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67 trang)

(LUẬN văn THẠC sĩ) đối chiếu phương thức biểu đạt phủ định không dấu hiệ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ới hình thức tương đư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45 MB, 67 trang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NGUYỄN THỊ MAI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
跟越南语相应表达手段的对比
ĐỐI CHIẾU PHƯƠNG THỨC BIỂU ĐẠT PHỦ ĐỊNH
KHÔNG DẤU HIỆ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ỚI HÌNH THỨC TƯƠNG ĐƯ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TS Cầm Tú Tài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Q – Khoá XVI

Mã số



:

60. 22 .10

Hà Nội – 2011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目录

前言…………………………………………………………………………….. 1
0.1. 选题理由…………..………………………………………………………. 1
0.2. 研究目的…………………………………………………………………... 1
0.3. 研究任务…………………………………………………………………... 2
0.4. 研究方法……………………………………………………………….….. 2
0.5. 研究对象与范围…………………………………………………………... 2
0.6. 研究语料………………………………………………………………..…. 2
0.7. 研究预期假设……………………………………………………………... 3
0.8.论文结构…………………………………………………………………… 3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4
1.1. 语言行为…………………………………………………………………... 4

1.2. 语言交际中的语用推理…………………………………………………... 4
1.3. 语言对比略论….………………………………………………………….. 6
1.4. 现代汉语否定表达概说………………………………………………….. 7
1.4.1. 语言交际中的显性与隐性…………………………………………. 7
1.4.2. 否定表达的定义及分类…………………………………………….. 8
1.4.3. 否定与反驳之间的关系…………………………………………….. 8
1.4.4.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表达的界定………………………………….. 9
1.5. 文化接触与语言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 10
1.6. 研究现状综述…………………………………………………………….. 10
小结…………………………………………….………………………………. 12

第二章:现代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之考察.…………………. 13
2.1.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的表达手段………………………………………

13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2.1.1. 词语手段…………………………..……………………………….. 13
2.1.1.1. 借助疑问句表示否定………………………………………….. 13
2.1.1.2.借助成语、俗语表示否定….………………………………….. 14
2.1.2.话句手段.…………………………………………………………….. 15
2.1.2.1.借助疑问句表示否定…………………………………………... 15

2.1.1.2.借助省略句表示否定…………………………………………... 16
2.1.1.3. 借助感叹句表示否定…………………………………………. 17
2.1.1.4.借助条件假设句表示否定……………………………………..

17

2.1.3.表达手段……………………………………………………………… 18
2.1.3.1. 转移话题手段………………………………………………….. 18
2.1.3.2. 模糊表达手段………………………………………………….. 19
2.1.3.3. 重复手段手段………………………………………………….. 22
2.2. 现代越南语无标记否定的表达手段……………………………………... 22
2.2.1. 词语手段…………………………..………………………………… 22
2.2.1.1. 借助疑问句表示否定………………………………………….. 22
2.2.1.2.借助成语、俗语表示否定….………………………………….. 23
2.2.2.话句手段.………………………….…………………………………. 25
2.2.2.1.借助疑问句表示否定…………………………………………... 25
2.2.2.2.借助省略句表示否定…………………………………………... 26
2.2.2.3. 借助感叹句表示否定…………………………………………. 26
2.2.2.4.借助条件假设句表示否定……………………………………... 27
2.2.3.表达手段……………………………………………………………… 29
2.2.3.1. 转移话题手段…………………………………………………. 29
2.2.3.2. 模糊表达手段…………………………………………………. 30
2.2.3.3. 重复手段………………………………………………………. 31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小结…………………………………………………………………………….. 33

第三章:现代汉语与越南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异同……………….…… 35
3.1.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使用频率之考察……………………… 35
3.2. 汉语与越南语否定表达手段之异同…………………………………….. 36
3.2.1. 相似之处…………………………………………………………….. 36
3.2.2. 相异之处…………………………………………………………….. 38
3.3.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特点……………………………………. 39
3.3.1.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具有多样性………………………… 39
3.3.2.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体现出人们的交际意图…………… 40
3.3.3.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40
3.3.4.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具有句管控性………………………………… 40
3.3.5. 汉-越语无标记否定是非预期性的否定…………………………… 41
3.4. 越、中民族心理文化及语言交际之表现……………………………….. 41
3.4.1. 无标记否定表示讲礼貌、文明的语言交际特征………………….. 41
3.4.2. 无标记否定表示尊人情的心理…………………………………….. 42
3.4.3. 无标记否定表示保护自己的需要…………………………………... 43
3.4.4. 无标记否定表示“绕弯子”的语言交际特征…………………….. 43
3.4.5. 无标记否定表示质疑、不信,不满、讽刺等感情色彩…………... 44
小结…………………………………………………………………………….. 46

