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01 trang)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phó từ chỉ tần suất về thời gian 经常, 往往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đối chiếu với phó từ tương ứng trong tiếng việ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21 MB, 101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学院

裴氏清香

现代汉语 “经常”、“往往” 等时频副词对比研究
并与越南语相应副词对比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PHÓ TỪ CHỈ TẦN SUẤT VỀ THỜI
GIAN “经常”, “往往”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ĐỐI
CHIẾU VỚI PHÓ TỪ TƯƠNG ỨNG TRONG TIẾNG VIỆT

硕士论文
专业

:汉语言

专业号码

2012 年于河内

z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N
KHOA SAU ĐẠI HỌC

BÙI THỊ THANH HƯƠNG

现代汉语 “经常”、“往往” 等时频副词对比研究
并与越南语相应副词对比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PHÓ TỪ CHỈ TẦN SUẤT VỀ THỜI


GIAN “经常”, “往往”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VÀ ĐỐI
CHIẾU VỚI PHÓ TỪ TƯƠNG ỨNG TRO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ẠC SĨ

Chuyên ngành:Ngôn ngữ Hán
Mã số chuyên nghành: 60.22.10

GV hướng dẫn:TS. Vũ thị Hà

Hà Nội, 2012

z


iv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 5
1.1.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概论 ........................................................................................... 5
1.1.1. 时间频度副词的定义 ............................................................................................. 5
1.1.2. 时间频度副词的内部分类及其特点 ..................................................................... 5
1.1.2.1. 时间频度副词的分类 .......................................................................................... 5
1.1.2.2. 时间频度副词的特点 .......................................................................................... 5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 ................................................................................................................. 7
1.2.1.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相关研究 ....................................................................... 7
1.2.2.“经常”、“往往” 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9
1.2.3.关于 “thường xuyên”、“thường” 等越南语时频副词的研究 ........................... 12

小结 ................................................................................................................................. 12
第二章“经常”和“往往”的对比分析 ......................................................................................... 14
2.1.“经常”、“往往” 语义层面的异同 ................................................................................. 14
2.1.1.“经常”和“往往”的表义 ........................................................................................ 14
2.1.2.“经常”和“往往”的时态 ........................................................................................ 18
2.1.3.“经常”和“往往”的语义指向 ................................................................................ 23
2.1.4.“经常”和“往往”替换的场合 ................................................................................ 24
2.2.句法层面的异同 ............................................................................................................. 26

z


v

2.2.1.句法功能 ............................................................................................................. 26
2.2.2.否定形式 ............................................................................................................. 27
2.2.3.与动词性成分的组合 ......................................................................................... 28
2.2.4.与形容词性成分的组合 ..................................................................................... 32
2.2.5.与其它副词组合 ................................................................................................. 33
2.2.6.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组合 ................................................................. 37
2.2.7.“经常”、“往往”共现句中的状况 ........................................................................ 39
2.3.“经常”和“往往”语用层面的异同 .................................................................................... 40
2.3.1.“经常”和“往往”对句类的选择 ............................................................................ 40
2.3.2.“经常”和“往往”的信息表达特点 ........................................................................ 41
小结 ................................................................................................................................. 44
第三章现代汉语“经常”、“往往” 与越南语副词“thường xuyên”、“thường”的对比分
析 .............................................................................................................................. 46
3.1.“Thường”的语义、句法和语用特点 ............................................................................. 46
3.1.1.“Thường”的语义特点 ......................................................................................... 46
3.1.2.“Thường”句法特点 ............................................................................................. 49

3.1.3.“Thường”的语用特点 ......................................................................................... 53
3.2.“Thườngxuyên”的语义、句法和语用特点 ................................................................... 55
3.2.1.“Thường xuyên”的语义特点 .............................................................................. 55
3.2.2.“Thường xuyên”的句法特点 .............................................................................. 58
3.2.3.“Thường xuyên”的语用特点 ............................................................................... 63
3.3.“往往” 、 “经常”与越南语相应副词 “thường”和 “thường xuyên”的异同 .................. 65

z


vi

3.3.1.“往往”与越南语相应副词 “thường”的异同 ..................................................... 65
3.3.2.“经常”与越南语相应副词 “thườngxuyên”的异同 ............................................ 67
小结 ................................................................................................................................. 69

