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84 trang)

đối chiếu các từ ngữ có yếu tố “牛” trong ngôn ngữ văn hóa hán với các từ ngữ có yếu tố “trâu”“bõ” trong ngôn ngữ văn hóa việt nam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8 MB, 84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

杜有兴

汉语言文化中带有“牛”的词语与越南语言文化中
带有“trâu”/“ bò”的词语之对比分析
ĐỐI CHIẾU CÁC TỪ NGỮ CÓ YẾU TỐ “牛” TRONG NGÔN
NGỮ VĂN HÓA HÁN VỚI CÁC TỪ NGỮ CÓ YẾU TỐ
“TRÂU”/“BÕ” TRONG NGÔN NGỮ VĂN HÓA VIỆT NAM

硕士论文
专业:中国语言
专业代码:60220204

2014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ĐỖ HỮU HƯNG

汉语言文化中带有“牛”的词语与越南语言文化中
带有“trâu”/“ bò”的词语之对比分析
ĐỐI CHIẾU CÁC TỪ NGỮ CÓ YẾU TỐ “牛” TRONG NGÔN NGỮ
VĂN HÓA HÁN VỚI CÁC TỪ NGỮ CÓ YẾU TỐ “TRÂU”/“BÕ”
TRONG NGÔN NGỮ VĂN HÓA VIỆT NAM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chuyên ngành : 60220204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TS. Nguyễn Thị Thu Hà

Hà Nội, 2014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硕士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说明的地方外,论
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内
国家大学所属外语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2014 年 9 月 16 日

i


致谢
论文终于完成了,借此机会,我要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阮氏
秋河博士。阮老师以最大的耐心、严格的要求、悉心的指导与无比的宽
容一步一步地引领我走进汉语及汉文化研究的大门,帮助我完成这篇论
文。我还想对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的各位老师,研究生系、图书
馆的工作人员所给予的教导和关照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缺乏理论知识的积累以及研究的经验,因此论文免不了

会出现很多漏洞及不妥之处,有望各位学者、老师和同学们加以指教。
我将认真听取并感激不尽。
作者: 杜有兴
2014 年 9 月于河内

ii


论文摘要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反映文化。通过对语言的文化分析,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加深对文化的认识。牛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动物,它对汉、越语言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基于大量的语料,深入分析汉、越语言中涉牛词语的主要特点,特
别是牛在这些词语中所表达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汉、越涉牛词语
的主要特点,指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之后,又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分
析导致汉、越涉牛词语相同和不同之处的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系统和具体的分析发现,汉、越涉牛词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

而且较为相似。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汉、越语言中都有以牛命名、以
牛喻物、以牛喻人等现象,其中以牛喻人的现象最多,表达的意义最为
丰富。汉语中有以牛喻多或少、以牛为大等词语,而越南语里则有用牛
表示婚姻恋爱中的一方或者比喻富裕、充足的生活等现象。这是汉、越
涉牛词语的差别所在。从认知和文化的角度分析,我们认为,人脑认知机
制和人类生活经验相似、文化大同小异是汉、越涉牛词语相同点居多的
主要根源,而不同的地理和生活条件以及民族心理和观念则是导致汉、
越涉牛词语有所差异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牛”、 “trâu ”/ “bò”、汉越语言文化、对比分析

iii



目录
前言 ............................................................................................................................. 1
0.1 选题理由 ................................................................................................ 1
0.2 研究目的 ................................................................................................ 2
0.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2
0.4 研究任务 ................................................................................................ 2
0.5 研究方法 ................................................................................................ 2
0.6 语料来源 ................................................................................................ 3
0.7 论文结构 ................................................................................................ 3
第一章:语言文化关系及动物词语概说 ................................................................. 4
1.1. 语言文化关系概说 .................................................................................... 4
1.1.1. “文化”的定义及文化的“民族性” ........................................................ 4
1.1.2. 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 5
1.1.3. 语言现象中的文化内涵 ........................................................................ 6
1.2. 动物词语概说 .............................................................................................. 7
1.2.1. 动物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 7
1.2.2. 有关动物的文化 .................................................................................. 8
1.2.3. 动物词语 ............................................................................................... 9
1.3. 有关牛的语言文化研究现状 .................................................................... 11

iv


1.3.1. “牛”及“trâu”/“bò”的释义 .................................................................. 11
1.3.2. 有关“牛”及“trâu”/“bò”的语言文化研究现状 .................................. 12
小结 ........................................................................................................................ 15
第二章: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与越南语中带有“trâu”/“ bò”的词语之对比 ... 16
2.1. 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 ........................................................................... 16
2.1.1. 牛与汉字 ............................................................................................ 16