结语…………………………………………………………………………….. 47
参考文献……………………………………………………………………….. 49
附录…………………………………………………………………………….. 52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前言
0.1. 选题理由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常尽量采取补偿策略来降低损害他人的面子。无标记
否定就是这一策略的言语表现之一。在中国,研究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历史行
之未久。到了九十年代该问题才开始成为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人们开始注意
到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汉语无标记否定表达形式较为
复杂与多样。越南语中的此表达手段也不例外。两者之间,除了所共有的特点之
外,也存在一些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导致汉语学习者与越语学习者犯错误的
主要原因。
以往的语言学家、语法学家已经对汉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做过研究。关于
此问题,若干汉语与越南语对比的文章曾经提及。这些文章主要从语法方面出
发。至于从语用角度将汉、越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进行对比研究的文章至今仍
然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就是促使我们选择《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跟越南
语相应表达手段的对比》作为汉语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的理由。
0.2. 研究目的
本论文研究主要目的是:
 对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进行考察研究与对比,以便指出两者
之间的异同。同时探讨中越民族心理文化及涉及到使用该语言现象进行交
际之表现。
 通过编写这篇论文能够加深自己对汉语无否定表达手段的了解, 加强对汉
语否定表达手段以及中国民族的文化交际特征的知识。
 为越南汉语学习者提供参考资料。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0.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综述相关理论基础。
(2)探讨现代汉、越语无标记否定手段。
(3)对现代汉语与越南语的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进行对比,指出两者的
异同及其本民族心理文化特征。
0.4. 研究方法
为了揭示汉语与越南语里的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异同,本论文主要采用:
(1)演绎法:针对现代汉、越语无标记否定手段进行描写、解释。
(2)统计法:按照研究目的,对调查语料进行统计并分类。
(3)分析法:通过对所考察的实例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它们的
特点。
(4)例证法:以带有无标记否定手段的大量实例来证实其语义特征。
(5)对比法:通过对比,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里
的相对应表达形式,概括出两者的异同。
除了上面的五个方法以外,本论文还使用语篇分析方法和对比语言学方
法。
0.5. 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与在越南语无标记否定的应表达手段。集中分
析词语、话句、表达等三种手段。
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属于共时的研究。着重于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表达手

段的语用方面之研究对比。
0.6. 研究语料
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语料包括:
1)中国当代小说《小姐,你别吼》、电视剧《茶馆》、现代汉语教程、
中文杂志等。之外,本论文还大量使用北京大学语料库的语料。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2)越南当代小说《Bước đường cùng 走到尽头》、幽默笑话、电视居

《Lều chõng 庐榻》。
除此之外,本论文还引用若干语法书籍、相关论文中的例句作为对比研究
的语料。
0.7. 研究预期假设
汉、越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若干相同与
相异之处。我们预期研究结果可以揭示两种语言之间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相同
与相异,进一步了解到两者的语言交际策略及其本民族心理文化特征。
0.8. 论文结构
本论文的结构分为前言、结语、参考文献以外,共三个章结:
第一章:相关理论基础
本章着重介绍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手段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相关理论基础。
2.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手段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现代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的表达手段
1.现代汉语中的无标记否定的表达手段。
2.现代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的表达手段。
第三章:现代汉语与越南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的异同
本章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里的相对应表达形式,进而
概括出两者的异同并指出两者的语言交际策略及其本民族心理文化特征。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1.1. 言语行为
在语言交际中,为了做某一件事,说话人就用语言施加于听话人身上,这就
是言语行为。比如说“请帮我拿下毛巾”就是指请求的语言行为。从语用功能出
发,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五个类型:
A: 承担性语言功能: 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干什么,如许诺、恐吓等。
B: 指示性功能:指具有使对方做某事的语言行为,如建议、请求、或者命
令。
C: 宣告性功能: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语言行为。
D: 表达性功能:指说话人表达自己对某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
怨、致谢、祝愿等。
E: 描述性功能: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语言行为,如断言、主张、

