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416 trang)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3.85 MB, 416 trang )

戴希朱(1850-1918)
:清末民初地方士绅的
一个生存模式
DAI XIZHU (1850-1918):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周静秋
ZHOU JINGQI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戴希朱(1850-1918)
:清末民初地方士绅的
一个生存模式
DAI XIZHU (1850-1918):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周静秋
ZHOU JINGQI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s, Professor Koh
Khee Heong. This research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his constant guidance,
advice and patience. Two years ago, I was a young student not familiar with the work
of both philosophers and social historians, it is Professor Koh’s patience and guidance
that pushed me towards it. From Professor Koh, I also acquired to use some
methodologies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in my research. Thanks to Professor Koh, I
received field work funding with his strong recommendation; Moreover, he gave me
specific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al with local people and find out raw materials when
I was doing field work in Xiamen in December of 2011 and 2012. My supervisor’s
process of reviewing my thesis would be exhausting, for he not only provided me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but also challenged me with sharp questions. Therefore, I am truly
grateful for what Professor Koh has done for me.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s also go to Professor Wong Sin Kiong, Ong Chang
Woei, Yung Sai-Shing from Chinese Studies and Professor Maurizio Peleggi from
Department of History. From Professor Wong, I learnt how to analyze a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From Professor Ong’s seminar, I knew more about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f Neo-Confusion,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in
meticulous logics has been practiced during the class; From Professor Yung, I was
i


taught how to do research more academically, for instance, how to plan my research
scope, how to find useful information, and how to extract core arguments from raw
materials. From Profressor Peleggi, I also bordered my horizons by acquiri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f history.

I am also grateful to the people I met in the process of my research, who have
offered supports in many ways to this endeavor. Special thanks go to my friends Ge
Yun from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ang Dongli and Yang Xi from Chinese Studies,
and Cao Yin from Department of History, who have put considerable time and efforts
into the comments on my draft.
Last but not least, I wish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my family and friends for their
constant love, companionship and encouragement throughout these two years.

ii


目录
页码
Acknowledgements

i

目录

iii

Abstract

vi

图表一览

v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关于“士绅”的定义

3

第二节 士绅研究的概念梳理

6

一、早期的士绅研究

6

1.社会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7

2.政治史与社会经济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9

二、“精英地方化”与“社会地域化”的士绅研究趋势

14

三、由“地方史”视野到“文化权力”概念下的士绅研究


18

第三节 清代士绅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

21

一、思想史领域的士绅研究

22

二、社会文化史领域的士绅研究

24

三、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结合的士绅研究

29

第四节 论文设定

31

第二章

42

辗转科举:半世羁绊(1850-1890)

第一节 早年的求学生涯


44

第二节 “科举”下价值观之成型

52

一、科举内容与程朱理学

52

二、戴希朱的价值观

54

1.敬

56

2.孝

65

第三节 新晋士绅的崛起

71

一、执着于会试

72


二、社会地位的提升

76
iii


第四节 国家的权威性
第三章

90

自我定位:立足于地方(1890-1900)

101

第一节 变动时局下的价值观

101

第二节 “汲汲功名”的目的

110

第三节 教育类活动:诗山书院的兴建

124

一、建立过程


124

二、建立书院的态度

138

1.现实的考量

139

2.精神的追求

145

第四节 以郭山庙为核心的宗教类活动

150

第四章 纲常节义我维持:废科举前后的自处(1900-1911)

179

第一节 国情

179

第二节 1905 年前的地方实践及其特色

183


一、团练

183

二、修县志

185

三、税收

189

四、宗教活动

192

五、宗族活动

197

1.修建龙潭陂

198

2.田产管理

200

3.提高家族声望


202

第三节 对教育改革的态度

209

第四节 1905 年后的地方实践及其特色

223

一、教育实践

223

二、其他地方实践

238

1.海外关系

239

2.宗族实践

242

第五节 价值观

244


第五章 最后一份坚持:新政权下的自处(1911-1918)