2.1.2. 以牛命名和喻物 ................................................................................ 20
2.1.3. 以牛喻人 ............................................................................................. 21
2.1.4. “牛”为“大” .......................................................................................... 24
2.1.5. 牛毛与多和少 ..................................................................................... 24
2.2. 越南语中带有“trâu”/“ bò”的词语 ........................................................... 25
2.2.1. 以牛命名和喻物 ................................................................................. 26
2.2.2. 牛与 生产、生活经验以及道德观念 ................................................ 27
2.2.3. 以牛喻人 ............................................................................................. 29
2.2.4. 牛表示富贵、充裕 ............................................................................. 33
2.2.5. “Trâu”常与“bò”形成对比 .................................................................. 34
2.3. 汉、越语言中涉牛词语之对比 ................................................................ 35
2.3.1. 相同之处 ............................................................................................ 35
2.3.2. 不同之处 ............................................................................................ 40

v


小结 ........................................................................................................................ 41
第三章: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分析汉、越语言涉牛词语之异同 .......................... 43
3.1. 汉民族涉牛文化及认知 ............................................................................ 43
3.1.1. 汉民族涉牛文化 ................................................................................. 43
3.1.2. 汉民族涉牛隐喻认知 ......................................................................... 48
3.2. 越南民族涉牛文化及认知 ....................................................................... 50
3.2.1. 越南民族涉牛文化 ............................................................................. 50
3.2.2. 越南民族涉牛隐喻认知 ..................................................................... 55
3.3. 汉、越语言涉牛词语异同的原因探析 ................................................... 56
3.3.1. 相同之处的原因 ................................................................................. 57
3.3.2. 不同之处的原因 ................................................................................. 60
小结 ........................................................................................................................... 63
结语 ........................................................................................................................... 64

参考文献 ................................................................................................................... 66
附录 ............................................................................................................................. I

vi


前言
0.1. 选题理由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反映的特殊关系是任何语言文化
研究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规律,更是跨语言文化研究工作的一项基本原
则。学习和了解文化有助于语言的习得和应用,学习和了解语言也是研究文
化的重要部分和必要渠道。由此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若想真正地掌握目的
语,头等任务是了解语言现象本身和理解语言现象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此
同时,将目的语与母语、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也是必不
可少的。
汉、越民族均为传统的农业民族,农业因素在汉、越文化中占有很大的
比重。因此,不难发现汉语和越南语中的“农业文化”烙印有多么浓厚。我
们在研究汉语并将之与越南语对比过程中发现,均被用作使役的牛在汉、越
语言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牛从辛勤的劳动中走进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成
为每一个汉、越人民心灵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形象。牛又从缤纷多彩的文化中
走进了人们的语言世界,成为了社会生活中多种人的代名词。牛在汉、越语
言中能够表达十分丰富的意义。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中带有
“trâu”/“ bò”的词语数量众多、寓意丰富,而且主要集中于成语、俗语、
惯用语等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这部分词语体现了人们对牛的认识和情
感,也充分反映了语言中的文化烙印。
本文试图将汉语言文化中带有“牛”的词语与越南语言文化中带有
“trâu”/“bò”的词语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两者之间的异同并从文化和认知
角度分析异同的原因所在。希望能够从研究所获结果基础上,继续补充有关
汉、越语言文化特别是动物词语的专业知识,为汉、越语言文化学习和研究
工作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0.2. 研究目的
本论文共有以下 3 项主要研究目的:
其一,分析并阐述汉、越语言中有关牛的词语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其二,弄清汉、越语言中有关牛的词语之间的异同;
其三,从文化和认知角度试析汉、越语言中有关牛词语异同的原因。

