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06 trang)

Kết cấu định ngữ + de + trung tâm ngữ phi điển hình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83 MB, 206 trang )

学校代码:10270

分类号:H146

学号:152100135

博士学位论文
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



院 :



业 : 语 言 学 及 应 用 语 言 学

研 究 方 向 :

对 外 汉 语 学 院

语 法 理 论 与 应 用

研究生姓名 :

杨 氏 贞

指 导 教 师 :

齐 沪 扬 教 授


完 成 日 期 :

2018 年 4 月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

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

学科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位申请人:杨氏贞
指导教师:

齐沪扬 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的题目为“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属于专题性讨
论,而非系统性的讨论。所选的专题都是我们在语言实际中或对外汉语教学中经
常遇到的困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形式与意义、共性
与个性等分析手段相结合,对这非典型定中结构作了详细的研究,希望从深入的
研究能找出产生非典型定中结构的动因,并为结构中的每个成分作出更详细的解
释。由于我们是非汉语母语者,所以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
不同,文中所关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做

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既考虑理论上的探索,又考虑应用上的操作。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 5 章,包括:(1)定中结构的分类;(2)准定语的
“N1 的 N2”;(3)“名物化”的“N 的 V/A”;(4)谓词性定语的“V 的 N”;
(5)汉语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的句式对比。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是本研究的文献综述。这部分是对前人已有的研究进行回顾
与梳理。再者是阐述本研究选题的意义,接着是介绍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最
后介绍出本文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是对定中结构中定语的定义进行梳理,再将定中结构分为典型的与非
典型的,并对每一类作出详细的描述。定中结构可分为典型的与非典型的。典型
的定中结构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具有领属、修饰语限制的作用;而非典型定中结
构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有的是限定关系(“V 的 N”),有的是“名物化”现
象,有的在静态中与典型定中结构同构,但在动态中则是准定语的结构,即不表
示领属、限制或修饰,而是表示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

I


中文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是对“N1 的 N2”的四类非典型领属关系的考察:从配价理论、认知
理论以及指称理论对(1)他的老师(当得好);(2)(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3)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4)(我帮)你的忙进行研究。通过对每个结
构中的“N1”与“N2”的语义类型的探讨,找出每个结构中“N1”与“N2”的
语义限制以及每个结构的产生机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1)类结构中的“N1”
也能由表示一般身份的名词充当;(2)类结构有的是准定语,有的不是准定语,
这取决于“V”的性质;(3)类结构是一个特殊用法,表示“N2”是“N1”的临
时身份;(4)类的“V”与“N2”是一个复合词,这类复合词本身不能再加上宾

语,因此把宾语加在中间,成了该结构的“N1”。
第四章是对“N+的+V/A”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指称理
论以及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出发找出该结构的名词与动词或形容词的语义类型
及语义关系。对哪些动词和形容词能进入“N 的 V/A”以及“N 的 V/A”能与哪
些介词共现作了详细的考察。最后探讨了该结构的语用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谓词
词语。“N 的 V/A”是名物化现象之一,整个结构具有了指称性。
第五章是对“V 的 N”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指称理论
以及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出发找出该结构的动词与名词的语义类型及两者之间
的语义关系。探讨了该结构“的”字的隐现规律及“V 的”是否能称代“V 的 N”
的各种情况。最后是对“V 的 N”的句法功能、语用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谓词进
行了详细的阐述。当“N”是[+生命]名词,“的”不可以省略,当[-生命]抽象名
词,“N”可以省略。具有指称性的“V 的 N”丰富了汉语偏正短语的语义。
第六章探讨了“的”字的功能与性质,并对与之相应的越南语“của”作出对
比。再者是对汉语“N+的+V/A”、“V 的 N”与越南语的“冠词+V/A+ của+N”、“N
+(连接词)+V”的相应句式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两语之间的差别与相同点。
第七章结语部分,对上面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包括本研究的主要内
容、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非典型定中结构

II

准定语

名物化

谓词性定语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The thesis raises a topical but no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 with DE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special subjects that we
choose are all the ones that usually occur in language use and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nod languag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e adopt several paradigms such
a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form and meaning,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nd so
forth. Through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 several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s, we dig into the motivation of this type of structures and provide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to each of them.
As non-Chinese speakers, the problems we focus o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the native researchers concerns. That is to say,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roblems
for non-Chinese speakers are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practicability. Therefore, we
conduct the research combining descriptive and explanator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thods.
Besides Introduction and final remarks, there mainly are 5 chapters, which are as
follows: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
(2) ―N1 DE N2‖ in quasi-attributive
(3) Nominalized ―N DE V/A‖
(4) predictival attribute ―V DE N‖
(5)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ones in Vietanamese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has been arrang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me foregoing issues about the research so
as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work,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ason of selecting
this topic, research object,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search methodologies, research

values and so on.
Chapter two i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attributive‖ in grammar, and
then it categorizes the modifier-head constructions into two types, namely
conventional and non-conventional ones. As is know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ttributive and the head are usually possessive, modificatory or restrictive in the
III


