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34 trang)

Nghiên cứu so sánh hư từ gần nghĩa dan que dao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các từ ngữ tương đư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9 MB, 134 trang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

TRẦN THÙY HƯƠNG

NGHIÊN CỨU SO SÁNH HƯ TỪ GẦN NGHĨA “DAN”, “QUE”,
“DAO”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ĐỐI CHIẾU VỚI
CÁC TỪ NGỮ TƯƠNG ĐƯ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Hán

Mã số chuyên ngành : 602210
Khóa

: 14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Thạc sỹ Đỗ Thị Minh

HÀ NỘI - 2010


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处
================

陈垂香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硕士论文
专业

: 汉语言理论

专业号码

: 602210

年纪

: 14

指导老师

: 杜氏明-硕士

2010 于河内

保证言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目录
前言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任务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范围
六、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第一章 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现代汉语虚词的定义
现代汉语虚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虚词的作用
现代汉语副词概说
副词的定义
副词的范围及分类
副词的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连词概说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连词的定义
连词的范围及分类
连词的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虚词“但、却、倒”的研究现状
现代汉语本体研究中有关“但、却、倒”的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但、却、倒”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现代汉语虚词“但、却、倒”的对比(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但、却、倒”的句法功能对比
“但、却、倒”的句法特点
“但”的句法特点
“却”的句法特点
“倒”的句法特点
“但、却、倒”的成分功能对比
“但、却、倒”用于单句中的对比
“但、却、倒”用于复句中的对比
“但、却、倒”的组合功能对比
副词“却、倒”与其他副词连用时位置上的对比
连词“但”与副词“却、倒”共现的情况
“但、却、倒”的语义功能对比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但、却、倒”的语法意义
“但”的语法意义
“却”的语法意义
“倒”的语法意义
“但、却、倒”的语义功能对比
“但、却、倒”的基本语义对比
“但、却、倒”的深层语义对比
“但、却、倒”的语义指向对比
“但、却、倒”的语用功能对比
“但、却、倒”的语用预设对比
“但、却、倒”的焦点位置对比

“但、却、倒”对句类的选择
“但、却、倒”所体现的主客观性
“但、却、倒”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句法功能上的对比
语义功能上的对比
语用功能上的对比
第三章 研究结果的应用
相关理论
翻译理论概说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词汇教学法理论概说
研究结果在虚词“但、却、倒”翻译中的应用
虚词“但、却、倒”的越译情况考察
考察结果分析
关于虚词“但、却、倒”的翻译建议
研究结果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越南学生“但、却、倒”的学习情况考察
“但、却、倒”的偏误分析
偏误成因
关于虚词“但、却、倒”的教学建议
结语
语料来源
附录: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答案
注释
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前言
一、选题理由
汉语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语言。汉语不但有难写难记的汉字而且还有深广丰富
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作为一门外语在世界上的各个国
家越来越流行。在越南,汉语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汉语已经成为越南的第二
大外语。
虚词教学与研究是现代汉语的一大难点。马真先生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
法论》中指出,“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虚词在汉语中成
了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汉语语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代汉语虚词
系统本身并不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近义虚词的意义比较虚灵,不好捉摸,
这就增加了学习和研究的难度。
“但、却、倒”是一组常用的近义虚词。以往的研究,如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
语八百词》、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卢福波的《对外汉语常用
词语对比例释》、景士俊的《析“却”》、刘清平的《“却”与“但是”的语义、句法和语
用比较》、彭小川的《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等,较多
探讨这三个虚词的语法特点及其归类问题,但对每个词都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心的
看法,也很少对它们作对比研究,发掘它们的细微差异。在越南研究方面,也没有
人将这三个虚词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进行比较。越南语和汉语都是分析型语言,
越南语的虚词与汉语的虚词一样,有着特殊的语法作用。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
对汉语虚词“但、却、倒”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
分析其原因,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的虚词,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