0.3.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中带有“trâu”/
“bò”的词语,其中以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为主。在本文的
框架内,我们主要关注上述词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0.4. 研究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其一,收集和统计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中带有 “trâu”/
“bò”的词语。
其二,将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中带有“trâu”/“bò”的词语
进行归纳、分析以指出其主要特点和意义。
其三,对比分析汉、越语言中有关牛的词语以说明两者之异同及其根源。

0.5. 研究方法
鉴于研究任务和性质,我们综合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统计法以对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中带有“trâu”/“bò”
的词语进行穷尽式的搜集、统计和考察;

2



——归纳分类法以总结出上述词语的特点及意义,特别是其所蕴藏的文化
内涵;
——对比分析法以将汉、越语言有关牛的词语进行比较,进而指出两者之
间的异同并总结出汉、越语言文化交流的一些特点。

0.6. 语料来源
为了达到 全面搜集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中带有 “trâu”/
“bò”的词语等目的,我们努力选择中国和越南最有代表性的词典,特别是
有关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的词典,作为全面搜集、统计和对比的依
据。其中主要有:王德春编写的《汉语国俗词典》、申俊主编的《中国熟语
大典》、王涛主编的《中国成语大词典》;越南阮麟教授编写的《越南成语
和谚语词典》,阮如意、阮文康和潘春成编写的《越南成语词典》等。

0.7. 论文结构
除目录、前言、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之外,本文共有三章:
第一章:语言文化关系及动物词语概说;
第二章:汉语带有“牛”的词语和越南语带有“trâu”/“bò” 的词语之对
比;
第三章: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分析汉、越语言涉牛词语的异同。

3


第一章:语言文化关系及动物词语概说
1.1.

语言与文化关系概说

1.1.1.


“文化”的定义及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错综复杂的概念,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重
视,可要想给它下一个严格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
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
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全世界公认的、
令人满意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原
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
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
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
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和经济”。
胡志明给文化下了这样言简意赅的定义:“为了生存的需要及生活的目
的,人类才创造并发明出语言、文字、道德、法律、科学、宗教、文学艺
术、有关吃、穿、住等生活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这所有的创造及发明便是文
化” 。
目前,学术界通常公认以下两种定义即广义的文化及狭义的文化。广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
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情
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4


综合上述定义不难看出,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无论是东
方对文化的定义还是西方对文化的定义,语言始终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并且受到文化其他要素的影响。同时语言对文化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
影响。
文化正因其广泛而复杂的内容产生了诸多特点,而文化的“民族性”就
是其中之一。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一个民族或者族群创造出来的,因而带有
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文化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色。所以一个民
族的文化具有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特色和个性,并因它的长期存在而形
成传统和民族精神,对该民族产生巨大影响。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一个民族
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有物质文化层面,也有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
因此,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文化民族性的广泛影响。阮有求老
师在《汉语言文化》一书中曾经写道:“丰富的民族语言记载着一个民族优
秀的文化传统,尤其在词汇上留下了民族文化的痕迹。”他在论述语言及文
化民族性关系时认为一个民族在使用某种语言时所表现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
特征都集中反映在词汇上面,于是形成了词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这其中包括
历史、宗教、民俗、价值观念和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换言之,了解语言亦
可看出一种文化的民族性。
1.1.2.

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
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所特
有的传递文化的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所具有的诸如语
音系统,文字系统和特殊的语法结构等特征,即可被看成文化的一部分。语
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
作用。
在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方面有两种提法:“语言与文化”和“文化中的语言”。

5



为了界定语言与其它文化现象的关系,有的语言学家将文化分为两大范畴,
“大文化”和“小文化”(Bright,1976)。其中,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
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
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它在总体文化中
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
的。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
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
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
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生物学的
角度来看,原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人产生了语言,动物却没
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动物则不
可能有。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
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
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
许多密切的关系。
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大文化还是小文化的角度去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都有
一定的道理。若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加深入透彻地看待与分析这种特
殊的关系。如果把语言视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就可以知道语言也是人类
创造出来的产物之一,它受到文化其他因素的广泛影响。如果把语言和文化
看作两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那就能肯定语言对文化的传播及推动
作用。
1.1.3.

