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10 trang)

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研究 ——以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大一为例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giảng dạy kỹ năng nghe tiếng trung quốc cho sinh viên chuyên ngữ giai đoạn sơ cấp trường ngoại ngữ du lịch đại học công nghiệp hà nội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23 MB, 110 trang )

<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

<b>TRƯỜNG ĐẠI HỌC CÔNG NGHIỆP HÀ NỘI</b>

<b>HOÀNG PHƯƠNG THẢO</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

1. PGS.TS Cầm Tú Tài

Hà Nội – 2024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

论文原创声明

本人声明这份题为“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以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大一为例”是本人在导师热心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人保证,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和成果。本人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主动承担所有责任。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4">

<b>致 谢 </b>

时光匆匆,两年的校园生活即将画上句点,一个新的旅程即将展开。在这段成长的时光里,我深感自己的幸运,也因为大家的帮助和鼓励而变得更加坚强。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因此我要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向所有帮助我完成毕业论文的人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激之情。

首先,我要由衷感谢我的导师琴秀才副教授。在整个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琴老师不仅给予我学术上的指导和启发,更是以身作则地展现了对学术的执着和对学生的关怀。您的耐心指导和专业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研的本质和方法,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除了导师,我还要感谢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的各位老师和亲朋好友。你们在我论文撰写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予了我鼓励和支持,无论是在文献查找、数据分析还是论文修改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建议。正是因为你们的支持,我才能够顺利地完成了这篇论文,谢谢你们的理解和包容。

最后,我要向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我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你们的陪伴和支持,我才能够勇往直前,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感谢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b>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精彩与美好。 </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5">

<b>摘 要</b>

听力是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它与口语能力相辅相成。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我们强调“听”在“说”之前,即需要先接受输入才能输出。然而,目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程存在一系列挑战,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难以掌握,同时教师们也面临着教学上的困难。本研究以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的中文系教师和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初级汉语听力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作者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和学习问题,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改善当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程的状况,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i><b>Abstract: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ands as a pivotal language skill </b></i>

intricately linked to oral proficiency. Within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rinciple of “ listening before speaking” is underscored, underscoring the necessity of input preceding output. Presently, introductory Chinese listening courses encounter myriad challenges, wit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monly finding the course daunting and instructors grappling with teaching complexities. This investigation centers on faculty members and first-year students within the Chinese program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ourism, Hanoi University of Industry. Employing bo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ologies, the study delves into instructors' teaching methodologies and students' learning encounters. The author endeavors to ameliorate the present state of introductory Chinese listening courses and furnish improved guidance for forthcoming pedagogical practice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dilemmas, along with the formulation of pragmatic recommendations.

<i><b>Keywords: Beginning Chinese Listening, Educators, First-Year Students </b></i>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7">

第二章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汉语听力课程简介与初级汉语听力技能教学的观察记录………...22 2.1 教育观察法的概述………...22

2 . 1. 1 教育观察法的含义 … … … …… … … .. ... 2 2

2 . 1. 2 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 … … …… … … .. ... 2 2

2 . 1. 3 教育观察法的功能与作用 … … …… … … .. ... 2 4

2.2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汉语听力课程简介………25 2.3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汉语听力课的观察记录………...26 2.3.1 汉语听力 1 课程 20231FL6015003 班的记录………...27

2.3.2 汉语听力 2 课程 20212FL6040001 班的记录………...35

2.3.3 汉 语 听 力 1 ( 20221FL6039001 、 20221FL6039003 、20191FL6039001 、 20191FL6039002 班 ) 的 学 习 成 绩 统计………..………...43 2.3.4 汉语听力 2(20212FL6040001、20222FL6040003、20192FL6040002、20192FL6040005 班)的学习成绩统计………...46 第三章 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大一听力课教与学现状考察与分析……….………...53 3.1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大一听力课教学现状考察……….………...53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8">

4.1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汉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77

4.2.1. 对教师的建议….……….………...80

4.2.2. 对学生的建议….……….………...82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9">

图表 3-12 学生对初级汉语听力课课堂环境设置的态度…………...67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0">