1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表达能力,也能使我们在汉 越虚词翻译方面更好地表达相关信息,提高汉语虚词教
学效果。
从另一方面的观察发现,越南学生在学习这三个虚词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偏误。
他们常常混用“去”与“倒”两个副词,同时,在一些语言片段中,“却、倒”起到关联的
作用,他们往往将“却、倒”与同样起关联作用的连词“但”混用。
因上述几个理由,本人决定以《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作为汉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课题。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以汉语本体作为研究的基础,对汉语本体中的虚词“但、却、倒”做深入
的分析,通过对比指出“但、却、倒”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的异同,分析
越南学生在使用虚词“但、却、倒”时出现的偏误,分析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
策;同时,进行汉语和越南语的对比,将虚词“但、却、倒”和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
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教学和翻译工作提出参考意见。
三、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 )综述一下现代汉语虚词的相关理论基础。
(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但、却、倒”进行细致的
分析,找出三者的异同。
( )将现代汉语“但、却、倒”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进行对比。
( )对“但、却、倒”的越译情况进行考察及分析,从而提出有关翻译工作的建
议。

2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 )对越南学生“但、却、倒”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经偏误分析提出有关教学
的建议。
四、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三个近义虚词“但”、“却”、“倒”。
五、研究范围
研究的范围包括汉语本体以及汉越对比,本体和对比部分都是现在通行的汉语
普通话和越南语的普通话,研究范围不包括汉语方言、越南语方言以及古代汉语、
古代越南语部分。
六、研究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五项任务,本论文采用下列研究方法:
( )采取描写、分析法,对汉语本体“但、却、倒”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进而进行分析,揭示“但、却、倒”的句法特点、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
( )采取对比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但、却、倒”三个虚词进行
对比以及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进行对比,指出其间的异同 。
( )采用了语料统计分析方法、调查问卷方法及归纳方法。
七、论文的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以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本章是对现代汉语虚词及现代汉语副词、连词的概述,包括现代汉语虚词、副
词与连词的定义、范围与分类、语法特征等方面。

3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第二章:现代汉语“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本章是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汉语虚词“但、却、倒”进行对比分析,包括阐述“但、
却、倒”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但、却、倒”进行对比以及
对“但、却、倒”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进行对比。
第三章:研究结果的应用
本章是将研究结果应用在汉语虚词“但、却、倒”的翻译工作中,以及对越汉语
教学工作中。包括对“但、却、倒”的越译情况考察及分析,以及对越南学生“但、却、

倒”的学习情况考察、对越虚词教学考察、教材现状考察、对调查问卷中所出现的偏
误分析和对翻译工作、教学工作的建议。

4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第一章
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作为汉语的显著特点之一,虚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的语法手段,是用来表示一
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语法家对汉语虚词的研究已有近

年的历史。早在汉

代,古人就有了对“词、语助、助语气 虚词 ”的研究,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按功
能和位置把虚词分为发端、送末、札句三类;到元代,卢以纬的《语助》第一次对
汉语虚词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到了清代是虚词研究的高峰,其中刘勰的《助字辨
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直到《马氏文通》的诞生才
第一次明确地把实字和虚字用为语法学概念,并为实字、虚字下了定义,确定了类
别。从《马氏文通》后到现在的一个世纪里,经过许多语法家的努力,汉语虚词研
究的方法和成果都趋于成熟,
特别是现代近

年的对虚词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

期,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研究的成果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具有特色的虚词研究
的专著、虚词词典和大量的虚词研究论文,如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侯学
超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陆俭明和马真《现

代汉语虚词散沦》、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等;其次,虚词研究的理论和方
法取得重大突破,把虚词研究从语义、语用以及句型、句式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现代汉语虚词的定义
那什么是虚词呢?自从马建忠开始,大半个世纪中,在虚词的含义这个问题上,
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综合起来有两大派:一是意义派,一是功能派。

