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75 trang)

现代汉语体育竞技词语及汉越翻译研究 nghiên cứu thuật ngữ thể thao trong tiếng hán và cách chuyển dịch sang tiếng việt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29 MB, 75 trang )

<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

<small>1 </small>

<small>BỘ CÔNG THƯƠNG </small>

<b><small>TRƯỜNG ĐẠI HỌC CÔNG NGHIỆP HÀ NỘI </small></b>

<b><small>武秋庄 Vũ Thu Trang </small></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4">

<small>3 </small>

<b>声明 </b>

作者签名: 日期:2024/03/06

Lời cam đoan

Tôi xin cam đoan rằng đây là cơng trình nghiên cứu của tơi, có sự hỗ trợ từ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là PGS.TS. Cầm Tú Tài. Các nội dung nghiên cứu và kết quả trong đề tài này là trung thực và chưa từng được ai cơng bố trong bất cứ cơng trình nghiên cứu nào trước đây. Những số liệu trong các bảng biểu phục vụ cho việc phân tích, nhận xét, đánh giá được chính tác giả thu thập từ các nguồn khác nhau có ghi trong phần tài liệu tham khảo.

Nếu phát hiện có bất kỳ sự gian lận nào tơi xin hồn tồn chịu trách nhiệm trước Hội đồng cũng như kết quả luận văn của mình.

2024/03/06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5">

<b>摘 要 </b>

本论文深度探讨现代汉语体育词汇的语言学特征,以及在其汉越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旨在揭示体育领域专业词语的语言差异,以及在语言转换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供翻译策略的研究。

在体育词语领域,专业术语的语言学特征是复杂而丰富的。体育词语的构词法、语义层次、音节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这为翻译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体育领域语言特色的基础,有助于更准确地转化这些专业词语。

然而,在进行汉越翻译时,翻译者会面临一系列挑战。语法结构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特殊词汇的处理,使得体育词语的翻译变得复杂而敏感。这些挑战需要翻译者细致入微地处理,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为解决这些挑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灵活而实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直译、意译、借译和创造等多种途径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通过实例分析,论文展示了如何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使翻译更加贴切、易懂。

总体而言,本论文深入研究了现代汉语体育词汇的语言学特点,并在汉越翻译的语境下提供了有益的翻译策略。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对语言学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为体育领域专业词语的国际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一研究对于推动跨文化理解和交流,促进国际体育合作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

<b>Tóm tắt </b>

Bài luận này tiến hành phân tích chuyên sâu về đặc điểm ngôn ngữ học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6">

<small>5 </small>

chiến lược dịch thuật trong q trình chuyển đổi ngơn ngữ từ tiếng Trung sang tiếng Việt. Mục tiêu của nghiên cứu này là làm sáng tỏ sự khác biệt ngôn ngữ học trong các thuật ngữ chuyên ngành lĩnh vực thể thao, đánh giá những thách thức trong quá trình dịch và đề xuất các giải pháp dịch hiệu quả.

Từ vựng thể thao là một tập hợp các thuật ngữ chuyên ngành với đặc điểm ngôn ngữ học phức tạp và đa dạng. Cấu tạo từ vựng, cấu trúc ngữ nghĩa và cấu trúc âm tiết của các thuật ngữ này đều thể hiện những nét độc đáo riêng biệt. Việc nắm bắt các đặc điểm này đóng vai trò nền tảng giúp người dịch hiểu sâu sắc về ngơn ngữ chun ngành thể thao, từ đó thực hiện chuyển đổi ngơn ngữ một cách chính xác và hiệu quả.

Tuy nhiên, quá trình dịch từ tiếng Trung sang tiếng Việt vấp phải nhiều thách thức. Sự khác biệt về cấu trúc ngữ pháp, sự đa dạng văn hóa và việc xử lý các từ vựng đặc biệt khiến cho việc dịch thuật trở nên phức tạp và đòi hỏi sự tỉ mỉ cao độ. Người dịch cần có khả năng xử lý các yếu tố này một cách linh hoạt để đảm bảo bản dịch vừa chính xác vừa mang tính tự nhiên.

Để giải quyết những thách thức này, luận văn đề xuất một hệ thống các chiến lược và phương pháp dịch linh hoạt và thực tiễn. Các phương pháp dịch như dịch trực tiếp, dịch ý, mượn dịch và sáng tạo sẽ được áp dụng linh hoạt tùy thuộc vào ngữ cảnh cụ thể. Luận văn cũng sẽ phân tích ví dụ minh họa để trình bày cách thức duy trì tính chun mơn trong khi vẫn đảm bảo bản dịch dễ hiểu và phù hợp với ngữ cảnh.

Tóm lại, nghiên cứu này tập trung phân tích sâu sắc đặc điểm ngơn ngữ học của từ vựng thể thao tiếng Trung hiện đại và đề xuất các chiến lược dịch thuật hữu ích cho q trình chuyển đổi ngơn ngữ từ tiếng Trung sang tiếng Việt. Kết quả nghiên cứu khơng chỉ góp phần nâng cao hiểu biết về lĩnh vực ngôn ngữ học, mà còn cung cấp tài liệu tham khảo giá trị cho việc truyền bá và giao tiếp quốc tế các thuật ngữ chuyên ngành trong lĩnh vực thể thao. Nghiên cứu này mang ý nghĩa thiết thực trong việc thúc đẩy sự hiểu biết và giao tiếp văn hóa, cũng như góp phần vào sự phát triển của hợp tác thể thao quốc tế.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7">

引 言

1.选题理由 1.1.选题理由

体育语言术语是语言学中一个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其特殊性体现在其词汇的专业性、领域的广泛性以及在翻译应用中的复杂性。本文选题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体育语言作为一种专业领域的语言,其词汇具有独特性,涉及广泛的专业术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展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范畴。

其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体育语言的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体育语言术语在翻译中的应用,对促进跨文化沟通和语言翻译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最后,体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语言特点直接关系到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深入研究体育语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

