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94 trang)

A study on journeys to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26 MB, 294 trang )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

A STUDY ON JOURNEYS TO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南 治 国

NAN ZHIGUO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中 文 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



A STUDY ON JOURNEYS TO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南 治 国

NAN ZHIGUO
(B.A.,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 A.,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中 文 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5

i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and thanks to my supervisors, Dr.
Zhou Jianyu, Professor Wong Yoon Wah,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 Shing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Xiao Chi for their valuable supervision and generous
advice during my length of research. My thanks will go peculiarly to Dr. Zhou
Jianyu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Yung Sai Shing, whose academic insights,
patient guidance and readiness in consultancy help me all the way to 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I am also grateful to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r granting me the research scholarship and offering
me necessary assistance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which has enabled me to
concentrate on my study.
I am also indebted to many other teachers and friends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They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me whenever I turn to them.
Finally, I owe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 to my families. Their
affectionate supports made the hard progress of this thesis much easier.







ii
目 录



绪 论…………………………………………………………………………1

第一节 游记、小说中的旅程及其模式…………………………………5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0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25


第一编: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

第一章 旅程的叙事功能…………………………………………………30

第一节 与文学中“旅程”相关的叙事学理论………………………31
第二节 旅程的五种叙事功能…………………………………………49
第三节 小结……………………………………………………………59

第二章 朱古律的诱惑:
徐志摩《浓得化不开》(星加坡)中的欲望苦旅……………61

第一节 徐志摩及其南洋经历…………………………………………61
第二节 《浓得化不开》(星加坡)中的南洋之旅…………………64
第三节 旅程在《浓得化不开》(星加坡)中的作用………………65
第四节 夹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欲望”苦旅…………………………70
第五节 小结……………………………………………………………74


iii
第三章 旅行,到赤道之下:
刘呐鸥《赤道下》中的理性迷失之旅…………………………77

第一节 刘呐鸥及其南洋题材创作……………………………………77

第二节 《赤道下》中的南洋之旅……………………………………77
第三节 旅程在《赤道下》中的作用…………………………………79
第四节 热带环境里的理性迷失之旅…………………………………82
第五节 小结……………………………………………………………86

第四章 另一种南洋“淘金”之旅:
艾芜《南行记》中的人性“淘金”……………………………88

第一节 艾芜及其南洋经历……………………………………………88
第二节 《南行记》中的南洋之旅……………………………………90
第三节 旅程在《南行记》中的叙事功能……………………………92
第四节 在人性中的“淘金”之旅……………………………………100
第五节 小结……………………………………………………………109

第五章 “风下之国”凝重悲怆的“无风”之旅:
巴人的《任生及其周围的一群》……………………………111

第一节 巴人及其南洋经历……………………………………………111
第二节 《任生及其周围的一群》中的南洋之旅……………………116
第三节 旅程在《任生及其周围的一群》中的作用…………………117
第四节 “风下之国”凝重悲怆的“无风”之旅……………………122
第五节 小结……………………………………………………………131



iv
第六章 流亡者求索、抗争的心路历程:洪灵菲的《流亡》…………133

第一节 洪灵菲及其南洋经历…………………………………………133
第二节 《流亡》中的南洋之旅………………………………………134

第三节 旅程在《流亡》中的叙事功能………………………………136
第四节 流亡者不断抗争和苦苦求索的心路历程……………………141
第五节 小结……………………………………………………………147

第七章 赤色南洋的成长之旅:司马文森的《南洋淘金记》…………150

第一节 司马文森及其南洋经历………………………………………150
第二节 《南洋淘金记》中的南洋之旅………………………………153
第三节 旅程在《南洋淘金记》中的作用……………………………156
第四节 在苦难南洋的成长之旅………………………………………160
第五节 小结……………………………………………………………167


第二编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图像

第八章 关于南洋图像……………………………………………………170

第一节 形象学的理论…………………………………………………170
第二节 历史地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南洋图像………………………172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与南洋图像……………………173

第九章 南洋图像之一:热带魅惑的神秘之地…………………………180

第一节 热带独异的自然景观…………………………………………181

v
第二节 本土居民的“黑”与“裸”…………………………………191
第三节 热带无形的魔力………………………………………………198
第四节 小 结…………………………………………………………205


第十章 南洋图像之二:聚富敛财的淘金之处…………………………207

第一节 黄金铺地的天堂………………………………………………208
第二节 敛财置业的乐土………………………………………………212
第三节 黄金天堂的背面………………………………………………216
第四节 小 结…………………………………………………………218

第十一章 南洋图像之三:风情撩人地欲望之所………………………220

第一节 风情万种的南洋本土女性……………………………………220
第二节 原始开放的南洋本土风俗……………………………………229
第三节 灯红酒绿的南洋都市生活……………………………………234
第四节 小 结…………………………………………………………236

