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69 trang)

Nghiên cứu phó từ phủ định meiyo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khảo sát hình thức biểu đạt tương ứng trong tiếng việ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35 MB, 69 trang )

UBND TỈNH PHÚ THỌ
TRƯỜNG ĐẠI HỌC HÙNG VƯƠNG

LUẬN VĂN TỐT NGHIỆP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
式考察
NGHIÊN CỨU PHÓ TỪ PHỦ ĐỊNH “MEIYOU”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KHẢO SÁT HÌNH THỨC BIỂU ĐẠT
TƯƠNG ỨNG TRONG TIẾNG VIỆT)

Phú Thọ, năm 2014


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 副词的有关理论基础 ........................................................................... 5
1.1 副词的有关理论基础 .................................................................................. 5
1.1.1 副词的定义............................................................................................... 5
1.1.2 副词的分类............................................................................................... 6
1.2 否定副词的有关理论基础 .......................................................................... 8
1.2.1 否定副词的概述....................................................................................... 8
1.2.2 否定副词“没有”的有关理论基础........................................................... 10
1.2.3 否定副词“没有”与“不”的比较研究 ........................................................ 10
第二章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研究.......................................................... 15
2.1 否定副词“没有(没)”的语法功能 ......................................................... 15
2.1.1 “没有(没)”+ V + O(宾语) ................................................................. 15
2.1.2 “没有(没)”+ V +补语 ........................................................................ 17
2.1.3 “没有(没)”+ 状语 +V ....................................................................... 18
2.1.4 “没有(没)”+ 形容词.......................................................................... 19
2.1.5 “没有(没)”+被字句 .......................................................................... 20


2.1.6 “没有(没)”+把字句 .......................................................................... 21
2.1.7 “没有(没)”单独成句 .......................................................................... 21


2.1.8 “没有(没)”与其他副词连用............................................................... 22
2.1.9 “没有(没)”不能修饰名词和名词词组 ............................................... 23
2.2 否定副词“没有”的语义特征 ..................................................................... 24
2.2.1 “没有”与“时”的关系................................................................................ 24
2.2.2 “没有”与“体”搭配的特点 ...................................................................... 25
2.3 否定副词“没有(没)”的语用功能.......................................................... 27
2.3.1 由“没有”参与构成的比较句................................................................... 27
2.3.2 “没有(没)”+ 这么/那么 + A (过) .................................................. 28
第三章 现代汉语否定词“没有”...................................................................... 31
3.1 “没有”与 “Không”相应的情况 .................................................................. 32
3.2 “没有”与 “Chưa”对应的情况 .................................................................... 37
3.3 “没有”与“Chẳng”对应的情况.................................................................... 40
3.4 “没有”不翻译的情况 ................................................................................. 43
3.5 其他翻译情况............................................................................................ 45
结论 ................................................................................................................. 47
参考文献 ......................................................................................................... 51


前言
1.选题理由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使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为了便于
理解,人们尽可能使用语言简便,易于对方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表达的内容
日益丰富和充实,而语言表达的形式则日益简便,这正是语言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内部
规律。
否定是人类正常思维活动,否定句则是反映这种思维活动的主要语言性表达手
段。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对现实或者情意进行否定性的表达,在语言中一般表现为否定

句。否定是一个重要的“逻辑-语法-语义”范畴,在任何一种语言中,它都是在一定的逻
辑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来表现一定的否定语义。现代汉语的否定句大体上都
可以通过否定词“没有”造出来。
本人认为副词“没有”就是现代汉语否定句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成分。在现代汉语
中,最常用的否定副词是“没有”,它一直以来都是汉语语法系统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学
汉语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初级阶段的学生经常因掌握不住它的用法而出错,特别是在
翻译成越语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翻译错的现象。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是汉语语法学中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大家对现代汉语
否定副词“没有”有了一定关注,但这种关注的程度和研究的深度均显不足,目前国内关
注于现代汉语否定副词 “没有” 的专著和论文很少。本论文试图就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
有(没)”(为了简便,下文都只写作“没有”)的界定、结构与特点、语法功能和使用
规范等方面作一些探讨,希望更加充实自己的汉语水平,有助于学汉语的学生深入了
解和使用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没有”。
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本文以前人有关研究为基础,从否定副词“没有”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三个平面出
发,讨论其的语义特点、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另外,本文还对否定副词“没有”在越南
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考察。
本人通过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分析和
解释、总结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来源、语法结构、特点、语用和规范等角度
进行探讨,更加了解。
我希望此项研究对汉语本体研究以及对学习汉语的学生都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3.研究问题
本文集中解答下面几个问题:
3.1. 副词的有关理论问题
3.2.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的语义特征、使用和规范
3.3.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考察

