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30 trang)

Stress patterns of dissyllabic words in beijing dialec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3.26 MB, 130 trang )

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
Stress Patterns of Dissyllabic
Words in Beijing Dialect

杨 璐
YANG L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1


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
Stress Patterns of Dissyllabic
Words in Beijing Dialect

杨 璐
YANG L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双学位硕士(研究)毕业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OUBLE DEGREE M.A. BY RESEARCH
IN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U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KU
2011
2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s, Professor Wang Yunjia from Peking University and
Dr. Xu Zheng from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re. It was their
guidance and advices that instructed me to finish this thesis.
Professor Wang Yunjia introduced me to the magical field of
phonetics, offering countless suggest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complishing this paper. Dr. Xu zheng supported this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onology, with many insightful advices
when I spent one semester study in Singapore.
Also, I would like to give my thanks to all the faculty
members who have offered me help when I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in both two departments.

3


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




汉语语言学界一直对北京话是否存在词重音这一问题存在争议。

争议集中在北京话的非轻声双音节词中,重音模式是否相同,是否存
在左重式、右重式、乃至等重式等重音模式类型。本文设计了 2 个独
立实验:词重音声学关联物测定实验和词重音自然度感知实验。在词
重音声学关联物测定实验中,通过对 8 位发音人各 96 个双音节语音
样本的听辨,试图寻找北京话母语者对不同重音模式的敏感度、以及
不同重音模式之间的区别性特征。在词重音自然度感知实验中,通过
修改 32 个双音节词的声学参数,合成了 32 组分别具有左重和右重两
种重音模式的双音节词对。根据 16 位听音人的判断结果,试图确定
北京话双音节词中是否真实存在左重和右重这两种重音模式。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一、 词重音声学关联物测定实验结果
1. 北京话中,对重音模式的听辨贡献最大的是音节最高点音高、调
域范围和调型。时长和音强的改变只能影响重音模式的完美度,
并不影响重音模式的判断。
2. 北京话双音节词中含上声的声调组合,只需考察上声音节的调型
和拐点后升幅即可判断其是否为重读音节;阳平和去声相连的声
调组合,判断重音模式需比较前后字相对调域;其他声调组合,
4


均可通过比较前后字最高点音高区分右重和左重;
二、 词重音自然度感知实验结果
1. 北京话词重音系统中,存在重轻式(轻声)、重中式(左重)、重
重式(等重)和中重式(右重)4 种不同的重音模式。
2. 在实际语言中,左重式的出现频率较低。等重式的出现频率较高。

关键词:词重音、轻重格式、左重、右重

5



Stress Patterns of Dissyllabic
Words in Beijing Dialect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word stress pattern of Beijing
dialect, aiming to explain the lasting disputes on stress
related questions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argument that
whether Chinese can be seen as a stress language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This word stress related issue is threefold. First,
light syllable/neutral tone words aside, is there perceptible
prominence in each part of any disyllable words? Second, if
there is, is the stress pattern fixed in all disyllable
words?Third, if the stress pattern is fixed, just as it is in
English, which syllable, the former one or the latter one,
carries the stress? If the stress pattern is free, how many
possible patterns are there in Chinese?
This paper conducts two distinct experiments to test these
above questions. Based on the phonetic samples uttered by 8
6


Beijing dialect native speakers, and the judgements made by 15
other native speakers, we can mak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perceptible prominence in certain syllable of disyllabic
words. Also, acoustic correlates are found in these prominent
syllables, including length, intensity, highest pitch, the
curve and range of tone. Analysis based on different tone
patterns shows distinctive features differs from tone patterns

to

tone

patterns.

Listening

experiment

indicates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tress patterns in dissyllabic words in
Beijing dialect, high-low, which is widely accepted as light
syllable, high-medium, high-high, medium-high.

Keywords: word stress, stress patterns

7


目录
1.

文献综述 ............................................................................................... 9
1.1. 轻声词的声学特征及其范围 ...................................................... 10
1.1.1.轻声词的声学特征 ............................................................ 11
1.1.2.轻声词范围的限定 ............................................................ 16

1.2. 北京话词重音相关问题 .............................................................. 19
1.2.1.语音学角度 ........................................................................ 19
1.2.2.音系学角度 ........................................................................ 35

2.

词重音声学关联物测定实验 ............................................................. 37
2.1. 实验设计 ...................................................................................... 37
2.1.1.录音 .................................................................................... 37
2.1.2.听音 .................................................................................... 43
2.1.3.数据分析 ............................................................................ 43
2.2. 实验数据分析 .............................................................................. 45
2.2.1.左重结果统计 .................................................................... 45
2.2.2.按词看轻声、非轻声左重和右重的差别 ........................ 46
2.2.3.按声调组合看轻声、非轻声左重和右重的差别 ............ 68

3.

词重音自然度感知实验 ................................................................... 122
3.1. 实验设计 .................................................................................... 122
3.1.1.录音 .................................................................................. 122
3.1.2.数据修改 .......................................................................... 122
3.1.3.听音 .................................................................................. 123
3.2. 结果分析 .................................................................................... 123

4.

结论 ................................................................................................... 125

5.


