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92 trang)

NGHIÊN cứu ẩn dụ CHUYỂN đổi cảm GIÁC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21 MB, 92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吴垂玲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研究
NGHIÊN CỨU ẨN DỤ CHUYỂN ĐỔI CẢM GIÁC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专业代码

汉语言
:60.22.10


2014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NGÔ THÙY LINH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研究
NGHIÊN CỨU ẨN DỤ CHUYỂN ĐỔI CẢM GIÁC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Mã số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Ngôn ngữ Hán
: 60.22.10
: GS.TS Nguyễn Văn Khang

HÀ NỘI - 2014


论文原创声明

本人声明,这份硕士论文,题为“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研究”是本人自己
在收集资料、考察分析整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论文中的理论依据和考
察数据以及分析得来的结果都是真实可靠的。论文撰写完毕除了自身的努
力以外,还要靠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与帮助,同时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
本人保证,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以外,没有照抄任何人已经发表
过的研究论著。
特此声明
作者:吴垂玲
2014 年 5 月 于河内

导师签字

研究生签字

i



GS.TS Nguyễn Văn Khang

Ngô Thùy Linh

致谢辞

在进行这份硕士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本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河内
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语言文化系各位老师尤其是论文
指导老师阮文康教授的热情指导与帮助。
值此本论文撰写完毕之际,我谨向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研
究生院和中国语言文化系各位老师尤其是论文指导阮文康教授 表示由衷
的谢意。
此外,我谨向我家庭、同事们、朋友们在我学习、收集资料及考
察的过程中,一直提供热情的帮助并不断地支持、鼓励。

作者
吴垂玲

ii


摘要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通感隐喻。通感隐喻是
运用有关某种感官印象的词语来描写其它感官印象的隐喻。通感隐喻的对
象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本研究通过对现代汉语通感隐喻进行搜集和分析,研究某一感觉及
其它感觉之间的搭配关系、迁移方向及规律, 并考察中国文学作品的越南
语译版,指出汉越通感隐喻的共有规律及各自特点,从而对汉越翻译工作
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是汉语语言学家和哲学家 Lakoff 和

Johnson 所提出的哲学及隐喻理论。论文所采用的汉语语料主要来自一些中
国当代文学作品及其越南语译文,还有一小部分语料来自日常语言中的通
感隐喻。

iii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有以下几个创新:对汉语通感
隐喻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越南语译文进行考察及对
比分析,希望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对语言学研究工作、汉越互译工作以
及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通感隐喻、五官感觉词

目录

前言 ....................................................................................................................................... 1
1. 选题理由 .......................................................................................................................... 1
2. 研究目的 .......................................................................................................................... 2
3. 研究任务 .......................................................................................................................... 3
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3
5. 研究方法 ......................................................................................................................... 3
6. 语料来源 .......................................................................................................................... 4
7. 论文结构 .......................................................................................................................... 4
第一章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 ............................................................................................... 4
1.1 研究状况述评 .............................................................................................................. 4

iv


1.1.1 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 4

1.1.2 在西方的研究情况 .............................................................................................. 7
1.1.3 在越南的研究情况 ............................................................................................... 7
1.2 现代汉语隐喻相关理论 ............................................................................................. 9
1.2.1 隐喻的定义 .......................................................................................................... 9
1.2.2 隐喻的分类 ........................................................................................................ 11
1.2.3 隐喻的特点 ........................................................................................................ 12
1.2.4 隐喻的本质 ......................................................................................................... 13
1.2.5 隐喻中的语义冲突 ............................................................................................. 18
1.3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相关理论 .................................................................................... 20
1.3.1 通感隐喻的定义 ................................................................................................. 20
1.3.2 通感隐喻产生的基础 ........................................................................................ 22
1.3.3 通感隐喻的分类 ................................................................................................ 23
1.3.4 通感隐喻的功能 ................................................................................................ 25
1.3.5 通感隐喻的特点 ............................................................................................... 26
1.3.6 通感隐喻和比喻的区别 .................................................................................... 28
小结 ..................................................................................................................................... 29
第二章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特征 ..................................................................................... 31
2.1 现代汉语的基本感觉词 .......................................................................................... 31
2.1.1 现代汉语的基本视觉词 ..................................................................................... 31
2.1.2 现代汉语的基本听觉词 ..................................................................................... 32
2.1.3 现代汉语的基本嗅觉词 ..................................................................................... 33
2.1.4 现代汉语的基本味觉词 ..................................................................................... 33
2.1.5 现代汉语的基本触觉词 ..................................................................................... 34
2.2 对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相关考察 ........................................................................... 35

v


2.2.1 考察的具体结
果………………………………………………………………….29

2.2.2 考察结果分析 ..................................................................................................... 40
小结 ..................................................................................................................................... 58
第三章

