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82 trang)

(Luận án tiến sĩ)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tri nhận về phạm trù không gian trong tiếng hán và tiếng việt luận án TS ngôn ngữ, văn học và văn hoá nước ngoài 92202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94 MB, 182 trang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TRẦN MINH VĂN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研究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TRI NHẬN VỀ PHẠM TRÙ
KHÔNG GIAN TRONG TIẾNG HÁN VÀ TIẾNG VIỆT

LUẬN ÁN TIẾN SĨ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HÀ NỘI-2018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TRẦN MINH VĂN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研究
NGHIÊN CỨU ĐỐI CHIẾU TRI NHẬN VỀ PHẠM TRÙ
KHÔNG GIAN TRONG TIẾNG HÁN VÀ TIẾNG VIỆT

Chuyên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9220204.01



LUẬN ÁN TIẾN SĨ
NGÀNH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NGƯỜI HƯỚNG DẪN KHOA HỌC:
GS.TS NGUYỄN VĂN KHANG

Luận án được bảo vệ trước Hội đồng cấp ĐHQG
chấm Luận án tiến sĩ họp tại P.101 - A3 Khoa Sau Đại học
-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vào hồi 14h00 ngày 12 tháng 7 năm 2018

Hà Nội, 2018


河内国家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
果由本人承担。

Trần Minh Văn
2018 年 月于河内

论文作者签字

导师签字

Trần Minh Văn


GS, TS Nguyễn Văn Khang

签字日期:2018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18 年 月 日

i


论文摘要

―空间‖是认知语言中的核心概念。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离不
开―空间‖的理解。―空间‖存在于现实世界、精神世界,表现于语言的每
一种概念。从―空间‖概念出发,论文将汉、越语在―实体、位置、位移‖
等范畴认知过程中的特征进行全面的对比,从而阐明汉、越语空间认知
的异同。作为一种“元概念”,“空间”起着汉、越语的数量、时间、
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规定了汉、越语空
间认知的共性与个性。
论文以“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研究”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理论对汉、越语空间语义范畴以及空间隐喻映射两方面进行
对比分析。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进行宏观的对
比,采用原型范畴理论,找出两种语言典型的认知取向与其背后的心理、
思维、社会等诸多因素,同时在某些微观问题进行纵深的探究,指出汉、
越语在空间参照关系、空间概念所涉及的语义要素、语句结构差异等层
面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与现代越南语的相同与不同的语言
现象,为克服语言的障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论文的第一章对汉语和越南语空间范畴认知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扫
描并归纳,阐明文献的成就并突出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的研究需
求。通过综述发现问题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从而将支持研究方向的
认知语言学以及空间范畴的理论基础做全面的概括。基于认知语言学的

理论基础,汉、越语对比研究中的空间问题从多个角度虽得到相当多样
的探索,但总体上看,汉、越语空间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

ii


课题的相关研究数量薄弱,研究思路从零散的语言现象入手,缺乏空间
宏观范畴考察,研究对象大部分只停留在一些有关空间的词类或空间范
畴其中某方面的对比。本文确定下认知的研究方向,针对空间范畴,空
间隐喻等,对此课题深入更有系统性的研究。
第二章将汉语和越南语空间范畴的实体、位置、位移、形状等空间
语义范畴进行对比分析,在每一范畴的内容中,弄清汉语和越南语认知
方面的异同并进行总结。实体范畴反映了汉、越语典型名词的语义特征。
越南语中有省略方位词的现象,导致与汉语相异的一般名词的空间性转
化。关于位置范畴,越南语的空间思路会从小走到大,从里走到外,从
部分空间走到整体空间,而汉语的情况是完全相反。越南语方位词的混
用更体现了“人为中心”浓厚的空间取向。汉语与越南语在位移范畴认
知中,最突出的区别在于路径指示动词的结构差异,使得相对于越南语
而言,汉语位移方向还具有“近指、远指”意义。汉语把字句结构的空
间位移意义就是突出位移体,越南语表示同样的意义时总是先提位移动
作。汉、越语的空间量词存在着不对称现象,同一种事物的描述,越南
语却有更为丰富的量词选择,而且同一个量词也会给多种空间维度的对
象修饰。两种语言关于表示空间的形容词的认知基本上大同小异,形容
词的不同表现也反映了中国人、越南人认识周围具体事物的不同空间维
度选择。
第三章将汉语和越南语的空间隐喻的概念化特征进行考察,针对两
种语言在数量、时间、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基本认知域的表现做出
对比分析。数量的空间隐喻中,使用主要的空间词为“上-下”,汉语还
用成对的空间概念词语“上下”、“左右”来指概数,而越南语只能用
“上下”。时间的空间隐喻中,汉语和越南语都用“前-后”来表示过去