第十二章 南洋图像之四:远离礼法的化外之邦………………………238

第一节 艾芜的《松岭上》:南洋是“杀星”避祸的逍遥之地……239
第二节 洪灵菲《流亡》:南洋是革命者流亡的安全之所…………241
第三节 张资平的小说:南洋是畸情私奔者的欲望花园……………243
第四节 小 结…………………………………………………………246

第十三章 南洋图像之五:懒惰、沉默、不开化的南洋本土人………248

第一节 不开化的本土人………………………………………………248

vi
第二节 懒惰的本土人…………………………………………………251
第三节 沉默的本土人…………………………………………………253
第四节 小结……………………………………………………………255


第十四章 中国现代作家对南洋的“凝视”……………………………257

第一节 中国人的文化优越心态………………………………………257
第二节 中国现代作家对南洋的“凝视”……………………………262
第三节 小结……………………………………………………………267

结 论………………………………………………………………………264


参考书目……………………………………………………………………268















vii
SUMMARY

It is true that throughout history literature has been obsessed with
journeys of all kinds. It is also true that the fiction (especially early fiction)

often employs the writers’ observations and reflections made on journeys, and
borrows places, people, customs, or even incidents from their journeys to
make it seem natural and authentic.
My research takes those journeys to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1918-1949) as the subject. A general survey of journeys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will be conducted first, and then special efforts will go to the
fictional journeys to Nanyang: their narrative functions, their metaphorical
meanings and the Images of Nanyang configured by those journeys in which
the Chinese gaze is much obviou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ries to find out the
functions of journey narrative in the fiction. Five main functions of journey
narrative are sorted out in Chapter 1 and the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2-7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of journeys to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Efforts go especially to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ose journeys in fiction by
Xu Zhimo, Liu Na’ou, Ai Wu, Ba Ren, Hong Lingfei and Sima Wense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Images of Nanyang
configured by those journeys to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Five
major images about Nanya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rt, namely, Nanyang as a
special place for tropical attractions, for erotic indulgences, for the escape of

viii
punishments after committing crimes in China, for the prospect of seeking
great fortune when life in China was becoming unbearable, and the natives in
Nanyang as a group of quiet, lazy and uncivilized people.
A cultural approach will b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such
images of Nanyang are configured, and efforts will also go into the revealing
how the images of Nanyang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reflect the cultural
superiority of Chinese writers when they were gazing at Nanyang.










1


绪 论


文学在其形成之初,就和旅程密切相关。此种情势,中外皆然。在中
国,先秦神话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故事中便
有显见的旅程;而在国外,无论是《荷马史诗》、《古希腊罗马神话故
事》、《一千零一夜》还是《圣经》故事,其间旅程的形式,长长短短,
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至于小说和旅程的关系,则更为密切。西方早
期的小说,如《小癞子》、《堂吉诃德》、《鲁滨逊飘流记》,莫不以主
人公的游历为主线,展开小说的情节;在中国,早期的小说,如录于《隋
书·经籍志》中的《燕丹子》、《汉武洞冥记》,再到稍后魏晋时期的
《拾遗记》等
1
亦多以复仇、求仙、遇仙的经历为线索。再往后,在《西
游记》、《镜花缘》、《老残游记》等很多小说中,旅程的出现不仅是小
说情节的需要,而且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也颇多助益。此种情形,在西方小
说中表现更为特出,如班扬(J. Bunyan)的《天路历程》、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黑暗的心》等许多
小说中,旅途的作用不仅是表述主人公的实际经历,更是一种象征意义上
的精神历程。詹利斯·P·斯道特(Janis P. Stout)在对美国文学进行详细

研究之后,直率地指出“旅程的确是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一大特色;甚至可

1
《燕丹子》记述燕太子丹入秦为质,因秦王无礼,设法归燕后,罗致勇士,以
期报复。后得荆轲,三年厚遇。荆轲决心入秦谋刺秦王,以死相报。太子
丹在易水为荆轲送行。荆轲至秦,获秦王信任,关键时刻却因轻敌而功亏
一篑。《汉武洞冥记》虽有很多的神异成分,但很多的情节远及遐方远
国,以各国来贡或武帝求仙为线索展开,读者可遭遇许多的域外奇闻,眼
界大开。《拾遗记》中的记述多以求仙、遇仙为线索,其中不少故事,如
采药人入洞遇仙女的故事,为其后的“历代词人,取材不竭”。见王枝忠
《汉魏六朝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页 52-55,34-
37,96-103。