260

iv


第一节 文化与政权的抉择

260

第二节 混乱秩序下的自救

273

第三节

284

族谱的编纂

一、修族谱过程中的态度

285

二、族谱的建构

291

1.本原与诰命


294

2.世次与世纪

299

3.列传

307

4.祀事

315

5.艺文与杂志

318

第四节

县志的纂修

324

第六章 结论

337

附录


349

附录一 劝孝十四咏

349

附录二 募建诗山书院并置膏火启

352

附录三 吕邑侯通禀文

354

附录四 购田条规

356

附录五 《送冯邑侯辞篆入闱》七律二首

357

附录六 诗山诸绅耆禀请通详文

358

附录七 南安诗山大廷乡里图

360


附录八 清康熙版《南安县志》戴姓人物考辨表

361

附录九 民国版《南安县志》文举方面戴氏族人考辨表

362

附录十 戴希朱年谱简编

363

参考书目

390

文献史料

390

今人论著

393

中文书目

393

英文书目


398

日文书目

405

v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rovide and interpret a survival model of a group of lower
class intellectuals, living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se men stayed away from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entre, but
did not detached totally from the state system. Taking a perspective of both intellectual
and local history, the specific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is on Dai Xizhu (1850-1918)
who was living in Fujian (Hokkien). The model shows local gentry such as Dai Xizhu
upheld the core values of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chengzhu lixue 程朱理学),
and practiced it in the local community in order to safeguard regional stability and
maintain social orders.
Both Dai Xizhu’s thoughts and actions reflect the intellectual responses to social
transformations during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Moreover, the local
community of that time displayed a continuation under the complex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 and this is largely due to the persistence of the local gentry like Dai Xizhu
who instilled Neo-Confucian ideals on local practices.

Keywords: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ujian, Dai Xizhu, Local Gentry,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Social Transformation


vi


图表一览
页码


表 1.

《诗山戴氏家谱》历代修撰情况一览表

291

表 2.

新旧谱记传人物比照表

309

表 3.

清康熙版《南安县志》戴姓人物考辨表

361

表 4.

民国版《南安县志》文举方面戴氏族人考辨表

362


图 1.

诗山戴氏宗派分支脉络图一

302

图 2.

诗山戴氏宗派分支脉络图二

303



vii


戴希朱(1850-1918):清末民初地方士
绅的一个生存模式

第一章:绪论

光绪八年秋八月,对于戴希朱——一位来祖籍福建南安大庭诗山的生员而
言,具有着非凡的意义。这名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的地方知识分子,于兹年
正月入福州鳌峰书院,并在鳌峰的秋闱中荣登郑孝胥榜,中式第九十七名。1已过
而立之年的戴希朱,满心欢喜地认为,这是他进取功名、步入仕途的开端;是施
展才华,实现人生理想抱负,大展宏图之志的起点。他也许想不到,此后的六

1


戴希朱<自著年谱(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1997),页

30。
1


次 1 北上会试,均以下第见遗。为了改善仕途不顺的窘况,戴希朱于光绪十
九年(1893)四月议捐内阁中书,虽然此后的春闱中落第依旧,但终身为举
人的戴希朱,自此亦有了炫耀门楣的虚职。如果说屡次会试不中在可预见的
2

范围内 ,那么,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于此时踌躇满志的
戴希朱而言,显是始料未及的。戴希朱更不会料到,他在有生之年,竟然经
历了这个曾承认其身份、赐予其荣耀的清王朝的覆灭。这位清季的知识分子,
在他 69 年 3的人生岁月中,面对动荡的国家局势,其心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身份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其价值观及行动具有哪些特点;戴希朱的活动体现
了与国家及地方社会的何种互动模式,他的一生反映了晚清士绅怎样一种生
存状态的模式,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1

戴希朱于光绪八年(1882)八月,在鳌峰应乡试,登郑孝胥榜,中式第九十七名。次

年春,会试礼部,三月落第,五月归。此后戴分别于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十六年
(1890)及光绪十八年(1892)北上会试,均蒙荐不售;壬辰一年因额满见遗。光绪
十九年(1893)四月,议捐内阁中书,至九月,奉谕旨,准以内阁中书分部行走。光
绪二十年(1894),赴礼部会试,入内阁供职(时值中书省),三月发榜仍下第,乃告
假回籍,得幸避日本犯京之祸。光绪二十四年(1898),再次赴京会试,入内阁供职,
三月仍下榜。闰三月,欲上疏反对康有为等谋变奏章不果,并于是月出京。而第七次