5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马建忠云:“凡字有义理可解者,皆曰“实字”,凡字无义理可解而惟用以助辞气
之不足者,皆曰“虚字”。又说,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
情态者曰“虚字”。这是马氏下的定义。马氏所说的“实字”、“虚字”就是“实词”、“虚词”。
凡词都有意义,不存在只有声、形 从书面语言讲 而无义的词。把有无“义理可解”
作为划分实词和虚词的标准,就否定了所有虚词的意义。
马氏之说未当,一些语法学家对它加以修正,认为虚词也有意义,不过是“空
虚”的、“空灵”的。吕叔湘先生说 “凡是实词义,至少是那些标准的名词、动词和形容
词,都能在我们脑筋里引起具体的影像,比如我说‘猫’,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一只猫,
我说‘跳’,我可以想象一个孩子或是一只蚌锰的形状;我说‘红’,我就想起桃花或国
旗的颜色。但是‘极’、‘又’、‘如何’这些词能在我们脑筋里引起什么影像呢?不能。它
们不是没有意义,只是那些意义空虚得很。”王力先生说:“中国语里,词的分类,
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就意义上说,词可分两人类。第一类是实词,它们
的意义是很实在的,它们所指的是实物、数目、形态、动作等等。第二类是虚词,
它们的意义是很空灵的,独立的时候它们几乎没有意义可言,然而它们在句子里却
有语法上的意义。”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以能否表示概念作为划分实词虚词的标准。王力先生说 “词
可分为两大类:凡本身能表示一种概念者,叫做实词;凡本身不能表示一种概念,
但为语言结构的工具者,叫做虚词。”又说,“表示概念的词,叫做实词,也可以叫
做概念成分”,“不表示概念的词,叫做虚词,也可以叫做语法成分。”这种分法,否

定了虚词可以表示概念,虚词不表示概念,等于说没有意义,也就是《马氏文通》
的“无义理可解”。

6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以上我们列举了“意义派”的代表性论点,单从意义这一范畴来给实词虚词下定
义,很难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义” 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
是两大词类共有的,是共性,不是某一词类的特性。早在

世纪

年代初,陈承

泽因不满意马建忠对虚词下的“无义理可解”这一定义,就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从
不同的功能上探求实词与虚词的区别。他说 “有客观之体、相、用者,可为文之主语
或说明语;无客观之体、相、用者,则不能为文之主语或说明语,此字词性质之大
别也。”这里的“字”指实词,“词”指虚词。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实词能做“主语或说明
语”,而虚词则不能。陈氏又说“凡表物及物之体、相、用,或虽非表体、相、用而
有支配其体、相、用 不完全他动属之 ,直接限制其体、相、用 指示象字限制副字
属之 之作用者,为实字;此外则为虚字。”陈承泽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 即功
能 划分实虚,赋予明确的定义,与前一段话的精神完全一致,是词类划分中的重要
发现,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
陈望道很同意这一观点。他说 “文法上词分虚实必须从组织上着眼,即从功能
上区分。依照功能观点,实词是在组织上能够独立自主的,也就是说它能够单独做
句子成分的,可以称为‘自立词’;虚词是在组织上不能独立自主的,必须依附实词才
能成一节次的,可以称为‘他依词’。本论文是主张这种观点的。”
此外,有些汉语著作和词书也是从这方面给两大词类下定义的。胡裕树主编的

《现代汉语》说:“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叫做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叫
做虚词。”《辞海》对虚词的解释是 “‘实词’的对称。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
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如介词、连词、助词等。”这一派给虚词实词下的定义,虽然
表达不尽相同,但精神是一致的。我觉得 “功能”标准是科学的,比“意义”标准要切合
实际,较好地划清了实词和虚词的界线。

7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那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呢?大致的看来,实词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
立成句,虚词不能充任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不能单独成句。绝大部分实词在短语或
句子里位置是不固定的,前置后置都可以(“我看、看我、大家看、看大家”);而
大部分虚词在短语或句子里的位置是固定的(“吗、吧、的”后置,“也、把、被”前置)。
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事物、处所、时间、动作、行为、变化、性质、
状态等),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还有一个区别,实词
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是开放的类,难以列举;虚词是封闭的类,可以穷尽地列
举每一类中的成员。
现代汉语虚词的分类
汉语的虚词包括哪些类,自《马氏文通》把汉语的文言词分成九类,其中虚字
有介字、连字、助字、叹字四类。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将汉语划分成五类九
种,其中区别词 形容词、副词 的副词以及关系词 介词、连词 、情态词 助词、叹
词 等当是虚词。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把实词称为实义词,虚词称为辅助词。
辅助词包括限制词 副词 、指称词 称代词 、关系词、语气词等。朱德熙的《语法讲
义》把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拟声词、感叹词归入虚词;胡裕树主编的
《现代汉语》把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归入虚词,副词归入实词;黄伯
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把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归入虚词,副词、叹
词归入实词。
从以上几本不同的语法著作看,在虚词的归类上,有争议的首先是副词。