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词语也日益丰富和完善。体育术语是体育活动中所使用的专门词语,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它是体育竞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竞技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首要目的在于深入了解体育语言术语的历史演变和特点。通过对体育词汇的研究,我们旨在揭示体育语言的发展脉络、专业术语的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8">

<small>7 </small>

形成过程以及体育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变化。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语言的根源和发展轨迹。

汉语和越南语都是孤立型语言,但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使得体育竞技技术语的汉越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误译、漏译等问题,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为深入探讨体育词语的汉越翻译问题,本文以现代汉语体育词语为研究对象,对汉越体育词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体育词语的特点,并分析了汉越词语翻译面临的挑战。然后,对汉越体育词语翻译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汉越体育词语翻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现代汉语体育词语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汉越体育词语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对汉语体育词语的引申用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汉越体育词语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

对汉越体育词语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为提高汉越体育词语翻译的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2.2.研究意义

深入研究体育语言术语的历史及特点对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这有助于拓展语言学领域对专业领域语言的认知,为语言学理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其次,对体育语言的深入研究可以提升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翻译质量,促进不同语境下的体育信息传播。最后,深入了解体育语言有助于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为跨文化理解和国际体育合作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可以为后续的体育语言术语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实际应用的指导和启示。

3.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对体育词语进行深入探究的焦点。我们将重点关注体育领域的词汇特点、历史演变以及在翻译应用中的表现。通过对这些研究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9">

对象的系统分析,我们旨在揭示体育语言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该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深刻的洞察力。

4.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本论文尽量完成以下的任务:

(1)搜集汉越语的研究资料,大量阅读,了解体育词语的相关研究现状。

(2)从汉语体育词语的语音、词汇、句法、语义、修辞手法等方面深入分析其特点。

(3)对体育词语汉译越进行探讨,指出两者转换中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5.语料与研究方法 5.1.研究语料

为深入探讨体育语言的历史、特点以及翻译应用,我们收集了广泛而具体的研究材料。这些材料涵盖了体育领域的词汇、文献、专业术语字典以及相关的语言学文献。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材料,我们旨在建立起对体育词语的全面认知。

5.2.研究方法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对体育语言深入了解。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我们回顾了体育语言学的研究历史,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运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对体育词汇进行了系统分类和结构分析,包括音节、构词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考察。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育词语在翻译中的应用,我们采用了对比分析法,比较不同翻译方法对体育词汇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我们追求综合性与深入性,以确保对体育词语及其术语的研究具有全面性和可信度。通过这些材料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期待为体育词语的研究提供富有深度的见解和全面的理解。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0">

<small>9 </small>6.论文结构

这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体育词语的历史、特点以及其在翻译应用中的表现。通过精心设计的论文结构,我们将详细研究体育词汇的分布领域、音节特点、构词方法、语义和语用特点,为读者提供对这一特殊语言领域的全面了解。

第一章:探讨中国与越南学者对术语、体育词语的相关研究旨在能够理解研究的动态和整体框架。本章还讨论了跟课题紧密相关的理论问题,以便为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章:体育词语特点研究。本章将深入研究体育词汇。通过对体育词语在不同方面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我们将揭示其分布领域、音节、构词方法、语义和语用的重要特征。此外,我们还将研究泛化词语在体育领域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体育术语的引申用法。

第三章:体育词语汉译越的探讨。本章将集中关注体育词语在汉译越中的相关问题。我们将探讨不同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借译和创造等方法。

通过以上章节的有机连接,我们将全面展示体育词语的复杂性和其在翻译中的多层次应用。最后,我们将提供详尽的参考材料,供读者深入学习和进一步研究。这篇论文的附录也将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持和补充信息,以确保读者对体育语言及其翻译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章

体育术语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1">

1.1. 体育词语研究综述

<b>1.1.1. 在中国的相关研究 </b>

(1)对体育用语的研究

我们把体育用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育术语泛化后进入到一般词汇系统所产生的体育用语;另一部分是一般词汇由于经常在体育项目中使用,而被大家逐渐认同为体育用语。对后一部分体育用语的研究比较多,由于体育用语研究的语料特殊性,需要对大量的报刊进行阅读和整理,因此产生了很多从新闻学的角度来探讨体育新闻写作中的词汇运用问题,如肖奚强的《略论体育新闻的语言特色》(世界汉语教学,1998 年第 1 期)一文中,谈到了在体育报道中,往往会运用大量的军事术语,来渲染激烈的竞争气氛,军事术语中的部分词语已经成为体育用语的一部分,另外,他还谈到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还会运用几个不同的一般词语来表达同一体育术语,使得体育新闻语言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这也是一般词汇进入体育用语的重要来源。还有几篇文章专门探讨了军事术语泛化后被经常运用到体育新闻报道中,从而成为体育用语的现象,如张滨,郑振友的《体育新闻语言中战争隐喻的理据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7 年 1 月),杨菲菲的《体育新闻语言军事化的认知基础》(修辞学习,2005 年第 6 期)和王世群的《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等,他们主要从体育新闻语言军事化特征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指出了隐喻是体育用语生成的重要修辞手段。

(2)对体育术语的研究

在体育术语研究方面,几乎没有文章从整个体育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大多数是就某个具体的运动项目术语开展的研究,其中体操术语和武术术语的研究较为成熟,其他运动项目往往只有寥寥数篇。80 年代的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2">