图表 3-13 老师在听力课上经常采取的课堂活动………...68

图表 3-14 学上认为听力课堂上讲解生词和语法应该怎么安排……...69

图 表 3 - 1 5 老 师 在 听 力 课 堂 上 要 改 进 的 方 面 … … … . . . 6 9 图表 3-16 学生喜欢的听力活动………...70

图表 3-17 学生听力训练中喜欢的听力材料类型………...71

图表 3-18 学生最需要加强训练的方面……….…………...69

图表 3-19 听力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听出“shú 和 sú” ,“fèn 和 fèng” 两个音……….……….……….…………...72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1">

<b>前言 </b>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汉语听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力技能。听力和口语能力相互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强调“先听后说”,即需要先接受信息再进行表达,先输入信息才能输出信息。在汉语教学中,初级阶段的听力教学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领域。目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程面临着许多挑战,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难以学习,同时教师们也感到教学起来较为困难。

本研究以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的中文系教师和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初级汉语听力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本文秉持着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原则,旨在找出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为了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果,笔者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最终,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的目标是为初级汉语听力课程提供实际的参考和启发,同时也能够帮助越南学生提升他们的听力水平。通过对教学和学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当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程的现状,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b>1 选择的理由 </b>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种大环境下,出现了许多致力于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师和学者。他们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研发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还积极推动了汉语的国际传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也不能停滞不前,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对外汉语的各个方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2">

汉语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可以从汉语的基本知识划分为语音、词汇、语法等,而从学生需要掌握的汉语技能来看,则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这四项技能中,听力被认为至关重要,因为学习汉语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交际。要想进行有效的交际,首先必须能够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因此,对于汉语听力课的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且不可或缺。本文主要对初级汉语听力课进行了深入分析。

初级汉语听力教学是汉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习者的听力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学习的进展。因此,对初级汉语听力课程的研究至关重要。许多学者致力于深入研究初级汉语听力课程,希望通过研究成果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这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b>2 选题的目的 </b>

本文基于现实情况,旨在全面探究初级汉语听力课程中的教学与学习问题。随后,笔者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提升教学与学习的效果。最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为初级汉语听力教学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启示,同时助力越南学生提升听力水平。通过深入研究问题并提出实践可行的建议,期待着改善当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程,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更为丰富的指导。

<b>3 选择的意义 </b>

<b>3.1 理论意义 </b>

近几十年来,在全球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学术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然而,汉语听力教学领域的进展相对滞后。尽管在汉语听力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汉语教学整体发展相比,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3">

仍存在差距。许多成果建立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对教学实践的研究相对不足,缺乏深入和全面性。特别是针对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听力教学,相关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本文通过对越南初级汉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旨在揭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最终,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越南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听力教学质量,丰富有关具体国家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的实践研究。

<b>3.2 实践意义 </b>

本研究在实践层面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以及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具体体现如下:

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 本研究以教师自身的课堂情况为基础,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听力课堂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反馈和行动效果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这个行动过程不仅锻炼了教师解决问题、反思教学的能力,还促使教师积极地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反复实践和反思,教师能够逐渐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提高初级汉语听力教学质量: 本研究针对不同题型深入分析了听力微技能训练方法,将行动研究方法与听力微技能训练相结合,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具体、更有效的方案。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听力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研究通过分析行动结果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提出了宝贵的教学思考和策略,为初级汉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方法和实践样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效,还有助于为汉语教学领域贡献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4">

<b>4 研究任务 </b>

(1)对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相关理论依据进行总结和概括,以作为理论依据;

(2)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初级汉语听力技能教学的观察记录;

(3)对河内工业大学外语暨旅游学院初级汉语听力教学进行考察与分析; (4)指出听力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提高听力能力技巧。

<b>5 研究对象及范围 </b>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初级听力能力技巧的训练。笔者主要通过在课堂上汉语听力教与学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

研究范围主要以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的中文系教师和大学生一年级为研究对象。笔者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 75 名大一学生、中国学专业的 35 名大一学生和中文系的 15 名教师进行了调查。

<b>6 研究方法 </b>

本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为:

(1)文献研究法用来概括汉语听力教学中的观察方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用来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系的汉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考察。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5">

(3)分析法用于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系的汉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其优缺点。

(4)对比法用来对利用现在的听力教学法(EOP)和以前的听力教学法进行分析。

(5)课堂观察法用来作为分析学习者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

(6)记录方法用来记录在四周的听力技能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笔记。

<b>7 论文结构 </b>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参考文献及附录之外等,包括以下四章: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依据

第二章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汉语听力课程简介与初级汉语听力技能教学的观察记录

第三章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大一听力课教与学现状考察与分析

第四章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的大一听力课教与学的建议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6">

在学生听力课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中,杨惠元是颇具权威的学者。他的著作《听力训练 81 法》(1988)被认为是汉语教学界专门介绍汉语听力训练方法的第一本专著。在《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1996)中,杨惠元详细阐述了听力训练的多种方法和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他强调了分析能力、记忆储存能力、联想猜测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后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等 8 种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效训练这些能力的方法。他还注意到了听力与其他技能的结合,如听后朗读、听后说、听后写等多种练习形式的重要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听力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听力训练,而是需要将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高影(2009)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级汉语听力课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初级听力课与其他课程(如综合课、口语课、读写课)之间联系松散,配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不平衡。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初级听力课与中高级阶段的听力课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阶段性断层,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进度。因此,如何加强初级听力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汉语听力学习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7">

葛瑜(2011)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初级汉语听力课整体传播效果的因素。通过实验调查发现,听力教师和学生对传播内容——听力教材的满意程度较低。主要问题在于听力教材中的语料和练习类型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其次,教材难度较大,导致学生焦虑,影响了学习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教材的限制,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提高汉语初级听力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梁娟美(2013)指出,目前存在一些严重的观念误解关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的观念误解。许多人片面地认为只要会说汉语的人都能够胜任汉语教学,同时认为听力课只是老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完成练习的简单过程,操作容易。此外,听力教师自身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一些纰漏,虽然他们在备课时尽心尽力,但是听力材料来源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未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学生在上课时缺乏配合,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于娜(2007)从听力教学原则出发,提出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首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引入可理解的听力语料,然后逐渐增加语料的难度;其次,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科学地进行训练,采用合适的方法;接着,要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汉语式逻辑思维习惯;然后,应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最后,要重视技巧训练,克服听力学习中的关键障碍。

苏文兰(2013)强调了整体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指出了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阶段落实训练的必要性。在课前,应该注重导入环节和语料背景介绍,以消除学生面对陌生语料时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在课中,要着重对听力语料进行整体把握,通过浏览题目、运用猜想等方式初步感知语料内容;在课后,需要重视作业布置,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考虑录音作业和复述语料等方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等。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8">

高宁(2014)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汉语听力课上,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词汇语法的讲解方式;同时,不应该为了迁就学生而故意放慢听力录音材料的语速,而是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中的语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录音中不同的交际场景,加入一些现实背景音频,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锻炼听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教学手段,选取合适的视听资源辅助教学。

<b>1.1.2 在越南的研究情况 </b>

在越南,汉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这门外语。随着越南汉语教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展开相关研究。据我们了解,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教学法、汉字教学、语言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等方面。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学位论文专注于汉语初级听力教学,涉及汉语语言本体研究以及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这些论文为学习者和汉语教师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至于汉语初级听力教学,除了大学汉语教师所撰写的文章外,还有不少硕士学位论文探讨这一主题。这些研究对于提升学习者的听力能力以及帮助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重要意义。韦旖晴《越南学生汉语听力难点分析与提高汉语听力能力对策》、杜氏盛的《试析越南学生高级汉语听力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吴怀芳,郑青华的《军事科学学院初级阶段汉语听力教学的提高方法》、范氏贤的《河内工业大学汉语专业三年级大学生汉语听力学习策略研究分析》等。这些论文专注于汉语初级听力教学方法,旨在加强听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笔者在理论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方法更具可行性。最终,通过实践考察和实验结果分析,笔者指出了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尽管在中国和越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汉语听力教学方法,但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汉语听力教学的方法。我采用了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认真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9">