会试,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族人帮斗,最终未能成行。此后再无未赴京会试。
以上内容同见戴希朱<自著年谱(上)>,页 30-45,以及戴希朱<自著年谱(下)>,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2003),页 9。
2

王德昭曾指出:
“科举虽是士子的求荣显之途,然而真得荣显者究属少数。”见王德昭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页 82。
3

戴希朱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卒于民国七年(1918)。
2


第一节.关于“士绅”的定义

在历史长河中,戴希朱并非左右时局的皇亲国戚,亦非叱咤政坛的达官
贵人,然而,作为一介举人的他,却代表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地方知
识分子。对这群地方知识分子的定义,日本学者偏向于“乡绅”或“绅士”
一词 4 ,这是一群由“地方名家、地主、大商人和有官职、功名者等成分组
成”5 的群体。美国学者则更倾向于用“绅士” (gentry)与“精英 ”(elite)
来表达观点。对于“绅士”说,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将其分为狭
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绅士是通过考试和捐纳取得功名的个人, 而广义
的绅士则是一群家族 6 。张仲礼认为,应以学衔和功名来划分绅士集团,无

4

有些日本学者比较偏向于用“乡绅”一词,“将本籍官员 (无论是退职与现任) 与科


举功名获得者视作乡绅”亦成为一种主流观点。见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1368-1911 年)》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页 18。不过整体来说,绅士比乡绅所
指范围更广。见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
《清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
页 94。
5

关于“绅士”的定义,日本学界有三种主流观点。一为“现任官、退任官、未出仕的

秀才举人、候补官僚和有官衔者等五种人组成”的群体;二为“退休在野的官僚及其
子孙”;三为“地方名家、大地主、大商人、高利贷者和有官职、功名者”组成的群体。
见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页 94。然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均有一定的
局限,因此将其融合并总结为文中所述的观点。
6

John King Fairbank,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83),

pp. 32-39. 中文版见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
(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页 32-38。
3


论是通过科举抑或捐纳,只要取得功名,都应归于“绅士”集团 7 。他还将
绅士分为拥有官职及较高学衔的上层集团,以及以生员、捐监生等较低学衔
为代表的下层集团。瞿同祖同意此说,并指出不同于英国的“绅士”(gentry)
8

观念,中国绅士阶层是“一个以非正规权力方式控制地方事务的力量集团 ”,

即“地方精英”(Local Elite)。这个社会集团是由官绅(Official-gentry) 与学
绅 ( Scholar-gentry) 组成的 9。萧公权亦同意此观点,并认为“绅士”(gentry)
是“有官职或学衔的人”10。孔飞力则采用了“精英”(elite)的称呼,并将其
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性精英(National Elite),省区精英(Provisional Elite),以
及地方精英(Local Elite) 11。
中国对于这群知识分子的称呼,早年多用“绅士”一词。而对于“绅士”
的定义,早在 40 年代便出现分歧。费孝通表示,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

7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一一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页 1。
8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页 284。

英文版见 Tung su Ch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 169.
9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页 290-293。英文版见 Tung su Ch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pp. 171—173.
10

Hsiao Kung 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0), p. 316.

11

见孔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

社会结构》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页 4。英文版见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 -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3-4.
4


官僚的亲亲戚戚”12 ;而吴晗则认为,绅士是“官僚的离职、退休,居乡(当
然居城也可以),以致未任官以前的称呼” 13 。近年来,学者多使用“士绅”
一词 14,并在定义上对拥有科举功名以及退官居乡上取得一致的认同。
笔者看来,以戴希朱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可以被称为“士绅”,更
具体地说,他们是“地方士绅”。这群士绅普遍接受过教育,一般多享有功
名(但不一定享有功名),是国家与社会的联络者。然而,他们在国家及省
区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在地方互动的层面上。依靠土地占有、宗族特权以及
对地方事务的管理,他们不仅跻身于“精英”之列,亦成为地方权力的实际
操控者之一。
关于晚清士绅的研究,一般被置于明清士绅研究的脉络下展开考察。下
面本文将首先从士绅研究的概念梳理出发,回顾有关士绅研究的承接关系;
其次,通过探讨士绅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指出该范畴中展开研究的途径,
并重新审视前人对于士绅生存状态研究的不足。