英文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typical modifier-head constructons; whereas in the atypical on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ttributive and the head are various, for example, some are restrictive
(e.g. V de N), some are nominalized; some are superficially formed as a typical
modifier-head structure but essentially a quasi-attribute structure expressing a
particular relation of seman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ency, cognitive and reference theory,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four types of non-conventional possessive constructions formed with ―N1
DE N2‖, which are:
(1) ta de laoshi (dangde hao) ‗他的老师(当得好)‘;
(2) (ta kan-le) santian de dianshi ‗(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3) Zhang San de yuangao, Li Si de beigao (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
(4) (wo bang) ni de bang jinxing yanjiu ((我帮)你的忙进行研究).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emantic type of N1 and N2 in each
constr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discloses the semantic restriction of N1 and N2 and the
production machanism of each structure. It ultimately finds out that N1 in example (1)
could also be a common noune; the property of V in (2) decides the structure as a
quasi-attributive one or not; the temporary relation between N2 and N1 makes (3) a
special usage; V and N2 in (4) could combine into a compound word which could not

add any component as its object.
Chapter four is an in-depth study on ―N de V/A‖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ency, cognition, reference re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ree surfaces, we find out
the semantic type of and the relation among the nouns, verbs or adjectives of the
structure, and make an particular inspection of two questions (1) what kind of verbs
and adjectives could enter into ―N de V/A‖; and (2) what kind of prepositions that ―N
de V/A‖ could cooccur with.
Chapter five is also an in-depth study on ―V de N‖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ency, cognition, reference rela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ree surfaces,
it finds out the semantic type of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ouns, verbs in the
structure, probes into the rules of the usage of DE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V de‖ may
replace ―V de N‖ in the contexts.

In the end, it exposes the syntactic, pragmatic

function and its related predicate words. ―N de V/A‖ is one of the nominalization
phenomena, which highlights the referential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Chapter six explores the funciton and the nature of DE in Chine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ủa in Vietnamese. Moreover, this chapter compares the ―N de V/A‖
IV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nd ―V de N‖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article V/A của N‖ and ―N <connective>
V‖ in Vietnamese so as to reveal the individuality and universality in the two
languages. When N is an animacy noun, De could not be ommitted; while N could be
deleted when N is not an animacy noun. Besides, the V de N structure with

referentiality enriches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nodifier-noun phrase.
Chapter Seven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main contents and summarizes the
view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e end, it points out the orientation in future work.
Keywords:

non-conventional

modifier-head

structure;

quasi-attributive;

nomanalization; predicative attributive.

V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 录 .......................................................................................................................... VI
第一章:绪论 ............................................................................................................... 1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


1.2

研究对象 ......................................................................................................... 1

1.2.1

“N1 的 N2” .............................................................................................. 1

1.2.2

“N 的 V/A” ........................................................................................... 2

1.2.3

“V 的 N” ............................................................................................... 2

1.2.4

汉语“N 的 V/A”、“V 的 N”与越南语的“冠词+A/V+ của+N” 、

“N+(连接词)+V”对比 .................................................................................... 3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4

1.4

研究采用的理论背景 ..................................................................................... 4


1.4.1

原型范畴理论 ......................................................................................... 5

1.4.2

三个平面理论 ......................................................................................... 5

1.4.3

向心结构理论 ......................................................................................... 6

1.4.4

指称与陈述 ............................................................................................. 7

1.4.5

配价语法理论 ......................................................................................... 8

1.4.6

有界与无界理论 ..................................................................................... 9

1.5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简介: ............................................................................. 9

1.5.1
VI


“N1 的 N1”的研究状况 ....................................................................... 9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录

1.5.2

“N 的 V/A”的 研究状况 ................................................................... 11

1.5.3

“V 的 N”的 研究状况 ....................................................................... 14

1.6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与语料来源: ....................................................... 17

第二章

定中结构的分类 ......................................................................................... 18

2.1

什么是定语? ............................................................................................... 18

2.1.1


定语是名词前的附加成分 ................................................................... 18

2.1.2

定语是主语、宾语前的附加成分 ....................................................... 19

2.1.3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 19

2.2

定中结构的分类 ........................................................................................... 20

2.2.1

典型的定中结构 ................................................................................... 20

2.2.2

非典型的定中结构 ............................................................................... 21

2.3

小结 ............................................................................................................... 22

第三章 N1 的 N2 .......................................................................................................... 23
3.1 对“他的老师当得好”、“他的篮球打得好”的考察.............................. 24
3.1.1


“N1”的构成 ....................................................................................... 25

3.1.2

“N2”的构成 ....................................................................................... 26

3.1.3

“N1 的 N2”的动词语义类型 ............................................................. 31

3.1.4

N1+的+N2 的语义与语用 ..................................................................... 33

3.1.5

小结 ....................................................................................................... 34

3.2

(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 35

3.2.1

研究现状 ............................................................................................... 35

3.2.2

“N1”的构成: ................................................................................... 37


3.2.3

“N2”的构成: ................................................................................... 38
VII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4

动词的语义类型: ............................................................................... 40

3.2.5

“时间词+的+名词”的非典型结构的产生机制 ............................... 41

3.2.6

小结 ....................................................................................................... 42

3.3

对“我帮你的忙”和“你唱你的歌,我睡我的觉”的考察 .................. 43

3.3.1

对“我帮你的忙”的考察 ................................................................... 44