4.研究内容
本文要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从其的语义、语言和语用功能上
指出其的语法特点、语义特征,并对它在越南语中的相对应表达形式进行考察。
全文一共分为三章:
绪论,主要介绍本章整体写作的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理由,二为文章所要运
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三是否定副词“没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和考察。最
后是将阐释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研究目标。
第一章主要是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和否定副词进行描写。
第二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进行描写,比较详尽地考察它的语法分
布,而后结合具体的语料进行描述分析。按照“没有”在句子中所处位置的不同,本人把
它的使用位置大致分为八个类别。“没有”在句子结构中所起的语法和语用意义随其所处

2


位置的不同而不同,通过三个平面语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先行研究
成果的考察,本章可以得出:一,“没有”既可以否定资助动词,也可以否定非自主动
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没有”的修饰,比如不能说“没雪白、没铮亮”等,性质形容词可
以受到“没有”的否定。“没有”使用的时候不受时间的严格限制,但是却受“体”的严格制
约。“没有”在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前面表达的主要是对过去已然事件或者将来预设时段所
要发生动作的否定。
第三章,本章以汉越否定对比为目标,对比分析汉语中的否定副词“没有”与越南
语相对应的否定形式。
5.研究范围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表达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手段去实现:一种是没有语法标记
(即无否定词)的否定。这种否定在语法形式上虽然没有显性标记,但从语用的角
度,我们可以判断出语言所表达的语义是有所否定的。这种否定我们通常称之为“语用
否定”。这样的否定通常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完成的。另一种是有语法标记的否定。这种
否定就是用否定词来表示否定意义,如“没有”、“不”、“别”等否定词。
由于篇幅所限,本论文不对“语用否定”进行探讨,而集中考察现代汉语否定副词

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重要的“没有”。
本论文把研究范围主要限定在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的界定、来源、结构、功能、
语法结构、语义特征、使用。另外,本论文还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与越南语相对
应的表达形式进行考察。本文主要从语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对“没有”分析和描
述。从而指出其的语义特点、语法特征及语用功能。
6.研究方法

3


本论文主要在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运用收集、分析、比较、考察等研究方
法,探讨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以及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考察。
对比法:本人把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和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考察。
分析法:通过对所考察的具有“没有”的实例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它们的
内在联系,使论点得到证明和深化。
考察法:本人在通讯社的新闻基础上,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的几类汉越译
法考察。
7.语料来源
明晓溪,《泡沫之夏》,2006 年
Bong bóng mùa hè, Minh Hiểu Khê, NXB Văn học, 2009
三毛,《衣带渐宽终不悔》, 出版科学,1994 年 01 期
王朔,《许爷》,华艺出版社,1992 年
《人民日报》,1993 年
张锲《哦,北京的胡同》,华夏出版社,1999 年 01 月

4


第一章 副词的有关理论基础
1.1 副词的有关理论基础

1.1.1 副词的定义
关于副词的定义,有很多表述。陈望道先生在《文法简论》认为“副词是标示陈
述的气势、神志和体式量度的实词”。 丁树声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认为“副词
1

是通常修饰动词、助动词、次动词、形容词的词”。 王力先生认为“凡词,仅能表示程
2

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等,不能单独指称实物、实情、或实事者,叫做
副词”。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
3

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邢福义先生的《现代汉语》中认为“副
词经常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骆小所先生主编的《现
4

代汉语引论》中认为“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5

汉语词汇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一般概括分为三种: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词与
词的组合能力;词的意义。前两项为功能标准,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后一项为意
义标准,一般之为参照标准。这些标准可以用来划分词类,当然可以用来为划分出来
的类下定义:其共性为内涵,其范围为外延。就是说,如果融合这三个方面为某词类
下定义,其范围也应该是明确的。
学界几乎都把表示范围、程度等,看成副词的意义,其实副词是没有意义的,
所谓“表示程度、范围、频率、否定等等”也并非副词本身单独所具有的意义(在“副词

