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08 trang)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ỉ dụng cụ ă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hàm ý của nó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02 MB, 108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
下属外语大学

THANG THỊ THANH HIỆP

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Ỉ DỤNG CỤ Ă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HÀM Ý CỦA NÓ
(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硕士论文
专业: 汉语言
专业代码: 8220204. 01

2019 年于河内


河内国家大学
下属外语大学

THANG THỊ THANH HIỆP

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TỪ NGỮ CHỈ DỤNG CỤ Ă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HÀM Ý CỦA NÓ
(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硕士论文


专业: 汉语言
专业代码: 8220204. 01
导师:吴明月博士
(TS Ngô Minh Nguyệt)

2019 年于河内


声明

我确系,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在吴明月博士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这是我自
己在校攻读硕士学位过程中的研究成果。本论文所涉及到的理论依据、统计
数字及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尚未出现在任何论文中。
特此保证!

汤氏清协
2019 年 10 月于河内

论文作者签字

导师签字

Thang Thị Thanh Hiệp

TS Ngô Minh Nguyệt

签字日期:2019 年 12 月 12 日

签字日期:2019 年 12 月 12 日


i


ii


致谢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吴明月博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和崇高的敬意!本文从立题到写论文整个过程中都是在吴老师的悉心指导
下完成的。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每次遇到困难,老师都会热情的帮助我。老
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帮助我树立了研究的目标,掌
握了研究的方法和理清了研究思路。特别是老师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使
我对此论文很感兴趣,从而帮助我顺利完成了这篇硕士学位论文。值此论
文完成之际,谨向吴老师致以由衷的谢意。
在我攻读学位的过程中,各位任课老师平日里给予了悉心启发,研
究生院各位老师在培养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家庭与亲朋好友对我的支
持与帮助。在此请允许我一并深表谢意。

汤氏清协
2019 年 12 月于河内

iii


摘要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饮食不可不提到餐具。随
着社会的发展,越中两国人民日益创造出更多的餐具,增添了两国饮食的
人文价值。这点通过大量的餐具词语生动地体现在两国的语言中。本文采
取考察统计,描写,分析,对比等研究方法对汉语和越南语中“碗”“筷”作

为特指餐具词语的结构,命名理据,语义点。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
是修辞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考察,弄清中越语言文化中这类词语的特相关的
理论依据如词,词组,基本义,派生义尤其手法,命名理据以及语言对比
等进行概括化并对中越两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章,本论
文选择汉语和越南语碗筷二类商品作为个案研究,进行音节数量,命名理
据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考察对比分析,阐明各自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异
同。第三章用以分析汉越语含有碗筷名称的固定词组的修辞手法,阐明其
联想义。此外,第三章还深入分析,指出汉越语中以碗筷为代表的餐具词
语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经研究,我们发现,汉越语中餐具名称一般都遵
守商品名称的要求,达到短小精悍的程度。然而还有一些音节数量过长,

iv


造成记忆上的障碍。从命名理据上看,复合理据的餐具名称比单一理据的
大。命名理据主要包括制作原材料,产地,功能,造型,加工状况等。这
样的名称能够向消费者充分传递相关的信息,起到很高的商品广告作用。
然而汉越语尤其是越南语中餐具名称的形象性没有其他像茶酒商品名称那
样生动有趣。餐具词语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具有联想意义,主要表现在人与
人的感情尤其是夫妻之感,经济状况以及交际文化等。汉越语餐具名称具
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饮食文化,历史痕迹,社会风貌等。汉越
餐具名称对比研究具有经济贸易,文化历史以及语言文化教学等多方面的
价值。因此本论文撰写完毕能够为越南汉语教学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汉语,越南语,碗,筷,语言特点,文化内涵

目录

声明 ............................................................................................................................. i
致谢 ........................................................................................................................... iii
摘要 ........................................................................................................................... iv