通感隐喻的汉越译方法问题 ........................................................................... 59

3.1. 汉越互译的相关理论依据 ...................................................................................... 59
3.1.2.汉越互译的标准及原则 .................................................................................... 60
3.1.3. 隐喻冲突与翻译 ............................................................................................... 61
3.2 对现代汉语的通感隐喻的越译考察 ...................................................................... 63
3.2.1 考察对象、目的及方法 ..................................................................................... 63
3.2.2 考察结果 ............................................................................................................. 63
3.2.3 考察结果分析 ..................................................................................................... 64
3.2.4 对通感隐喻的汉越译的几点思考 ..................................................................... 73
结语 ..................................................................................................................................... 79
参考文献 ............................................................................................................................. 81

vi


前言
1.选题理由
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使用者不断地
去创新、润色,使其日新月异、满足言语交际的要求。隐喻作为语言表
达中极其重要的修辞手段。隐喻的运用表示着使用者的语言文化修养程
度。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通感隐喻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与日常语言中。
该术语来自希腊语 意思是用人体的视、听、嗅、味、触五大感官之一的
某种感官印象的词语去描述另一种感官印象,以达到独特的审美效果。
作为宇宙的中心,人们一直在探索万物世界,包括自己本身,从而
发现事物的生存、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思维联想,将周围万物联系起

来,使其不断地发挥相互作用。这种联想抽象化地反映在语言里,生动
地反映了每一个民族的认知特点。隐喻也随着这一语言的使用过程出现,
增添了语言表达的奇妙,提高表达的效果。代表着东方文化的中国人认
为,世界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与万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地、人合一。
就人体的五官也是互通的。这种看法映射在汉语的通感隐喻中,成为汉
语表达的一大特色。
王牧群教授曾经说过:“这种感知互相联通的现象为通感。反应在语
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隐喻,或称联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1


常听到: “这个颜色好暖”、“她的歌声好甜”、“这瓜味道很香甜”等。这里
我们用视觉感受到颜色的暖冷,用听觉感受到歌声的甜味,用味觉感受
到水果的香味。我们并不是真的触到颜色的暖冷、尝到歌声的甜味但能
领会其所表达的意义。
通感隐喻是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还能够给听者带来一种新鲜的感觉。该修辞手法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
式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越南汉语学习者有时候感到大惑不解, 从而造
成汉越翻译的错误。若能深入研究这一通感隐喻现象,阐明其特点,学习
者不但进一步把握汉语言的本质,从而提高汉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而
且还能够从中了解到汉民族的思维联想特征,加强自己对汉名族语言文化
的了解。
因上述理由,本人拟定选择“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研究”作为硕士论文研
究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加深自己对这一独特的语言的了解,有助于越南
汉语学习与研究工作。

2.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弄清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特点及类型,阐明通感
隐喻对语言运用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出通感隐喻的


2


汉译越方法。希望论文撰写完毕能够作为越南汉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
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3.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论文需要实现下面三项任务:
第一:对隐喻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综述;
第二:对所选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通感隐喻现象考察,经分析,阐
明其特点;
第三:对通感隐喻现象汉译越现状进行实际考察与分析,从而提出
通感隐喻的汉译越方法的一些建议。

4.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通感隐喻,本论文对通感隐喻的界定
是:出现在所选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隐喻现象。研究范围主要在弄清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特征和规律,通过汉、越两种语言中表达形式的对比,
指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5.研究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的任务,本论文使用下列的研究方法:
( )统计法,用以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隐喻现象进行详细的统计;
( )分析法,用以对这一通感隐喻进行语义分析。
( )对比法 对汉越语通感隐喻进行初步对比。
例证法,用以引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里面的通感隐喻的大量实例;