结论 .......................................................................................................................................... 71
参考文献 .................................................................................................................................. 73

z


1

前言
1.1 选题理由
时间频度副词是表示事情、行为、动作等发生频率的副词。关于时频副词的
分类,前人一般把时频副词分为高频义、中频义和低频义三类。也有学者把时频副
词分为高频义、中频义、半低频义和低频义四类。两种分类大同小异,只是对个别
时频副词的归类标准存在简单的差别。现代汉语中时频副词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

但对越南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难点。目前,学者们对时频副词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对其
进行分类及分类描写上,对于意义和用法有相近之处的时频副词的对比研究尚需深
入。本文选取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经常”和“往往”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词典对
二者意义的解释过于简单和概括,越南学生在习得这两个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
难,要真正掌握和在实际的交流中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两个词更是难上加难。本文试
图从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经常”和“往往”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对比,找出两
者的异同,希望对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文献。
现 代 汉 语 时 间 频 率 副 词 ― 经 常 ‖ 、 ― 往 往 ‖ 和 越 南 语 类 似 的 副 词 ―thường
xuyên‖、―thường‖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都有不少相同点,同时也存在着许多
不同之处,本人对这些副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异同。实
际交际中,越南学生一般只习惯用频率副词 ―常常‖, ―经常‖和―往往‖较为少用,原
因是这些频率副词的用法较多,对能与之搭配的词语要求比较严格。而且,有些频
率副词彼此之间意义和用法十分相似。这些因素都给越南学生学习、掌握频率副词
带来了不少困难。在以往的频率副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本体研究,进行
汉越对比的研究也有,但做得还不够细。因此本人决定选《现代汉语―经常‖、―往

z


2

往‖等时频副词对比研究并与越南语相应副词对比》为毕业论文课题,以期能对学生
的副词学习有所帮助。
.研究目的和任务
本人主要从语义、语用和句法三个平面对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 ―经常‖和―往
往‖进行对比,其主要目的是弄清现代汉语里“经常”与“往往”等时间频率副词在语
义、句法及语用三个平面上的异同以及两者与越南语里的“thường xuyên”和“thường”
之间的差异。从而为越南语学习者提供有关时间频率副词用法上的参考资料。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综述有关汉语与越南语时间频率副词的相关理论依据。



对现代汉语的“经常”和“往往”进行对比,指出其在语义、语用及句法三个平
面上的异同。



在本体研究基础上,将汉语与越南语的“thường xuyên”和“thường”进行对比
指出“经常”和“thường xuyên”、“往往”和“thường”的差异。

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收集大量的语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以三个平面理论、
对比分析理论为指导理论深入研究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 ―经常‖、―往往‖的句法、
语义和语用特征,并且进行全面的比较,论述两者的异同点;在―经常‖、―往往‖研
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经常”和―thường xuyên‖、“往往”和―thường‖在句法、语义和语用
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异同。
4.语料来源
本文汉语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和人民网、环球、青年等中
国网络的新闻。这些语料大部分都是自 1995 年以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z


3

具有当代汉语的典型特点。本文从北大语料库下载了 2000 个“经常”句和 2000 个“往
往”句,此外,为了提高论点的正确性,在句法部分,本文还分别考察了“经常”和“往

往”跟一些特殊词语搭配的状况,并下载了大量的语料。
越语语料主要来源于越南电子网上的电子版小说和报纸,其中电子版小说包括
Chu Lai (周莱)、Lê Lựu (黎榴)、Nguyễn Huy Thiệp(阮辉惬)、Hồ Biểu Chánh (胡
表正)、Mường Mán(芒蛮)、Nguyễn Nhật Ánh(阮日映)等有名作家的著作,供
22 部越南小说。报纸则主要选择越南的人民日报、劳动报等。

z


4

第一章绪论

1.1.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概论
1.1.1.时间频度副词的定义
频率(frequency)也叫频度,《现代汉语词典》(2002: 975)是这样定义的:1)物体每
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2)在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第一种定义主要
用在物理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按第二种定义来理解频率的。
邹海清《频率副词的范围和类别》采取上述第二种定义并结合实际的语言表达
中,给频率副词下了下述的定义:时频副词是对单位时间内事件、行为或状态等重
复的次数加以计量表述的副词。
到目前为止,邹海清的定义最为科学,有效地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和动量
副词中分离出来,使频率副词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和鉴别的标准
1.1.2.时间频度副词的内部分类及其特点
1.1.2.1.时间频度副词的分类
丁淑娟《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2004)根据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大小而从
意义上较为详细地把时频副词分为五类:
极低值频率副词:从未、未曾、不曾、未尝、无时、无日
较低值频率副词:间或、偶、偶或、偶而
中度值频率副词:不时、有时、时而、时