2
以说美国文学中充斥着各种旅程(obsessed with journeys),其普遍之程
度,远超出我们的预想”
2
。他认为,从一开始,美国文学传统中便有相
当程度的对旅程叙事和想象旅程(fictional journey)的偏好,因而,“美
国文学一直就是走在旅途中的、运动着的文学”。
3
就中国现代小说而
言,因国门初开,时局动荡,战事频繁,中国现代小说家往往不仅有域外
游学的经历,亦多国内劳顿奔波的谋生体验。作家在创作时,大多取材于
自身的游学、漂泊、逃难、流亡等等方面的经历,旅途与小说自然结下了
不解之缘。
简单地梳理一下游记与小说的关系,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与旅程的
关联不无益处。近现代小说的演进和游记文学(通常都有明显的游踪,即
旅者的行踪)关联甚密。陈平原先生认为,游记对小说家的启示颇多,突
出地体现为两点:一是游记对山水自然的精细刻划,二是游记作者叙事的

视点。特别是后者,他指出新小说家“用记游的办法,把心理描写局限于
旅人一人,把故事讲述隶属于游人耳目,把景物呈现依从于旅人的脚步,
中国长篇小说有意无意中突破了传统的全知叙事”。
4
而五四作家小说中
的景物描写,也正如陈平原所言,无疑也从古代山水游记中汲取了灵感。
5
若检视沈从文和艾芜等中国现代作家的游记和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
现,他们的游记和小说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存在交叠的情形。沈从文

2
Janis P. Stout,
The Journey Narrativ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83), p.ix.
3
Percy G. Adams ,
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3), p.3。原文是
“ From its beginnings, the American literary tradition has been
characterized to a remarkable and peculiar degree, by narratives
and images of journeys. It has been a literature of movement, of
motion.”。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页
201。
5
同上,页 203。


3
有游记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行世,而他的不少湘西小说中的人
物和情节都能在他的游记散文中找到出处,如〈滕回生堂今昔〉、〈老
伴〉、〈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虎雏再遇记〉等游记散文中的人物和
事件均能在沈从文的小说中读到。更有趣的是,沈从文的游记散文也同样
从其小说中“借用”文字,如在游记散文〈白河流域几个码头〉中,沈从
文就从小说《边城》中原原本本地借用了近两千字的关于白河流域的自然
景致、码头街市和当地风俗等描写的段落。
6
在这些地方,沈从文的游记
与小说创作显然已交融一起,难分彼此。艾芜的情形也很近似,记述他的
南行经历的有游记散文集《漂泊杂记》和短篇小说集《南行记》,游记和
小说在地点、人物和情节等方面亦多重合之处,如〈在茅草地〉一篇就是
一个显例,它一字不易地同时收录在《漂泊杂记》和《南行记》之中。
在西方,游记和小说的关联更为紧密。在欧洲,早期西班牙的流浪
汉小说(如《小癞子》)、英国早期小说(如《格利佛游记》、《鲁滨逊
漂流记》以及德国的成长小说(如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等等,莫不与游记文学或旅程叙事相关。不少学者认为西方小说的形成同
游记文学的发达是分不开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的帕西·亚当
斯(Percy G. Adams)。在其专著《游记文学和小说的演进》(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一书中,亚当斯从情节结构、人
物、主题以及题材、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了游记文学和小说间
的关联,明确指出尽管游记文学和小说之间有不少差别,但是:

有一不容置疑的事实存在——俄国有些形式主义理论家已经注意
到了,而现在的深入研究也正表明——那就是,小说和游记文学一直
以来都是同时演进,彼此借益,在内容和技巧上常有相近之处。
7




6
关于这些散文的出处,请参阅《沈从文文集》(第九卷)(广州:花城出版
社,1992)。
7
Percy G. Adams ,
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3), p.279。

4
在对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的作品进行研究时,汤姆
斯·卡莱(Thomas Curley )也指出,在英国,“从笛福(Defoe)到斯泰
恩(Laurence Sterne),小说家们经常模仿游记作品的形式(format)来刻
划人物、安排事件和表现小说的主题”
8
。同沈从文、艾芜等中国现代小
说家的情形相似,西方也有很多小说家,如塞缪尔·约翰逊、亨利·詹姆
斯(Henry James)、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W. S. 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D. H. 劳
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等等,同时也是游记文学创作的好手,他
们的小说创作和游记文学的创作亦有不少影响和交叉之处。
9
尤其在早
期,西方小说和游记交叠的情形更为普遍,典型的例子如斯泰恩的小说
《感伤的旅程》(The Sentimental Journey),在 18 世纪,人们普遍把它
当作游记作品来读。
10

因为游记与小说密切关联,中外小说家因此都差不多有过这样的创

作经验,那就是,选定一个主人公,然后,把他送到旅程之中,不管这旅
程是肉体的磨难还是精神的煎熬,不管是寻求还是逃避,也不管是去离还
是归返,总之,主人公都得走完一段旅程,小说的情节也都依从旅程的深
进而展延。而且,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这些小说中的旅程,还往往带有特
殊的象征意义。