记录了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这使得我的论文在创新性方面比其他论文更具有特色。

<b>1.2 相关理论依据 </b>

<b>1.2.1 听力的重要性 </b>

听力是指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并,计话语理解能力。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中,听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首先 就语言学习来说,听历史重要的学习途径,学习设置能跟别人说话才能跟着学习,否则只是鹦鹉学舌,自然无从学会的。所谓的“听说领先,输入先于输出”,就是要把听力训练放在外语学习的重要地位,通过大量适合学生水平的有声材料的输入,了解中国人在什么情况下多什么人说什么话或怎么说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认识经验。同时,听力也是学生吸收言语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其次,从交际的角度说,听力是交际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际的前途和基础。据研究证明,现在社会人们那的语言生活里,听站 45%,居于首位。就具体的言语活动来说,听力理解可以影响到交流的展开和继续。要与对方交际,必须首先听懂对方的意思,交际才能发展。如果一放听力很差,听不懂对方的意思或说得内容,就会影响到交流的继续进行,甚至导致交流中断的结果;即使勉强进行下去,也会因为一方听的能力差,是交流的质量打断扣甚至产生误解。

<b>1.2.2 听力理解的本质 </b>

听力理解是听话者利用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在经大脑使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背景文化知识,对言语信息进行加工建构进而达到理解的过程。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这个解码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0">

一个极其复杂的积极主动过程,它包括语音识别,译码加工和意义建构三个方面。

语音识别视听觉奇观对接收到的自然声音进行筛选,分别出具有意义潜势的声音,切分音节和语流段,同时在语音系统的控制下经过辨析,分析出音节的声、韵、调。

译码加工是听者通过激活和调动大脑记忆库中已经储存的语言知识把经过识别的语音加工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词的辨别和语法规则的使用:首先通过声音序列、字和词的组合分清词的界限,选出记忆库中与语言刺激一致的词语及其意义进行匹配,在按照语法规则把匹配的词语纳入到一定的句子框架内,进行句式组合的匹配。

意义建构是听力理解的完成,听者把语言单位余处存在记忆库中的各种已知信息,图式建立联系,进行匹配、核对、比较、推理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得出正确的语义解释,领会说话者的意思,实践意义的建构。另外,如果考虑到听力理解的循环过程,还要把已经感知的言语信息、背景知识等存入记忆库编程经验成分和已知的图式,以便更有效地进入新一轮的感知。

<b>1.2.3 汉语听力教学的一些原则 </b>

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性准则,对于确保教学质量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在语言教学领域,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各自的原则,而汉语教学则在吸收各流派精髓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课堂教学原则。在众多教学原则中,精讲多练、以学习者为中心、讲练结合是最为主要的三项原则,贯穿整个教学流程。

本论文将重点关注听力训练问题,并对精讲多练和以学习者为中心两项原则进行深入介绍。精讲多练强调教学的深度而非广度,通过深入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1">

浅出的教学内容和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语言知识并具备熟练运用的能力。以学习者为中心则强调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差异,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些项原则的结合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听力训练活动。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这些原则,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听力水平,达到更有效的语言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b>1.2.3.1 精讲多练原则 </b>

在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2004)中,强调了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整个过程,要求师生的共同参与与互动。他指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将所有教学内容一口气从头讲到尾,缺乏问答或练习活动,学生难以掌握知识,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因此,他提倡课堂教学应该注重“精讲”和“多练”,这被视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精讲多练”原则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活动,旨在满足语言教学以交际为目的的要求。在这一原则中,“精讲”并非指少讲或不讲,而是要求教师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和尽可能少的时间传授知识。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分类,将重要内容进行细致讲解,而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快速带过。

“多练”则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大量的练习运用所学知识,以更有效地掌握目标语言。练习不仅有助于巩固语言基础知识,还能锻炼听、说、读、写等四项基本技能。通过多次练习,学生可以将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2">