参考文献 ........................................................................................... 127

8


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
1. 文献综述
词重音可以被看作是印欧语的典型特征之一。然而作为汉语方言之一的北京
话是否具有词重音,汉语语言学界却一直未得出统一的看法。根据《语音学和音
系学词典》,重音(stress)指的是“某些语言中出现在某些音节上的一种突显
(prominence)”。并且“本族语使用者和语音学家通常觉得很容易决定哪些音节
具有重音”
(参见《语音学和音系学词典》
(语文出版社 2000 年译)
,第 248 页)。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判断一种语言是否具有词重音,应在两个方面得到验证:一
是找到声学数据上的依据;二是找到母语者心理上的依据。
通过整理以往几十年中各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将词重音及其相关问题拆
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北京话中是否存在词重音。北京话中存在轻声词,这早已是不争的事
实。然而在北京话的不含轻声音节的双音节词中,是否还存在着类似于英语词重
音一样的音节之间的重度差别?换言之,不含轻声音节的双音节词,其前后两个
音节是否存在重度差别,这就是研究北京话的词重音问题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问
题。如果北京话非轻声双音节词中前后两个音节是不一样重的,并且这种不一样
重,一方面能够在声学数据上得到体现,另一方面还能在母语者的语感中有一致
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北京话是有词重音的。
这样一来,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是,如果北京话有词重音,那么在非轻声双
音节词中,词重音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法语,还是不固定的,如英语 1?如果固
定,是左重还是右重?如果是不固定的,何时为左重,何时为右重?

如果无论是声学数据还是母语者的语感都证实非轻声双音节词存在左重和
右重两种表现形式,那么下一层的问题就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

尽管对于英语这样有词重音的语言,每个词的重音位置在母语者中是有着高度一致的,即每个词的
重音位置母语者是不会有争议的。在这一点上,北京话的词重音问题既然至今争论不休,就意味着在母语
者中并没有形成显而易见的一致性。

9


以上问题成为近八十年来各家学者争论所在。本章逐一针对这些问题综述学
界的各种看法。并且,鉴于界定轻声词的范围是讨论北京话词重音的前提,下文
中会首先回顾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讨论词重音之前,首先需要界定是研究对象:普通话,还是北京话。以往学
者对词重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类发音人,一类是地道的北京人;另一类是播音
主持专业的学生。与此相对应的是实验语料的不同,一类是引导发音人(地道北
京人)说日常口语中的句子;另一类是引导发音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朗读
新闻题材的文本。基于前者的研究往往冠名以“北京话”词重音研究,而基于后
者的则往往是以“普通话”为标题。
基于以下两个原因,本文将讨论范围限定为北京话。
首先,词重音是一种口语现象。毋庸置疑,词重音作为一种语音形式,源自
于人们口头表达中的节奏韵律变化。标准的、地道的北京语音存在于北京人的日
常口语之中,标准的、“地道的”普通话却只存在于新闻播音中。新闻播音虽然
也是口头说出的,但是就其内容来看,并非真正的口语,而是对书面语的一种朗
读。
其次,从寻找发音人的角度来说,北京话的母语者显然比普通话的母语者更
容易寻找和确定。事实上,即使是那些基于普通话词重音的研究的文章,所请的
发音人也都限定为北京人。与其让这些北京人一板一眼地念书面化的文稿,不如
研究他们在日常口语中的真实发音。后者更能体现词重音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

境下的表现。

1.1. 轻声词的声学特征及其范围
在之前的论述中,我们不断提及“非轻声双音节词”这一概念,强调北京话
词重音问题的研究对象是非轻声的双音节词。这样一来,如何确定“非轻声双音
节词”的范围是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反过来是,如何确定“轻声
词”的范围。尽管在过去五十多年时间里中,对轻声词的研究一直占据了语音研
究的重要位置,但是直到今天,“轻声词”的范围依然没有明确的定论。非但不
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字典和注音读物上的标注也都各不相同,而且差
10


别甚大。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以往轻声词的研究成果做梳理,重点放在如何确
定轻声词的范围这一问题上,尤其是能否找到形式化的将轻声词区别于非轻声的
声学依据。

1.1.1. 轻声词的声学特征
对轻声词的特征描写,最初是以语音学家的听感作为依据的。人们最初注意
到的是轻声音节调值上的特征。
按罗常培、王均(1957),北京话双音节轻声词和非轻声词最大的不同在于,
后字短促,其调值由前字决定,具体调值如下:
1. 阴平后的轻声字读半低调(2 度),如“他的”;
2. 阳平后的轻声字读中调(3 度),如“谁的”;
3. 上声后的轻声字情况两分:
a) 若后字本调不为上声,则读半高调(4 度),且前字读为半上,如“我
的”;
b) 若后字本调也为上声,则情况又两分:
i.

变化同上,前字变为半上,后字为稳固的轻声,读半高调(4 度),

如“耳朵”;

ii.

前字变为阳平,后字上声稍轻,但其调型约略保持(一般低于 4
度),如“小姐”;

4. 去声后的轻声字读低调(1 度),如“坏的”。
随后,随着实验手段的介入,语音学家开始尝试使用声学仪器对轻声音节的
特征做更加详细的描写。林茂灿等(1980)讨论了 29 对前字完全同音,后字有
重读轻读之别的双音节词的声学表现,如“东西”和“东•西”,并从各项声学参
数入手,探讨了轻声词的声学性质。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单念还是嵌入句子中,
轻声词后字的时长都明显缩短,约为重读时该字时长的一半左右。轻声词后字的
能量比重读时少。轻声词后字的音色和重读时有明显差别,主要表现为单元音韵
母向央元音移动。
在音高方面,他们的实验结果和以往人们的语感有些差别。以往由于轻声音
11


