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26 trang)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ứa 水 SHUI trong tiếng hán từ góc độ tri nhận (có liên hệ với tiếng việ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5.17 MB, 226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

何氏琼英

汉语含“水”词语的认知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词语对比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ỨA “水/SHUI” TRONG TIẾNG HÁN
TỪ GÓC ĐỘ TRI NHẬN
(có liên hệ với tiếng Việt)

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专业:汉语言学
专业号码:9220204.01

2020 年于河内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

HÀ THỊ QUỲNH ANH

汉语含“水”词语的认知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词语对比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ỨA “水/SHUI” TRONG TIẾNG HÁN
TỪ GÓC ĐỘ TRI NHẬN
(có liên hệ với tiếng Việt)



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专业:汉语言学
专业号码:9220204.01
指导教师: 1.琴秀才博士、副教授
(PGS.TS. Cầm Tú Tài)
2.华玉山博士
(TS. Hoa Ngọc Sơn)

2020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KHOA SAU ĐẠI HỌC
******

HÀ THỊ QUỲNH ANH

汉语含“水”词语的认知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词语对比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ỨA “水/SHUI” TRONG TIẾNG HÁN
TỪ GÓC ĐỘ TRI NHẬN
(có liên hệ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ÁN TIẾN SĨ
Chuyên ngành: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Chuyên ngành:9220204.01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1. PGS.TS. Cầm Tú Tài
2. TS. Hoa Ngọc Sơn

Hà Nội - 2020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取得
的成果。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之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2020 年 6 月于河内

何氏琼英

指导教师 1

指导教师 2

琴秀才博士、副教授

华玉山博士

i


摘要

水是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人生能够生存的重要

物质条件。越、中两国都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两国人民在与水的接触中产
生了对水的特别的认知,从而也产生了大量与水相关的内涵。这点生动有趣
地表现在汉越语言词汇层面上。本论文主要采取考察统计法、描写法、分析
法、对比法等对汉语和越南语中“水”的语义进行探究,从而揭示汉越两国
民族对“水”的认知及其文化特征。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概
括化认知语言学理论、语义场、对比语言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从而建立此
项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章主要针对汉语含“水”词语的认知特点进行研究,
其中,笔者从文字和词汇两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弄清“水”字及含“水”
部件的汉字字义特点和“水”一词的词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汉语中“水”
的语义场进行分析,指出其间八个组成的小场,从而深入探索其中折射出的
民族文化和认知特点。第三章主要针对越南语中“nuoc”和“thuy”的认知
特点。其中包括两者作为词素的特点和语义场特点尤其是“水”及“水”在
词语中的语义转变规则,并且阐明越南语中“nuoc”和“thuy”的民族文化
及认知特征。经研究我们发现,汉语和越南语中“水”语义认知都包括靶域
为实体、靶域为属性、靶域为抽象意义、靶域为思维等四个方面。在认知事
物的过程中,“水”的外观、温度等物理特点与事物之间的特征的相似性可
作为思维类比的基础,构建对于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认知,其过程以隐喻手
法体现出来。第四章主要针对汉语中含“水”与越南语中含“nuoc”和
“thuy”词语的认知隐喻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其中包括两者在水文化方面
的表现之异同、认知隐喻的分布之异同以及异同之原因。经对比分析,我们
发现汉越语中“水”隐喻各自拥有独特隐喻项,这是因为两国人民在认知上
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两者之间的异同主要由地理特点、民族特点以及文化特
点的相互影响等三个原因造成。
关键词:汉语,越南语,水,认知,文化;
ii


Abstract


Water is the origin of all things,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life, is one
of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that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of man. Vietnam and
China are two countries with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people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made special acknowledgments about water during their
exposure to it, From there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l connotations
related to water. This has been shown very vividly from the assembly in both
Chinese and Vietnamese languages. The thesis mainly uses statistical,
descriptive, analytical and collation methods to conduct semantic research of the
word "SHUI" i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thereby show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perception of the word "SHUI"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f China - Vietnam.
The thesis consists of 4 chapters. Chapter 1 mainly summarizes and
general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related to the aspects of
linguistic perception, semantics, and reference linguistics, thereby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2 mainly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words containing the word "SHUI" in Chinese, in
which, I conduct a survey and analysi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association to clarify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SHUI" and the word that includes the "SHUI" se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field of the word "SHUI" in Chinese, 8 schools of meaning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reby continuing to explore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it. Chapter 3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ds "nuoc" and "thuy" in Vietnamese. In which it
i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as morph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fields, especially the semantic conversion rules of "nuoc" and "thuy",
and clarification of nation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ethnicity of "nuoc" and
iii


