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Page 1 of 166.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
阮秋水
现代汉语―老‖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NGHIÊN CỨU ―LAO‖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ĐỐI CHIẾU
VỚI CÁCH BIỂU ĐẠT TƢƠNG ĐƢ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硕士论文
专业:汉语语言学
专业编码:60220204
2016 年于河内
Footer Page 1 of 166.
Header Page 2 of 166.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Ƣ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
NGUYỄN THU THỦY
现代汉语―老‖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NGHIÊN CỨU ―LAO‖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ĐỐI CHIẾU
VỚI CÁCH BIỂU ĐẠT TƢƠNG ĐƢ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Hán
Mã số chuyên ngành: 60220204
Ngƣời hƣớng dẫn: PGS.TS Phạm Ngọc Hàm
HÀ NỘI – 2016
Footer Page 2 of 166.
Header Page 3 of 166.
声明
我保证,本硕士论文《现代汉语“老”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
表达形式对比》是我自己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
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是根据自己调查所获的资料与数据进行
分析和总结而成,没有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
品成果。
特此声明
2016 年 12 月
阮秋水
Footer Page 3 of 166.
i
Header Page 4 of 166.
致谢
在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已经得到了河内国家大学外国语大
学中国语言文化系的各位老师,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与帮助,尤其是本系
的范玉含副教授。作为我的导师,从论文选题、内容开展到文章修改,
在百忙之中先生都尽量抽出时间过目并提出宝贵意见,在指导老师的热
衷关怀和悉心的指导下我已经完成本论文。特在此谨向范老师表示深深
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在此还要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Footer Page 4 of 166.
ii
Header Page 5 of 166.
摘要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
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 。例 如:古代
汉语中的一 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为
例,它的用法则 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 扩大规律,通常我们 所认为
“老”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
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
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
本论文采取考察方法、统计法、描写、分析以及对比法进行研究,
阐明现代汉语“老”的特征及其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研究结果表
明:现代汉语“老”是一词多义。除了表示“年岁大”的基本义之外,
还拥有较多的派生义。“老”既可以当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又可以当
词素去构词。所以汉语“老”的组合能力很强。
现代汉语的“老”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较为复杂,除了“lão”
作为汉语借词外,还有其它 “già”、“cũ”等种表达方式,要根据具体
的语义环境才能确定。在考察结果分析基础上,本文已经尽力弄清现代
汉语“老”的特点及其越南语里相对应表达形式考察。“老”既可以当
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用,又可以当做词缀去构词。作为称谓语,“老”
可以放在特指姓氏名词之前,又可以放在姓氏之后或者第二和第三人称
代词之后,有时还可以放在通称或者一些亲属称谓词之前,构成称谓结
构,有的是中性的,有的有褒贬之分。论文撰写完毕之后希望能够为越
南汉语教学与翻译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 】
:现代 汉语“老”;词;词素;越南语
Footer Page 5 of 166.
iii
Header Page 6 of 166.
目录
声明......................................................... i
致谢........................................................ii
摘要.......................................................iii
表 - 图目录.................................................vi
前言.........................................................1
第一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5
1.1 多义词概说 .............................................5
1.1.1 多义词的定义 ........................................5
1.1.2 多义词的义项划分 ....................................6
1.1.3 多义词的义项关系 ....................................7
1.2 前缀概说 ...............................................8
1.2.1 前缀的定义 ..........................................8
1.2.2 前缀来源 ............................................9
1.2.3 前缀的特点 .........................................10
1.3 对比研究概说 ..........................................13
1.3.1 对比研究的定义 .....................................13
1.3.2 对比研究的方法 .....................................15
1.3.3 对比研究的应用 .....................................16
1.4 “老”与越南语中的汉越借词 ............................18
1.5 现代汉语“老”的相关研究现状 ..........................19
1.5.1 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19
1.5.2 在越南的研究情况 ...................................22
Footer Page 6 of 166.
iv
Header Page 7 of 166.