3



另外,本论文还采取考察分析方法对中国文学作品中通感隐喻汉译越现
状进行考察。

6.语料来源
本论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1)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越南语译本:“Một nửa đàn ông là đàn bà” 译者:潘文阁 Phan Văn Các –
郑忠晓 Trịnh Trung Hiểu);(2)莫言的《丰乳肥臀》(越南语译本:
“Báu vật của đời”- 译者:陈廷献 Trần Đình Hiến );(3)鲁迅的《鲁迅
全集》(越南语译本:“Tuyển tập truyện ngắn Lỗ Tấn”等。
另外,本论文还从北京大学语料库中选出例子进行语料分析。

7.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前言、结语、参考资料与后记之外,共有三章: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代汉语通感隐喻的特点

第三章

通感隐喻的汉越译方法点滴

第一章论文相关的理论基础

1.1 研究状况述评
1.1.1 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它生动地反映着民族文化特征尤其
是思维联想与认知特点,因而能够超越过语言境界,达到文化范畴,向来
深受语言研究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首先简明扼要地谈及汉语中隐喻现象

4


的研究状况。近年来,对汉语的隐喻研究专著应该提到:陈锵明(2002)、
唐燕萍(2002)、任淑宁(2006)、廖光荣(2002)、陈蕊娜(2003)、
殷莉、韩晓玲(2007)骆世平(2006)、刘俊(2005)、何烨(2004)、
杨超(2010)、罗晓燕、葛俊丽(2010)、田晓莉(2008)、王璞(2007)
等众多的研究者。这些都是这一世纪初期的研究,可以说,研究者已经继
承了上一世纪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加深探索,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可作为
通感隐喻这一小范围研究的背景。
关于通感隐喻,开始真正地研究通感隐喻要提到钱钟书先生。
年,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已明确地指出它是一种文学手法和修辞现象。
他说:“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
或认识。”1983 年,秦旭卿先生却认为通感本是心理学概念, 他在《论通
感》一文却认为:“通感只是修辞现象的心理基础,而不是修辞格 ”。针对
秦旭卿的观点,在

年,段会杰先生发表了《是心理现象,还是修辞

方式——也谈移觉修辞格》一文,他认为通感即是一种心理现象, 又是一
种修辞格。
在通感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几本重要的专著以外,一
些重要论文对通感隐喻研究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

5



的论文有朱晶的《论通感隐喻》、黄伟华的《汉语通感研究》、高志明的
《通感研究》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从翻译、认知、语义、语法等新角度
对通感隐喻进行的探索研究。如王牧群在《通感隐喻与文学语言的翻译》
中已指出通感隐喻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被舍弃或淡化并强调保留通感隐喻风
格的必要性。张永花、廖红燕的《通感隐喻的认知及其翻译》简要定义了
通感隐喻、指出通感隐喻作为一般隐喻的特例,其认知符合一般隐喻的认
知原则,提出了通感隐喻的翻译要尽可能多地传达出原文的“值”,保留并
传达原文的通感美。吴婷婷的《味觉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从认知语言学
角度对味觉通感隐喻展开分析研究,以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奥
妙。彭玉康的硕士论文《通感的认知阐释》集中精力探讨了通感的语义特
征:语义冲突、语义和谐、双重影像、临时性、程度性。对于通感隐喻的
语法特征,彭玉康也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通感隐喻的句子户要有两个部
分组成:主体 + 移体。主体和移体互相组合,形成多种句法关系:(1)
主谓结构;(2)述宾结构;(3)定中结构;(4)述补结构。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修辞学和心理学等领
域,从语法和语义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少。通感隐喻的翻译研究明显不够,

6


能够从通感隐喻的翻译,特别是越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有
关对通感隐喻越译问题的研究笔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任何论文或文章。
1.1.2 在西方的研究情况
在西方, 通感隐喻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中。

世纪


前期,浪漫主义诗人多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由于 19 世纪末在象征主义诗歌中的广乏运用,通感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发展到了顶峰。
许多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已经对通感(通感隐喻)
进行了研究。其中,文学理论家施拉德先生曾对通感隐喻进行精确的分析,
把它分为许多种不同的类型。乌尔曼先生(

)曾在二十世纪二十

年代从语义角度对通感隐喻作过系统的研究。他调查和分析了十九世纪的
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隐喻。在研究中,他发现通感隐喻的移动方向主要
为由低级向较高级,由简单向较复杂。他认为通感是一种语义变化。可以
说,这些科研成果无疑为通感隐喻的研究提供了启发和科学依据。
1.1.3 在越南的研究情况
在越南,语言研究界对隐喻,包括越南语隐喻现象的研究近年来出现的研
究专著、文章以及硕士、博士论文日益加多,但是对通感隐喻这一小块的
研究还是一片空白。下面,我们对越南学者关于隐喻的研究做初步的点评。