学到的知识变为永久记忆,使学习过程更为生动有趣,达到“学而不厌”的效果。

<b>堂教学中都应该遵循精讲多练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 </b>

<b>1.2.3.2 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原则 </b>

在周小兵的《第二语言教学论》(1996)中,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批判,指出其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只需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完以后提出答案、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多种弊端,包括学生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想象力与创造力受到限制,以及课堂变得乏味,学生难以保持专注,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汉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实践性操作是熟练掌握任何工具或技能的最佳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教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追求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被视为教学中心,应该不仅仅依赖教师和同学,还要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在积极记笔记、提问、用新词造句、进行交际、自主解决问题等方面。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旨在保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获取和掌握知识。这一理念体现了语言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3">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听力汉语教学中,要贯彻这一理念,首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通过认识论的观点,我们知道人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经验来获取知识的。直接参与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刻和牢固,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和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汉语的应用场景,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鼓励他们多说多练习,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其次,教师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听力汉语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动机、文化背景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和积极配合。这种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可或缺。教师应该组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正确的语言应用,引导学生探索语言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要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真正贯彻到听力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同时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4">

<b>1.2.3.3 讲练结合原则 </b>

根据周小兵的《第二语言教学论》,讲练结合被认为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其作用在于协调课堂教学的节奏。长时间持续相同的活动容易导致学习者感到乏味和昏昏欲睡,因此需要根据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课堂活动,以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ing Effect)强调记忆材料在序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包括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这一原理,确保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多个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以提高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避免一口气讲解全部理论知识后才让学生进行练习。相反,应该将课堂划分为多个讲练单位,每当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就给学习者提供相应的练习机会。通过在课堂开始和结束增加讲解和练习的时间,可以获得多个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感官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特点。感官记忆停留的时间短暂,而短期记忆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学生所学的内容。因此,讲练结合原则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对于语言教学尤其关键,因为语言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操练来掌握。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讲练结合原则。演绎法和归纳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保持兴奋状态,又能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5">

综合而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原则中,讲练结合是一个关键的指导原则。通过灵活运用这一原则,教师能够更好地协调课堂教学,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b>1.2.3.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b>

学生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技能,更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化中,人际交往注重情感交流,即表现为热情、关心、尊重和谦逊。对中国文化中“情”的理解和接纳,也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了一种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维系不仅仅在于表面的教学形式,更在于深层的情感联系。师生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是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需要从课堂的第一堂课开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教师的热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排除心理障碍,对教师充满认同;情感与兴趣相伴,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会延伸到对汉语学习以及中国文化的喜爱,因此,教师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在课堂上,教师扮演着策划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能够使学生放松身心,摆脱外部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为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真诚的问候或小故事的讲述,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友好的同学关系,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b>1.2.4 汉语听力教学的方法概略 </b>

<b>1.2.4.1 精听和泛听法 </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6">

谭美云在《听力微技能:精听与泛听》一文中提出,精听侧重于听的 “质”,泛听则侧重于听的 “量”。精听使用的材料在 “精”不在多,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整理和调节。而泛听则相反,在“多”不在精,需要大量包含了各种信息的材料。

精听提高方法包括:(1)语音、词练习:学生发音是否标准和词汇量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听力水平的高低。因此,语音和词汇在听力练习中很重要,专项语音训练和词汇量扩大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2)句型或对话练习:听力材料中句型和对话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如 HSK 考试,因此教师可以对这些规律进行整理,帮助学生熟悉听力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等。(3)听写速记练习:在听力过程中,一些篇幅较长的材料很难让人记住所有的细节,因此速记培训很重要。学生要学会在听的同时记下时间、地点等细节,由于汉字笔画较多,还可利用符号、图案等代替汉字。

泛听的训练方法包括:(1)培养学生猜测、预测能力:生词在听力训练中必定会出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词都需要查字典,而是要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对词义进行猜测。预测能力则要求听者根据短时记忆对已出现内容进行整理和选择,以此来预测即将出现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如让学生听完一段话后进行复述。(2)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和中心句的能力:听力中的关键词指的是数字、人物、时间、地点等,学生应该在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记录。至于中心句,有调查显示,大约 72%的文章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因此有必要将这些技巧告诉学生。(3)习题型练习:任何一道习题的设计都有编者想要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多做习题对提高学生水平很有帮助。