3.3.2

对“你唱你的歌、我睡我的觉”的考察 ........................................... 51

3.3.3

特殊句式 ............................................................................................... 55

3.4

对“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的考察................................................... 56

3.4.1

“N1”的构成 ....................................................................................... 57

3.4.2

“N2”的构成 ....................................................................................... 57

3.4.3

小结 ....................................................................................................... 59

第四章 N 的 V/A .......................................................................................................... 60
4.1

对“N 的 V”的考察 ..................................................................................... 63

4.1.1


“N”的构成 ......................................................................................... 63

4.1.2

“V”的构成: ..................................................................................... 65

4.1.4

“N 的 V”与介词的共现 ..................................................................... 81

4.2

对“N 的 A”的考察 ..................................................................................... 87

4.2.1

“N”的语义类型 ................................................................................. 88

4.2.2

“V”的构成 ......................................................................................... 93

4.2.4

“N 的 A”的与介词共现的情况 ......................................................... 96

4.2.5

“N 的 A”中“N”与“A”互换情况考察 ......................................... 98


4.3

“N 的 V/A”的语用功能 ............................................................................. 99

4.3.4
VIII

信息功能 ............................................................................................... 99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3.5
4.4

目录

话题功能 ............................................................................................. 102

与”N 的 V/A”结构相关的谓词............................................................... 102

4.4.1

“N 的 V”作为主语与宾语所相似的谓语 ....................................... 103

4.4.2

“N 的 V”充当宾语 ........................................................................... 106


4.5

小结 ............................................................................................................. 108

第五章 V 的 N ........................................................................................................... 110
5.1

“V”与 “N”的构成 ............................................................................... 111

5.1.2

“V 双的 N” ....................................................................................... 113

5.1.3

“VP 的 NP” ....................................................................................... 115

5.2

“V 的 N”的歧义现象 ............................................................................... 116

5.2.1

一价动词 ............................................................................................. 116

5.2.2

二价动词 ............................................................................................. 117

5.2.3


三价动词 ............................................................................................. 118

5.3

不能进入“V 的 N”的动词和名词........................................................... 118

5.3.1

不能进入“V 的 N”的动词 ............................................................... 118

5.3.2

不能进入“V 的 N”的名词 ............................................................... 119

5.4

“V”与 “N”的语义关系以及 “V 的”的称代功能 ......................... 120

5.4.1

“动词-受事”关系 ........................................................................... 120

5.4.2

“动词-施事”关系 ........................................................................... 121

5.4.3

“动词-领事”关系 ........................................................................... 122


5.4.4

“动词-工具”关系 ........................................................................... 123

5.4.5

“动词-处所”关系 ........................................................................... 124

5.4.6

“动词-时间”关系 ........................................................................... 124
IX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4.7
5.5

“动词-方式”关系 ........................................................................... 124

“V 的 N”中“的”字的隐现条件........................................................... 125

5.5.1

“的”必须出现的结构 ..................................................................... 125


5.5.2

“的”可现可不现的结构 ................................................................. 128

5.6

“V 的 N”的句法功能 ............................................................................... 133

5.6.1

“V 的 N”做主语: ........................................................................... 133

5.6.2

“V 的 N”作宾语: ........................................................................... 134

5.6.3

“V 的 N”作介词的宾语 ................................................................... 136

5.6.4

作定语 ................................................................................................. 137

5.6.5

作状语 ................................................................................................. 138

5.6.6


特殊的“V 的 N” ............................................................................... 138

5.7

“V 的 N”的语用功能: ........................................................................... 140

5.7.1

指称功能 ............................................................................................. 140

5.7.2

使“V 的 N”中的“N”成为焦点 ..................................................... 141

5.7.3

使句子更为均衡、协调 ..................................................................... 141

5.7.4

负载旧信息 ......................................................................................... 142

5.7.5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143

5.8

小结 ............................................................................................................. 144


第六章

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结构的对比 ............... 145

6.1

汉语 “的”字的研究概况: ................................................................... 145

6.2

结构助词“的”的考察: ......................................................................... 147

X

6.2.1

“的”置于定语后,构成“X 的名”结构, .................................. 147

6.2.2

“X+的”结构 ..................................................................................... 148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录

6.2.3

“X+的+动/形” ................................................................................. 148


6.2.4

“X 的 Y”中的“Y”的省略条件 ..................................................... 149

6.2.5

“X 的 Y”的歧义现象 ....................................................................... 149

6.2.6

小结 ..................................................................................................... 150

6.3

越南语 的“CỦA”字: ............................................................................ 150

6.3.1

“CỦA”的句法功能 .......................................................................... 151

6.3.2

“CỦA”的语义功能 .......................................................................... 152

6.3.3

“CỦA”的语用功能 ......................................................................... 154

6.3.4


小结 ..................................................................................................... 155

6.4

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结构的对比 ................ 155

6.4.1

汉语“N 的 V/A”与越南语“冠词+V/A+ CỦA+N” ...................... 155

6.4.2

汉语“V 的 N”与越南语“N+(连接词)+V” ................................... 170

6.5

小结 ............................................................................................................. 175