5



的虚词”中另有阐述)因此根据意义的标准为副词下定义是没有意义的,如表示时间的
词,即可能是时间副词,也可能是时间名词。
我们看看最近比较流行的张谊生关于副词的定义:“副词是主要 充当状语,一部
分可以充当句首修饰语或补语,在特定条件下,一部分还可以充当高层谓语和准定的
具有限制、评注、连接等功能的半开放类词。”张先生似乎想在前人的基础与定义中包
含副词的所有特征;但“主要”、“一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等词的限制使定义的内涵
和外延失去了确定性,而所谓“高层谓语”,“准定语”及“半开放”等术语又大大增加了教
与学使用的难度,并有违定义必须“简要说明”的原则。

总之,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
度、方式等概念的词。副词在汉语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副
词的运用。
1.1.2 副词的分类
关于现代汉语副词的内部分类,学界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吕叔湘先生(1979)
曾经指出:“副词的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个大
杂烩。” 吕先生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划分次类是必要的,二是说给副词划分次
6

类又十分困难的。
我认为,要作好副词次类划分工作,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确定副词的标准。目前,学
术界对什么是副词、副词有哪些功能特征、如何划分汉语副词的次类,还没有相对一
致的意见。近一百年来,各种语法著作在论述副词时,一般都要给副词划分出次类。
《 马 氏 文通 》在 “状字 别 义 ”一 节 中将 “状字 ”分 为六 类 ,黎 锦熙 《 新 著国 语文 法 》
(1924)也分为六类,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30)分十类,王力《中国现代语

6


法》(1943)分八类,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1944)的“限制词”分七类,丁声
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分五类,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分九

类,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分八类,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分
四类,另有一类“重叠式副词”。在影响较大的《现代汉语》教材中,胡裕树(1979)、
黄伯荣、北大中文系(1991)均分六类。
各家所分次类中,大体都有“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这
些次类。此外还有一些次类,各家多寡不一,名目也不相同。如“语气副词”、“频率副
词”、“关联副词”、“情态副词”、“疑问副词”、“表数副词”等等。从这些次类的名称可以
看出,各家所分的次类主要是根据副词的意义来划分的;虽然各类之间实际上也存在
着或多或少的功能的差别。
毫无疑问,副词的次类划分,仅仅以语义为标准是不够的,还应该兼顾功能、
分布、位序等各方面的特征。尤其是要结合语义和功能两方面的特点,互相补充,互
为印证,以确定每个副词应归入哪个次类。
综观,大多数语言研究者以及语言学家都把现代汉语副词分为程度副词、时间
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频率副词和重复副词等六大类。例如:
一,程度副词(很、非常):
(1) 尹夏沫看着自己腿上淡淡的伤口,伤口愈合得 很 好,估计将来并不会留
下疤痕。

(明晓溪《泡沫之夏》)

二,时间副词(才、就):
(2) 她那时虽然小,也知道自从那个叔叔离开,母亲就变得很不快乐。
(明晓溪《泡沫之夏》)

7


三,范围副词(都、只):
(3) 她应该表现出受宠若惊才对,可惜,她太累了,希望他们两个全都消
失。


(明晓溪《泡沫之夏》)

四,否定副词(没有):
(4) 等了许久,没有等到她的回答。
(明晓溪《泡沫之夏》)
五,频率副词(经常、总是):
(5)“我也许会经常来看小澄,”洛熙慢慢地说,“希望不会打扰到你。”
(明晓溪《泡沫之夏》)
六,重复副词(再、也):
(6)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明晓溪《泡沫之夏》)
其中,否定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其的内部层次也比较复杂。
1.2 否定副词的有关理论基础
1.2.1 否定副词的概述
否定是人们正常的思维活动,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对现实或者情意进行否定性的
表达。比如越南人和中国人常常通过摇头的方式表达出否定意义。

