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90 trang)

phân tích lỗi sai 30 cặp từ gần nghĩa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của học sinh thpt việt nam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974.53 KB, 90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

武氏红幸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分析
PHÂN TÍCH LỖI SAI 30 CẶP TỪ GẦN NGHĨA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CỦA HỌC SINH THPT VIỆT NAM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
专业代码:8140234,01
指导老师:陈氏金鸾

2018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 C GIA H N I
TR

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
KHOA SAU ĐẠI HỌC
****************

VŨ THỊ HỒNG HẠNH

PHÂN TÍCH LỖI SAI 30 CẶP TỪ GẦN NGHĨA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CỦA HỌC SINH THPT VIỆT NAM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分析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
M
G o

nn n
ốc

LL&PPDH tiếng Trung Quốc

nn n
n

n dẫn : TS. Trần Thị Kim Loan

H N I NĂM

8


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本人保证,此份题为《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偏误分析》的
汉语教学法理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是我在我导师陈氏金鸾(TRAN THI KIM
LOAN)博士的热情指导下进行研究所获的成果。这与我自己两年来不断刻
苦钻研、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分不开。本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及
统计数字真实可靠,尚未出现在任何论文中。

特此保证!

2018 年于河内

论文作者签字

导师签字

武氏红幸

陈氏金鸾博士

签字日期:2018 年 12 月



签字日期:2018 年 12 月

i




致谢辞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很荣幸能够在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研
究生院攻读学位并受到各位学者、各位老师的热心教导与帮助,使我在专
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都受益匪浅。这点实在令我感到十分激动。
值此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我谨向我的导师陈氏金鸾
博士深表谢意。在陈氏金鸾博士的尽心指导下,我认真收集、处理相关文

献并进行语料收集、统计和分析。每一环都离不开陈氏金鸾老师的精心指
导、帮助和修改润色,使我的论文最终得以完成。
其次,我要向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研究生院以及中国语言文化
系帮助过我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和职员表示由衷的谢意。有了各位的尽
情帮助,我的学习和科研过程有了很大的顺利。这也是我完成在校学习与
研究任务的一大重要因素。请允许我再一次一并向诸位致以谢意与祝福。

2018 年 12 月

武氏红幸

ii




论文摘要
近义词包括现代汉语近义词在内一直以来都被看做外语教学的重点难
点之一。近义词教学是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专门对汉语近
义词教学的参考书特别多。这有利于教师能够理解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但
不完全能够解决如何将这些差异给学生讲解清楚。本人身为一名高中汉语
教师,拟定选择“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偏误分析”做为汉语言
教学法理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课题。本论文主要采取调查统计法、分析法、
对比法等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客体为越南太原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研究对
象是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本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三章。
第一章题为“现代汉语近义词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二章题为“越南
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分析”。第三章题为“越南高中生现代
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原因及教学对策”。经实际考察与分析,我们发现,
越南高中生在理解和使用现行教材中的 30 组现代汉语近义词方面偏误频率
相当大。最低的是高二、三生对高一教材中出现过的八组近义词,随后高

二教材中的 10 组近义词和高三教材中的 12 组近义词的偏误频率轮次加大。
其中,最低的偏误率自 20.3%,而最高偏误率高达 75.9%。这一点是与学
生接触和训练近义词的时间有关。对高一教材而言因为经过两年多的训练
时间,高二、三学生对此较为熟悉,导致偏误率较低,而随后,接触与运
用时间越短,偏误率越高。其原因主要是与习得时间、母语负迁移、教与
学对策有关。经研究,本人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教
材编写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近义词;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iii


目录
绪论 ..................................................1
01. 选题理由 ...................................................................................................... 1
02. 研究目的 ...................................................................................................... 2
03.研究任务 ....................................................................................................... 3
04. 研究方法 ...................................................................................................... 3
05. 研究对象及范围 .......................................................................................... 4
06. 论文结构 ...................................................................................................... 4

第一章 现代汉语近义词及其相关理论 ......................5
1.1.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相关理论基础............................................................. 5
1.1.1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界定....................................................................... 5
1.1.2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分类....................................................................... 5
1.1.3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特点....................................................................... 8
1.1.4 现代汉语近义词辨析 ........................................................................... 9
1.2. 偏误分析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 15
1.2.1 偏误分析理论 ..................................................................................... 15
1.2.2 二语习得理论 ..................................................................................... 18

