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36 tr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between singapore malaysia and hong kong macao (changes in ethnic chinese society)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4.4 MB, 136 trang )

i


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Su Jui-lung, my supervisor,
for his great tolerance,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much guidance. 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is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 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great deal in the past two years.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r. Chen Jingxi, Stella Fan,
and all the people from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who offered great help during my
fieldwork for this thesis.
Finally,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iii
目录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S i
目录 iii
ABSTRACT v
统计表一览 vii
插图一览 viii


引言 1
第一章 文献回顾 1
第二章 德教的嬗变:历史沿革 6
第一节 草创 6
第二节 南传 11
第三节 教义及信仰 14
第四节 主神 24
第五节 崇拜仪式及活动 27
第六节 德教的飞鸾扶乩 28
第七节 组织管理机构、传播特色以及加入方式 31
第八节 当今德教的宗教性 34
第三章 德教的嬗变:地域差异 47
第一节 主神信仰 47
第二节 宣传手段 55
第三节 在当地的合法性 61


iv
第四节 乩务 62
第五节 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活动 65
第六节 与其他宗教团体之关系 66
第七节 德教何去何从 68
第四章 促成德教嬗变之原因 71
第一节 政治 71
第二节 信仰习惯 74
第三节 经济 79
第四节 历史 81
第五节 语言文字的习惯 85
第五章 阻碍德教发展的因素 90
第一节 菲律宾: 90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 92
第三节 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四国: 93
第四节 台湾: 96
第六章 结语 100
附录:德教会全球联系资料 105
参考书目 122





ii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inspired by the importance of folk religious faith among the contemporary
ethnic Chinese, especially the ones which are not considered as orthodox religions but
widely spread outside the mainland of China.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lk religions
among ethnic Chinese overseas,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had been such a super star
which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not only from the public but als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Very few scholarly works have been done on this subject; henc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present patterns between Singapore-Malaysia and Hong Kong-Macao, and analyze how
these differences were form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thesis is not only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of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but also try to demonstrat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 for its popularity. This study aims to be the basic and
groping research of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with an international contradistinctive
perspective.
Materials for this study were obtained both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oral interviews
of my fieldwork. Chronological and logical approaches were adopted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development and intrinsic connection accurat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rity of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is not a chance
occurrence, but follows the Chinese religious customs and cultural tradition. The
discussion about its religious specialty and its dilemma to become a religious group or a
charity organization are being focused in the following years.
iii

Most importantly, the study confirms that the rapid grow of folk region such as the Moral
Uplifting Society is a way through which ethnic Chinese are able to recall their tradition
and culture. And by the rituals they practice their own culture can be preserved in a multi-
cultural and multi-races environment. This is the secret how these folk regions are able to
occupy their own land regardless in China or Southeast Asia.












iv

统计表一览
1、草创时期德教在中国潮汕地区的所有会阁及善社详情统计表
地名
阁名
潮阳

紫香阁
潮安
紫和阁、紫阳阁、紫园阁、紫溪阁、紫芳阁、紫兴阁、紫湘阁
汕头
紫雄阁、紫英阁、紫宗阁
棉城
紫清阁、紫梅阁、紫道阁、紫仪阁、紫元阁、紫环阁、紫华阁、紫榕阁
达濠
紫豪阁、崇德善堂
葛洲
紫垣阁、明德善堂
澄海
紫澄阁、紫星阁、紫真阁、紫悟阁、紫明阁、明德善社
(统计表一)







v

插图一览
1

插图一:德教会紫銮阁乩盘及柳笔

插图二:紫云阁董事组织图表



1
本文所有插图均由笔者唐晓娟拍摄。
vi


插图三:新加坡德教会紫经阁





vii

插图四:马来西亚德教会紫銮阁

插图五:香港德教会紫和阁

viii

插图六:香港德教会紫靖阁

插图七:澳门德教会济修阁

1


新 马 与 港 澳 地 区 德 教 会 对 比 研 究
——德 教 在 华 人 社 会 中 的 时 空 嬗 变


引言: 德教作为一个成立于三十年代潮汕地区的民间宗教,在短短
的 几 十 年 间 向 东 南 亚 发 展 , 成 为 这 一 地 区 日 渐 重 要 的 宗 教 团 体 , 是
当 地 华 人 信 仰 中 的 一 个 不 可 忽 视 的 部 分 。 随 着 德 教 的 规 模 和 影 响 日
益 扩 大 , 关 注 这 一 组 织 的 学 者 和 其 他 社 会 团 体 益 众 。 相 关 研 究 亦 开
始 增 多 。 本 文 就 现 今 流 行 在 东 南 亚 以 及 中 国 境 内 的 华 人 民 间 宗 教 慈
善 团 体 德 教 做 了 全 面 考 察 。 首 先 就 其 起 源 、 传 播 以 及 现 状 进 行 介
绍 , 其 次 就 其 表 现 出 来 特 点 和 现 象 进 行 本 质 探 究 。 主 要 结 合 田 野 调
查 以 及 文 献 考 察 的 方 法 , 力 图 整 理 史 实 , 疏 通 发 展 源 流 , 结 合 历 史
及 文 化 因 素 分 析 德 教 在 当 今 华 人 社 会 中 的 流 变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由 于 德 教 流 传 地 区 甚 广 , 若 就 所 有 德 教 传 播 所 到 之 处 一 一 赘 述
显 然 会 失 之 于 繁 琐 , 故 笔 者 选 取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新 加 坡 及 马 来 西 亚 地
区 德 教 作 为 一 整 体 , 与 港 澳 地 区 德 教 做 一 对 比 研 究 。 选 取 新 马 地 区
与 港 澳 地 区 作 为 重 点 进 行 比 较 研 究 , 主 要 有 以 下 原 因 :
1 、 新 马 地 区 是 德 教 在 东 南 亚 国 家 扬 教 的 重 镇 , 两 国 本 身 就
有 深 刻 的 历 史 渊 源 和 密 切 的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交 往 。 德 教 在 两
国 的 存 在 形 态 与 其 他 地 区 比 起 来 有 许 多 共 同 之 处 , 同 时 又 各 具
特 色 。 此 地 区 德 教 的 发 展 样 态 可 以 作 为 东 南 亚 国 家 德 教 的 代 表
之一 , 与 中 国的德教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新马德教的关注也
2