iii


或将来,汉语还用“上-下”来表示时间。状态的空间隐喻中,人们都用
“上-下” 来喻指不同的状态。一般来说,处于较好的状态为上,处于
较差的状态为下。范围的空间隐喻中,就可以用上、下、里、外等概念
来喻指范围的大小和宽广。汉语多用上、下,越南语多用 trong(里)。
社会关系都能采用空间关系来描写(上、下、前、后、内、外、远、
近),其中越南语的“nội/ngoại”可能更起称谓的作用,而亲属共同利
益之内外的理念更淡了些。
关键词: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语言学;空间隐喻;对比

iv


Abstract

―Space‖ is the core concept of cognitive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ve
world, people can not do without ―space‖ understanding. ―Space‖ exists in the real
world, the spiritual world, manifested in every concept of languag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space‖, the essay comprehensively compares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entity, position and displacement‖, and
clarif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patial
cognition. As a kind of ―meta-concept‖, ―space‖ serves as the core function of
concepts such as quantity, time, state, scop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t also stipulates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patial cognition.
The thesis uses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theories to
compare the semantic categorie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languages and the

mapping of spatial metaphors in the theme of ―Cognitive Contrastive Study of
Categorie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Languages‖. The full text of the Chinesebased research, and Chinese analysis results are linked to the Vietnamese, thus
making a comparison.
The purpos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compare macroscopically the cognition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patial categories, and to use the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to find out the typical cognitive orientation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mind, thinking and society behind these two langu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n the aspects of spatial reference, the semantic elements involved
in the concept of space,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sentences,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milar and different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and modern Vietnamese, as well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spiration
for 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dissertation scans and summarizes the related
researches on cognition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patial categories, clarifi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literature and highlights the research needs of the cognitive

v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patial categories. By 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and proposing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generali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patial categories
supporting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patial semantic categories such as entities, locations, places, displacements and
shapes in the spatial categories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s carried out. In each
categor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are
clarified and summarized. Chapter Three examines the concep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metaphors in both Chinese and Vietnamese, and makes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two languages in terms of quantity, time, status, scope,

social relations and other basic cognitive domains.
Key words: Chinese and Vietnamese; spatial catego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spatial metaphor; contrast

vi


目录
引言 .................................................................. 1
0.1 选题理由 .......................................................... 1
0.2 研究目的及研究任务 ................................................ 2
0.2.1 研究目的 ....................................................... 2
0.2.2 研究任务 ....................................................... 2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0.4 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3
0.4.1 研究范围 ....................................................... 3
0.4.2 研究对象 ....................................................... 4
0.4.3 语料来源 ....................................................... 4
0.5 论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5
0.6 论文的结构 ........................................................ 6
第一章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研究总论 ................................... 7
1.1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研究综述 ..................................... 7
1.1.1 汉语空间范畴的相关研究 ..................................... 7
1.1.2 越南语空间范畴的相关研究 .................................... 14
1.1.3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 ............................................ 18
1.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9
1.2.1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 19
1.2.2 空间范畴的理论基础 .......................................... 31
1.2.3 认知语言学的空间问题 ........................................ 35
1.2.4 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 ......................................... 41

