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215 trang)

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研究——与越南语对比 = Nghiên cứu hành vi hỏi trong tiếng Hán (có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án TS. Ngôn ngữ học: 62 22 02 04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3 MB, 215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培训院
******

[

HOÀNG THANH HƢƠNG

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研究
——兼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HÀNH VI HỎI TRONG TIẾNG HÁN
(CÓ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专业:汉语言学
专业号码:62220204

2015 年于河内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培训院
******

ANH HƢƠNG
HOÀNG THANH HƢƠNG

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研究
——兼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HÀNH VI HỎI TRONG TIẾNG HÁN (CÓ
ĐỐI CHIẾU VỚI TIẾNG VIỆT)

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专业:汉语言学
专业号码:62220204
指导教师:Nguyễn Văn Khang 博士、教授 Nguyễn
Văn Kha、教授

2015 年于河内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位论文中,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而,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的内容以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


致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在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培训院已经研
读了三个春秋。怀着感恩的心回首往事,研究生培训院的各位老师已给予我
的教诲与帮助。在此感谢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培训院对我的
培养,在诸位名家教授的悉心培育下,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加深,语言实践
能力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阮文康教授,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我的
科研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我的博士论文才得以完成。感谢我同班同学们的不
断督促与鼓励。还要感谢我的工作单位、领导给予我的支持,感谢学生们给
予我的理解,感谢挚爱亲朋们对我的关爱、谅解和全力支持。没有这一切就

没有我的今天。感谢的话语道不尽,说不完。我会用今后刻苦钻研学问、努
力工作、快乐生活来回报母校、单位、敬爱的老师们、挚爱的亲友们和可爱
的学生们。


摘要
“提问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想获取信息或者表达某种用
意而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因此,对提问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可以为人们的
言语交际提供实际指导。
从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也有少数研究者从语用角度研究提问言语
行为,但总体来说国内外对汉语提问的语用研究还是不足。为了探讨和揭示
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的特点,本文已经借鉴前人对提问的相关研究成果,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语境等语用学理论,以归纳和演绎、定量和
定性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汉语言的提问话语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指出现代汉
语提问言语行为的不同特征及其使用情况,并通过语言对比的方法指出汉越
语言提问言语行为的异同。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文
学著作及越南语口语自然语料。
除了参考文献及附录以外,本文由前言、第一章至第三章和结语板块组
成。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相关研究综
述、研究对象及范围等内容。第一章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理论依据。此章,
一方面提到言语行为、会话分析、礼貌原则、语言对比等有关理论;一方面
借助前人研究的结果,重新界定了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的概念,并在语用功能
的基础上把汉语提问言语行为进行分类,进一步阐明“提问”的概念、类型以及
功能。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我们根据塞尔对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辨析
法,结合语料,对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作了话语分析,充分展现提问模式


及其变体。其次,深入研究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的不同特征及其使用情
况,并与越南语的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异同。最后,结语部分就是对本文的要
点做了简单的概括。

概言之,本论文已经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来深入研究汉越提问言语行为
的特点及其使用情况。同时,通过对比研究方法指出两种语言提问言语行为
的异同。在深长的意义上,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对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Abstract
―Asking‖ is one kind of Speech Act that used to get information or express
some intention in certain contexts. Therefore, the pragmatics studies of Asking
Speech Act will have a practical value for people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 show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a few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Asking Speech Acts from pragmatics perspective, but most
of them still exist different deficiencies. This thesis has been draw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ing results that related to this study in order to discussing and reveal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sking Speech Acts in modern Chinese. During the study, this
thesis has used pragmatics theory such as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 conversation
analysis, context etc. We have also used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o systematicaly consider the discourse of
Asking, and then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rrent usage of
Asking Speech Acts in modern Chinese. Otherwise, we have pointe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sking Speech Act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nguistic contrast. During the study, the datum
of this thesis are mainly from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Vietnamese natural
conversation.
Apart from references, this thesis from the preface, the first chapter to the
third chapter and conclusion is systematically composed. The preface introduced
some issues that related to this study as the researching reason and purpose, the
preliminary remarks, the objectives and methodology and organization of this study
etc.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This chapter, on the one hand mentioned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onversation analysi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linguistic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borrowing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o redefine the concept of Asking Speech
Acts and clarify the concept, the type and the function of ―Asking‖ in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pragmatics studies. I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s, according to
Searle‘s discrimination to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se chapters have


combined with modern Chinese datum to make ―Asking‖ discourse analysis and
fully demonstrate asking mode and its variants. Secondly, these chapters have
deeply studie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rrent usage of modern Chinese
Asking Speech Acts and pointe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the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study.
All in all, this thesis has been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 to
study th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rrent usage of Asking Speech Acts
and pointe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On the deep mean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have a certain academic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verb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目录
前言 ...........................................................................................................................13
0.1. 选题的理由 ..........................................................................................................1
0.2. 论文内容的相关研究综述 ..................................................................................1
0.3. 研究目的 ..............................................................................................................6
0.4. 研究任务 ..............................................................................................................7