第二章
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的考察与分析——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
达形式对比........................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1 现代汉语的“老”一词的基本义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2 “老”的派生义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3 “老”的反义词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4 “老”一词的词类考察与分析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4.1 “老”作为形容词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4.2 “老”作为副词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4.3 “老”作为动词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5 现代汉语的“老”一词的搭配能力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5.1 作为形容词的搭配能力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5.2 作为副词的搭配能力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5.3 作为动词的搭配能力 .......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第三章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素的考察与分析——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
达形式对比........................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3.1. 现代汉语的“老”作为词素的义素考察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3.2. 现代汉语的“老”作为前缀的构词情况考察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3.3. 现代汉语的“老”作为称谓语成分的情况考察与分析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3.3.1 “老”在称谓词语中的搭配情况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3.3.2 现代汉语的“老”作为称谓语及称谓组合中的感情色彩Error!
Footer Page 7 of 166.
v
Header Page 8 of 166.
Bookmark not defined.
结语..............................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参考文献....................................................24
附录.........................................................I
表 - 图目录
(图一)“老”的甲骨文 ...................................... 24
(图二)“老”的金文 ........................................ 24
(图三)根据鲁迅代表著作所搜集的语料得出来的结果 ............ 46
(图四)现代汉语“老”的使用频率(根据所搜集的语料) ........ 64
(表一)“老”作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 32
(表二)“老”与有生命名词搭配的词语 ........................ 40
Footer Page 8 of 166.
vi
Header Page 9 of 166.
前言
1.选题理由
现代汉语多义词是词汇学的一个重点。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词都
是从基本义派生出来若干个与本义相关的词义。这种派生义往往与人们
的思维联想联系在一起。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多义词确实是重点、难点
之一。学习者需要将多义词和同音词区分开来。“老” 是现代汉语一个典
型的多义、多功能的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作为词素时,其构词能力
也较强。可以说,“老”一词具有复杂性,一直以来深受汉语研究者的
高度重视。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 “老” 一词 进行过研究。
本人在学习与研究汉语过程中,从《现代汉语大词典》和前人的研
究中发现 “老” 是一个多义词。除了基本义是 “不年轻” 以外,还有较多
的派生义。特别是作为前缀的时候,“老” 的基本义虚化了。尤其是
“老”参与称谓,成为现代汉语称谓组合中的一部分,其用法更为复
杂。经过探讨前人对“老”的研究,本人得知,一方面由 “老” 的活跃
性,词义丰富,用法多样,另一方面,虽然前人从不同角度对汉语的
“老” 进行了阐述论证,但仍不够全面、完善且缺乏系统性,因此还可从
新的角度去论述,探索。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关于“老”一词的相关
问题本体研究空间很大。
至于越南语与现代汉语的“老”相对应的表达形式更是一个有趣的
问题。 当 “老” 作形容词时,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有 “già”,“cũ”, “lão”。
其中,“lão” 是从汉语的“老”借来的汉语借词,但是进入了越南语以
后,这个“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判断其
词义。而“老” 作前缀时,情况更加复杂,因为词义被虚化。越南汉语学
Footer Page 9 of 166.
1
Header Page 10 of 166.
习者因为对“老”的了解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加上对越南语相对应
的表达形式并不是一对一的。因此,在学习与使用该词的时候遇到不少
困难。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拟定选择 “ 现代汉语 “老” 研究——与越南语相
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作为汉语专业硕士论文课题,希望能够阐明“老”
的语义、用法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从而联系到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
式,指出汉越两者之间的异同,为越南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2.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1) 弄清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的词类、词义、用法以及搭配能力;
(2) 弄清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素的搭配情况及用法;
(3)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通
过统计、分析、对比等研究方法促使中越对 “老” 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
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进一步肯定汉、越两种语言的相互关系。论文
撰写完毕将会为越南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3.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所提出的目的,本论文将要完成如下任务:
(1)对本课题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行综述;
(2)对现代汉语多义词“老”的词义及搭配能力乃至“老”作为词素
的构词能力进行考察分析;
(3)将现代汉语的“老”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对比,指出
两者之间的异同。
Footer Page 10 of 166.
2
Header Page 11 of 166.
