任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 对汉语成 语相 关理 论进行 综述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考察

李芳花 A13364 进行
(2)对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进行统计,然后对其结构与语义

描写分析, 指出其特点。
(3)对该类成语汉越互译现状进行考察,经考察结果分析提出汉越 成
语互译对策。
3.研究对象及范围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比较多,大约 700 条,其中大多数是四个
字的成语,大约 600 条。除了汉语成语的共同特点之外,这些成语也具有
带数字 的 汉语成 语的特殊特点。 笔者不才, 研究范 围仅在 许多 词典所收集
的四个字的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
4.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有
如下步骤:
• 第一步骤:收集、借鉴汉语成语和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的相
关资料。
• 第二步骤:利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对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 进

行统计。采取描写法及分析法对这类成语进行结构及描写及语义
分析,阐明其特点。
• 第三步骤:采取调查法对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汉越互译现状
进行考察。
5.论文结构 本文除了前言、 结语、目 录及 参考文献外,主要内
容分为 3 章:
• 第一章

汉语成语概说

• 第二章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结构与语义特点

• 第三章

开头为“一”字的汉语成语翻译几点思考


第一章

汉语成语概说

1.1. 汉语成语概念
.汉语成语的定义
《辞海 》定 义为:成 语是熟 语的一 种, 习用的固定 词组。在 汉语中多
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 为确定的含 义。对汉语成
语而言,从狭义上讲,一般是四字结构,它不能等同于谚语、格言、惯用
语及歇后语。从广义上讲,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定型词组如: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三思而后行等,都属于成语。

据 2002 年商务印 书馆 的《 现代 汉语词 典》,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
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成短语。
.汉语成语的特点 成语是人们长期沿用的、形式简洁的固定语。
汉语成语的数量很多,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共收 18000 条成语,其中比较
常用的就有 3000 左右。成语是汉语熟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频率极 高。
人们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常常使用成语,使用成语不仅让语言更加 优
美,而且 还体现汉语的 博大精深,把中华民族的这一文化瑰宝在使用汉 语过
程巧妙运用,表达内容也更加简洁精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的
《汉语词汇教程》对汉语成语提出 3 个特点:音 节方面具有整 齐性、意 义
方面具有整体性、用词和语法结构方面保留古汉语的痕迹,另外很多的资
料提出成 语的其他特点如:意 义方面具有整 齐性、成 语具有多 义性等。但
1

是在本论文的范围之内,笔者只提出成语最有代表性的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
(1)结构定型 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得很严密,结构定型,不能
任意改变。
具体表现在 3 个方面:
第一、词序固定,不能变动。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排列的位置是固定不
移的,不能随便把它们变动。例如:
(A)“左右逢源”不能说成“逢源左右”或“右左逢源”;
(B)“瞎子摸鱼” 不能说成“鱼摸瞎子”或“瞎子鱼摸”;
1

根据《成语知识浅谈》,北京出版社,1982

7


(C)“谈笑风生” 不能说成“风生谈笑”或“笑谈风生”;

(D)“轻举妄动” 不能说成“妄动轻举”,等等。 但也有极少数成语词序可以
变动,其中一般则只有两钟变动形式,个
别的有四种变动形式,而这些成语大部分是属于联合关系的。分别举例如下:
• 两种形式的:
良师益友

-----

益友良师

光明正大

-----

正大光明

单枪匹马

-----

匹马单枪

博古通今

-----

通今博古

龙潭虎穴


-----

虎穴龙潭

• 四种形式的:
情深意厚

风餐露宿
露宿风餐
餐风宿露

1

意厚情深
深情厚意

2

厚意深情

餐风宿露

联合结构的成语之所以能变换词序是因为这类陈玉前后两个部分互相 并
列,处于同等地位,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它们的意义一般是相同相近
(如 “ 穷 途末路 ” , “ 穷 途 ” 与 “ 末路 ” 相同; “ 如 饥 如渴 ” , “ 如 饥 ” 与 “ 如
渴”相近),或相反(如“大同小 异” , “大同” 与“ 小 异” 相 反),因而 词序
变换后,整个成语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但并非所有的联合 结构的成语都能
变动词序,能变动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象“大手大 脚”、“三令五申”等
许多联合结构的成语就不能变。此外,某些单音节 的同义词、反义词,某
些词性相同的单音节词,它们组合成双音节词时, 词序本来就有先后,例