8


语言作为表达人类思想的工具,存在多种表达否定意义的方式。比如,汉语表
达否定意义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第一,使用“不”、“别”、“甭”等专门表达否定意义
的否定词;第二,使用“拒绝”、“禁止”等本身就具有否定意义的词语;第三,使用“屁”
等脏字眼;第四,使用“怎么”、“谁”等疑问代词(如,“谁知道啊!”)。
上述这几种方式都表达否定意义的语言形式。不过,它们在语言上的作用以及
地位不完全相同。李宇明(1997)指出:“否定和否定式是不同的概念,否定式针对肯
定式而言,是在肯定式上加上否定词语构成的结构,而否定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
题。”

7


否定副词是几乎所有学者都给出位置的副词,张斌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
述》中对否定副词作出了界定:“否定副词,顾名思义是表示否定的副词。” 并认为否
8

定副词最主要的有“不、没、没有、未、别”等少数几个词。
胡裕树《现代汉语》中没有说明否定副词,仅说“副词中表示否定的如“不、没、
没有、未、别”等”。

9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2000)中,对副词进行独到
见解的分类,其中他认为的否定副词“不、没、未、别、非、没有、白 ”等。

10

杨荣样(1999)曾对《敦煌变文集》、《朱子语类》、《新编五代史平话》、
《金瓶梅词话》等四种语料中的否定副词作了穷尽的调查,对其中出现的 18 个否定副
词分为“不”类、“未”类、“非”类和“莫”类四类。
否定副词的范围,李泉指出有 16 个,它们是“甭、别、不、不曾、不必、非、
没、没有、莫、未、未曾、未必、未尝、无从、无须、无庸”。尽管否定副词是个争议
比较小的副词内部分类,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不只 16 个,而是 31 个,包括“白、白

9


白、甭、别、没、没有、不、不必、不曾、不要、不用、非、干、何必、何曾、何
尝、何须、空、莫、徒、徒然、枉、未、未曾、未尝、无须(无须于、无需、毋
须)、毋庸(无庸)、勿、瞎、休、虚”等。


1.2.2 否定副词“没有”的有关理论基础
“没有”是一个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的否定副词,所以各家研究者对否定副词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即主要是对“没有(没)”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为了更加
明确地揭示否定副词“没有”的语法特点、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各语言学家和研究者就
对“没有”和其他否定副词进行比较,如:史锡尧(1995)讨论了“不”的各种否定对象及
相应的语法位置,并谈到了“不”与“没有”的语用区别问题。卢甲文(1983)从语法意义
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对“不”与“没有”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了归纳,分别得出七点结
论。白菳(2000)对以往的“不”与“没有”的对比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以往的观点存在
三个方面的误区。顾倩(2009)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有)”“别”的比较进行研
究。顾倩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角度对现代汉语常用的三个否定副词进行对比
研究,揭示了三者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区别,同时也找出三者的共同点。
副词“没有”在否定副词系统中占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古往今来,它都经常出
现在各种文体。在诗歌、文学作品也经常见到这个否定副词。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
否定副词“没有”从来都被看为一个难点,所以它一直得到语言学界及学习汉语者的重视
和关注。
1.2.3 否定副词“没有”与“不”的比较研究

10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一直是汉语系统中的中点。许多学生在学
习汉语过程中就不能清楚地分别这两个否定副词。“不”和“没有”在现代汉语中各自有分
工。研究“不”和“没有”的分工,这不仅有助于汉语本体研究,还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工
作。因此以往对否定词“不”、“没有”区别的研究往往从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两
个角度着手进行。
以往人们对于否定词“不”和“没有”的区别研究,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一种观点认为否定词“不”和“没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所表达的时间上。过
去不少人研究“不”和“没有”区别时,主要围绕它们所表达的时制(tense)来进行,即
“不”只用于现在和将来,“没有”只用于过去和现在。由于有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己经意
识到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即“没有”有时也可以用来表达将来。然而,现代汉语的时