"thuy" in Vietnamese. Through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perceived meaning

of the word "SHUI" in both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ncludes four domains:
entities, attributes, abstract meanings and thoughts. In the process of perceiving
things, observing the outside of "SHUI", the similarity betwee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nuoc"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 can be used as similar thinking basis to build
perception of another thing or concept, and the process is reflected by metaphors.
Chapter 4 mainly deals wi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hidden
perception of the word "SHUI" in Chinese and the words "nuoc" and "thuy" in
Vietnamese. This includes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both languages,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metaphorical perception and the causes of suc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rough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SHUI"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each has a unique metaphor, because the people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Th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due to the
three causes of mutual influence that are geographical, ethnic and cultural.
Keywords: Chinese, Vietnamese, water, perception, culture

iv


目录

独创性声明 ............................................................................................................. i
摘要 ........................................................................................................................ii
Abstract ............................................................................................................... iii
目录 ........................................................................................................................ v
图表目录 ............................................................................................................... ix
绪论 ........................................................................................................................ 1
1.选题理由 ............................................................................................................. 1
2.研究目的 ............................................................................................................. 2

3.研究任务 ............................................................................................................. 3
4.研究方法 ............................................................................................................. 3
5.研究对象、范围及语料 ..................................................................................... 4
6.本论文的创新及价值 ......................................................................................... 4
7.本论文的结构 ..................................................................................................... 5
第一章 汉越语含“水”词语的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6
1.1.本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 6
1.1.1.汉语含―水‖词语的研究综述 ....................................................................... 6
1.1.2.越南语含―Nƣớc/ Thủy‖词语的研究综述.................................................. 12
1.1.3.其他语言含―水‖词语的研究综述 ............................................................. 14
1.1.4.相关研究的评估 ......................................................................................... 15
1.2.相关理论问题 ................................................................................................ 16
1.2.1.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 16
1.2.2.原型理论基础 ............................................................................................. 23
1.2.3.原型语义范畴 ............................................................................................. 27

v


1.2.4.语义场 ......................................................................................................... 36
1.2.5.对比语言学 ................................................................................................. 37
1.2.6.汉、越语接触与汉语借词 ......................................................................... 38
小结 ...................................................................................................................... 42
第二章 汉语含“水”词语的认知研究 ................................................................ 43
2.1.汉语中的―水‖ ................................................................................................ 43
2.1.1.―水‖字的特点 ............................................................................................. 43
2.1.2.从―水‖到 ―氵‖的演变................................................................................. 44
2.1.3.以―水‖为部件的汉字探悉 ......................................................................... 45
2.1.4.汉语中的―水‖ 一词 .................................................................................... 48
2.2.汉语中―水‖的语义场 .................................................................................... 54

2.2.1.存在状态 ..................................................................................................... 55
2.2.2 存在空间 ..................................................................................................... 55
2.2.3.性状特点 ..................................................................................................... 56
2.2.4.自行运动特点 ............................................................................................. 56
2.2.5.水性动植物 ................................................................................................. 57
2.2.6.食品 ............................................................................................................. 57
2.2.7.人为活动 ..................................................................................................... 58
2.2.8.用具 ............................................................................................................. 58
2.3.汉语 ―水‖ 的文化认知 .................................................................................. 59
2.4.汉语中―水‖语义的认知研究 ........................................................................ 61
2.4.1.靶域为实体 ................................................................................................. 61
2.4.2.靶域为属性 ................................................................................................. 67
2.4.3.靶域为抽象意义 ......................................................................................... 72
2.4.4.靶域为抽象思维 ......................................................................................... 75

vi


小结 ...................................................................................................................... 81
第三章 越南语中含表达水词语的认知研究 .................................................... 83
3.1.越南语中含表达水的词语 ............................................................................ 83
3.1.1.越南语中的―nƣớc‖ ..................................................................................... 83
3.1.2.越南语中的―thủy‖ ...................................................................................... 84
3.1.3.越南语中的―nƣớc‖和―thủy‖作为词素的分布 .......................................... 84
3.2.越南语中―nƣớc‖和―thủy‖的语义场 ............................................................. 85
3.2.1.越南语中―nƣớc‖和―thủy‖的语义场特点 .................................................. 85
3.2.2.越南语中―nƣớc‖的语义场 ......................................................................... 86
3.3.越南语中的水文化认知 ................................................................................ 93
3.4.越南语中―nƣớc/thủy‖的认知研究 ................................................................ 95
3.4.1.靶域为实体 ................................................................................................. 95