语言现象中的文化内涵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文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


6


化内涵,这其中即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是现实的文化镜象。语言本身是文
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语言,包括其本身和使用方式都不能脱离文化以及其所依附的民族而存在发
展。语言是由人类创造、使用和发展的,离开了使用语言的人类就无所谓语
言;而语言的产生又使人类有了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表征。语言的这种双
重功能及特征,确定了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中所
体现或蕴含的文化元素是不可分开。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音、语法、
词汇和习语等语言系统自身,更要了解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
观察世界,如何运用语言反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1.2.
1.2.1.

动物词语概说
动物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人类皆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
切关系。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
最高级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从古代人猿
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
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在动物世界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就是已被人类驯化和
饲养的家畜、家禽。它们不仅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于人类的精
神生活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之所以说动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动物与人类的吃、
穿、住、行、生产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极大的关联。首先,动物为
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人们每天食用的各类食品、饮用的牛奶饮料、穿

戴的服装首饰无不与动物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动物在其
成长过程中甚至一生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动物,他就无法正常成
长和活动。其次,动物已经、正在并且将会参与到人类的生产及运输等重要
活动。随着生产及交通运输的机械化,动物在这些活动的参与有所减少,但

7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科技水平、气候条件等原因,器械设备还是无法完全
代替动物的作用。
除了在人类物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上也扮
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所谓的“精神生活”就是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宗
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正因为动物在这些方面上的参与极为突出且是不
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形成了缤纷多彩的“与动物有关的文化”。
1.2.2.

有关动物的文化

因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在人类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
学艺术等精神活动中,处处都有动物的影子。众所周知,在印度,牛被当作
神灵受到崇拜,印度人在家里饲养牛,给牛起名字,同牛说话,用花环和绶
带装饰牛。在印度,人们可看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让牛”的景观。而这
独特景观的背后是印度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在起作用。然而,在阿拉伯国家和
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人们不吃猪肉因为他们认为猪是世界上最不洁净的动
物,最不知羞辱的动物,所以吃了猪肉会带来很多疾病和晦气。这一特别的
观念和习俗是来源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上面提到的只是与动物有关的成千上万民间风俗当中的两个典型例子。
一般来说动物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民族、不同
的地区又崇尚和厌恶不同的动物,与其有关的文化、习俗自然也不尽相同。
试以龙为例,龙是中国、越南等东方国家人民十分敬仰的动物,它是吉祥喜

庆、富贵威权的象征,大大小小的宫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建筑处处都有它
的身影;相反,龙在欧美国家的文化中是邪魔、黑暗、厌恶的化身,因此在
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中龙被附上最可怕、最可恶的面
孔。由此看来,动物文化不仅内涵丰富、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
带有浓厚的民族性、区域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
一,同时也是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8


提及动物文化就不得不说到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十二生肖文化。十
二生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由老鼠、牛、老虎、兔子(越南用“猫”)、
龙、蛇、马、羊、猴子、鸡、猪等十二种动物组成的。关于十二生肖的起
源,有很多传说,但人们目前普遍认为十二生肖的出现是与干支纪年法有着
密切的关系。至于为何选择这十二种动物,其实很容易理解,它与日常生活
和社会生活互相接近,是可想而知的。十二种生肖动物当中或是已被驯化的
“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或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
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野生动物(即虎、兔、猴、鼠、蛇)或是集多种动物
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吉祥物(即龙)。 生肖文化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
而且在越南、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广为流传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以
生肖(也称“属相”)为根据来计算年龄、猜测命运、寻找配偶;人们以生
肖为歌谣、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的题材;民间的风俗习惯到处可见生肖文
化的渗透与影响。
总之,动物文化特别是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甚深,与人类生活的方
方面面都有一定的联系。而该文化对人类生活最直接的、最易见的的影响无
非就体现在语言上。
1.2.3.