7


越南语言学界接受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时间较晚。从 2004 年以来才得到
一些学者所关注。因此,目前关于认知语言学特别是概念隐喻的研究的论
文和专著从数量到质量都不够理想。关于从单一语言除了越南语以外,汉
语或英语和双语(越南语和汉语、越南语和英语或其他语种)的隐喻研究
就更为零散,研究成果有很大的缺欠。下面提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
果:Phạm Minh Tiến,2011 年在关于汉越语成语中的隐喻博士论文中,较
为全面、系统性地探讨了汉越语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现象。Nguyễn Thị Bích
Hạnh,2007《郑功山歌词中“人是草木”的隐喻认知研究》;Trịnh Thị Thanh
Huệ , 2011 《 从 认 知 语 言 学 角 度 对 越 汉 隐 喻 的 对 比 研 究 》 ; Trần Thị

Phương Lý,Nguyễn Thị Bạch Nhạn,2007《认知语言学角度下“植物是人”
概念隐喻》;Trần Thị Phương Lý,2008《越南语植物概念隐喻的认知模
式》。他们从认知角度着手探讨了以植物为源域映射到人域,以植物来比
喻人,未能全面系统地从植物域向人以外的其他事物和抽象概念投射进行
的深入挖掘,而且关于植物的语料主要来自文学作品、诗歌、成语等书面
固定用语,缺乏对日常交际中的口头植物隐喻。
另外,还有从其他角度去探索隐喻现象的专著。但是,关于汉语通
感隐喻的研究在越南目前的研究空间很大,在待研究界去探索。

8


1.2 现代汉语隐喻相关理论
1.2.1 隐喻的定义
早在二十世纪初,特别是近几年来隐喻研究已成为了诸多学者所关注的话
题,隐喻不但是修辞学的装饰话语,已超过了语言边界并一跃称为哲学、
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认知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中心
议题。可见,隐喻研究已被推倒了空间的地位。这对隐喻研究打开了新篇
章。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隐喻为单一的修辞格分类和描写的研究
逐渐被打破,学者们开始从多角度、多学科地着手深入研究隐喻,这使隐
喻称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前对隐喻隐喻的研究实现了从修辞学向认知
学的转向。
莱考夫等人把隐喻定义为 “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
莱考夫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 而
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他说:“隐喻的中心不在于语言中,而在思
想、行为当中”(

)。可见,隐喻的研究不仅限于语言问题之

内,更是思维和认知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隐喻研究开始传入了中国,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对隐
喻进行研究。他们给隐喻下了很多定义。其中从语境的角度来定义隐喻,
著名学者束定芳(1996 年)认为:“隐喻是所用语言字面意义与语境发生冲
突时所选择的与语境相符的另一种理解。”
9


林肖喻先生(

年)从抽象思维的角度进行研究隐喻, 他指出:隐喻

是思维互相作用的产物, 它能以已知喻未知, 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
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 以通俗喻科学, 从而形成一种抽象思维手段,
发挥其思维功能。可以说林学者的定义只涉及到隐喻功能的一个方面。
理论学家王松亭(1996 年)从语言的使用角度把隐喻定义为:“隐喻
是语言词汇系统丰富和演变的一种重要手段”。王松亭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
现象,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义转化现象。但怎么转化,转化
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并没有进行讨论。
胡世雄(1999 年)认为:“隐喻是一种词语转义使用现象,其语义基
础是两个物“相似”,但这种相似不是语义本身具备的,而是作者在使用词
语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学者谢之君(2000 年)认为隐喻是“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
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事物”。这个定义是从修辞学
的角度来概括隐喻的定义。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隐喻,但是又
在同时忽略了隐喻的其他侧面。因此,必须以语言现象为基础,从语境、
认知功能、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各个角度来定义隐喻。