如:
“分”和“别”-----

“分别”;

“死”和“活”-----

“死活”;

“歌”和“舞”----“歌舞”。 由它们与别的词
交错聚合的成语也就保持原来的先后词序,分别组成
“ 分门别类 ” 、 “ 死去活来 ” 、 “ 载歌载舞 ” 等,一经人们沿用便具有稳 定
性,不宜变动了。例如:


(A) “速战速决”不能说“速决速战”,因为“战”在前,“决”在后;
(B)“画虎类犬”不能说“类犬画虎”,因为““类犬”是“ 画虎”的 结果(尽管
画虎不一定类犬);
(C)“瓜熟蒂落”不能说“蒂落瓜熟”,因为瓜熟了,蒂才自然被脱落;
(D)“ 借花献佛 ” 不能说 “ 献佛借花 ” , 因为 “ 献花 ” 是 为 了 献给
“佛”, “献佛”是“借花”的目的。
不属联合结构的成语,只有极少数可以变换词序。例如:
大快人心

-----

人心大快

高深莫测


-----

莫测高深

大名鼎鼎

-----

鼎鼎大名

千金一掷

-----

一掷千金

步步为营 ----为营步步 第二、组成成语的
字眼不能更改。成语由哪儿几个字眼组成,就只能
用那儿几个字眼来表示,这些成语的字眼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更改,不 能
用同义词,更不能用别的词去置换成语的任何一个字眼。例如:
“有的放矢”不能说成“有的放箭”; “混
水摸 鱼” 不能 说成 “ 混水摸 虾” ; “望 尘
莫及 ”不能说成 “望土莫及 ”; “ 百花齐
放”不能说成“万花齐放”。
也有个别例外的,例如:
“完璧归赵”可以说成“原璧归赵”; “三
心二意” 可以 说成 “三心 两意 ”; “毕恭
毕敬”可以写作“必恭必敬”。
这是同一成语的两种说法和写法。 这里要注意,象“千虑一得”和“千虑
一失”,“有的放矢”和

“无的放矢”也只有一个字相异,却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成语,不能雷同。 第三、成
语的字数不能增减。成语的字数是几个就是几个,不能增加
也不能减少。
(A)“不痛不痒”不能说“不痛又不痒”、“不痛也不痒”或者“既不 痛又不
痒”;


(B)“迅雷不及掩耳”不能说“迅速的雷来不及掩耳”,等等。 也有个别例外
的,例如:
“无往不胜”也可以说“无往而不胜”;
“清规戒律”也可以说“清规和戒律”。
(2)音节整齐
音节整齐是成语的又一显著特点。汉语成语绝大多数为四个音节的。
至于其原因, 当然有它的道理。
第一、便于雕节语言的抑扬顿挫、高低起落的变化,使成语富于音韵
感。成语是四个音节,汉语正好有四声,四声有 时在成语中全部出 现,有
时部分出现,无论全部出现或部分出现,又都有许多不同的排列,这就使
成语的读音构成各种动人的旋律,抑扬顿挫,铿锵明朗,错落有致,优美
动听。例如:
qiān


chuí bǎi



liàn


hōng



hōng liè



liè




jiǔ

tiān

cháng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同时,四个音节也便于平仄的调节。平声与仄声在四 个音 节中 你前我
后,穿来插曲,形成 许多格式;不少两两相 对,或重 叠,或相 间,念起 来
令人感到韵味无穷。例如:
天高地厚(平平仄仄)
志大才疏(仄仄平平)

一见如故(平仄平仄)
大书特书(仄平仄平)