是 历 来 德 教 研 究 中 的 传 统 , 但 是 近 二 十 年 来 德 教 的 发 展 又 取 得
了 很 大 的 成 就 , 在 不 同 的 政 治 、 经 济 环 境 下 , 它 本 身 也 在 悄 然
变 化 。 对 于 近 些 年 这 种 变 化 的 关 注 成 了 德 教 研 究 的 一 个 空 白 。
2 、 港 澳 地 区 在 地 理 上 与 中 国 大 陆 毗 邻 , 与 德 教 早 期 的 发 源
地 广 东 潮 汕 地 区 一 衣 带 水 , 也 是 德 教 南 传 时 期 最 早 落 地 生 根 的
地 方 。 今 日 的 港 澳 德 教 深 受 地 域 经 济 及 文 化 的 影 响 , 随 着 两 地
法 律 、 社 会 文 化 受 内 地 影 响 日 渐 深 刻 , 它 本 身 也 就 更 加 显现出
异 于 东 南 亚 地 区 的 鲜 明 的 地 方 特 色 。 然 而 还 未 曾 有 学 者 专 门 就
此 地 德 教 的 综 合 形 态 发 表 过 研 讨 性 文 章 , 故 希 望 本 文 在 这 方 面

贡献微薄之力。
全 文 将 概 述 现 当 代 德 教 会 发 展 现 状 , 尤 其 是 近 些 年 来 的 具 体 情
况 。 并 观 察 在 不 同 文 化 场 域 下 德 教 的 发 展 形 态 , 进 而 分 析 德 教 作 为
新 兴 华 人 传 统 宗 教 的 一 种 , 与 异 质 文 化 相 互 作 用 的 特 征 , 最 后 探 究
其 成 因 。 裨 始 德 教 研 究 发 展 更 进 一 步 。
综 观 前 人 德 教 研 究 著 述 , 首 推 陈 志 明 先 生 以 英 文 撰 写 , 出 版 于
一 九 八 五 年 的 《 马 新 德 教 会 之 发 展 及 其 分 布 研 究 》
1
。 此 书 由 其 学 生
苏 庆 华 先 生 译 为 中 文 , 于 一 九 九 零 年 出 版 。 此 书 是 出 现 较 早 、 且 最
全 面 的 针 对 德 教 进 行 综 合 研 究 的 专 著 , 作 者 通 过 三 年 田 野 调 查 , 追
溯 了 德 教 在 马 来 西 亚 、 新 加 坡 的 发 展 及 其 分 布 , 并 简 述 其信仰、组
织 、 宗 教 仪 式 及 其 社 会 功 能 。 然 而 本 书 并 未 对 东 南 亚 德 教 传 播 的 另
一个重地——泰 国 , 展 开 论 述 。 且 此 书 成 文 已 久 , 已 不 能 满 足 学 界
了 解 德 教 在 现 当 代 社 会 全 面 发 展 之 需 求 。 日 本 学 者 吉 原 和 男
( Y o s h i h a r a K a z u o ) 的 “ D e J i a o : a S t u d y o f a n U r b a n
C h i n e s e R e l i g i o n i n T h a i l a n d ”
2
这一篇则较为详尽地交代了德教
在 泰 国 作 为 一 个 广 为 流 传 的 民 间 宗 教 的 基 本 情 况 , 重 点 将 其 信 仰 主
神 的 变 化 做 一 对 比 与 分 析 , 注 意 到 德 教 在 开 疆 拓 土 的 历 史 上 为 适 应
泰 国 特 殊 的 社 会 环 境 而 做 出 的 改 变 , 这 一 观 点 可 以 吸 纳 到 德 教 在 东
南 亚 其 他 国 家 的 研 究 中 去 。 比 陈 志 明 先 生 更 早 关 注 德 教 的 是 郑 良 树
先 生 , 他 曾 有 两 篇 文 章 分 别 介 绍 德 教 的 草 创 与 南 播 , 以 及 德 教 的 教
义及其师尊。
3
其 笔 墨 集 中 于 德 教 发 生 发 展 的 历 史 , 以 及 德 教 作 为 民
3

间 宗 教 所 特 有 的 教 义 和 信 仰 , 对 于 探 讨 其 “ 华 人 民 间 信 仰 ” 特 征 ,

有 重 要 借 鉴 意 义 。 此 外 , 中 外 愈 多 学 者 在 对 德 教 进 行 考 察 之 后 撰 写
了 介 绍 性 的 文 章 , 例 如 华 方 田 先 生 即 将 德 教 作 为 流 行 于 东 南 亚 华 人
中 的 新 兴 宗 教 加 以 考 察 和 介 绍 。 马 来 西 亚 亚 庇 德 教 会 紫 瑞 阁 出 版 的
《 德 教 的 概 念 与 发 展 》
4
等 德 教 内 部 刊 物 书 , 亦 对 了 解 德 教 的 基 本 情
况有所助益。
日本学者 亦 很 早 便 对 包 括 德 教 在 内 的 东 南 亚 华 人 宗 教 有 所 关
注 。 早 在 一 九 七 八 年 , 吉 原 和 男 曾 撰 《 华 人 社 会 的 民 众 宗 教 - 香
港 潮 州 人 社 会 的 德 教 》
5
一 文 , 关 注 德 教 在 香 港 的 发 展 。 此 后 野 口 铁
郎 亦 在 《 东 南 亚 流 传 的 两 个 中 国 人 宗 教 》
6
一 文 中 从 文 化 角 度 讨 论 德
教 这 一 “ 中 国 人 宗 教 ” 与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 之 间 的 内 在 联 系 。 对 笔
者 在 论 文 最 后 部 分 展 开 的 论 述 有 启 发 意 义 。
然 而 如 前 所 述 , 从 上 述 文 献 所 能 看 到 的 只 是 八 十 年 代 德 教 面
貌 , 较 新 的 研 究 有 林 悟 殊 的 《 泰 国 潮 人 德 教 信 仰 考 察 》
7
,陈景熙的
《 1940 年代达濠紫濠阁与德教的发展与建构 - 近代潮汕侨乡与东
南亚地区文化互 动 的 个 案 研 究 》
8
, 冷 东 的 《 岭 南 德 教 在 国 内 外 的 传
播》
9
, 以 及 张 新 鹰 的 《 生 于 中 国 、 长 于 海 外 的 德 教 》
10
。 台 湾 学 者