较高值频率副词:常、常常、经常、时常、每每、时时、往往、一再、再三、
屡、屡次、屡屡、频、频频
极高值频率副词:一直、始终、一向、一连、接连、连连、连着、总、总是、
老、老是、时刻、从、从来、素来、历来、向来

z


5

各学者对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的分类是大同小异的, 根据动作行为进行的频
率大小进行分类,学者们一般对其分为三到四类,唯有丁淑娟分为五类。丁淑娟对
大多数时频副词作了较为详细和具体的分类和描写,所以本人决定采用这位学者的
分类。

1.1.2.2.时间频度副词的特点
A.模糊性
所谓“频度副词”,顾名思义,就是指事情、行为、动作出现或发生的频率。但
是某一事情、行为、动作发生次数的多少、“频度有明确和模糊之分,而时间频度副
词只能表示模糊频度”。例如:
(1)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
不乐。
(2)社会办体育,不要国家一分钱,除负担一支专业队培训经费外,还经常外
出义务表演,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3)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满天
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
(4)他文思敏捷,写文章一篇接一篇,挥洒自如,文风从容态肆,偶尔写些
诗,诗风明净或锋利。
从例句(1)-(4)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频度副词所表示的频率是模糊的、
不确定的,虽然我们很清楚“常常”表示的频率肯定比“偶然”要高,但是我们却根本说

不清楚“常常”代表多长时间一次,同样也说不清楚“偶尔”表示多长时间一次。我们无

z


6

法为每个频度副词所表示的频度划定明确的范围标准,所以它们所表示的频率只能
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B.离散性
频率副词表现的是动作行为的重复量,具有离散性。例如:
(5)去年我经常骑自行车去上班。
例(5)是把“我骑自行车上班”这种行为作为离散的个体,观察其在时间轴上重
复的次数。
当动作行为只具有离散性时,就能受频率副词的修饰。如:
(6)他们从街这头逛到街那头,然后掉回头沿着马路另一边往回逛,不时
窜进感兴趣的商店半天才重新露面。
(7)为应付外婆,他时常开开他的留声机。
(8)关于灭绝的猜想一直是人类一个永恒的恐惧,连最无畏的人也免不了
偶尔思索一下世界的末日和死亡的七月。
“窜进”为动趋式动补结构,“开开”为动词的重叠式,“思索一下”为带数量词的动补结
构这些形式具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就是使动作行为等有界化 (参见沈家煊, 1995),具有
了离散性,从而使动作行为在时间轴上只能重复,不能延续。

C.量度性
任何一个频率副词都要反映出量的大小来,即具有量度性。如:
(9)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10)我偶尔去图书馆看书。


z


7

例(9)的“经常”说明我去图书馆看书的次数多,例(10)“偶尔”说明我去图书
馆看书的次数少。频率副词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原因在于频率量是单位时间内
动作行为等的重复量,这必然使得这种重复量要反映出量的大小来。

1.2.论文的研究背景
1.2.1.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相关研究
较早的研究中一般都将“经常”和“往往”归类于时间副词,认为他们都表示时间,如:
陆俭明、马真的《现代汉语虚词散论》(1999)、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1999)、如朱德熙的《语法讲义》(2000)、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
(2002)等。但是这样归类有些太笼统了,因为时间副词的次类很大,而这类“时间
副词”在语义、功能和语用方面都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刘月华等人共同编写的《实
用现代汉语语法》(1983) 第一次把频率副词从时间副词中划分出来,明确指出表重
复频率的副词共有 12 个,分别是“又、再、还、也、屡次、再三、常常、经常、时
常、往往、不断、反复”。之后,周小兵的《频度副词的划分与使用规则》(1999),
鲜明地提出应把频度副词单独划分为一类,“无论是从本体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还是
基于汉外对比的特点,或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把频率副词单独作为一类来
进行研究和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00) 从三个
层次、四个角度对现代汉语的时间副词进行了分类,建立起一个新的现代汉语时间
副词的分类系统;并给出了 35 个频率副词(通常、往常、老是、总是、经常、往
往……)。