12

费孝通<论绅士>,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上海书店, 1949),页 9。

13


吴晗<论绅权>,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页 49。吴晗亦认为绅士的身份是可

变的,同见页 49。
14

如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页

17-29;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的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人民
出版社,1994);尤育号<近代士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史学理论研究》,2011 年第 4
期,页 99-160。
5


第二节.士绅研究的概念梳理

一.早期的士绅研究

在社会文化史范畴中关于明清士绅的研究,最早是 1940 年本村正一发
表的论文《关于清代社会绅士的存在》。本村在文中比较初步地分析了绅士
的构成、经济地位、政治以及文化立场 15。在此后的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
间,日本学界对于明清士绅的研究,主要经历 了社会史倾向的“国家社会论”,
政治、社会经济史倾向的“乡绅土地所有论”与“乡绅统治论”这几种范式。
中国学者早在四十年代亦开展了对于明清士绅的研究,但在八十年代前,士
绅研究长期处于空白阶段,直至八十年代后该情况出现了好转。西方学界对
于明清士绅的研究,则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系统化与专门化。下文
试图从概念出发,对早期士绅研究的相关脉络进行梳理。

15


本村正一<清代社会に於ける绅士の存在>,
《史渊》1940 年第 24 期;由于时空限制,

笔者未能有幸翻阅此期刊,以上引自巴根<明清士绅研究综述>,《清史研究》2007 年
第 5 期,页 115。
6


1.社会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四十年代日本学界较为流行的是“国家——社会分离”论。代表著作分
别为根岸佶的《中国社会的指导层——耆老绅士研究》 16 和佐野学的《清朝
社会史》 17 。所谓“国家——社会分离”论,即由于古代中国地域广阔,官
僚式的国家权力并没能渗透到乡村级别的基层社会,因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显示出两种迥异的发展模式。根岸佶以此分离论为基础,在书中提出,由于
国家与社会分离,国家权力在基层缺失,士绅便成为了基层社会的实际领导
者,担当着联系代表“国家”的官僚与代表“社会”的民众的“中间人”的
角色。佐野学在同年出版的《清朝社会史》中,也提出“国家与社会游离”
的法则,并指出从战国末期其裂变成的官僚与农民两大阶级,相互隔绝,分
别按照自我方式生活;且普通民众由于与国家处于游离状态,更多的将生活
寄托于宗族、行会、村落等中间社会层。佐野学不同意根岸佶将士绅看作是
社会的代表,在他看来,士绅应被置于国家一方,因为其与代表国家的官僚
阶级并无本质差别。
很显然,两部学术著作均受阶级论影响深远,国家与社会不能够完全对

16

根岸佶《中国社会に於ける指导层——耆老绅士の研究》(広島:平和书房,1947


年)。
17

佐野学《清朝社会史》(東京:文求堂,1948)。
7


立或者分离,著作中对“士绅”之作用以及“中间社会层”概念的引入,本
身就反证了“国家——社会分离”论的缺陷。而关于对“士绅”的定位,代
表“官僚”或“民众”阶层的任何一方说法都不确切,实际上,在国家与社
会的关系中,士绅更像是“媒介者”或是“联络人”。五十年代前便有学者
针对“国家——社会分离论”的缺陷提出批判 18 ,然依旧没有摆脱“阶级学
说”的局限。
在中国学界,吴晗针对皇权与绅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历史上的
绅权曾与皇权共存共治,最后降而为奴;但在地方上,绅士与官僚是共治地
方,并且能够独占知识。 19吴晗对于士绅“独占知识”的认同值得肯定,不
过他分析绅权与皇权关系时显得过于模式化与简单化。潘光旦、费孝通则围
绕“士绅的流动”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在对从康熙至宣统年间的朱墨考卷
研究中得出,清代科举制度虽然为平民提供了入仕的机会,但士绅的流动依
旧主要发生在少数士绅家庭中 20 。
四十年代中国学者的研究,多关注于士绅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缺少对士
18

例如,松本善海便对对“国家——社会分离论”提出质疑,而仁井田 陞也赞同他所

提出的观点。仁井田升《中国法制史研究·刑法》(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59)
页 23。中文版见仁井田升著,牟发松译《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中国法制史研究》(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9


见吴晗<论绅权>,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页 48-55;以及吴晗<再论绅权>,