郑 志 明 对 德 教 有 持 续 关 注 , 撰 有 《 德 教 会 在 东 马 的 传 播 与 发 展 》 以
及 《 德 教 会 在 泰 国 的 传 播 与 发 展 》
11
两 篇文章。
除 此 之 外 , 近 年 来 的 期 刊 文 章 中 偶 有 涉 及 德 教 , 却 大 多 为 浅
谈 , 并 未 跳 脱 前 面 所 列 几 篇 文 章 所 涉 猎 的 范 围 , 故 不 复 赘 言 。
由 于 本 文 意 在 整 理 德 教 现 状 之 外 继 续 讨 论 宗 教 现 象 背 后 之 文 化
影 响 , 故 专 注 于 研 究 东 南 亚 华 人 民 间 信 仰 和 华 族 文 化 现 象 著 作 亦 有
助 益 。 如 张 禹 东 、 李 天 赐 关 于 东 南 亚 华 人 宗 教 信 仰 的 与 社 会 文 化 方
面 的 文 章 , 在 行 文 中 将 会 涉 及 。 目 前 此 类 研 究 大 多 将 德 教 作 为 海 外
华 侨 华 人 传 统 宗 教 的 一 种 , 关 注 德 教 与 其 他 异 质 文 化 或 宗 教 互 相 融
合 的 趋 势 , 讨 论 德 教 在 华 侨 华 人 社 会 形 成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发 挥 了 怎 样
的 作 用 , 产 生 了 怎 样 的 影 响 。 相 反 , 华 人 文 化 与 当 地 异 质 文 化 的 摩
4

擦 、 矛 盾 、 冲 突 以 及 融 合 对 德 教 自 身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怎 样 的 作 用 和 影
响 , 学 界 文 章 或 并 未 直 接 言 及 德 教 , 或 专 注 于 东 南 亚 华 人 的 社 会 文
化 及 宗 教 信 仰 情 况 。
综 上 所 述 , 比 起 其 他 民 间 宗 教 组 织 , 如 一 贯 道 , 针 对 德 教 展 开
论 述 和 研 究 的 相 关 文 献 显 然 不 足 , 且 缺 乏 全 面 和 深 入 之 研 究 。 个 别
涉 及 德 教 论 述 的 篇 章 大 多 集 中 在 讨 论 马 来 西 亚 德 教 会 的 状 况 , 对 于
新 加 坡 德 教 亦 时 有 提 及 , 然 而 对 于 当 今 中 国 港 澳 地 区 以 及 内 地 的 研
究 阙 失 , 是 一 个 不 可 忽 视 的 遗 憾 。 且 , 近 十 年 间 对 于 现 代 德 教 的 最
新 研 究 , 大 多 以 游 记 、 访 问 侧 记 、 报 告 的 形 式 出 现 , 并 无 全 面 的 著
作 面 世 。 在 此 十 年 间 , 德 教 的 发 展 、 分 布 等 状 况 又 发 生 了 怎 样 的 变
化 , 以 及 引 致 这 种 变 化 的 原 因 , 其 牵 涉 的 社 会 文 化 现 象 , 都 颇 耐 人
寻 味 , 且 令 人 期 待 。 本 文 旨 在 通 过 文 本 梳 理 和 田 野 调 查 , 阐 清 现 当
代德教发展之现 状 , 并 且 试 图 就 东 南 亚 地 区 之 德 教 与 中 国 港 澳 地 区
之 德 教 的 对 比 , 解 释 不 同 的 华 人 社 会 文 化 与 当 地 德 教 会 发 展 之 互 相
作用和影响。


1
陈 志 明 著 , 苏 庆 华 译 《 马 新 德 教 会 之 发 展 及 其 分 布 研 究 》 ( 吉 隆 坡 : 代
理 员 文 摘 ( 马 ) 有 限 公 司 , 1 9 9 0 年 )。
2
Y o s h i h a r a K a z u o , “ D e J i a o : A s t u d y o f a n u r b a n C h i n e s e
r e l i g i o n i n T h a i l a n d ” ,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E t h n o g r a p h y ( S i n g a p o r e ) 6 ( D e c 1 9 8 7 ) , p p . 6 5 - 79.
3
郑良树< 德 教 的 草 创 与 南 播 > , 见 《 马 来 西 亚 、 新 加 坡 华 人 文 化 论 丛 》
( 卷 一 ) ( 新 加 坡 : 新 加 坡 南 洋 学 会 , 1 9 8 2 ) , 页 27- 38。
郑 良 树 < 德 教 的 教 义 和 师 尊 > , 见 《 马 来 西 亚 、 新 加 坡 华 人 文 化 论 丛 》
( 卷 一 ) ( 新 加 坡 : 新 加 坡 南 洋 学 会 , 1 9 8 2 ) , 页 39- 54。
4
《 德 教 的 概 念 与 发 展 》 ( 马 来 西 亚 亚 庇 德 教 会 紫 瑞 阁 , 2002 年 3 月
20 日 出 版 ) 。
5


5
( 日 ) 吉 原 和 男 < 华 人 社 会 的 民 众 宗 教 ——香 港 潮 州 人 社 会 的 德 教 > ,
见 S k u k y o S h a k a i g a k u K e n k y u k a i 宗 教 社 会 学 研 究 会 编 《 现 代 宗 教
的 视 角 》 ( 日 本 东 京 雄 山 阁 刊 , 1 9 7 8 年 ) , 页 1 9 4 - 2 0 9 。
6
( 日 ) 野 口 铁 郎 , < 东 南 亚 流 传 的 两 个 中 国 人 宗 教 > , 见 酒 井 忠 夫
( S a k a i T a d a o ) 编 《 东 南 亚 华 人 文 化 与 文 化 摩 擦 》 ( 日 本 严 南 堂 书 店 ,
1 9 8 3 年 ) , 页 263- 319。 刘 天 祥 中 译 文 , 刊 《 民 间 宗 教 》 第 2 辑
( 1996 年 12 月 ) ( 台 湾 : 南 天 书 局 ) , 页 51- 91。
7
林悟殊< 泰 国 潮 人 德 教 信 仰 考 察 > , 见 黄 挺 主 编 《 潮 学 研 究 》 第 12 辑