间系统仍然是研究“不”和“没有”的区别时谈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聂仁发(2001)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法得出“不”和“没有”的语义特征,即“不”具有【+
否定】和【十未实现体】的语义特征,“没有”具有【十否定】和【十实现体】的语义特
征。他认为“不”和“没有”从否定方面划分了现代汉语动词的实现体与未实现体,它们的
区别在于它们所表达的“时态(aspect)”上,而不是“时制”上。
李 铁 根 ( 2003 ) 将 时 制 ( tense ) 区 分 为 绝 对 时 ( absolutetense ) 和 相 对 时
(relativetense),然后从这个角度对否定词“不”和“没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不”的否
定用法可以概括为两种:认定性否定和叙述性否定。认定性否定具有泛时性,不受时
间制约;而叙述性否定不具有泛时性,“不”的使用严格受到时间的制约,与“没有”形成
互补分布。“不”的叙述性否定用法有两种;第一,否定绝对未然句;第二,否定相对后
时句。“没有”的否定用法也可分为两种:绝对时用法和相对时用法。在相对时间句中,
“没有”可以用来否定已然前时句和未然前时句。

11


第二种观点认为否定词“不”表达的是主观意愿,而“没有”用于客观叙述。
李瑛(1992)认为“不”表示说话者的主观否定;“不”表示句中主语的主观否定,
除此之外“不”没有别的意义。他按照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与行为发出者之间的关系,将动
词分成三类:能动性动词(如“吃”、“喝”等),客观性动词(如“诞生”、“死亡”等),评
述性动词(如“值得”、“好像”等)。他说能动性动词可以被“不”、“没有”两个否定词否
定;评述性动词一般只被“不”否定;客观性动词除了表示假设关系以外,只能用“没有”
否定。他认为“不”表示说话者的主观否定,或者表示句中主语的主动否定,除此以外
“不”没有别的意义。能搭配组合的语词一定包含着相应的义素,因此,凡不含主观、主
动义素的语词均不能与“不”组合。
白荃(2000)也认为“不”主要是从主观的角度否定动作发出者发出某个动作行为
的主观意愿或说话者的主观评价,“没有”是从客观陈述的角度否定某种客观事实,所谓
客观事实包括动作的发生、进行、完成或过去的经历。
文贞惠(2003)认为“不”和“没有”所具有的主观和客观之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是
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差别之一。

现在,不能指将来"他的这一论述可以看作是第一种观点和第二种观点的结合。
不过,他的论述没有进一步考察时间因素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2002)提到“不、没有、别”都表示否定,
而语义和用法不相同。“去不?不去”的“不”,否定动作或性状,表示说话人的意愿或看
法,“不去”表明说话人不愿意或不能去;“没有”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发生、出现,例如“去
了没有?没(有)去”是对“去了”的否定,表明这种行为没有成为事实。

12


李晓琪(2003)认为“不”和“没有”的区别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不”用于主观
意愿,“没有”用于客观叙述;第二,“不”用在动词前,是对动词本身的否定,“没有”用
在动词前,是对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否定;第三,“不”用在形容词前,是对性质的否
定,而“没有”用在形容词前,是对性质变化的否定;第四,“不”可以用在所有的助动词
前,而“没有”只能用在“能、能够、要、肯、敢”等少数几个助动词前。
另外,马庆株(1988)和郭锐(1997)也曾经在各自的文章中提及过“不”和“没
有”修饰的谓语成分的不同性质。
马庆株将现代汉语动词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两类,再将非自主动词分为
非自主属性动词和非自主变化动词。他认为自主动词既能用“不”否定,又能用“没有”否
定;非自主属性动词一般用“不”否定,非自主变化动词一般用“没有”否定。
关于否定副词“不”和“没有”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工问题,己经有不少人进行过研
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否定副词“不”和“没有”仍然是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的
过程中的难点。由此可见,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区别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的需。
以往的研究主要以否定副词“不”和“没有”与动词的结合为分析对象,缺乏对其他
句子成分的考察。然而,我们认为否定副词“不”和“没有”尽管附着于动词上,但是它们
的否定意义不仅属于所附着的动词,更附着于整个句子。因此,我们要从整个句子着
手进行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区别研究,尽量弥补以往研究对其他句子成分的忽略。
然而,陈平(1985)曾经指出“不”的“主观意愿”只是一种引申意义,而并不是
“不”的本意。他认为“没有”是单纯的否定意义和“己然”这一意义的结合体;相比之下,
“不”是个一般性的否定词,否定的是动作本身,但往往因此而引出表示主观意志的作用