1.3 小结 ............................................................ 44
第二章 汉、越语空间范畴的语义对比研究 ................................ 46
2.1 汉、越语实体范畴与名词空间性对比 ................................ 46
2.1.1 实体的本源性及典型的名词 .................................... 46
2.1.2 典型名词的语义特征 .......................................... 48
2.1.3 名词与空间性的转化 .......................................... 51
2.1.4 名词空间性的三种表现 ........................................ 53
2.1.5 名词与方位词结合的问题 ...................................... 58
2.2 汉、越语位置范畴与方位词空间性对比 .............................. 61
2.2.1 空间方位意义 ................................................ 61
2.2.2 典型空间位置意义和方位词 .................................... 63
vii


2.2.3 方位词的内在参照要求 ........................................ 65
2.2.4 位置关系中参照物的必要性 .................................... 67
2.2.5 空间关系与方位词的复杂性 .................................... 70
2.2.6 绝对空间位置的表达与处所词 .................................. 75
2.3 汉、越语位移范畴与动词空间性对比 ................................ 80
2.3.1 空间位移的意义 .............................................. 80
2.3.2 空间位移与动词、趋向动词、介词的关系 ........................ 81
2.3.3 位移性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 85
2.3.4 汉语典型句式“把字句”的位移义 .............................. 87
2.4 汉、越语形状范畴与量词空间性对比 ................................ 92
2.4.1 形状的空间意义 .............................................. 92
2.4.2 形状意义与量词 .............................................. 93
2.4.3 个体量词的形状义 ............................................ 96
2.4.4 汉、越语量词的空间意义对比 .................................. 97
2.5 汉、越语形容词的空间性对比 ...................................... 99
2.5.1 表示空间的形容词 ............................................ 99

2.5.2 空间形容词的空间维 ........................................ 100
2.6 小结 ........................................................... 102
第三章 汉、越语空间范畴隐喻对比研究 ................................. 105
3.1 空间概念在汉、越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机制 ........................... 106
3.2 汉,越语数量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 ............................... 108
3.3 汉、越语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 ............................... 113
3.4 汉、越语状态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 ............................... 124
3.5 汉、越语范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 .............................. 131
3.6 汉、越语社会关系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 ........................... 136
3.7 汉语方位词汇教学的隐喻视角 ..................................... 141
3.8 小结 ........................................................... 143
结语 ................................................................ 146
参考文献 ............................................................ 150
索引 ................................................................ 16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I
附录 ................................................................. II

viii


表格与图示目录

表 1.汉、越语的空间表达的词法手段 ........................................................ 41
表 2.形式对比分析与认知对比分析的比较 ................................................ 42
表 3.汉、越语民族在运用空间隐喻表述时间概念上的差异 .................... 42
表 4.汉语语料库关于―南北‖、―北南‖词条多领域统计 ............................. 43
表 5.汉、越语名词典型性程度..................................................................... 47
表 6.汉、越处所词的表达............................................................................. 55
表 7.汉、越语本族语者对背景-目标描述方法的比较 ............................ 78
表 8.空间与时间映射关系............................................................................. 114

表 9.空间与时间方位的映射......................................................................... 117
图 1.概念整合理论模型................................................................................. 31
图 2.空间的范畴化......................................................................................... 40
图 3.汉、越语空间扫描取向......................................................................... 78
图 4.水平型的时间运动................................................................................. 115
图 5.水平型的时间中的观察者运动 ............................................................ 116
图 6.时间―实体‖的内在空间关系 ................................................................. 117
图 7.垂直型的时间图式................................................................................. 120
图 8.上 –下型的数量隐喻.............................................................................. 108
图 9.状态的容器图式..................................................................................... 125
图 10.从纵向结构到横向结构的隐喻投 ...................................................... 128
图 11.范围隐喻的―上、下‖图式 ................................................................... 131

ix


引言
0.1 选题理由
人被包围在各种空间之中并不断去理解空间。空间概念既是熟知的
也是抽象难懂的。人的思维、心理、语言离不开对空间的认知。从物理
学的角度看空间,空间是相对确定的客观存在,但从认知的角度看空间,
空间又是不确定的主观映像。人借助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来认知空
间,并在可能的前提下,在需要的时候用语言符号把所认知的空间表达
出来。某种语言对空间的认知特征就反映着其民族心理、文化、社会背
景。
空间问题很早就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其研究除了从方位词、处所
词层面探索空间的传统思路以外,还逐渐出现了从认知角度研究空间的
新观念。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新兴的一门学科,关于语言中的空间范畴
的研究成果丰硕,已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各种语言现象。认知语
言学家普遍认为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人的认知中无论具体还是抽