第二、四个字便于组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和格式。汉语一般一个字为一
个音节,四个音节即四个字。四个字组成成语表示某个意思,是与其内部 语
法结构和组合的格式密切相关的。
从结构关系看,三个字能组成的,四个字无疑都能组成,而四个字能
组 成的,相 当 一部分三 个 字就不能 组 成,如四 个 字能 组 成 “ 顶 天立地 ” 、
“耳闻目睹”等,而三个字便无能为力了,因为它少了一个字。五个字组 成的结构关
系比三个字的多,但要形成上面所提的 两相 对称的 “主 谓主 谓”、 “动宾动
宾” 一 类格式就比 较难。自然,五 个字能 组成的 结构,有


的四个字组成不了,但它们毕竟多耗费一个字,不及四个字来得“经济”。 因
而全面衡量,用五个字,还是不如用四个字。


从组成的格式看,四个字可以组成不少象“兢兢业业”、“虎视眈
眈”、“振振有 词” 等不同重 叠方式的成 语,三 个字和五 个字就 很难办到。 四 个字 还可
以组成大量的多样化的交错式的成语,如“地动 ft 摇” 、“ 一 曝十寒” 、“ 书来
信往”、“作威作福”等,这点,三个字和五个字却只 能徒叹奈何。
至于六个字和更多的字,仅凭它们耗自量多,就用不着比了。 第三、成语
用四个字组成既简洁又富于表现力。人们不管是讲话还是
写作,总是力图做到言简意赅,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有利于达到这一点。成
语用三个字组成虽然“简便”,但是难于表达更为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 用
五个字或更多的字组成也可以,但不够简洁。四个字既简洁又能表达更 为
复杂完整的意思。
由于四个字的组合有以上的好处,一些本来多于四个字的
成语,人们 还要将它们压缩成四个字, 例如: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缩成“见仁见智”;
(B)“有志者,事竟成”缩成“有志竟成”;
(C)“欲速则不达”缩成“欲速不达”。 少于四个字的(即
三个字),也给它添上一字,例如:
“短兵接” ----- “短兵相接”;
“一字师” ----“一字之师”。 由于同样的原因,
人们在平时讲话、写文章也都喜欢组成一些四个字
的词组,如:“保质保量”,“说说笑笑”,“不明不白”,等等。
(3)意义精辞
成语的意义精辞,复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大部分成语的意
义是由整体表现的,不像一般词组那样是各个
词的字面意义相加。例如:
(A)万人空卷 ≠ 万 + 人 + 空 + 卷
(B)不三不四 ≠ 不 + 三 + 不 + 四
(C)一团和气 ≠

一团 + 和气



组成成语的四个字,虽然每个字都有 它本身的意 义,都是一 个意义单
位,但我们往往了解了成语中每个字的意义,却不懂得 该成 语的意 义,就
是由于成语的意义是由整体来表示,是由整 体概括出 来的。懂得这点,我
们掌握成语的意义时,不拘泥于各个字的字面意义,不望文生义,不想当
然,而是有“整体概念”,困难便会少一些。
第二、古代成语多有来历这部分成语有的出自古代诗文,如“进退失
据”、“时曾相识”等,有的包含着典故,如“朝三暮四”、“初出茅庐” 等,这
部分成语代代乐于沿用,无不含有深意。如果你不明来路,一旦接 触,难免
会感到莫名其妙。
很多成语保留还古代汉语的词语和词义,成语中的这些词都不能按现 代
汉语中的意思去理解。例如:
(A) “不速之客”中的“速”不是“迅速”的意思,而是“邀请”的意思。
(B)“奔走相告”中的“走”不是“行走”的意思,而是“跑”的意思。
(C) “短兵相接”中的“兵”不是“士兵”的意思,而是“兵器”的意思。
(D) “一板三眼”中的“眼”不是“眼睛”的意思,而是“拍子”的意思。 因此,
遇到字面上不好懂的成语,一定要先查查它有无来历。 第三、有许多成
语,表面上讲某事某物,实际上言在此而意在彼,以
此物比彼物,以此意喻彼意,所含的是比喻义。这类成语(其中有的也包 括
着典故),内容生动,深刻,耐人寻味。
(A)井底之蛙
(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不是“水井底下的青蛙”的意思而是比喻见识 短浅的
人)
(B)天衣无缝
(这个成语的意思也不是“天上的衣服没有缝”而是说“事物没有一 点破绽
和痕迹)
(C)一诺千金
(这个成语的意思不是“一个承诺等于千金”的意思而是比喻说话算 数,
极有信用)