z


8


到目前为止,频率副词的本体研究呈现出个体性微观研究多,系统性宏观研究
少的特点。
系统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频率副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别上。如周小兵的《频率
副词的划分与使用规则》(1999)、史金生、胡晓萍的《动量副词的类别及其选择
性》(2002)、丁淑娟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2004)、邹海清的
硕士论文《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2005),何淑冰的硕士论文《基于统计的现
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2006)。
个体研究大都是针对一对意义、用法相近的常用频率副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找
出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主要的有周刚的《说“再”》(1994),周小兵的
《“常常”和“通常”》(1994),张平的《副词“还”的系统考察》(2002),周小兵、
邓小宁的《“一再”和“再三”的辨析》(2002),寿永明的《“常常”与“往往”的语义语
法特征》(2002),邹海清的《频率副词“时时”与“不时”的语义区别》(2004),王

z


9

敏的《频率副词的选择性差异》(2006),王宇培的《现代汉语表频时间副词“常
常”与“往往”的比较研究》(2007)。
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的专著有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
研究》(2002)、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2007)、杨德峰《面向对外
汉语教学的副词定量研究》(2008)。除此之外,主要是一些期刊文章和硕士论
文,有代表性的如:
李晓琪的《母语为英语者习得“再”、“又”的考察》(2002),以汉语水平分别
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对这些学生习得“再”、“又”的情况进行考察,运用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词语
填空、语篇填空及两者综合的各项平均正确率进行排序,从而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
者习得“再”、“又”的五级顺序(前、较前、中、较后、后)。

盐见亮太的《日本留学生对“还”、“又”、“再”的使用状况分析》(2005),调查了
日本学生使用“还、又、再”的情况,对日本留学生混用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并在此
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何淑冰的《基于统计的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2006),主要从语义、句法
等方面进行本体研究,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外国留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情
况,然后再从语法和语用两方面对留学生使用频率副词的习得情况、偏误情况做了
概括和分析。由于作者同时对 23 个频率副词进行分析所以所得的研究结果还不够
深。
脱傲的《频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2007),在前人研究的基
础上,利用已有理论,从语义分析角度,针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频率副词过程中出

z


10

现的偏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对具有多义语法特征的高频副词应将其不同意义分
阶段、分层次地对比讲解,在语法特点的安排上要依高、中、低频的次序安排。
李姝的《试析同义词“常常”和“常”的习得》(2007),对越南学生习得“常
常”与“常”的顺序及偏误情况进行考察,得出“常常”先于“常”习得。

1.2.2.“经常”、“往往”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经常‖与 ―往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频副词,关于这两个词的语法
意义,词典类著作分别单纯做了不少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商务印
书馆)简单地解释“经常”为平常,日常,常常,时常;解释“往往”为表示某种情况通
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新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中“经常”有①
日常,平常②常常,频率高的意思,“往往”有时常,经常的意思。《现代汉语虚词
词典》(2004 年)将“经常”更具体地解释为表示行为状态多次地发生或出现,将“往
往”解释为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经常发生、存在或出现。《现代汉语八百词》(2002
年)中,“经常”也粗略地解释为“与‘时常’通用,强调一贯性”,“往往”解释为表示某种

情况经常发生。可以说,词典类著作中对这两个词解释还不够清楚,并没有说明二
者的共同点和差异。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对“经常”和“往往”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研究,多数文
章是对“往往”和“常常”进行对比分析。
傅炳民的《“常常”、“往往”辨析》(1997)指出“常常”是合成词,“往往”是一个
语素的单纯词,“往往”前面不能使用否定词和能愿动词,使用“往往”的句子语义较
轻。

z


11

寿永明的《“常常”与“往往”的语义语法特征》(2002),在分析“常常”与“往往”
共同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它们语义上细微的差异及语法分布、功能上的不同。
王调江的《“往往”亦作“纷纷”解---补有关词典之未及》(2003)通过对《史
记》等古代著作中对“往往”的用法进行考察,指出自汉代始“往往”一词有时作“纷纷”
解。
彭湃、彭爽的《“每每”与“往往”、“常常”》(2004)在首先揭示“每每”、“往
往”、“常常”的历时演变过程之后,从动量的指大性和模糊性以及规律性等方面区别
三者的语义特征,从对谓词的选择以及与助词、副词共现等方面对三者的句法特征
进行辨析。最后,从句类、语体、心理因素几方面来探讨三者的语用选择。
彩虹的《“往往”与“常常”的多角度比较》(2004)年在语法、语义和语用方面
进行下述的归纳:

刘琳的《“常常”“往往”的比较研究---兼论“往往”的主观性》(2005)通过“常常”
“往往”语义的异同来解释两者的语法异同,最后在其语义上寻找主观性的印记。
沈桂丽的《“常常”和“往往”》(2006)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语言事实的考察和分
析,从语义功能、句法分布、语用选择等方面来比较“常常”和“往往”的不同,并对两
者进行区分,期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z


12

王宇培的《现代汉语表频时间副词“常常”与“往往”的比较研究》2007)。“在已
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义特征、句法特征、以及语用和篇章特征三方面对“常
常”与“往往”进行比较研究,开创性地讨论、比较了“常常”与“往往”两个表频时间副词
在语境特征、篇章连贯性、语气类型和交际功用以及移位引起的功能差异等篇章层
面的表现。”
王宪坤《时频副词“动不动”与“经常”对比研究》(2007)在二者相同之处的基
础上,通过对意义、分布、语用、对所表频率的选择、预设及认知方面的对比分
析,找出其不同之处,解决外国留学生在习得和应用这两个词语时存在的疑问和困
惑,对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工作提供帮助。这一篇论文的不足之处是“经常”的句
法和语用方面提及得还不够具体、详细。
综上所述,我们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各项研究概括地总结了“往往”跟动词性结构的搭配状况,也证明了“往往”能够跟光杆
动词搭配,但尚未指出其搭配条件。“往往”跟动词重叠式、使令动词、能愿动词搭
配的情况还没有提及。“经常”跟动词搭配的情况谈得很少而不够详细。
- 各项研究证明“往往”能跟形容词性词组搭配,但没有具体说明“往往”跟单音节
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情况。“经常”跟形容词性词组搭配,这一方面没有谈
到。
- 各位学者研究了“往往”跟“都‖、―总是”、“不”等副词的搭配,但仅仅停留在简单
地提供这些词语在“往往”前后的位置的考察数据,没有说明这些副词在不同位置所
产生的不同语义。“经常”这方面的搭配没有谈到。
- 各项研究探讨了“往往”跟“了、着、过”搭配的情况。“经常”这方面的搭配没有谈
到。

z



13

- 在语义方面,各项研究探讨了“往往”的表义、语义指向和时态。“经常”这方面
的研究只谈到其表义,但不够深,其它方面没有谈。
- 在语用方面,各项研究探讨了“往往”的主观性和篇章特征;了解“经常”的感情
色彩、信息性质和预设信息特征。
总之,―经常‖“往往”都属于较高值频率副词,它们之间有许多异同之处需要深
入了解。

1.2.3.关于 “thường xuyên”、“thường” 等越南语时频副词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越南,―thường xuyên‖、―thường‖等越南语时频副词还没有人进
行深入研究。越南语法书中,粗略地谈到这些词语属于副词,并对其进行分类:
时间副词:đã, từng, mới, sẽ, sắp....
比较副词和持续副词:cũng, đều, vẫn, cứ, cịn, nữa, cùng...
肯定和否定副词:khơng, chẳng, chưa, có...
驱使副词:hãy, đừng, chớ...
结果副词:mất, được, ra, đi...
频率副词:thường, năng, ít, hiếm, ln, ln ln, thường thường....
主客观情态副词:vụt, thốt, chợt, bỗng, thình lình, đột nhiên, ắt, ắt là, chắc....
根据这样分类,说明在越南中频率副词不是属于时间副词的小类而是独立的一
类。―Thường xuyên‖―thường‖都属于频率副词,它们跟汉语的“经常”“往往”有许多相
同之处。
李鸿卿的《汉越副词对比研究》(2006)中有一小节进行汉越频率副词对比,
对“经常”这一词跟“luôn”进行比较,可其内容极为简单,只说明“经常”多用于书面

z



14

语,“luôn”多用于口语,作者研究结果未能体现出两者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异
同。

小结
在现代汉语里,时间频率副词数量较多,它是时间副词中的小类。表频副词大
概可分为高频副词、中频副词和低频副词三类。我们可以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
面去探索研究。
时间副词尤其是时间频率副词是现代汉语语法重点之一,历来很受语言研究界
的重视。其中“经常”与“往往”可以看作现代汉语时间频率副词的代表。但是到目前为
止,对这两个词系统性的对比研究专著尚未出现,更提不到其与越南语相应副词进
行全面的对比。为此,这一方面的研究空间较大。

z


15

第二章

“经常”和“往往”的对比分析

.“经常”、“往往” 语义层面的异同
.“经常”与“往往”的表义
.“经常”与“往往”的共同点
词典一般对“经常”和“往往”解释如下:
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经常