<small>11 </small>

时候,产生了一批研究体操术语的文章,何桂麟,陈文琦 1981 年发表的《丰富发展我国体操术语的几个问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1 年第 1 期),董静波 1983 年发表的《对体操术语中习惯用语及国、人名术语的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3 年第 1 期),郑木森,梁月宗 1983 年发表的《徒手体操术语初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 年第 2 期),封官声 1984 年发表的《试论体操术语的研究和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 年第 4 期),同年秦淳发表的《体操术语简介》(中国学校体育,1984 年第 6 期),丁真如 1987 年发表的《艺术体操术语》(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7 年第 2 期),叶国梁,张德强 1991 年发表的《体操术语理论新探》(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1 年第 2 期),后来有 10 年没有相关论文发表,直到 2003 年才又有迟振国的《对中国体操术语状况的初步分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问世;他又在 2005 年发表了《我国体操术语发展历史及特点》(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 年第 3 期),文章概述了我国体操术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了“体操术语”的概念,介绍了体操术语的若干特征。 对其他体育项目的研究,大多是从术语的中外互译角度进行研究,如万军林、汤昱的《武术术语的特点及翻译》(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 年第 6 期),通过对武术术语精炼性、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分析,总结出了武术术语翻译的五种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代换法和解释法。李特夫的《武术术语英译论析》(体育学刊,2006 年第 6 期),文章介绍了国内武术术语英译的研究现状,并对武术术语的语言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武术术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的作用。姚雪芹的《武术术语翻译的对策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07 年第 7 期),提出了武术术语翻译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国际化、标准化和双语化,同时还指出了英汉武术术语字典编排应注意的问题。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体育术语研究的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3">

内容,促进了体育语言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为体育术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深,相信中国学者在体育术语研究领域将会有更多突破和创新。

上述研究主要是一般词汇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而体育术语泛化后进入到一般词汇系统的研究却很少,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于体育用语的界定不清晰造成的,由于界定的模糊,就很难明确体育用语的具体内容,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b>1.1.2.在越南的相关研究 </b>

(1)对术语的研究

在越南,最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越南还在使用法语作为授课语言,学者杨广含(Dương Quảng Hàm)在《探讨安南语》(《南风杂志》1919 年第 22 期)一文中已经提到外来术语的问题。他认为越南语不

为在哲学和科学方面汉语的翻译已经比较完美了,而且越南语和汉语是比较近”。武功仪(Vũ Công Nghi)的《安南语穷不穷》(《南风报》1922 年第 59 期)也提出类似的观点。阮应(Nguyễn Ứng)在《化学术语的翻译》(《南风杂志》1920 年第 20 期)一文中也主张借用汉语翻译越南语中的化学术语。但是阮文盛(Nguyễn Văn Thịnh)学者不赞成用汉字翻译。他说:“如果借用汉字翻译,民众习惯后,想改用拉丁文就不方便了。”他主张“借拉丁语、希腊语来音译这些专业术语,就像世界上其他国家借用英语或拉丁语中的专业术语一样。之所以不借用法语中的术语,因为法语也是从英语或希腊语中借来的,我们能追溯到术语的根原是最好的。”

越南学者梨雄进(Lê Hùng Tiến)(1999)(Tính chính xác của ngơn

早地系统阐述了越南法律文本的句式特征和语言特点,有助于加强中国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4">

<small>13 </small>

司法翻译人员在汉越翻译中的文本理解。陈文胜 Trần Văn Thắng(2006)(Sổ tay thuật ngữ pháp luật phổ thông)《常用法律术语手册》收集和详细解释了近 400 个常用的法律术语对越南最新颁布的宪法、刑法、民法、土地法、经济法等法律条文中的常用术语,建立了专业词汇表,为越南法律文本翻译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阮世传 Nguyễn Thế Truyền(2010)(Tính chính xác của ngôn ngữ luật pháp)《论法律语言的准确性》着重强调了法律文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他指出由于法律文本广泛使用汉越词、纯越词,如果不能确保语言的高度准确性,也就不存在主题的明确性,因此必须坚持语言的准确性直接服务于法律概念的明确性,这是法律文本汉越翻译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要求。(Văn phong và ngôn ngữ văn bản

员会国家管理文本的语言与文风》以越南阜乡政府管理条例为例,综合运用统计法、归纳法和类比法对该条例中司法语言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管理条例司法语言的文风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对法律翻译过程中的文本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越南学者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法律文本研究,目前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即专门以越南立法文本汉译为题材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2)对体育用语及术语的研究

越南学者在体育术语研究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一些知名学者如阮氏芳、黎氏明等,通过其研究工作为体育术语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阮氏芳教授以其著作《越南体育术语研究》为代表,系统梳理了越南体育术语的形成、发展和应用情况,深入探讨了越南体育术语的特点与规律,为越南体育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5">

黎氏明教授则在《汉越体育术语翻译研究》一书中,针对汉越两国体育术语的翻译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了跨文化翻译中的挑战与策略,为促进中越体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除此之外,越南学者还通过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涉及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为推动越南体育术语的国际化进程作出了积极努力。

越南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体育术语研究的内容,丰富了跨文化体育交流的语言资源,也为促进越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越南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相信越南学者在体育术语研究领域将会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

纵观国内外文献,国内外论述体育词语翻译的文章和书籍主要集中于欧美体育翻译,而专门研究越南体育术语翻译的相关文献简直还很少。汉越体育词语翻译问题几乎没有被提及,尚末开展系统的研究,所以无论是越南对体育术语的本体研究,还是对越南体育语言的本体研究,都需不断深入和系统化研究。

1.2.相关理论基础

<b>1.2.1.汉、越语构词法 </b>

<b>1.2.1.1.</b> 汉、越语中关于词素、词与词组概说

<i><sub>1</sub></i>

)汉、越语中的词素

各位中国语言学家像黄伯荣、廖序东等人认为,词素又叫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相结合的最小单位。例如,现代汉语中“葡萄”一词的“葡”就没有什么意义,“萄”也跟“蒲”一样没有词汇上的意义,因此“葡萄”不能再分解成更小的单位了。语言学家把“葡”和“萄”叫做两个词素。在汉、越语的词素中有的可以单独成词,例如汉语的“笔”、<small> </small>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6">

<small>15 </small>

“民”、“语”、“日”、“族”、 “们”等和越南语的“lung lay” 中的“lung”、“mạch nha” 中的“nha”、“nghệ nhân” 中的 “nhân”、“xinh xắn”中的 “xắn” 等。根据词素的活动能力,可以分为自由词素、黏着词素和半自由词素三类。但是根据词素的意义又可以分为实词素和虚词素两类。实词素如汉语的“书”、“白”、“吃”、“很”、“好”和越南语的“áo”、“đỏ”、“chơi”、“rất”、“nóng”等。虚词素没有实在意义而只能表达某种语法意义或者某种结构关系,甚至只是某种语气等。例如:汉语的“得”、“们”、“吗”、“而”、“或”等和越南