4.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 “老” 一词。“老”是一个较活跃的词,其作为词
素时构词能力也比较强。从词类而言,
“老”最常见的是作形容词,也
可以作为词缀,另外还可以当副词、动词用,特别是“老”可以作为现
代汉语称谓组合的成分。因此,为了丰富本论文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
汉语的“老”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
至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包括 “lão” ,“già”,“cũ” 等词,由于
时间及能力的关系,本人不深入考察越南语的这三个词的词义和用法,
而是在前人对越南语的 “lão” ,“già”,“cũ” 等词相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进行对比,阐明其间的异同。
5.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论文将采取如下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1)考察统计法:对现代汉语的“老”及其构成的词和词组进行统计并
归类;
(2)分析法:对“老”一词的词义、兼类现象以及作为前缀等方面进行
分析;
(3)对比法:将现代汉语的 “老”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对
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此外,本论文还采取引证法、例证法、推理法等。
6.语料来源
本论文的语料来源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国与越南的现当代文
学作品及剧本等。
7.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目录及参考文献之外,共分三章:
Footer Page 11 of 166.
3
Header Page 12 of 166.
第一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的考察与分析 —— 与越
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第三章
现代汉语“老”作为词素的考察与分析 —— 与
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对比
Footer Page 12 of 166.
4
Header Page 13 of 166.
第一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1.1 多义词概说
1.1.1 多义词的定义
迄今为止,一词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定义。《论现代汉
语多义词词义的内在联系》(张莉,1997 年)认为多义词是在一个词性
之下包括着几个相对稳定存在着的又相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多义词词
义之间存在着义通、义类、义反等内在联系。
《对多义词义项演化与并存问题的一点思考》(徐小婷,2005 年第
3 期)认为多义词是一种重要的词义类聚现象。历时上义项的分化和融
合,义项的增多和减少的综合演化过程造成义项的并存。同时,基于联
想的心理机制使得多义词义项共时并存。而在运用中义项并存既有消极
作用又有积极的修辞用法。
《现代汉语词汇讲义》(钱玉莲,2006 年)简单解释了多义词的定
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几个意
义之间的渊源关系。
例(1): 送 sòng:① 把东西从 A 地运到 B 地:送信; ② 赠给:她来
给我送礼;③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大家都来给她送行; ④ 丢掉:断
送。
例(2):坏 huài : ① 品质恶劣,有害: 他是坏人;② 人体、东西
受了损伤: 地球就要被他们破坏了;③ 质量差,不完美 ;④ 表示程
度深:她被吓坏了。
以上两个词是多义词,或者说一词多义。
Footer Page 13 of 166.
5
Header Page 14 of 166.
1.1.2 多义词的义项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它的意义大都是单义的,也就是说
它只有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它的本义。但是,一些词在长期的使用
过程中,在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其它意义,使得这个词变成了多义
词。
基本义
词义
转义(派生义):比喻义、引申义„„
多义词的基本义就是经常使用的那个意义,也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使
用频率最高、作用最显著的那个意义。例如:“快”的基本义表示速度
大、与“慢”相对;
“天”的基本义是“天空”。
越是日常交际中的常用词,越是历史悠久的词,多义词的分布越
多,多义词义项的数量也越多。因为义项的增加一般都是在语言的运用
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会有转义,转义一般包括比喻义和引申义
两种。其中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是通过
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
例如:“海”
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东海、大海。
引申义:大的。如:
“他真是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茫茫。
除了引申义和比喻义以外,转义还有借代义、特指义、象征义等类
型。转义的产生是在长时期的语言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凝固和稳定
的结果,是静态语言词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与动态应用中的
临时的引申、比喻、借代、象征等修辞方式尽管有着密切的关系,却也
Footer Page 14 of 166.
6
Header Page 15 of 166.