0.5. 研究对象及范围 ..................................................................................................7
0.6. 研究方法及考察的语料来源 ..............................................................................7
0.7. 研究意义 ..............................................................................................................9
0.8. 论文的结构 ..........................................................................................................9
第一章 总论 ..............................................................................................................11
1.1.言语行为理论 .................................................................................................11
1.1.1.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
1.1.2.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12
1.1.3.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16
1.2. 言语行为内部所关联的交际原则 ................................................................21
1.2.1.合作原则 ..................................................................................................22
1.2.2.礼貌原则 ..................................................................................................24
1.3. 会话分析理论 ................................................................................................27


1.3.1. 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 ............................................................................ 27
1.3.2. 会话结构................................................................................................. 28
1.3.3. 会话角色类型及其关系 ........................................................................ 30
1.3.4. 会话中话语含义的理解 ........................................................................ 31
1.4. 对比语言学理论 ........................................................................................... 33
1.4.1. 对比语言学概述..................................................................................... 33
1.4.2. 论文汉、越提问言语行为对比说明 .................................................... 34
1.5. 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概说 ....................................................................... 38
1.5.1. 提问言语行为的概念界定 .................................................................... 38
1.5.2. 提问言语行为的分类 ............................................................................ 41
1.5.3. 提问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 .................................................................... 46
第二章 现代汉语直接提问言语行为——与越南语对比 .................................... 50
2.1. 引言 ............................................................................................................... 50
2.2. 汉、越直接提问言语行为的表达式 ........................................................... 51
2.2.1.是非提问式.............................................................................................. 51

2.2.2.正反提问式.............................................................................................. 63
2.2.3.特指提问式.............................................................................................. 74
2.2.4.选择提问式.............................................................................................. 85
2.3. 汉、越直接提问式的使用情况 ................................................................... 96


2.4. 本章小结 ........................................................................................................98
第三章 现代汉语间接提问言语行为——与越南语对比...................................101
3.1.引言 ...............................................................................................................101
3.2.汉、越间接提问言语行为的表达式 ...........................................................103
3.2.1. 慰问式 ...................................................................................................103
3.2.2. 招呼式 ...................................................................................................106
3.2.3. 肯定式 ...................................................................................................109
3.2.4. 否认式 ...................................................................................................111
3.2.5. 指认式 ...................................................................................................114
3.2.6. 讽刺式 ...................................................................................................116
3.2.7. 探问式 ...................................................................................................119
3.2.8. 顾虑式 ...................................................................................................122
3.2.9. 疑惑式 ...................................................................................................123
3.2.10. 责备式 .................................................................................................125
3.2.11. 责骂式 .................................................................................................128
3.2.12. 说服式 .................................................................................................130
3.2.13. 请求式 .................................................................................................132
3.2.14. 惊诧式 .................................................................................................134
3.2.15. 反驳式 .................................................................................................136


3.3. 汉、越间接提问式的使用情况 ................................................................. 138
3.4.本章小结 ...................................................................................................... 145
结语 ........................................................................................................................ 148

参考文献 ................................................................................................................ 151


符号对照表
{}

—大括号,表示子集集合

[]

—方括号,表示语料来源,或者命题中各个成分的有无

() —圆括号,表示括号内的内容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

—加号,表示性状存在



—减号,表示性状不存在

±

—加减号,表示性状可存在可不存在



—向上箭头,表示上升语调




—向右箭头,表示类推

/

—表示选择关系(或者甲,或者乙)