根据音节数量可以把汉语和越南语的词素分为单音节词素和多音节词素两类而单音节词素数量都占了上风。在现代汉语里,单音节词素大多都与汉字相对应。

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所有的词都是由词素构成的。由一个词素形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素形成的词叫合成词,又叫复合词)。从音节角度看,可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词义角度看,可以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单纯词是在汉、越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单音节的如:天/ trời、江/sơng、水/nước、田/ruộng、马/ngựa 等。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例如: 崎岖/gồ ghề、橄榄/ơ lưu、蝴蝶/ bươm bướm、咖啡/cà phê、扑通/đập mạnh、姥姥/bà。单纯词整个词只能

汉、越语的合成词:

<small> </small>

<small>2 李宝嘉、唐志超(200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small>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7">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由词根和词根合成的叫复合词,如:朋友/bạn bè、火车/tàu hỏa、立正/nghiêm、照相机/máy ảnh;由词根加词缀 合成的叫 派生词, 如: 桌子 /bàn、花儿/hoa、木头/khúc gỗ、阿姨/dì。

一般说,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其中,词的音是词的外在形式,而词义是词的内在内容,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词的意义又可以分为概念义和附属义。概念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形成的意义。例如:“帅”和“英俊”的概念义都是指“外貌具有吸引力的男子”。“骄傲”和“自满”的概念义都是“过分自信而产生看不起别人的态度”。附属义是指词在表示客观对象的同时,带有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义三种。语体色彩包括书面语、口语和通用语三种。例如:“母亲”和“妈妈”的概念义都是“生出‘我’来的女人”,其中,“母亲”带有书面语色彩而“妈妈”带有口语色彩。“吝啬”的语体色彩是书面语的,“小气”的语体色彩却是口语的,两者都带有贬义色彩。“自豪”是褒义词和“自满”、“傲慢”都是贬义词等。

按照黄伯荣、廖序东(2003)编著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现代汉

的上古时期,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词的书写符号所体现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的单音节多义词最初的意义。如:“我”本义为兵器的一种,后逐渐引申为第一人称代词。 本义是词的本来的意义。

关于词的基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这个意义应该是常用的、最基本的;二是这个意义在意义生成的序列中世代应该尽可能早,其他意义是从它派生出来的,以便尽可能把整个意义结构串联起来。

从产生和发展过程而言,词就有词的本义和派生义。黄伯荣、廖序东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现代汉语》中认为,所谓词的“本义”是指文献所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这就是说,本义是有史以来的上古时期,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词的书写符号所体现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的单

<small> </small>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8">

<small>17 </small>

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都是通过人们的思维联想而从本义产生出更多的与本义有关的意义。引申义又可以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两小类。其中,直接引申义是指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是指从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词组又叫短句、短语。词组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大类。固定词组指的是结构比较固定的惯用的词组。固定词组的结构具有固定性,构成固定词组的词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变动。固定词组的意义具有整体性,组成固定词组的各词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个别解释。根据词组包含词语的多寡可以把它分为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两大类。简单词组的内部结构只有两个词按照一种语法结构关系组合而成,但是复杂词组的内部结构是由多个词组合而成,并且词与词的结构层次和语法关系都比较复杂。

对于词组的分类,可以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其结果是有词组的结构类型和词组的功能类型两种。从结构上划分词组,人们往往根据词组的内部两个词的语法结构关系来划分。越南语的词组分类情况也如此。

<b>1.2.1.2. 汉越接触与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简介 </b>

语词汇系统中大约有 60% 多是汉语借词。其中分为古汉越词、汉越词和越化汉越词三类。进入了越南语以后,汉语借词受越南语词汇规律的支配。其中有的是全盘借用,其词类、词义、用法都不变,比如“风俗习惯”(phong tục tập quán)、“附录”(phụ lục)、“国家”(quốc gia);有的

<small> </small>

<small>4</small><i><small> Nguyễn Tài Cẩn (2001), Nguồn gốc và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cách đọc Hán Việt, Nxb ĐHQG HN </small></i>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1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19">

在词类上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特色”、“兴趣”、“心得”都是名词,但是越南语的“đặc sắc”、“hứng thú”、“tâm đắc” 却不是名词而变成了形容词和心理活动动词;有的词序发生了变化,比如,汉语的

đáp”;也有的意思完全变了,比如,汉语的“仔细”和越南语的“ tử tế”。特别是越南人在现有的汉语词汇基础上创造出由汉语词素构成的而汉语原先没有的合成词,诸如“phóng viên”、“niên khóa”等,不断丰富越南语的词汇系统。

汉越词丰富了越南语的词汇。因为汉越词的构词能力强,灵活性高,所以越南语不但直接借用汉语词而且还促进汉语词素不断去造新词,使其能产更强。这些既是给越南汉语学习者带来便利,又是带来麻烦事。就餐具这一方面而言,越南语也从汉语借来了“bát”(钵)、“bàn (cỗ bàn)”(盘)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一般用“碗”而不用“钵”,而越南语从古汉语借来的是“bát”(钵)而不借用“碗”。

<b>1.2.2. 术语的界定 1.2.2.1. 什么是术语? </b>

首先,关于术语这个概念的界定,很多辞书、词典都曾经给术语下过定义,一些专门从事术语研究的专家学者也都给出了各自的观点,下面将比较权威的一些对什么是“术语”的界定列举如下:

(1)《 中国 大百 科全书 》中 指出 术语 是“各 门学 科中 的专门 用语。”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专业性、科学性、单义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指出根据术语的使用范围,分为纯术语、一般术语和准术语。

(2)《 现代 汉语 词典》 中指 出术 语就 是“某 门学 科中 的专门 用语。”