象的概念都要通过空间范畴得到理解。通过空间认知的语言研究,我们
可以理解到各种语言对世界认知的不同特征。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和越南出现得越来越多,各语言学
家开始针对语言背后的认知要素进行探究以及对比。汉语与越南语有许
多关于认知上的相同特点,同时在一些基本认知领域上存在着特殊性。
然而,与汉语认知相关研究对比,尤其是有关空间范畴的认知,越南语
的相关研究数量比较薄弱,未有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的系统性研
究。我们将汉、越空间范畴认知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在汉、越语空间范
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更全面地描述汉、越语的空

1


间范畴,通过研究结果,进一步总结汉、越语认知的共性,描写民族语
言认知的个性。
基于以上的理由, 我们选择―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研究‖为论
文的研究课题。
0.2 研究目的及研究任务
0.2.1 研究目的
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进行宏观的对比,同
时在必要时也就某些微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指出两者的异同。论文
从空间参照关系、空间概念所涉及的语义要素、语句结构差异等层面来
观察空间范畴,并进行汉、越语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得到的结果,我们
希望进一步为汉、越语的研究工作作出贡献。同时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
可以为认知语言学以及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0.2.2 研究任务
论文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的研究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历时综述
与共时分析,构建汉、越语空间范畴宏观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阐述汉、越语空间范畴语义和句法的理论、原则与实际表现,

阐明两种语言对空间范畴认知的异同。
三,将汉、越语空间隐喻进行对比,指出两种语言空间隐喻特征的
异同,从而揭示两个民族认知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倾向的特殊性。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描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定性研究与定量
研究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2


描写分析法:将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的现象进行描写,从而分析
其特点。全面地去描写两种语言空间定位的规则与系统,描写两种语言
对空间范畴的语言表现以及空间概念的隐喻现象。在阐明汉、越语所突
出的各种认知模型的基础上,将其空间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结论。
对比分析法:根据描写分析的结果,将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的表
现与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汉语与越南语在语义,句法方面有
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有相异之处,尤其认知领域受地理空间、民族文
化、心理特点的支配而在语言表现上会有更多的不同特征。通过对比分
析法,进一步指出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的共性与个性。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把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的各种数据进
行统计,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的基础上,将数据进行
描写、归纳、总结并提出定性的结论。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关于空间认知的研究,一方面要从宏观
角度入手,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隐喻、意象图式、认知语法等理论去
探索语言现象,另一方面要从词汇、句法的语言现象去概括理论。这两
个方面的结合,使得研究的结果具有全面性,可以阐明汉、越语空间范
畴认知的整体图景。
0.4 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0.4.1 研究范围
本文针对空间范畴在语言中的诸多表征及其产生的理据,并拟就现

代汉、越语空间语义范畴表达进行横向共时对比与阐释。有关空间研究
的范围是极其广阔,我们基本上从空间研究的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
是从语言上进行研究,如汉语方位词、处所词,汉语存现句与越南语相

3


应的词汇或结构等等,还有另一方面是从认知语义上进行考察,如空间
隐喻、空间的原型范畴化、空间的基本认知域。
基于空间范畴表达所及内容庞杂,本文无力统摄、涵盖所有方面的
现实,我们仅将部分内容纳入到对比研究中。
0.4.2 研究对象
根据“语言、思维和现实的关系”,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认知
空间、语言空间”。具有抽象性的认知空间是物理空间和语言空间的中
介,并要通过物理空间和语言空间得到理解。我们所研究的空间范畴就
属于认知空间,要理解它,同样也必须借助现实中各种语言现象的表现。
从这种中介的角度,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把认知空间范畴概括为实
体范畴、方位范畴和位移范畴,它们呈现的分别是物体本身(实体)、物
体存在方式(静态位置)和物体运动方式(位移)。
本文研究涉及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义学、结构语言学等诸
多领域,主旨在于对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进行宏观的对比,同时在必
要时也就某些微观问题进行纵深的探究,从语义及相应的句法成分的层
面去探讨空间的实体、位置、位移等范畴以及形状等其他空间意义,考
察一下空间语义范畴与句法成分—词类的联系。空间范畴认知的研究对
象也包括空间隐喻特征,其中数量、时间、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概
念是最为突出的认知域。
0.4.3 语料来源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汉语和越南语的现当代辞书、文学作品、北
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简称 CCL 语料库检索系统)、在线语料库
(cncorpus、BCC 语料库、vietlex)以及相关学术论文、现代汉语和越南