3.4.2.靶域为属性 ............................................................................................... 100
3.4.3.靶域为抽象意义 ....................................................................................... 107
3.4.4.靶域为抽象思维 ....................................................................................... 114
小结 .................................................................................................................... 118
第四章 汉、越语含表达水词语的认知隐喻对比 .......................................... 119
4.1.中、越水文化认知特点的异同 ............................................................... 119
4.1.1.中国水文化的表现 ................................................................................ 119
4.1.2.越南水文化的表现 ................................................................................ 120
4.1.3.中、越水文化认知特点的异同表现.................................................... 121
4.2.汉、越语中含―水‖、―nƣớc/thủy‖认知隐喻的分布 .................................. 125
4.2.1.―水‖的认知映射 ....................................................................................... 126
4.2.2.共性分析 ................................................................................................... 128
4.3. 汉、越含―水‖词语认知异同的原因 ......................................................... 138

vii


4.3.1. 地理原因 .................................................................................................. 138
4.3.2. 民族性格原因 .......................................................................................... 139
4.3.3. 民族文化的影响 ...................................................................................... 140
小 结 ................................................................................................................... 141
结 语 ................................................................................................................... 142
参考文献 ............................................................................................................ 145
发表的相关论文列表 ........................................................................................ 152
致谢辞 .....................................................................................................................I
附 录 ...................................................................................................................... II

viii



图表目录

图 1.1:杯子范畴的原型及其成员(Labov) ................................................. 24
图 1.2:语义扩展方式(Evans,2004)................................................................ 27
图 1.3:网络模式(Langacker, 1987) ............................................................. 27
图 1.4: 原型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廖光荣,2005) ................................... 28
图 1.5:由原型转换而来的引申义之间的关系(廖光荣,2005) ............... 29
图 1.6:隐喻映射(F.Ungerer 和 H.J.Schmid,2001)................................... 33
图 2.1:―水‖ 字字源演变 ................................................................................... 43
图 2.2:―水‖的词性变化 .................................................................................... 53
图 4.1:核心―水‖的认知映射 .......................................................................... 127
表 2.1:―水‖和―氵‖部件的位置分布............................................................... 48
表 2.2:《辞海》的―水‖释义 .......................................................................... 50
表 3.1:越南语中 ―nƣớc‖ 的语义场 ................................................................ 87
表 4.1:汉、越语中含―水‖的认知对比 ........................................................ 126

ix


绪论
1. 选题理由
语言学中音位、语素、句法结构比较抽象,只有词汇是最具体的,
并与人们生活关系特别密切,不可以分割。词汇同时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
部分,其数量尤其是语义一直是处在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形成了每个民族语
言中的一个重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词汇系统中新质要素不断增
加,旧质要素不断消亡。因此,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特征、历史进
程在词汇中产生最明晰的投影。
汉语和越南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多彩。学者们研究时经常涉及到人体、
时间、空间、动物、植物、人类、自然现象及景物等范畴。大部分研究词
语的论文都在综合运用词汇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基

础上揭示研究范围之内词语的各个相关方面,主要包括:词义生成、概念
映射、词语扩大、词义演变、词语形式组合、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等。
水是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是人们生活能够生存的重
要物质条件。提到中国文化,人们就要提到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包括
金、木、水、火、土,是宇宙中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五行”
中的“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能”。宇宙间万物凭据这个动能
而不断地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生生不停,而又各具特色。这五种物质的
性质如下:“木曰曲直”,意味着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
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是说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
归属于火;“土爰稼穑”,是说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
于土;“金曰从革”,意味着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
金;“水曰润下”,意思是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都归属于
1

水 。在五行中,水更是动的、不断运转的一行,因而汉语中就有“水往低
处流”、“大河向东流”等说法,生动有趣地映射出中国人对水的认知特
点。越、中两国共处同一个文化空间,都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两国人民
1

范玉含(2015)《古代汉语教程》,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42、43 页

1


在与水的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水的独特认知以及大量与水相关的内涵。
这些特点都生动而有趣地反映在汉语和越南语尤其是词汇层面上。
在一种语言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单位,而对词来说,词义是最重
要的问题。一个词除了本义以外还会有若干个派生义。词的派生义一般都
是通过人的思维联想而形成的。因此,若没有语义方面的研究,我们就没
有办法清楚地掌握任何一个词语。本文着重研究―水‖的语义,探究其语义