第七章 结语 ............................................................................................................. 176
7.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76

7.2

可能的创新点 ............................................................................................. 178

7.3


存在的困难 ................................................................................................. 179

7.4

展望 ............................................................................................................. 179

参考文献 ................................................................................................................... 180
致谢 ........................................................................................................................... 192

XI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定中结构在汉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定中结构是名词性偏正结构,由定

语和中心语两部分构成的短语。从句法的功能上看,定中结构可以在句子中充当
不同的成分,而且有些定中结构加上特定的语调就能单独成句。那么哪些定中结
构能单独成句,哪些定中结构做句子成分的时候受到了限制?经研究考察,我们
发现之所以有以上限制是跟定中结构本身的典型与非典型属性有关。本文从定中
结构的内部语义关系、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与描写方法,借鉴认知语法相
关理论对前人“N1 的 N2”、“N 的 V”、 “N 的 A” 以及“V 的 N”等非典型定
中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这四类非典型定中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挖掘、

分析与探讨。并且通过与越南语的相应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两语之间的
差异与相同之处。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定中结构的非典型现象做出更好、更详细的
解释,得出的结果将会使我们对这一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以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汉语句法结构有时候与其语义有着不对应的现象,造成了所谓的“准定语”
或“伪定语”现象如:“我来帮你的忙”、“我看了三个小时的书”等等,这给
形义对应理论造成了困难。另外由动词和形容词作中心语的“N 的 A/V”结构中
如:“这本书的出版”、“狐狸的狡猾”等也引起了汉语语法界的争论。对于
“V 的 N”的结构,语法学界很多人都认为作定语不是动词的典型功能,动词当
定语会受到种种限制。以上这些非典型定中结构至今仍引起不少争论,因此本文
试着研究上述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以期找出“N1+的+N2”、“N+的+V”、“N+
的+A”以及“V+的+N”四种类型的语义类型与其产生机制。并对汉语“N+的 V”
与越南语的“冠词+V/A+của+N”、汉语“V+的+N”与越南语“N+(连接词词)+V”
进行对比,以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共同之处。

1.2

研究对象

1.2.1 “N1 的 N2”
沈家煊(1999)认为:“不含动词的定中结构合格和不合格的关键不在于提
取的是主语还是宾语,合格不合格的关键在于最终的结构是否符合‘领有者+领

1


第一章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物’的顺序。”然而在“N1 的 N2”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中的“N1”却不真正地
拥有、领有“N2”,而是一种抽象的“领有”,如:
(1)小王的篮球打得很好。

(2)他的钢琴弹得不错。

例(1)的“篮球”与(2)的“钢琴”指的不是“小王”和“他”所拥有的
具体事物,这里指的是对“小王”和“他”的某种技能的评价。
现代汉语的学者们把这种定中结构称为“准定语”,本文试图从三个平面的
理论以及认知语法相关理论对该结构的四个类型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句法关系
以及整个结构所表达的语用进行考察研究。四个类型如下:
1. 他的老师(当得好)。
2.(他看了)三天的电视。
3.

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

4.

(我帮)你的忙。

1.2.2 “N 的 V/A”
“定语是名词前的附加成分”这一观点是 50 年代的语法教材及语法论著采
用的观点。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与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中普遍认为:“在语言中用到名词,为了把人或事物说得更清楚、更具体,有时
候需要在名词前加上一些修饰或者限制的词,这样的词是名词的定语。”“定语
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然而,这个定义与汉语的语言实际运用不相符合,因为我
们的语言实际中出现不少在动词前的修饰成分。例如:
这本书的出版


学校的管理

狐狸的狡猾

你的谦虚

这些定中结构的中心成分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或形容词。那么处于“的”后面
的动词或形容词成了体词性的还是保持它原来的谓词性?这个问题至今存在着
很多争议。本文以沈家煊提出的“名动包含模式中,动词、形容词本身就是名词
的一个小类”的观点和布拢菲尔德的“向心结构”以及“汉语名物化现象”为
依据进一步对处在“的”后面的动词进行更详细的考察,以期找到更好的解释。
1.2.3 “V 的 N”
由动词作定语的“V+的+N”结构是非典型定中结构的一个小类,如:

2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颁发的奖状

第一章 绪论

处理的问题

吃的食物

买的菜

因为作定语不是动词的典型功能,因此当动词做定语的时候,整个定中结构

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有时候会产生歧义,如:“通知的人“”,既可以理解为
“人”是施事,是指发出通知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人”是受事,是指通知的对
象。那么,造成歧义的因素是什么?哪些动词能进入该结构,哪些名词能进入该
结构,受限制的原因何在?等等,这些将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1.2.4 汉语“N 的 V/A”、“V 的 N”与越南语的“冠词+A/V+ của+N” 、“N+
(连接词)+V”对比
越南语的定中结构与汉语的定中结构语序相反。越南语的中心语位于定语前
边,称为正副结构。虚词也是连接中心语与定语的重要语法手段,但并不是所有
的正副结构都需要虚词来连接的。
在这四类非典型定中结构中,只有“N1 的 N2”在越南语中没有相应的结构。
汉语的“N1 的 N2”在越南语中是用其他表达方式来表达的,如:
汉语:他的篮球打得好。
越南语:Anh ấy đánh

bóng rổ

( 他

篮球



rất

giỏi.