F

—言外之力

P

—命题成分

X

—在模式中被视为一个变数

V

—动词

A

—形容词

Vaux—能愿动词
PP —谓词性短语
A、B、C… — 表示“选择提问式”的并列选项



图表目录
表 1.1:汉、越提问言语行为的对比基础 ............................................................ 37
表 1.2:言语行为应该满足的合适条件 ................................................................ 44
表 1.3:直接提问言语行为的分析表 .................................................................... 45
表 1.4:间接提问言语行为的分析表 .................................................................... 46
表 2.5:汉、越“是非提问式”命题形式与命题内容的异同 ................................. 62
表 2.7:越南语用疑问副词的“是非提问式”的命题形式 ..................................... 71
表 2.8:汉语言“正反提问式”的命题内容 ............................................................. 72
表 2.9:汉、越“正反提问式”命题形式与命题内容的异同 ................................. 73
表 2.10:汉、越“特指提问式”疑问代词的对照表 ............................................... 77
表 2.11:汉、越“特指提问式”命题形式与命题内容的异同 ............................... 84
表 2.12:汉、越“选择提问式”的疑点位置 ........................................................... 93
表 2.13:汉、越“选择提问式”命题形式与命题内容的异同 ............................... 94
表 2.14:汉语言直接提问式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 96
表 2.15:越南语直接提问式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 97
表 2.16:汉、越直接提问式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 97
表 3.17:汉语言直接与间接提问言语行为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 138
表 3.18:汉语言间接提问式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 139


表 3.19:越南语直接与间接提问言语行为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140
表 3.20:越南语间接提问言语行为使用情况的统计表 .....................................141
表 3.21:汉、越直接与间接提问言语行为使用情况的总表 .............................142
表 3.22:汉、越间接提问式使用情况的总表 .....................................................143

图 2.1:汉语言“是非提问式”的命题形式 ..............................................................52
图 2.2:汉语言“正反提问式”的命题形式 ..............................................................64
图 2.3:汉语言“特指提问式”的命题形式 ..............................................................75

图 2.4:汉语言“选择提问式”的命题形式 ..............................................................86
图 3.5:提问话语在特定语境中达到的不同行事语力 .......................................102
图 3.6:提问话语在特定语境中达到的相同行事语力 .......................................102



前言
0.1.

选题的理由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其中,“提问”是日常

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言语交际行为。在社交中,说话人使用提问言语行为
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用提问话语来获取信息;二是,借用提问话
语来实施另一言语行为。说话人的这些用意已经突显在语言的直接与间
接两类提问言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与间接提问言语行为已经揭
示了语言的某一些本质。因此,提问类型的研究一方面帮助说话人能够
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能够正确理解说话人的这种意图;另
一方面,这个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某一语言提问言语行为的不同特
征。这些就是对提问言语行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到目前为止有不少学术论文运用言语行为理
论结合本族语言,就感谢、招呼、请求、道歉、劝说、邀请等具体的言
语行为进行研究,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可是尚未出
现一份以《现代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研究——兼与越南语对比》为主要题
目的论文。因此,我们试图运用言语行为、会话分析、语言对比等重点
理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旨在指出汉、越提问言语行为的不
同特征及其使用情况。
0.2.

论文内容的相关研究综述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大体上以时间为序、由宽到窄、依次探讨

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各位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
面:
0.2.1. 言语行为的纵观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源于哲学家对言语意义的研究。从 19 世纪 50 年代
开始,英国哲学家奥斯汀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提供信息,而且完成或帮
助完成许多行为。60 年代,奥斯汀在此的基础上已经提出言语行为理
1


论。奥斯汀的这个理论后经美国哲学家塞尔发展和完善。塞尔已经提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避免了奥斯汀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的不合理。
到 70 年代,西方现代语用学理论开始进入各个国家并引起极大的
反响,带动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和初步尝试。这些作者已经综合分析语
境、言语行为、交际、会话、信息结构、预设、话语等语用学、社会语
言学的重要问题及其应用。可以说,各位学者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不只限
于进行了较细致的描述,而是从系统描写到精确分析,从探索内部规律
到联系外部因素,从理论到应用的方向性转变。在应用实践中,他们的
研究成果已经为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做了很大贡献。
到 80 年代,国内外众多学者把研究焦点由言语行为理论本身转向
具体言语行为的应用。即是,他们基于各自不同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理
论结合本族语言进行某一个具体言语行为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
跨语言的对比研究。在当前的趋势下,言语行为的研究真是出现多角
度、跨学科的特点,各个研究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之后
又有对双语甚至多语间某个或某类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而言语行为的
对比研究也成为言语行为未来研究路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
有些语言学家继续在对言语行为的分类进行研究。他们的分类研究是言
语行为理论建设的一部分。
最后,进入 90 年代后,随着言语行为理论的完善,许多学者纷纷

从不同角度或与其它学科结合的方式对言语行为进行综合的研究。有的
从交际意图、言语行为目的、言语行为具体类别、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
进行讨论,有的与习得、翻译、教学等其它学科结合进行分析。现有的
文献已经呈现出,各位学者的研究已走向了分析与描述、静态与动态相
结合的道路。他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言语行为理论深化理解和认识,
并为我们的论文研究奠定了相当重要的基础。
0.2.2. 有关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
2