报告等。《 百度百科》
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实现这种言语行为。间接语言行为指的是“说话者在话
里表达了一定意思的同时,又表达了另外的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
意”和“隐含之意” 。无标记否定就是属于间接言语行为的一类。
1.2. 语言交际中的语用推理
莫里斯和卡纳普(1930)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是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方
面。句法学回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答的问题是:意
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产
生了什么影响和效果?
之前,谈到否定表达问题时,人们总会想到语法和语义等两个平面。可到现
在,我们知道, 否定表达问题与语用这个平面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只从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字面上的显性(即句法和语义)给否定表达下定义是不够的,而还要明白字面意
义背后的隐含意义。东方人认为维持交际过程的通顺也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
好关系。作为一种面子威胁行为、易于中断交际行为,否定表达手段更需要得到
委婉地、间接地表达,也更需要得到解释,并找出否定表达手段的规律等。在
《语用否定的语用分析》,盖丽娜(2007)指出:“除了从文化方面,否定表达
手段也可以通过语用学的合作、礼貌、自我保护、得体等原则得到充分的解释。
反过来,通过否定表达手段,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语用学的一些原则”。两
者之间有着互补关系。通过如此的过程,参与交际者可以根据各项原则了解在什
么场合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从而加强参与交际者的交际信心。无标记否定也许离

不开语用的这几个原则。以下本人对其四种原则加以解释:
1.2.1. 合作原则
Grice(1975)所提出的合作原则,从他的理论可看出语言交际的双方皆有相
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交际中一方的话语若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
另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其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从而使交际得以
继续。合作原则包括数量、质量、关联、方式等四项准则。合作原则提出说话人
要遵守这些准则是为了进行效率最高、最合理的语言交际。效率最高是因为说话
人直载了当地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听话人不必做任何推理,便可以最方便,最
迅速地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1.2.2. 礼貌原则
为了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要遵循合作原则中的四项准则。但在语
言交际过程中,这四项的会话准则往往会被人们违背。那时候合作原则无法解释
人们为何要委婉拐弯地说话。因此,英国著名语言学 Leech(1983)提出了“礼
貌原则”,其对“合作原则”的补充。顾日国(1992)研究了现代的“礼貌”与
中国古代的“礼”有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貌的五项准则:贬己尊人准则、
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及德、言、行准则。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1.2.3. 自我保护原则
人们的交际目的多种多样,不可能总是纯粹为了交际而交际,一旦交际行为
涉及到切身利益,可能会牺牲其他原则。束定芳(1989)认为:“人们在交际过
程中,会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竭力在语言表达中保护自己的利

益,保持自己的尊严,不用粗俗的字眼或表达法谈论有关的事物,尽量用好的字
眼来描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自我保护原则与礼貌原则是一种相互补
充的关系,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礼貌原则。当礼貌原则与自我保护原则发生冲
突时,最终是礼貌原则服从自我保护原则。”
1.2.4. 得体原则
何春燕(2002)在《语用否定的类型及使用动机》指出:“得体原则”是指
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对着特定的人,以最适合的方式说出最合适的话。
从交际的根本目的来看,话语得体不是为了礼貌,而是为了能取得最佳交际效
果。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违背了某一种原则是为了维护其他的。在交际
中,人们以不同的语用策略、或遵守合作原则、或违背合作原则、或声东击西,
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语言的正常进行。因而听话者必须通过
语用推理才能理解说话者所说的真正用意。
1.3. 语言对比略论
语言对比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
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
1992)。一般来说为了解决教学、翻译或交际问题而进行语言对比。对比可以在
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
角度进行对比研究,还有人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找出
其间的异同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比语言学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和学
者的重视。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现代对比语言学是从欧洲和美国发展起来的。洪堡特[德国]是语言研究中最
早使用“对比”这一术语的人,距今整整二百多年。他认为只有当人们看到语言
有这么多种体现并能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进行对比之后,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一
个民族的语言及其语言特点。中国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
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最早可以追溯至 100 多年马建忠编著的《马氏文通》。
但是那时候主要有英汉对比研究。至于越汉对比研究,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才开始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
1.4. 现代汉语否定表达手段概说
1.4.1. 语言交际中的显性与隐性
交际中最基本且使用最频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交际的表达意义,一部分
是显性的,另一部分是隐性的。“显性”是指性质或性状表现在外的(《百度词
典》)。“隐性”是与“显性”相对的。本人认为语言交际中的显性和隐性就与
字面意义及话语意义相同的。
“字面意义”还是“显性”是“一个语法结构未进入语境前的意义,它由语句的
词汇意义和语法组合关系意义构成,来自语言本身,是传统语义学研究的对象。
”【24】例如:
(1)A:这件紫色的衬衫很好看, 我买给你吧。
B:天啊,我好黑啊!
上述的例子“我好黑啊”是一个陈述句,其中“我”指说话人自己,“好”
就是“很”,“黑”指“皮肤的颜色”,整个句子陈述一个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行
为,就是“我的皮肤很黑”的显性。显性最直接地掌握了字和词的意义,了解了
句子的语法关系,也就理解了句子的字面意义。当一个句子进入具体语境,成为
话语之后,除了有显性以外,还会有隐性,即话语在语境中的真正含意,它是一
种潜在语义,是语用学的语义研究的对象。隐性表明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如“我
好黑啊”进入具体语境以后,会有多种不同的隐性:它可以是对“我买给你”的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回答,进行一种纯粹的陈述,也可以是对“我买给你”的反应,实施一种拒绝行
为。那么,一句话的隐性是依赖于具体语境而存在的。
语法意义的否定是规约性的,是显性的,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
“无”、“没(有)”等词语是其显性标志。无标记否定属语用含义范畴, 它是
隐性的,缺少语言形式上的外显性;既没有明显的语言形式标志,又缺少语用含
义的显性表示。简而言之,无标记否定运用的是语用中的否定意义,它是含而不
露 的。
1.4.2. 否定表达的定义与分类
《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增丁本)对“否定”及“表达”这样解释:
“否定”是:①否定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②表示否认的,反语的。
“表达”是:①用口说或用文字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 ;②表白。
本文从广义上提出否定表达的定义,既涉及对人们言语的否定,又涉及人们
行为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表达一方面是指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对对方话语内
容进行否定;另一方面,否定表达是指说话者从自己的主观态度出发,对他人或
事物的行为做出不好的评价或表明说话人不认可,反对等态度。
对于否定表达的分类,每个学者所提出的说法不一。冯学民与王珍两位学者
(2007)将否定表达分为两类:显性语用否定与隐性语用否定。苏立静也提出了
两类:即直接否定表达与间接否定表达。胡清国(2007)把否定表达手段分为两
种:一是有标记的否定表达手段,二是无标记的否定表达手段。虽然上述的几位
学者对否定表达的说法不同,但仍存在一些相同之处。
1.4.3. 否定与反驳之间的关系
否定与反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阮德民(1983)已指出:否定句有两种形
式: 描述式和反驳式,如:
(2)“房间里装潢简单,墙上没有画图,桌上也没摆了花。”