这些成语在人们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沿用至今不再改动,无 不
意在言外。


还有些成语是讲道理的,“哀兵必胜”、“骄兵必败”讲的是军事上 的道
理;“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讲的是哲学上的道理;“学以致 用”、“温故知
新” 讲的是 学习上的道理,等等,其中都含有深刻的意 义, 须要透 彻地加以
领会。
甚至有这样这些成语,其字面上的意义与成语所表示的意义毫无联系。
例如“一针见血”是比喻言辞尖锐,打中要害;“落花流水”用来形容溃 败、惨
败。
某些成语,它们当中的部分字眼并不表示什么意义,它们只起增加音
节,配合组成成语的作用。“欢天喜地”,不是“喜欢天地”的意思,而 是欢
喜、很高兴的意思,“天”与“地”不表意;“姑妄言之”、“久而 久之”、“总
而言之”等“之”字,也不表意。
成语多种多样的结构与成语丰富精辞的内容,正构成互为因果关系,
因为内容丰富,所以结构复杂;因为结构复杂,所以内容丰富。
成语和普通词一样也具有褒意和贬义的感情色彩。经过长期沿用,不
少成 语带 有了 浓 厚的感情色彩 , 或褒或 贬 , 旗 帜鲜 明 。 如 “ 无微不至 ”与
“无所不至 ”,原有 “没有一处不到 ”的意思,但前者形容待人处事细致 周
到,体贴入微;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 不
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成语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 于
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 就
不能正确运用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成语了。
1.2. 开头为 “一 ”字的成语简介 成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
合而成的,其中有数词组成
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数词在成语中有着显著地位。
数词 千千万万,然而能加入成 语 行列的只有十 几个 (包括 “ 一 ” 在
内),也不是随便两个数词能组合成成语的,这也有它的原因。
第一、 是由客观事物所决定的。我们知道,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

要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客观事物是哪个 “ 量 ” ,你只能用哪个 “ 量 ” 的数
词,而不能用别的。
第二、 语言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
生活。在人 们日常生活中,“一”至“十”以及“百、千、万、半”等 数


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所有 别的数词。一至十 即十以内的整数,平时用的多
是因为有许多具体事物很少超过十,计算它们时又总是从“一”点起;另 外
表示少量或 概数 时 也 ;
用到 有例
长们 极
, 理由、


类, , , , 分



, , 也
, , 少用到
, , , , , , , 它
“十”以外的数字。特别,用得更多的数词就是“一、十、百”,这些数 词异
常积极、活跃,进入成语就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第三、 数词的意义决定它在成语中的地位。数词那么多,一般都只表 示
数目,成语一般就用不上它们;个别的除了表示数目还能表示别的意义, 成
语又正需要表示那样的意义,于是人们便选择它们与别的词组合成成语。 至
于“一”,人们一般把它当作起点数,就用来表示“少”。
第四、 成语音节整齐,字数不多,形式简练而思想内容丰富,这些对
它的组成成分之一的 数目提出了明 确的要求:意 义单纯的不行,音 节多的
也不行。因此 这 些 为 十以 内 的整 数 (加上 “ 百、千、万 ” ) 创 作加入成 语

的良好条件。
上述的原因也 说 明 为 什 么 含有 “ 一 ” 的成 语数 量比 较 多,尤其是 开头
为“一 ”字的成语。据笔者不足的统计,以“一 ”字为开头的汉语成语数 量
大约 700 多 条 ,其中四格的成 语 数 量最多,占 87%左右。

12.6%

87.4%

四格成语
其他,

图 一.1.开头为 “一 ”字的成语数量比率 因为“一”是成语
中的起点数所以含有“一”的成语在意义上一般表
示“稀少”,另外也有“微小”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不断扩
大,开头为 “一 ”的成语也有其他很多意义。不仅能够 表示 “稀少、微