1.3 相关研究综述 ............................................................................................ 20
1.3.1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相关研究综述 ..................................................... 20
1.3.2 汉语近义词偏误分析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
1.4 小结 ............................................................................................................ 24

第二章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分析 ......... 25
2.1.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习得情况考察................................. 25
2.1.1 考察目的 ............................................................................................. 25
2.1.2 考察对象 ............................................................................................. 25
2.1.3 考察词表设计 ..................................................................................... 25
iv


2.1.4 考察步骤说明 ..................................................................................... 27
2.2.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偏误的考察结果及分析.................. 28
2.2.1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近义词的教学现状考察 ................................. 28
2.2.2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总体考察结果 ....................... 30
2.2.3 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类型分析 ....................... 42
2.3.小结 ............................................................................................................ 54

第三章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成因及教学对策
..................................................... 56
3.1.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成因...................................... 56
3.1.1 母语的负迁移 ..................................................................................... 56
3.1.2 现代汉语近义词自身特点造成的难度大 ......................................... 57
3.1.3 学习者使用的交际策略不当 ............................................................. 57
3.1.4 教材和工具书释义的误导 ................................................................. 59
3.2.越南高中生 30 组现代汉语近义词的教学策略...................................... 60
3.2.1 对教师近义词教学方法的建议 ......................................................... 60
3.2.2 对学生的建议 ..................................................................................... 66

3.2.3 对教材撰写的建议 ............................................................................. 67
3.3 小结 ............................................................................................................ 68

结语 ................................................. 70
参考文献 ............................................. 72
附录 ................................................. 76

v


绪论
01. 选题理由
随着语言运用的过程,每一种语言都出现大量的同义词、反义词和
近义词。所谓近义词是指两个意思相近但是不完全相同的词。近义词之
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若不能很好地掌握就会混用,导致词语的表达不
恰当的现象。因此,近义词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之
一。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也不例外。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汉语里有很多组近
义词,如“非常”和“异常”、“推动”和“加强”、“实验”和“试
验”等。就是越南语中也拥有大量的近义词。诸如“bảo vệ”和“giữ
gìn”;“tăng trưởng”、“gia tăng”和“tăng lên”等。这些近义词的区
别很可能就对母语为越南语的越南学生有时也会感到困难。再者,在汉
越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越南语已经接受了大量汉语借词。输入了越南语
词汇系统以后,汉语借词受越南语词法规则的影响,有的词的词类、词
义及用法都不变,比如“大学”(đại học)、“奋斗”(phấn đấu)、“努力”
(nỗ lực)等;有的词类发生了变化,如,汉语的“特色”、“心得”或
“兴趣”等都是名词,但是越南语的“đặc sắc”、“tâm đắc”、“hứng thú”却
是心理活动动词;有的构成词素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如,汉语的“增加”
和越南语的“gia tăng”、汉语的“成长”和越南语的“trưởng thành”、汉语
的“答复”和越南语的“phúc đáp”;也有的意思上发生了变化,如汉
语的“仔细”和越南语的“tử tế”。从语义上看,汉语借词一般适用于正式

的交际场合,使得语言交际的气氛更为庄重。其中,不少汉语借词与纯
粹越南语词并存,使越南语词汇更为丰富,能够满足语言交际中的要求。
然而,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汉语借词对越南学生汉语学习也造成了较
大的障碍。

1


近义词教学是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专门对汉语近义
词教学的参考书特别多。这有利于教师能够理解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但
不完全能够解决如何将这些差异给学生讲解清楚。
本人在给越南太原重点高中生教汉语的过程中,对本校学生近义词
使用不当的情况有切身体会。在课堂上的交际时,他们的情感、意思可
以大致地表达出来,使人明白,但有时用词方面还不准确。这其实是因
近义词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在备课过程中,虽然本人留心课文中可能涉
及到的近义词,但上课时还尽量避免主动辨析差别小的近义词,例如
“增加”和“增长”,“爱护”和“保护”等。有时学生会根据课文的
词语或自身的词汇量随机提问,那时本人不知从何入手,无法给学生一
个满意的、透彻而明了的解释。有时本人在备课时已经读了很多参考书,
做好了准备,但在课堂上,由于解释繁琐、不具体化,仍然导致学生不
能完全理解或者掌握好近义词之间的差别。正因为如此,本人选择“越
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偏误分析”为研究题目,并且针对太原
高中二、三年级学生对越南高中现行的汉语教材中 30 组近义词的使用
情况进行考察与分析,阐明高中生对每一组近义词的偏误情况,从而探
讨偏误的成因和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近义词习得
提供有效的帮助及提高汉语近义词教学的效率。
02. 研究目的
对于汉语近义词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近义词的理论基础、界定
标准、辨析等方面或对每一组近义词进行对比分析。本论文将研究范围
定在高一、二、三汉语教材中的 30 组近义词作为代表进行具体辨析并