来。对于“没有”来讲行,“已然”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否定意义出现在各种使用场

13


合。对于“不”来讲,“主观意愿”则一般由该词的本意引申而来,有时同否定意义蹂合在
一起,有时则并不出现,“不”用于单纯否定的本义。
第三种观点认为否定词“不”和“没有”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否定成分的“离散性(同有
界性)”和“连续性(同无界性)”。
沈家煊(1995)从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起制约作用的原因着手,论述了人们
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具体反映。他认为动作有“有界”
和“无界”之分,有界动作在时轴上有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无界动作则没有起始点
和终止点,或者只有起始点而没有终止点。他将有内在终止点的有界动作称作“事件
(event)”,将没有内在终止点的无界动作称作“活动(activity)”,指出活动动词只能
用“不”否定,事件动词一般只能用“没有”否定。他还发现“不”否定的动宾结构排斥数量
词,而“没有”否定的动宾结构不排斥数量词。这种现象也同样可以从词语的有界性和无
界性得到合理的解释。
小结
本章主要集中介绍了副词、否定副词以及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的相关理论问
题。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副词的定义及内部层次的分类,并指出了否定副词,
尤其是否定副词“没有”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没有”是最基本的
一个否定副词,它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另外的否定副词还有:“甭”、“未”、“白”、“无”
等,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比较少,否定意义不太明显。所以本文选择最明显、最基本
的否定副词:“没有”为研究对象,从其语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平面对否定副词“没有”
进行研究,揭示它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征和规律,希望在研究过程中有所发
现和突破,对学习汉语者具有意义。

14



第二章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没有”研究
否定副词“没有”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副词。古往今来人们
都重视其运用、其语法特点、语义特征和御用功能。自古至今,“没有”具有较高的使用
频,其率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中,如:诗歌、小说、散文等等。本人对“没有”的出现做
了一个具体调查。我对明晓溪《泡沫之夏》第一部的第四章进行考察,此章包括 5.687
个字,其中否定副词“没有”出现 16 次。这个结果说明,“没有”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2.1 否定副词“没有(没)”的语法功能
“没有(没)”作为现代汉语中十分重要的否定副词,其语法特性和一般的副词有
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修饰动词(Verb)和形容词(Ajactive)及动词性词组(Verb
Phrase)和形容词性词组(Ajactive Phrase)是其最主要的语法特性。
2.1.1 “没有(没)”+ V + O(宾语)
(7)“是吗?”爸爸惊喜地说,“怎么小澄没有告诉我?”
(明晓溪《泡沫之夏》)
(8)尹夏沫起身,走到玄关处换鞋, 没有 回头地说:“爸、妈,我去接小澄回
家。”

(明晓溪《泡沫之夏》)
(9)尹夏沫没有理会他,声音冷得如同刀子。
(明晓溪《泡沫之夏》)
(10)“礼物都已经发送完了,我说要来看你我什么没有来,店长姐姐还嘱咐我

不要着急。”

(明晓溪《泡沫之夏》)

15


“没有”经常依附在句中的中心动词的前面,表示否定的意义。从上述的例子我们
可以看到,“没有”经常依附在句中的中心动词的前面,表示某一动作行为在某一时点上

没有存在,即“换”、“回头”、“来”和“理会”的这些动作在说话的时刻没有发生。有时候,
“没有”放在动词前面表示某一动作在说话时刻没有发生但将来会发生的。
再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11)今晚这顿饭,爸爸和妈妈很沉默,刚才只顾听小澄说话,她竟然一点也

没有察觉。

(明晓溪《泡沫之夏》)

(12)结果发现,洛熙并没有偷东西。
(明晓溪《泡沫之夏》)
(13)她没有问他为什么会出现在直播大厅。
(明晓溪《泡沫之夏》)
在上面例子中,“察觉”、“偷”和“问”都是一般动词。在(11)、(12)和(13)
的例子中,否定副词“没有”位于“察觉”、“偷”、“问”这个动词之前,即否定了“她察觉”、
“洛煕偷东西”、“她问他”这些事情的存在,表示在某一时点上,这些事情并没有发生。