<b>1.2.4.2 分技能和综合技能 </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7">

王 凤 兰 在 《 汉 语 听 力 教 学 初 探 》 一 文 中 提 道 , 英 国 语 言 学 家J.Munby 曾说:“各种交际需要的外部表现还必须理解为具体语言技能、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的表现。因为这些语言微技能对于交际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重点不在于 “多听”,而在于 “怎样听”,也就是说要训练学生掌握听力中的各种微技能(enabling skills)。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有可能从总体上提高听力能力。听力技能包括单词、句子和语篇水平等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

分技能包括:(1)正确辨别语调的能力:不同的语调能够反映不同的感情和态度,包括讽刺、反语等。如果能正确辨认讲话人的语调,则对材料的理解颇有帮助。(2)预测所听材料内容的能力:预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听者对整个语篇的把握的能力。即听一段材料时,可以根据关键词句预测整体内容。听任何一段材料时都要积极动脑,尽可能地进行猜测,反复练习。(3)利用上下文猜词的能力:在听不清或者听不懂的情况下,就要主动利用上下文进行猜测。因为听力与阅读不同,没有办法即时查字典。(4)抓住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在听力训练中,了解材料主要内容和主题非常重要,因为了解文章大意会帮助我们理解全文和完成相关练习。在听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听各段中心句抓大意。(5)不同技巧和方法的能力:听力材料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对话等。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分别练习。平时大量阅读,扩大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听力水平。

综合能力则指概括、分析、综合和记忆能力:听力的好坏是对学生汉语语言水平、知识面、逻辑推理能力、预测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等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完成各项微技能的练习后,还必须锻炼综合能力。

<b>1.2.4.3 观察法 </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8">

观察法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者的感知行为或相关设备对自然社会现象和过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连续考察、记录与分析,从而获得科学资料,探索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

科学的发展源于观察,观察是思维的起点,缺乏观察就无法形成问题意识和思维活动。教育观察可以分为科学观察和日常观察两大类,其中科学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而日常观察则为科学观察提供了基础和灵感。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的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和计划性,需要在观察之前设定目的和目标行为,并进行客观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与此相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往往更为随意,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多地受主观情绪影响。科学的观察过程需要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进行执行,包括观察对象、时间、事件的选择以及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而日常观察则更加随意和自发。

<b>1.2.4.4 情景法 </b>

情境法,又称为视听法,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产生的一种语言教学法。它针对传统的听说法脱离语境、孤立练习句型的问题提出,吸取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优点,以培养学生有效使用语言能力为目标。

在情境法中,充分利用了各种视听教具,如幻灯机、录音机、投影机、电影等,让学生在看、听的同时进行听力练习,营造身临其境的外语学习环境。通过将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强调在教学中只允许使用目的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景法主要采用对话法和看图说话法,其中对话法突出主题,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构成一个短小的语篇。虽然其中也包含一些问答形式,但并不局限于此。看图说话法则通过让学生将图画与语言相结合,培养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9">

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听力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将抽象单调的内容直观化和趣味化,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总体而言,情境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和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生动、有趣的听力教学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

<b>1.2.4.5 提问法 </b>

提问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主要的目的是引发学习动机、引导思维方向和深度,同时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提问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思维。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能够引导他们思考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问答的过程,学生会感到挑战性,并因此而产生学习的热情。此外,提问法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b>1.2.4.6 讨论法 </b>

讨论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特定情境下师生或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共同启发思考,分享信息和思想,探究并解决某个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适当运用讨论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与讨论,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分享见解,从而优化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讨论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独立性。一般来说,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0">

讨论法更适用于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因为他们具有更强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b>1.2.4.7 任务教学法 </b>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为 TBLT)是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以任务为核心的语言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于20 世纪 80 年代由 Prabhu 首次提出,至今仍然备受欢迎。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多样的任务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乐趣。任务型教学法主要以双人或小组活动为主,每个学习者都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任务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获得经验,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核心包括任务的目标、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和基于这些材料设计的各项活动。在听力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听力技能,捕捉有效信息,培养语感和听感。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1">

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法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任务型教学法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和富有生命力,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b>小结 </b>