为什么有的把副词归入虚词,有的归入实词?因为客观上副词处于半实半虚的
状态,把半实的一面看得比较重就把它归入实词,把半虚的一面看得比较重就归入

8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虚词。严格地说,副词中有一些意义比较实在,不仅可以充任状语,在一定语言环
境中还能单独回答问题,比如:不、没有、马上、顺便、立刻、突然、欣然、恍然,
而有一些意义又极虚,除了作状语外,还起关联作用,有的和连词配对,或本身配
对使用,如 “也、就、还、竟、很、极、越、又”。如果把副词一部分划归实词,一
部分划归虚词,那在副词内部划清实虚的界限又是很不容易的。学习掌握副词并了
解它的主要语法功能,了解它属于半实半虚的这种实际情况,对于语法书中的不同
看法也就容易理解了。
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起修饰作用,即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有的还可以
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起修饰作用主要可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
气、否定、情貌等、大部分副词兼有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两种功能,表示程度的副
词则主要用于修饰形容词,表示情貌的主要用于修饰动词,运用时要注意这些区别。
介词,目前大部分语法书都把它归入虚词,其实它也处于半实半虚的状态,因
为汉语中的介词许多由动词转化而来,有的语法书就叫它副动词或次动词。介词归
入虚词为什么争议不太大呢?因为从介词的语法功能看,它已经没有了动词的主要
特点,它不能像动词那样单独使用,后边还得跟上名词或名词短语,共同组成介宾
短语 即介词词组 ,它不能像动词那样可以重叠,后面也不能再加动态助词“了、着、
过”和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起来、下去”等。汉语里介词是可以列举出来的,
数目虽然有限出现的频率却很高,所以常用介词的语法特点应该着重掌握,比如介
词“把”“被”在用法上就有许多特点,可以构成特殊句式“把字句”和“被字句”。
连词归入虚词,是没有争议的。连词设有实在意义,起关联作用,表示关联部
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连词数量不多,作用很大,可以关联词和词,短语和短语,分


9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句和分句,句子和句子,以至连接句群和句群,文章中的段和段。运用连词,要注
意连词本身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所连接的部分是不是有这种语法意义。比如,运用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前后两部分必须在意念上有转折关系,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连
词,前后两部分也必须有因果关系,因为错用了关联词语造成表达上的不准确,是
屡见不鲜的。
助词也是地道的虚词,如“的、地、得、所、似的、了、着、过”等,至于“的、
吗、吧、啊、呢”等虚词,有的书把它们归入助词,有的书把它们归入语气词。助词
“了、着、过”是附着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未完成、正在继续等状态的。比
如,“昨天我们吃过饭后去看了一场电影”,“过”表示动词“吃”的完成态 “了”表示动词
“看”的完成态。这种助词有的书叫动态助词,有的书叫时态助词。
叹词是一个特殊的词类,习惯上都把它列入虚词,它有某些表达作用,表示感
叹和呼唤应答。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和任何词发生任何组合关系,句中就有一类
是叹词非主谓句。这大概是有的语法书把叹词列为实词的原因。赵元任《汉语口语
语法》中指出,“零句没有主语—谓语形式。它最常见于对话以及说话和行动参杂的
场合。大多数零句是动词性词语或名词性词语。叹词是最地道的零句。”这里特别指
出了叹词的功能。运用叹词不大容易出错,主要应了解它的特殊的语法功能。拟声
词是摹拟事物声音的,没有多少实意义,也列入虚词,有的语法书把它归入形容词。
现代汉语虚词的作用
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和“附着”,现在把各类虚词综合起来谈一谈它们的作
用。