图形目录 ................................................................................................................. viii
表格目录 ................................................................................................................... ix
绪论 .............................................................................................................................1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5
1.1 相关理论基础 .......................................................................................................5

v


1.1.1 汉、越语中关于词素、词与词组概说 ............................................................5
1.1.2 语义场概说 ........................................................................................................8
1.1.3 语言对比及对比语言学简介 ..........................................................................10
1.1.4 命名及命名学的概说 ......................................................................................11
1.1.5 商品命名原则 ..................................................................................................14
1.1.6 中越餐具及餐具词语简介 ..............................................................................16
1.1.7 修辞与商品的命名 ..........................................................................................21
1.2 相关研究综述 .....................................................................................................24
1.2.1 在中国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1.2.2 在越南的相关研究综述 ..................................................................................27
小结 ...........................................................................................................................28
第二章 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的音节数量及构造理据 ——与越南语对比 ....29
2.1 现代汉语餐具词语的结构特点 .........................................................................29
2.1.1 相关的考察说明 ..............................................................................................29
2.1.2 考察结果及分析 ..............................................................................................29
2.2 汉越语中餐具命名理据综合考察与分析 .........................................................39
2.2.1 汉语中餐具命名理据综合考察与分析 ..........................................................39
2.2.2 越南语特指餐具命名理据综合考察及分析 ..................................................42
2.2.3 汉越语中特指餐具单一命名理据名称考察及分析 ......................................44
2.3 汉越语中餐具名称的命名理据特点对比分析 .................................................49
2.3.1 汉越语中餐具名称的单一命名理据特点对比分析 ......................................49

2.3.2 汉越语中餐具名称的复合命名理据特点对比分析 ......................................52
2.4 汉越语中特指餐具词语的语言特点之异同 ....................................................55
小结 ...........................................................................................................................57
第三章 汉越语餐具名称中的修辞手法及文化内涵 .............................................58
3.1 汉越餐具词语的修辞手法 .................................................................................58

vi


3.1.1 汉越语中碗筷二类商品命名中的修辞运用 ..................................................58
3.1.2 汉越语中含有碗筷固定词组的语义特点 ......................................................59
3.2 汉越语中特指餐具词语所反映的中越文化特色 ............................................61
3.2.1 汉越语中餐具词语所反映的饮食文化特色 ..................................................61
3.2.2 汉越语中餐具词语所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63
3.2.3 汉越语中餐具词语所反映的历史痕迹 ..........................................................64
3.3 汉、越语中碗筷二类商品命名的应用价值 .....................................................66
3.3.1 汉、越语中碗筷二类商品命名的经济价值 ..................................................66
3.3.2 汉、越语中碗筷二类商品命名的文化价值 ..................................................68
3.3.3 汉、越语中碗筷二类商品命名在越南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70
小结 ...........................................................................................................................73
结语 ...........................................................................................................................74
参考文献 ...................................................................................................................76
附录 ............................................................................................................................. I

vii


图形目录

图 2.1:汉语碗类命名理据的综合考察数据示图 ................................................41

图 2.2:汉语筷类命名理据的综合考察数据示图 ................................................42
图 2.3:越南语碗类命名理据的综合考察数据示图 ............................................43
图 2.4:越南语筷类命名理据的综合考察数据示图 ............................................44

viii


表格目录
表 2.1:汉语中碗类名称的音节数量考察结果统计表 ........................................32
表 2.2:汉语中筷类名称的音节数量考察结果统计表 ........................................33
表 2.3:越南语中碗类名称的音节数量考察结果统计表 ....................................34
表 2.4:越南语中筷类名称的音节数量考察结果统计表 ....................................35
表 2.5:汉语中碗类名称的单一与复合理据考察结果统计表 ............................40
表 2.6:汉语中筷类名称的单一与复合理据考察结果统计表 ............................41
表 2.7:越南语中碗类名称的单一与复合理据考察结果统计表 ........................42
表 2.8:越南语中筷类名称的单一与复合理据考察结果统计表 ........................43
表 2.9:汉语中碗类单一理据名称考察结果统计表 ............................................45
表 2.10:汉语中筷类单一理据名称考察结果统计表 ..........................................46
表 2.11:越南语中碗类单一理据名称考察结果统计表 ......................................47
表 2.12:越南语中筷类单一理据名称考察结果统计表 ......................................48
表 2.13:汉越语中碗筷二类商品单一理据名称对比统计表 ..............................48

ix


绪论
1. 选题理由
我们周围的万物世界五花八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经过探索
世界万物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为生活服务。在语言的问世并不断发展的
基础上,万物的名称也逐渐形成与日趋发展。命名学随之出现并日益深受重