(3)《汉语大词典》中指出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用以表示严格规定的意义的专门用语。”

(4)《辞海》中指出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每一术语都有严格规定的意义。”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0">

<small>19 </small>

(5)冯志伟的《现代术语学引论》中指出“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叫做术语。”并总结出了术语选择的八条原则。

(6)全如碱在论文《诊断性检验的术语规范化》中指出“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属于专门语言,而规范的术语常常要经过业界权威机构审定通过,在专业范围内仅具单义。”

(7)在《陈原语言学论著》第二卷中谈到“术语是在某一专门学科表示一个专门概念的单词或词组。”

(8)冯天瑜在百家讲坛《中国近代术语的形成》中,谈到术语指各门学科的专门用语,基本上都是名词,所含概念与某学科和某专门领域的整个概念系统相联系,并受其限制。

上述术语的各种界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辞典性质的面对普通人群的较通俗的解释,认为术语就是专门用语;另一类是语言研究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更科学、细致的解释,认为术语是表达专门概念的词或词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都认为术语应该是一种专业性很强,只在专业领域中使用的词语。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曾将术语根据适用范围,分为纯术语、一般术语和准术语,我们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这种细分有助于我们对术语的理解。纯术语我们认为应该指那些专业性很强,仅在特定领域内部使用,不为领域外人们所熟知的术语;一般术语的专业性次之;而准术语则是那种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和一般词汇相融合的术语。以体育术语为例,其中“叠兵”、“童非移位”、“耘手”、“裸绞”、“预蹲”等,我们认为它们就是纯术语,类似“球棒”、“蛙泳”、“难度系数”、“赛艇”等,为一般人所熟知的词语就是一般术语,而“跑道”、“开局”、“反攻”、“评分”、“舵手”等就是准术语。

<b>1.2.2.2. 术语的定义 </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1">

不同的研究者对术语定义和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术语研究者不同、工具书不同,术语的定义也多种多样。笔者分别国内外术语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关于术语的定义。

一个定义中去的效果。”这是从术语学角度给出的定义,维斯特的这一术语定义直接影响了 ISO 国际标准的术语定义,揭春雨明确指出“它是ISO 国际标准关于”术语定义的来源。

体。”这定义将术语等同于索绪尔所定义的语言符号,这是能适用于所有的定义,并未能指出术语的特点。

冯志伟在《现代术语学引论》中对术语的定义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叫做术语。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

全如瑊在《术语的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术语理论-认识科学与信息科学下》中认为“术语无非在专业领域中用于指称专业概念的语言符号。”这一定义与冯志伟的定义一样,都从语言的符号系统来说的,它指出了术语的专业性。

刘青在《关于科技术语定义的基本问题》中给术语下的定义是:“术语是在每一特定专业领域内表达一个特定科学概念的词语形式。”这一术语定语指出了术语的专业领域。

在越南,很多语言学者也表述不同的术语概念。杜友州在《越语教程》(教育出版社 1962)中指出“术语只是表示科学的概念,而且还命名特定的科学现象和事物。术语是用于某个科研,某个职业,某个技术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2">

<small>21 </small>

领域的专门词汇。”阮文修在《语言学概念》(教育出版社 1968 年)中认为:“术语是词或者词组,它们是使用在科学、技术、政治、外交、艺术等领域,有特别意义的一些概念和事物名字。”在 1968 年他又提出“术语是每个科技部门、生产部门、文化部门的专业固定词和词组。”1983 年黄文横有提出“术语是在科学概念的系统里表示确定性的概念。术语是一些词语用于表示一个特定的概念,术语特定科学领域内的概念系统。各个行业的术语系统聚成语言属于系统。”阮善甲在《越南语词汇》(高中与大学出版社,1978 年)中和《越南词汇学》(教育出版社,1985 年)中以及 1998 年的修订版中,提出“术语是语言词汇的一部分。它包括一些词和固定词组,是人类对一些专门领域的对象与概念的准确命名。”

术语究竟有多少定义?为什么给术语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如此困难?郑述谱先生在《关于术语及术语学》一文中指出:“研究任何一个学科,先弄清楚它的基本概念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越是基本概念,往往越难给它下定义。通过这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常常反映出专家们的不同理解、不同观点、甚至不同学派的重大分歧。”“术语”就是这样的基本概念。随着术语研究的不断发展,术语的定义也会不断得到完善。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以郑述普先生给术语下的定义:“术语是指称专业知识领域的概念的词或词组”为标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明确的定义,同时明确了术语的类型是词和词组。

<b>1.2.2.3. 术语特点 </b>

关于术语的特点以及术语所要具备的标准,2013 年,阮德存教授发表了《在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结构语言学若干问题》。文章在总结学界对术语的看法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解释了关于术语的标准。他肯定,术语所要具备的标准包括:准确性、语义单一性、简洁性、结构严谨、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3">

系统性、国际性。这些已经达成了共识。除此之外,有的学者还提出术语要有民族性和大众性。

<b>1.2.3. 什么是体育用语? </b>

因为用语包含专门用语和一般用语两大部分,所以体育用语一样包含体育专门用语和体育一般用语。由于专门用语很大一部分是跟术语重合的,因此体育用语的实际构成就是一部分来自于体育术语的体育专门用语,另一部分就是经常在体育界使用的体育一般用语。体育专门用语就是指那些体育术语中的纯术语和一般术语,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下面将对体育一般用语进行阐述。