( 广 东 : 汕 头 大 学 出 版 社,2 0 0 5 年 ) ,页 46- 60。
8
陈景熙< 1940 年 代 达 濠 紫 濠 阁 与 德 教 的 发 展 与 建 构 ——近 代 潮 汕 侨 乡
与 东 南 亚 地 区 文 化 互 动 的 个 案 研 究 > , 见 赖 宏 主 编 《 第 六 届 潮 学 国 际 学 术
研 讨 会 论 文 集 》 ( 澳 门 : 澳 门 潮 州 同 乡 会 , 2005 年 ) ,页 304- 326。
9
冷东< 岭 南 德 教 在 国 内 外 的 传 播 > , 见 赵 春 晨 主 编 《 岭 南 宗 教 历 史 文 化
研 究 》 ( 天 津 : 天 津 古 籍 出 版 社 , 2002 年 ) ,页 1 0 4 - 1 2 0 。
10
张新鹰< 生 于 中 国 、 长 于 海 外 的 德 教 > , 见 中 国 宗 教 学 会 秘 书 处 编 《 中
国 宗 教 学 》 第 二 辑 ( 北 京 : 宗 教 文 化 出 版 社 , 2 0 0 4 年 ) , 页 3 8 1 -
3 9 5 。
11
郑志明< 德 教 会 在 东 马 的 传 播 与 发 展 > , 见 《 传 统 宗 教 的 传 播 》 ( 台
北 : 大 元 书 局 , 2006 年 ) , 页 2 5 1 - 275。
< 德 教 会 在 泰 国 的 传 播 与 发 展 > ,见《 传 统 宗 教 的 传 播 》 ( 台 北 市 : 大
元 书 局 , 2006 年),页 277- 298。
6

第二章 德教的嬗变:历史沿革
第 一 节 草创
关 于 德 教 的 起 源 , 据 考 证 , 其 “ 草 创 时 期 ” 当 始 于 乙 卯 年 , 也
就 是 西 历 一 九 三 九 年 , 中 国 南 部 的 潮 洲 地 区 。 时 值 抗 日 战 争 两 军 交
战 , 全 国 人 民 在 硝 烟 战 乱 中 流 离 转 徙 。 当 此 水 深 火 热 之 际 , 潮 阳 县
善 子 杨 瑞 德 于 家 中 备 香 案 , 以 柳 乩 祷 请 诸 佛 仙 尊 降 谕 以 示 , 祈 求 度
过 难 关 之 法 。 得 杨 筠 松 、 柳 春 芳 二 位 师 尊 鸾 文 , 言 : “ 末 劫 当 头 ,
生 灵 涂 炭 , 唯 有 立 善 积 德 , 方 能 渡 己 渡 人 。 ”
1
尊 此 鸾 旨 , 杨 生 特 于
家 中 创 设 紫 香 阁 , 于 当 地 “ 赠 医 疗 疾 , 施 赈 恤 难 ” , 这 也 奠 定 了 日

后 至 今 德 教 于 社 会 福 利 性 事 业 上 的 主 要 方 向 。 如 此 作 为 的 目 的 则 是
“宣扬 道 德 , 醒 化 人 心 。 ” 学 者 陈 志 明 和 张 新 鹰 皆 指 出 , 此 时 的 紫
香 阁 尚 未 正 式 以 德 教 会 会 阁 的 名 义 存 在 , 德 教 亦 未 成 为 一 种 宗 教 组
织 。 张 新 鹰 将 此 时 的 紫 香 阁 归 为 鸾 堂
2
, 是 有 道 理 的 。 他 指 出 , 德 教
作 为 民 间 宗 教 开 始 发 展 和 传 播 当 始 于 紫 系 诸 阁 的 相 继 成 立 以 及 一 九
四 零 年 《 德 教 心 典 》 作 为 德 教 经 典 的 问 世 。
除 去 以 上 学 界 公 认 之 起 源 说 , 尚 流 传 有 其 他 说 法 。
如 张 新 鹰 在 《 生 于 中 国 、 长 于 海 外 的 德 教 》 一 文 提 及 中 :
德 教 内 部 还 有 人 提 到 1 9 3 1 年 在 潮 州 澄 海 县 建 立 的 铭 阳 善
社 。 铭 阳 善 社 降 乩 的 神 明 主 要 是 吕 祖 , 也 有 柳 春 芳 , 乩 文 也 是
“宣扬道 德 , 醒 化 人 心 ” , 并 主 张 开 展 社 会 慈 善 、 教 育 事 业 ; 善
社 的 主 神 是 “ 玉 皇 大 天 尊 ” , 同 时 并 列 供 奉 佛 、 儒 、 道 三 教 教 主
圣 像 , 这 些 都 与 后 来 德 教 团 体 的 做 法 无 异 。 只 是 铭 阳 善 社 没 有 打
出 德 教 旗 号 , 但 杨 瑞 德 等 人 建 立 紫 香 阁 之 举 也 许 有 可 能 受 到 了 它
7

的启示。
3


关 于 此 段 历 史 的 记 载 , 张 新 鹰 先 生 的 释 疑 是 可 信 的 。
又 如 《 德 教 史 略 》 称 德 教 于 一 九 三 九 年 的 创 立 乃 “ 复 兴 德 教 ”
之 举 , 并 将 德 教 的 创 始 上 溯 至 老 子 出 函 谷 关 著 《 道 德 经 》 五 千 言
时 , 甚 至 声 称 早 在 唐 虞 之 世 , “ 虽 未 标 宗 教 之 名 , 但 已 行 德 教 之
实。
4
” 此 一 说 法 文 献 缺 载 , 史 籍 无 征 , 显 然 牵 强 。 然 而 关 于 这 段 记
叙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 德 ” 在 德 教 中 的 重 要 性 被 示 之 于 世 。

至 此 , 可 以 肯 定 德 教 是 一 个 起 源 于 近 代 中 国 潮 汕 地 区 的 新 兴 民
间 宗 教 , 其 创 始 时 间 当 在 一 九 三 九 年 。
德 教 产 生 于 潮 汕 地 区 并 非 偶 然 , 这 与 此 地 特 殊 的 地 理 环 境 、 当
时 的 政 治 局 势 以 及 民 风 民 俗 皆 有 渊 源 。 谢 重 光 在 《 潮 汕 民 风 的 历 史
变迁》
5
中 指 出 :
唐 宋 以 来 , 潮 汕 地 区 “ 福 佬 ” 、 “ 客 家 ” 和 畲 族 三 大 群 体
的 构 成 , 农 耕 社 会 , 海 洋 经 济 和 山 区 矿 业 的 并 存 , 既 促 使 阶 级
矛 盾 、 民 族 矛 盾 及 族 群 矛 盾 的 发 展 和 交 织 , 导 致 各 种 争 端 层 出
不 穷 , “ 山 贼 ” 、 “ 海 寇 ” 多 如 牛 毛 ; 也 导 致 多 种 人 生 价 值 取
向 的 发 展 和 改 变 , 促 使 “ 士 习 ” 和 “ 民 风 ” 都 日 益 趋 于 务 实 和
重 利 轻 义 。
且 此 地 居 民 多 出 海 谋 生 者 , 冒 着 自 然 灾 害 频 仍 的 危 险 , 自 然 向
宗 教 寻 求 帮 助 , 使 得 信 仰 问 题 成 为 潮 汕 地 区 最 具 地 域 特 点 的 文 化 现
象 之 一 。
如 此 一 来 , 则 形 成 了 潮 汕 地 区 纷 繁 杂 陈 的 宗 教 信 仰 特 点 。 清 代
潮 汕 地 区 地 方 官 蓝 鼎 元
6
将 其 特 点 归 纳 为 : 一 、 迷 信 风 水 。 二 、 佞
佛 。 三 、 信 仰 繁 杂 。
8