视。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系统化这一观念。首先,在居室设计
上,经过统一的设计,使各类生活用具彼此密切联系,达成一种默契。风格
统一的家具,墙壁地面的装饰、织物、灯具及整体色调等相互映衬,而且越
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更加细微的地方。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更为讲
究这一方面的细致。比如说,选择一套适合自己家居氛围的餐具,餐具的风
格要和餐厅的设计相得益彰,美品位及生活习惯。一套形式美观且工艺考究
的餐具还可以调节人们进餐时的心情,增加食欲,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中
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
中国餐具包括: 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类型。而每
一种大类型又可以分为更多的小类,如:高脚杯、大杯、小杯、酒杯、茶
杯、圆盘、椭圆盘、方盘、大筷子、小筷子、竹筷、木筷、金属筷子、大
碗、小碗、瓷碗、陶碗、铁碗、铁饭碗、瓷饭碗、江西瓷碗等。越南的餐具
也极为丰富多样,例如 Bát, đũa, thìa, dĩa, mâm, mi, chén, cốc, ly...等。每一大
类又可以分成若干小类,如 bát ăn cơm, bát múc canh, bát chiết u, bát sứ, bát
sành, bát sắt, đĩa trịn, đĩa vng, đũa tre, đũa gỗ, đũa nhôm, đũa cả, đũa con, mâm
to, mâm nhỏ 等等。据调查,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家常用具以及餐
具的功能越来越受重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最流行的一类餐具在功
能设计上很讲究“实用”。人们对餐具的要求也日趋提高了, 不同的餐具代表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宗教和不同的饮食习惯,生动地反映了每个
时代,甚至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情况。

1


不能否认,文化对人们选择餐具影响的是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的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保护自己的的 传统
和民族文化特色. 因此,现代人对餐具的实用功能越来越重视。餐具在功能设
计上 要讲究“实用”,突出自身的功能性,并以“使用为主、装饰为辅”的原则
进行设计,造型 简洁,以满足工作繁忙的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是要具有文化
品味。餐具是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部分,要和餐厅的设计风格相得益 彰,要

能够衬托主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兴趣爱好、审美品位及生活习惯等。餐
具的设计 不仅仅要美,还要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并能
够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精 神面貌和时代特征。
作为日常生活常用的商品,餐具在市场上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心。随着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包括食物摆设的美观的要求也提高了,餐
具的功能及美观也更受重视。这些因素反映在餐具名称中。讲究餐具名称,
使其成为商品广告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加强餐具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是
生产家、经商家以及语言文化研究家所关心的问题。
中越两国共处同一个文化空间,加上汉越语都是音节性语言,这些因素
造成两国商品名称包括餐具名称在内有着不少异同之处。
因此本人拟定选择《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 与越
南语对比》作为硕士论文课题,通过考察研究力求阐明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
语及其文化内涵, 进而联系到越南语,指出两者的语言及文化内涵上的异
同。希望本论文撰写完毕之后能够为越南汉语教学提供一份参考材料。

2.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弄清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文化内
涵,从而与越南语相对应的餐具词语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对比, 指出两者之间
异同, 从而阐明中越中两国民族对餐具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的认知特点,从而
加以肯定中越餐具名称所透露出的命名理据和命名文化特色。希望本论文撰
写完毕之后,能够为越南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份参考材料。

2


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 对本课题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综述;
2. 对现代汉语和越南语中特指碗筷二类餐具词语进行考察, 阐明其语言特
点、命名理据,从而弄清中越两国民族对自己语言中特指餐具命名上的认知

特点;
3.从汉、越语特指餐具词语的语言及命名理据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进一步
联系到汉越语中的餐具词语的文化内涵, 指出两者之间的特点及异同。