否定副词“没有”常常用来修饰动词性成分,即“没有”后加动词或以动词为核心的
短语。
(14)他已经坐在那里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也不觉得饥饿。
(明晓溪《泡沫之夏》)
(15)那个男人面色铁青地瞪着妈妈,一眼也没有看小澄。

16


(明晓溪《泡沫之夏》)
(16) “当时你跟薇安同时去角逐这个机会,蕾欧公司选择了她并 没有 选择
你。”


( 明晓溪《泡沫之夏》)
在上面的例子中,“吃”、“看”和“选择”都是一般动词, “饭”、“小澄”和“你”是上述

的动词的接受者。在这种情况,否定副词“没有”放在动宾结构前面表示接受者没有接受
到主语的动作或行为。
(17)她没有回答他,就像在说一个跟两人毫无关系的事情。
(明晓溪《泡沫之夏》)
(18)“我没有骗你,我真的很幸福。”
(明晓溪《泡沫之夏》)
在(17)和(18)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和“你”是句子的宾语。否定副词“没
有”加上 “V + O”(即动词 + 宾语)这个结构即表示在某一时点上,“他”和“你”这些宾语
没有受到“她”和“我”这些主语的动作。
2.1.2 “没有(没)”+ V +补语
在这种结构中,“没有”不仅表示否定的意思,而其还表示某一动作行为没有发生
或未得到结果。
(19)姚淑儿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她透过镜子看着整个化妆休息室。
(明晓溪《泡沫之夏》)
(20)声音太低了,尹夏沫没有听清楚,她扭头看向爸爸。

17


(明晓溪《泡沫之夏》)
(19)和(20)中,“听见”和“听清楚”都是“动词+补语”的结构。“没有”否定这些
动补结构时,表示主语执行的动作已经发生,但动作也可能还在继续,还可能是因为
某种原因,这个动作中间停止了,还没有达到说话人的最初目的,因而也就是还没达
到最终的结果。
(21)“薇安....薇安没有撞到我....是我自己不小心....我....我不是故意从薇安身边
走。”


(明晓溪《泡沫之夏》)
(22)母亲忽然转过身,眼睛呆滞没有焦距,看着身后小小的她,又仿佛根本

没有看到她。

(明晓溪《泡沫之夏》)

(23)可是她没有照顾好小澄。
(明晓溪《泡沫之夏》)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否定副词“没有”位于动词性词组的前面,此动词性
词组由一般动词加上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时间补语,趋向补语)而成的。具
体,(21)、(22)、(23)的例子,“薇安撞到我”、“看到她”、“她照顾好小澄”这些
事情受到否定副词“没有”的修饰时,表示主语的动作行为没有得到结果。

2.1.3 “没有(没)”+ 状语 +V
在状语前面的时候,否定副词“没有”所要否定的也不是后面的动作事件,而是紧
随其后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状语,事情做了,动作发生了,但不是在按照句子中那
些时间、地点、方式去做的。

18


(24)不过那天以后,尹夏沫再也没有在学校里见过这个叫做方锦华的女生。
(明晓溪《泡沫之夏》)
(25)“后来,她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在学校出现过。”
(明晓溪《泡沫之夏》)
(26)因为曾经误会了他, 没有 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每个女生都自责得
难以原谅自己。

(明晓溪《泡沫之夏》)


(27)自从你进了演艺圈,自从我上了大学,都没有在外面吃过饭呢。”
(明晓溪《泡沫之夏》)
在上述的例子中,否定副词“没有”位于“状语 + 动词”之前就表示某一动作行为在
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具体,“没有”位于“见”、“出现”、“站出来”和“吃过饭”这些事情之
前,表示这些事情在某一具体的地点上没有存在。在(24)、(25)、(26)、
(27)中,“没有”就否定了“尹夏沫在学校里见过这个叫做方锦华的女生”、“在他最需要
的时候站出来”、“在学校出现过”和“在外面吃过饭”这些事情的存在。即表示句子的主语
的动作行为在某一具体的地点上(学校、外面)以及某一具体的时间上(他最需要的
时候)没有得以实现,没有发生过。
有时候,也可以把“没有”放在后面事件动词的前面。但是,并不是都可以前后换
位的。
2.1.4 “没有(没)”+ 形容词
“没有”可以修饰形容词,表示对事物性质、状态变化过程的否定。

19


“没有”否定形容词是它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用法。汉语中的形容词可分为状态形容
词和性质形容词,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状态形容词不能受“没有”的修饰,性
质形容词可以受到“没有”的否定。
(28)“什么叫做‘没有必要’?!而且,就算你觉得 没有 必要,又有什么权利可
以欺骗我?”