体育一般用语是指那些经常在体育界使用,并被逐渐的固定下来,用来表示体育界特定的含义的一般性词语。体育一般用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体育术语被经常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从而逐渐的融入到一般词汇中,并与一般词汇相结合,产生了一些新含义和新用法,“这些术语虽然属于专门知识的范围,但随着科学的普及,术语就变成全民语言内的东西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擦边球”一词,本人于 2008 年 11 月份用百度搜索引擎,共搜索到了 127 万个与之相关的网页,可见它的使用量很大,已经进入到了一般词汇系统。究其根源,“擦边球”一词其实是体育术语“擦棒球”与“擦边”二者的混合体,正是由于体育术语在融入日常生活的时候,为了使用的方便而产生了一些变化。另一方面是一般词汇在体育领域长期使用后含义被固定下来,充当体育术语的角色在体育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词语。例如“梦之队”一词,狭义上通常是指那支在 1992 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上最终夺得金牌的美国男子篮球队,广义上则是指 1992 之后,代表美国征战世界篮球锦标赛,以及奥运会的历届美国男子篮球队,后来“梦之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表示实力很强大的队伍,广泛运用在除篮球以外的体育项目中。北京奥运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4">

<small>23 </small>

会期间,中国跳水队、中国乒乓球队、阿根廷男子足球队等等都被习惯的冠以“梦之队”之称。

由于体育用语中的体育专门用语就包含在体育术语中,而另一部分体育一般用语则来自于一般词汇系统,一方面对一般词汇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本文就不再作过多的陈述;另一方面,由于该部分内容的开放性强、时效性强,因此很难对该部分的内容做出具体的统计。所以,本文的研究重点将放在体育词汇中的体育术语研究上,体育用语仅作为参考辅助,将不再进行专门的论述。

体育词语的理论基础是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学科体系、语言学理论和文化语境。以下是体育词汇的理论基础的一些方面:

(1)语言学理论

在研究体育词语时,语言学理论提供了理解其形成、演变和使用的基础。语言学家关注的语言层面、语音学、语法学等理论,都对体育词汇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例如,构词学、语义学和语音学的理论可以帮助解析体育词语的形成机制以及在语境中的合适运用。

(2)专业领域研究

体育词语的理论基础还涉及对体育领域的专业研究。体育学、运动科学、体育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的体育词汇理解,揭示了这些词汇与运动、训练、比赛等体育活动的密切联系。

(3)文化语境

体育词语不仅在语言层面有其理论基础,还在文化语境中扎根。文化研究和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体育词汇如何反映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这包括体育活动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体育词汇的文化象征意义等方面。

<b>1.2.4.</b><small> 体育术语的的界定 </small>

<b>1.2.4.1.</b><small> 体育术语的定义 </small>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5">

由上文可以看出,对于术语的定义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在此,我们不妨借鉴冯志伟(2012)给术语下的定义来对体育术语进行界定,他认为“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体育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叫做体育术语。”这个定义回归到了语言的本源,挖掘出了术语的本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因此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也都是一个符号系统,体育术语作为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是由各种各样的符号所组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体育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体育领域概念的约定性符号”。

通过理论基础的综合运用,我们能够更全面、多维度地认知体育词汇,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语境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这也为体育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b>1.2.4.2. 体育科技是什么? </b>

通过理论基础的综合运用,我们能够更全面、多维度地认知体育词汇,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语境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这也为体育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科技语是指在体育领域中涉及到科学、技术和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和术语体系。它是体育科学、运动工程和运动技术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装备的研发、运动训练的改进以及竞技成绩的提升都起着关键作用。在界定体育科技语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科技语的范围涵盖了众多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科技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装备、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这些领域涉及到了材料科学、力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体育科技语的界定需要考虑到这些不同领域的术语和专业性词汇。

其次,体育科技语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它通常涉及到一些专业设备、工具、技术和方法,对读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在界定体育科技语时,需要考虑到它们在体育科技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以及它们与其他领域术语的区别和联系。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6">

<small>25 </small>

此外,体育科技语的界定还需要考虑到其在实际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情况。这些术语通常是由体育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练等专业人士共同确定和使用的,它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表达体育科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体育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科技语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更新。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带来了大量新的术语和专业性词汇,这些都需要纳入到体育科技语的界定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体育科技语是体育领域中与科学、技术和工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术语体系,它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专门性,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在界定体育科技语时,需要考虑到其涉及的领域、专业性、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其准确、全面地反映体育科技领域的特点和要求。

<b>1.2.5.翻译理论 </b>

总的来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

关于翻译的标准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衡量译文的优劣。现代人已经把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六个字:“忠实、正确、流畅”。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风格。正确指的是把原文的语言内容、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不得有任何歪曲、遗漏、增减地表达出来。流畅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逻辑清楚。

<small> </small>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7">

关于翻译的原则,也有多种说法。在 1790 年,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伦敦发表了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翻译理论专著”的《论翻译的原则》的重要论文,其中提出来翻译的三大原则:

1. 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 译文与原文同样流畅

翻译时,译者要根据以上的三大原则,审视自己的译文是否符合,同时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

关于翻译的技巧,英国现代作家 Hilare Billoc 曾经在《论翻译》的讲演里对翻译表示过他的权威意见“翻译著作是原文精神实质的体现,精神实质比表达此精神实质的语言技巧更加重要”。翻译技巧不是从翻译家的头脑里主观产生的,而是长期间翻译实践经验的客观总结,因此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大概有下面几翻译技巧:减词、增词、转换、倒置、折句和合并、重复等。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8</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8">

<small>27 </small>

小 结

第一章集中讨论中国与越南学者对体育词语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对体育术语的研究情况,从中探讨中国与越南学者对术语、体育词语的相关研究旨在能够理解研究的动态和整体框架。本章还讨论了跟课题紧密相关的汉、越语构词法、术语特点及翻译理论等问题,以便为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章

汉语体育语词语的特点研究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29</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29">

2.1. 分布领域的特点

在研究体育语词语的特点时,首先要关注的是这些词汇在不同领域的分布特点。体育词汇的使用并不仅限于体育活动本身,它在多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分布领域的一些特点:

体育赛事报道

体育法规与规则在体育赛事报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规定不仅影响着比赛的进行,也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准确性和质量。体育赛事报道是体育界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对比赛结果的简单记录,更是对运动员表现和背后故事的生动描述。

在体育报道中,体育词汇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词汇涵盖了比赛的各个方面,包括运动项目的名称、比赛规则、技术术语以及对运动员表现的描述等。准确地运用体育词汇是确保报道质量的基础,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传达比赛的实况和精彩瞬间。