特征及其构造规则。同时也揭示汉越两个民族对―水‖的认知及其文化特征。
本研究以词汇、语义、语言学、认知论与认知语言学为指导,运用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法、对比、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及深度系统
地探究―水‖的含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并分析汉语及越南语言学中
的―水‖及―水‖在词语中的语义转变规则。再次证明语法意义是从词汇意义
通过概括或减弱语义的过程发展而来的,而在实例中,这正是自然隐喻。
本文将先介绍认知语义学的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指出原则性多义词分析
法与传统的成分分析法相比更合适对词义做全面剖析的。最后从原型词义
和语义扩展两个方面对―水‖和―Nƣớc/ Thủy‖进行汉越对比,指出它们的原
型词义相同,扩展意义却有同有异,这反映出汉语和越南语使用者对水这
一物质的认识同异并存。
因此,可以说在探究汉语和越南语以及汉越互相翻译方面,本研究
有了积极作用。文中运用语义学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等,
沿着―原型——换喻——隐喻‖的语义体系作为切入口开展研究。这个研究
的意义不仅仅描述―水‖和―Nƣớc/ Thủy‖的词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还有汉
语文化和越南语文化的差异在词义上的细腻体现。对这种现象做的讨论也
许能对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研究目的
此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剥开“水”一词及含“水”词语的语义特
点,尤其是其在两国文化背景下的使用情况,从而阐明中越两国对水的认
2


知特点。为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和适当融入并运用在生活和语文当中提供帮
助,从此也可以给水文化注入鲜活的气息。当然,这些不同层次的水文化
意义必须与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才有生命力。通过对比阐明因中越
两国地理环境和民族思想及文化的异同而产生出了对―水‖词语所涵盖的异
同意义。笔者希望本论文能为汉语言教学、汉越翻译、教材及词典编写乃
至跨语言文化交际提供参考材料。
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面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任务:
 对汉语―水‖和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的语义及认知研究现状进行较为
全面的历时综述与共时分析,同时对构建汉、越语含水词语的认知
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总结。
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法就汉语含―水‖词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的新
概念整合的机制和方式进行深入地研究、分类,从中找出他新概念
整合的规律性。
 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把汉语含―水‖词语与越南语相
对应的词语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在语义转移方面上的异同,从
而揭示两个民族认知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倾向的特殊性。
4. 研究方法
本人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与研读,已采取如下一些研究方法:
 对比研究法:
这是本论文采用的核心研究方法之一。论文选取汉、越两种语言中
―水‖词语的语义为对象,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共性和差异,并分析原因。
对比过程将采用以下模式:确定对比范围——文献收集与研究——确定理
论框架——搜集语言资料——分析对比——总结。
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法:
在论述过程中需要大量举例,对隐喻进行描写,然后适当加理论进
行解释,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3


 数据统计法:
数据统计法主要用于汉越语含水词语的数量的比较,通过统计,列
图表的方式,比较两种语言中哪一种语言的水隐喻数量更多,交叉的部分
有多少。
 综合分析法:
这种方法用以分析汉语和越南语中含“水”词语的认知特点,从而
阐明两者的共性和差异及其原因。



归纳法:用以对考察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指出汉越语中含

“水”词语的认知特点以及共性与差异。
5. 研究对象、范围及语料
本论文以汉语含―水‖词语和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为研究对象,其中
―水‖做为重点,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做参照点。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水‖为独立的概念,对―水‖的各种隐喻及语义
场,以及―水‖本身的语义转移规律进行研究,同时也注重到―水‖与其他概
念结合时形成一个新概念的规律。本人认为,认知语言学研究所谓的词并
不等于传统结构语言学的有关词的概念,而认知语言学中的词是较为独立
的,它具有本身的认知特点。此项研究用大量的词典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
含―水‖词语主要是因为想通过就―水‖概念与其他概念相结合时的特点以突
出―水‖本身的认知语义。
基于汉语中的汉字是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在进行此项研究的过程
中,我们也特意从文字角度探索“水”一字以及含有水作为偏旁部首的汉
字结构及字义特点,同时也从词汇角度去探索问题。在越南语中,与“水”
相对应的表达主要是“Nƣớc”而“Thủy”作为汉语借词的出现频率远远少
于“Nƣớc”,因此文中主要以越南的“Nƣớc”作为越南语考察的对象。
本论文的语料来源于中越一些权威词典以及中越两国歌谣民歌以及
历代文学作品。此外还有一些来自网页。
6. 本论文的创新及价值
4