有本质的区别。
1.1.3 多义词的义项关系
我们都知道,多义词有多个义项,并且各个义项之间的地位是不平
等的,通常有一个义项是最为常用,基本的一项。其他的义项都是根据
这个通常的基本义项引申转化而来的。所以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或
多或少的存在着联系。由基本直接引申出来的义项,和基本义的关系比
较大,因此这样的两个义项之间区别就相对较小。如果是由基本义间接
推导出的义项,如比喻义,这个时候新义项和基本义之间的关系也就比
较远,两者区别比较大。
多义词义项关系相关的文献有很多,最初谈到多义词义项关系的有
《试论一词多义的内部联系》(高庆赐,1978 年 3 月)
。另外,《词的义
层》(洪成玉,1996 年)提出了多义词“义层”的概念。认为多义词的
不同意义地位并不相等,有层级分别。义层的形成促进了新的同义系统
的形成。
《论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的内在联系》
(张莉,1997 年)就义项产
生以后,将多义词的不同义项间的联系归纳为:辐射式、链条式、复合
式三种形式。同时,作者还对多义词词义内在联系类型分为:义通的联
系、义类的联系、义反的联系三种。
《汉语词汇学》
(葛本义,2001 年)中就多义词的界定及其几种意
义关系做了详细的说明。作者认为多义词的常用义和基本义关系密切,
在一般情况下。多义词的其他义项,都是在这一个意义上直接或者间接
产生出来的。同时,作者还强调多义词在某一发展阶段上,有且只能有
一个基本义。
《认知世界的有效手段:多义词和同义词》(李翠屏和廖军,2003
Footer Page 15 of 166.
7
Header Page 16 of 166.
年)也曾对多义词的义项做过类似的分析,将多义词的义项发展分为三
种:连锁型、放射型、连锁放射复合型。
此外,《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初探》
(邢志群,2011 年)中提出四个
词汇排序的基本原则。对多义词的顺序安排不但从词频角度,更从语义
语用及跨文化等方面予以综合分析,对多义词的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多义词的各项意义之间有内在的关系。因为多义词的各项意义都是
由它的本义或基本义经过引申或比喻性的用法派生出来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非常密切。
从历时的角度来看,
“本义”是一个词当初的意义,“转义”是在本
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意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各个义项有使用频率上的差别:常用义成为基
本义、非常用义成为一般义。
1 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门;○
2 驾驶:开车;○
3
例 (3):开 kāi:○
4 使显露出来:开发、开采;○
5 起始:开始;○
6
扩大、发展:开括;○
7 举行:开会;○
8 放在动词后面、当结果补语:
设置、建立:开国;○
9 舒畅:开心。
躲开;○
1.2 前缀概说
1.2.1 前缀的定义
1940 年,《学术杂志》弟 2 期上发表了汪馥泉先生的《语汇试论》
,
该文探讨了派生词的问题,提出派生词有“前附及后附两类”
,前附的
如:“阿姨、阿公、老王、老大”
,后附的如:
“桌子、盖子、石头、鸟
儿”。并且该文还特别提出“词缀”是“一个不能独立成语的语素”。这
说明当时对词缀的贴附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吕叔湘从语素的特点出发,认为语素在具有“不单用,但是活动能
Footer Page 16 of 166.
8
Header Page 17 of 166.
力较强,结合面较宽。有单向性,却只位于别的语素之前”的特点时,
叫“前缀”。
还有一些学者是从构词法的角度给“前缀”下定义。朱德熙认为
“词缀”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把词缀粘附在词根上的构词方式叫
‘附加’”
。而“
‘词缀’都是定位语素,有前置的叫‘前缀’
”。
任学良提出汉语的词缀属于附加式构词法,认为“词头、词尾、词
嵌”(即前缀、后缀、中缀)是“词干”
(即词根)的“附加成分”。而
“前缀”是“词根”的“前加成分”。它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
义。但是部分前缀在与一些特定语素结合时,仍带有一定的词汇意义。
而它们的所带有的词汇意义往往是虚化了的词汇义,如“老”在姓氏
前,“老林”、
“老张”等有一种亲切、熟悉的含义。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老”当前缀时:紧密附着于词根的语素,
中间不能插入其它成分,并且它的位置是固定的——位于词根之前。语
义上是高度虚化的,所以只具有语法上的意义,而没有词汇意义。
1.2.2 前缀来源
大多数前缀都来自古代语言,由实语素通过意义的虚化而来。王力
先生的《汉语史稿》认为前缀“老”形成于唐代。
前缀具有自源性。这里的自源指的是从本民族语言发展而来。反
之,从外来语中吸收来的词则是他源性词。
“在词缀自源和他源的问题
上汉英差异比较大,汉语中的词缀以自源为主,同时也受到外来语言某
种程度的影响。汉语的典型词缀都是自源的。”我们说典型词缀是汉语
中的实词经过历时的演变而形成的,是实语素经过推移、发展而来的。
又拿前缀“老”来说,王力先生认为“词头‘老’字就来源于形容词
‘老’字,最初是表示年老或者年长的意思”。
Footer Page 17 of 166.