动物词语


如上所述,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人类驯化和饲养动物的过程
中逐步了解了动物生活习性,因而关于动物的词语也不断增多。各民族语言
中存在大量的有关动物的词语(下面一律简称为“动物词语”)。这部分词
语当中除了少量指动物本身的名词以外,还有大量的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等固定词语。这部分词语的突出特点是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也就是
说这些动物词语带有一定的含义并能够反映说话人的褒贬态度。那么,什么
因素影响和决定这部分词语的内在含义呢?我们认为各国、各民族间由于地
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人们对待同一种动物的态度及看法也
不尽相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所代表的意义可能相差很大。

9


之所以在越南语、汉语等语言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
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
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 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越、汉、英等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
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
引申出一定的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
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
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
如,鸡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
下白”、“公鸡打鸣”等词语。乌龟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行走缓慢,所以越南
语里便有“chậm như rùa bò”(慢若乌龟)等词语。
 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
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语言以丰富的
感情色彩。

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
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
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
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
/ as meek as a sheep”。猪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越、汉文化中都认为猪是
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如汉语中的
“猪狗不如”、越南语中的“lợn chê chó có bọ”(猪嫌狗有虫)等。
对待另外一些动物,不同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及

10


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呈
现不同的褒贬语义。例如在对待“鸡”、“鱼”、“蝙蝠”等词语方面,由
于这些动物名称发音同“吉”、“余”、“福”,因而深受中国人的青睐,
被赋予褒义色彩。而在越南语中就没有相应的谐音现象,这些词语的褒贬色
彩便产生分化,越南语中此类词语多含贬义,例如“chữ như gà bới”(字如
鸡扒) 、“ông nói gà bà nói vịt”(“公说鸡,婆谈鸭”; 比喻两者说法不相
符合)、“ chó cậy gần nhà gà cậy gần chuồng”(狗仗家近,鸡仗圈近)等。
又如,在对待狗的情感上,中国人多持消极态度,含有“狗”的词语几乎都
含贬义色彩,如:“走狗、落水狗、癞皮狗、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彘不
若、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的宠物,人们对狗
充满了爱怜、褒扬之词,如:“a lucky dog(幸运的人)”、“a clever dog
(聪明的人)”等。
综上所述,动物词语在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而且得到广泛的使用,是
语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文化
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是学习和研究动物词语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同一种动
物,在不同语言中所呈现的含义有可能相同、相近,也有可能截然不同。

1.3.


有关牛的语言文化研究现状

1.3.1.

“牛”及“trâu”/“bò”的释义

由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这样解释
“牛”:“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
尖端有长毛。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
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由越南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越南语词
典》分别给“trâu”、“ bò”这样做解释:“哺乳动物,反刍类,有一对长
角,多用于耕犁,特别能适应水田”、“大型偶蹄类动物,长有一对较短的
圆形角,毛一般是黄色的,供使役、乳用、肉用”。

11


由此看来,汉语中的“牛”是多种特点较为相似的动物的合称,而不是
单一一种动物,其中可分为黄牛、水牛、牦牛等。而越南语中的“trâu”、
“ bò”则不然,两者均为单一一种动物的名称,若想寻找汉语中相应的词汇
单位来解释或者翻译,那分别是“水牛”和“黄牛”。
在本文的框架内,我们以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因
而努力寻求越南语中带有与“牛”相对应的“trâu”、“ bò”、“ngưu”、
“nghé”等的词语当作对比分析的对象,但由于词语的数量及使用的频率,
越南语中还是以带有“trâu”、“ bò”的词语为主。
1.3.2.