目前的文献显示,有关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不断完善,并日趋走
向成熟;有关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不是稀见的,并不断进取新认识。通
过各位学者对“提问言语行为”做过的专门研究,我们可以将前人的研究
结果大致分为下面不同内容:
第一,“提问”的含义:“提问”本身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对于“提问”
这一词的含义,很多工具书已经做过解释。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有《英
语 言 语 行 为 动 词 语 义 词 典 》 ( 1987 ) 、 《 汉 字 古 今 形 义 大 字 典 》
( 1993 ) 、 《 朗 文 当 代 英 语 词 典 》 ( 1993 ) 、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2005)、《新现代汉语词典》(2008)等。此外,刘叔新(1983)从
词义侧重点、词的适用范围、词的表达色彩和语气等方面,对问类动词
“发问/提问”进行了词义辨析。他强调“发问 / 提问”一般以口头方式相
问,含义都表示提出问题来问。
第二,“提问”的策略:除了给“提问”释义以外,Bloom、Branes、
Meister and Chapman、Sigel 等学者已经关注到“提问”的表达效果。他们
试图从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的会话去总结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旨在帮
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使被问者拒绝或不接受回答的概率大大
减少。但是,这些研究缺乏大量语料的归纳和总结,未成系统。
第三,“提问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早期语言学界已经注意到“提
问”的表达方式。语言学家把句子分为陈述、感叹、祈使、疑问四大句
类。其中,“疑问句”就是“提问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我们从已有文献得

知语言学界对疑问句的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表
现为,各位学者对疑问句的研究视野越来越宽广,可把他们的研究分为
分 类 、 程 度 、 识 别 、 句 式 、 教 学 、 对 比 等 方 面 。 其 中 , Quirk
Randolph ; Greenbaun Sidney ; Leech ; Geoffrey 和 Svartvik Jan
(1972)、吕叔湘(1982)、朱德熙(1982)、陆俭明(1984)、林裕
文 ( 1985 ) 、 郭 婷 婷 ( 2005 ) 、 邵 敬 敏 ( 1996 ) 、 Crytal David
3


(1997)、黄伯荣(1997)、叶光斑(2000)、陆俭明(2000)、曹晓
利(2008)、黄重片(2008)、阮灯丑(2010)、刘志成(2010)、阮
氏绣(2010)、陈佳璇(2012)是较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
第四,“提问言语行为”归属的类型:“提问”不仅仅是人类行为,而
且是一种言语行为。奥斯汀(1962)和塞尔(1965)从言语行为视野把
提问言语行为进行归类。奥斯汀在对施为动词研究的基础上,将言语行
为划分为裁决、行使、承诺、表态和阐述五大类型。奥斯汀把“提问”列
入阐述型。他的意思是实施说话行为的同时也实施了“提问”等行事行
为。但是,他并不是说,仅用疑问句才是提问,而是提问可以通过多种
句式实现;塞尔把言语行为分为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情类和宣
告类“新五类”。在他的新五类中,塞尔已把“提问”归入指令类,因为他认
为“提问”实施的语力,就是回答问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语言学家
Anna Wierzbicka 教授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作过专项的系统研究。她的
《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词典》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言语行为分类框架
的束缚。从大概 270 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中,她除去了不常用的,选取
了 229 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并根据施为动词多层次、多方位的意义联
系,把意义和用法相近、言外之力和言外目的相似的施为动词分成 37
组。在她的词典中,指令动词被分为“请求”(order)、“提问”(ask)、
“同意”(permit)等组别。这样,Anna Wierzbicka 的观点跟塞尔的完全
一致,即是“提问言语行为”属于指令类。
0.2.3. 汉、越语言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