列出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同时在辨析的基础上,考察越南高中生对汉
语近义词的偏误情况,分析偏误生成的原因,并指出纠正偏误的方法及

2


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本人希望研究出来的结果将为对越汉语教学工作
者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资料。
03.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论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 对本论文相关的现代汉语近义词和偏误分析等理论问题进行综述,
概括化成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 对越南高中生使用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现状进行考察与分析,指出
学习者常犯的偏误并加以分析、归类,然后弄清偏误成因;
+ 为越南高中生汉语近义词教学工作提出一些教学意见和建议。
04. 研究方法
为了完成上面所提的研究任务,笔者将采取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
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 统计法:对高一、二、三汉语教材中的 30 组近义词进行统计与分
析;
+ 考察分析法、归纳法:对越南高中生使用汉语近义词的偏误进行
考察与分析,弄清其偏误的特点并进行归类;
+ 对比法:将现代汉语的高一、二、三汉语教材中的 30 组近义词进
行对比,弄清其间的不同;
+问卷调查法:对越南汉语学习的高中生有关汉语近义词的教与学
现状进行调查,经调查结果分析,指出其优劣。
此外,本论文还使用演绎法、例证法等研究方法。

3



05.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学汉语的越南高中生在高一、二、三现行汉
语教材中近义词的使用偏误。为了获得可靠的依据,我们先对前人有关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然后通过个案研究阐明问题。身
为一名太原重点高中的汉语教师,本人选择太原重点高中生作为研究客
体,针对本校高中生在高一、二、三汉语教材中的近义词学习过程中所
出现的偏误特征及学习难点,从而为越南高中生汉语近义词教学与训练
提供对策。
06. 论文结构
本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三章。第一章题为“现代汉语近义词及其相
关理论”。在这一章,本人针对现代汉语近义词以及偏误分析的相关理
论进行综述。之后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便树立此项研究
的理论框架。第二章题为“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的偏误分
析”。在这一章,本人先对越南高中生现行的汉语教材中 30 组近义词
进行考察与分析,指出每一组的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本人对越南高中
生现代汉语近义词的使用情况以及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其中侧重于越南
高中生现代汉语近义词的偏误进行分析与归类。第三章题为“越南高中
生在高一、二、三汉语教材中的 30 组近义词偏误原因及教学对策”。
在此,本人针对高中生现行汉语教材中的 30 组近义词以及学生的偏误
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偏误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提高
汉语教学质量。

4


第一章

现代汉语近义词及其相关理论


1.1.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相关理论基础
1.1.1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界定
现代汉语近义词相当丰富,近义词研究是汉语词汇学界的热门课题。
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中,近义词和同义词的区分一直是讨论的热点问题。
概括来说,大概有三种观点。一是符淮青(2004),黄伯荣、廖序东
(2002)学者支持把同义词和近义词合称为同义词,近义词是同义词的
主体的观点。二是刘树新(1992),周荐(1991)认为近义词和同义词
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应该分开。三是将近义词和同义词合称为近义
词,如齐沪杨(2007)。
与本体研究不同,对外汉语教学界倾向于将同义词、近义词合称为
近义词。这可以从汉语词语辨析词典的命名情况看得出。这些词典的辨
析对象虽包含本体研究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但都命名为“近义词词
典”,如邓守信《汉英汉语近义词用法词典》(1994),刘乃叔、敖桂
华《近义词使用区别》(2003),王环《汉语近义词典》(2005),杨
寄洲、贾永芬《1700 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2005)等。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界限并不重视,他
们只想弄清词语之间的异同,或者什么时候能替换,什么时候不可。所
以我认为应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更合适。而且把它们合称近义词而不
称同义词,是因为近义词数量多,另外“同义词”这个字容易让学生误
解为意思完全相同的,在表义上沒有“近义词”清晰明确。
1.1.2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分类
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习和使用近义词时,学习者既需要了
解一组近义词在意义上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也需要了解一组近义词
5