(明晓溪《泡沫之夏》)

(29)蕾欧的广告片轻松的就完成了,原以为拍戏并没有 多难,可是,她现在
才知道,面对洛熙和面对凌浩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明晓溪《泡沫之夏》)


(30)珍恩哭声稍停,摇摇头,沮丧地说: “还没有……不过医生说已经没有危
险了!”

(明晓溪《泡沫之夏》)

在(28)、(29)和(30)的例子中,“没有”站在“必要”、“多难”和“危险”这些形
容词前面,其否定某一件事情或事物的性质。并不是所有形容词都可以受到否定副词
“没有”的修饰。如“好”、“奇怪”、“清楚”、“疲倦”等形容词。
2.1.5 “没有(没)”+被字句
(31)就算珍恩姐常常在病房里叽叽喳喳地笑闹,欧辰也只是默默作他的事
情,仿佛丝毫没有被打扰到。

(明晓溪《泡沫之夏》)

(32)其中却有一粒小石头没有被夹牢,“当”地落到了大门口的铁栅栏上。
(吕新《圆寂的天》)
(33)“是,我记得,所以我没有被他们骗到。”
(明晓溪《泡沫之夏》)

20


同其他结构相比,“被字句”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形式。一般情况下,被动句的主
语被执行的动作或者结果都是主语所不情愿发生的。“打扰”、“骗”、“打伤”都是句中主
语或者说话人不愿发生的事情,“没有”否定被动结构更能表达这种语义,符合说话人的
意图。

2.1.6 “没有(没)”+把字句
(34)“……我没有把那个电话给你,我把他的电话按断了,我还把那个电话从

你的来电记录里删除了!”

(明晓溪《泡沫之夏》)

(35)“这样啊,”尹夏沫也笑了,摇头说,“难怪我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可
惜没有把家里的砂锅带出来。”

(明晓溪《泡沫之夏》)

(36)“从最开始,你就一直避我如虎狼之辈,你没有把我当作你的朋友。”
(明晓溪《泡沫之夏》)
“把”字结构的否定式陈述的是一种以往事实的未然,就是说话人认为应该怎么做
的,事实却是相反的,这个结果并未实现。在(34)、(35)和(36)的例子中,说
话人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在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那个电话”、“我”、“家里的砂锅”
没有得以实现。

2.1.7 “没有(没)”单独成句
除了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以外,否定副词“没有”还在其他位置上出现。在上面的
例子中,它还能够单独使用。

21


(37)“没有 !不是你的问题.....是.....”爸爸语无伦次地说,黄豆般大的虚汗从额
头滚洛。

(明晓溪《泡沫之夏》)

(38)“没有 。”洛熙微笑,“我很喜欢这里,家里对我好,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
们也对我好。从我出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这么幸福。”

(明晓溪《泡沫之夏》)
(39)她摇头:“没有。”
(明晓溪《泡沫之夏》)
单独成句时,“没有”省略了它所修饰限制的词语或者短语结构,这个是符合语言
的俭省原则。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我们对语义的理解,短暂的语气会使说话人的这种否
定程度更加铿锵。

2.1.8 “没有(没)”与其他副词连用
“没有”可以位于范围副词之前,也可以位于大部分范围副词之后,在范围副词之
前是否定谓语成分,谓语否定副词之前否定的部分是范围副词本身。如:
(40)这些日子,他和她虽然都没有正式确认彼此在交往,可是在他心里一直认
为她已经默认了。

(明晓溪《泡沫之夏》)

(41)他坐在泳池边,也没有去擦身上的水,扭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又扭
过头去看着水波。

(明晓溪《泡沫之夏》)

(42)他坐在泳池边,也没有去擦身上的水,扭头看了她一眼。
(明晓溪《泡沫之夏》)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