4.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和越南语中餐具词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文化内
涵,基于餐具作为一种商品,又与两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针
对餐具名称的音节数量、命名理据、修辞手法和含有碗筷的成语谚语的语义
以及餐具名称词语内在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行对比考察与分析。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关系,在进行此项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个案研
究,将范围控制在碗筷二类具有代表性的餐具名称进行对比考察与分析,而
汉语的餐具名称作为出发点,越南语中的餐具名称作为联系、对比的客体,
旨在弄清 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从而较之于越南语相应
的 表达形式, 通过两种语言中餐具名称的对比考察与分析,阐明两者之间的
异同之处。

5. 研究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的研究任务,本论文使用如下的研究方法:
1. 文献法,用来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综述;
2. 调查统计分析法,用来对现代汉语特指碗筷二类具有代表性的餐具词语
进行考察与分析, 弄清其语言特点、命名理据、认知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3. 对比法,用来将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的语言、文化内涵特点及越南语
相对应的餐具词语进行对比,指出两者的异同。
除此以外,本人还使用例证法、引证法、归纳法等。

3


6.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了绪论、结语、 目录及参考文献以外, 拟定分为三章:

第一章,题为“汉越语中特指餐具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相关理论”。在这
一章,我们着重于对中国学者和越南学者对命名、商品命名以及餐具词语的
相关研究结果的综述并对词义、语义场、商品命名以及语言对比等相关的理
论进行总结、概括化作为考察分析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题为“现代汉语特指餐具词语的语言特点 —— 与越南语对比”。
在这一章,我们选择碗和筷二类具有代表性的餐具进行语音、命名理据、修
辞手法以及含有餐具名称的词语结构及语义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阐
明各自的特点及其异同。
第三章,题为“汉越语中特指餐具词语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章,我们
主要分析以碗筷为例的汉越语餐具词语所反映的两国民族的认知特点和文化
内涵。身为一名汉语教师,在此,我们也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初步探讨一下相
关的汉语教学问题,希望论文撰写完毕可以为越南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份参
考资料。

4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1 相关理论基础

1.1.1 汉、越语中关于词素、词与词组概说
1.1.1.1 汉、越语中的词素
关于词素,王同亿(2001)在《新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词的构词
成分,在意义上不能再分解的构词单位”

1


各位中国语言学家像黄伯荣、廖序东等人认为,词素又叫语素是语言中
音义相结合的最小单位。例如,现代汉语中“葡萄”一词的“葡”就没有什
么意义,“萄”也跟“蒲”一样没有词汇上的意义,因此“葡萄”不能再分
解成更小的单位了。语言学家把“葡”和“萄”叫做两个词素。在汉、越语
的词素中有的可以单独成词,例如汉语的“笔”、“绿”、“看”、“走”
等和越南语的“sách”、“đi”、“yêu”、“đẹp”、“rất”等。但也有的词
素不能单独成词,例如:汉语的“民”、“语”、“日”、“族”、 “们”
等和越南语的“lung lay” 中的“lung”、“mạch nha” 中的“nha”、“nghệ
nhân” 中的 “nhân”、“xinh xắn”中的 “xắn” 等。根据词素的活动能力,可以分
为自由词素、黏着词素和半自由词素三类。但是根据词素的意义又可以分为
实词素和虚词素两类。实词素如汉语的“书”、“白”、“吃”、“很”、
“好”和越南语的“áo”、“đỏ”、“chơi”、“rất”、“nóng”等。虚词素
没有实在意义而只能表达某种语法意义或者某种结构关系,甚至只是某种语
气等。例如:汉语的“得”、“们”、“吗”、“而”、“或”等和越南语
的“nhưng”、“các”、“mà”、“nhỉ”、“nhé”等。
根据音节数量可以把汉语和越南语的词素分为单音节词素和多音节词素
两类而单音节词素数量都占了上风。在现代汉语里,单音节词素大多都与汉
字相对应。
1.1.1.2. 汉、越语中的词
1