9
Header Page 18 of 166.
孙常叙也说过“老”在六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前缀化的倾向。而且前
缀“阿”也是自源的。
朱茂汉在他的《名词前缀“阿”和“老”的形成和发展》中说,前
缀“阿”最早是动词,有“依靠、保护”等含义。到了汉代“阿”作为
前缀已经形成。虽然“阿”作为前缀在普通话中很少出现,但是它在
吴、粤、闽、客家等方言中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第”也是一样,
“古汉语里已经从‘次第’的‘第’分化出词头‘第’”
。
因此,我们说汉语的典型词缀都是自源性前缀。
1.2.3 前缀的特点
前缀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1)前缀在构词位置上具有定位性
前缀语词根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始终位于词根之前,如“老”,
“老
板、老虎、老师、老大、老娘”„„。值得注意的是,现今词汇中有
“马老、李老”一说,即“姓氏+老”的情况。我们说这里的“老”虽
然利于后边,但它不是词缀。因为我们在说“马老、李老”时,一般是
用来称呼年纪的、资历深的老先生,郭良夫称“这种情况最好把它看成
是具有实义的中心语素更好”,而不应看作词缀。所以以前缀“老”为
例,我们说如果某种语素可以成为“前缀”
,那么它的位置就应该固定
在词根之前的,不能随意调换位置。
(2)前缀与词根关系紧密,具有非独立成词性
前缀与词根的关系紧密表现在它紧密附着于词根,中间不能插入其
它成分。“词缀不论是真词缀还是准词缀都是与词根结合得很紧的成
分,又由于它与词根只有位置关系,因而它与词根之间不能插入其他任
何成分如‘的’字。否则不是词缀如‘副’”。我们说对于“副”这样的
Footer Page 18 of 166.
10
Header Page 19 of 166.
语素,它在使用上更多的是为了与“正”相区别。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副”是作为“属性词”的,它不但语义上没有虚化,而且也没有表
示某种类化的含义。虽然在“副主席、副班长”等词中“副”后一般不
插 入 “ 的”。 但在“ 她 是 我 们班 的正 班 长 , 而他 是副 的 ” 中 ,由 于
“正”的出现,“副+的”就可以代替“副班长”。所以我们说这种只起
区别作用的语素不能列入前缀之内。而且“副班长”还可以叫“班
副”,还有相近的用法如“团副”等,这与前缀的定位性特点是相矛盾
的 。 所 以 说,“副” 不 是 前 缀。 还有 “ 每 天 、每 年、 每 组 „ „” 的
“每”也不能看作是前缀,因为在它们中间可以插入其它成分,如“每
一天、每一年、每三组„„”。
吕叔湘认为词缀是“不单用”的语素,也就是说它不能独立成词。
必须要依附于词根才能存在。以学术界公认的典型前缀“老”为例,
“老”作为前缀是不能单独成词的。因为“老”在语素义上已经高度虚
化了,在古汉语中的“老母、老父„„”的“老”仍具有年纪大、和表
示尊敬的含义。可现代汉语中的“老爸、老妈”等已经失去了年纪大的
意义,只有一种亲切的叫法。同时,“老”作为实词可以是副词或者形
容词。副词表示一种“总是、一直”的含义;形容词仍旧是年纪大的含
义。也就是说,“老”作为前缀时,它的语素义与单用时的语素义不
同。因此,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前缀是不能独立成词的,它依附于词
根,是只具有语法意义的虚语素。
(3)前缀具有意义的虚化性
“真正的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成分上头,它跟词根成分只有位置上
的关系,没有意义上的关系。”也就是说词缀从词汇意义的角度来看,
已经完全丧失了它本身的词汇义。郭良夫也说“实语素有实在的词汇意
Footer Page 19 of 166.
11
Header Page 20 of 166.