在什么条件下可互换、什么情况下不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
注意意义,更需要注重用法。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根据意义和用法
的标准来把近义词分成四种。
1.1.2.1. 义同能互换

这类近义词,词的理性意义完全相同,所指的也是同一个对象,用
法也相同,可以互换,意义上基本没有变化。但是这类近义词数量不多,
一般都是单义词,许多都是外来词的不同译法。如:
出租车—的士

吉他—六弦琴

1.1.2.2. 义近不能互换
这一类近义词数量很多,词的理性义接近,但是用法不同,不能互
换。如:
发展—发达:这两个词都表示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都
可以充当谓语,但意思和用法都有差异,不能互换。“发达”指变化到
了相当高的程度,不能带宾语,可以充当定语,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这个地区的交通十分发达(发展×)”或“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
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发展”指发生变化的过程,
可以带宾语或补语,如“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发展教育(发达×)”或
“他们公司准备向中国的西部发展”(发达×)”。
感激—感谢:这两个词都指对别人怀有谢意,都可带宾语,但意思
和用法都不同,不可互换。“感激”表示感谢他人的一种心情,偏重于
心理活动,可以作“表示”的宾语,如“临别时,我们每个同学都送给
王老师一张照片,向他表示感谢(感激×)”;而“感激”侧重用言语
或行动对他人表达谢意,可以用来作定语和状语,如“我在给王老师的
信里表达了自己感激的心情(感谢×)”。
6


1.1.2.3. 义同有时能互换
这些近义词的理性意义完全相同,所指的是同一对象;有的用法相
同,可以互换,有的用法不同,不能互换。如:
妈妈—母亲:这两个词都指有了子女的女性,如“这是我的妈妈

(母亲√)”;但是,“妈妈”可以当面称呼,“母亲”却不能,如
“妈妈!我回来了!(母亲×)”前者带有口语色彩,而后者带有书面
语色彩。
相互—互相:这两个词都表示人或事物之间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
都可以修饰双音节动词,作状语,如“我们都是来学习汉语的,要互相
帮助(相互√)”。但是,“相互”可以充当定语,“互相”不能,如
“我们两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好。(互相×)”
1.1.2.4. 义近有时能互换
这类近义词,词的理性意义有同有异,它们的用法有的相同,可以
互换;有的不同,不可互换。如:
按照—根据:这两个词都是介词,引出行为的依据。后面的名词是
“法律、规定、经验、方案、要求”等时,常可互换,如“我打算按照
时间顺序来写这篇文章。(根据√)”。但是“按照”还可以引进行为
的某种标准或要求,“根据”不能,如“按照每把椅子 10 元计算,10
把椅子需要 100 元(根据×)”。同时“根据”还可以引进行为的基础,
“按照”不行,如“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中国古典小说改编的。(按照
×)”。另外,“根据”还有名词的用法,“按照”却没有,如:“我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乱说的。(按照×)”
经过—通过:这两个词都表达借助某一动作行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意
思时,可以互换,如“他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通过
7


√)”。“通过”还有同意或承认的意思,而“经过”没有这个意思所
以不能互换,如“这次考试他通过了。(经过×)”。“经过”有名词
的用法,意思是经历的过程,“通过”没有这种用法,因此这两个词不
可互换,如“这就是这件事情的全部经过。(通过×)”。
1.1.3 现代汉语近义词的特点

赵新、洪炜“对三部外向型汉语近义词词典中的近义词进行了统计

与考察:杨寄洲、贾永芬《1700 对近义词的对比分析》(简称《1700
对》);赵新、李英《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简称简称《近义
词》);赵新、刘若云《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简称《近义虚
词》)。”1根据考察的结果,作者从词性,意义,结构,分布等方面总
结近义词的特点,认为现代汉语近义词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第一,大部分近义词词性相同。据统计,《1700 对》词性相同的
近义词语约 1560 组,约占 91%;《近义词》词性相同的近义词语约
920 组,约占 91%;《近义虚词》词性相同的近义词语约 320 组,约
占 80%。显然,词性相同的近义词语占绝大多数。
第二,大部分近义词有共同语素。《1700 对》中共同语素的近义
词约 1300 约占 76%;《近义词》中共同语素近义词约 700 组,约占
68%;《近义虚词》中共同语絮近义词约 230 组,约占 57%。应当说,
大部分汉语近义词有共同语素,这一结论是可靠的。显然,汉语中同素
近义词的数量要多于异素近义词。
第三,双音节近义词数量较多。《1700 对》中双音节近义词约
1300 组,约占 76%;《近义词》中双音节近义词约 790 组,约占