王同亿(200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P.254

5


关于词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会有不同的说法。据《现代汉语规范词
典》(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 年出版)2所下的定义,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
自由运用的单位。所有的词都是由词素构成的。由一个词素形成的词叫单纯
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又叫复合词)。从音节角度

看,可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词义角度看,可以分为同义词、近义词
和反义词。
一般说,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其中,词的音是词的外在形式,而词义
是词的内在内容,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词的意义又可以分为概念义和附属
义。概念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形成的意义。例如:“帅”和
“英俊”的概念义都是指“外貌具有吸引力的男子”。“骄傲”和“自满”
的概念义都是“过分自信而产生看不起别人的态度”。附属义是指词在表示
客观对象的同时,带有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贬义
和中性义三种。语体色彩包括书面语、口语和通用语三种。例如:“母亲”
和“妈妈”的概念义都是“生出‘我’来的女人”,其中,“母亲”带有书
面语色彩而“妈妈”带有口语色彩。“吝啬”的语体色彩是书面语的,“小
气”的语体色彩却是口语的,两者都带有贬义色彩。“自豪”是褒义词和
“自满”、“傲慢”都是贬义词等。
按照黄伯荣、廖序东(2003)编著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现代汉语》
3

的解释,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本义是有史以来的上古时

期,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词的书写符号所体现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
的单音节多义词最初的意义。如:“我”本义为兵器的一种,后逐渐引申为
第一人称代词。 本义是词的本来的意义。
关于词的基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这个意义
应该是常用的、最基本的;二是这个意义在意义生成的序列中世代应该尽可
能早,其他意义是从它派生出来的,以便尽可能把整个意义结构串联起来。

222

李宝嘉、唐志超(200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

3


黄伯荣、廖序东(2003)《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6


从产生和发展过程而言,词就有词的本义和派生义。黄伯荣、廖序东 在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现代汉语》中认为,所谓词的“本义”是指文献所记载
的词的最初意义。这就是说,本义是有史以来的上古时期,词的语音形式所
表达的、词的书写符号所体现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的单音节多义词最初
的意义。例如:“寡”的本义是指失去了丈夫的女人,而“寡”的派生义是
少。例如:“自从爱人去世以后,他整天沉默寡言,默默地坐在一处”。句
中的“寡言”就是很少说话的意思。
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都是通过人们的思维联想而从
本义产生出更多的与本义有关的意义。引申义又可以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
引申义两小类。其中,直接引申义是指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间接引
申义是指从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1.1.1.3. 汉、越语中的词组
词组又叫短句、短语。词组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
两大类。固定词组指的是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的词组。固定词组的结构具有
固定性,构成固定词组的词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变动。固定词组的意义具有
整体性,组成固定词组的各词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个别解释。根据词组包
含词语的多寡可以把它分为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两大类。简单词组的内部结
构只有两个词按照一种语法结构关系组合而成,但是复杂词组的内部结构是
由多个词组合而成,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
对于词组的分类,可以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其结果是有词
组的结构类型和词组的功能类型两种。从结构上划分词组,人们往往根据词
组的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来划分。越南语的词组分类情况也如此。
1.1.1.4. 汉越接触与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简介
越中两国由于受到众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再说两种语言都是单

音节性的孤立语。这些因素都有助于语言的接触。经过长年的社会文化经济
交流,汉越接触引起了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逐渐加多并对越南语产生很大的