上述的句子集中描写房间里的属性。用否定句指出房间里所缺少的东西。其可
称为“描述式否定”。但是,在交际过程中,若某人对事物的一个 A 属性间接或直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接地表示肯定,另外个人则认为其是无对并且否认其建议。因此后者已进行了一
个否定的行为或反驳行为,如:
(3) A.那栋房子高!
B.那栋房子哪有高!
(4) A.那栋房子不高!
B.(a)那栋房子不高吗!
(b)那栋房子高!
(5) A. 四哥人比三哥好。
B.(a)四哥人哪比三哥好!
(b)四哥人没有比三哥好!
上述,B 所说的皆为否定行为。其行为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句子来呈现,或像
例 3 & 5 中的否定式,或例 4a 中的肯定式。与否定行为相应的否定句是反驳式
否定句。形式上,可以“没有、还没、未或怎么、那里、什么”等词语来造出否
定式句子。
以上述所区分的“怎么、哪里、哪、什么„„”等词语主要具有反驳形式的
特性。但“没有、还没(未)”等词语可以用于描述式,也可以表示反驳的。
1.4.4.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表达的界定
“标记”是: 标明;记号(《现代汉语词典》)。有标记否定表达是指话语

中用“不”、“没”、“没有”、“别”等否定词的表达。不过,在实际交际过
程中,人们发现有很多虽然没有否定标记词语的句话但仍然足够地表达否定意
义。那就是无标记否定表达。无标记否定是相对于有标记否定而言的。这种否定
不是句法表面上的否定句,而是话语交际平面上的否定表达,与句子本身在形式
上的肯定或否定无关,如:
(6) A:这件紫色的衬衫很好看, 我买给你吧。
B:天啊,我好黑啊!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在这种语境,B 实施一种拒绝行为,可是没有否定词语。在“我好黑啊”此
句话,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不一致的,是一种间接表达;通过陈述表达拒绝和否
定。人们说话,实际并不总是说什么,是什么,话语的字面意义和话语的意图并
不总是一致。人们常以言外之意,含蓄、间接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1.5. 研究现状综述
否定历来是哲学家、心里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话题。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
是否定表达手段的一部分。但此问题,到了九十年代才开始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
重点。人们开始认识到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且符合
于东方人的文化、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方式。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语法方面及语用
方面进行研究。据统计典型的有:
1.5.1. 中国学者的研究
根据我们所搜集到的文献,从语用否定角度进行研究的,有以下几篇典型文
章:

1993 年,沈家煊的《语用否定》对否定表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指出:语
用否定不是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否定句子表达命题的方式的适合性。
2000 年,苏立静的《答语否定间接表达的语用描写与间接分析》对十几种答
语形式进行分析,并说明其语用作用是为了使话语得体。
2003 年,周静的《汉语中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探微》从词汇、句法、语用
三个层面来探讨无标记否定的各种表达手段,并指出不同的表达手段有不同的特
点。
2006 年,廖舞艳在《留学生的汉语否定言语行为表达的习得研究》(暨南大
学硕士论文)中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否定言语表达的特点及倾向进行归
纳,考察亚洲留学生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下对于不同类型的汉语否定表达形式
的理解和使用的具体差别,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否定言语教学提出建议。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1.5.2. 越南学者的研究
在越南语中,否定问题也早就被提出来了。这几年来,否定表达问题开始引
起学者的关注。他们也从语用否定角度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倾向是对越南语交
际过程中的否定和否定反驳进行研究。例如:2005 年,Nguyễn Hữu Thọ(阮有
寿)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题目为《越南语中使用一些动物的名称表示否定
的方式》(语言) ( Cách nói phủ định của tiếng Việt bằng tên gọi một vài loài
vật ) 。文中他谈到越南语中使用“蛤蟆”、“狗”和“猴子”进行否定的方
式,仔细分析了这些词语使用的特点,并且从文化的角度解释此问题。
2007 年,Nguyễn Quang Ngoạn(阮光玩)在《越南语中一些常用的反驳策

略》(Một số chiến lược phản bác thường dùng trong tiếng Việt)论文中已揭示了越
南人交际中常用的一些反驳策略。
关于无标记否定表达的比较研究,有谷慧娟(2008)的《汉英拒绝的文化映
射》一文中从文化角度上对汉英拒绝话语中的文化折射作了比较。
2008 年,Cầm Tú Tài(琴秀才)在《汉语与越南语否定表达方式的对比》
( So sánh phương thức biểu hiện ý phủ định trong tiếng Hán và tiếng Việt ) 中已从语
法及语用对汉越否定表达手段进行对比,但他的文章只是一份期刊,欠缺全面性
且深入性的。
农鸿幸(2009)的《汉越否定表达手段探微》。农鸿幸也对汉语和越南语的
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进行对比,但该论文却主要从语法角度对比。
总的说来,越南语与汉语无标记否定表达的比较研究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
讨的问题。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小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本章得出以下 4 个结论:
1. 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属于间接语言行为的。
2. 理论上,无标记否定表达与语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涉及到合作、礼貌、自
我保护和得体等四个语言交际原则。
3. 无标记否定表达是否定表达的两类之一, 语用含义范畴, 它是隐性的。无标记
否定表达在很多情况下也表示反驳的意思。

4. 中越两国语言研究学者历来已对各自母语的有、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做过研究
并与其他语言进行研究,从中找出相关特点和异同之处。无论是从本体研究还是
从跨语间进行对比,这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第二章
现代汉、越语中的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之考察
本章主要从词语、话句、表达等三种手段将现代汉语与在越南语无标记否定
的应表达手段进行考察研究。
2.1.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的表达手段
通过周静、苏立静、黄淑琴等作者对表达否定所提出的手段以及自己所分析
的语料笔者将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归纳成词语、话句、表达等三种手段。每种又
有不同的否定表达方式。
2.1.1. 词语手段
目前公认的否定词有:不、不曾、不必、无、无从、无须、无庸、甭、
没、没有、别、非、莫、未、未尝、未必(李泉 1996)。那么其他的具有否定
意义的词语我们都视为无标记否定词语。为了表示否定,人们喜欢使用名词、形
容词、动词、代词、固定词组、俗语、成语等。本章集中分析下面两个典型的手
段:
2.1.1.1. 借助疑问代词表示否定
疑问代词“什么”、“哪儿”、“哪里”、“谁”、“吗“等都可以表示
否定。例如:

(7)冠晓晓:一般地说,大家都以为中日必合作。
瑞宣:哪个大家?
老舍:《四世同堂》)
(8)男的:小凤,也许我已经喜欢上你了。
女的:谁?
例(7)中,瑞宣通过对冠晓晓陈述的疑问,隐含不赞成的意思,是一种回
避表态。例子(8)中,男的向女的表白了他的感情。女的明明听见了,但仍然
向男的提问“谁?”其表示“你不会喜欢上我的”。再如: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9) A: 做买卖太难啊!谈来谈去也成不了一笔。
B: 那有什么难。