10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修饰作用,个别的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起补充
作用。这就是可以作句子成分的副词所能起的作用。如:
立刻动手

常常去

很好

好极了

好得很

连接词和词、词组和词组,有的连接分句和分句,表示种种关系。这
是连词、结构助词所能起的作用。如:
党和政府

工作和学习

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不但学习语法,而且学习翻译。
中国的历史

高兴地说

打扫得干干净净

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关系、时态或语气。这是介词、时态
助词、语气助词所能起的作用。如:

往东走

朝前看

学了语法

走向胜利

你到北京吗?

到过北京

为人民服务

吃完饭

我到过的。

单独使用,表示应对感叹。这是叹词所能起的作用。如:
喂,喂,你听见我的话吗
嗯,听见了。
可见,虚词是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用不用虚词,用不同的虚词,都会
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如:
父亲和母亲

表示联合关系,是“父亲”“母亲”两个人。

11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父亲的母亲

表示偏正关系,是指父亲的母亲,不是别人的母亲,只指一个

人。
小猫把小兔咬了

是“小猫”咬“小兔”。

小猫被小兔咬了

是“小兔”咬“小猫”。

虚词能把事物的关系精确地表达出来,能够正确地把握运用各类虚词,才能精
密地表达和交流思想。所以,学习虚词是学习语法的一项重要工作。学习虚词一方
面要学一类一类的虚词的共同的一般的用法,一方面还要学一个一个虚词的个别的
用法;一方面要看每个虚词有些什么作用,一方面还要看哪些关系常用哪些虚词来
表示。
现代汉语副词概说
副词的定义
关于副词的定义,自《马氏文通》以来各家的说法不尽相同,但有的大同小异。
从总体上看,有的学者侧重从意义角度来定义副词,如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


)中称“副词是就事物的动作、形态、性质等,再加以区别或限制的”。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称“凡词,仅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否定作用

等,不能单独地指称实物、实情或实事者,叫做副词。”有的学者着眼于短语,从副
词的修饰功能来定义或描写副词。如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称“副词

通常修饰动词、助动词、次动词、形容词……也可修饰另外一个副词。”胡裕树主编
的《现代汉语》

称“副词的基本用途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不能修饰名词 这

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有的学者着眼于句子,从句法功能的角度定义副词。如吕叔
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称“副词的主要用途是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

12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或者修饰整个句子。”朱德熙《语法讲义》

称“我们把副词定义为只能充任状语

的虚词。”山此,可以得出副词的定义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的词。
副词的范围及分类
现代汉语副词数量较多,而且每个学者有关副词的范围划分的标准也不一样。

就现有的几部虚词词典所收副词条目看,各家所收副词也多少不一。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收副词

北大中文第
馆,



个,商务印书馆,

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收副词



个,商务印书


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收副词
景士俊

《现代汉语虚词》收副词

曲阜师范大学
王还
古川裕
李泉

个,上海辞书出版社

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收副词

《汉英虚词词典》收副词




个。

个。

《副词修饰“是”字情况考察》文末附表收副词
《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文末附表收副词

个。

个。

副词的内部分类因为各家的分类有多有少,名目亦有所不同,因此很难做到干
净利落。赵元任分为九类:范围和数量、估价、肯定否定、时间、可能与必然、程
度、处所、方式、疑问。王力分为八类:程度、范围、时间、方式、可能性和必要
性、否定、语气、关系。吕叔湘分为七类:方所、时间、动态动相、程度、判断、
否定、一般。胡裕树分为六类:程度、情状、时间频率、范围、否定、语气。黄伯
荣分为六类: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否定、情态方式、语气。朱德熙分为四

13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类:范围、程度、时间、否定,另有一类重叠式副词。各家所分次类中,大体都有“程
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这四个类别。从前辈学者对副词的分
类,我们可以了解到,副词的划分传统上依据的标准分为三种:

以黎锦熙、王力、

张志公为人表,主要从意义出发来划分。

以胡裕树、丁声树为代表,着眼于短语,

从副词修饰动词功能来定义和描写副词。

以吕叔湘、朱德熙为代表,着眼于句子,

从句法功能角度定义副词。此外还有一些次类,各家多寡不一,名目也不相同,所
分次类的数量不同,名目不同,且各次类所包括的副词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副词,
不同的人往往归入了不同的次类。这样,就使人难以确知副词究竟可以分出多少次
类,各次类间区别到底在哪里。引起了对副词认识的混乱。
按张谊生观点,副词的分类单依据语义是不够的,应以句法功能为主要标准,
以相关意义为辅助标准,以其现顺序为参考标准。由此标准,把汉语副词首先分为
三大类: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其中限制性副词内部差异很大,
还可以再分为若干小类。
以上各家由于编写目的的不同,而收词标准也不一致,所收副词的范围宽窄不
一,因此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争论。其实影响汉语副词范围确定的主要是两类词,
一类是通常所说的语气副词,一类是具有描摹功能的描状词。
副词的语法特征
可以把副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概括为:( )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一部
分副词也可以修饰别的副词,少数副词可以修饰整个句子。( )副词在句法结构中,

一般只能充当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词。( )副词主要
在句子中充当状语。

14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在常规情况下,从语法上看,副词是一种专门充当状语的词,其语法特征也比
较单一,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唯状性。除了一些特殊用法之外,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就是只能充当状
语,住要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值得注意的是,唯状性并不等于只能修饰动词形容
词,其实同是充当状语,副词至少还可以修饰以下几种成分:
、部分副词。如:房子不太大,但很干净。
、主谓短语。如: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短语)、数量词(短语)。但是当这些词语作谓
语时,则可以受表示时间、范围等方面的副词修饰。如:今天才星期五,我以为又
星期六了。
、副词不能单独成句,一般也难以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也许”、“一定”、
“别”、“差不多”、“当然”等能用来回答问题。如: 给你的钱够不够?

差不多吧。

这种副词单独回答的句子多见于口语。
非谓性。非谓性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副词既不能像谓词那样充当谓语,
也不能像谓词那样充当定语,非谓性是区别副词和形容词的重要标准。比如“偶然”
和“偶尔”都可以充当状语,但“偶然”还可以充当谓语和定语,而“偶尔”则不能,所以“偶
然”是形容词,“偶尔”是副词。
非体性。非体性是指副词既不能拟体词那样充当主宾语,也不能像体
词那样充当介词宾语。非体性是区别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重要标准。比如“现在”

和“正在’都可以充当状语,但“现在”还可以充当主宾语和介词宾语,“正在”则不行,
所以“现在”是时间名词,“正在”是时间副词。

15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副词还可以充当补语。极少数的几个副词,如“极、很、透”等可以加在
形容词的后面,用来表示程度 好得很、高兴极了、坏透了。用“很”作补语,前面必
须加个得字,“极”、“透”作补足语时不能加。
副词可以帮助表达语气。语气除了可以用声调、语气词来表达外,也
可以用某些副词来表达。如:“又”、“大约”、“大概”、“难道”、“还”等
副词可以起连接作用。形容词和动词可以用副词的帮助联合起来,作
为句子的某种成分。如:又说又笑、又聪明又活泼、来了就走、越看越糊涂等
副词还可以作复合句中连接成分,复合句两个分句之间的连接成分可以是连接
词,可以是副词:他既作班长,又作小组长,还作课代表。
现代汉语连词概说
连词的定义
关于连词的定义,学术界观点趋同。故潘刘、文月、韡娱华在《实用现代汉语
语法》中下的定义:连词是虚词的一类,其作用在于连接两个词、短语和分句。比
如“丁力和我”里的“和”表示“丁力”和“我”之间是并列关系。“丁力或者我”里的“或者”表
示“丁力”和“我”之间是选择关系。又如“因为丁力学得好,所以大家都选他当班长”,
这里“因为……所以……”连接的是两个分句,表示两个分句的因果关系。连词不充
当句子成分。
连词可以单个用,如“和”、“或者”、也可以成对使用,如“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有些连词也具有段落、篇章的连接功能。
连词的范围与分类