语语言学著作中的用例,其中论文主要引用齐沪扬(2014),《现代汉

4


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社)、Lý Tồn Thắng (2005),
Ngơn ngữ học tri nhận: Từ lý thuyết đại cương đến thực tiễn tiếng Việt
(NXB khoa học Xã hội)、Lakoff & Johnson (1980),The metaphor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的经典例子。
0.5 论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0.5.1 理论意义
目前空间范畴认知的研究成果丰硕,汉语与越南语相关的本体研究
以及对比研究也出现得越来越普遍。汉语关于空间认知语义、隐喻方面
的对比研究较多,主要是与英语、日语、韩国语、俄语等的对比。与越
南语的对比还较少,并且主要从词汇、句法的传统思路去考察空间问题。
汉、越语的空间范畴对比的文献或是忽略认知的视角或是只针对空间范
畴其中的某个单一成分,因而显得零散,缺乏概括性、全面性。
在借鉴以往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深入探析汉、越语空
间范畴认知并进行全面的对比,有益改善当前现代汉语与越南语空间问
题研究的不均衡性。论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去描写汉、越语空间范
畴的各种特征,找出两者的异同,因而论文得出的结论会丰富了汉、越
语对比的理论方面,同时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0.5.2 实践意义
语言反映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每个民族语言的特征依赖于民族
的认知特点。语言的研究与运用不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且更需要考察
语言深层的思维机制。因此,语言认知的分析有助于对各种语言现象的
解释与运用。
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集中阐明汉、越语空间范畴的共性与个性,
指出其机制及表现的异同,弄清反映着汉、越语空间认知特点的句法及


5


词汇的情况,为汉、越语表示空间的句法、词汇以及空间隐喻的表达方
式提供理解的依据,因而解释了结构语言未能解释的许多语言现象。
在说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过程离不开民族的心理、思想、文化、社
会背景等因素的基础上,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汉语教学与翻译过程提供更
丰富的实际启示,帮助汉语学习者因掌握好认知的机制与模型而顺利地
深入语言的运用过程,从而更加理解语言间在形式上与意义上的区别,
克服一些有关表达、隐喻的语言障碍。
0.6 论文的结构
除了引言、参考文献、附录,论文的结构分为三章:
第一章: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研究总论
本章对汉语和越南语空间范畴认知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扫描并归纳,
阐明文献的成就并突出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对比的研究需求。通过综
述发现问题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从而将支持研究方向的认知语言学
以及空间范畴的理论基础做全面的概括。
第二章:汉、越语空间范畴的语义对比研究
本章将汉语和越南语空间范畴的实体、位置、处所、位移、形状等
空间语义范畴进行对比分析,在每一范畴的内容中,弄清汉语和越南语
认知方面的异同并进行总结。
第三章:汉、越语空间范畴隐喻对比研究
本章将汉语和越南语的空间隐喻的概念化特征进行考察,针对两种
语言在数量、时间、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基本认知域的表现做出对
比分析。

