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剧作的女性先驱者
——张爱玲影剧文本研究
A Pioneering Female Playwright in Chinese
Cinema and Drama
——A Study of Zhang Ailing’s Film and Drama Texts
赵 秀 敏
ZHAO XIU MI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3
中国电影剧作的女性先驱者
——张爱玲影剧文本研究
A Pioneering Female Playwright in Chinese
Cinema and Drama
——A Study of Zhang Ailing’s Film and Drama Texts
BY
赵 秀 敏
ZHAO XIU MIN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3
ACKNOWLEDGEMENTS
I wish to thank my supervisor, Dr Lin Pei-yi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or here
invaluable advice,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ose teachers and
friends who have helped me in one way or another
during the course of writing this MA thesis.
目 录
绪 论……………………………………………………………………………… 1
第一节 张爱玲的崛起与陨落
……………………………………………… 2
第二节 张爱玲影剧评论与影剧文本概览……………………………… 10
第三节 张爱玲影剧创作研究概览…………………………………………23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28
第一章 电影初始阶段的智慧话语
——张爱玲的影剧评论文本论析
………………………………35
第一节 谈“国计”论“民生”的胸怀 …………………………………35
一、 “中国” 性的强调…………………………………………36
二、 使命性的强调…………………………………………… 38
三、 对社会及人生重大问题关怀的强调………………… 38
第二节 谈“喜”说“笑”的策略…………………………………………44
一、 喜剧力量的强调
…………………………………………45
二、 影剧美学原则的强调…………………………………… 46
三、 细节表现的强调………………………………………… 49
四、 把握公共话语空间观众心理的强调………………… 50
第二章 边缘式论述模式的建立
——张爱玲影剧创作文本文化分析(上)
………………………55
第一节 站在中国主流电影文化的边缘
………………………………… 55
一、 大时代电影主流的声音
…………………………………57
二、 站在中国主流电影文化的边缘……………………… 58
三、 边缘化后面深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63
第二节 边缘化领地的构建………………………………………………… 66
一、 女性凝视语境
…………………………………………… 66
二、 中产阶级视角…………………………………………… 67
三、 将把风俗喜剧样式推向成熟………………………… 69
第三章 中国电影文化中另类空间掘拓
——张爱玲影剧创作文本文化分析(下)
………………………74
第一节 中产阶级进居舞台中央
…………………………………………… 75
一、 “寓言式” 地描画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原态…………75
二、 “象征式” 地勾勒出中产阶级的生命态度…………76
第二节 中国女性电影体裁的确立…………………………………………81
一、 女性主体性的书写
…………………………………… 82
二、 “围墙”内“扭曲”的“释放”
…………………… 91
三、 父权的颠覆…………………………………………………93
第三节 首开香港都市喜剧电影新篇…………………………………… 96
一、 好莱坞式通俗剧模式的建立………………………… 96
二、 多元文化香港都市人物的塑造 ………………………98
第四章 叙事结构的出新策略
——张爱玲影剧创作文本艺术分析(上)
……………………103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之间艺术策略的转换
………………………………104
第二节 “惊险电影”式风俗喜剧叙事结构
——《太太万岁》 《情场如战场》 个案分析
……………107
一、 人物精神历险…………………………………………… 108
二、 “悬念” 情节节奏……………………………………… 111
三、 “轮回”结尾……………………………………………… 113
第三节 “好莱坞”式中国版叙事结构
——《一曲难忘》《魂归离恨天》个案分析
……… 126
一、“类型片”题材,中国式审美习惯
………………………129
二、 爱情剧冲突,东方式文化判断…………………………130
三、 人物塑造,中国式性格内核……………………………133
第五章 叙事结构的倒金字塔式寓意构型
——张爱玲影剧创作文本艺术分析(下)
……………………140
第一节 倒金字塔式的寓意构型
………………………………………… 140
第二节 情节层——营造戏剧性故事
…………………………………143
一、 传统戏剧性结构………………………………………… 145
二、 制造停顿与缓和………………………………………… 148
第三节 人物层——刻画 “一元化”性格 ……………………………151
一、 灵魂挣扎型人物………………………………………… 153
二 模糊型的人物…………………………………………… 154
第三节 主题层——蕴涵深厚的文化寓意………………………………156
一 最优编码的自觉追求………………………………… 156
二 最优编码个案分析………………………………………162
结 论…………………………………………………………………………… 168
主要参考资料……………………………………………………………………172
Abstract
This thesis analyses Zhang Ail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nema and drama. It argues in what ways Zhang Ailing can be seen as a
pioneering female playwright. It also points out the comic narrative style and
socially-engaged stance Zhang Ailing adopted in her film and drama texts,
showing the playwright Zhang Ailing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novelist Zhang
Ailing who seemed to write only about the bleakness of life or concentrate on
“small” issues.
The analysis begins with a study of Zhang Ailing’s film criticisms in order to
trace Zhang’s emphasis on the power of comedy, being close to the common
audienc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details, and audience’ reactions. The thesis
then continues with both cultural and artistic analyses of Zhang Ailing’s film
and drama texts. It compares the fore-mentioned aesthetic ideas of Zhang’s
works with the mainstream Chinese films at that time to highlight Zhang’s
unique female sensibility, middle-class perspective and her rendering of comic
style. The thesis at last scrutinises a few selected texts to examine Zhang
Ailing’s three modes of narration – comic, Hollywood, and reverse triangle.