节过于短促,人们往往听不出其调型,只能以调值相代。但是林等的实验结果显
示了调型上的特征。尽管受限于发音人数目(一男一女 2 人),得到的结果存在
细微的不一致性,但大体说来,轻声词后字的基频音高完全取决于前字(男女发
音人的表现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总的说来,在平声后表现为短促的高降调(阴
平后为 41,阳平后为 51),在上声后表现为短促的高平调(44 或 33)
,在去声后
表现为短促的低平调(21)。这和之前学者的听感判断稍有不同。
由于林茂灿等(1980)是通过对比轻声词和其相应的正常重音的双音节词的
声学表现来发掘轻声词的声学特征的,因此其研究对象仅限于北京话中的“辨义
轻声”,即依靠轻声来区别词义的双音节词对。而根据曹剑芬(1986,1995),,
除了“辨义轻声”,还有一种非对比性的轻声,如“瞧瞧”、

“姑娘”,并较辨义轻
声数量更多。因此曹的实验以一男一女两个发音人所发的各二百多个轻声词为材
料,重点讨论非对比性轻声词中后字的声学特征。受限于篇幅,我们并没能看到
这二百多个词的具体内容。
在音强方面,曹的结论和林等(1980)类似,即轻声音节的音强不一定比前
一音节弱,并且由于男女发音人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更表明音强对“轻”这一
性质的贡献不大。
和林等(1980)一样,曹同样发现音高,尤其是调型的表现在轻声音节中较
为一致。她进一步将轻声音节的调型归为两类:一种是阴平、阳平和去声后面的
中降调;一种是出现在上声后面的中平调。并指出调型的特征在轻声听辨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2。值得注意的是,和林等(1980)的研究结果一样,上声后的
轻声音节起点音高并不比其他几声后的高,这罗等(1957)的听感判断不同(认
为上声后的轻声音高最高)。因此,曹又对叠字型(如“妈妈”)轻声词的音高做
了统计,结果显示,轻声音节收尾点的音高值决定了人们听感上的高或低3,也
就是说,尽管轻声音节共享的声学特征很多,但是收尾点的音高值尤其易为人们
辨认。这说明当前字声调不变时,改变后字音节结束点的音高,能够改变该轻声
词在听感上的自然度。

2

据曹(1986)
,林焘(1983)所发现的将轻声词“大•爷”的后字人工缩短之后,听成轻声的比例反
而下降,正是说明了调型对听辨轻声的重要性。
3
听感上的高或低,指的是之前的非实验研究中人们的普遍主观感受,如罗常培、王均(1957)


12



此外,曹还着重探讨了轻声音节元辅音的特点。包括清辅音浊音化、擦音或
塞擦音缩短并强频区下降、爆破和乱纹减弱甚至消失;单元音向央元音靠拢、复
合元音动程缩短;鼻音尾消失转化成元音的鼻化色彩。
和林等(1980)一样,曹的实验也证明,虽然轻声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时长
缩短,但是音节时长短并不是轻声音节的标志性特征,对听辨所起的作用有限。
王韫佳(1996)得到的结果与林等(1980)接近:阴平后轻声音节调值为 41,
阳平后为 52,上声之后为 33,去声之后为 21。可以看出,轻声音高变化的幅度
小于非轻声,这样的结果也与前人所提到的轻声从听感上动程缩短的特征相一
致。同时,王韫佳还从音理上解释了这种轻声音节与其前非轻声音节音高组合上
的合理性。她指出,由于阴平有下降的调尾(参见吴宗济、林茂灿,1989,第
158 页),其后轻声的起点音高相对略低;而阳平是升调,导致其后轻声的起点
音高最高;去声是降调,使其后轻声的起点值最低。上声情况稍微特殊,由于上
声本身是低调,而两个低调相连在北京话中是不完美的组合(连上变调即说明了
这一点),因此上声后的轻声音节刚好是上声音节升尾的延续,是个相对的高调。
由于“高”的特征重要,调型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这可以从王韫佳的实验结果中,
上声后的轻声调型上的不稳定(有时是平调,有时微升,有时微降)看出来。
劲松(2001)重新分析了对比性轻声词的声学特征。她的实验结果基本上支
持了以上结论。她同时解释了轻声音节的音强(包括最大振幅和总能量)“并不
总是”大于前字音强的原因:轻声词中前字和后字的音强比值和同音的非轻声词
中的音强比值存在高度一致性,也就是说,由于不同音节结构的自有音强彼此之
间差别很大,是前后音节结构的对比影响了它们的音强比。但是如果比较同音素
的轻声词和非轻声词,就会发现轻声词的后字永远比非轻声词的后字音强较弱。
综上所述,通过声学分析所得到的轻声音节的声学特性有以下四点:
1. 音长较正常音节(无论是跟其前字比,还是跟同音素的非轻声词后字比)
更短,但短多少规律性不强;
2. 音高的规律性最强,表现为阴平、阳平和去声后为降调,其中阴平和阳
平后的轻声音节降幅较大,上声后为中平调;
3. 音强比同音素的非轻声词的后字弱;
4. 音色模糊,主要表现为辅音浊音化、元音央音化。
13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有关音高分析中,调值的拟定是在轻声词内部完成的。
也就是说,从 1 度到 5 度的跨度是以轻声词内部音高最低值和最高值来确定的,
并没有考虑前字。而根据王韫佳(1995),轻声词中,尽管后字的调域下限难以
确定,但是调域范围和调域上限都明显低于前字;此外,当处于相同的语音环境
下时,轻声词中前字的调域上限4明显高于非轻声词中的情况,这说明非轻声音
节与其后轻声音节的轻重对比不仅导致后字在调型和调值上的变化,还导致前字
调域上限的上升。事实上,根据劲松(2001),轻声词和非轻声词前后音节的调
域平均值可表示为图 1:

图1

轻声词和非轻声词前字后字调域及调域下限平均值(单位:赫兹)

图 1 中每个方框表示音节的调域范围,方框内部数字为调域宽度;方框下部
数字为调域下限,单位均为赫兹。
由此可见,在划定轻声音节音高维度时,还应将前字的调域特征考虑进来。
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发音实验和声学分析来确定轻声音节的声学特征的。林焘
(1983)则通过语音合成的方式来验证音高、音长和音强这三种声学参数在听辨
轻音5时所起的作用,结果和声学分析的有些不同。
通过改变可轻读(是否轻读可区别意义)的双音节词中后字的音强、音长和

4

据王(1995)
,调域上限指的是各个声调的音高最高点。
按林焘(1983)
,他所讨论的是“轻音”的性质,而非“轻声”
。通常认为,轻音的范围包含但不限

于轻声,具体差别会在下节中谈到。
5

14


音高三种参数,发现音强的改变几乎不会影响对一个词是“重重型”还是“重轻
型”的判断。
而对于一个重重型的双音词,当后字起点音高不太高的时候,随着后字时长
的缩减,听成“重轻型”的比例会上升,“不能分辨”的比例虽然也上升,但不
明显。这说明音长在听辨轻声时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要受到起点音高的制约。
这种制约也恰好验证了王韫佳(1995)和劲松(2001)关于轻声词后字调域上限
较前字大幅降低的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林改变音长的方法是将第二音节从结尾
处开始切去一段长度,并没有改动音节的开头部分。因此尽管缩短音节之后听成
轻声的比率上升,但以后字阳平为例,缩短之后听为轻声时的调型仍为升调,与
之前所认为的“阳平后轻声调型呈降调”似乎不同。同时进一步改变音高的实验
也证明,音高在听辨北京话轻声音节时的作用不那么大,不过起点音高的作用相
对大于终点音高,这也和王韫佳(1995)所谈到的轻声音节调域下限规律不明显
相吻合。同时,林焘的研究表明,调型的升降所起的作用比较小,并且音长越短
时,作用就越小。因此林认为调型的升降并非轻声的本质特点。
王韫佳(2004)的合成听辨实验得出了和林焘(1983)不同的结果。她在检
验时长对轻声音节听辨的影响时,避免了缩短音节时对调型的改变。实验结果显
示,在判断轻声音节时,音高的作用大于时长。这和之前对轻声音节的声学分析
结果相吻合。
以上学者的研究,既有依靠发音实验来寻找不同的轻声词所共享的声学特征
的,也有通过合成听辨实验来测定影响轻声词的感知的声学依据的。由于实验的
关注点不同,得出了一些看似矛盾的结论。这说明从大量实际语音中得到的某些
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尽管客观存在,但可能对母语者的听辨来说并不重要,如轻
声字调型上的特征、结束点音高的特征,即并非区别重轻型和重重型的区别性特
征;而通过合成听辨实验所得来的对于感知来说“至关重要”的声学特征,如轻

声字起点音高和音长,可能对于描写一个自然度较高的轻声词来说仍不完备 6,
如:若不考虑调型,虽然可能还是会听成“重轻式”,但是自然度要打折扣,如
林焘(1983)所提到的当“姨•姨”的后字呈平调时——终点音高较高,虽然大

6

参见王韫佳(2004)


15


部分人还是听成“重轻式”,但认为是呈疑问句的“姨•姨”,可见调型和终点音
高对轻声词自然度的影响。由此带来启发,对于词重音问题,或许也同时存在影
响可懂度的特征以及只影响自然度的特征。

1.1.2. 轻声词范围的限定
对轻声词的范围,或者说如何界定轻声词这一问题,不但历来的学者们没有
得出统一的结论,各种工具书中的标注也标准不一。
张洵如(1957)的《北京话轻声词汇》,收录的轻声词多达 4351 个(含多音
节轻声词,但不太多);徐世荣(1963)的《普通话轻声词汇编》则趋于保守,
收录轻声词 1028 个;鲁允中(1995)的《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则收录了轻声
词 1713 个(转引自施仲谋 2002);1996 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轻声词分为
必读轻声词和可轻读可不轻读的轻声词,前者共 2882 条(转引自陈小燕 2004)。
到 2002 年修订版,必读轻声词的数量下降到了 2245 个(转引自陶媛 2006)。
不同工具书在收录轻声词时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轻声词范围界定的
困难。这种困难一方面来自于描写对象的不同,如张洵如的《北京话轻声词汇》
(1957)中收录的是“从几种民众文艺小说与报纸杂志及实地口语搜集而来”的
轻声词,力求真实地描写北京口语,因此所收轻声词较多。大部分其他词典将描
写对象限定为普通话,因此收录轻声词较少。并且,从《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