往往

平常,日常,常常,时常

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
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

日常,平常

时常,经常

常常,频率高的意思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现代汉语八百词》

表示行为状态多次地发生或 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经常发
出现

生、存在或出现

与‘时常’通用,强调一贯性

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发生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 常常;时常

词典》

表示在某种情况、条件下,

(常常:强调动作行为发生 大多数情况如此,有一定的
的频率;时常:表示行为动 规律性。
作屡次发生)

可见,“经常”和“往往”都是表频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在单位时间
内的屡次发生,或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会怎样或可能怎样。两者语义接近,甚至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直接用“经常”来解释“往往”,所以两者有时可以互换而不改变
句意:
(1)新闻发布会上里奇说,“基地”组织往往提前很长时间策划恐怖袭击,并经
常在发动袭击前更新情报。
(2)文学奖与和平奖往往意见分歧,和平奖经常被保留。

z


16

例(1)和例(2)中,“经常”与“往往”同时出现,两者可以互换而不改变句
意,仅仅是为了避免重复,两个词语才错开使用。基于两者语义的共同点,许多汉
越词典中会将“经常”与“往往”对译成“thường; thường hay”,汉语学习者因此难以区分
两者的差别。

2.1.1.2.“经常”与“往往”的不同点
A.“经常”具有客观陈述的语义特征
“经常”客观地陈述每一事情,它忠于事件和动作本身用客观的态度来记录事
件和动作,一般不带有说话人的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它可以用在积极的情境下也可

以用在消极和中性的情境中。如:
(3)目睹祖国大陆的变化,她经常感动地流下眼泪。
(4)很长一段时期,上海只有国际、锦江、衡山等 10 大饭店,导游之间经
常发生“抢房”大战。
(5)20 多年前,中国人对人权话题讳莫如深;而今,人权已是经常挂在中
国人的嘴边了。

B.“往往”具有总结或推测的语义特征
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总要互相往来、接触,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为了
更好的传递和交换意见,人们少不了要对自然界所发生、发展的客观现象或社会生
活中所发生的现象作出经验总结,找出其自然规律。 总结 是“往往”的重要语义特
点之一,“往往”句一般对经常发生的事情作出客观的经验总结。例如:
(6) 爸,单独叫一个字儿的,往往是,就是小孩,或者是大一点儿的孩子
撒娇。

z


17

(7) 天才往往与悲剧划上等号,贝多芬、巴赫、舒伯特、柴可夫斯基……
几乎现在听来每一个无比尊贵显赫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曾经挣扎过的
灵魂。
( ) 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往往与水气结合变成硫酸烟雾,有很强的腐
蚀性。
例(6)说明说话者根据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听到或了解到的所有情况提出认
定。例(7)中,说话者观察、了解很多天才的生命后才能提出这一经验总结;例
(8)是对自然现象的发生、变化作出总结。根据调查资料,具有该语义特征的“往
往”句是非常多的。
此外,“往往”还有推测的语义色彩,表示根据经验或事实作出主观或客观的

判断。例如:
(9)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讲,今后长时间内,俄与中亚仍将在政治、经济、
军事和其它方面保持密切联系,而且中亚国家往往还要依赖俄。
俄与中亚之间的关系和中亚国家对俄国的依赖这两件事很可能因人而异的,
人的经验是否丰富、事实的可靠性强不强、研究方面的覆盖率如何都直接影响到人
的推测,所以“俄与中亚仍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其它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和“中亚
国家往往还要依赖俄”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

C.“往往”有对比的语义特征
“往往”具有 [+对比] 这一语义特征,主观认定某一种情况比其他情况更容易产
生某种事情或结果。有的句子是比较项和被比较项同现如:
(10)如盲童的听觉往往比常人敏锐;聋哑儿童的视觉和观察力比一般儿童
可能要好。

z


18

例句(10)完全可以隐藏被比较项“常人”,简单的说成“盲童的听觉往往敏
锐”,这个句子仍然成立而且句义不变。还有一些句子它的被比较项存在于上下文语
境中,如:
(11) 事情刚刚开始或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人往往比较直率,因为他们并
不清楚对方的心意,随后,早在其中一方醒悟过来之前,讨价还价就
已经开始了。
“往往”小句中没有出现被比较项,但在其前的状语跟其后出现的被比较项“随
后”,两种情境下对比出了相反的结果,即“直率”和“讨价还价就已经开始了”。事实
上,在本文语料中的大多数句子被比较项是隐匿的,它只存在于意念之中,如:
(12)当你感到有些口渴时,卖饮料的商店往往能吸引你的注意。
这个句子大体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形:感到有些口渴时,是一种与正常情况不