学 者 冷 东
7
亦言:

潮 汕 地 区 宗 教 盛 行 , 加 之 融 合 了 大 规 模 中 原 移 民 带 来 的 各
种 宗 教 系 统 , 使 潮 汕 地 区 成 为 宗 教 的 博 览 会 和 突 出 的 泛 宗 教 化
特 点 。 … … 这 种 有 佛 有 道 , 又 有 地 方 神 的 “ 组 阁 ” 形 式 在 潮 汕

地区十 分 普 遍 。 这 种 泛 宗 教 化 的 特 点 , 也 为 德 教 的 产 生 奠 定 了
社 会 基 础 。

继 “ 潮 阳 初 创 ” 之 后 , 德 教 借 助 “ 清 阳 二 掌 ” 马 贵 德 和 李 怀
德 , 积 极 向 外 开 拓 , 在 潮 汕 地 区 显 示 出 迅 速 发 展 的 趋 势 。 “ 缘 子 ”
8
马 贵 德 在 一 九 四 零 年 “ 参 缘 ” 紫 香 阁 之 后 , 返 回 棉 城 南 薰 乡 , 于 家
舍 内 创 办 德 教 会 第 二 阁 ——紫 清 阁 。 此 后 又 与 陈 德 荣 和 陈 立 德 在 汕
头 创 立 紫 和 阁 , 并 由 此 向 澄 海 开 拓 建 立 紫 澄 阁 。 同 时 《 德 教 心 典 》
以 降 乩 的 形 式 颁 赐 于 紫 和 阁 。 因 此 紫 和 阁 的 创 立 被 视 为 德 教 发 展 史
中 的 一 个 里 程 碑 。 而 李 怀 德 则 在 紫 清 阁 与 德 教 结 缘 之 后 深 受 感 化 ,
后 来 于 家 乡 潮 安 创 立 紫 阳 阁 , 并 为 德 教 的 教 义 奠 下 基 础 。 在 紫 阳
阁 , 太 上 老 君 被 推 崇 为 德 教 的 主 神 , 此 后 以 道 教 神 祗 为 主 的 崇 拜 趋
向 一 直 延 续 至 今 。 虽 然 今 日 德 教 在 各 地 的 主 神 信 仰 发 展 呈 现 出 多 种
形 式 , 对 于 道 教 始 祖 的 尊 崇 从 未 间 断 。
据 郑 良 树 的 研 究 ,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结 束 之 时 , 德 教 在 潮 汕 地
区 的 单 位 已 增 至 三 十 一 个 , 其 中 包 括 会 阁 二 十 六 所 , 善 社 三 所 , 学
校 两 间 。 此 时 的 德 教 , 已 经 具 备 宗 教 所 应 具 有 的 特 点 : 主 神 、 经 典
以 及 固 定 的 祭 祀 仪 式 。
9
陈 景 熙
10
指 出 , 此 时 “ 德 教 ” 既 作 为 宗 教 名
词 出 现 , 又 与 “ 以 德 教 民 ” 相 行 不 悖 , 同 时 出 现 相 关 的 若 干 概 念 。
9

他 同 意 郑 志 明 的 观 点 , 认 为 德 教 是 一 种 介 于 传 统 与 新 兴 宗 教 之 间的
民 间 宗 教 组 织 。
草 创 时 期 德 教 在 中 国 潮 汕 地 区 的 所 有 会 阁 及 善 社 详 情 见 统 计 表


11

地名
阁名
潮阳
紫香阁
潮安
紫 和 阁 、 紫 阳 阁 、 紫 园 阁 、 紫 溪 阁 、 紫 芳 阁 、 紫 兴 阁 、 紫
湘阁
汕头
紫 雄 阁 、 紫 英 阁 、 紫 宗 阁
棉城
紫 清 阁 、 紫 梅 阁 、 紫 道 阁 、 紫 仪 阁 、 紫 元 阁 、 紫 环 阁 、 紫
华 阁 、 紫 榕 阁
达濠
紫 豪 阁 、 崇 德 善 堂
葛洲
紫 垣 阁 、 明 德 善 堂
澄海
紫 澄 阁 、 紫 星 阁 、 紫 真 阁 、 紫 悟 阁 、 紫 明 阁 、 明 德 善 社
( 统 计 表 一 )
由 上 表 可 知 , 此 时 德 教 主 要 以 “ 紫 系 ” 为 主 。 然 而 除 了 紫 系 之
外 , 德 教 又 相 继 发 展 出 了 还 有 济 系 、 赞 化 系 、 振 系 等 其 他 派 别 。最
早 对 德 教 进 行 研 究 的 学 者 之 一 陈 志 明 对 德 教 的 派 系 做 了 详 尽 的 考
察 。 陈 志 明 对 于 派 系 的 划 分 主 要 是 根 据 各 派 系 会 阁 建 立 时 间 的 先 后
以 及 崇 祀 神 灵 的 异 同 。 学 者 冷 东 就 各 派 系 给 出 了 简 单 明 了 的 介 绍
12


紫 系 会 阁 直 接 源 于 潮 汕 德 教 , 即 每 一 会 阁 的 名 称 , 均 以

“ 紫 ” 字 冠 头 。 … …
济 系 会 阁 乃 出 自 东 南 亚 本 地 , 因 崇 祀 济 公 而 得 名 。 第 一 所 济
系 会 阁 济 德 阁 于 1 9 5 2 年 在 马 来 西 亚 怡 保 建 立 。
10

赞 化 系 会 阁 亦 出 自 东 南 亚 本 地 , 是 受 紫 、 济 二 派 系 影 响 而 产
生 的 。 该 派 系 第 一 所 会 阁 赞 化 阁 于 1 9 5 7 年 在 槟 城 大 山 脚 建 立 。
振 系 会 阁 大 多 数 出 现 在 70 年 代 , 该 派 系 会 阁 来 源 有 三 , 一
是 由 当 地 善 社 转 化 , 二 是 由 本 系 派 生 , 三 是 由 其 他 派 系 分 裂 组
合。