16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十余位学者在著述中对连词进行辨识、收录。认定最
少的是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共

词与相关问题》,达到
位置关系界定了

个。张宝林

个;最多的是周刚

,《连

根据连词出现的关联场合和与主语的

个连词,而把上述特征不明显的“又……又…… ”、“那么”、“接

着”、“也罢,’等分归副词、代词、语气词等他类。胡明扬

认为“越……越……”

等格式连接和修饰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而将其划入“关联副词”;张静则不主张设置“关
联副词”,因为那样混淆了连词与副词的界限。
产生分歧的根源,在于学者们的所持语言观和范畴观存在差异。词类的性质概

括了该类词的基本特征,并非这一特征别的词类就不具备,关键是把握其“度”,看
词语在句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依此标准,一些“边缘化”的词语就好归类了。
按照形式标准,吕叔湘先生

将连词分为可合用也可单用、可合用也可单

用后一个和一般要合用的三类;朱德熙先生

将其分为只能出现在前一分句里

和只可出现在后一句等类别。
按照意义标准,一般先把连词分为联合关系和偏正关系两大类,而后进行下位
分类,分别分为并列、选择、承接、递进和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让步、取舍、
目的等小类。张斌、张谊生等持这种观点。
按照形、意结合的标准,对连词进行小类划分的有胡裕树

、胡明扬

等。胡明扬首先根据意义将连词划分为联合偏正两大类及并列、选择、让步、条件
等若干小类,然后根据形式标准再度划分为连接词 短语 和连接分句句子的连词等
类别。
连词的语法特征

17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作为虚词的一类,连词具有虚词的一般特征:
、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就这一点来说,它与副词、介词也有不同。副词与介
词虽然都属虚词,但某些副词可以单独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起修饰作用,做状语;
介词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组成的介词短语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可作状语和补语。
而连词只能连接词、短语、分句,表示被连接的两个语法单位之间的各种关系,不
起任何修饰或补充的作用。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基本功能是关联、连接
此为连词的本质特征。连词可以连接各类实词、短语 词组 、句子、句群甚至
篇章,表达各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具有多重指向
即表连接,关涉的语法对象就不光是单一的。看下例
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美、英、德、日等国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
国际环境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
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
句中第一个“和”是介词,仅指向其后的介词宾语;而后一个“和”则前指“生产能
力”,后指“产品”。连词与介词的区别也表现在这里。因此,邢福义先生提出“连词起
码具有双向性”,而介词没有这一特点。
连词与副词的划界问题

18


现代汉语近义虚词“但、却、倒”的对比研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词语对比)

我们经常受到连词与相关词类 主要是副词和介词 界限不清的困惑。究其原因:
客观方面,是因为不少虚词是由实词经过长期的演进虚化而来,难免会带有原属词
类的一些特征,所以连词与介词、副词等就出现了错综复杂的联系。主观方面,是
因为学者所持的划类标准不同。下面就连词与副词的界限以及处理兼类词的方法,
逐一解析。
、连词的作用是连接,副词的基本用途是修饰。两者看起来界限分明,但实

际运用中并非如此。请看下例:
明天就发薪水了,有了钱先给阿珍寄一点儿去。
明天你就给我发薪水,我也不干了。 胡明扬:
上例中的“就”在

句中起修饰作用,是副词;在

句中起连接作用是连词。我

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成果。
一品红既然有这么许多好处,它就更加令人喜爱了。 周刚:
即使最勇敢的人,也会望而却步。
上面

中的“才”是副词,却有连接作用。

中的“既然”是连词,却有修饰意味。

中的连词“即使”和副词“也”又总是搭配使用。
由此可见,连词与副词界限不明,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条:一,表示的作用
上,有些副词与连词一样有连接作用;而很多连词又像副词一样带有明显的修饰意
味。二,使用上,有些连词常和副词搭配使用。三,有些词本身就兼类属。
常见的连副兼类词有 “尽管、不过、只是、还是、或、或者、果真”等。如:
尽管钱不宽裕,她还是把日子安排得有滋有味的。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