这是汉语含―水‖词语认知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词语对比。本论文的
研究成果以汉语含―水‖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对比研究。本研究考虑到二者
的相互影响,并且通过此研究深入了解中国与越南文化的差异。本研究也
是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把现代汉语―水‖与越南语相对应的

词语进行研究,指出两者之间在语义转移方面上的异同。
可以说,这是在越南第一项关于汉越语中含“水”词语的语义尤其
是认知角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撰写完毕会为越南汉语词
汇与认知研究、汉越词汇对比研究、汉语二语教学、越南语教学、教材编
写、汉越互译等方面提供一份参考文献。
7. 本论文的结构
本论文共有四章,除了前言、结语、参考文献目录及附录以外,主
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章:
第一章为总论。本章对中越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概述
有关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前人研究的综述分析,传统语言学对词与
多义词的看法,汉越接触与汉语借词基本知识,相关本论文的认知语言学
理论基础等。
第二章为汉语含“水”词语的认知研究。本章阐述了“水”的本义,
语义基本特征,从而对 2267 个含“水”的复合词的认知就进行研究,以期
发现汉语含“水”词语的语义场及其认知特点。
第三章为越南语中含表达水词语的认知研究。本章阐述了 ―nƣớc‖和
―thủy‖ 的本义、语义基本特征,从而对 199 个含 ―nƣớc‖ 和 ―thủy‖ 的复合词
以及 110 个含 ―nƣớc‖ 和 ―thủy‖ 的成语的认知就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越南
语含―水‖词语的语义场及其认知特点。
第四章为汉、越语含表达水词语的认知隐喻对比。本章阐述以下三项
内容:(1)基于第二章和三章的研究成果,指出―水‖的映射认知;(2)对
汉越语中含“水”词语的认知特点进行对比,弄清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其原
因;(3)指出民族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如何影响到语言。
5


第一章
汉越语含“水”词语的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1.本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
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
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在阴阳五行中,“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而且,
在生活中,“水”也是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水”已跟
中越两国人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点生动有趣地体现在汉语和越南语词汇
层面上。语言与文化研究界历来非常重视阴阳五行与语言文化相关的问题
并深入探索研究。水作为五行之一更受语言文化研究界的关注。近年来,
中越研究界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水”以及含“水”词语的结构、语义及
其文化内涵。此外还会从认知角度去探讨其语义尤其是隐喻义。中国学者
对“水”词语的研究所获成果较为丰硕。
1.1.1.汉语含“水”词语的研究综述
1.1.1.1. 汉语―水‖字研究
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中国不少语言研究
家主张以字本位去进行汉语词汇平面的研究。但是我们认为,在研究汉语
词汇的过程中应该涉及到文字角度就行,其实字本位或词本位都没有很大
的差别。中国学者对汉语“水”字研究向来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就。首先
要提到许慎《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对“水”字做出了文字方面的注
解。后来,汉文字研究家一般都以《说文解字》为注解文字的根本依据。
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许慎的注解基础上加深探讨汉文字的来源、字音、字
形和字义,其中有“水”字。比如,刘绪义(2006)在《<说文解字>―水
部‖的文化阐释》指出―水部‖字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美学特质。通过对
―水部‖字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起源、清洁文化、乐感文化、美学文
化、道德伦理文化、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6


梁欢(2007)在《中华水文化初述》文章中谈到中华民族对水有特
殊的情感,从诞生之初就有的水崇拜到赋予水各种内涵,中华民族创造了
源远流长的水文化。该文从各类民俗、传说、史料、中发掘线索,对其在
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作简单介绍。揭示了中华民族对水有特殊的情感,可

以说,水贯穿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先祖将水视为生命之
源,对水顶礼膜拜,祈求丰衣足食、幸福安康,哲人们则从水中获得灵感
和启示以水启迪人生。对水的崇拜,对水的钟情,对水的眷恋,对水的无
限遐想,构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
熊露露(2007)在《<说文>―水‖部字的文化观照》一文中从水与农业
文明和法水哲学的角度已指出水不仅滋养了中国古老的农业,也滋养了独具
特色的中华文化,正是这纯净自然、看似柔弱却刚强的水。
唐志苹、张欣(2010)在《<说文解字·水部>语义场初探》一文中已
运用现代语义场理论,对《说文解字·水部》的义位进行了初步探析,分出
了同义义场的各个义位间有同有异,而且―水部‖大同小异的占了很大比重;
两个义位在意义上是彼此相反的两极义场;分类义场内―水部‖的各个义位
可以是二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标志着同类事物(或同类现象、性质、
运动、行为)里的各种对象;部分否定义场即其中有一项 A1,是另一项
A2 的不完全否定——A1、A2 不是一对反义词。
李彬(2012)在《<说文解字>水部字语义场浅析》一文中从现代语
义学的角度对《说文解字》水部字进行语义场上的研究与分析,指出水部
字系统性的认识特点变现在近义与等译的同义语义场;互补反义与极性反
义义场;总分义场和分类语义场等。
1.1.1.2.汉语含―水‖词语语义的认知语与隐喻研究
首先要肯定,中国学者从认知语言学和隐喻角度上去看剖析―水‖词
语语义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表现如下:
刁生虎(2006)的《水:中国古代的根隐喻》文章中已谈到以水为
喻之思维模式和修辞倾向来源于天人合一这以中国古代最为基本的思想观
念,水成为中国古代的根隐喻。
7