本之间的对比看,时代越久远的版本收录轻声词越多,这或许和近些年某些没有
词汇重音的南方方言对普通话韵律特征的冲击有关,这种冲击使得普通话中原本
必须读轻声的双音节词,变成可轻可不轻了。这同时说明,作为一种口语中的语
音现象,轻声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此外,造成不同工具书中轻声词范围存在
差距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界定轻声词时,缺乏统一的、形式化的、可操作的依据,
这使得不同学者更多地是凭借自己的语感和听感做判断。
巴维尔(1987)提到,轻声字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使用规则的轻声”,另
一种是“一般术语无法定义的„„轻声”。前者指助词、量词、方位词(出现在
双音节后字位置),和重叠动词的后一个成分。后者指一些重叠名词的后一个成
分、一些同义复合词的后一个成分以及其他各类词的第二个音节,如“篱笆”。
16


但这样的划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巴维尔还强调,轻声词和非轻声词最大的差别
在于非轻声词后字的声调即使在某种语境下失去了,也可以在另一种语境中得到
恢复。这种辨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依然不够明确,例如他并没有说明
如何判断声调是否“失去”,是听不出是什么调,还是听起来像其他调。
宋欣桥(1990)从声学特征的角度区分轻声词和非轻声词。他认可曹剑芬
(1986)的实验结果,认为北京话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两种调值,一个出现在阴平、
阳平、去声后面,调型为短促的低降调,调值拟为 31;另一个出现在上声后面,
调型为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拟为 44。根据这两种调值可以确定轻声词。据宋,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应将该双音节词划分为轻声词:
1. 前字为阴平、阳平、去声,后字本调为阴平、阳平或上声,但实际读为
短促的低降调时,如“休息”;
2. 前字为上声,后字本调为去声,但实际读为短促的半高平调时,如“火
候”;
3. 前字为上声,但读为半上(没有变为阳平),后字本调为上声但读为短促
的高平调时,如“本子”;
4. 当后字轻读,且声母和韵母难以还原时,如“糊涂”([tu]—>[du])
通过以上规则可以看出,宋在划分轻声词时采取了较为保守的方法:只将那

些后字轻读之后和原有调值相差甚远的词算作轻声,而上声之后的阴平、阴阳去
之后的去声,则由于后字本字调和轻读之后的调型相近而作保守处理,不归入轻
声词的范围。
宋还指出了一种上上相连的特殊情况。即当前字上声已经变为阳平,后字即
使轻读,也不能算作轻声词。曹(1995)同样提到类似论述。宋认为,本字调为
上上相连的双音节词的唯一轻声形式是“半上+短促半高平”,如“斧子”,若前
字变为阳平,表示后字的上声调值仍有保留,因此“没有形成固定的轻声调型”。
但是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根据王洪君(1995),这种调型上的差异来自于两
条音系规则——轻声规则和连上变调规则——施用顺序的不同:对于“斧子”这
一类后字无意义的双音节词,其卜一出现就已经呈后字轻声的状态,轻声规则施
用之后,连上变调规则失去了可以应用的环境;而对于“想想”这类词,后字有
实际意义,连上变调规则发生在轻声规则之前,因此当轻声规则施用的时候,前
17


字其实已经变成阳平,因此遵循的是前字为阳平时的轻声规则——后字读为“短
促的低降调”,这完全符合上面第一条判断轻声的依据,因此,“想想”、“小姐”
这类词,只要后字不再保持上声的调型,而被读成一个短促的低降调,就应该被
判断为轻声词。
值得注意的是,宋文还区分了“轻声”和“轻音”,并认为“轻声”是一个
词在经历了长期读为轻音之后慢慢固定下来的一种语音形式,范围远远小于轻
音。读为轻音的字,原有调值依稀可辨,只是从听感上较轻;读为轻声的字则已
经完全失去原有调值。现在看来,他所提出的读轻音的词,其中除去那些已经固
定下来、永远都读不出本调的轻声词,剩下的那部分,如果这种读为轻音的状态
不只是语流中的偶然状态,而是固定在共时层面上的一种轻重音格式,那么就应
该是日后词重音争论中的“非轻声左重词”了。
史定国(1992)在划定轻声词时,首先将轻声划分为规律性较强和规律性不
强两类。前者包括:助词,如“~的”、“~了”;构词上通常读作轻声的音节或语
素,如“爷爷”、“蘑菇”;历史悠久的名词后缀,如“~子”;某些可兼作象声词
的动词的尾音节,如“扑腾”;动补式双音合成动词的后一个语素,如 “~来”、

“~去”;部分连词的后一个音节,如“还是”。
在审定后者时,史考察了 5 本通用工具书中全部轻声词,把共现次数大于等
于 4 次的轻声词作为备选词,然后从声调结构入手按照两条原则进行审定:一是
如果轻读字调接近理论高度,且与原字调差异较大的,划为轻声;二是若轻读字
调与理论高度差别较大,或虽差别不大但与自身原调值大体吻合的,一般不选。
这说明他和宋(1990)一样,对轻声词的界定采取了保守的态度。
同时,史还考虑了双音词中语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当后字是词缀时,更倾
向于划分为轻声。
鲁允中(1995,2001)也将轻声分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两类。前者属于封闭
性词类,为数不多,可穷尽描写;后者数量大,无规律。他的有规则的轻声的涵
盖面较史定国(1992)多出了:常用意义较虚的词素,如“这么”;单音节动词
的重叠形式,如“看看”。他认为不规则的轻声需要逐词审定。为此他提出 4 项
审词原则:凡以轻声区别意义的词都标为轻声;凡按北京话口语习惯只有轻声一
种读法的都标为轻声;凡大多数北京人口语里读轻声的都标为轻声;凡只有单说
18