好。)


汉语:他的老师当得好。
越南语:Ơng ấy là
( 他

một



thầy giáo

一(位) 老师

giỏi.
好。)

越南语与汉语的另外三类非典型定中结构相对应的结构则复杂得多。
汉语“N 的 V/A”在越南语里是带有冠词的动词或形容词再加上结构助词
“của”(有时候不加或用其他词语)位于定语“N”前面。至于采用什么冠词,
就得看动词的语义类型,如:
这本书的出版:Việc

xuất bản (của) quyển sách này

(冠词) 出版
昨天的讨论:

Cuộc










thảo luận (của) ngày hôm qua
3


第一章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冠词)讨论(的)
狐狸的狡猾:

Sự
(冠词)

昨天

giảo hoạt

của

狡猾




hồ ly
狐狸

Cái

lạnh

của

mùa đông

(冠词)





冬天

冬天的冷:

汉语“V 的 N”在越南语中情况也较复杂,首先“V”与“N”的语序颠倒过
来,再看看是否需要加上连接词,如:
解决的办法:Phương pháp
办法
吃的东西:Đồ

解决
(để)


东西

giải quyết(不需要连接词)

ăn (连接词可加可不加)

(连接词) 吃

我妈妈做的饭:Cơm

买来的水果:Trái cây
水果

(mà/ của) mẹ
(连接词)

妈妈

nấu(连接词可加可不加)


(được)

mua về(连接词可加可不加)

(连接词)

买来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现代汉语非典型定中结构涉及的面很广,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三种
词性。这三种词性放在这特殊的结构中,其原来的语义有着很大的变化。这些词
性当中,哪些词能进入该结构,哪些词语不能进入该结构;能进入该结构的词在
结构中受到什么制约,且其产生机制有着什么特殊条件等等,这是本文需要考察
研究的,也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然而,身为一个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感不比本
国人好,因此对汉语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要么不能完全理解,要么理解得不是
很透彻。因此,考察该结构语义所用的例子自己是很难拟定出来的而是要依靠从
语料库搜索来的例子以及前人研究的一些例子,这是本文的研究难点。
1.4 研究采用的理论背景

4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4.1 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通
过语言中的原型范畴实例论证可知语言是人类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
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表征。
原型理论范畴者认为范畴是建立在相互交织的网络中,没有固定的特征能够
涵盖范畴的真正内容。认知语法认为:属性是事体特征在人们心理中的体现,是
认知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词语是人们进行表达的一种语言范畴。我们可
以将语言范畴当作原型范畴,原型范畴具有不确定性、边缘性、模糊性。这样就
可以将范畴中的某个具有典型代表的词语作为中心向外扩散,运用人的主观能动
性去分析词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词中,名词表示的是物体本身,动词表明实施
的动作或者处于的状态,形容词表明的是事物的特征。
根据陈忠(2005)在《认知语言学研究》提到:“范畴成员之间有典型成员
和非典型成员的差异。这些成员的典型程度从高到低逐渐过渡。而且这些成员的

典型程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语境的改变,不同成员的典型程度会进行
相应调整。范畴可以向外扩展,而扩展前后往往仍然采用相同的词语。因此大多
数词有不同的义项。如:饭碗:是吃的工具,也是‘谋生的职业或技能’;杯子
是盛放液体的器皿,也指‘奖杯’。”
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家族当中的不同成员,在某个方面表现出相似性,
却不完全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家族相似性”。根据“家族相似性”,同一个范
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征决定的,没有哪一种特征是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而是
由家族相似性决定的。范畴内部成员之间并不一定共同享有相同的特征。
袁毓林(1995)在《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认为:“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
范畴,是人们根据词语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同一词类的
词不一定共有一项或一组为其他词类所无的分布特征,因而无法用二项分布特征
之间的合取或析取关系作为标准来给所有的词分类和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同
一词类的词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是该类词语的原型,具有该
词类较多的语法特征,而非典型成员则只具有该词类的语法特征的某一部分,典
型成员是非典型成员归类的参照标准。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对定中结构的非典
型类型进行分类、界定,从而得出该结构的制约条件与生成机制。
1.4.2 三个平面理论

5


第一章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胡裕树、范晓(1985)在《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中的三个平面指的是
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强调在一个具体的句
子中总是存在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的三个平面。陈昌来(2003)在《现
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提到“三个平面各有其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共同构
成了句子的形式和意义,对具体句子来说,三个平面是联系在一起,不可缺少的。