聂亚宁(2008)的《水的概念隐喻》一文中已研究汉语中水的隐喻
概念,即运动是水、力量是水、思想是水等。作者还分析了源域―水‖和其
他目的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李宗新(2008)主编的《中华水文化概论》一书中的第一章第五节
介绍了水与中华文化,其中第五章介绍了精神水文化,如水与哲学思想、
精神动力等,都可从中提取与水隐喻相关的信息。
曾侨骄与于善志(2009)在《论汉语―水‖的概念隐喻》一文中已分
析了汉语中较为典型的八类水的概念隐喻以及它们的具体表达及映射方式,
并通过体验性和凸显性阐释这八类概念隐喻存在的―体验性‖与―突显性‖的
认知理据,包括 1)―水‖喻―母亲‖;2)―水‖喻―温婉的女子‖;3)―水‖喻―眼
睛‖;4)―水‖喻―情感‖;5)―水‖喻―光阴‖;6)―水‖喻―愁‖;7)―水‖喻―心
境‖;8)―水‖喻―品行‖等。
孙玲(2009)在《简论老子笔下的水意象》已根据老子思想体系提
到水、江海、川谷、澹、汜等水意象揭示了水最显著的特征和三个作用包
括:一是柔弱;二是谦恭处下;三是善利万物不与之相争等。论述核心的
内容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是天地万物
之母,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与规律。万事万物中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它
具有柔弱、谦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好品质,老子正是通过水意象使―道‖
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秦安利(2010)在《儒家的水与道家的水——兼谈苏轼之<前赤壁赋>》
论文中指出水是一种自然界的物质,但是却被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赋予
了不同的哲学意蕴,即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和《论语·子罕》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道家之水源自《老子》和《庄子》,水的第一个特点在老子看来是
―不争‖;水的第二个特点是―柔弱‖——水表面上非常柔弱,但实际上最为刚
强,这里的刚强倒不是说水去冲击、摧毁什么,以显示自己的刚强,而在于
水―至柔不可折‖,水以其柔弱而能承受一切,甚至超越了一切。这些不同的
8


哲学意蕴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以此来
研究苏轼的人生和他的创作,将有特殊而耐人寻味的发现。
美国学者艾兰(2010)在其论文集《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

哲学思想的本喻》第一章的导论中就明确提出了本喻与概念体系,并在第
二章——水这一部分对水的隐喻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李宗新与闫秀(2012)主编的《中华水文化文集》的第二章介绍了
水与中华文化。虽没有明确地使用隐喻这一概念,但可提供许多有价值的
信息。
贾冬梅、蓝纯(2012)的《五行之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一
文中又从五行方面研究古代和现代汉语中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指
出历时语义变化以及现代中国人对五行思想的批判继承是产生差异的主要
原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古代和现代汉语都体现出概念借代―水代
水的特征‖、―水代液体‖和―水代水的聚集体‖,但―水‖只在古汉语中拓展
出水灾、用水浸泡、用水攻击以及出海的意思。其次,古代和现代汉语都
体现出概念隐喻―具有水的特征的现象/ 物体是水‖,但―水‖只在现代汉语
中拓展出―虚假事物‖的意思。第三,古代和现代汉语都体现出概念隐喻
―人体是水体‖,但―水‖只在古汉语中拓展出肾脏的意思。第四,―状态是
水‖这一概念隐喻的从属隐喻―人/ 社会在某一方面达到的程度是水平/ 水准‖
只见于现代汉语语料,不见于古汉语语料,而―不好的状态是被水包围的
状态‖则同时存在于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第五,概念隐喻―事件是水‖只见
于现代汉语中。第六,概念隐喻―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只见于古汉语语料。
刘亚迪(2015)在《<诗经>中―水‖意象的隐喻功能及其蕴含的思维
机制》一文中已对《诗经》中出现的―水‖的意象分出两大类:单一型水意
象(―水流向远方,一去不复返‖、―水有清、浊之分‖、―流水阻隔‖)和复
合型水意象(―水与鱼‖、―水与舟‖、―水与薪‖、―水与植物‖)。通过对这
些意象的分析发现中国周代人找到水的特征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共性,利用
水自身的特点来唤起读者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
9