有关“牛”及“trâu”/“bò”的语言文化研究现状


本论文是一项综合的语言文化学术研究,也是一篇跨语言文化研究的
学术论文。因研究需要,我们已对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化关系、有关动物语言
文化,越、汉传统农业文化及有关“trâu”/“ bò”及 “牛”语言文化现象的报
刊、书籍、论文等进行阅读和分析。下面总结一下国内外有关“trâu”/
“ bò”及 “牛”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 中国的动物词语研究及中外动物词语对比研究
汉语动物词语是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是汉语文化词语极富特色且十分
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专家学者对之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投入大量时
间和精力深入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李月松教授在《汉语动物词语之国俗语
义研究》一文中深入分析了汉语动物词语国俗语义产生的各种理据以及这部
分词语所体现的汉民族思维特征、传统伦理观念等。此外,有关动物的词语
研究也十分丰富,诸如:周晓燕的《动物词语的词汇研究价值》、王娟的
《表十二生肖动物名称的词群研究》、房培的《汉语动物成语问题研究》、
刘佳的《解剖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马丹的《论汉语成语中十二
中生肖动物的象征意义及其教学》等。这些研究主要从文化学、词汇学和语

12


义学的角度探讨汉语中数量庞大、特点鲜明且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涉及动物
的词语。
随着中外跨文化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外语言动物词语的对比研究也
不断出现。不仅中英动物词语对比研究众多,而且中国与其他国家语言的动
物词语对比研究也数不胜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张巨武的《英汉语言中动
物词语的对比》、郝丽的《中英动物词文化对比研究》、谭美琴的《汉泰语
比喻句中动物词的不同文化内涵研究》、白雪的《跨文化视角下的俄罗斯学
生十二生肖动物熟语的教学研究》、何娇的《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及其文化内
涵的中日对比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从对比语言学角度着手分析汉语与另
一种语言之间动物词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其中着重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
含义,旨在指明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在思维和认知方面的差异。

在上述中国的动物词语研究及中外动物词语对比研究当中,牛被当作一
种常见动物或者生肖动物来看待。但由于生肖动物多达 12 种、常见动物也多
达数十种,加上篇幅等原因,作者尚未从一度兴盛且影响广泛的牛文化角度
去分析涉牛词语。因此,对涉牛词语的研究,特别是对其背后的文化渊源的
分析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 越南的动物词语研究及越南与外国动物词语对比研究
在越南,动物词语研究特别是越南语与外国语的动物词语对比研究也同
样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郑锦兰的《越南语成语的结构语义特点及象征
意义——以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为例》、阮翠卿的《越南语含有动物名称的
比喻成语初探》、芳庄的《越南语成语、谚语、民谣中的老鼠》、峰化的
《越南成语、谚语中的马》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越南语动物词语的结构语义
特点,揭发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13


随着越南与各国语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南与外国语言动物词语对
比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作者阮氏宝在她的论文《越南语动物词语的语义研
究——与英语对比》中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越南语中不同动物的有关词
语所表达的意义,从而将之与英语相比,指明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此外,
还有阮翠卿的《越南语动物名称词汇语义场研究——与俄语对比》、黄公明
雄的《语言文化关系与越、俄、英成语中牛的形象》、《成语中的熊:基于
越、俄、英、法及其他若干欧洲语言的语料》等。
在上述研究中,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分析越南语动物词语的含义和
特点。有的文章也将越南语与其他语言相对应的动物词语进行对比分析。但
不难发现,由于动物数量繁多、动物词语数量庞大,涉及到牛的内容也只是
其中的一小部分,难以突出牛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涉牛词
语的主要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 中越动物词语对比研究及有关牛的语言文化研究

最近几年,中越两国文化、学术交流较为密切。中国和越南有关
汉、越语言动物词语的对比研究也开始出现。裴氏恒娥的《汉越十二生
肖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陈志明的《十二生肖动物的汉越成语
及其文化比较》、韦丽华的《中越动物文化涵义的比较研究》、吴慧君的
《汉越熟语中家畜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比较》、阮氏庄的《现代汉语动物成
语的文化含义(与越南语对比)》等从不同的视角对比了汉、越语言动物词
语的异同所在并就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
中国有关牛的语言文化研究非常丰富。其中,收集得最为丰富、研究得
最为透彻、分析得最为恰当的著作要数宋长宏的《中国牛文化》一书。该作
品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多个历史时期着手分析并证明中国牛
文化的起源、发展进程及对社会的影响。此外,中国的专家学者们也曾发表