而在进行语法研究时,既要将三者区别开来,又要适时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
句法平面就要分析句子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词语与词语按一定的方式
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称为句法分析。句法分
析包括两方面:一是成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主谓宾定状补等句法成分的语义,
每个句法成分又由什么词充当;二是层次分析,将句法结构中的词语关系分为直
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按关系的远近分出不同的层次,以说
明词、词组之间的各种组合关系。
语义平面的研究,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子中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也有
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semantic)。这个语义不是词汇意义、概念
意义等,而是词语在句法结构中所具有的意义。要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单靠句
法分析还不够,还要弄清句子内部各个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如“鸡不吃了”有
两种理解(鸡不吃食了,人不吃鸡了)是因为“鸡”在语义平面上可以是施事,
也可以是受事。
句中词语与使用者(符号与人)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用
的。语用研究就是研究人们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进行交际,它偏重于表达,是
动态的分析。比如“小红帽悄悄地走进房间”,静态地从语义上看是不合理的,
因为“小红帽”是不会“走”的,但动态地从语用上看却是个合格的句子,“小
红帽”是一种修饰手法,指的是一个人。
1.4.3 向心结构理论
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 1933)的向心结构与离心结构理论(合称为向心结构
理论),是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在语法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向心结构”
和“离心结构”每个句法构造都体现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形式结合成的
短语,可称之为所成短语。所成短语可以不属于其任何成分的形式类。例如,John
ran 既不是名词性表达式(如 John),也不是定式谓词表达式(如 ran)。因此,我们
可以说英语的“动作者-动作”构造是离心的所成短语不属于其直接成分的形式
类。另一方面,所成短语可以与其成分之一(或不止一)属于相同的形式类。例如,

6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poor John 是个专有名词表达式,其成分 John 也是专有名词表达式;John 和 poor
John 这两个形式,总体上看,具有相同的功能。由此我们说,英语的“特性本
体”构造(如 poor John、fresh milk 等)是向心构造。
向心结构指的是两个直接成分中只有一个直接成分跟整体的语法功能相同
的结构,例如:“看书=看”,“说明白=说”;两个直接成分中没有一个直接成
分跟整体的语法功能相同的结构,叫离心结构,例如“从上海≠从≠上海”,“飞
的≠飞≠的” 。按布龙菲尔德的观点,如果向心结构由修饰语和中心词两个直
接成分组成的话,那么,它的整体功能只能由中心词决定。然而对现代汉语的句
法结构而言,向心结构理论提出的解释却遇到了不少困难。为此朱德熙(1984)
在向心结构的理论上做了修正:“向心结构指的是至少有一个直接成分与整体在
语法上功能相同、在语义上受到相同的语义选择限制的句法结构。向心结构中与
整体功能相同并且受到相同的语义选择限制的直接成分是它的核心。”然而这一
新定义对“这本书的出版”与“狐狸的狡猾”之类的非典型定中结构没有做出
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1.4.4 指称与陈述
指称(refer/reference 或 designate/designation)是语义学中常常用到
的概念,说的是名词性成分和所知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名词性成分的外延。
陈述(predicate/predication)是句法学的常用概念,说的是两个句法单位之
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谓语对主语的陈述。
张斌(2002)提到:“指称是用声音联系客观对象(人、物、时间、处所、
过程等等),其实就是命名。陈述是对所指加以说明显示其内涵或外延。最适宜
于表达指称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语言单位,最适宜于表达陈述的是动词或动词性的
语言单位。”汉语句子表达的时候就包括了指称和陈述。指称又分为有指与无指。
有指又包括定指与不定指。定指是指说话人认为对方知道了所涉及的人或事物;
不定指又包括实指与虚指。实指是说话人知道所指,但认为对方不知道;而虚指
也叫泛指是指不确定的人或事物。陈平(1987)对有指和无指的定义如下:名词

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entity),那么该名词性成分是有指成分,
反之则为无指成分。他用了“他们下星期要考研究生”这个歧义句为例,向我们
阐释有指和无指的不同。“考研究生”既可以理解为“对研究生进行考察”,也
可以理解为“报考研究生”。第一种理解的“研究生”指的是读研究生的人,是
具体的,因此属于有指成分;而第二个理解的“研究生”指的是一种资格,是无
指的成分。龙涛(2005)指出:“名词的指称意义,不同于单纯的一个名词在静
7


第一章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态中所表达的事物义,而是名词入句以后所表达的超过这个词汇形式本身、同时
又是说话人所实际指称、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语义信息”。
指称与陈述的概念对名词与动词在句法这种所充当的成分做出了详细的解
释,因此将为本论文依据的概念之一。
1.4.5 配价语法理论
配价语法,是五十年代由法国语言学家特斯尼耶尔(Lucien Tesniere)提
出来的。他于 1953 年出版的《结构句法概要》( Esquisse dune syntaxe
structu-rale)就使用了“配价”这一概念;《结构句法基础》一书于 1959 年
问世之后则标志着配价语法论的形成。
“价”(法文 valence,英文 valence/valency,汉语翻译为“配价”或
“向”),该术语借自于化学。化学中“价”的概念的目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
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语言学引进“价”这一概念,为的是说明一个动
词能支配多少个名词词组(称为“行动元”)。动词的价决定于他所支配的行动
元的数目。一个动词如果不能支配任何行动元,这样的动词为零价动词或无价动
词,如“地震、刮风”等;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一个行动元,那该动词为一价动
词,如“醉、休息”等;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两个行动元,该动词为二价动词,
如:“爱、参观”等;一个动词如果能支配三个行动元,该动词为三价动词,如:

“给、送、赔偿”等。
汉语学界中,最早引进配价概念的是朱德熙。朱德熙在 1978 年发表的《“的”
字结构和判断句》一文中第一次采用了配价概念解释了“的”字结构的歧义现象
(当时朱先生用的术语是“向”)。然而,类似配价概念早在四十年代就有了。
吕叔湘 1946 年发表的“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曾经对“施”
和“受”进行探讨,认为:动词的“及物、不及物”,“自动、他动”,“内动、
外动”等名称皆不甚妥当,因为都含有“只有受事的一头有有无之分,凡动词皆
有施事”。从这个观点来看,动词可分“双系”与“单系”,双系的是积极性动
词,单系的是中性动词。文中所提到的“系”相当于特斯尼耶尔所说的“关联”,
那么“单系”与“双系”就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价”和“二价”。
当初的“配价语法”只讨论动词的配价问题,现在的“配价语法”已经推广
到了形容词的配价和名词的配价。本文也将借鉴于配价语法理论,对带“的”的
非典型定中结构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价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找出带“的”的
非典型定中结构的产生机制。
8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4.6 有界与无界理论
“有界性”这一术语表示认知主体对客体边界概念的认识,是基于人自身体
验的空间领域概念,通过概念隐喻将有界、无界这种对立投射到时间领域或数量
领域。因此事物的数量可以说是名词有界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英语名词来看,
一般情况下,“有界”对应于可数,“无界”对应于不可数。而汉语没有严格意
义上的形态变化,没有可数不可数之分,只有发达的数量词,所以在现代汉语中
可以用数量词表示名词所指的界性,名词受数量词修饰实际上是有界性在现代汉
语语法结构中的表现。“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实际上体现了人类认知上
有界(bounded)和无界(unbounded)的基本对立。”(沈家煊,1995)。沈文

以“桌子”和“水”为例,用 Langacker(1987)提炼的区别特征,将有界事物与
无界事物的区分。Langacker 的区别特征有:(1)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
(homogeneous),有界事物内部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2)因为无界事
物具有同质性,所以具有伸缩性,而有界事物具有异质性,所以没有伸缩性;
(3)
有界事物具有可重复性(replicability),无界事物没有可重复性。
在句法组合中,指称有界事物的名词性成分叫做“有界名词”;指称无界事
物的名词性成分叫做“无界名词”。有数量短语修饰的名词性成分、专有名词、
以及大部分带指示代词“这、那”修饰的名词性成分,是有界的。
1.5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简介:
汉语定中结构一直以来被学界所重视,对定中结构的研究已有过一段漫长的
路径,从 1898 年《马氏文通》的“偏次”和“正次”的组合(相当于现在的定
中结构)的定义问世之后,为后人对该结构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王力(1943)运用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理论对仂语进行分类,
王力的主从仂语有一部分相当于现在的定中结构,文中提到:“主从仂语必须有
一个中心,其余的都是修饰这个中心的。”王力把修饰成分叫做修饰品。
1.5.1 “N1 的 N1”的研究状况
丁声树(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对“的”作为助词的另外一些特殊的用
法做了比较充分的归纳和整理。如“你得请我的客”,之所以有这样的格式是因
为已经有了动宾结构,那么受事“我”不能再放在最后,就把它放在动宾之间。
而“谁开的灯

这类句子可以转化为主语前加“是”的说法“是谁开的灯

9


第一章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另外这一类句子只能用于表示过去的事。再如“今天这个会谁的主席”,
等于说“今天这个会谁当主席”。
朱德熙(1982)在归纳出“N1”对于“N2”的意义类别时也提出了“准定语”
的概念,朱文认为“张三的原告”、“他的篮球打得好”、“我来帮你的忙”中
的定语都是有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组成的,按说应该表示领属关系,可是这三
个句中的定语都不表领属关系。“他的篮球打得好”中的“他”也属于准定语,
既可以转换为“他篮球打得好”也可以转换成“他打篮球打得好”。黄廖本
(2007)《现代汉语》同样认为“我昨天进的城”,其中“的”插在动宾之间表示
过去发生的事情,而这时助词“的”应跟时间有关。
张爱民、韩蕾(1997)《偏正结构的语法地位》认为对定中结构的所有成员
进行全面而概括的描述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我们只能尽可能勾画出定中结构中
的典型成员,即其中最经典的、最清晰的样本,并把它们作为非典型成员的参照
物,并且认为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的定中结构的边界是具有模糊性的。对此有
相似观点的还有钱书新(2005)《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他认为如“张
三的原告”、“他的篮球打得好”这样的结构应该看作是定中结构的非原型范畴。
因为从结构上看这种名词性偏正结构与定中结构的典型性成员有着相同的变化
形式。
沈家煊(2007)通过“类推糅合”理论,解释了“他念他的书”(即“N1+V+N
的 N2”结构)
a.他做事。
x.他念书

b.他做他的事。
y. xb 他念他的书。

认为这个结构的“一般是两个句子并列着说,单个一般不说。”,“他念
他的书”的句法语义特点也与各句中其他表达式密切相关,即“他念他的书”句
式“并列着说”以及具有“各自保持做各自的事,互不干扰”之意。
邵敬敏(2009)《从准定语看结构重组的三个原则》中认为:“张三的原告”