8
Percy G. Adams ,
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3), pp.183-184.
9
这些作家往往同时是小说家和游记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不仅得益于他们自身
的出游经历,也借益于别的游记作家的作品。如康拉德,1898 年他在给威
廉·布莱克伍德的一封信中承认,他的小说中关于马来人的故事主要是依
赖一些西方的旅游者写下的故事,从那些“乏味却颇有见地”的资料里筛
选出来的,而并非是康拉德自己的亲身经历。见 Elleke Boehmer,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p. 50.
10
Percy G. Adams ,
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3), p.198.

5
班固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
造也。”
11
对中国现代小说而言,借用这其中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八个字,不仅可以表述中国现代小说家的奔走道途、流落街巷的生活窘

境,同时也颇能说明中国现代小说中处处存在的街巷道途、迁徙颠沛的文
学之旅。


第一节:游记、小说中的旅程及其模式

一、游记中的旅程及其主要模式
游记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包含有明显的游踪,亦即旅者的旅程。
这旅程由旅者的旅线和分散在旅线上的旅点构成。旅线是旅游者由此地向
彼地的流动,游踪呈线状。旅点指旅游者逗留于一地,因而游踪呈点状。
旅点和旅线是相对的。一般来说,旅点是串联在旅线之上的。游记文学中
的旅程及其模式虽繁复不一的,但大体上都可归为三种模式:
1、线踪模式:这种模式以旅游者的线型旅踪作为基本支架,旅游者
由此地到彼地,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全部串联在旅游线路上,依照
时间、空间顺序循次展开。这种模式的叙述方式通常是:什么时候与什么
人从什么地方出发,沿途见到什么人、事、景物,这人、事、景物有何特
点,旅游者又有何等感受,等等。线踪模式的中心是旅游者,游踪随着旅
游者延伸,旅游世界随着旅游者的旅踪展开,它的优点是能够完整地记述
旅游者的一个旅游过程。线踪模式贴近旅游的自然形态,在审美上具有一
种自然的真实感和流动感。
2、点踪模式:与线踪模式相反,点踪模式的结构中心不是旅游者,
而是旅游的对象,它让作者隐藏在幕后,让游览的地方、以及同游览地相
关的历史、文化因素充当舞台上的主角。旅游者的旅踪也由明处转向隐
处,甚至退至幕后,不露行迹。点踪模式有简单与复杂之分。简单的点踪
模式,旅游者的旅踪通常隐没在一个固定的空间,由这一点或这一角度展

11
班固编撰,顾实讲疏《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页 165。


6
现旅游世界,如摄影一样,摄影点不作移动,画面基本是平面的。复杂的
点踪模式,通常面对的是较为广阔或复杂的旅游对象,由于旅游者站在单
一的点上无法览清对象的全貌,因而要采用多视点观照,多层次感受。在
变换观点、层次时,旅游者不能不作线型移动。与线踪模式不同的是,这
种线型旅踪是围绕旅游对象进行的,不露行踪,而且在记述时可以无须遵
循自然的时空次序;根据旅游对象的记述需要,甚至还可以突破时间的一
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将天南地北、过去现在凝聚于一时一点。
3、心踪模式:心踪模式是一种特殊的结构。说它特殊,因为无论是
线踪模式或是点踪模式都要求旅游者身游,而心踪模式面向的是旅游者的
心游。身游和心游是旅游的两种基本形态:身游属于现实之旅,旅游者在
现实旅踪中观照旅游世界,获得直接的旅游印象。它是旅游世界的窗口,
是不断延伸的。身游为旅游者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开放的旅游世界。心
游属于精神之旅,它在旅游者既有的旅游世界中旅游,是封闭的。心游并
非一定是以往身游的简单追踪。它常常是旅游者触景生情后勾起的恋旧心
绪,而重新回到记忆库中的旅游世界中去开辟旅线,组合成一条新的风景
线。心踪模式具有下述特征:首先,旅游者的旅踪是心理的,它通过联想
把以往的旅游印象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独特的旅游世界。心踪模式的另一
个特征,就是对过去的印象作一定的景与情、心与物的剥离,在剥离中赋
予再造的旅游世界以新的情感内容。
12

游记文学的三种游踪模式,各具特色和价值,是不分主次、并存
的。旅游文学本是旅游者对旅游世界的审美反映,满足的是读者们对旅游
的精神需要,显然,无论是点踪结构的记游,还是心踪结构的记游,其主
要功能是写景抒情,并记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物。