14


了大量关于汉语言文化中牛形象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从文化和认知的视角
分析汉语中有关牛的一些有趣的语言文化现象,诸如王莹的《释“牛” 》、
辜良仲的《牛年说年 》、韩超的《牛年话年 》等,也有不少研究将汉语言文
化与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的牛进行对比,譬如:罗文翠的《汉语语言文化中的
牛与英语语言文化中的马》,梅春才、赵巍巍的《汉俄语文化中的牛文化意
蕴》等。
越南学术论坛上也有不少文章专门针对“trâu”/“ bò”的形象与地位
进行深刻的研究,也有论文在涉及越南传统农业文化中肯定“trâu”/“ bò”
在越南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诸如:何丹的《越南文化长河中的牛》、潘红莲
的《三农文化中的牛》、黎德论的《民谣、俗语中的牛》、邓绍光的《牛及
越南文化》等。一些越南研究学者在涉及越、汉动物语言文化的研究中也对
“牛” 和“trâu”/“ bò”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
上面所述的各项研究主要针对中国或越南语言文化中“牛”或者
“trâu”/“ bò”的隐喻及形象进行研究,也有若干文章将两者进行初步的比
较,但仍然将 “牛” 及“trâu”/“ bò”放在常见动物或十二生肖动物当中进

行对比分析,因此难以突出 “牛” 及“trâu”/“ bò”在两个国家的语言文化
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因此尚未做到十分深刻、透彻的比较, 也很难阐明这
些现象中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小结:本章深入分析和阐明了动物词语的主要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
体,任何一种语言现象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区别于其他语
言、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动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过长期的
驯化与饲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有关动物的文化及语言是能够阐明这一点
的。动物词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从
动物文化角度研究和探索动物词语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到动物词语的意义和内
涵。此外,为了给下一步深入分析汉、越涉牛词语的主要特点,特别是牛在
15


这部分词语中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将两者进行对比并指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我们还概括总结了中国的动物词语研究及中外动物词语对比研究、越南的动
物词语研究及越南与外国动物词语对比研究以及中越动物词语对比研究及有
关牛的语言文化研究。目的在于回顾有关“牛”及“trâu”/“bò”的语言文
化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有关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待补充和完善的不
足之处,为我们的对比研究工作确定正确的切入点和研究空间。

16


第二章: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与越南语中带有“trâu”/“ bò”的词语之
对比
汉、越均为传统农业民族,农耕文化在两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打下了深
深的烙印。而在人类狩猎、畜牧和农耕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牛被汉、越
先民寄托了许多精神价值,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以致使后人的语言中能
够经常使用牛或与牛有关的文化事象来表达情意。因此,在汉、越语言中,

存在大量带有牛的词语,特别是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富有文化气
息的熟语。
语言深受文化的影响并且生动地反映文化。从该理论前提出发,本章从
广泛搜集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以及越南语中带有“trâu”/“ bò”的词语
着手,对汉、越语言中上述词群加以归纳分类,试图阐明“牛” 及“trâu”/
“ bò”在汉语和越南语中所体现的主要意义和内涵,从而进行对比分析以说
明两者的异同所在。

2.1. 汉语中带有“牛”的词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农业文化,很早就出现过牛的图腾崇拜,再经长
期在生产、生活中与牛发生密切关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牛文化。牛文化正
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地反映在汉语当中。宋长宏先生在《中国牛文化》一书
中作过不完全的统计:汉字中,牛部诸字(即以“牛”为偏旁部首的汉字)
约有 300 多个;汉语里有关“牛”的成语、歇后语、谚语及惯用语上达数百
条。此外,还有大量含有“牛”字的人名、地名、动植物名称等。这足以说
明牛文化对汉语的深远影响。
2.1.1. 牛与汉字
牛,《广韵》语求切,平尤,疑。反刍偶蹄类哺乳动物,头部有角一
对,体大力强,善于负重。肉、乳可食,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六畜之一。
汉字是汉族先民表达观念的重要方式,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牛
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也能通过汉字去探索。“牛”字是被记录在甲骨文中的象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