时可读轻声、跟其他词相结合时多不读轻声的,不标为轻声,如“看见”。但由
于“大多数人”的标准难以划定,这样的审词标准依然存在操作上的困难。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尽管各家学者对轻声声学关联物的意见大体一致,
但是具体哪些词是轻声词,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这种争议的存在导致在词重音
的研究中,很难确定“非轻声双音节词”的范围。因此,在以往的词重音实验研
究中,之所以不同学者结论不同,除实验方法上的差别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
材料选择上的差异:受限于实验规模,几乎所有学者都无法穷尽式地选择北京话
中全部的双音节词作为考察对象。这样一来,导致了以下两种情况的产生。
一是在词重音研究中,过分回避轻声,将全部轻重格式“疑似”轻声的双音
节词通通排除,导致研究结果“右重”。如林茂灿等(1984)的研究,详见下文。
二是词重音的研究中 “非轻声双音词”范围选择过宽,和轻声研究中所界
定的轻声词范围有所交叠。换言之,可能有一部分双音节词,既作为轻声词出现
在对轻声特征的研究中,又作为非轻声词在词重音的研究中扮演“左重式双音词”

的角色。从而引发了一些学者对左重词存在与否的质疑。
事实上,尽管轻声词和词重音的研究通常是分开进行的,但轻声词和非轻声
双音词共同构成了北京话双音节词的韵律系统,并且在实际语言中存在大量两读
词(可轻可不轻,在有些语境下轻,有些语境下不轻),这都说明了即使在共时
层面上,轻声双音词和非轻声双音词之间仍然存在流动性。因此,在本文的实验
中,我们不会特别回避轻声词,而是将轻声词纳入到词重音的考虑范围之内,以
便更加清晰明确地寻找轻声和非轻声左重式之间的界限。

1.2. 北京话词重音相关问题
1.2.1. 语音学角度
和音系学家试图寻找北京话词重音的底层形式不同,语音学家更侧重于对北
京话的词汇重音做共时的、平面的描写,他们更重视实验和声学分析所得来的证
据。

19


1.2.1.1. 是否存在词重音
纵观八十年来各家学者对词重音有无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其中
认为北京话是存在词重音的观点始终占大多数。
(一) 存在词重音
大部分学者认为,除轻声词外,北京话双音节词中前后两字存在重度上的差
异。
黎锦熙(1936)指出,在多音节词中(包括双音节词)是存在不同音节之间
的重读与否的。
自此之后,和黎锦熙持相似观点的学者有徐世荣(1956,1958)、H. A. 斯苤
式涅夫(1959)、赵元任(1979)、厉为民(1981)
、殷作炎(1982)、季国清(1983)、
陆致极(1984)、林茂灿,颜景助,孙国华(1984,1990)、巴维尔(1987)、端
木三(1999)、王韫佳、初敏等(2003)、王志洁和冯胜利(1998,2006)、史宝

辉(2004)、王彩豫,王群生(2007)、杨彩梅(2008)。
(二) 不存在词重音
认为北京话没有词重音的学者数量有限。
高名凯和石安石(1963)在概述性质的《语言学概论》中,只承认汉语有轻
声,明确指出“汉语没有词重音”。
虽然在已出版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汉语没有词重音”的学者较少,但是在当
今汉语语言学界,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学者持这样的观点。他们要么认为北京话非
轻声双音节词前后两字根本不存在重度差别,要么承认有重读差别,但是认为这
种差别是自由的、随机的,并没有语言学上的意义。
(三)只存在“轻重格式”,不存在词重音
近些年,随着对词重音研究的深入,又有一些学者对北京话的词重音提出了
新的看法。他们在肯定语音形式上的“词重音”
(前后字具有声学数据上的差异)
的同时,否定了那种将北京话的词重音等同于印欧语如英语中的词重音的观点。
认为英语中的词重音是会影响词汇的“可懂度”的,即重音位置的改变能够区别
意义,汉语中与之相类似的是轻声。至于非轻声双音节词中前字和后字在重度上
的差别,由于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只能够影响语言的“自然度”,因而不属
20


于“词重音”范畴。持这样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沈倍蕾、毛世桢(2006)、曹剑芬
(1995,2008)。
以上学者所讨论的具体细节会在下节谈到。
罗常培和王均(1957)在提到汉语的轻重音问题时,采取了较为不确定的看
法,认为“不能说汉语里根本无所谓轻重音”。可见大致说来,他们还是认同汉
语(此处指北京话)是存在词重音的,只是没有进行明确的论证。
在本文中,我们将再次使用实验的方法寻找词重音存在与否的证据,即是否
存在双音节词前后音节重度上的差别。至于这种重度上的差别究竟属于音系学层
面,还是仅仅存在于语音学层面,则由于本文并不涉及理论归属方面的讨论,仅
将就北京话双音节词的重音模式做共时层面的描写,因此不做深究。这样,第一