是有歧义的,一是可理解为张三本人是被告,另外一个人比如王五就是张三的原
告;二是张三就是原告,前后两个“N”实际上构成了同位关系,这一用法超出
了名词性短语一般用法。并提出构成这类特殊准定语结构的条件是:
第一,前后都是指人的名词或者代词。

10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N1 是定指、确指,指代生活中的某种身份、职业、角色,往往是通名,
也可以是专名(某类代称)。
第三, 前后名词之间排除领属性语义关系,构成同位关系,而且隐含判断词
“是”。
邓思颖“2009”对“他的老师当得好”为何北方话(即普通话)可以说,
而南方方言却不能说有这样的解释,他认为北方话的名物化词头 Nom 有一个能够
诱发动词进行移位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动词移位到名物化词头上,与名物化词
头结合在一起。如果名物化词头缺乏诱发动词移位的特征,动词就不会移位。而
如果名物化词头缺乏这样的特征,就成了“真空”的功能词。“真空”的功能词
是语法所不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名物化词头就不能存在,因而不能产生动名
词。
卢军羽(2014)从构试视角研究了“你教你的英文。” 文中认为“你教你
的英文。”是汉语准定语结构类型的代表,该句式突显评价语义,又与祈使语气
相容,因此该句式表达一种非现实性事件。另外文中还指出该结构一般与其他结
构同时出现,构成并列结构有“对举并列”之意,而“对举并列”属于一种修饰
手段——对照,而对照可以“突出重点,增强气势”的修饰效果,因此可以说并
列结构营造主观评价语境是通过“对照”修辞手段来完成的。
胡建华(2016)认为“他的老师当得好”这一结构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真正

的受事主语句,其中“N1+的+N2”结构的解读,可以用显著性与局部性这两个交
互作用的条件来调节。置于非受事主语句中的“N1+的+N2”如“他的周瑜还是比
较压场的。”要是不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就不懂得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了。
1.5.2 “N 的 V/A”的 研究状况
赵元任(1952)提出了汉语的五种基本结构格式,其中就有“主从结构”。
之后丁声树等(1961) 对赵元任的五种基本格式进行了调整,把“主从结构”
改为“偏正结构”,这确立了汉语基本词组的框架,作为名词性偏正结构的定中
结构,也得到相应的地位,其中还详细分析了特殊偏正结构“名+动/形”并得出
的结论:“这个名词的作用并不是修饰那个动作或状态,它的作用或指出施事,
或指其他。”
董晓敏(1987)在《“N 的 V”功能类别质疑》通过“N 的 V”内部结构和外
部功能的分析,对“N 的 V”为名词性这一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中认为:

11


第一章 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从语法结构的内部关系看,“N 的 V” 结构中“V”是中心语(核心),
“N 的”是限制语,二者是一正一偏,一主一从的关系。作为向心结构“N 的 V”
是以“V”为核心的单核心谓词性向心结构。第二,从语法结构的外部功能看,
“N 的 V”同其他谓词成分一样,可以作主语宾语;它同其他谓词性成分不同的
是,它以带定语的固定格式出现在句子的主语宾语的语法位置上,不充当句子的
谓语或其他成分,是一种较有个性的谓词性向心结构。
项梦冰(1991)在《论“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对汉语动词,
形容词“名物化”的再认识》中一方面承认“出版”是动词,另一方面又维护布
拢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整体上是名词性的,而则是动
词,因为“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则是错综复杂的。”

石定栩(2004)《名物化、名词化与“的”字结构》从原型理论出发,提出
了以“典型词组的典型功能”作为标准的主张。石文认为:名词词组的典型功能
是充当主语、宾语和介词宾语。而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虽然也能担当这些职务,
却要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充当主语、宾语和介词宾语的功能就是名词词组的典
型功能,因此可以吧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词组和形容词词组堪称特殊的名词词组,
经由某种过程转化而来。这种过程就是动词词组和形容词词组的名物化。
齐沪扬等(2004)认为“‘N+的+V’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短
语,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体词性短语,在句中做主宾语(包括介词宾语),而
其中心语却是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的。”齐沪扬等从配价的角度考察,认为:“名
+的+动”短语中与动词共现的语义角色多种多样,但这些不同的语义角色充当名
词的强度不同,其进入“名+的+动”的优势强弱依次为施事(受事)/当事/关涉
(结果、方式、依据、范围、领域、目的)/时间(方所)。
对“N+的+V/V”黄廖本(2007)认为“经济的发展”、“灯火的辉煌”这样
的偏正短语是特殊的定中结构,属于名词性,它的独立性很差,只能做主语和宾
语,修饰语一般是名词或者形容词。周韧(2012)在《“N 的 V”结构就是“N
的 N”结构》中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中的“的”看成中心语是缺乏足够的句法
和语义证据,而认为该结构中的中心应该是“出版”,这样不仅在语用范畴上符
合向心结构理论,也在句法范畴上符合向心结构理论。
朱德熙(1961)认为:“N+的+V/V”结构中的“出版”、“到来”、“伟大”、
“酸”仍是谓词,布龙菲尔德的向心结构理论需要修改(按照布龙菲尔德的定义,
该结构的动词不是核心,而真正的核心应该是前边充任修饰语的“的”字结构,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