赵新、洪炜.汉语近义词研究与教学. 商务图书馆. 2014
8

1


76.9%;《近义虚词》中双音节近义词约 230 组,约占 57%。可见汉
语中双音节近义词是近义词的主体。
第四,大部分近义词的音节数量相同。《1700 对》中音节数量相
同的近义词约 1400 组,约占 82%;《近义词》中音节数量相同的近义
词约 910 组,约占 89%;《近义虚词》中音节数量相同的近义词约 290
组,约占 73%。显然,音节数量相同的近义词占绝对优势。
第五,近义词主要分布在四类词中。调查结果表明,汉语中,近义

动词、近义名词、近义形容词、近义副词数量最多;近义连词、近义介
词、近义代词次之;近义数词、近义量词、近义助词的数量很少。可以
说,汉语近义词主要分布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这四类词中。这
就是汉语近义词在分布上的特点
第六,存在一些形式比较特殊的近义词。现代汉语中有一些近义词
的形式比较特殊。
如:

同音(近音)近义词: 包含—包涵

功夫—工夫

逆序近义词:

代替—替代

互相—相互

不同音节同素近义词: 等—等待

常—常常

1.1.4 现代汉语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是近义词教学与研究中的关键,是近义词研究中最重
要的部分。只有准确而全面地找出近义词的差异,才能有效地帮助汉语
学习者正确地使用近义词。
赵新、洪炜在《汉语近义词研究与教学》认为以往近义词的辨析常
从理性意义、附属意义、搭配三个方面进行的。这样辨析是比较粗略,
缺少具体的,难以把握的,不能满足汉语学习者的需要。所以,他们主
9



张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范畴来对近义词进行分析对比。在语义、句
法、语用三个范畴内再分出不同的对比项目,而在每个对比项目内再分
出更为具体的识别因素。这样从大到小、层层深入地对近义词进行全面
的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下面对各个项目和识别因素进行说明。
1.1.4.1 从语义上辨析
近义词之间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差异是语义差异,语
义差异会造成结构组合方面的差异。相对来说,语义差异是内在的,细
致微妙,难以把握。
语义范畴主要有五个对比项目:语义重点、语义强度、语义范围、
语义适用、义项差异。
(1) 语义重点
有些近义词虽然基本语义差不多,但要强调的重点却有不同。有的
侧重于这个方面,有的侧重于那个方面;有的有这个意思,有的没有这
个意思。如:
暗暗—悄悄:这两个词都有“不让人发觉”的意思,但“悄悄”侧
重于担心影响干扰到别人,所以行为特点是声音小或动作轻;“暗暗”
则侧重于不想让人知道或表示私下行为,所以其行为总是在内心中完成
或在隐蔽状态下进行。
(2)语义强度
语义强度指语义的轻重程度及语气的强弱。如:
爱—热爱:在这两个词中,相比之下,“热爱”比“爱”的程度高,
语气也要强烈一些。

10


非常—异常:这两个词相比,“异常”的程度比“非常”高。
(3)词义范围

语义范围中有两类识别因素:一是所指对象规模、范围的大小,二
是所指对象数量的多少。如:
实验—试验:在这两个词中,相比之下,“实验”的规模比“试验”
大,一项“实验”中往往包括多次“试验”。
(4)词义适用
语义适用主要有以下识别因素:适用对象、适用行为、适用情况、
适用时间等。其中各自又有一些更小更具体的子因素:对象是人还是事
物、是个体还是集体、是自己还是别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是
社会现象还是自己现象、是积极行为(好的、希望的)还是消极行为
(不好的、不希望的)、是具体动作还是抽象行为,是好的情况还是不
好的情况、事情发生的时间是过去还是将来,是时间点还是时间段等。
如:
交换—交流:在这两个词中,“交换”多用于具体事物,如:“礼
物”、“货币”,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如“意见”、“想法”等。
“交流”则用于抽象事物。
表扬—赞扬:在这两个词中,“表扬”的行为主体一般是老师、领
导或一级组织,但“赞扬”的行为主体一般不是领导或组织。
(5)义项差异
义项差异指的是在相同或相近的义项以外的意义差异,这也是学习
者需要的一项特殊的语义分析。一组近义词,常常其中一个是多义词,
或者都是多义词,除了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外,还有一些不同的义项。如
11