6


第一章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研究总论

1.1 汉、越语空间范畴认知研究综述
1.1.1

汉语空间范畴的相关研究

1.1.1.1 汉语中对空间的传统研究
空间问题很早就受到中国语言学家的重视。对空间范畴的传统研究
普遍涉及到表示空间的方位词和处所词。
中国关于汉语语法的第一部系统性著作《马氏文通》(1898)中提
到“方”、“地”、“处”等用法。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中也
列出表“所”的名词。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1924)提到“东、西、南、北、左、
右、上、下、里、外”等词,这些学者注意到方位词的特殊词性,他们
重视对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的描写。但学者们多从意义角度出发来
确立表方位的词性,因而容易使方位词与其它词性相混淆 (王琳,
2009)。
关于处所词的系统研究始于二十世纪 40 年代,吕叔湘在《中国文
法要略》(1944)一书中专章讨论汉语的方所问题,提出了方所词的概念。
他还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方位词的语法功能。
文炼的《处所、时间和方位》(1956),承认表处所的名词有不同
于一般名词的特点,但不主张把“处所词”作为名词的附类单独列出,
只承认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因为方位词包括时间和空间,可以用来指
示处所。丁声树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在 1961 年出版时将“地
位词”改为“处所词”,把“定位词”改为“方位词”理由是“近年来
7


这几个名称较为通行”(丁声树等,1961)。朱德熙《语法讲义》(1961)

普遍把方位词看为单独的一类词说明了学者们对“方位词”的重要性有
了很深刻地认识,研究视野逐渐广阔。
赵元任(1968)、朱德熙(1982)依据句法功能把处所词从名词中
独立出来,与名词并列成为体词的一类。《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 年
第 11 版)的总论《现代汉语语法要点》中,也将方位词作为一个独立的
词类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并举。在方位词的归类问题上至今还
存在分歧,如张谊生(2000)将方位词归入虚词;刘丹青(2003)将方
位词称为方位后置词,跟前置词一起归为介词。
这一时期学者们对语言中空间的研究视角主要还是词性和句法功能
上的研究,突出了方位词的地位并加以研究。
1.1.1.2 汉语空间认知的研究
汉语中空间认知的研究跟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的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方向
感兴趣并将之引入中国。90 年代后期,认知语言学在中国成为语言学研
究的热门。进入了 21 世纪以后,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讨会连续在中国
召开,“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后,认知语言学已经初步成
为中国语言学的独立学科领域。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各相关方面成果涌现,中国学者们运用认知语
言学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汉语中空间范畴有了认知
的研究视角。空间问题不仅停留在形式结构的讨论,其研究已经有从概
念入手的方向。语言所表现的空间并不只是语言系统内部所决定的,而
更是客观现实、人的经验与认知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在中国关
于空间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中国学者对国外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著作的介绍

8


与解释,有的部分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去理解汉语中的空间概念。其中,
空间概念经常在隐喻、转喻等语言特殊现象得到理解。
廖秋忠(1983)《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空间

方位词和方位参考点》,将篇章语言学运用在汉语研究,开始从认知角度
理解时间和空间参考点。
方经民(1987)《现代汉语方位参照聚合类型》,齐沪扬(1994,
1998)《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现代汉语的空
间位置系统的理论框架,采用参照点的概念研究方位词,空间范畴的研究
有了认知色彩。
刘宁生(1994)《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是从“汉语看待
物体空间关系的方式这一角度,联系认知过程说明汉语为什么用这些方
位词表达这些特定的意义,为什么另一些说法在科学性上是有根据的甚
至是惟一正确的,而在日常语言中却是尽力避免的”。
戴浩一、薛凤生(1994)主编的《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一书,采
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对汉语进行研究。该书从人类对时空的一些基本认
知能力出发,结合一般的交际原则,来了解汉语的结构原则。该书认同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类感知时空的基本手法来自
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人体构造。
王寅(2005)所著的《认知语言学》对诸如感知体验、范畴化、认
知模型(包括 CM、ICM、ECM、心智空间)、意象图式、隐喻转喻、识解
等认知方式,逐一展开论述。这一套理论给空间范畴提供多层面的认知
理解。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借鉴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观念方法研究汉语具
体问题有分量的著作,如石毓智(1995)的《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

9


的影响》、齐沪扬(1998)的《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张敏(1998)
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杨宁(1998)的《从空间到时间的
汉语情景和参与者》等等。其中朱晓军(2010)的《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
研究》已经将现代汉语空间范畴语义做了相当全面的总结。
这些著作和论文借鉴外国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成果,从各个角度探讨