二、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旅程及其主要模式
近、现代的中国,政局动荡,战祸频繁,可谓邦无宁土,家少宁
日。影响到中国现代作家,流浪和漂泊,差不多成了他们无法逃匿的宿



12
这里的游记文学中旅程的这三种模式借用了陈涛的表述,特此说明。陈涛的论
述,详见其论文〈旅游文学:现代的理论阐释〉,见《西南民族学院学
报》(社科版),2000 年 1 月,总 21 卷,第 1 期,页 91-92。

7
命。鲁迅走异路,赴东瀛,归国后,辗转故里、故都、厦门、广州、香
港,最后借避上海,仍有不得已匿形迹、逃租界的时候;老舍谋生英伦,
借道星洲,归国后,执教于齐鲁,抗战后,出逃故都,南下武汉,西入陪
都,抗战期间,参加抗战慰问团,足迹所至,南起襄樊,北迄五原,东达
洛阳,西至青海;郁达夫亦求学日本,归国后,在上海、北京、武汉、杭
州、安庆等各处谋生,抗战后,南下新马,而最终陨命于苏门答腊……这
期间,有多少中国现代文人浩叹中国之大竟容不下一张书桌,又有多少文
人在饥病中颠沛,在流离中殒命!
13
朱德发指出,中国现代小说有不少具
有纪游文学的特点,如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艾芜的《南行记》、沈
从文的描写湘西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小说,“大都具有纪实性,主体感
受比较强烈,‘游踪’或‘行踪’或‘漂踪’比较明显,甚至有的小说就
是记叙作者自己的旅行或漂流经历”,不仅描摹了山水情状,而且穷尽了
足迹所至之处现代中国(甚至域外)的诸般“社会相”
14
。中国现代小说
的这一特点,显然是由中国现代作家漂泊颠沛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旅程随处可见。小说中的旅程同游记中的旅程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旅程”的真实性。一般说来,游记文学中的“旅程”
通常都是旅行时实地的游踪结构,不含虚构的成分。而小说中的“旅
程”,只须具有游记文学中旅程的线踪、点踪和心踪的游踪模式特征,而

不必在意其真实性(事实上,小说中的旅程往往是虚构的旅程)。由于中
国现代小说中的旅程具有虚构性的特点,其形态亦千差万别,如果仍套用
线踪、点踪和心踪的模式来进行归类,似有削足适履之嫌。这里,从小说
中旅程的自身特性来看,我觉得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有特色的旅程模式主要
有三类:

(一)还乡模式 小说中还乡之旅,兼具游记的线踪、点踪和心踪模式
特征。陈平原指出,在现代文学中,“游子归乡”是小说的一个母题——


13
中国现代作家中,由于苦于谋生,或是经济困顿而死于饥病和非命的例子可谓
比比皆是,譬如蒋光赤、朱自清等死于饥病;朱湘投江、徐志摩死于非命
等等。
14
朱德发《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史》(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0),页 14-15。

8
一个远游多年的知识者,回到衰敝破败的故乡,耳闻目睹,感慨万分。
15
在还乡模式中,小说情节依还乡者在返乡旅途中和回到故乡的见闻而铺
陈。还乡者往往都是一系列事件的当事人,对故乡的变化也多感触。因
而,在精神上,也有一段“接受”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还乡之旅也是
返乡者的心路历程。典型的小说有鲁迅的《故乡》、郁达夫的《青烟》、
《烟影》、张天翼的《三天半的梦》、吴祖缃的《黄昏》、许钦文的《回
乡时记》、《红与白》、蹇先艾的《到家》、陈残云的《南洋伯还乡》、
洪灵菲《归家》、潘漠华的《人间》、司马文森的《回乡》、沈从文的
《还乡》等等。

(二)域外游历模式 小说中的域外游历模式兼具游记中的线踪、点

踪和心踪的模式特征。小说作家借小说主人公域外游历或学习的旅程、域
外见闻或生活经历来展开故事情节,揭示小说主题。中国现代作家多有游
历海外的经历。海外的游历使他们正好处在东西文化的聚焦点上。他们从
静态的农业传统社会骤然进入节奏剧变的西方工业社会,多重矛盾集于一
身,不同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在他们身上发生冲突,因而,
域外之旅不仅给他们时与地的错置,也迫使他们在思想和精神上产生“位
移”。体现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有飘洋过海的迢迢旅
程,也有叩心自问的精神索寻。此类小说包括郁达夫的《沉沦》、《银灰
色的死》、《怀乡病者》等,成仿吾的《一个流浪人的新年》、郑伯奇的
《最初之课》、洪灵菲的《流亡》、老舍的《二马》、艾芜的《南行
记》、郭沫若的《喀尔美萝姑娘》、《残春》等等。