种和第三种看法可以算作一种,即都承认双音节词重度上存在差异。至于这种差
异该命名为“词重音”,还是“词的轻重格式”,在本文的框架下并不重要。不过,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依然遵从大多数学者的叫法,将研究内容限定为北京话的“词
重音”问题。
1.2.1.2. 词重音的位置和判断依据
在那些承认北京话中存在词重音的学者中,对词重音的位置是否固定有不同
看法。可分为右重派,
“左重”
“右重”两分派,和“左重”
“右重”
“等重”三分
派。
除依靠自身语感来辨别不同重音模式的学者外,大部分使用实验来验证这一
问题的学者之间之所以存在这样大的分歧,主要是实验方法不同所致。通常说来,
测定双音节词词汇重音的位置和种类,可以采取单念和嵌入句子中两种方式进行
实验。对于那些使用单念的方法测定词重音的学者来说,实验结果相对简单和清
晰,即对每一个具体的双音节词而言,判断其重音位置比较容易。一旦将双音节
词放入句子中,重音位置就相对模糊,不易判断,同时规律性会变弱——即出现
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时,同一个词的重音模式不一定完全相同,同时,不同被试之
间的共性会减小。一方面,这是因为有了语句重音的叠加,词汇重音被遮掩,甚
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因此对重音位置的判断变得不易。另一方面,句子中不
同位置的词,所承担的语句重音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这导致出现在句子不同位
21


置时,同一个词的重音模式有所不同。再者,由于语句重音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被试对实验材料的理解,当这种理解出现偏差时,或是当有的被试过于紧张
时,就会导致不同被试之间缺乏共性。
(一)


右重派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北京话的词重音固定在双音节词的后字上。
徐世荣(1956)认为“按北京音说话,双音缀词的重音格式有两个:一是前
重的,
‘重轻’;一是后重的,
‘中重’。”根据他的例词,
“重轻”式指的实质上是
轻声词,如“椅子”、
“木头”等。因此非轻声词的重音模式就只剩下“中重”一
种。他同时认为,
“绝大多数”
“双音缀的词”有着固定的重音格式,但不排除有
少数例外词重音格式两可。
赵元任(1979)认为双音节词中,前后两个音节要么都带正常重音7,要么
前字带正常重音,后字带弱重音(即轻声)。而当两个音节都带正常重音时,重
音模式是前轻后重:
“(双音节)或者是前轻(非轻声)后重,或者是前重后轻(轻
声)”。
林茂灿等(1984)首次用实验考察词重音问题。他们通过听辨实验研究了一
男一女两个发音人对普通话 103 个两字组的朗读结果,发现“大多数听音人认为
m(男性发音人)说的有 91.2%,f(女性发音人)说的有 88.3%为后字比前字重”,
并据此认为“在正常重音条件下,北京话目前并无一定要读前重的两字组”。这
实际上首先是承认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的存在,并认为北京话双音节词的重音模
式为固定的右重式。然而我们必须要注意三点问题。首先,林等的结论是基于对
个体发音人(一男一女共两人)的研究而得出的,因此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北京
话的真实面貌有待商榷;其次,词表的数量不足以充分证明“北京话无一定要读
前重的两字组”这一结论。尽量林等在选词时照顾到全部可能的声调组合(16
种)和词的内部结构(5 种),然而说有易说无难,正如王志洁等(2006)所说,
这一百个左右的双音组,“占《现汉》中总数约为三万的双音词的三百分之一”,

若要得出不存在左重式的结论,考察面确实嫌窄。
7

他将汉语话语中的重音分作三种:正常重音、对比重音和弱重音。其中对比重音指的是处在句子中

的强调位置上的音节所带的重音,已经脱离了词重音(stress)的层面,上升到句重音(accent)的层面,
因此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22


同时,实验采取呈现双音节词表,并在实验室中录音的方法,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不能保证所得到的语音材料真实反映两位发音人的口语。这是由于为保证
录音时的清晰度,发音人可能将这些词当做生词,故意将前字后字都念重,这也
是徐世荣(1956)所说的“如果说话时非说这些词不可,说话人把它们看成生词,
怕对方听不懂,就要说得慢一点,两个音缀(音节)中间距离大一点,清清楚楚
念出来,于是两个音缀成了均等的重音。”第二是让发音人孤立地念出每个词的
发音,实际上是把这些测试词放入最大的韵律边界——停顿——之前,而根据王
韫佳等(2003)的实验结果,当一个双音节词身处大的韵律边界之前时,后字更
容易读得重,即其重音模式倾向于右重。这样一来,统计出来的右重词可能多于
实际情况。
此外,林等没有解释那些被大多数听音人判断为“非后重”的双音节词的重
音模式。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这样的双音节词占男性发音人样本的 8.8%,女
性发音人样本的 11.7%。 事实上,这些词恰恰就应该是“左重式非轻声词”。
林茂灿、颜景助(1990)在研究轻声词声学参数的同时,重新讨论了轻重音
问题。作为对 1984 年文章的进一步深化,他们正视了之前提到的那些被忽视了
的读为左重的实验材料,首次承认 “在实际语言中,人们确实能听到‘重中’
型,即前字比后字重一些”。但他们同时强调,
“目前还没有一个两字组被不同人
一直读作‘重中’的”,因而他们认为“重中”式仅仅是“中重”式在语流中的

一种变体,而无法和“重中”式并列作为对立分布的两种重音模式。
在实验方法上,林等此次较 1984 年有所修正:实验材料(两字组)嵌在句
子之中呈现给发音人,发音时只要求将标出的两字组念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之
前讨论的“真实度”的问题,但实验材料依旧处于最大的韵律边界——停顿之前。
林等在附录里这样解释:不同于非声调语言,汉语中陈述句和疑问句的所谓“降
调”和“升调”不体现在 F0 的变化,而是体现在“音域宽窄高低的变化”,因此
韵律边界对词的声调模式的影响尚不确定,是以依旧使用停顿之前的实验材料。
史宝辉(2004)同样通过实验证明了和林等(1984)相似的结论。他首先通
过实验发现“与时长、音高、调值等相比,国外文献中意见比较一致的元音音强
(能量)更能说明重音的位置”,并据此对六组汉语语料进行了重音测量,得出
汉语的基本音步结构为抑扬格的结论,即 “双音节词的重音在后面一个音节”。
23