了汉语的空间问题,使汉语研究取得了更丰富的成就。张敏的《认知语
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在详细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隐喻系
统、意象图式、句法象似性等理论之后,重点对汉语的“的”字短语进
行了分析,用距离象似理论解决了“的”字的隐现问题,如:“他的妹
妹”、“我的爸爸”可以说成“他妹妹”、“我爸爸”,“我的汽车”、
“你的房子”却不可以说成“我汽车”、“你房子”,是因为妹妹、爸
爸等亲属与所有人的关系要近于汽车、房子等物品与所有人的关系,空
间关系“桌子(的)上面、小李(的)前面”与亲属关系类似,关系密
切,因此可以省略“的”字(张敏,1998)。
认知语言学因解决了汉语研究的不少问题,所以近年来,汉语语法
学界越来越重视对国外语言学理论流派的引进、介绍,并开始运用各种
较新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的问题。
空间范畴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空间词汇。从汉语表示空间的词汇角度
的认知研究相当丰富。一直以来,空间词汇问题也同样得到了汉语语言
学家的关注。他们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方位词和趋向词的传统研究上。
最近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也有不少语言学家运用认知语言学
的理论对这一领域作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
a.方位词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10


方位词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单位从本义(空间
义)隐喻化为时间义;语言单位从本义(空间义)隐喻化为其他抽象域
意义。
关于空间义转化为时间义的研究,游顺钊(1985)收集了 61 个由
原来空间义蜕变而来的汉语时间词,并集中讨论了汉语中表时间的
“前”、“后”,主要是以外物,而不是以说话者或听话者本身为参照
点的,而法语及其他印欧语言则恰好相反。游顺钊(1994)中有的文章
还对从空间意义过渡来的汉语时间词以及“前”、“后”的用法作了更

为具体的讨论。
戴浩一(1990)指出说汉语的人倾向于采用时间在动的隐喻,说英
语的人则倾向于采用自己在动的隐喻。另外,他还提到汉语中可以使用
上下这种纵向空间关系来描述过去和未来,例如“上个月、上个星期”、
“下个月、下个星期”,英语国家的人则不然,作者认为这也许跟物体
从上而下坠落的空间经验有关。
李宇明(1999)根据“上”、“下”、“内”、“外”等词描写了
汉语社会关系表达中的空间隐喻;蓝纯(1999)通过研究汉语“上”、
“下”两个概念的具体隐喻路径,探讨非空间概念的隐喻投射;吴淑雄
(2000)全面考察了“上”、“下”、“前”、“后”的概念隐喻,认
为“攻下、爱上”中的“上” 和“下”是在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化。
另外,於宁(1998)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讨了汉语中的事件结构隐喻,
结果发现汉语中的事件结构隐喻的映射方式与英语的基本相同,这反映
了人类从客观世界中所获取的身体及空间经验是基本相同的。比如汉语
中“事情怎样发展到这一步?”、“他不幸落到这一步”、“我们立于
不败之地”等句子就是“状态即位置”这一概念隐喻的体现,状态变化

11


的表达是通过运用原本表位置变化的词语来实现的;又如“他又马不停
蹄地奔向下一个目标了”、“他们正快步地走向小康,距小康生活已不
遥远”、“张家港迈向现代工业港城”等句子则是“目标即目的地”这
一概念隐喻的体现,在人们的观念中想要实现的目标被构想为位于前方
的目的地。事件结构大多是通过空间的隐喻来实现的,事件结构隐喻可
以看作是词汇层面上的隐喻化。
b.方位词句法功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戴浩一(1990)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域出发来研究汉语语法,支持
认知语法的基本主张,即语法不是任意的、自主的形式系统,它原本是
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他同意 Langacker(1987)的说法:意义不