This thesis aims to reevaluate Zhang’s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and drama history, calling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Ailing and her works. It concludes that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and popularity
of works, the characterisation, the choice of subject matters, and the modes of
narration, Zhang Ailing indeed well deserves to be regarded as a pioneering
female playwright.
中国电影剧作的女性先驱者
——张爱玲影剧文本研究
绪 论
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
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
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
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
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张爱玲
时间:1995 年 9 月 1 日或 2 日。
地点:美国加州洛杉矶罗彻斯特公寓 206 号房间。
人物:张爱玲,女,1920 年 9 月 30 日生。中国作家。
艾丽塔·伊芙雷斯,罗彻斯特公寓经理。
事件:张爱玲去世。无人知。
【背景:夜。月将圆未圆的,像“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
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1]
特写:七十五岁的女房客张爱玲的脸,面颜淡素,平静若睡。镜头拉
开,窄小简素的房间,一床一桌一柜。她平躺在床上,脸微偏向门。
1
月渐渐圆。
月圆了。
9 月 8 日——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中秋节。中午。公寓经理艾丽
塔· 伊芙雷斯因六、七天不见女房客进出,打开了房门……
张爱玲终年 75 岁。
遗嘱:遗体尽速火化。不要葬礼。骨灰撒向空旷无人之处。[2]
“咣”的一声锣响,一个生命退场了。
净默孤绝。
张爱玲谢世八年了。
本文要研究的是张爱玲的影剧文本,用与之对应的电影语言——蒙太
奇式镜头开篇,也算是开宗明义吧。
1943 年春,张爱玲抱着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踏入文坛,
一时间,才女风头,左右无两。其后,春秋移替,日月更迭,身前冷暖,
背后文章,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间,张爱玲在文坛可谓大起大落:
四十年代大起时,年仅二十二岁,文采章华,惊动上海;到五十年代至七
十年代大落时,沉沉三十年,繁华落尽,直若“蒸发”;而至七十年代后
期如今,又犹似“出土文物”般浮出地表,“张爱玲热”之风徐徐吹起,
研究其人其作的专著和文章风声水起,与日俱厚,大学课堂及中国文学史
也都逐步给她让出一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由此,对张爱玲其
人其作的阅读、解读,在她生前死后几度风雨,逐渐形成了气候。终于,
张爱玲在中国文学史上从边缘进入主流,获得定位。
在《绪论》里,笔者将先介绍张爱玲其人、其创作、有关其人其作的
研究概况,以此为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张爱玲影剧文本”勾勒出一个
背景来。
第一节 张爱玲的崛起与陨落
张爱玲(1921-1995)祖籍河北,出生于上海。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本
是北方人豪迈的血液,却是在上海的市声、小弄堂里长大。“南北两种文
2
化气质同时涵养了这位作家的身手”[3],令她在创作中既蕴涵了一种果敢
的批判精神,又相当现实地理解和宽待着大都市里市民们的世俗习气。是
为这个奇女子与生俱来的奇缘。
张爱玲的家庭门第颇为煊赫:祖父张佩伦是清末权倾一时的总理大臣
李鸿章的女婿,官至督察院左副督御史。这种出身似乎使女作家的身上又
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的气质:无声的华丽。但是到了她父亲张廷重这
一代,这个显贵的大家族却是露尽了败落的迹象,女作家的童年、少年时
代正是生活在那个日渐式微的大家庭的庭院里,她用稚嫩的目光和那颗易
感的心去感知着封建家族制度的种种弊端和罪恶,眼见了生活在去势封建
家族院墙中的男男女女的没落与荒凉,苦难与折磨,罪恶与沉沦。这又使
女作家的贵胄气质中带上了一种末日的敏感与凄惶,沁着苍凉,沁着苦出
来的内涵。到了四十年代,当这个从沉落的大家庭走出来的年轻女性用笔
来表述生命时,几乎所有的灵感都在这个大家族荒草稀疏的坟场上生长着,
她打开了那扇脱了漆的朱红大门,数点着里面如烟似梦的陈年故事,勾勒
着这个庭院里的男女们捆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着又相互折磨着损害着,
随着旧时代一起沦丧的末日景象,进而形成了她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人生