义,词缀是虚语素,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却有抽象的语法意义,或者
叫做有结构的意义”
。也就是说,词缀都具有实词虚化的特点。那么前
缀也是一样。典型的前缀有“老”、
“阿”
、“第”。值得一提的是“第”
作为前缀,它附着在基数前头造成序数,它不但可以跟单纯的数词结
合,如“第一、第二、第三„„”。还可以跟复合数词相结合,构成多
音节词。如“第二十七、第五十二”等等。它形成的序数词常常可以跟
量词结合,例如“第一个、第三组„„”。马庆株认为“第”是“与数
字组合时是序数助词”,因为他说“加‘第’可以使次第义明确,包括
只表示序数的‘二’和由三位或更多位数字省去位数、只保留系数形成
的简略式,如,二七二(医院)
,五二八五四(部队)”
。但我们说
“第”还是应看作前缀。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第”作为序数词标志的
语法作用。有一些词,如“如,一九八(医院),三零七(部队)”等,
它们在省略了“第”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示序数。但这类词一般是我们比
较熟悉的专有名称,而且是在听说双方心里都明确的情况下才可以省
略。我们或许可以说,因为它们正处于“零前缀状态”之下。又或者当
“一九八(医院),三零七(部队)”已经成为“第一九八医院”和“第
三零七部队”的简称时,也就不需要“第”了。“第”作为实词,在先
秦时期,曾有“次之”的含义,如《国语•周语下》中“夫六,中之色
也,故名之曰黄锺,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
。后来,唐代
时,“第”的虚化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唐《敦煌变文》中有“海龙王
第三女,长七尺强,衔来腹底卧,燕岂在称扬!
”。其中的“第三女”与
现代汉语中的“第”的用法极为相似。所以,我们说“第”具有实词虚
化的过程。
(4)大部分前缀构成的词都是双音节词
Footer Page 20 of 166.
12
Header Page 21 of 166.
我们说前缀除了“第”这种起着序数作用的前缀以外,其它的前缀
所构成的词一般都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如前缀“阿”
,
“阿狗、阿猫、
阿达„„”。前缀“老”也是一样。典型后缀构成的词在音节上的表现
形式也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例如,典型后缀“子、儿、头”等,它们结
合成的词“椅子、石头、刀子、空儿„„”
。有些学者认为后缀构词正
在从双音节形式向多音节形式转变,这一变化尤其体现在类后缀上。但
是,典型前缀构词的多音节形式是极其少见的,如“老百姓、老好人”
等等,所以我们不能说前缀在构词上也存在这种倾向。
(5)前缀的能产性仍然很强
从构词能力上看前缀造词的能产性仍然很强。尤其是“第”和
“老”
,对于“第”来说,基数词是无限的,那么“第”构成的序数词
就是无限的。
“老”在构造新词上也十分活跃。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新
词,如“老总、老伴、老油子„„”,使用相当广泛。“老”虽然虚化成
前缀的时候非常早,但是它的能产性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而且在非正式
的言语中,很容易与其它的词根结合形成新词。
1.3 对比研究概说
1.3.1 对比研究的定义
对比语言学的具体工作或成果则常表述为“对比研究”或“对比分
析 ”(contrastive analysis)。语言学家赵元任曾说过:“所谓语言学理
论,实际上就是语言学的比较,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的
科学结论。”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学科,对比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之间有
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又是各自独立的学科,有根本上的区别。对比语言
学的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
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
Footer Page 21 of 166.
13
Header Page 22 of 166.
域。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作的影响下发
展起来的。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系统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
研究汉语语法,全书各个章节都详细深入地比较了文言与白话的异同。
他在该书中写道:“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与特
殊之点。”吕叔湘在《中国人学英文》(1947) 一书中指出: “中国学生
在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是不知不觉地把英文当作和中文差不
多的东西看待,不知不觉地在那里比附。”
许余龙先生在他的著作《对比语言学》中给对比语言学作如下定
义: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他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
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2002)
。到目前为
止,许余龙先生对对比语言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也是为众多学
者所赞同的。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语言学分支的对比语言
学,着重强调两种不同语言的相异之处。
对比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
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叫对比语言学。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
语义、语用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
研究,还有人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
深入发展,对比语言学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和学者的重视。对于其定
义的研究
首先认识一下语言学中的比较与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研究
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果说,语言
学的根本任务是对语言的某种现象加以阐述的话,那么要对某一语言现
Footer Page 22 of 166.
14
Header Page 23 of 166.