等于真值条件,但等于认知的操作,即用约定俗成的意象来诠释客观现
象,语法结构体现约定俗成的意象,因此认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义,
从而也有不同的语法结构。空间和时间是人类语言从概念上把握情景和
事件的最重要的两个认知领域,而人类的生理构造以及所生活的物质世
界都是相同的,因此可以预见,每种语言表达时空都受到某些普遍的约
束。由于语法象征着人类在身体构造和动作的约束下所体验和感知的现
实,而空间和时间在人类的认知系统里又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戴浩一主
张应该从这两者开始来建立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的功能语法,用空间和
时间方面的感知能力来解释汉语的语法结构,由此来开拓一条基本上独
立于西方的语法传统和理论的道路,让汉语的句子呈现出原本的面貌,
揭示出处在汉语语法底层的概念系统。
针对此篇文章,袁毓林(1994)作了具体的探讨。他指出,有很多
语法结构是句法规约的结果,而句法规约则是受语言结构本身的系统性

12


所制约的,所以没有什么理据可言,因此我们不能期望从认知上对所有
的语法结构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刘宁生(1995)探讨了汉语空间表达的基本手法以及这种手法向其
他语法结构上的隐喻拓展。刘宁生指出,汉语有关物体空间关系的表达
中,语法结构里“中心语”的基础是“目的物”,而“修饰语”的基础
是“参照物”,这一规律可以拓展到一些非物质空间的意义上。比如:
“湖中心的亭子”和“我的衣服”这两个短语,前者在物质空间中的处
所关系抽象化为后者的个体与范畴的关系,具体来说,“衣服”是个体,
“我的”是范畴,“衣服”存在于“我的”之中,就好比“亭子”存在
于“湖中心”。另外他还指出,汉语在表达地点和时间所遵循的由大到
小的原则,实际上也是从参照物到目的物的一种特殊形式。
空间隐喻涉及认知域、意象图式等基本认知机制,杨宁(1996)以
Fillmore 后期格语法理论为参照,用这种基于认知机制上的空间隐喻

分析了汉语参与者的类型。作者认为理解事物之间的各种定位关系,必
须借助空间隐喻,即把事物之间的关系比作空间关系。空间领域中的基
本参与者包括:位置、来源、途径和目标,其他领域的各种参与者都可
以分别隐喻为这四种方位参与者。杨宁(1998)还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
下考察和分析了多种汉语单位的内部空间和时间结构以及这两类语义结
构之间的空间隐喻关系。他认为空间和时间结构都包含有情景和参与者
这两个侧面,空间性情景和参与者比较具体和简单,时间性情景和参与
者就是借助空间来塑造的。
c.趋向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汉语由于缺乏形态,不能通过词语内部屈折的方式来表现时体的意
义,其时体意义都是通过词汇的手段来表现的,而这些用于表现时体意

13


义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是从表空间概念的词语(主要是趋向词)虚化而来
的。这种由空间意义引申而来的时体标记如表经历的“过”、表起始的
“起来”、表继续的“下去”等。
马庆株(1997)从主观范畴的角度探讨了趋向词的认知问题,认为
趋向词“来”和“去”表示主观趋向,分别表示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
这种移动方向是以说话人的主观看法为转移的。在此基础上,他又把动
词分为外向动词和内向动词,外向动词中又分为“呼”类和“表达”类,
前者只能带“出来”而很少带“出去”,后者带“出去”要受到一些限
制,只有当表示由主体可以控制的地方移动到主体不能控制的地方时,
才可以带“出去”。文章还从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的角度探讨了“下
来”、“下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
的使用条件。沈家煊(1999)讨论了“上、下”及“来、去”等趋向词
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指出“来”、“去”的不对称是由人的感知过程
决定的,为研究趋向补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有关空间研究的内容是极其丰富,总体上看,空间研究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从语言上进行研究,如对介词、方位词、处所词、存现句
等词类句法上进行解释,还有一类是从认知语义上进行解释,如空间和
时间的关系、空间隐喻、空间的基础性认知域地位。
1.1.2 越南语空间范畴的相关研究
空间与时间是语言学的两大范畴。阮金坦教授(Nguyễn Kim Thản)
(1964)提出越南语的“时位词”(时-时间,位-位置)的术语,表示
空间时间的词被列成一类。阮来(Nguyễn Lai)(1975)的副博士论文
《越语指向词》以及随后(1977, 1980,1981,1985, 1989, 1990,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