体验、心理背景、创作定势和独特的文学魅力。
张爱玲的情恋婚姻惊世骇俗:她的第一个丈夫胡兰成,在相识相恋时
不单是有妇之夫,且惯于拈花惹草甚而狎妓,更是汪伪政府的宣传部政务
次长和法制局局长,曾是中国排名第四号的大汉奸。与这样一个人相恋而
婚,一开始就注定了一种不完满的悲剧成分,不仅造成她情爱心理的曲折,
也令她无论在当时抑或日后都大大为人诟病,成为她在新中国成立后离开
大陆飘零异域的重要因素。她的第二个丈夫是美国人,美国左翼作家赖雅。
结婚时她 35 岁,他 65 岁,似乎谈不上爱情,但解决了她留居美国的身份。
——右派与左派,东方与西洋,年少与年老,激情与淡落,浪漫与现实,
等等,这些既矛盾又相融的特别的经验,在一个用笔来表达生命且是异常
敏慧的女作家身上,远不是一般的生活故事了。由此女作家在创作中打破
了美丽的爱情神话,以漠然的神气把女人们赶入无爱的荒原,不管是小说
抑或电影,也不管是悲剧亦或喜剧,女人们的身上总是淋漓着几许被爱所
伤的锐痛。
3
张爱玲的学养与文化构成贯通中西:她一方面得之于父亲的古典文化
教育,自小便跟从父亲习诵旧体诗歌古文;一方面又受留学英法等国的母
亲熏陶,钟爱西方文化中的一些作家及其风格。中与西、传统与现代,这
两种文化营养浸润出她丰沛的才情,于是我们看到“作家将她的人物无情
地投入新旧文化冲撞所生成的旋涡之中,让人物既追恋着洋场旧梦,又回
顾着老中国的遗存”,“从那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结合的怪胎
身上,不遗余力地表现了中国现代都市社会的‘新惰性、新病态、 新国民
性’”。[4]
张爱玲求学之路一波三折:1939 年,“被目为天才”的她考入英国伦
敦大学,不料却因欧洲战事,战争阻隔了她留英的脚步。无奈,她只好改
入香港大学,没想到造化弄人,在学业未竟之时,烽烟又起,香港沦陷,
她不得不辍学回沪。如此一步三叹,女作家一生都没有拿到一个象样的文
凭。
然而,这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奇女子却出人意表地向文坛交了一
份漂亮得让人瞠目的答卷,留下了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1943
年春,22 岁的她抱着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踏入文坛,笔者根
据其创作的内容、形式及影响,将其创作生涯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高峰期(1943 年——1945 年)
张爱玲一起笔就形成高峰。这在文坛是“传奇”。
从《沉香屑 第一炉香》在《紫罗兰》上发表之始,她的文学才情一
发而不可收,一篇接一篇的小说和散文频频在《紫罗兰》、《杂志》、《万
象》、《天地》、《小天地》、《苦竹》、《古今》等刊物上面世。1944
年 9 月,张爱玲将小说结集出版,取名《传奇》,凡收十篇小说:《金锁
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
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心经》、《年轻的时候》、《花凋》、
《封锁》,计二十四万字。紧接着,1945 年初,又将 1944 年以前刊出的
散文结集出版,取名《流言》,凡三十篇。在这时期的作品中,张爱玲把
自己对人世间最深刻的体验告诉了世人,即:人生是苍凉的,生命只不过
4
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人间是没有爱的,至多只有一层温情的面纱罢了。“她
以独特的心理审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的情感关系,亲子关系和性爱关
系,写出的是无情的亲情和无爱的性爱。”[5] 对这两种基本关系作出否
定性的审视之后,她让人们看到的是生命的空虚、孤独、无望、满眼荒凉、
遍地无奈,具有其超前的现代感。如此时间之短,产量之厚,蕴涵之深,
文笔之好,更兼年龄又是那样之轻,令当时整个文坛目瞪口呆。
二、 第二阶段:探索期(1945 年—1952 年)
这时期的中国社会,盛衰起灭,沧海桑田,抗战胜利,全国解放,整
个历史都在发生着大变易。敏慧的张爱玲本能地感知到这场变易对曾和大
汉奸文人胡兰成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爱恋的她意味着什么。她感到了某种威
胁。起初,她也试图从创作上做出相应的调试,努力寻找着个人与社会现
实的契合点,比如创作了长篇小说《十八春》、中篇小说《小艾》、《多
少恨》(根据电影《不了情》改写)等,作品中表现了在国民党统治下,
下层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灰暗生活,标明张爱玲在新形势下对新的创作出
路的有意识探索。她的探索还表现在创作体裁上的新尝试,如首度涉足电
影,创作了电影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等。电影剧本创作——这
种在当时还相当年轻的艺术形式给她代来了喝彩声。不过小说的反响却有
些暗淡,她的探索有些力不从心,惯写封建大家庭里男男女女随着旧时代
下沉故事的张爱玲,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没有体验,而在一个新社会制度刚
刚诞生、需要塑造英雄的时代,她的笔无论于主观还是于客观,都写不出
英雄来。无奈,她不得不随着变易的时代变易她自己——走开,走开给她
“惘惘的威胁”的写作空间,去做一次生存与创作的突围。
三、 第三阶段:转型期(1952 年—1965 年)
1952 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去香港。三年之后又浪迹美国,从此再没