上 述 各 派 系 崇 祀 神 灵 有 所 区 别 , 例 如 紫 系 以 孚 佑 大 帝
13
为 崇 祀 中
心 , 而 济 系 则 供 奉 济 公 活 佛 , 赞 化 系 供 奉 吕祖。 然 而 他 们 都 接 受 德
教 的 基 本 教 义 和 心 典 , 将 自 身 认 同 为 德 教 的 会 阁 。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四 派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许 多 争 执 和 摩 擦 。 较 为 明 显 的 便 是 紫 系 与 济 系 之
间 关 于 崇 拜 仪 式 的 意 见 。 紫 系 主 张 遵 行 中 国 传 统 宗 教 习 惯 , 行 三 跪
九 叩 之 礼 , 而 济 系 则 认 为 应 当 简 化 仪 式 以 适 应 新 时 代 , 行 鞠 躬 之 礼
便 可 。 由 礼 拜 仪 式 之 争 执 又 引 申 出 地 域 观 念 、 私 人 恩 怨 等 更 多 更 复
杂 的 问 题 , 致 使 两 系 之 间 误 会 加 深 , 难 以 弥 合 。 截 至 今 日 , 在 德 教
大 家 庭 中 以 “ 紫 系 ” 势 力 最 为 显 赫 , “ 济 系 ” 次 之 。 紫 系 率 先 于
1 9 5 6 年 建 立 了 “ 南 洋 德 教 总 会 ” ( 简 称 “ 南 总 ” ) , 共 有 新 马 两 地
有 十 八 所 紫 系 会 阁 加 入 。 随 着 新 加 坡 的 独 立 , 南 洋 德 教 总 会 分 裂 ,
马 来 西 亚 方 面 的 紫 系 会 阁 重 新 建 立 了 “ 马 来 西 亚 德 教 联 合 总 会 ”
( 简 称 “ 德 联 ” ) ,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背 离 了 “ 南 总 ” , 但 是 “ 德 联 ”
在 扩 大 德 教 在 东 南 亚 的 影 响 中 发 挥 了 重 要 的 作 用 , 直 到 今 天 , 它 仍
是 一 个 能 够 团 结 紫 系 以 及 其 他 德 教 派 系 会 阁 的 有 力 组 织 。 以 紫 系 为
主 的 “ 德 联 ” 曾 经 呼 吁 德 教 各 派 系 “ 互 忍 互 让 , 互 谅 互 解 ” , 试 图
打 破 紫 济 二 系 之 间 的 樊 篱 , 建 立 一 个 跨 派 系 的 统 一 组 织 。 然 而 事 实

却 如 陈 志 明 在 八 十 年 代 写 的 那 样 , “ 各 系 的 德 教 会 之 间 虽 有 联 系 ,
然 而 派 系 特 征 依 然 存 在 ”
14
, 直 至 今 日 , 这 种 情 况 依 旧 没 有 得 到 太 大
改观。
由 上 文 可 知 , 除 紫 系 外 , 另 外 三 大 派 系 济 系 、 振 系 以 及 赞 化 系
皆 诞 生 于 马 来 西 亚 等 东 南 亚 国 家 , 并 形 成 不 可 小 觑 的 规 模 。 可 见 ,
11

德 教 的 南 传 是 它 自 身 发 展 史 上 伟 大 且 光 辉 的 一 幕 , 没 有 南 传 , 便 没
有 今 日 的 德 教 。
抗 日 战 争 结 束 之 后 , 中 国 大 陆 内 战 爆 发 , “ 潮 属 沦 陷 八 载 , 敌
骑 蹂 躏 , 汉 奸 摧 残 , 农 村 久 经 破 产 , 粮 食 早 告 缺 乏 。 复 以 国 土 重 光
后 , 水 陆 交 通 未 复 , 外 米 从 未 入 汕 , 粮 价 高 涨 入 云 ( 谷 每 担 二 万 五
千 元 ) , 人 民 久 在 饥 饿 。 ”
15
饱 受 战 争 之 苦 的 潮 汕 地 区 居 民 纷 纷 下 南
洋 , 创 立 并 主 持 经 营 德 教 的 各 位 重 要 德 生 亦 随 之 远 离 故 土 , 毅 然 南
下 。 德 教 随 着 潮 州 商 人 经 商 的 契 机 在 东 南 亚 诸 国 开 枝 散 叶 , 继 续 发
展 壮 大 , 远 播 香 港 、 越 南 、 新 加 坡 、 马 来 西 亚 、 泰 国 等 地 。 而 同
时 , 在 其 发 端 的 潮 汕 地 区 却 迅 速 销 声 匿 迹 。 德 教 发 展 进 入 第 二 时
期 : 南 传 。
第 二 节 南传
德 教 的 南 传 , 与 侨 商 南 下 经 商 活 动 密 不 可 分 。 陈 景 熙 在 《 德 教
海 外 扬 教 与 “ 香 叻 暹 汕 ” 贸 易 体 系 》
16
一 文 中 专 门 就 此 问 题 展 开 探
讨 , “ 德 教 在 东 南 亚 地 区 的 传 播 , 是 潮 汕 商 人 在 以 汕 头 港 为 出 发
点 , 以 香 港 为 中 转 站 的 “ 香 叻 暹 汕 ” 跨 国 贸 易 体 系 中 开 展 的 文 化 传
承 活 动 。 ” 德 教 创 教 关 键 人 物 多 为 商 人 身 份 。 故 德 教 南 传 的 轨 迹 与

潮 洲 商 人 南 下 经 商 的 路 线 多 有 遇 合 , 德 教 日 后 在 东 南 亚 地 区 的 发 展
壮 大 , 其 雄 厚 的 经 济 基 础 和 民 众 基 础 , 都 不 能 脱 离 侨 商 的 支 持 , 尤
其 是 潮 洲 籍 华 人 支 持 。
德 教 南 传 之 肇 始 , 当 追 溯 至 一 九 四 六 年 。 在 广 东 汕 头 的 葛 洲 紫
垣 阁 扶 乩 时 , “ 柳 笔 二 分 ”
17
, 被 视 为 是 马 贵 德 与 李 怀 德 二 位 乩 手 从
此 分 离 、 南 下 至 香 港 与 东 南 亚 诸 国 传 教 之 示 谕 。 实 际 上 , 此 事 早 在
一 九 四 五 年 乙 酉 清 明 , 就 早 已 有 乩 文 显 示 :
“ 是 岁 清 明 节 , 师 忽 示 星 马 暹 越 德 业 , 有 待 怀 德 之 联 络 , 香 岛 德
教 , 犹 须 贵 德 与 张 子 德 泽 , 暨 夙 缘 诸 子 前 赴 宣 扬 等 示 。 众 皆 相 顾 愕
然 , 盖 是 时 世 界 战 争 , 烽 火 正 在 蔓 延 之 间 , 和 平 究 在 何 日 , 遽 言 海
12