在汉语听力教学方法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方法的应用,从精听和泛听法到分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再到观察法、情景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任务教学法的运用。这些方法各具特色,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听力技能,还能够培养语言思维、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汉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汉语听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个性化教学,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2">

科学的发展源于观察,观察是思维的起点,缺乏观察就无法形成问题意识和思维活动。教育观察可以分为科学观察和日常观察两大类,其中科学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而日常观察则为科学观察提供了基础和灵感。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的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和计划性,需要在观察之前设定目的和目标行为,并进行客观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与此相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往往更为随意,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多地受主观情绪影响。科学的观察过程需要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进行执行,包括观察对象、时间、事件的选择以及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而日常观察则更加随意和自发。

<b>2.1.2 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b>

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观察或者借助相关仪器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相比与其他研究方法来说,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最自然的研究方法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3">

观察法常在自然情境下进行,不改变观察对象的状态或事件的发展进程。无需特殊环境或复杂工具,使得其使用更为简便,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

(二)具有直接性

观察过程中记录的是实时发生的事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处于同一情境中。这确保了所收集到的资料真实可靠,同时帮助研究者全面认识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相关情况。

(三)具有目的性

教育观察是有明确目的的感知活动,需要针对性地观察以解决特定问题。研究者确定观察任务和变量定义,排除无关刺激干扰,收集可解决观察任务的事实材料。

(四)具有计划性

在进行观察研究之前,研究者应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观察对象的范围和指标等方面。周密的计划可以提高观察效率和资料的准确性,确保观察有序进行。

(五)具有选择性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者根据研究任务和目标有选择地观察典型对象。只有精心选择观察对象,才能获得符合研究需要的有针对性的资料,并解决特定问题。

(六)具有客观性

观察过程中不对观察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保证了观察资料的客观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4">

性。研究者需如实反映现实情况,避免主观偏见,通过培训观察者和增加观察次数等方式提高观察结果的客观性。观察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儿童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因为儿童的行为较为自然,不易伪装,适合于观察法进行研究。

<b>2.1.3 教育观察法的功能与作用 </b>

<b>(一)教育观察法的功能 </b>

(1)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以进一步探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深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工作。(2)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我们系统地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况,从而探讨与教师教学活动有关的规律。

(3)了解师生关系,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4)了解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氛围,揭示各项教育因素的作用,使教育过程得到更好的调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5)了解其他教育影响的作用,比如内外环境、教学手段、教材等方面的情况。

(二)教育观察法的作用

(1)观察是获取原始资料的基础,为教育研究提供最直接的信息来源。例如,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在实验中的反应,发现了思维守恒性的特征,从而验证了理论。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5">

(2)观察是课题选择和问题提出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发现新问题和挑战。例如,通过观察新入学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可以提出“幼小衔接”等研究课题。

(3)观察是验证理论的有效手段,通过观察可以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例如,在教学实践中观察“质疑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现象,发现新问题,验证理论,从而促进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b>2.2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汉语听力课程简介 </b>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一共学了两门汉语听力课程,既汉语听力一和汉语听力二。每一门课共有三十节,学生自习的时间为六十节,学习内容丰富。上完这两门课以后,学生可以达到汉语初级听力水平,相当于汉语水平考试二级的(HSK2)。详细内容看以下的表。

30 节(自习:60

节)

声母、韵母、声调、自我介 绍 、 国 籍 、 学 校 、 家庭、购买东西、时间、周末 计 划 、 生 日 礼 物 、 饮食、做客、爱好、习惯、疾病

HSK1 《博雅汉语教程第二版初级起步篇 1 》 , 河 内国 家 大 学 出 版社,李晓琪主编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6">

<b>2.3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汉语听力课程的观察</b>

<b>记录 </b>

<b>表 2.3 初级汉语听力课程的观察计划 </b>

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初级汉语听力课程的观察计划 一、观察研究内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初级汉语听力课程(汉语听力 1 和汉语听力 2 课程)