有回过大陆。
5
在香港三年中,张爱玲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
这两部小说表明张爱玲仍在继续寻找着个人与现实契合的可能性,但是却
脚步蹒跚。《秧歌》中,她把笔从她熟悉的封建家庭的宅院伸向并不很熟
悉的农村,写大陆在共产党领导下土改前后的村民生活。作品中,虽然她
辛辛苦苦地对自己以往的创作原则做着回归和守望:如通过描写时代沉落
中生命的尴尬处境,直抵脆弱的人性底里,揭开人生的“荒凉”与“惨伤”,
但是,作品中的局限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她把农村的“饥饿”问题归咎
为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建立,这种对生活认识的偏狭,注定给创作带来
偏失,同时又因为对农村生活的不够熟悉造成了故事情节、细节上的失真
描写。而《赤地之恋》则是一部失败之作,——张爱玲自己坦承:“《赤
地之恋》是在‘授权’(Commissioned)的情形下写成的,所以非常不满
意,因为故事大纲已经固定了,还有什么地方可供作者发挥的呢”[6] 出
于生存的需要,一向特立独行远离政治的女作家也不得不向政治低下高贵
的头。在小说的创作上,女作家此时已呈强弩之末。
但此时,历史却提供给她一个转型的机会,她的香港友人宋淇,当时
任香港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的制片主任。在宋淇援引下,女作家二度撰写电
影剧本,并进入她个人创作史上电影剧本创作的全盛阶段:《情场如战场》、
《南北一家亲》、《小儿女》《六月新娘》、《人财两得》、《南北喜相
逢》、《一曲难忘》、《魂归离恨天》等一系列电影剧本,此时鱼贯问世,
并在电影院里获得响亮的掌声和可观的票房纪录。这次转型,客观环境的
逼使和基本生存的需要多于主观的自觉选择,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而这“成荫”的绿柳不意间却浓成了她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片天地。
四、第四阶段:善后期(1965 年—1995 年)
这长长的一段时期,女作家的心力和笔力似乎都有些疲倦了,淡定了
许多。她在美国深居简出,有时也还想有所作为,但漂泊异域,生存维艰,
又丧失了她熟悉的写作环境与人物,文思枯涩自不待言,虽也有一些小说
散文新作,如《色·戒》、《谈读书》、《忆胡适之》等,但数量少之又
少,无法形成气候。于是修改旧作成为她追怀以往的梦影回声:将《十八
6
春》改写成《半生缘》(后改名为《惘然记》);将中篇小说《金锁记》
扩写成长篇小说《怨女》。改后的作品,其艺术震撼力没能超过改前的。
此后她的笔墨重点似乎转移到翻译和学术研究方面,1977 年,她出版了关
于《红楼梦》的研究著作《红楼梦魇》,二十二万字,花了她十年心血,
到是颇见功夫。此外,又将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译成英文。
这时,女作家的运笔颇有一些“善后”的意味了。
纵观张爱玲的整个创作生涯,其实真正喷发着卓绝才思、灵动飞扬的
阶段是在她甫登文坛的那一刻,正如同时期的文坛宿将柯灵先生所做的分
析:
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
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
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
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诺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
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
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
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
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
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流苏一流人物的立
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一九四
三年——一九四五年)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
店。”[7]
如前所述,张爱玲在登上文坛最初的两年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她成为
一个杰出作家的使命。她生理年龄的年轻与心理年龄的老道与成熟,以及
作品年龄那蕴味绵邈的恒远劲儿,都不能不引起评论界的注意。
当二十二岁的她扣响《紫罗兰》杂志主编周瘦鹃的家时起,便扣响了
她“闯”进文坛的豪华之门。
当时周瘦鹃凭其直觉与经验,当下就敲定将《沉香屑》“两炉香” 发
表在《紫罗兰》创刊号上,以神速的动作将张爱玲推出历史舞台,替张爱
7
玲及时抓住了柯灵所说的就“只有两年”时间的火候,使“张爱玲”一夕
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而后经过文坛大师迅雨(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的《论张爱玲小说》,