(三)科幻/幻设模式 小说中的科幻/幻设模式主要兼有游记中线踪
和心踪模式的特征。小说作家以小说主人公的一段想象的、具有科幻/幻
设意味的旅程来展开情节,揭示主题。这类小说有老舍的《猫城记》、张
天翼的《鬼土日记》、张恨水的《八十一梦》、聂绀弩的《一个残疾人和
他的梦》、沈从文的《爱丽丝中国游记》等等。



15
同注 4,页 203。

9
至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其他的旅程模式还有许许多多,包括:
(1)各种漂泊之旅,如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艾芜的《南行
记》、王以仁的《流浪》、王任叔《阿贵流浪记》等;
(2)各种长短不一的舟车之旅,如尚钺的《子与父》、冯沅君的
《旅行》、汪曾祺的《邂逅》、许钦文《津威途中的伴侣》、沈从文的
《船上》、《一只船》、《黎明》、《柏子》等等;

(3)各种逃难记,如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蹇先艾的《逃
难》等;
(4)各种从军、随军记,如洪灵菲的《路上》、沈从文的《卒
伍》、《阙名的故事》、《逃的前一天》等等。
(5)其他不易归类的旅程,如施蛰存的《鸠摩罗什》、《梅雨之
夕》、林如稷的《将过去》、钱钟书的《围城》等等许多的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当属上述的“域外游历模式”的范畴。
这些包含南洋之旅的小说中首先是有旅程的存在,其次小说中人物的旅程
必须是通往南洋或途经南洋。本论文关注和论述的重点的就是中国现代小
说中的这些同“南洋”相关的旅程。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南洋的小说并不算
多,但这并不表示中国现代作家对南洋生活不感兴趣,或者说他们的南洋
题材的小说并不重要。实际的情形是,中国现代作家的南洋题材的创作曾
因其浓郁的南洋风情吸引了中国的读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南洋题材创
作在南洋地区也深受读者欢迎,对南洋地区华文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功不可
没。王瑶先生说,从“五四”中国现代文学诞生时开始,东南亚地区华人
的生活、命运,以及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即已引起了现代作家的关注,并
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领域。
16
这种提法是有根据的,因为到南洋、
写南洋的中国现代作家阵容非常庞大。据统计,中国现代作家南下新加
坡、马来西亚的就多达百人,其中包括巴金、郁达夫、胡愈之、巴人、徐
志摩、洪灵菲、艾芜、陈残云、高云览、聂绀弩、秦牧、夏衍、许杰、杨


16
王瑶〈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东南亚〉,见《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页 3。

10

骚等知名作家
17
。他们关于南洋的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政
论等诸多方面。小说是中国现代作家南洋题材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
面,本论文将集中讨论徐志摩、刘呐鸥、艾芜、巴人、洪灵菲、司马文森
等六位中国现代作家的六部(篇)小说中的南洋之旅。选取的最主要依据
有两:其一是这些小说中有非常明显的南洋之旅,其二是这些小说在南洋
题材的小说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代表着南洋题材小说的最高艺术成就。论
文的第一编将简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的叙事功能,第二编探讨的
则是这些南洋之旅所呈现出的南洋图像。


第二节、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键词的界定

(一)、关于“中国现代小说”
本论文所说的中国现代小说,是指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九年间中国
现代作家创作的现代小说之总和,以鲁迅于 1918 年 5 月《新青年》杂志
第四卷第五号上发表的《狂人日记》为起点,止于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诞生。

(二)、“南洋”的界定
关于“南洋”的界定,学界说法纷纭。王赓武先生在《南洋华人简
史》中列引了李长传、许云樵、冯承钧诸人之说,但并未对南洋作出具体
的界说。
18
学者陈中行对“南洋”一词沿用时期的考证较为详细,兹转引
如下:


17
骆明总编《南来作家研究资料》(新加坡: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新加坡文
艺协会,2003),页 2-9。
18
王赓武著,张亦善译《南洋华人简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 年再
版),页 7-8。王先生在书中还详细地区别了“南洋”同“东南亚”这两
个术语间的异同,详见页 1-2,7-10。

11

“南洋”的名称,大概要到清代才开始通行,当时政府为办理
对外交涉事务,曾设立南、北洋二大臣,由直隶总督与两江总督分别
兼任。这当是“南洋”这个名称的由来,意思是指南方的洋务事宜。
到了后来,乃泛指南海外的一带地方。如光绪二年(1876)郭嵩焘奉
命使英,经过新嘉坡,体察当地华侨情形,曾奏请设立南洋总领事。
光绪十二年(1886)两广总督张之洞有“派员查明南洋商务情形,拟
设领事并筹计一切经费疏。”不过当时南洋所包括的范围究竟有哪些
地方,并无明确的界限,只知道这是指南中国海四周一带的地方而
已。
19