7


影响。根据 Nguyễn Tài Cẩn(阮才谨:2001)的统计4,越南语词汇系统中大
约有 60% 多是汉语借词。其中分为古汉越词、汉越词和越化汉越词三类。进
入了越南语以后,汉语借词受越南语词汇规律的支配。其中有的是全盘借
用,其词类、词义、用法都不变,比如“风俗习惯”(phong tục tập quán)、
“附录”(phụ lục)、“国家”(quốc gia);有的在词类上发生了变化,比如,汉
语的“特色”、“兴趣”、“心得”都是名词,但是越南语的“đặc sắc”、
“hứng thú”、“tâm đắc” 却不是名词而变成了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动词;有的
词序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成长”和越南语的“trưởng thành”,汉语的
“答复”和越南语的“phúc đáp”;也有的意思完全变了,比如,汉语的“仔
细”和越南语的“tử tế”。特别是越南人在现有的汉语词汇基础上创造出由汉
语词素构成的而汉语原先没有的合成词,诸如“phóng viên”、“niên khóa”
等,不断丰富越南语的词汇系统。
汉越词丰富了越南语的词汇。因为汉越词的构词能力强,灵活性高,所
以越南语不但直接借用汉语词而且还促进汉语词素不断去造新词,使其能产
更强。这些既是给越南汉语学习者带来便利,又是带来麻烦事。就餐具这一
方面而言,越南语也从汉语借来了“bát”(钵)、“bàn (cỗ bàn)”(盘)
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一般用“碗”而不用“钵”,而越南
语从古汉语借来的是“bát”(钵)而不借用“碗”。

1.1.2 语义场概说
1.1.2.1 语义场概念
语义场的理论首先由 Jost Trier 及一些欧洲学者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提
出。Trier 5 说,一种语言的词汇不是简单地列举出孤立的词项(正如字典里
的死词那样),而是在语义上相互联系的,它们根据某些概念类别组成小组

或场。Trier 还说,场是单个单词和所有其它词汇之间相互联系的现实存在,

4

5

Nguyễn Tài Cẩn (2001),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 Nxb ĐHQG HN
特里尔(Jost Trier)相关场理论评介( 哪年)

8


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场与单词共享在一个较大结构内相联的特性,并与词
汇共享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被组合的特性。也就是说,词场是一套语义上相
联的词素,词素反过来又形成某一特定语言的词汇子集。词素在一个场的意义
自然由定义词场范围的概念区规定。这种概念区(类)也随之称为语义场。语
言中的全部词汇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词语按意义聚合成
若干语义场,每一个义场中的词都有某些共同的语义特征。
1.1.2.2 语义场的特点
深入探讨语义场,可以发现语义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层次性。层次性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体现出寓意
的纵向聚合关系。概括能力强的词所受的语义限制小,而层次性大。相反,
概括能力低的词所受的语义限制大,层次性小。
第二是,系统性。系统性指的是同一级语义场之间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
系、相互制约,体现出语义的横向聚合。
第三是,相对性。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新词
语产生,旧词语消亡加上词义演变导致整个词汇系统处在不断变化和生成的
过程,并产生不稳定的特点。
第四是,民族性。一个民族一般都生活在一个空间,而整个人类又生活
在大世界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所形成的经验一般都

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导致不同民就有不同的语言,但是其间都会有相同的
语义场。与此同时,每个民族又受到其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而
会有其间的差异。因此,每一种语言中的语义场会有相同与相异之处。在进
行词汇语义对比包括汉越餐具词语对比,我们要先弄清语义场的一些相关理
论问题,从而便于进行语义对比。
一个词汇语义场又可以分成若干个更小的语义场。比如,植物词汇语义
场可以分为花卉语义场、树类语义场等;动物词汇语义场可分为兽类语义
场、禽类语义场;饮食词汇语义场可分为菜肴语义场、味道语义场、餐具语
义场等等。
9


1.1.3 语言对比及对比语言学简介
在人类社会交往中,语言作为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对促进各国之间以
及各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
发展,各国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与深入。语言对促进各国民族的
合作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对比及对比语言学在语言教学和翻译以
及词典编撰、教材编写等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言对比研究
一直以来深受研究界的高度重视。
对比语言学从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已经蓬勃发
展。六十年代后期,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教学受到认知心理语言学的深刻
影响,从此又逐渐转向对语言习得的研究。至今,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体现出
以下四个新的趋势。其一是,理论对比语言学研究日益加多;其二是,应用
对比研究偏向注重与其它应用语言学研究相结合;其三是,对比领域从传统
的语音对比、词汇对比、语法对比转向篇章、语用对比;其四是,深入探究
对比语言学本身的理论及方法问题。关于比较的意义和重要性,吕叔湘指
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6 。
语言对比的研究范围较广,研究者可以在同一语言内部进行语音、词
汇、语法等平面的对比。同时也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语言进行某一
平面或者多个平面之对比。从时间关系而言,可以采取历时对比或共时对