越南学者最近也特别注重汉语词汇方面的研究并获得可喜的成果。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琴秀才


m T T i(2016)在《

n v mô h nh n d

ni m 水 Nƣớc trong ti ng

n》(浅谈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模式)一文

中已按照 Lakoff 和 Johson (1980)的概念隐喻初步对汉语词汇表达的水元
素所折射的隐喻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通过汉族人的认知特点
和思维过程,该国文化属性已映射到人们的表达语言。隐喻系统(包括下
级隐喻在内)有:水喻生命的源泉、喻母亲、人格、智慧和人的品质、人
类社会生活中的力量、条件、时间、财富、交流和麻烦的问题等。
琴秀才

m T T i(2017)的《

ngƣ i trong ti ng

nv

nd

ni m 水 Nƣớc với con

n》(浅谈汉语中―水‖与人的概念隐喻)一文已通过水

元素来揭示一些其折射隐喻问题。结果显示,―水‖的源喻已将中华文化和
汉民族思维特征映射到靶喻,体现了汉族人的根源、个性特征、思想、情
感、品质与智力等。

范玉含/ Phạm Ngọc

m (2017) 在《Góp lời bàn về “Nhân giả lạc sơn,

trí giả lạc thủy”》(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文中谈论中国人与越南人
在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已运用了五行阴阳的学说来建构人类与世界的联
系。文中,作者特别指出“仁”与“山”、“智”与“水”通过人们的思
维联想而形成静与动的关系,同时也阐明了中越两国从世界观联想到人生
观的辩证关系。
1.1.1.3.汉语含―水‖词语与其他语言对比研究
关于汉语含―水‖词语与其他语言对比研究,中国学者已经获得了丰
硕的研究成果。首先要提到黄兴运、覃修桂(2010)在《体验认知视角下
―水‖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一文中从体验哲学和认知
语言学的角度系统性地对比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研
究结果显示:1)汉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存在着―同异并存‖,―同‖大于―异‖
的关系;2)投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思想、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等概念域上;
10


3 )概念的隐喻投射及其语义扩展均以人们对水的感知体验所形成的特征为
基础,遵循着―现实一认知一语言‖的进展程序。
贾冬梅和蓝纯(2010)在《‗Water‘和 ‗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一
文中对―Water‖和―水‖的语料展开了分析并找出了其中原型义项,然后按照
词义标准,同时参照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把两者的各个义项归类
为相同和不同的语义拓展,绘制词义拓展网络并对―Water‖ 和 ―水‖的语义
拓展进行分析。
徐玉萍和李天贤(2012)在《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英汉多义词的对比
研究--以―水‖为例》文章中已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汉语多义词―水‖
和英语多义词―water‖为研究对象,经对比分析,指出它们在英语和汉语的
不同认知框架下的意义生成机制。它们的框架背景对多义词的意义生成机

制产生重要影响。汉语多义词―水‖和英语多义词―water‖在分享―一种无色无
味的透明液体‖、―河流‖、―水域‖、―水运‖、―水流‖、―水分子‖等共性认知
框架的同时,亦存在不同的认知框架机制。汉语多义词―水‖具有独特的―五
行之一‖的道教文化内涵;英语多义词―water‖则无此内涵。
黄铮铮(2014)在《汉、越语―水‖隐喻的对比研究》论文中已分析了
两种语言在隐喻模式、认知机制以及认知的特征,同时也指出汉、越语含
―水‖词语的异同表现,两者间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同多异少。
箫宇(2014)在《水隐喻英汉对比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经常使用水来对其他事物进行概念化,由此衍生出许多含有―水‖这一
内容的隐喻形式。
杨海云(2017)在《俄汉语言文化空间中―水‖的文化观念对比》一
文中已比较了俄语和汉语中含―水‖词语的部分对应、完全对应、各自特有
等文化观念特征。