二、观察地点: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

三、观察研究时间:每星期四上午 8:50~10:40;每星期二下午 2:20~4:10

四、观察研究对象:20221FL6039001 班、20221FL6039003 班、20212FL6040001 班和 20222FL6040003 班(一共 94 学生)

五、观察研究与记录方法:运用观察研究中事件取样法进行观察研究,同时运用事件取样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

六、材料的整理与分析:利用图示统计对所观察记录数据进行处理。 为了更深入了解河内工业大学下属外语暨旅游学院中文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状况,我已经征得了阮如琼老师和裴玉幸老师的同意,允许我参加并观察她们的汉语听力 1 和汉语听力 2 课程。在观察了学生

汉语听力二

30 节(自习:60

节)

机场接送、搬家、租房、寻物启事、国家的特色、学校课外活动、饮食、动物、疾病、旅游、风景、在 中 国 学 习 和 生 活 的 体验 、 对 成 功 的 观 点 、 婚姻、人生哲理、中国京剧

HSK2 《博雅汉语教程第二版初级起步篇 2 》 , 河 内国 家 大 学 出 版社,李晓琪主编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7">

们 4 周(第 2、3、4、5 周)的上课情况后,我整理并记录下了以下的观察与收获:

<b>动 </b>

文。

EOP 系统 要求学生在 EOP 系统上练习听力。

听并记住词汇。 自学

力误解

学生已经在EOP 上提交的作业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

- 检查学生在 EOP 系统上的作业

-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评估

- 监督、记录、讨论

10分

识别并记住有关问候和国籍主题的词汇

第 2 周的课程幻灯片

- 组织“听力选择合适图片”游戏,记住有关问候和国籍主题

- 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10分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8">

<b>动 </b>

的汉字。 应用词汇和语

言重点理解问候主题

第 2 周的课程幻灯片

- 演示有关问候主题的听力幻灯片(第 1 课 你好),要求学生按照指示听。

- 组织练习听力理解并回答有关问候主题的问题。

- 积极参与听力练习活动,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

30分

第 2 周的课程幻灯片

- 展示有关国籍主题的听力幻灯片(第 2 课 你是哪国人?),要求学生按照指示听。 - 组织练习听力理解并回答有关国籍主题的问题。

- 积极参与听力练习活动,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

35分

应用词汇和语言重点理解问候和国籍主题

第 2 周的课程幻灯片

- 组织小组活动,巩固关于问候和国籍主题的听力理解。

- 听取老师的指导。

-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听力练习。

10分

理解上课后学习任务的要求

第 2 周的课程幻灯片

- 向学生介绍并分配在家作业。

- 要求学生完成“第一课和第二课”部分的

- 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5 分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9">

<b>第 3 周 </b>

所有作业。 课

<b>动 </b>

应用和发展关于问候和国籍主题的听力理解知识,以完成在家作业

EOP 系统 - 要求学生完成 EOP系统上的听力练习。

<b>动 </b>

容。

EOP 系统 要求学生在 EOP 系统上练习听力。

自学

辨别在家作业中的词汇、语法听力错误

学生在 EOP上提交的作业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

- 在 EOP 系统上检查学生的在家作业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

- 观察、记录、讨论

15分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4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40">

<b>动 </b>

价和评估 识别并记住有

关书籍和学校主题的词汇

第 3 周的课程幻灯片

- 组织“匹配图画”活动,以理解新的书籍和学校主题的词汇

- 积极参与老师指导下的活动。

10分

知识

第 3 周的课程幻灯片

- 播放有关书籍主题的听力幻灯片(第 3 课 那是你的书吗),要求学生按照指示听。 - 组织听力理解练习,并回答有关书籍主题的问题。

- 积极参与听力练习,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

30分

对话

第 3 周的课程幻灯片

- 播放关于学校主题的听力幻灯片(第 4 课 图书馆在哪儿?),要求学生按照指示听。

- 组织听力理解练习,并回答有关书籍主题的问题。

- 积极参与听力练习,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

30分

应用词汇和语言重点理解关于书籍和学校主题的知识

第 3 周的课程幻灯片

- 组织小组活动,巩固关于问候和国籍主题的听力理解。

- 听取老师的指导。

-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听力练习。

10分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