果这些不同义项在意义上与近义义项有关联,容易混淆,也应该加以说
明。如:
经过—通过:“经过”和“通过”都有借助某一动作行为达到某种
目的的意思。“通过”有同意或承认的意思,“经过”没有这个意思。
“通过”有用人或动作作为媒介和方式的意思,“经过”没有这个意思。
“经过”和“通过”都有从某处某地过的意思,但“经过”还有“路过”

的意思。
在语义对比项目中,语义重点、语义适用的差异对学习者来说是最
复杂的,同时也是辨析的难点和重点。
1.1.4.2 从句法上辨析

相对来说,近义词意义的差异往往是复杂微妙、难以把握的,而结
构组合方面的差异是外在的,比较具体实在,易于把握。对于汉语学习
者而言,不能只停在意义的分析上,而要弄清近义词之间在语法上的差
异。语法上的辨析主要有三个对比项目:语法特征、组合分布、句类句
型句式。
(1)语法特征
这个对比项目有四类主要识别因素:词性、句法功能、能否重叠。
如:
确实—的确:在这两个词中,“确实”是副词也是形容词,既可以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也可以作定语和谓语,而“的确”是副
词,只能作状语。
(2) 组合分布不同

12


组合分布主要分析词语所处语言结构的不同,具体来说就是在使用
时,一组近义词中各个词语分别可与哪些词、哪些结构组合,不能与哪
些词、哪些结构组合;可以出现在什么样的结构环境下,不能出现在什
么样的结构环境下。这个对比项目中的识别因素主要有四类:句中位置、
前接或后接成分、音节数量。
* 句中位置
句中位置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近义副词、近义连词和近义时间名词,
因为这些词在句子中常有不同的位置。如:
“因为—由于”:在这两个词中,连词“因为”可以用在后一个小

句,连词“由于”不能。
*前接或后接成分
前接成分或后接成分是指近义词前面或后面出现的词语;实际上
那就是谓语与宾语、补语的搭配组合,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组合
问题。如:
“发达—发展”:在这两个词中,“发达”是个形容词,不能带宾
语,而“发展”是动词和名词,可以带宾语。
*音节数量
音节数量不同的一组近义词在组合搭配的时候,对音节数量有不同
的要求。例如:
“按—按照”:在这两个词中,“按”后面可以是一些单音节词,
“按照”后面不能是单音节词。

13


“难—难以”:在这两个词中,“难”可以修饰单音节词,“难以”
不能。
(3)句类句型句式不同
*句类
句类有一些子因素: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反问句、
肯定句、否定句等。如:
“还是—或者”:这两个词也有所差别,“还是”用在选择问句中,
“或者”用在陈述句中。
*句型
句型主要的子因素有单句、复句等。如:
尤其—特别:在这两个词中,“特别”可以用在单据中,“尤其”
只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局。
*句式
句式的子因素有“把”字句、被动句、比较句或固定的句式等。如:

“感激—感谢”:在这两个词中,“感谢”可以组成“向谁表示感
谢”,而“感激”不能。
1.1.4.3 从语用上辨析

近义词的语用辨析有两个对比项目:语体色彩、感情色彩。
(1)语体色彩

14


风格特点在分析实词和虚词时都需要。其中主要有“语体”和
“场合”两类识别因素。“语体”是指用于口语还是书面语,“场合”
指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如:
“表扬—赞扬”:在这两个词中,“表扬”除了口头的形式之外,
还可能用发奖状、发奖品的形式表示,用于正式场合;“赞扬”多为口
头的表扬,用于一般场合。
(2)感情色彩
近义词的感情色彩指的是那些近义词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的。实
词才有感情色彩,虚词没有。例如:
“自豪—骄傲”:在这两个词中,“自豪”是个褒义词,“骄傲”
表“自豪”的意思时是褒义词,表“自大,看不起别人”的意思时是贬
义词。
1.2. 偏误分析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
1.2.1 偏误分析理论
本人对越南高中生现代汉语 30 组近义词偏误进行研究之前,先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中的偏误、偏误分析、偏误类型、中介语、
二语习得等各方面的理论进行总结。其中也提到偏误类型、偏误成因以
及中介语的本质和来源,同时也对二语习得理论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
其中包括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区别,并加以介绍二语习得的
顺序。这些内容可作为本论文的重要理论依据。以下就具体说明。