同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某种结果——你容易被“卖饮料的商店”吸引住。这
个句子的被比较项是潜在的,若把它补上来,比较关系就明显,但句子显得比较啰
嗦,不必要。
当句中,主语和宾语前出现说明特征、性质的定语成分,句子也含有 [+对比]
这一语义特征。例如:
(13)长期放在阴暗处的大豆或花生往往长出“黄毛”,这是一种含毒素的黄
曲霉。
“长期放在阴暗处”是主语的定语成分,表示一些大豆或花生的特殊特征,句中
的被比较项“长期在阳光下生长”没有出现,但我们都可以了解到“长期放在阴暗处的
大豆或花生往往长出‘黄毛’”而“长期在阳光下生长的大豆或花生没有长出‘黄毛’。

D.“往往”具有异态的语义特征

z


19

说话者明确表示所说的内容是合乎常情或合乎预期的情况被称为“常态”,反
之则称之为“异态”。“往往”具有 [+异态] 这一语义特征。
第一,表示违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
(14)埃里克松认为,正是足球发达国家过度密集的比赛,让球星们得不到
休息,往往在国际大赛前三周他们才能聚到一起训练。
(15)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日本的那须
火山和富士火山周围就是这样。
(16)高原地区水的沸点往往低于 100℃,所以在高原上用普通饭锅煮饭,
往往夹生。
国际大赛对每个球队、每个球星都非常重要的,一般在其他国家,为了参加
国际大赛并争取其大赛的成功,球星们很早就聚集在一起并受到严格的训练,而例
(14)中“在国际大赛前三周他们才能聚到一起训练”就违背了这种称谓的社会性规

律。“火山所在地”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导致死亡的,根据一般的道理,这样的地方
居住人口应该稀少的,例(15)就提出了人们观念相对的现象,“火山所在地往往]
是人烟稠密的地区”。人人都知道“水的沸点”是 100℃的,所以“高原地区水的沸点往
往低于 100℃”违反了人们对这一自然规律的认识。因此这些句子中用“往往”表明了
这些情况的异态性。
第二,表示违反心理预期。
(17)对于谈话的题材和资料,一方面要懂得去吸收,一方面懂得去应用。
只要懂得去应用,即使是一句普通的话,也往往会得到惊人的效果。
(18)大家虽然天天看书学习,但是往往不知道学习是怎样进行的。

z


20

在交际过程中,一般人都认为能够说服别人达到交际目的不是简单的事情,
很多情况下,参加交际者要用充分、透彻、深奥的道理才能“得到惊人的效果”,但
事实相反“一句普通的话,会得到惊人的效果”。这种情况违反了人们的心理预期。
“天天看书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方法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上他们却“不知道
学习是怎样进行”,这也和人们的心理预期不一样。
总之,“经常”的语义侧重于客观陈述,而“往往”的表义较为丰富的,既具有总
结或推测的语义特征,又有对比、异态的意味。

2.1.2.“经常”与“往往”的时态
时态表示一个事件的存在方式在不同时域中的变化。陈立民在《汉语的时态
和时态成分》中将汉语的时间分为四段,即:现在,过去 1,过去 2,将来,用图表
示如下:

其中 AB 代表过去 1,它与现代没有直接联系;BC 代表过去 2,它联系着现
在;CD 代表现在,与过去 2 和将来相联接;DE 代表将来。该文章把说话时刻作为

参照点,“现在”表示说话时刻,现在时域之前的时段属于过去时域,后于现在时域
的时段属于将来时域。其中过去时域还可以分为过去 1 时域和过去 2 时域,把过去
时域的某个时点(即现在之前的某个时点)作为分界点,位于这个时点之前的时段
属于过去 1 时域,位于这个时点之后到现在时域的起始点为止的时段属于过去 2。
此外还指明汉语中有专门表示各时域的时间名词和副词:“昨天、那个时候、刚才,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