外 之 游 , 安 敢 置 信 ? 因 即 请 示 潮 汕 何 时 方 见 和 平 。 师 示 ‘ 期 ’ 字 多
幅 , 以 赠 在 坛 各 人 , 留 为 后 验 。 ”
18

于 是 , 时 年 夏 秋 之 际 , 李 怀 德 便 以 商 人 身 份 前 往 越 南 , 之 后 转
徙 新 加 坡 , 于 一 九 五 二 年 创 立 紫 新 阁 , 号 为 “ 星 马 第 一 阁 ” 。 在
《 德 教 的 概 念 与 发 展 》
19
一 书 中 , 将 一 九 四 七 年 由 林 修 悟 创 立 于 泰 国
曼 谷 的 紫 辰 阁 视 为 东 南 亚 首 个 德 教 会 组 织 。 而 随 后 创 立 的 紫 玄 阁 与
紫 辰 阁 合 并 之 后 成 为 玄 辰 善 堂 , 存 在 至 今 。 而 马 贵 德 方 面 , 则 于 一
九 四 七 年 抵 达 香 港 , 创 立 紫 苑 阁 。 又 于 一 九 五 四 年 继 续 南 下 至 马 六
甲 , 创 立 马 来 西 亚 第 一 阁 紫 昌 阁 。
德 教 在 海 外 经 过 半 个 多 世 纪 的 洗 礼 , 与 各 国 经 济 文 化 政 治 及 社
会 风 俗 冲 突 磨 合 之 后 , 几 经 变 迁 , 其 兴 衰 荣 辱 已 经 深 深 扎 根 于 当 地
社 会 , 活 动 形 式 也 各 有 不 同 。 德 教 作 为 生 发 于 华 人 传 统 文 化 、 成 长

于 海 外 的 华 人 宗 教 , 其 历 史 犹 如 东 南 亚 华 侨 南 下 的 一 部 奋 斗 史 , 探
讨 当 今 各 国 德 教 的 现 状 , 也 就 成 了 探 究 当 今 华 人 华 侨 社 会 生 活 的 一
大 契 机 。 德 教 的 德 生 也 由 最 初 的 潮 籍 商 人 演 变 为 今 日 祖 籍 各 异 的 华
人 。 陈 志 明 认 为 德 教 是 潮 籍 商 人 借 以 保 持 生 意 联 系 及 通 过 慈 善 事 业
提 升 个 人 社 会 地 位 之 组 织
20
, 这 在 早 期 德 教 扬 教 过 程 中 的 确 是 事 实 ,
然 而 今 日 德 教 影 响 日 益 扩 大 , 早 已 超 出 潮 籍 华 人 的 范 围 , 成 为 了 当
今 东 南 亚 地 区 华 人 信 仰 的 主 要 宗 教 。
德 教 在 香 港 曾 经 盛 极 一 时 , 拥 有 二 十 五 间 会 阁 以 及 香 港 德 教 总
会 。 时 迁 事 异 , 今 日 香 港 仅 存 会 阁 三 间 , 其 中 两 间 对 外 公 开 。 然 而
近 年 来 德 教 在 澳 门 开 疆 辟 土 , 林 东 先 生 主 持 的 济 修 阁 的 成 立 使 德 教
在 港 澳 地 区 的 发 展 呈 现 出 新 的 风 貌 。
新 加 坡 德 教 的 发 展 呈 现 出 稳 定 的 态 势 。 现 有 会 阁 约 12 间 , 其 中
一 些 不 对 外 开 放 。
21
以 其 雄 厚 的 经 济 实 力 在 各 国 德 教 活 动 中 占 有 重 要
地位。
13

马 来 西 亚 方 面 , 德 教 发 展 犹 如 星 星 之 火 燎 原 , 十 分 迅 速 。 这 主
要 是 由 于 当 地 华 人 对 于 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视 , 宗 教 信 仰 的 自 由 等 因 素 。
马 来 西 亚 华 人 一 般 聚 居 在 大 中 城 镇 , 具 有 一 定 的 经 济 实 力 。 当 华 人
处 在 马 来 文 化 的 强 势 文 化 圈 中 , 受 到 异 质 文 化 的 压 迫 时 , 便 容 易 对
于 传 承 自 祖 先 的 传 统 有 着 特 别 热 切 的 关 注 和 自 豪 感 , 这 种 心 理 活 动
的 表 现 之 一 便 是 对 于 中 国 传 统 宗 教 的 皈 依 。 德 教 作 为 典 型 的 中 国 传
统 民 间 宗 教 , 不 但 在 形 式 上 表 现 出 强 烈 的 华 人 文 化 特 色 , 在 教 义 上
更 是 大 力 弘 扬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一 贯 提 倡 的 “ 德 育 ” , 强 调 以 德 为
本 。 这 种 情 况 下 , 当 地 华 人 自 然 愿 意 与 德 教 密 切 往 来 , 慷 慨 捐 献 ,
助 其 壮 大 。 而 德 教 秉 持 着 致 力 于 慈 善 事 业 、 回 馈 社 会 的 信 条 , 对 于