但是,史的“音强是重音最重要的声学关联物”这一结论是在英语的词重音实验
中获得的,并没有得到汉语实验的支持。因此,只使用“音强”一个声学参数测
定北京话重音的位置,显得证据不足。事实上,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无论是对
轻声词的研究还是对词重音的研究,都表明音强对于听辨北京话重音作用很小8。
(二)

词重音的位置 “左重”和“右重”两分

肯定北京话存在词重音的同时,黎锦熙(1936)认为双音词重音位置并不固
定,因此应当使用“逐词审听”的方法,用重音符号来标注具体双音节词词汇重
音的位置。
斯苤式涅夫(1959)认为双音词内存在三种轻重程度不同的音节,即重读音
节、次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指出次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差别在于前者“用力
比较小,声调仍旧听得出来,只是稍微不清楚一点”。他把后者看做是轻声,据
此,次重读音节就应当是存在于“重中”或“中重”格式的“中”音(殷作炎
1982)。不过,他并没有给出次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相应例词或能够证明它们

之间差别的声学数据。
厉为民(1981)认为在双音节词中,重音既可以在前字,也可以在后字:
“不
同词的重读音节可以在词首、词末或词的中间,即都属于不固定重音”。
殷作炎(1982)是从后字的重度来考察词重音的。他的观点和斯苤式涅夫
(1959)相类似,认为普通话音节强度应分三等:重音、中音、轻音。除轻声词
外,双音节词重音模式为“中重”和“重中”。并指出中音的特点是“语音上调
值不变,声韵母也不变,只是同重音相比,音域较小,音量较弱,持续的时间较
短。”这和通过实验得出的轻声的声学特征有本质差别。
同时,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音和自身语感,统计了双音节词后字
为轻音、中音和重音的在比例,并且指出中音的存在是为了区别词义、词性、构
词方式、词和非词、词的用法和同音词的。
殷的研究固然比斯苤式涅夫(1959)更进一步,但他对中音和重音的判断(即
一个双音节词是中重式还是重中式)仅以自身语感为依据,没有经过语音实验的
证实。而他所举的有些重中式和中重式的对立,在今天看来差别并不明显,如按

8

关于北京话非轻声词的词重音的声学关联物,详见下节。

24


照殷的判断,
“攻击”为重中式, “公鸡”为中重式,读者可尝试体会其中差别。
陆致极(1984)高度认同殷作炎(1982),并通过声学实验考察了“重中”
式和“中重”式的声学性质。具体说来,他研究了殷作炎(1982)所举的“重中”
式和“中重”式的双音节同音词共 9 组的 4 项声学性质,分别是:前后字的音长、
前后字的相对强度、前后字的相对能量和前后字的音高。根据他的研究结果,无
论单说还是嵌入句子中, “重中”组都表现为前字和后字时长的比值明显大于

“中重”组。前字强度最高点和后字强度最高点的比值大于“中重”组。前字能
量的面积和后字能量面积的比值大于“中重”组。同时“重中”组前字的音域广
于后字, “中重”组后字的音域广于前字。
陆的实验存在几点值得探讨的地方:首先,实验材料数量过少,只有 9 组。
实验所用的句子也只有 18 句。因此实验所得到的重音位置不同时前后音节的声
学特性是否具有普遍性则是不确定的。其次,陆并没有使用听辨实验检验其所使
用的例词,如 “攻势”和“工事”、
“攻击”和“公鸡”,是否真的具有不同的重
音模式。根据笔者及其他一些北京人的语感,这两组词都不存在明显的左重和右
重的差别。从理论上讲:如果真的存在“攻势”和“工事”在重音模式上的对立,
也势必会迅速迫使左重那个词的重音进一步左移,成为轻声词。除此之外,对于
如“公鸡”这样的偏正结构复合词,重音模式并不稳定,需要取决于说话人要强
调的是“鸡”的性别还是动物的种类(参见杨文昌 2007)。相反,并列式复合词
如“攻击”,由于前字和后字几乎没有语义差别,重音模式不易受语义影响。因
此,不能据此认为“攻击”和“公鸡”的差别就是右重和左重的差别。
王韫佳、初敏等(2003)通过对连续话语中双音节词的听辨实验,证实出现
在语流中的北京话双音节词在重音模式上存在“左重”和“右重”的区别。她们
以新闻播音系的学生为发音人,从其所念的 300 个句子中截取了 1898 个双音节
韵律词,并请 21 位听音人进行听辨,判断重音落在前后哪一个音节。将认为重
音落在前字的人数大于或等于 15 的韵律词定义为前重词(左重),将认为重音落
在后字上的人数大于或等于 15 的韵律词定义为后重词(右重),其他则为等重词。
在这样的定义下,她们发现,全部双音节韵律词中,前重词所占比例约为三分之
一,后重词所占比例约为五分之一,等重词所占比例将近二分之一。这样的研究
结果和林等(1984)对孤立词的实验结果差别显著,显示了连续话语中的词和孤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