本论文中,不拟对“南洋”和“东南亚”进行区辨,它们在任何场
合都可以互换,都是地理方位意义上术语,指二十世纪初的包括英属海峡
殖民地、英属缅甸、荷属东印度、美属菲律宾、法属安南、日占太平洋群
岛以及独立的暹罗等地区在内的广大的地理范围。
20


19

陈中行《中国人到东南亚》(香港:自由出版社,1956),页 2。
20
关于“南洋”的定义,学者李长传和许云樵的观点也可供参考。李长传认为:
“所谓‘南洋’者,以其在我国之南方,而远隔重洋也。其地理位置殊难
确指,说者谓有广义狭义二说:广义之说自后印度半岛、马来半岛、马来
群岛,以迄澳大利亚、纽丝伦,东括太平洋群岛,西包印度,皆谓之南
洋。狭义之说则仅指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为南洋。”见李长传《南洋史纲
要》(香港:南华出版社,1959),页 1。许云樵认为:“南洋者,中国
南方之海洋也,在地理学上,本为一暧昧名词,范围无严格之规定,现以
华侨集中之东南亚各地为南洋。”我个人比较倾向采用这一定义。见许云
樵《南洋史》(上卷)(吉隆坡:世界书局,1961),页 3。当然,如果
从文学的角度看,“南洋”一词较之“东南亚”不仅仅多了一种诗意的文
学联想,而且它显然包含了一种同中国的关联,因为“南洋”之说,源于
中国,指陈的亦是中国之南的海外地区。本论文因为探讨的对象是中国现
代小说,那时,东南亚一带尚属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而南下的华人也都还

12

(三)、关于“南洋之旅”
本论文讨论的“南洋之旅”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通往或途径南洋的旅
程。一般来说,这些旅程尽管同作家的亲身经历相关,它们应该被视为虚
构的旅程(fictional journey),而且它们在小说中有着各不相同的叙
事功能,尤其是,它们都可视为是具有某种象征意蕴的旅程
(metaphorical journey)。

(四)、关于“南洋图像”
本论文中讨论的南洋图像,就是中国作家对南洋的一种文学想象,这
种想象是以中国优势文化心态为基点,通过中国作家的“选择性聚焦”塑
造或折射出来的对南洋的理解和印象。中国作家笔下的南洋图像古已有
之,本章对南洋图像的讨论将仅限于中国现代作家创作中的几种典型的南

洋图像,讨论的重点将集中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上,探讨他们如何通过自身
的,以及他们创作的小说中主人公们的不尽相同的“南洋之旅”来展示大
略相类的“南洋图像”,即南洋是热带魅惑的神秘之地,是聚富敛财的淘
金之处,是风情撩人的欲望之所,是远离礼法的化外之邦,以及南洋本土
人是沉默、懒惰和不开化的一群。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本论文《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目前中国现
代文学和新马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块空白。论文的要义集中在两个方
面:其一,探讨小说中的旅程的叙事功能,并以此为指导,来分析中国现
代小说中的南洋之旅对小说人物刻划、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的具体作用;
其二,通过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之旅来观照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几种主
要的南洋图像。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都非常欠缺。我因为从中国大陆来
新加坡学习,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兼跨中国现代文学和马华华文
文学的便利使我决定选择这一研究课题。

心系家邦,“南洋”一语更能传输他们的心态,所以,论文选取“南洋”
这一表述。

13

(一)、对游记与小说之关联及其小说中的旅程的研究现状
可以说,游记和小说作为文类,早为中国文人所掌握,对游记和小
说的研究,也差不多随着它们的形成而开始了。相形之下,对游记(或游
记文学)的研究远不及对小说研究的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近现代,游记
文学的研究虽不能说是空白,但成果实不为多,至于将游记和小说进行比
较研究的成果则更少。在西方,游记文学真正为学界所重视也是在晚近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肇始是 1961 和 1962 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
关于旅游和游记文学的会议。与会学者就旅行者及游记作品在拓展知识、
传播文化、增广见闻等诸多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并涉及到了游记文学对其它文类在虚构、想象方面的启益。会后,瑞艾斯
教授(Prof. Warner G. Rice)选取了五篇论文,以《文学:作为一种游记
结构》(The Literature as a Mode of Travel)为书名于 1963 年出版。其
后,西方学界对游记文学的研究一直都保持着较浓的兴趣。迄今为止,游
记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著已不下四十种,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一本以上
的研究游记文学的学术著作出版。而且其中讨论到游记与小说的就有十几
本,如亚当斯(Percy G. Adams)1983 年出版的《游记文学与小说的演
进》(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一书就非常具有代
表性,这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学术专著,对游记文学和小说者两个文类之间
关系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探讨。作者分析了小说在其演进过程中是如何从游
记文学中借用题材、结构、意象、语言风格,甚至人物和主题等等。
21