比,也可以同时进行历时结合共时的对比,但是,在确定对比研究对象之前
就要考虑到可对比性。所谓可对比性指的是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
处,对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弄清期间的异同。如果拿来进行比较的两种语言
或者两个语言现象是完全相同的或者完全相异的就无法进行比较,结果找不
出其间之异同。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于理论对比研究的目的是进行理论方面
的探索,从而加深对语言本质和不同语言之间差异的认识。
6

张峰(2010)浅谈《中国文法要略》,群文天地

10


对中越两国的饮食相关的语言与文化而言,由于两国都是农业国,“民
以食为天”这种传统观念对两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着较大的影响。餐具的
形成及其名称可以看做两国饮食语言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中越两国的餐具名
称特点从结构、语义到命名理据等多方面有异有同,是值得进行对比,找出
期间异同的语言文化领域相关的课题。

1.1.4 命名及命名学的概说
1.1.4.1 命名的定义
李宝嘉、唐志超(2001)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解释为“命名是动
词指的是“给与名称” 7 。马鸣春(1999)经研究有关命名及命名学多年指
出:“命名作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命名是世界上千事万物的指称符号,即
名称或名字。作为动词,命名指人或事物名称的形成过程。”

8

1.1.4.2 命名的属性
马鸣春这位著名的中国学者已经付出多年的精力去研究命名的特点,成

为著名的命名学研究专家,他认为,命名具有下面四个属性。
第一是指称属性。命名具有指代性、区别性、描写性等三个特点。命名
的目的及作用决定指代性,因为有命名才让人们能够把人与人、人与或事物
以及事物与实物区别开来。
第二是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指命名与社会有着一定的关系。其体现在
可交际性、时空性两个特点上。
第三是结构属性。命名的结构属性体现在语音属性、语法属性、语义属
性和逻辑属性等四个方面。命名由音素、音节组成,在声调语言里,命名还
具有声调的特点,受到声调的制约,还受到音节数量的制约。比如有单音
节、双音节、多音节之分。从其他结构特点上看,还有双声、迭音、迭韵之
分。命名按构成方式还可以分为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联合式、附加

7

李宝嘉、唐志超(200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

8

马鸣春(1999)《命名学:命名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1


式、重叠式等命名。命名又反映出人类思维特点、思维工具以及思维成果
等,所以会有鲜明的语义和逻辑属性。命名的语义属性决定了其含义的丰富
性。命名的逻辑属性决定了它在反映客观事物、大千世界时,语义具有一系
列不同层次的抽象性与概括力。
第四是文化属性。命名的文化属性体现在民族与地域色彩的差异性、科
学与艺术化程度的差异性 两个方面。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其心理
机制与习俗习性不同,文化积淀不同,使其命名的制作、结构与使用都具有

一系列不同的特点,呈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命名色彩的差异性。
命名的构成方式,简称命名方式,指创造词语符号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大致可
划分为以 下几种:
(1)音义任意结合命名。这种命名方式指的是人们利用与所指毫无意义
联系的语音材料做能指 来构成符号的方式。例如“山、人、 手、树”这些语言
中最早产生的词 就是用音义任意结合方式创造出来的,它的能指和所指〈音
义〉之间没有有理性可言。
(2)拟声命名。这种命名方式指的是人们利用与自然声音相似的语音成
分做能指结合与所指结合为符号的方式。 拟声词多数是通过象声命名的方式
产生的。例如汉语中的“猫、鸭、蛙”等词,就是 通过模拟这些动物的叫声,来
给它们命名的。此外,音译外来词,由于它们“是摹仿外族语言中 某些词的声
音来造词”的,所以也是由象声命名方式产生的。
(3)合成命名。这种命名方式指的是人们将已有的两个或多个词语符号
合成在一起做能指,与所指结合为新的词语符号,叫合 成命名。例如“黑板、白
菜”这两个词的命名,就是分别通过将“白”和“菜”、“黑”和“板” 合成起来做能指,
与所指结合为新的符号。如下图: 词 能 指 所 指 白 菜 语 音 能指义 二年生草
本植物,叶子大, 花淡黄色,是普通蔬菜。
(4)派生命名。这种命名方式指的是人们在已有的词语基础上又产生出
新的意义,传统观点称之为词义的派生或引申。例如 “砍’”在汉语普通话中本是