经过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专章讨论,经过台湾学者水晶的
评论文集《张爱玲小说艺术》,经过大陆沸沸扬扬的“评张”之“热”,……
民间与学界共同努力,张爱玲施施然穿越 60 年的时空,逐渐被纳入学术主
流的轨道,形成一个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课题。
1995 年,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公寓里静默孤绝地谢世,给全球华人社
会带来一阵激动,更令张爱玲研究的热度升温,一时间研究论文的数量骤
然上升。笔者在网际网络上查阅,仅从 1994 年到 2002 年也就八、九年的
光景,有关张爱玲创作研究的论文就高达四百多篇,从二十世纪末一直延
续到二十一世纪,尚不见“封笔”之势。特立独举的“张爱玲体”已成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永恒的文学记录:首先,活跃了旧时代沦陷区的
文坛;其次,引起了后世人们对民间的、世俗的文学的重新审视。其三,
“艳异”的“张爱玲现象”令人们的解读目光穿越中国文学发展史以往对
主流文学的专注,而企向“边缘文学”。
但是,将张爱玲的创作情况与研究情况相比照,显而易见出现了一种
失衡现象:按笔者的分期,张爱玲创作的第二阶段“探索期”特别是第三
阶段“转型期”,女作家的主要创作成就是电影剧本,而非小说,但就六
十年的研究情况看,有关女作家小说部分的研究一直占居首位:书写张爱
玲横空出世、问鼎文坛、风华一时、倾城之恋的传奇故事;叙述张爱玲繁
华落尽、零落孤旅、大隐于世的后期掌故;以及沿寻她生活的轨迹展开对
其创作文本的研究,将其生活场景与创作场景交融起来,探索她的艺术世
界等等,形成相当强势的研究气候,散文研究次之,而影剧文本研究却是
相当薄弱的环节。我们若把研究情形用三个板块来形容,分成小说、散文、
影剧三块,列示出来,孰轻孰重则一目了然:
8
张爱玲创作研究论文扫描
小说创作研究
作家文化心理研究
作家审美取向研究
作家独特的艺术表现研究
作品的艺术价值研究
作品的艺术风格研究
作品独特的叙事结构——“张爱玲体”研究
作品的人物世界研究
作品的语言艺术、语言风格研究
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及其意蕴研究
作品中的绘画、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因素研究
作品中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
比较研究
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作品比较
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比较
与海外作家作品比较
与外国作家作品比较
散文创作研究
散文中的审美趣味研究
散文中的文化品格研究
散文中的思想意蕴研究
散文中的风格特征研究
影剧创作研究
影剧创作简介
影剧文本个案分析
9
列示可见,做为小说家的张爱玲门庭若市,而作为剧作家的张爱玲似乎门
可罗雀。不管当时还是后世,大陆还是海外,学统还是民间,谈及她影剧文本
的文章屈指可数,而张爱玲一生除了小说、散文的成就外,其影剧评论、尤其
是影剧剧本的创作令她的创作生命更为富丽,展示了她创作体式与叙述策略的
多元性。如果不解读张爱玲的影剧创作,不解读作为剧作家的张爱玲,那么,
你就根本不能完整地解读张爱玲的其他创作,你就根本不能完整地解读张爱
玲。
笔者就从这里找到起点,找到设立本书命题的研究范围——张爱玲的影剧
创作文本。
第二节 张爱玲影剧评论与影剧文本概览
1895 年 2月 28 日,电影诞生。1896 年 8月 11 日,电影传入中国,上
海徐园公园放映了“西洋影戏”,由此开始了中国电影史的纪元。到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生活着的大上海,已成了中国的电影中心,被誉为“中
国电影之都”,这里不仅大量地放映外国影片,尤其是好莱坞产品,而且国产
电影也由生涩走向成熟。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此时上海的特殊性——即历史上
所谓的“孤岛时期”:1937 年 11 月 12 日,中国军队在日寇的逼攻下,被迫
撤离上海,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与金融教育文化中心被日军占领。
但是此时,英、美、法三国却仍占据着上海市区精华地段的公共租界与法租界,
因为日本当时还与这三国还维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不便进入租界,所以,公
共租界与法租界就成为日军占领区包围中的一块“孤岛”。这种情形持续四年,
“孤岛”形成偏安一隅的相对稳定局面。因而“孤岛”的文艺,较少受到日势
力干扰,出现了一种畸形的繁荣状态,尤其是电影的发展。“孤岛”影业的繁
荣首先表现在有众多影片公司成立。中国当代电影研究者周晓明先生在《中国
现代电影文学史》中介绍,战前上海只有大小七家电影公司,而“ 孤岛”时
期竟先后增至二十多家,这大小二十多家电影公司你争我比地拍着电影,短短
的四年中就拍了 250 余部影片。[8]
这时期,张爱玲不到二十岁,处于文学创作蓄积待发的前一刻。而“孤
10
岛时期”电影业的这种繁荣局面,为生长在电影之都的张爱玲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浸濡氛围。青春年少的张爱玲,恰又是一个标准的电影迷,看电影成了她生
活中的一件大事。她的弟弟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中曾生动传神地