11


琴秀才、武芳草/ C m T T i – Vũ Phƣơng Thảo(2018)在《Nghĩa
biểu trƣng trong trƣ ng từ vựng 水/ SHUI ti ng

n v NƢỚC ti ng Vi t》

(汉语的―水‖与越南语的 ―Nƣớc‖ 词场表征语义之说)论文中已在语义学视
角和语言对比理论基础上讨论了有关汉语的―水‖与越南语的―Nƣớc‖词场的
象征意义。其结果揭示了每个国家的文化蕴涵已对该国语言打下深深的烙
印。中国人和越南人已根据各自对水的属性和功能的认知特点来表达民族
根源、情感、生活环境、社会和哲学等。两种语言的象征意义既有的特征,
也有相异的特征。
琴秀才、武芳草&何氏琼英/ C m T T i – Vũ Phƣơng Thảo –


Thị

Quỳnh Anh(2018)在《汉、越语含水词语之说》以文已以汉、越语中含
―水‖词语的语义为讨论对象,采用综合分析、对比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得
出在认知机制、特征及比喻模式上紧紧跟―水‖的属性、功能及其活动等相
关表现产生了与根源、人格、感情、环境、社会、生活、哲理等各自民族
的思维类比。通过对比同时也看到因两国地理环境和民族思维及文化的异
同而产出了对―水‖词语所涵盖的异同意义。
1.1.2.越南语含“Nước/ Thủy”词语的研究综述
1.1.2.1. 越南语含―Nƣớc/ Thủy‖词语语义的认知语与隐喻研究
越中两国共处同一个文化空间,从语言角度看,越南语中早就接受
了大量的汉语词汇,逐渐成为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其中“Thủy/水”是个
典型的例子。近年来,对水有关的语言与文化研究日一深受越南学者的高
度重视。诸如:阮青凤/ Nguyễn Thanh Phƣợng(1997)在《T m hiểu từ ngữ
sông nƣớc trong đ i sống văn hóa Vi t Nam》(探究越南文化生活中的江河
词汇)胡志明市人文社科学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也有一部分谈及―nƣớc‖
所推动的启发形成相关隐喻的信息。
阮文战/ Nguyễn Văn Chi n(2002)在《Nƣớc – Một biểu tƣợng văn
ho đặc thù trong tâm thức ngƣ i Vi t v từ nƣớc trong ti ng Vi t》(水——越
12


南人意识中的特别象征及越语中的‗nƣớc‘)一文中分析了越南语中―nƣớc‖
的意义以及―nƣớc‖在越南人意识中的象征意义。他说,从不同角度,我们
可以观察到―nƣớc‖不同的隐喻意义。
陈玉添/ Tr n Ngọc Thêm(2003)在《T m v bản sắc văn hóa Vi t
Nam》(了解越南文化特色)一文中的第三部分已提到水的隐喻概念诸如
力量、界线、社会位置等。该文还提到了越南人思维活动中的水的意象,
尽管所占篇幅不多,但从中我们可以提取不少有关―水‖、―文化‖与―融合‖
的等信息。

中国学者梁远(2008)在他学术论文《越南水文化研究》中已提到
―nƣớc‖的隐喻意义。该文第五部分——水与成语俗语中虽然没有明显提出
隐喻的概念,但是套用隐喻的概念同样可以成立。
中国学者祁广谋(2011)在他著作《越南语文化语言学》第四章—
—词语与越南文化已提及与―nƣớc‖相关的词语,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解
读,尽管不是专门对―nƣớc‖的隐喻进行研究,但从该学者所解读的内容看
来可窥见隐喻的影子;
越南学者郑参/ Trịnh Sâm(2011)在《Mi n

ni m sông nƣớc trong tri

nhận của ngƣ i Vi t》(越南人认知里的江河意象)一文中已从―生命的过
程是江河‖、―生活是江河‖、―社会环境是水‖、―人的交际活动是水的运动‖
等几个方面对水的隐喻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由此对越南人的认知特点
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范氏珠玻、陈氏芳李/ Phạm Thị hâu Pha - Tr n Thị Phƣơng L (2016)
的《Đặc điểm trƣ ng từ vựng – ngữ nghĩa của ―nƣớc‖ v ―lửa‖ trong ti ng Vi t》
(越南语中―水‖和―火‖的词汇场 – 语义场特征)一文中已描写越南语中―水‖和
―火‖的词汇场 – 语义场特征中的结构和语义方面。从中我们可以获悉―水‖
和―火‖词语所折射的越南文化信息。
胡春宣/ Hồ Xuân Tuyên (1999, 2004, 2013) 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和一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