象作出阐述,总是需要对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加以比较和分析
(Harlmann1980)。因而,按其本质来说,对比语言学也是一种比较,
不过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学中的比较。在进行语言学比较时,根
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沿两条轴线来进行。一方面,可以选择共时或
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某一语言内部或各
种语言之间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比较。并由此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比
较: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不同语言之
间的历时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但我们不必去考虑所比较的
语言是否具有代表性,因为我们所要研究的不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之间的
共同点和典型区别,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形式结构上的共同点
以及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而言的不同之处,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
英汉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对比语言学下这样一个定义:“对比语言学
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
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
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1.3.2 对比研究的方法
对于对比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因为研究目的方式等不同,目前也没
有一个十分固定的模式。从当今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来看,目前大概
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共时对比
单向对比:以语言 a 出发,以语言 a 为坐标,研究语言 a 的某种范
畴,某种形式,某种意义在语言 b 中任何表达,有何等价物(语言 a ~
语言 b)。两种语言的关系为:语言 a 为出发语,语言 b 为对象语。
Footer Page 23 of 166.
15
Header Page 24 of 166.
双向对比:是以某种范畴为基点,两种语言的平行对比,没有出发语与
对象语之分。
(2)
“从形式到内容”和“从内容到形式”
任何一种对比都以某种共同的对比范畴为基础。第一种做法是:对
比的范畴具有形式性,概括着具有一定内容的形式手段。
第二种做法是:对比的范畴则具有语义性质,为语义(概念)范
畴,或功能语义范畴,对比的目的在于对比这些语义范畴的内部关系及
其表达手段。对比功能语法就属于这一类。在进行这种对比时,应该观
察所有表达这种意义的手段,不管它们是属于哪一语言平面。对比研究
可以是在某一语言平面上进行,例如语音对比,构词方法对比,形态对
比,句法对比„„对比研究也可以是全面的,即语言各平面的综合对
比。
(3)翻译方法
是一种提供事实的初级方法。翻译作为对比手段有其局限性。它一
般限于词、词组、顶多是句子。一进入语言作品一话语篇章层次,往往
就失去语言单位等值性。
1.3.3 对比研究的应用
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这篇文章中论述到:
“一种事
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得出来,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
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要认识现代汉语的特点,就要跟古代汉语
比较;要认识普通话的特点,就要跟方言比较„”
。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不能以某一种语言的语法形态作为语
法共性的标志,并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其他语言的语法优劣,不同语言的
语法各有自己的特点,语法的共性是通过不同语言的表现出来的;每一
Footer Page 24 of 166.
16
Header Page 25 of 166.
种语言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不能以现在语法学的角度去衡量古
时语法的不足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但其方言与共同语却
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晓为何要选择这种语言作为共
同语。正如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初版例言中写道:“要明
白一种语文的文法,只有应用比较的方法。拿文言词句和文言词句比
较,拿白话词句和白话词句比较,这是一种比较。文言里一句话,白花
里怎么说,百花里一句话,文言里怎么说,这又是一种比较。一句中文
话,翻成英语怎么说,一句英语,中文话里如何表达,这又是一种比
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假如能
时时应用这个比较方法,不看文法书也不妨;假如不应用比较的方法,
看了文法书也是徒然”。可以看出吕叔湘先生在进行语法研究时特别重
视比较和对比,他的《中国文法要略》在文言和白话比较方面取得的效
果是有口皆碑的,至今没有其他著作可以取代。他在 40 年代对近代汉
语历史语法的专题研究论文也是汉语历史比较方面的典范之作,这些是
有目共睹的。
对比是当代语法研究的一种积极趋势,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
要手段。通过外语与汉语的对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外语的语言特
点,同时也可以从汉、外语对比中学习先进的外语理论,提高自身的汉
语理论水平。高名凯曾指出:“因为有了比较的研究,才让我们知道在
一般语法结构中哪一部分是一切语言所共有的,哪一部分是各语言所不
同的,而汉语语法的研究也不会发生所谓太西洋化或太中国化的毛病
了。比较的研究所比较的固然是其他语言的语法结构,可是结果是对汉
语语法的特点反而越来越清楚了。”
语法研究的历史告诉我们,对比研究是促进本民族语研究的一条途
Footer Page 25 of 16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