21
探讨小说和游记之间的关联的著作还有 Percy G. Adams 的 Travelers and Travel
Liars, 1660-1800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1980), 这是一本非常
有趣的书。作者阅读了 1660-1800 年间西方的大量的游记作品,其目的竟
然是考证这些游记作品中的虚构的“天方夜谭”的描述。当然,从另一角
度看,这似乎也正说明了游记就是居于事实和虚构之间的一种文体。Ulrich
Wicks 的 Picaresque Narrative, Picaresque Fictions: A Theory and Research
Guide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9),这是一本对西方流浪汉小说进行

14

全面深入研究的专著。作者不仅从文类、结构模式、叙事性质等方面对流
浪汉小说进行了探讨,而且对西方主要的流浪汉小说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整
理。Dennis Porter 的 Haunted Journeys: 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本书是对西方游
记文学非常严肃的探讨,共分四部分,从早期的欧洲成长之旅(the Grand

Tour)到其后一些重要作家如司汤达(Stendhal)、达尔文(Darwin)、福
楼拜(Flaubert)、弗洛伊德(Freud)、劳伦斯(D. H. Lawrenc)等等的游
记文学,甚至包括后殖民色彩非常明显的游记文学作品,如巴斯
(Barthes)描写东方游记作品,作者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语言和文化层面
的探讨。Michael Kowalewski 主编的 Temperamental Journeys: Essays on the
Modern Literature of Travel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2),
这是第一本二十世纪游记文学专论的论文集,对二十世纪一些重要的游记
文学作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Zweder Von Martels 主编的 Travel Fact and
Travel Fiction: Studies on Fiction, Literary Tradition, Scholarly Discovery and
Observation in Travel Writing (Leiden: E.J.Brill, 1994), 这是一本会议论文
集,收录了 18 篇游记文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探讨了游记与小说、文学
传统,以及游记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John W. Griffith 的 Joseph Conrad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Dilemma: ‘Bewildered Travell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该书在细读康拉德的小说(主要是其描写非洲和东
南亚热带丛林的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小说的人物(往往是羁旅异域的欧
洲人)的困境,分析了所谓进步“欧洲文明”遭遇落后的“原始文明”时
的冲突与虚妄。James Duncan and Derek Gregory 主编的 Writes of Passage:
Reading Travel Writing (London: Routledge, 1999), 这是一本研究游记文学
的论文集,共收录了 9 篇论文,探讨了不同时期的游记文学的特点,其中
关于异国情调、东方主义及“性”与游记文学的论述很有新意。以及 Steve
Clark 主编的 Travel Writing and Empi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9), 这也是一本关于游记文学研究的论文集,共有 12 篇论文,还包括
一篇非常精彩的导论。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如后殖民、女性主义、流放
等角度来分析和探讨了一些重要的游记作家及其作品。

15
还有一些著作的着重点是研究游记文学,但同时涉及到游记中所反
映出的异国图像,典型的如 J. A. G. Roberts 的
China Through
Western Eyes,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H: A. Sutton, 1992) ,该
书在对 19 世纪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德、法等国家的一些来华人员
的著作、手稿、游记、日记以及部分官方档案进行归类和分析。选材范围
广泛,资料翔实,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对中国的政府
与法律、宗教与科学、社会生活、妇女与儿童、经济、军事、旅行、文化
及中国人的特性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这些资料和分析对我们
了解 19 世纪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很有帮助。
22

总之,西方学界的这些著作广泛地探讨了作为文类的游记文学与小
说之间的关系、旅行对作家思想及创作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风景与小说
中的“风景”(fictional landscapes)之间的异同,以及异域游历对作
者写作的影响,异域题材中的异国形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再来看对中国游记和小说的研究情形,不免让人失望。首先,对游
记文学研究的关注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这类著作主要有三类:其一是

22
该书也有中文译本: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北
京:时事出版社,1999 )。另一本专著也较有代表性,他就是 Mary
Gertrude Mason 的博士论文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1840-
1876 ( Ph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1939)。这本博士论文旨在阐述 1840
年到 1876 年间西方人关于中国国家和中国人的观念。作者广泛地阅读了这
期间西方人关于中国的记述,主要是传教士、商人和殖民地政府官员在中
国的游记、散记和各种对中国的报道,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试图归纳
出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作者的结论是,这期间,西方人对中国的兴趣是
多方面的,多数人对中国社会习俗中独特性和奇异性的内容非常关注,也
有不少西方人对中国的商业和工业非常留意,而传教士们则对中国哲学和
宗教情有独钟。这本博士论文已有中文译本:杨德山等译《西方的中华帝
国观》(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