社 会 的 稳 定 有 积 极 的 意 义 , 也 得 到 了 马 来 西 亚 政 府 的 默 认 和 支 持 ,
在 政 治 上 消 弭 了 在 其 他 地 区 容 易 产 生 的 障 碍 。
在 马 来 西 亚 的 会 阁 系 统 中 , 东 马 与 西 马 的 德 教 各 踞 一 方 , 形 态 不
同 。 这 渊 源 自 马 来 西 亚 独 特 的 历 史 进 程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 今
天 作 为 西 马 的 马 来 亚 与 作 为 东 马 的 沙 捞 越 、 沙 巴 被 日 本 占 领 。 1945
年 8 月 日 本 投 降 后 , 英 国 又 恢 复 对 马 来 亚 的 殖 民 统 治 。 一 年 后 , 在
马 来 民 族 主 义 者 的 反 对 下 , 英 国 被 迫 放 弃 实 施 马 来 亚 联 盟 的 计 划 ,
然而 1948 年 2 月 1 日 宣 布 成 立 的 马 来 亚 联 合 邦 的 实 际 权 力 仍 在 英
国 高 官 手 中。直到 1 9 5 7 年 8 月 31 日 , 马 来 亚 联 合 邦 才 正 式 宣 布
独立。 1963 年 9 月 16 日 , 马 来 亚 联 合 邦 同 新 加 坡 、 沙 捞 越 、 沙
巴 合 并 组 成 马 来 西 亚 。 1 9 6 5 年 , 新 加 坡 脱 离 马 来 西 亚 独 立 , 形 成 了
目 前 的 马 来 西 亚 。 也 就 是 说 , 1 9 6 3 年 之 前 , 东 马 的 沙 巴 和 沙 捞 越 与
西马在近 代 的 政 治 上 互 相 分 离 , 直 到 今 日 , 作 为 联 邦 的 一 员 , 沙 巴
及 沙 捞 越 相 较 西 马 享 有 更 高 度 的 主 权 , 譬 如 不 同 的 移 民 系 统 、 进入
东 马 的 西 马 人 民 必 须 持 有 护 照 等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不 难 看 出 两 地 的
德 教 发 展 历 程 和 现 状 自 然 会 有 很 大 的 差 别 。 西 马 方 面 , 据 陈 志 明 的
调查
22
, 早 在 一 九 五 四 年 便 在 新 加 坡 紫 新 阁 会 鸾 乩 谕 的 指 示 下 创 立 了
马 六 甲 紫 昌 阁 、 巴 株 巴 辖 紫 英 阁 、 槟 城 紫 云 阁 及 怡 保 紫 明 阁 等 “ 第
一 期 ” 会 阁 。 而 东 马 德 教 会 则 要 迟 至 一 九 六 一 年 才 在 砂 拉 越 古 晋 建
14

立 起 紫 霞 阁 , 成 为 东 马 第 一 阁 。 陈 志 明 将 东 马 德 教 会 这 一 时 期 的 发
展称为 德 教 在 马 来 西 亚 德 教 发 展 的 “ 第 二 期 ”
23
。 在 两 地 德 教 会 特 点
上 , 郑 志 明 则 指 出 : “ 因 地 理 位 置 的 隔 离 , 加 上 不 同 的 发 展 背 景 与
文 化 景 观 , 东 马 与 西 马 是 有 些 差 异 , 德 教 会 在 东 马 的 发 展 有 明 显 的
不 同 , 只 有 紫 系 一 支 独 立 发 展 , 在 组 织 联 谊 上 自 成 系 统 , 虽 然 参 加

了 马 来 西 亚 德 教 联 合 总 会 , 但 也 自 组 东 马 德 教 联 谊 年 会 „ „ 。 ”
24

的 说 来 , 当 今 马 来 西 亚 的 德 教 会 , 加 入 马 来 西 亚 德 教 联 合 总 会 ( 简
称 德 总 ) 的 会 阁 就 有 1 0 0 家 之 多 , 另 有 德 总 之 外 独 立 之 会 阁 以 及 每
年 新 增 会 阁 为 数 不 少 , 难 以 计 数 , 总 共 的 大 约 在 1 5 0 间 上 下 。
除 了 新 马 两 国 , 泰 国 亦 是 德 教 发 展 得 极 为 迅 猛 的 国 家 之 一 。 拥
有 近 百 间 会 阁 。 详 情 见 附 录 一 。
除 上 述 德 教 发 展 得 较 为 稳 定 兴 盛 的 地 区 外 , 德 教 亦 试 图 向 更 广
大 的 华 人 世 界 渗 透 。 印 度 尼 西 亚 、 台 湾 、 日 本 、 美 国 、 加 拿 大 等 地
亦 不 断 有 新 阁 创 立 和 旧 阁 关 闭 。 据 统 计 , 澳 大 利 亚 有 堪 培 拉 之 紫 洋
阁 、 墨 尔 本 之 紫 金 阁 、 紫 成 阁 以 及 悉 尼 之 紫 乘 阁 。 美 国 有 紫 根 阁 、
紫 檀 阁 及 紫 金 阁 。 在 印 度 尼 西 亚 先 后 创 立 五 个 会 阁 , 然 而 “ 安 炉 ”
25
过 程 并 非 一 帆 风 顺 , 其 中 紫 棉 阁 发 展 还 相 对 顺 利 一些。 据 张 新 鹰 考
察 , 德 教 曾 在 八 十 年 代 一 度 登 录 台 湾 的 高 雄 和 台 北 , 然 而 并 未 有 所
成就, 很 快 即 告 撤 除 , 至 2 0 0 1 年 又 于 高 雄 文 化 院 的 鸾 堂 重 新 启 用
26
, 起 色 不 大 , 终 告 关 闭 。 关 于 德 教 在 台 湾 发 展 受 阻 的 原 因 , 在 后 文
将 有 所 阐 述 。 此 外 , 德 教 在 中 国 大 陆 有 向 北 方 发 展 的 趋 势 , 据 称 在
北 京 、 天 津 和 上 海 等 城 市 的 某 些 私 人 供 奉 是 由 在 当 地 经 商 的 侨 商 以
德 教 会 名 义 进 行
27

关 于 德 教 在 各 地 如 何 适 应 当 地 社 会 条 件 的 差 异 而 发 展 , 下 文 将
进 行 详 述 。
第 三 节 教 义 及 信 仰
《 德 教 心 典 》 : 自 四 十 年 代 初 诞 生 于 潮 安 紫 和 阁 至 今 , 一 直 作
为 德 教 经 典 被 德 生 持 诵 。 其 全 文 内 容 如 下
28


15


祝 香 辞 :
缕 缕 清 香 绕 圣 空 ,
香 绕 圣 空 神 人 通 。
神 人 相 通 惟 心 感 ,
心 感 信 香 化 苍 穹 。
南 无 天 云 海 会 诸 仙 真 。 ( 三 称 )
起赞:
阴 阳 分 晓 日 月 尊 ,
浑 浑 五 行 合 乾 坤 。
帝 德 玄 黄 参 化 育 ,
订 立 慧 缘 修 真 根 。
请 德 德 社 诸 真 辞 :
奉 请 东 方 木 德 星 君
奉 请 南 方 火 德 星 君
奉 请 中 央 土 德 星 君
奉 请 西 方 金 德 星 君
奉 请 北 方 水 德 星 君
奉 请 德 德 社 诸 佛 仙 尊
经 文 ( 虔 诵 三 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