(《华语世界》,胡志明综合出版社)
例(9)使用疑问代词“什么“来表示否定及反驳,其意思就是“那一点儿
也不难”也具有讽刺的态度。
总而言之,使用疑问代词可以用来实现间接否定表达。它的语用功能是通
过对对方言语内容表示不同意、怀疑、惊奇等心理来引起否定。这种手段往往在
口语对话里面出现的。
2.1.1.2. 借助成语、俗语表示否定
汉语中的成语、俗语 往往隐含着个深刻的用意。其中否定表达也是一种。
例如:

(10)A:我正寻找二十年前遗失了的孩子。
B:找他就像海底捞针一样。他的一点儿消息你也没有。
(11)勤快人劝懒散人时会说:“你不好好做活,让老婆娃娃喝西北风呀!”

(《喝西北风》中国知网)
例(10)中,成语“海底捞针”的本意是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可是海太
宽,针过分小,怎么能在海底找得着。其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很难找到他,所以
你不应该找”。例(11)中,俗语“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只靠呼吸空气生
存,空着肚子过日子(《现代汉语词典》)。这个俗语表示讽刺的感情色彩。在
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海底捞针”和“喝西北风”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使用
此手段的目的就是强调否定态度同时表示讽刺、失望、坚决等态度。再如:
(12)

A:你什么时候出国呢?
B:下一辈子吧。

(周青,《无标记否定表达手段探微》)
(13)你这样做,猴年马月 才能完成。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下一辈子”是指一个不可能的时间,B 意思是:“我永远不能出国”。
但是,因不要直接说自己可能永远不能出国,而找了一个不可能的时间来回答,

表面上作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实际上还是进行否定。“猴年马月”是中国俗话
常说的。要是“下一辈子”是指一个不可能的时间,“猴年马月”却指不可知的
年月,事情遥遥无期,不能实现的。(《百度知道》)。通过这个成语,说话人
即表示否定“你不能做完”,又要提醒对方:“你不应该这样做”/“你做得太
慢,要快做点儿”。
那么使用成语或俗语手段的原因是为了遵守自我保护原则或得体原则同时
表示失望、讽刺、不满等态度。
2.1.2.话句手段
中国人借助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句类或使用省略句、条件假设句等
句式表示否定。本论文进行分析下面一些手段并指出其语用功能。
2.1.2.1. 借助疑问句表示否定
“用疑问的句子,主要是表示询问的,询问总是希望听话人或被问人做出
回答„„” 【 8 】 。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确确实实有了一些虽然具有着疑问语
气、疑问代词,却不表示询问,而是表示反驳、不赞同别人所说的话。汉语类似
于这种表达方式的很普遍。例如:
(14)老师引导学生读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师:我们读这两句,什么给我们的感觉最强烈?
生:颜色,那种绿色。
师:仅仅是绿色吗?
生:(修正)还有青色。
(《陋室铭》教学实录)
教师的“仅仅是绿色吗?”其实暗示“你回答的还不够完善”。老师的话
即表示否定又要求学生再考虑。老师使用此手段是因为他不想伤害学生的面子。
再如 :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15)王利发: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 三:就怎么办啦?
(老 舍:《茶馆》)
上面的例句中的答话者都是采用了 “较真”的方法,通过对发话者含糊表
达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表明否定对方说法的态度。李三问话的言外之意是“不
能这么办”。

两人的回答都蕴含着不满的情绪,话中带刺儿



总之,使用疑问句的否定表达手段也像使用疑问代词表示否定一样,一般都
表示不满、怀疑、生气等态度。为了遵守自我保护原则和得体原则而中国人很喜
此手段。
2.1.2.2. 借助感叹句表示否定
(16)四嫂:我找二四嫂: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七开八得,也找不着他。
丁四:对,再把儿子丢了,够多么好啊!

(老舍,《龙须沟》,1952)
(17)敢打我,你真行啊!
例(16)和(17)都使用感叹句“够多么好!”、“你真行啊!”。要是只
根据显性意义,听话人就认为说话人表扬对方。那么,需要根据语境及说话人的
态度才懂得说话人的意思。两个例子的言外之意都是:“你不怎么样”。再如:
(18)王利发:好家伙! 一添就是两张嘴!