记述了张爱玲对电影的着迷:有一天,她本已随家人去了杭州,可刚一到杭州,
就见到报上登着上海电影院的广告说正上演谈瑛主演的《风》,她马上掉头回
返上海,下火车直奔电影院,连赶了两场,且不胜得意:“幸亏今天赶回来,
要不然我心里不知道多难过呢。”[9] ——对电影的这种迷恋无形中陶冶了
她最初的影剧艺术修养,也提炼了她之于影剧艺术的独特见识,从而使她日后
有了涉足影剧领域的可能性,以至有一天,作为小说家的张爱玲终于在影剧坛
上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成为当时并不多见女剧作家,不仅建立起自己的影
剧文本世界,也在中国影剧发展史上写出独具意义的一笔 。
张爱玲的影剧创作活动起足于影剧评论,而影剧评论在“孤岛”时期是鲜
有人做的,更不要说女性影评人,从中国有电影那天起亦属凤毛麟角。从这个
意义上说,张爱玲的影剧创作活动无疑带有先驱性质。
“电影批评在上海有着较长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尤其是三十年左翼的电
影批评,曾深深影响过一代电影。” 然而“ 孤岛初期的电影批评园地,象影
坛一样显得冷寂。鉴于过去的历史经验,许多滞留在沪的电影文化人强烈要求
尽快重建电影批评。”[10] —— 电影界研究学者周晓明在他的《中国电影文
学史》中做如是描述。而当时的“ 左翼” 电影文化人周楚生也在其《战后的
电影动态及目前的改进运动》一文中焦灼地说:“过去上海的电影所以有若干
进步,不能违饰的,进步的电影批评的建立,实有不可抹煞的功勋。而现在,
在需要用电影来教育群众更迫切,和电影正在与抗战背驰而走入麻醉群众的现
阶段,批评却反而不见了,这在抗战的电影文化运动上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损
失”,对此,他大声呼吁:“为着纳中国电影于正规,我们希望电影批评能在
迅速中被重新建立起来 。” [11]
张爱玲当时完全游走于“左翼”电影文化人圈子之外,身份带着明显的边
缘性,由此,对这来自于“左翼”阵营的关于电影批评的呼吁,她决不可能是
一个自觉的响应者。“她是任性率真的,当然也并没有什么象样的使命感和责
任感”。[12] 年轻的她,仅是凭着对影剧艺术的偏爱以及真正的艺术从事者
的一种可贵的专业修养,认识到影剧艺术要步入正轨就不可偏废影剧批评的常
11
规,进而产生一种自发自觉的行动。而这种自行的电影批评作为,结合历史的
情态去看,就如她的小说为“过去的文坛”“以往的主张的缺陷”做了“填补”
(迅雨语)一样,她也为当时影剧文化发展的“主张的缺陷”做了“填补”,
为影剧业的发展向着秩序化、完善化方面推进尽了一份力。
这时期张爱玲所写的影剧批评文章有十余篇 :
《论卡通画之前途》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秧歌>和<乌云盖月>》
《婆媳之间》
《<万紫千红>和<燕迎春>》
《借银灯》
《银宫就学记》
《<多少恨>前言》
《<太太万岁>题记》
《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
《罗兰观感》
《鸦片战争》
等等。
这仅仅十余篇的影剧批评文章,却构成了张爱玲影剧评论文本世界的金玉
之响。其中要义笔者将在下文做专章解读。
张爱玲的脚步没有停留在电影爱好者、电影批评者的层面上 ,她 又 相
当大胆地向前跨了一步,就这一步,就使她成了电影界——这又一个领地
的先驱者——女性电影剧作家先驱,增写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位
——张爱玲有可能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小说家、女散文家,
然而,观其在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初始阶段,她的作为以及当时的轰动效应,
她足以称得上中国现代影剧创作史上创作最丰厚、最具剧场轰动效应的最
杰出的女剧作家。以下我们将论及这一点。由此,我们研究张爱玲的影剧
创作,至少有四点认识价值:其一,张爱玲在中国电影创作发展史上的独
12
特贡献;其二,张爱玲本人创作艺术的多元性;其三,张爱玲创作的叙事
策略的多元性;第四,张爱玲卓越的喜剧艺术才华成就,这是在她的小说
创作中较少见到的,由此可见,张爱玲并非只会“苍凉”,“苍凉”只不
过是她为小说创作选择的艺术审美定位,是有意为小说创作设定的叙事策
略。以上四点,对完善张爱玲创作的研究、认识一个完整的张爱玲、重新
为张爱玲的小说批评定位以及给她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文学发展史上
定位都有着不能忽视的意义。
以下笔者对作为剧作家的张爱玲的创作走向做一个梳理归纳:
看电影、爱电影、评电影的张爱玲从 1944 年开始“写电影”,到 1965
年,凡二十年间,有断有续,共创作了目下所知的 17 种剧目 :
这是迄今为止笔者统计的完备剧目
1、《倾城之恋》1944 年, 话剧(改编自张爱玲自己的同名小说)。 朱端
均导演,罗兰、舒适主演 。
2、《不了情》1947 年,电影剧本。桑弧导演,陈燕燕、刘琼主演。
3、《太太万岁》1947 年,电影剧本。桑弧导演,蒋天流、上官云珠、张
伐、石挥、韩非主演。
4、《哀乐中年》1949 年,电影剧本。桑弧导演,石挥、朱嘉琛、李浣青、
沈扬、韩非主演。
5、《金锁记》1949 年,电影剧本(改编自自己的同名小说)。未上演。
6、《情场如战场》1957 年,电影剧本(改编自美国麦克斯.舒尔曼《温柔的
陷井》)。林黛、张扬、陈厚主演。
7、《桃花运》1958 年,电影剧本。岳枫导演,陈厚、叶枫主演。
8、《红楼梦》1961 年,电影剧本(改编自中国作家曹雪芹《红楼梦》)。没
上演。
9、《南北一家亲》1962 年,电影剧本王天林导演,丁浩、刘恩甲、梁醒