页 56-65。
20

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
《费孝通文集》第 5 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页 440-455。
8


绅在地方上真实状态的研究。当然,早期的士绅研究仍具一定的开拓性,但
在八十年代之前,长期被中国学者忽视,形成了中国士绅研究的一段空白期。
八十年代后士绅研究的再度兴起,与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思潮有一定关系,后
文将会对此详细讨论。
在西方学界,张仲礼在五十年代,针对马克思(Karl Max)、韦伯(Max
Weber)以及魏复古(Karl Wittfogel)对于中国社会分析的不足,对十九世
纪中国士绅的社会作用进行了研究。他分别从晚清中国士绅的构成及特征、
士绅的人数、其科举生涯以及关于士绅的传记数量的分析中,尝试勾勒出十
九世纪中国士绅的大致面貌。 21由于此前西方几乎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士绅的
著作,经济学出身的张仲礼虽仅为十九世纪的中国社会中的士绅及其社会地
位绘制了大纲性的图景,然《中国士绅》亦可被视为西方学术界研究晚清中
国士绅的第一本专著。

2.政治史与社会经济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日本对于明清士绅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后逐渐深入。在讨论中国封建制

21


Chung-Li Chang,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中文版为张仲礼
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一一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9


的历史分期时,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封建制确立于明末清初 22。小山正明从经
济基础的角度论证此一时期封建制的确立 23 ,重田德则从国家权力的角度探
析均田制瓦解后逐渐形成以土地所有为媒介,至明末清初最终确立封建制度
24

。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引出了探讨明清变革的课题,从而在士绅研究范

畴中,日本学界提出了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倾向的“乡绅土地所有论”以及
“乡绅统治论”。
“乡绅土地所有论”由佐伯有一为源头,他认为明万历间的湖州府民变,
即可被看作为针对“官绅土地所有”的“官绅地主”而进行的斗争 25 。六十
年代后,田中正俊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乡绅土地所有制”,且均认同明
清里甲制度解体后,乡绅不断获得权力,并在名义的土地上进行剥削,最终
形成乡绅的“土地所有制”。 26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日本众多学者都在

22

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分期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中国封建制确立于唐末宋

初,见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二是
认为中国封建制确立于明末清初,后者以小山正明、重田德为代表,下文将会述及。
23


小山正明<明末清初の大土地所有———とくに江南地带を中心にして>,《史学杂

志》第 66 编第 12 号(1957 年),页 1028—1057 ;第 67 编第 1 号(1958 年),页 50-72 。
参见森正夫<明末清初の奴仆の地位に关觉する书小山正明の所论の一检讨>,
《 森正夫
明清史论集》卷一(东京:汲古书院,2006),页 449-478。
24

重田德<清朝農民支配の歴史的特質―地丁銀成立のいみするもの>,《仁井田陞博士

追悼論文集(前近代アジアの法と社会)》第 1 卷,页 387-412。
25

佐伯有一<明末の董氏の变——所谓“奴变”の性格に关连して>,原载《东洋史研

究》1957 年第 1 期(总第 16 期),此据栾成显翻译本,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
选译(第 6 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 304-340。
26

田中正俊<中国の变革と封建制研究の课题>《历史评论》第 271 期(1972 年 12 月)。
10


尝试回应“土地所有论”。代表人物有从赋役、地主佃户制角度进行研究的
小山正明 27 ,有从水利史角度阐释其与乡绅土地所有制联系的浜岛敦俊 28 ,有
结合水利与赋役制度进行研究的川胜守 29,以及以方志与政书为基本材料,
30

对明清之际土地丈量和包揽问题进行研究的西村元照 。以上学者皆力图确

证明季清初“乡绅土地所有”形成的事实。即“乡绅土地所有”的形成与发
展同里甲制度的衰落与崩溃相对应,而“乡绅土地所有”的这一结果最终得
到了国家的承认,并成为体现乡绅利益的机构 31。
然而,“乡绅土地所有论”同样存在不足。单从“乡绅土地所有论”所
依仗的“阶级论”及“社会发展论”范畴来看,岩见宏便指出,唐宋变革时
政治与社会体制同时发生变化,而单用“乡绅土地所有制”强调“划时代的
27

小山正明<明代の大土地所有と 奴僕>,《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62 期(1974 年