(老舍:《茶馆》)

“好家伙” 本来表示惊讶或赞叹,意思是“了不起”。可这里王利发使用
该词语是为了讽刺对方之意图的。
综上所述,使用感叹句跟使用反语差不多,都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
达本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使用此手段是为了遵守得体原则。
2.1.2.3. 借助省略句表示否定
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省略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它虽然是一种简单的语法现
象,但其语用功能却较为复杂。在口语交际中,省略有时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冗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长的话语,而是有多种不同的交际意图,其中也具有表示否定的意图。例如:
(19)A:她真幸福,能告诉我她的名字吗?
B: 这„„

(《华语世界》,胡志明综合出版社,第三十四集,2009)
例(19)中,答话人的“这„„”后面省略“我不会告诉你”。可是为了
遵守礼貌原则而她不直接说出一句表示拒绝的否定话,只好用省略句让对方自己
明白她的意思。再如:
(20)父亲:这次考试,你考得怎么样?
孩子:我„„

(琴秀才《汉越否定表达手段探微》)
(21)A: 今天下午跟我去老师家拜访吧。

B: 下午有点儿„„
例(20)中,孩子只说一声“我”然后就用降调犹豫了一下才停顿。可
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根据经验,可以推测孩子很可能考得不太好,不敢说出
来,而采取省略句来暗示。例(21)中,B 用省略句不是为了不敢说而是他正在
犹豫,可能不会去。B 这样回答即能推辞不去,又保证两人的友好关系。
通过例句之分析,我们发现使用省略句的否定表达手段包括三种情况:一
种是说话人不想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要求(如例 20),一种是说话人不能接受对
方的要求或邀请(如例 21),还有一种包括这两种。使用省略手段一般为了遵
守自我保护原则同时表示犹豫的态度 。
2.1.2.4. 借助假设句表示否定
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用很多方法表示否定。借助假设句手段也是一种。
用假设句的手段表示否定就是指提出相反于某种条件的假设,有时把这种假设做
为自己的愿望,从而让听话人领会到说话人的否定意图。例如:
(22) 女的: 这个模特,你还满意吧?
男的:如果她的个子再高点儿,就没说的了。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消息强,《汉语初级强化教程》)
答语的真正含意是:“这个模特不够高, 我不是很满意的”。可是,要是
男人直接使用否定句的话,就影响两人的关系。这种表达否定意图的假设手段一
般常用于“要是/如果„„就„„”格式。李泉(1993)在《“要是S就V了”
句式语义语用分析》中指出:“要是S就V(好)”句型中,当假设的情况S,

事实上没有且无可能实现时,句子的隐性语义关系表现“惋惜有所失”,即“非
S则非V(好)”。
除了“要是/如果„„就„„”,还可以使用“就是„„也„„”假设关联
词,通过具体的语境表示否定,此关联词表达出预设义。例如:
(23)A:这件事你告诉你妈妈了吗?
B:就是告诉她也没用,反过来一定被骂呀。
对过去情况做假设,这时假设关联词的预设义是“不告诉她”,表示否认
的意思。使用此手段,说话人不但指出他不想告诉妈妈,而且还表示他的决定是
正确的,告诉妈妈也没有作用,那么就不告诉她。在具体的语境下,使用假设句
表达出失望、不满意,后悔等方面的用意。借助此手段一般遵守礼貌原则和得体
原则。
2.1.3. 表达手段
2.1.3.1. 转移话题手段
转移话题手段是指不回答正题,而把话题转移到别的方面,答语和发话可
以有或没有任何联系,而表示不同意或不赞同做某件事。例如:
(24)鲁贵:你先停一停,我再说一句话。
鲁四凤:开饭了,老爷的普洱茶先泡好了没有?
(曹禺:《雷雨》)
(25)A: 这件紫色的衬衫很好看,我买给你吧。
B: 天啊,我好黑啊!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例(24)中,四凤的言外之意是“你别说了,我不想听”,对鲁贵的指令
进行拒绝。她不直接拒绝而委婉地转移话题。例(25)中,B 的意思是“因为我
的皮肤太黑, 穿紫色的衣服不合适, 所以我不买”。上述的两个例句,说话人和
答话人谈到两件没有任何关系的事。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知道答话人的意思。
实现转移话题的语言手段有多种,除了上面两个例子的用法,中国人也很
喜欢采用偷换概念的方法,以回答不好回答的问题。例如:
(26)A:你这样做太不像话了。
B:像画儿早贴墙上去了。
(苏立静,《答话否定间接表达的语用描写和分析》)
这里,B 偷把“像话”换成了“像画儿”,表示否定反驳 A 的观点, 其言外
之意就是“我这样做不可能是不像话”。偷换概念手段遵守了得体原则及自我保
护原则同时表示讽刺态度。
转移话题,这种否定表达手段在交际中很普遍。中国人常采用这种方法来
间接地表达不同意对方的说法,或实施拒绝行为等。
2.1.3.2. 模糊表达手段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表达手段是指“说话人在特定语
境使用具有模糊意思的词语来传达信息,留给听话人领悟、体会的弹性空间。”
(廖舞艳,《留学生的汉语否定语言行为表达的习得研究》)。这里的模糊采用
一种广泛的概念,包括表义含糊的,以及表义不完整的。有时候,说话人选择某
种言辞,让字面意义显出几分模糊含混,使某些敏感或不宜言传的内容含在底
层。例如:
(27)之后我多次提到给他书钱的事,他都说:“以后再说吧”。