为了更加了解汉语言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情况,我们针对 CNKI
《知识发展网络平台》(KDN)进行考察。本文考察的范围限于上世纪
八十年代到现在。本文考察的对象,就是有关汉语言提问言语行为的文
献,其中包括学术期刊、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这些文献的数据库包
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
4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
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考察结果显
示,从 1980 到现在,有关汉语言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共计 365 条结
果。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课堂提问的各个方面。各位学者已经从
概念、分类、作用、教学法、技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训模式、类
型及其出现频率、课堂优化设计的原则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
究,而且很多研究朝量化的方向发展,诸如:王方林(2002)、赵敏霞
(2003)、刘显国(2004)、王雪梅(2006)、黄伟(2008)、黄梅梅
(2011)、陆喜红(2011)。然而,运用语用学理论来研究奥斯汀和塞
尔命名的日常提问言语行为真是尚未有人作过。这说明,我们选择的研
究问题完全是一个新的。
就越南语来谈,从国内已有的文献我们发现,针对越南语提问言
语行为的专门研究也较为多的。自上世纪 90 年代到现在,对于越南语
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我们可参看阮志和(1992)、黎东(1996)、阮氏
良(1996)、裴明算(1996)、冯氏清(2000)、邓氏好心(2009)、
黎氏素鸳(2013)、黄氏燕(2013)的文献。这些作者的研究内容可以
概括如下:阮志和(1992)已经关心到提问话语和回应话语的关系。他
就以提问话语和回应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并把两者放在言语交际环境中
进行观察,从而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做了初步研究。黎东(1996)已经通
过越南语语料对正名提问话语深入研究。但是,黎东的研究与同期学者
的研究不同在于该问题的研究视野。因为他已经从语义及语用这两个方
面来对越南语正名提问话语做了尝试。阮氏良(1996)不是针对越南语

提问言语行为的本质进行研究,而是从提问话语的形式特点来观察提问
话语末尾的语气词。在研究过程中,她已经发现用来表示提问的语气词
可以实施不同言语行为。裴明算(1996)已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越南语
的提问言语行为。他认为,越南语的词类也可以实施“提问”这一行为,
5


并且词类不同,实施行为的可能性就不同。这表现在一种词类跟一个疑
问要素的组合可能。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和发展。
冯氏清(2000)已经在教学对话视野下来研究越南语提问言语行为。在
论文中,她已经以高中语文课堂为例去揭示师生课堂提问言语行为的基
本特点。邓氏好心( 2009)引用黄啡( 2000)、高春浩( 1991)、
Searle(1993)、Haliday(2000)的观点对提问行为及其特点作了一个
简介。她还通过不少越南语对话实例,说明一些间接提问言语行为,其
中最为突出的是用提问方式来表达请求、批评、嘲笑、判罪四种行为。
到 2013 年,黎氏素鸳、黄氏燕等作者也关心到越南语的提问言语行
为,但是他们的研究内容各有侧重。黎氏素鸳以实施建议意图的提问话
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深入研究这一模式的不同表现;黄氏燕则对
越、韩间接提问言语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指出两种语言间接提问言语行
为的识别标记。
以上我们已经选择极具代表性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虽然
我们列举的文献不是所有的研究,但它们已然是已有研究全貌的一个缩
影。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前人的研究还存在以下缺陷:一
是,对于“提问”一词,前人已有论及。不过,国内外学者对“提问”的研究
多数停留在对问题的表层描述上。二是,关于汉语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
比较丰富,但是各位学者的题材主要侧重于师生的课堂提问言语行为。
因而,我们试图对汉语言日常交际的提问言语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并
与越南语提问言语行为进行比较。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我们对汉、越提问
言语行为的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0.3.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汉语言提问话语的考察结果归纳出

直接与间接两类提问表达模式,进而指出现代汉语直接与间接两大提问
式的不同特征及其使用情况。此外,本论文通过语言对比的方法把汉语
6


言提问言语行为与越南语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汉、越语言直接与
间接提问式的共性和异性。
0.4.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要做以下四个主要任务:

第一,对此课题的有关理论进行综述,为本论文研究构建理论依据。
第二,界定提问言语行为并说明直接与间接两种表达手段。
第三,对汉语言直接与间接提问表达式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与越南
语的进行对比分析。
第四,对汉语言直接与间接提问表达式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与越南
与的进行对比分析。
0.5.

研究对象及范围

0.5.1. 研究对象
本论文已经针对汉、越提问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其中,论文的主
要对象是汉、越语言交际中所使用的各个提问式,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
表达手段。

0.5.2. 研究范围
本论文从语用学角度来研究汉、越语言直接与间接提问言语行为
的不同特征及其使用情况。论文的研究范围针对用语言形式表达的直接
与间接提问话语,而不包括非语言形式的提问行为。另外,间接提问言
语行为的研究可从“提问形式”和“非提问形式”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在这份
论文中我们主要深入研究前者。就汉、越两种语言对比来谈,汉、越语
言对比分析可分为汉越和越汉双向对比。可是,本论文却偏重于汉语言
提问言语行为的表现,这意味着论文的研究范围只限于汉、越语言提问
言语行为一向的。
0.6.

研究方法及考察的语料来源

0.6.1. 研究方法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