2 月);小山正明<明末清初の大土地所有———とくに江南地带を中心にして>,《史
学杂志》第 66 编第 12 号(1957 年),页 1028—1057 ;第 67 编第 1 号(1958 年),页
50-72 。
28

浜岛敦俊<明代江南の水利の—考察>,《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47 期(1969 年 2

月),页 1-62。
29

川勝守<明末江南五府における均田均役法>,《史学杂志》第 85 卷第 6 期(1976 年

6 月),页 887-929;川勝守后期曾有著作:川勝守《明清江南市鎮社会史研究: 空間
と社会形成の歴史学( Vol. 20)》(东京:汲古書院, 1999).
30

西村元照<清初の土地丈量について——土地台账と隐田をめぐる国家と乡绅の对

抗关系を基轴として>,《东洋史研究》第 33 卷第 3 号(1974 年 12 月),页 102-155;
<清初の包揽——私征体制の确立、解禁から请负徽税制へ>,《东洋史研究》第 35

卷第 3 号(1976 年 12 月),页 114-174。
31

森正夫<日本の明清时代史研究における乡绅论について>《森正夫明清史论集》第

一卷(东京:汲古书院,2006),页 561-636。
11


根本变革” 32 多有夸大其作用之嫌。而且,“乡绅土地所有论”忽略了自耕
农的主导地位,高桥孝助便指出应重视国家与自耕农的关系 33,小林一美 34也
支持高桥的观点。同时,“乡绅土地所有论”过分强调了明清之际基层社会
35

的两极分化,忽略了社会作为整体的统一性。山本英史 便针对此问题提出
过批判。而作为以“阶级论”与“社会发展论”为基础的“乡绅土地所有论”,
森正夫更是提出,应跳出“土地所有”的局限,而应结合经济学研究,将士
绅放置在与政治与文化相联系的脉络中去考察 36。
如果说“乡绅土地所有论”是以研究土地与赋役问题为核心展开讨论的,
那么同一时期日本学界的“乡绅统治论”则是围绕权力问题而进行考察的。
“乡绅统治论”的主要代表者重田德认为,乡绅不仅仅是在“经济范畴”中
的土地所有者,而更应是在“社会范畴”中因持有与一定的国家权力而对基

32

由于时空限制,笔者很遗憾没能翻阅原著,此处引自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

士论”>,《清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页 100。
33


高桥孝助<清朝专制支配の成立と“小土地所有者”——清初江南における“重赋”

问题を素材にした場合>,《历史学研究》第 421 期(1975 年 1 月)。
34

小林一美<抗租、抗粮斗争の彼方——下层生活者の想いと政治的、宗教的自立の途

>,《思想》1973 年总第 584 期,页 82-101。另见森正夫关于小林一美观点的论述:
森正夫<民众反乱史の现状と课题——小林一美 の所论によせて>,《森正夫明清史论
集》第二卷,页 3-40。
35

山本英史<七六年の歴史学界——回顧と展望>,《史学杂志》第 86 卷第 5 期(1977

年 5 月)。
36

森正夫<いゎゅゐ“乡绅的土地所有”论をめぐつて>,《森正夫明清史论集》 第一

卷,页 551-560。
12


层农村进行管理的统治者 37。而由于重田德只是对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三角
洲进行考察,高桥孝助则认为“乡绅统治论”缺乏完整性 38,其他一些学者
也指出其“乡绅统治的权力发源不明确”等问题。因此,由于“整个论点的
验证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该理论尚处于“假说阶段”。

39


除了“乡绅土地所有论”和“乡绅统治论”,这一时期一些日本学者也
关注一些其他问题,如士绅与国家、社会组织的关系等,然这些考察并不是
日本学界明清士绅研究的重点,直到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学者才逐渐将视角
从有关经济基础、国家权力的宏观理论,转向地域性的、细致的微观分析。
这一转变与欧洲史学界“社会史”的研究热与“地方史”的兴起不无关系。
七十年代前,西方学界的张仲礼亦在《中国士绅的收入》中通过数据统
计展现中国士绅的经济地位十分雄厚,其平均收入不仅是一般民众的约 17
倍,亦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40虽然张仲礼的数据受到了何炳棣、
费正清等学者的质疑,认为其扩大了士绅的含义及过分相信官方材料致使结