(陈氏清廉,《汉语教程》)
(28)王利发:您别这么说呀,难道咱们就 一点盼望也没有了吗?
崔久峰:难说!很难说!
(29)A:明天跟我去爬山,行吗?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B:改天吧。最近我工作太忙。
上述的三个例子分别使用“以后再说”、“难说”、“改天”等模糊词语
来表示否定。例(27)中,“以后再说”的显性意义是“后来再考虑或办理”,
可其意思是“你不要还我的钱吧”。说话人因为礼貌而使用此手段委婉地拒绝。
例(28)中,“难说”是“说不好”,“不容易说”,和上文语义接上看,表义
含糊,但实际上暗含了说话人的否定态度。例(29)中,B的意思是:“明天不
行”,同时也表示B不知什么时候能跟A去,B回答的句话“改天吧”是很模糊
的。
同义反复也是一种模糊表达的手段。同义反复的特点是句子在字面意义上
几乎不传达任何信息,但结合具体语境的话语意义却是丰富的,有时就能暗含否
定的表态。例如:
(30)周冲:四凤,你不要为这点儿小事来忧愁,世界大得很,你应当读书,你
就知道世界上有许多人,跟我们一样地忍受着痛苦,慢慢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
乐。
四凤:唉,女人究竟是女人。

(曹禺《雷雨》)

例(30)中,四凤的意思是“女人不可能像男人一样地读书闯世界,我的
生活是充满着烦恼与忧愁的”,含蓄地反驳了周冲的说法。
表义不完整的模糊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省略来实现的。省略的内容不能在
上下文中找到,但听话人常常可以根据语境和上下文的意思而理解到。这种省略
可以实现否定的间接表达,其间接性就表现在字面意义是表义不完整的,而实际

的真正意图却常能被人领会,其原因在于被省略的内容常常是不言而喻的,这种
不言而喻的特性,有时是靠句中的一些语言搭配习惯实现的,如:
(31)A:这个周末我跟他去旅行。
B:你们一男一女去旅行,恐怕„„。
(32)唐铁嘴: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
王利发:唐先生,您那点儿嗜好,在我这儿恐怕„„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现代汉语无标记否定在越南语相对应表达手段的考察

阮氏梅 K16

—————————————————————————————————————

(老舍:《茶馆》)
例(31)中,B 用“恐怕”这个词语委婉地反对 A 的意见。“恐怕”是一
种模糊限制语,后面常跟“不好”、“不合适”、“不行”等否定性的内容,这
时虽然把他们省略了,但凭借人们语言理解上的“完形能力”,说话人的真实意
图还是能顺利地被理解。那么,其句话的意思就是“一男一女去旅行不太好。例
(32)也用“恐怕”,此句话的意思是:“在我这儿不行”。
综上所述,汉语表示否定的模糊手段一般使用模糊词语,如:“难说”、
“ 改天”、“下次”、“再考虑考虑”、 “回头再说”、“恐怕”等等。除此
之外,有时候说废话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意图,如:
(33)A: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B: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陈广生:《人民的勤务员》)
(34)A:你们要在那儿多久呢?

B:我们住到应该走的时候!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B 因为不想回答 A 的问题而采用了废话。例(33)
中,“解放军”是军队的名称,不是说话人的名字;“中国”代替具体的地方,
言外之意是“我不告诉你”。例(34)中,因为不喜欢让 A 知道自己的地址,
所以 B 用“废话”来搪塞,暗示自己拒绝回答问题的言外之意“我不想告诉
你”。
从表面上看,模糊语言似乎违背合作原则,但从深层角度讲,它使话语与实
际情况更接近,更贴切,让对话更加精彩,含义更加丰富。有至于达到更好的交
际效果。因而否定表达的模糊手段在交际中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存在大量的这
种表达。
2.1.3.3.重复手段
刘钩杰(1985)提出这种说法,并归纳了重复的三种形式: “还 X 呢
(哪)”、“什么 X”、“X 什么”(这里的 X 代表重复别人的话)。例如:

TIEU LUAN MOI downloa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