小”,它还能表示“繁多、全部”和其他意义,同时也多有夸张、比喻、 描
述、谦虚等用法。这些让开头为“一”的成语数量越来越多,也让它的 内容
越来越丰富。
1.3. 汉语成语与汉文化的关系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 5000 年浓缩,积 淀
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熟语的一种,指习用的固定词组。成 语的
典型特点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四言成语、风格文雅。文化,笼统 地说,
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地
说,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 方式、行
为规范等. “成语是语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一般语词相比, 汉语成语本
身又有两个非常 显著的特点 。第一 ,成 语是人 们长期沿用 、有 某 种历史源流
的古老词语,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历 史道路,要经过

语言历史上多次的筛选与锤炼。这些能存活在现代汉语词 汇中的成语,就象
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事实上蕴含的文化内 涵提供了宝贵而丰富
的素材。第二,成语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 有特定的语义内涵,
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定型的词组甚至短句,这就 使得一条成语比一条普
通的词语包容更大的信息量。因此,整个成语系统 也就比一般语汇更能完整
地表现出汉民族的文化内涵。因为语汇的信息量 越大,其文化的负载量也就
越大。”(李大农《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之 间的关系》)。通过成语,我们可以
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天 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
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观念、 饮食、服饰、器具、建筑、礼俗、乐律
等。


第一章小结
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多以四字词语为主。各种资
料所提出的成语的特点比较多, 但是笔者认为成语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包
括:结构定型、音节整齐、意义精辞。
成语中有数词的成语数量很多,有着显著的地位。开头为“一”字的 成
语可以看作汉语成语的有数词的一小类。其出现频率较大,结构较为特
殊。从语义方面看,该类成语也比较丰富多样。
汉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
本内容,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通过
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10


第二章

开头为 “一 ”字的汉语成语结构与语义特点


2.1. 开头为 “一 ”字的汉语成语结构特点
2.1.1. 从成语语法结构上看 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可以分为
两大类,一类是单一结构,
即成语内部凝固成一团,不能分析它的语法结构。另一类是复合结构,它
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结构。大部分成语都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复
合结构根据前后两部分的不同关系。开头为“一 ”字的成语也有上述的这些
语法结构特点,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凝固成一团,不能分析语法结构的单一
结构。例如:一塌糊涂、一清二楚等。
另外一类是复合结构,北京出版社的《成语知识浅谈》把复合结构分
成 17 类:
1. 主谓关系

10.

转折关系

2. 动宾关系

11.

递进关系

3. 偏正关系

12.

选择关系

4. 后补关系


13.

因果关系

5. 宾语前置

14.

目的关系

6. 兼语式

15.

条件关系

7. 连谓式

16.

假设关系

8. 并列关系

17.

让步关系

9. 承接关系
但是笔者所考察的这些成语都具有“一”这个数字为开头的这个特点 所以

它们的语法结构只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主谓关系 在这种关系的结构中,前面部分绝大多数是指事物

(也有是指人的但不
多),后面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性质、特征等,是说明、描述前面部
分的。前面部分相当于主语,后面部分相当于谓语,例如:
一路/平安
一命/归西
一马/当先

一诺/千金

一脉/相传

一贫/如洗

1
7


(2)

并列关系 这种关系中的前后两个部分没有先后主次之分,

处在同等的地位。
一般来说,根据前后两部分各自又有结构上的不同所以并列关系一般分为
主谓主谓并列、动宾动宾并列、偏正偏正并列、后补后补并列等四类。可
是因为这些成语带着“一”字为开头的这个特点所以它绝大多数是偏正偏 正

的。例如:
一板/三眼

一成/一旅

一齐/众楚

一草/一木

一轨/同风

一时/半刻

一差/二错

一年/一度

一树/百获

(3)

偏正关系

这种关系是前面部分说明、修饰后面部分,有主次之分,后面部分是 主
要的,前面部分是次要的。例如:
一般/见识

一己之/见

一门/心思


一臂之/力

一家之/主

一抔/黄土

一场/春梦

一路/货色

一网/打尽

(4)