37

森正夫<日本の明清时代史研究における乡绅论にっぃて>,《森正夫明清史论集》

第一卷,页 561-636。
38

高桥孝助<清朝专制支配の成立と“小土地所有者”——清初江南における“重赋”

问题を素材にし场合>,《历史学研究》总第 421 期(1975 年 1 月);<清朝封建国家论
ヘの一视点——重田德氏の清朝地主政權論に寄せて>,
《历史评论》总第 324 期(1977
年 2 月)。
39

40

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页 103。
Chang Chung-Li, 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2).
13


论士绅收入大于实际士绅收入 41,然我们仍可以通过参考这些数据肯定晚清
士绅至少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实力。
总体而言,在七十年代之前,学界的士绅研究无论是具有社会史倾向,
还是政治与社会经济史倾向,大部分学术著作均将中国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
究。研究视野亦多局限于从国家的宏观视角考察中国士绅。六十年代以后,
这一研究范式逐渐发生了转变,部分学者尝试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探究中国
士绅与国家以及社会的关系。

二.“精英地方化”与“社会地域化”的士绅研究趋势

六十年代,西方学者率先将考察士绅的研究视野下移。罗伯特·马士通
过考察明万历至晚清的中国精英流动,指出中国官员的任职在帝国后期,更
多的是凭借个人实力而非家庭背景。并提出“国家精英(Elite of Realm)”
与“地方精英(Local Elite)”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42
此后,人类学家弗里德曼便通过更加地方的视野,来探究地方与国家的

41

见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香港商务印书,2004),页 304。以及费正清《剑桥晚

清中国史(1800-1911 年)(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5),页 9。
42

Robert Marsh, the Mandarins: The Circulation of Elite in China, 1600—1900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61).
14


互动及士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对中国东南地区的宗族的研究后发现,中
国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宗族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具有联络的作用。在宗
族内部,权力多集中于少数士绅手中,他们通过血缘的信念意识整合宗族,
43

以维护其内部的和谐。 这无疑启发了后来的学者将研究视角逐渐下移至地
方,并借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士绅及地方进行考察。另外,魏斐德也以两次鸦
片战争时期的广东地区为例,对当时广东社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他认
为,团练的兴起虽然有助于地方士绅的权力扩张,但同时又会削弱宗族内部
的联系;而经济的因素也造成了家族内部的分化,并会在社会处于危机的时
期显现出来。此外,魏斐德还在导言中直接呼吁学者致力于地方史研究。44也
许是受其影响及启发,七十年代后,学界对中国士绅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令人
鼓舞的新阶段。
七十年代后的士绅研究逐渐转向在较为微观的地方史视野下进行,此一
时期,西方学者多采用“精英”(Elite)一词代替士绅(Gentry)。孔飞力在
七十年代初首先讨论了国家权力向地方精英转移的过程。在他看来,中国传
43

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Maurice Freedman,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6). 另亦有中文版,见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
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4

Frederic E. Wakeman,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 p7. 另有
中文版: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 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页 6。
15


统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够稳定持久,是因为国家与地方精英的合作。而在咸丰
朝以后,为维系王朝生存,国家下放权力,地方精英权力扩大,甚至影响了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因此,他不赞同费正清提倡的中国经历西方冲击后才
转向近代的冲击与回应模式,主张以国家与地方权力的分配角度来探讨近代
中国的开端,提出中国近代的开端不会早于太平天国。因为纵向的不同级的
精英间的同乡关系及横向的国家精英与国家的关系构成了精英间的一体化,
而镇压太平天国结束后,原先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因此导致了地方权力的上
升,以及地方名流的劣化。 45虽然在讨论军事化对应等级时,孔飞力将正统
与异端对立分析,忽视了文化与思想层面的影响,而显得略有呆板,但书中
体现的地方视野仍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施坚雅在 1977 年正式专门讨论区域史,开创了西方学界地方史的先河。
他在编写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中,
从城市史切入,由经济角度出发,将中国分为九大区域,以及八个等级的区
域性的经济中心的模式,并考察了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差异及联系。 46虽

45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中文版见:孔
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
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6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中文版见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中国社会的城乡>,<
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清代中国的城市社会结构>,施坚雅编,叶光庭译《中华帝国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