体育报道要求语言表达生动、准确,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体育记者需要对体育法规和规则有着深入的了解。只有在了解了比赛的规则和相关术语后,记者才能够准确地描述比赛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出现误导性的报道。

除了传达比赛的结果和过程,体育报道还承载着对运动员表现的评价和赞美。在这个过程中,体育词汇的运用显得尤为关键。适当地运用专业术语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展现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竞技风采,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总的来说,体育法规与规则在体育赛事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体育词汇则是报道的灵魂。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不仅能够提高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也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关注,促进体育赛事报道的良性发展。

体育评论与解说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0</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0">

<small>29 </small>

体育评论与解说是体育赛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体育词汇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评论和解说过程中,评论员和解说员需要运用丰富的体育词汇来描述比赛的进行、战术策略以及运动员的表现。

体育词汇在评论与解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评论员和解说员需要通过专业术语来准确描述比赛的各个环节,包括比赛规则、运动技术、战术部署等。他们的深刻见解和专业分析需要借助体育词汇来进行有效表达,从而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比赛的过程和精彩之处。

体育评论与解说需要具备专业性和技术性,而体育词汇的准确运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评论员和解说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术语,并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到评论和解说中,以确保其表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总之,体育评论与解说离不开对体育词汇的运用。评论员和解说员通过专业术语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的体育赛事,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比赛的内涵和精华。

体育法规与规则

体育法规与规则是体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规定包含了各种体育竞技中的方方面面,从比赛规则到运动员行为准则,再到裁判员的职责等,涵盖了体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了解和遵守这些法规对于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首先,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只有在遵循统一的规则下,比赛才能够在公正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不公平竞争的出现。其次,这些法规和规则保障了运动员的权益和安全。规定了比赛中允许的行为和禁止的行为,以及对于运动员的保护措施,确保了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对于教练员和裁判员来说,了解和应用这些规定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和正确裁判。综上所述,体育法规和规则的存在和执行对于体育竞技活动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1</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1">

体育文化与传媒

体育文化和传媒是广泛使用体育词汇的领域之一。这包括体育文学、电影、广告等,体育词汇在这些文化创作中扮演着丰富表达和情感传递的角色。

通过深入分析体育词汇在以上领域的特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框架。

2.2. 音节特点

体育词语的音节特点对于理解其发音、拼写和在语境中的运用至关重要。以下是体育词语音节特点的一些方面:

专业术语的复杂音节结构

许多体育词汇是专业术语,其音节结构相对较复杂。这主要体现在多音节的构词方式上,例如“比赛规则”(bǐ sài guī zé)和“运动员表现”(yùn dòng yuán biǎo xiàn)等。这使得体育专业术语在发音时需要特别的语音技巧。

强调音节的重要性

在体育解说和评论中,强调音节的运用较为常见。通过对某一音节的重复或加强,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对比赛情况、运动员动作或事件发展的强调和激情。

缩略词与简化发音

为了方便口语表达和记忆,体育领域常使用缩略词,这些缩略词通常 具 有 相 对 简 化 的 音 节 结 构 。 例 如 , “ NBA”(国 家篮球协 会)和“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这些缩略词在口语中更为流行,减轻了发音的复杂性。

通过对体育词汇音节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口语交流、解说报道以及其他语言运用场景中的特殊表达方式。这也有助于语言学研究者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体育语言术语。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2</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2">

<small>31 </small>2.3. 构词方法的特点

体育词汇的构词方法是其形成和派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反映了体育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独特性。以下是体育词语构词方法的一些特点:

合成法的广泛运用

体育词汇中常常采用合成法,通过将不同的词汇组合形成新的体育术语。例如,“比赛规则”(bǐ sài guī zé)就是通过合成法构成的,它由“比赛”和“规则”两个词组合而成,强调了在体育比赛中的规范性和约定。

<b> 借词与翻译创造 </b>

随着国际体育交流的增加,体育领域常常会借用外来词汇或进行翻译创造。例如,“篮球”(lánqiú)这个词就是从英语中借用并翻译而来的,展示了语言间的文化交流和借鉴。

缩略词的常见使用

体育领域中常使用缩略词,通过缩短词汇表达的长度,提高语言的简洁性。例如,“ASIAD”(亚运会)和“AFC”(亚足联)就是通过缩略词来代表组织或联盟名称的常见例子。

通过分析体育词汇的构词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的形成过程,揭示体育语言的创新性和发展趋势,为体育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深刻的洞察。

2.4. 语义的特点

体育词汇的语义特点涉及到这些词汇在语言中所携带的具体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引申意义。以下是体育词语语义特点的一些方面:

<b> 具体性与特定运动相关性 </b>

体育词汇通常是具体而特定的,与某种特定的运动或比赛相关联。例如,“进球”一词常常用于描述足球或篮球比赛中的得分动作,指的是球员将球成功投入对方球门的行为。这个词汇的含义非常具体,因为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3</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3">

它与特定的运动场景直接相关。类似地,其他体育词汇如“抢断”、“扣篮”、“接力”等也都具有明确的运动背景和含义。这种具体性使得体育词汇在交流和描述体育活动时非常准确和清晰,因为它们直接指向了特定的运动动作或比赛情境。因此,了解这些体育词汇对于体育爱好者、运动员和解说员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体育活动的细节和精彩之处。

<b> 象征性与比喻性 </b>

体育词汇中的一些词语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性,其含义超出了字面上的解释。比如,“领先”一词不仅仅表示在比分上处于优势地位,还可以比喻为在竞争中占据了领先的位置。这种使用方式使得这些词汇不仅仅局限于描述比赛的实际情况,还能够涵盖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的象征性和比喻性赋予了体育词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使其在语言中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b> 动作和状态的区分 </b>