波主演。
10、《小儿女》1963 年,电影剧本。王天林导演,尤敏、王引主演。
11、《六月新娘》1964 年,电影剧本。唐煌导演,张扬、葛兰主演。
13
12、《人财两得》1964 年,电影剧本。岳枫导演,陈厚、叶枫主演。
13、《南北喜相逢》1964 年,电影剧本。王天林导演,雷震、白露明、刘
恩甲、梁醒波主演。
14、《一曲难忘》1964 年,电影剧本。钟启文导演,张扬、叶枫主演。
15、《伊凡生命中的一天》1964 年,广播剧( 改编自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
琴同名小说)。
16、《玛曲昂娜的家》1964 年,广播剧 (同上)。
17、《魂归离恨天》1965 年,电影剧本。未上演。
回看中国文艺历史,在小说、散文、电影三个文艺领域里同时求存的
人少之又少,而在这三个领域里都获得成就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张爱玲堪
称独步。 以下笔者以时间及文体为界定,来划分张爱玲的影剧创作活动,
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 1944 年:初试啼声,响惊于万座
1944 年,是张爱玲创作翻开刷新篇章的一年,而这一抹新意无疑给她
的生命带来一阵颤栗的惊喜。
这一年,她的创作延伸到剧本创作领域。她将自己的小说《倾城之恋》
改编为四幕八场话剧。张爱玲本人十分看重这一全新的尝试。改编剧本时,
她屡屡请教于文学界前辈、她最敬重的《万象》杂志主编柯灵先生。柯灵
先生在戏剧创作上经验十分丰富,且为人厚达,对张爱玲决不敷衍,对其
剧本得失中肯相见:“结构太散漫了,末一幕完全不能用”。在柯灵先生
的严格指导下,她反复修改,直到开排。其间,张爱玲又借柯灵鼎力,得
以与戏剧大腕大中剧团主持人周剑云晤谈。张爱玲初涉剧坛,还颇有一些
传奇的色彩,三十年后,柯灵先生写回忆文章时,穿过“那逝去的光阴,
飞扬的尘土,掩映的云月”,回看历史的那一刻,做了以下的描述:
那时张爱玲已经成为上海的新闻人物,自己设计服装,表现出
她惊世骇俗的勇气,那天穿的,就是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
14
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蜷的云
头 ——也许是如意。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流言》里附刊相片
之一,就是这种款式。相片的题词:“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
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
应当是快乐的。”周剑云战前是明星公司三巨头之一,交际场上见多
识广,那天的态度也显得有些拘谨 ……[13]
标新立异,先声夺人,腹有诗书,荒荒大气——这样一个张爱玲,令
整日在名媛贵妇、明星艳角中周旋的周剑云也大为震慑。张爱玲如此盛妆,
显示了她对这次会晤的看重与投入。果然,在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社交形象中,她的剧本大受青睐。周剑云不仅接受了它,且隆重纳之:导
演朱瑞均,当年上海四大名导演之一,女主角流苏的饰演者罗兰,是当时
名重一时的艳星,“怯怯的身材,红削的脸颊,眉梢高吊,幽咽的眼,微
风振萧祥的声音,完全是流苏。”[14] 男主角范柳原的饰演者舒适,当时
名噪剧坛,“孤岛时期三家最大的影片公司之一”——国华影片公司的首
席男星,曾与“金嗓子”周璇名甲一方。以上足见该剧阵容强大,用人不
俗——张爱玲如此幸运,但她仍不敢轻慢,剧团排练时,她几乎天天到剧
场关心指点;公演前夕,接连发表散文《写<倾城之恋> 的老实话》和《罗
兰观感》,以这两篇见解精警的妙文,做自我造势:“罗兰演得实在好—
—将来大家一定会哄然赞好的,所以我想,我说好还得赶快说,抢在人家
头里。”—— 直言呼吁,亲力推举,可见其倾注之意,拳拳之心。这种自
推自荐的举止在张爱玲整个创作史上是极其少见的。
此时,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亦已问世,整个文坛
佳评如流,誉赞日隆,故使《倾城之恋》尚未演出早已惊动文坛,上海宣
传媒体也纷纷出动,各种报道连篇累牍。这里引 1944 年 12 月 14 日,《倾
城之恋》公演前,上海《力报》发表的署名噤圆的《<倾城之恋>七绝二首》,
便可见盛况一斑:
座中万掌作雷鸣,曲绘心头欲沸情;
烽火香江鸥梦破,果然此恋足倾城。
15
众口哓哓说扫眉,异军突起海之湄;
可堪幕启灯明夜,弦外声声有鼓鼙。
“无论从编、导、演哪方面说,《倾城之恋》都堪称一流”,[15] 公
演前宣传之势又造得如此足足,于此,一代才女张爱玲的话剧处女作——
《倾城之恋》——这初生的婴儿便在这万扬声中呱呱露世了:由大中剧艺
公司在上海的新光大戏院隆重上演。
初试啼声,响惊万座,一举走红!连演八十场,场场爆满。上海评论
界也趁势而动,史料记载,同一时间七篇剧评争相而出,作者亦属举足重
轻之辈:苏青,当时在文坛与张爱玲齐名、日后中国文学史上“海派”女
作家中堪称一绝的代表;柳雨生,当时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散文高手,日后
以柳存仁的大名在国际汉学界声高望重;陈蝶衣,著名报人、诗人、影人,
主编颇有影响的《万象》、《春秋》杂志……。如今,事隔六十年,《倾
城之恋》话剧的剧本早已不知沦在何处,当时记录《倾城之恋》的“上演
特刊”亦了无踪影,唯有这七篇剧评一一出土,消除了张爱玲影剧创作研
究上的一个盲点。现列举如下,以供日后张爱玲影剧研究学人参阅:
1、 沙 岑:《评舞台上之<倾城之恋>》(1944 年 12 月 21 日《评报 .