动宾关系

这种关系的两个部分,前面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相当于谓语;后面 部
分是前面部分的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相当于宾语。例如:
一反/常态

一决/胜负

一无/可取

一反/既往

一如/既往

一无/是处


一改/故辙

一无/长物

一无/所成

(5)

承接关系

这种关系的两个部分在意义上有先有后,后面承接前面。例如:
一见/如故
一举/成名
一了/百了
一见/钟情
(6)

一蹶/不振

一往/无前

后补关系

这种关系的两个部分,前面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性质、特征
等;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补充、说明。例如:
一寒/如此

一败/涂地


一扫/而光


(7)

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在谓语的后面,在这种关系里,宾语又处

在谓语前面,成为
一种倒装词序。例如:
一钱/不值
(8)

一毫/不差

一筹/莫展

紧缩式

由于四个字的组合有以上的好处,一些本来多于四个字的成语,人们
还要将它们压缩成四个字(看 1.1.2.2.音节整齐)。开头为“一”字的成 语也
有这样的现象。笔者把它当成一类,叫做紧缩式。例如:
(A)一 发千 钧
唐• 韩愈 《与孟 尚书书》: “ 其危如
一发引千钧 。”
(B)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齐鲁交战。齐军擂过两次鼓鲁军都按兵不动。因为曹刿对 鲁
庄公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成语的语法结构比较复杂,以上讲的是常见的、一般的类型,还有其
他类型。分析成语的语法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成语的意义,同时了解成
语的一般用法。

成语是一种固定语,它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词,可以做句子的主语、谓
语、状语、定语、补语等。了解它的语法结构就能够了解它的语法性质,
从此大概可以判断它在句中当什么成分。根据成语的语法性质,我们可以
把成语分为大两类:一类是体词性成语,一类是谓词性成语。
其一、体词性成语 体词性成语也可以称为名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
相当于一个名词或
一个名词性词组。 在成语总量中,体词性成语的数量比较少。属于这一类的
成语主要包
括定中结构的成语和部分并列结构的成语。这些体词性的成语经常充当主
语、宾语、定语。例如:
(A)一年一度
•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作主语
(B)一草一木


• 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 “环北门一带,传令
‘不许惊动,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斩首!’”
-----作定语
(C)一官半职
• 王 实甫 《西 厢记》第 四 本第四折: “ 都 则为一 官 半 职, 阻隔千
ft 万水。 ”
-----作宾语
值得主意的是,有些并列结构的成语,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却与名词不
同,可以做谓语、状语、补语等。例如:
(A)一德一心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总要我们平民一心一
德,这却什么事情做不来!”
-----作谓语
(B)一分一毫

• 朱自清《给亡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作状语
(C)一干二净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 毛不
拔’,把他拔得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作补语
其二、谓词性成语
谓词性成语包括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它的语法功能相当于动词和
形容词。汉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在很多语法功能上是相同的,不容易分清
楚。而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界限却比较清楚,所以我们把它们合起来统 称
为谓词性的。谓词性成语的数量比较多,处定中结构和部分并列结构的 成
语之外,其他结构的成语都是谓词性成语。这些成语在句中经常充当谓
语、状语、补语。例如:
(A)一毫不差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 71 回:“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
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


-----作谓语
(B)一动不动
•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
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作状语
(C)一佛出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
那里敢抬头应答。”
-----作补语
谓词性成语也可以作定语,但作定语时必须加上助词“的”。例如:
(A)一望无边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 ft 上,太

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B)一丁不识
• 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邢生后来做到尚书的人
品,你道他眼里那里有你这个一丁不识的佳公子?”
成语除了可以和词一样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等之外,
还可以独立成句这时候成语本身的结构就相当于一个句子的结构了。 例
如:
(A)一刻千金
• 元朝卢挚的《蟾宫曲•正月十四日嵇秋 ft 生日》:“一刻千金,最
是灯宵。”
(B)一来二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装糊涂
了,倒象真的一样儿。”
总而言之,了解开头为“一”字的成语的语法结构就能够了解它的语 法
性质,从此大概可以判断它在句中当什么成分。