在体育领域中,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运动员动作或状态的工具,它们更是一种精细的表达方式,常常区分描述动作和状态的词汇。举例来说,“奔跑”这个词突出了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的具体动作,强调了以较快的速度移动的行为。而另一方面,“优势”这个词更多地描述了一种状态,指的是在某一方面相对于其他人或团队具有的优越性。这种区分赋予了体育词汇更加丰富和准确的表达功能。因此,在体育报道、评论以及教学中,正确使用这些词汇不仅有助于准确传达信息,还能够更生动地描绘出运动员的表现和比赛的情况。

<b> 比赛情境的反映 </b>

体育词汇的语义还与比赛的情境紧密相连。例如,“决胜时刻”(j shèng shí mị)强调比赛中关键的决定性时刻,其语义反映了比赛紧张激烈的氛围。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4</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4">

<small>33 </small>

通过对体育词汇语义特点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词汇在语言中的角色和体育活动中的实际运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5. 语用的特点

体育词汇的语义特点涉及到这些词汇在语言中所携带的具体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引申意义。以下是体育词语语义特点的一些方面:

<b> 具体性与特定运动相关性 </b>

体育领域中的词汇往往具有明确而具体的含义,与特定的运动、比赛或动作密切相关。举例而言,“进球”(jìn qiú)是一个典型的体育词汇,它在足球或篮球比赛中被广泛使用。在足球比赛中,当一名球员将球射入对方球门时,我们就说他“进球”了。同样地,在篮球比赛中,当球员成功投篮并将球投入对方的篮筐时,也可以称为“进球”。这个词汇的含义非常具体,它直接指代着某种特定的动作,即将球投入对方的得分区域。

这种具体性和特定运动相关性使得体育词汇在交流和理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词汇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动作和比赛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此外,体育词汇的具体性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赛规则和战术要求,提高竞技水平。

<b> 象征性与比喻性 </b>

一些体育词汇在语义上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性,超越了其字面含义。例如,“领先”(lǐng xiān)不仅指在比分上处于优势位置,还可引申为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5</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5">

<b> 动作和状态的区分 </b>

在体育词汇中,常常会区分描述运动员动作和状态的词汇。例如,“奔跑”(bēn pǎo)强调运动员的动作,而“优势”(yōu shì)则更倾向于描述状态,表示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2.6. 体育词语泛化的使用情况

泛化词语指的是原本具有特定领域含义的词汇,在语言使用中逐渐演变为更广泛通用的词汇。在体育语境中,泛化词语的使用情况体现了体育词汇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渗透。以下是泛化词语在体育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的一些方面:

体育术语的社会泛化

一些原本是体育术语的词汇在社会语境中逐渐泛化为更广义的词汇。例如,“挑战”(tiǎo zhàn)原本是体育比赛中对手之间的竞争行为,但在日常用语中,它也可以表示面对困难或问题时的应对过程,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b> 体育文化的影响 </b>

体育词语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逐渐渗透到日常用语中。一些描述体育比赛中情感激烈、激动人心的词汇,如“逆袭”(nì xí)和“胜利”(shèng lì),在非体育领域也被用来形容生活、事业等方面的成功和战胜困难。

<b> 形成新的文化象征 </b>

一些体育词汇在泛化过程中成为文化象征,代表着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例如,“团队合作”(tn d hé z)在体育中强调协同努力,而在工作或教育领域中,也常被用来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b> 语境间的转化 </b>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6</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6">

<small>35 </small>

体育词语在不同语境间发生转化,从专业领域演变为通用语境。这种转化反映了体育文化在社会中的深远影响,也使得体育词汇成为连接不同领域的纽带。

通过分析泛化词语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体育词汇在社会语境中的演变过程,以及体育文化对于语言和文化的普遍影响。这也有助于体育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

2.7. 一些体育词语引申用法

体育词汇在语言中的引申用法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语言现象。这些词汇不仅在体育领域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还在非体育语境中以引申用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体育词汇在非体育领域中的多重用法,并借此实现以下目标:

首先,我们旨在拓展人们对体育词汇多义性和多重用法的认知。通过研究这些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应用,我们将帮助个体更灵活地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运用技巧。

其次,体育词汇引申用法经常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人们对竞争、合作和胜利的理解。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揭示文化隐喻,深入探讨这些用法如何反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此外,我们鼓励跨学科研究,将语言学家、文化研究学者、教育专家和翻译研究者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体育词汇引申用法的影响。这将有助于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合作,促进对这一语言现象的更全面理解。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对语言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理解体育词汇的多重应用对于语言教育具有实际价值,有助于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div><span class="text_page_counter">Trang 37</span><div class="page_container" data-page="37">

最后,通过深入研究体育词汇引申用法,我们旨在促进跨文化交流。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用法,我们可以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提高文化敏感度,促进更好的跨文化理解和合作。

本研究旨在揭示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影响,以促进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理解。这个研究领域对于推动语言学、文化研究、语言教育和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b>2.7.1.体育词语引申特点与分类 (1)体育词语引申特点 </b>

<i><b>+</b></i>

引申现象

“引申”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指的是将一个词语或短语从其字面意义扩展到更广泛的或抽象的含义,通常是通过类比或隐喻的方式。在引申中,原词汇保留了其字面意义,但同时获得了新的层面或含义,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语境或传达更多的信息。

引申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使语言更具表达力,可以用来形容抽象概念、情感、想法或复杂的情况。例如,将“铁砧”(anvil)这个词引申为指代坚硬的东西,或将“明亮”(bright)引申为表示聪明或智慧。这种引申的过程允许语言更富有创意,并丰富了词汇的多样性。

在文学、修辞学和日常交流中,引申经常用来打比方、制造隐喻或比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i><b>+</b></i>

体育词语引申特点

体育词语的引申特点体现了其在语言中的独特性。这些特点包括其生动的动作性,使其在引申时能够栩栩如生地传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此外,这些词汇通常具有多重含义,既可描述具体的运动动作,也可引申为抽象的概念,因此在不同上下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常常涉及到竞争、成功和失败,可用来描述在不同领域中的竞争和胜利。此外,一些体育词语涉及到团队合作和协作,因此在引申时可用来描述团队工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