新天地》)
2、 无 忌:《细腻简洁——观<倾城之恋 >》(同上)
3、 蝶 衣:《倾城之恋》(1944 年 12 月 23、24 日《力报》)
4、 柳雨生:《观<倾城之恋>》(1944 年 12 月 28 日《中华日报.中华
副刊》)
5、 应 贲:《倾城之恋》(1945 年 1 月《杂志》14 卷 4 期 )
6、 金长风:《倾城之恋》(1945 年 1 月《文友》4 卷期)
7、 苏 青:《读<倾城之恋>》
这七篇剧评是研究此剧的第一手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寥补剧本散失、
剧情不明的缺憾,十分宝贵。这些评论者们或评论剧作家对其小说的改编,
或评论导演的构思,或评论男女主角与其他演员的演技,或评论配乐置景
16
等,有赞有弹,各抒见地。中国“张评”研究学者陈子善先生在《张爱玲
话剧<倾城之恋> 二三事》中介绍说:“赞肯者称此剧不失为‘1944 年至
45 年间的一出好戏’,充满‘情调之美,是‘一首诗,一支悲歌’[16],
作者把“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物描写得如此动人”。[17] 弹贬者则认为
此剧不能“直接有益于国计民生”,“仅仅供于贵族阶级欣赏”,“实在
是一个并不爽快的戏”。[18] 这些否定之声,却也为日后研究张爱玲创作
在当时所体现出的“边缘性”、“非主流性”“不合群性”提供了耐人寻
味的史料。
2、1947 年:涉足电影,旁门而有道
1946年 7 月经柯灵介绍,当时中国有名的年轻电影导演桑弧缘识张爱
玲。桑弧久仪张爱玲文才文彩,特邀张爱玲为其编写电影剧本。张爱玲因
有了话剧《倾城之恋》第一步尝试的成功,又是从小就对电影倍有恋意,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19]
桑、张合作,拉开了张爱玲电影剧本创作的序幕,并以她的才情很快
形成了她电影剧本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本来属于小说家、散文家的张爱玲
在一般人不敢轻“触”的电影领域一展峥嵘,创作了成名电影剧本《不了
情》、《太太万岁》和《哀乐中年》。“这是张爱玲与桑弧合作的‘都市
三部曲’,平凡、破碎的人生背景依旧是苍凉,却没有艳异的空气的制造
与突然的跌落,没有传奇里的人性呱呱啼叫声,只有众生人性默默的挣扎
与肯定,这,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20]
《不了情》是个“简爱式”的爱情故事:出身寒微的家庭女教师与婚
姻不幸福的男主人互慕而生情,但因中间有女方的父亲、男方的旧妻等世
俗的、伦理的、心理的千山万水的阻隔,两人难成眷属。最后,善良而无
奈的女教师挥慧剑断情丝,悄然离去,只留下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与
简爱不同的是,她再没有回归这座爱情的“庄园”。然而,此事虽了,此
情难了,此意难消,遂为怅触绵绵的“不了情”。
桑弧一拿到这个剧本,十分欣喜,立即拍摄。《不了情》成为文化影
业公司的开山之作。阵容自是一番皇壮气色。女主角家茵的扮演者陈燕燕
17
是孤岛时期大名鼎鼎的新华电影公司的“四大名旦”之一,曾主演名剧《雷
雨》、《白蛇传》、《杜十娘》等;男主角宗豫的扮演者刘琼,英俊潇洒,
风度翩翩,气质尊贵高雅,开一代之风,是当时最走红的男星,有“影帝”
之称。 [21]
故事的底色是荒凉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大街通衢每日都在走着的平凡
人。张爱玲一直相信与强调“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总量”,
她也一再感受到时间以及“破坏”对凡人的无情的压力:“个人即使来得
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
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
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张爱玲是在上海“孤岛”的废墟
中捕捉着“荒凉”的意味,而桑弧恰也是在这相同的时空中感受着“惘惘
的威胁”,对其中的荒凉意绪有着深长的回味。故而他运用了自己的沉永
的戏剧风格和娴熟的电影技巧,把张爱玲作品独有的情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22]
1947 年《不了情》公映,卖座极佳。之后,桑弧、张爱玲借此轰动效
应,再度联袂。桑弧提出新的创作构思,张爱玲执笔一气呵成,推出新喜
剧《太太万岁》。这是一出与《不了情》的悲情格调完全相反的轻喜剧,
充满浓郁的世俗气息。剧本写一个为了维护丈夫利益、体谅长辈情绪,一
直利用善良的谎言相夫、侍长、持家的贤淑太太,在一连串的变故中,她
的谎言被一一拆穿而使自己一步步进入被动格局,但她仍顾全大局,又一
步步从被动格局中挣扎而出,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一出家庭生活喜剧,张
爱玲把它写得流丽风趣,编入一连串误会、巧合、逗笑的噱头;而桑弧则
把它导得精巧细致,他此时已过而立之年,人生百感滋味已是久积在心头,
故能将剧本中人物的个性心理,行为意绪,通过熟练的电影技巧生动地传
达出来,形成了他朴素流畅、大方细腻、哀而不伤的独特导演风格。[23]
演员阵容自是一群令人刮目的“硬里子”:相貌极其一般的蒋天流对
应饰演极其一般的、平平常常的太太陈思珍,凭着的是炉火纯青的演技;
而饰演丈夫的张伐、饰演父亲的石挥、饰演婆婆的路珊、饰演姨太太的上
官云珠等,又都是中国影坛何等人物!这一群“硬里子”的主角、配角个
个把戏演得活灵活现,把张爱玲在纸上描画出的“热闹”妥贴地转移到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