在《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探究》里,王艺澄指出“汉语
学习者使用汉语近义词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错误,即使是哪个
国家的学生,他们所产生的偏误也是差不多的,因此,要很好地辨析近

15


义词就不能不涉及偏误分析的理论。偏误分析是对汉语学习者在习得过
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地分析。”2
根据 Corder 偏误分析理论,“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
错误可分为失误(mistake)和偏误(error)两种,‘失误’是指在语
言运用过程中的口误或笔误,这类失误不仅会出现在第二语言习得中,
即使在母语运用中也会偶尔出现。这种失误能被说话者发觉并自行纠正,
不能反映语言者的说话能力,因此不属于偏误分析的范畴。所谓偏误是
指由于目标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
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Coder 是偏误分析的最早倡导
者,偏误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
语法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
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
(1)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目标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
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下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对初学者来说,这是其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母语负迁移首先在学
习发音的阶段特别体现在目标语语音的学习中。之后就表现在词汇和语
法方面。就汉语来说,越南学生的汉字书写有时也会发生负迁移,最明
显的是越南学生写“讠”(言字旁)的时候很轻易地将越南语手写的“i”
这个字母移过来,以为这样也可以,其实这样写不符合中国人的写法,
看起来汉字书写得不规范。相反,中国留学生在学习越南语的过程中也
往往将越南语中手写的“i”与“讠”混淆,看来也不顺眼。


2

王艺澄. 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探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8

16


(2)目标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
标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标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
了偏误,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这类偏误一般在其母语中找不到
根源,而且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常常出现同样的偏误。母语负迁移造
成的偏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占优势,到中级阶段或高级阶段就换成目标
语知识负迁移造成的偏误就逐渐占上优势。这是学习者内化规则过程中
所产生的偏误。
(3)文化因素负迁移: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
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这可能
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成的。
(4)学习者因受学习策略或交际策略的影响而造成偏误:学习者
作为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的主体,不论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运
用语言的过程中,都以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为克服困难、达到有效学
习和顺利交际的目的采取各种计划和措施。这分别表现为学习策略和交
际策略。
造成偏误的主要有迁移、过度泛化和简化。迁移主要指学习者遇
到困难的情况下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并运用目标语,有可
能由此而产生偏误;过度泛化主要指学习者采用推理的方法,把新获得
的目标语知识不适当地扩大使用而造成的偏误;简化的策略常常指的是
学习者故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标语的冗余部分,或者将带定语、状语的
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
由交际策略不当而造成的偏误很多,主要有回避和语言转换。回

避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采用的策略,在对某一语言的语音、词汇、语
法甚至某一话题感到没有把握时,就尽量避免使用。回避的方法可能是
保持沉默不愿意开口,但更多是采取代替办法,以初级词汇代替中高级
17


词汇;语言转换是指觉得无法用目的语说清楚时,就借助于第一语言,
在目标语中夹杂一两个第一语言的词。
(5)学习者受学习环境的影响:这种因素是一种外部因素,这里
所说的学习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指教师不够严格的解释和引导,甚至
不正确的示范,教材的科学性不强或是编排不当,课堂训练偏差等。
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学习中的偏误,有的是由于对一些“老大难”
问题的研究至今尚未取得满意的结果,因此,不论在教材中还是课堂上,
目前还无法把它解释得更科学、更透彻。也有一些是属于教材编者或教
师的态度问题。比如说,有的教材漏洞太多,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
怕丢面子,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轻率地给以答复,这些都形成了对
学习者不利的学习环境,成为偏误的来源之一。
1.2.2 二语习得理论
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体系包括五个部分:习得与学习假设、监
察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理解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对于这五个假设之
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如下:
(1)学习者对目的语知识的获得基本上分为两个途径:语言学习和
语言习得。Krashen 认为获得目的语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语言习得。这也
是“习得与学习假设”的主要内容。在习得和学习假设中,Krashen 认
为二语习得是由“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两个独立的体系构成的。
他指出语言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学习者关注的不是“目标语是以
何种形式组织起来的”,他们更注重在语言交际中“有意义的言语行
为”,Krash 指出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过程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很相似;
而语言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正式的授课和讲解掌握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