12


个单义词,其基本义是用刀斧猛力把东西断开。但近十几年它又 产生了一项新
义:取消;废除。如:九个科室砍了两个/砍了三个科研项目。 但根据符号学
观点,我们把“砍”的新义派生视为新符号的派生更为恰当。因为所 谓的新义派
生 就是利用已有的符号整体做能指,与所指结合为新的符号单位的过程,所以我
们称之为派生命名。
1.1.4.3. 影响命名的因素
据考察,我们发现命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表现在命名会受到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特点的影响。中越两国共处同
一个文化空间,两国民族心理上有些相同之处。其中,认同心理、从众心
理、禁忌心理、追求福寿昌盛心理、重视宗族家庭心理、审美追求心理等都
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点。
此外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命名对象、使用者及要求、经济
及自然、民族习惯、天气气候、地域因特点、时代社会群体特点以及宗教文
化、科技发展情况、外来民族文化、历史事件以及神话传说、民族语言等众
多的因素。
马鸣春在《命名学导论》 一书认为,命名的本质有哲学本质、实体本
9

质、符号本质和功能本质。其中,实体本质特别强调,“命名具有音、义、
形的结构”。“音”通过听觉可感知,“义”通过构成要素的意义及指代物
可感知,“形”通过视觉可感知。命名不仅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是文
化方面的问题。人们深入研究事物的命名,不但要研究其本身的本质、属
性、结构等特点,而且还要深入探索命名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运用与演变
过程等特点。通过命名,研究者还可以深入揭示人类的文化积淀和各民族的
文化、心理、思维特点,尤其是通过探索客观世界而形成认知的特点,阐明
命名与语言的特殊关系、命名与思维的特殊关系、命名与文化的特殊关系。
9

马鸣春(2007)命名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3


1.1.5 商品命名原则
餐具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餐具既是吃饭用具,具有较强的饮
食文化价值又是一种商品。因此,作为商品而言,餐具命名也要遵守商品命
名的原则。命名这一问题自古以来深受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高度

重视。在当今的国际化背景中,各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市
场竞争也随之而日趋激烈,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制定、完善并推行自己的商品
战略。商品名称已经逐渐成为一类商场竞争最直接、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其
中承载了商品的定位、商品的价值以及商品经营、文化意义等多方面的含义
。可见,经商家和生产家若能设计出很好的商品名称就会更加容易获得消费
者情感上的认同,从而形成对这一类产品的兴趣和信任。商品命名的成功与
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及其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市场上,人们非常重视
商品命名并遵守其命名原则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名称。马鸣春编著的关
于命名及商品命名的著作内容显示,商品的命名方法丰富多样,无论属于哪
一类商品的命名都要遵守其原则。根据马鸣春在其系列相关专著所提出的观
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商品命名的以下几项原则:
(1)商品名称要短小精悍。所谓“短小精悍”指的是商品命名要讲究精
炼,既可以向消费者传递相关的信息,又可以易于记忆,如果全名过长就很
难记住。“小”、“短”这两个标准意味着给商品命名的时候,人们要尽量
讲究字数和笔画少、字形结构工整,美学。这点使人们书写和记忆感到便利
,设计者在进行销售包装时也容易创造出商品名称的美术字眼,对消费者产
生更大的吸引力。在一般情况下,产品名称不超过四个音节为佳。这是确定
商品名称成功的首要因素。这是因为,在汉语中,四字格从语言形式到信息
传达上都占有优势,能够满足语言简练而含义深刻的要求,自古以来都很受
欢迎的一个特殊语言单位。在给商品命名时,人们特别讲究字数,而四字的
名字一般说都有 2:2 节拍,具有工整对称的结构。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