开头为“一”的成语

体词性
成语

谓词性成语

主语
宾语 定语

谓语、状语、补语、定语

定中部分 式并列 关系

部分
主谓偏正动宾承接后补
并列 关系
关系关系关系关系关系

宾语紧缩
前置


表 一.1.成语语法结构
2.1.2. 从成语构词上看
(1) ABAC

式 因 为这 些成 语 有含 “ 一 ” 字为开头的特

点所以它的 ABAC 式也是
“一。。。一。。。”形式。“一。。。一。。。”形式跟第二字、第四
字相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第二字和第四字是两个同类的名词,这一类常用来表示两个意义:
 第一是表示全部的意思。 例如:一
心一意、一生一世、一口一声
 第二是表示极少的意思。 例如:一
针一线、一草一木、一丝一毫
• 第二字和第四字是两个相对的动词,该类表示两面之间的配合或两
个连接的动作。
例如:一来一往、一吟一咏、一还一报、一步一趋


(2) ABCB 式 这一类数量少,大概含有以下几个
意义:

(1) 甚少或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例如:一点半点、一个半个
(2) 是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犯了错,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还犯 同样的
错误。
例如:一错再错、一误再误
(3)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或者一件事完了, 其
余诸事也跟着一起解决。
例如:一通百通、一了百了
(4) 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例如:一
波万波
(5) 指静止不动 例如:一动不
(6) 指下极大的决心 例如:一
狠二狠
(3)

ABCC 式

一般来说,ABCC 式的汉语成语比较多。但是,在开头为“一”字的成 语
中,这一类数量极少,在笔者所收拾的 700 多个成语中只有两个:
(A)一表堂堂(形容仪表堂皇)
(B)一息奄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
状) (4)

“一......千金”式

“一。。。千金”式大多数含有很珍贵、很难得、很确定的意思,可 以
分为两种,第二字是名词类和第二字是动词类。但是,第二字为动词 之类
数量很少。
(1)第二字是名
词 例如:

(A)一刻千金(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B)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C)一字千金(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形容说 的
话或写的字的价值很高)
(2)第二字是动
词 例如:
(A)一顾千金(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
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B)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的意思) 当然
也有个别,除了含有很珍贵、很难得、很确定的意思之外,这一
类还可以表示另外一个意思,如:“一掷千金”(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 就是
一大笔)。
(5)

“一无所......”式

“一无所。。。”式这一类中,不管第四字是名词还是动词,都表示 “一
点儿都不、一点儿都没有”的意思。例如:
(1)第四字是名词
(A)一无所长(没有一点儿专长的意思)
(B)一无所成(一点没有成就的意思)
(C)一无所好(没有一种爱好的意思)
(D)一无所能(什么能耐也没有的意思)
(2)第四字是动词
(A)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B)一无所获(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的意思)
(C)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的意思)
(D)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的意

思) (6)

第三字是否定词

在开头为“一”字的成语中,站在第三位置的否定词包括:不、无、 非,
其中带“不”字的最多(54 个),带“非”字最少(2 个)。
否定

数量


54



1
2
表 一.2.第三字为否定词的成语数量


2


60

54

50
40
30


数量

20

12

10

2

0






图 一.2.第三字为否定词的成语数量
随着第二字和第四字的词类,第三字为否定词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
一、 第三字是“不”字
• “一 + 名词 + 不 + 动词” 表示“一点
儿...都不...”的意思。例如:
(A)一笔不苟(连一笔都不马虎的意思)
(B)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暗示有自己的想法或见解)
(C)一毛不拔(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D)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E)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的意思)
• “一 + 动词 + 不 + 动词” 表示“既
然„就不会„”的意思。例:

(A)一成不变(一形成就不再改变的意思)
(B) 一定不易(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的意思)
其二、 第三字是“无”字
• “一 + 名词 + 无 + 动词”
 表示说话算话的意思。 例如:一诺
无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