10



1.2.2 隐喻的分类
莱考夫和约翰逊从认知功能角度将隐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方 位
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1) 方位隐喻
人 们 常将 上下 、前后 、 里外 等具 体的空 间 概念 投射 到情绪 、 身
体状况、社会地位 等抽象的概念, 从而产生了用方位 概念表达抽象
概念的词语。比如向上的姿势一般反应愉快与活力,向下的姿势则
表示低沉、伤心。
(2) 实体隐喻
在 实 体隐 喻中 ,人类 将 抽象 、模 糊的思 想 感情 、心 理活动 等 无
形概念作为具体的 有形实体 。 实体 隐喻指的是日常生 活中熟悉的东
西或者物体做喻体,来理解或认识本体。
(3)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用一种概念建构另一种概念, 和两个概念之间存
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结构隐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本体和
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结构隐喻抓住这种相似点,
是用喻体概念来理解本体概念的, 比如说:“时间是金钱”。在生活
中,时间和金钱都当作有限的资源、宝贵的事物。 在汉语中,不难
发现这种结构隐喻,如:浪费时间、节省时间。
11


根 据 隐喻 的认 知功能 , 著名 学者 束定芳 还 把隐 喻分 成了根 隐 喻
和 派 生隐 喻 两种 。根 隐 喻是 指 一个 作为 中 心概 念 的隐 喻, 如 :“ 人 生
是 一 次旅 程 ”。 这类 隐 喻反 映 了人 类对 自 然和 世 界的 早期 认 识。 派 生
隐喻是根隐喻所派生出来的隐喻。比如:“人生的车站”、“人生的起
点”都是派生隐喻。
张 永 花、 廖 红燕 ( 2 0 10 年 ) 认为 :“通 感 隐喻 作 为隐 喻的 特 例 ,
都具备隐喻认知的各种要素”。 束定芳(


年)也指出:“隐喻语

言之所以精妙是因为它具有双重影像,通感隐喻虽然描述的是心理
感受,但仍可显现出双重影像,只是这里的双重影像并不是物理的
“可视影像”,而是用“心目”才能看到的心理影像”。 例如:“甜美的
嗓音”,属于味觉的“甜”给我们以糖果的香甜之感。这里味觉上的香
甜 和 听觉 上的 愉 悦是 通 感隐 喻中 的 双重 影 像。 同时 , 属于 视 觉的 “美”
用来描写笑容,视觉上的美丽和听觉上的愉悦也是通感隐喻中的双
重影像。因为有了 这种双重心理影像 , 所以属于某一 感官的感受特
征转移到另一种感官。
1.2.3 隐喻的特点
隐 喻 是我 们认 识世界 和 语言 发生 变化的 重 要手 段之 一。隐 喻 一
般来说有三个特点:普遍性、认知性、系统性。

12


(1) 隐喻的普遍性
隐 喻 在日 常生 活中是 普 遍存 在的 ,它不 仅 仅存 在于 语言中 , 也
存在于人类思维和行动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在
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比如说“山脚”、“河口”、“针
眼 ” 等日 常语 用都具 有 隐喻 性。 因 此, 我 们要 认知 和 描写 未 知的 事物 ,
必须依赖我们已知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
(2) 隐喻的认知性
认 知 语言 学认 为:隐 喻 不仅 是语 言中的 修 辞现 象, 在本质 上 是
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具有重要的认知
功能。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人们根据
在已知的、熟悉领域的经验来认识和把握不熟悉的、较抽象领域的
经验。

(3) 隐喻的系统性
隐 喻 映射 有选 择性。 在 从喻 体向 本体映 射 的过 程中 ,喻体 的 特
征是有选择性地、系统性地映射到本体上的,成为一个系统。
1.2.4 隐喻的本质
隐喻在英语是“


”和“

”,该词来源于希腊语“

”合一而成)意思分别是“

13

”和“

”(由
”,合起来所表示


的意思为“
“转换”(金建希,

”,它的原意为“由此及彼”的运动,是一种“转移”、
)。它隐含着必要涉及到两件事物,一个为出发点,

另一个为目的地,即是指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从传统
的语言学理论角度来看,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个别的语言现象,是一种装饰
话语的修辞手段,因此,语言学界都司空见惯地把其与诗歌、文学作品联

系在一起或称之为隐喻的诗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著作《诗学》和《修辞学》
中曾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并对隐喻下了明确的定义:
“隐喻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专用于另一个事物,或从种转向类或从类转向
种”。他的对比论(

)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

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其理论明确指出隐喻的本质词视为词汇的
一种替换。因而,“在亚氏修辞学体系中,隐喻只不过是词语的许多特殊
(修辞)用法中的一种。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亚氏对隐喻的功能认识局限
于‘修饰性’和‘次要性’上”(束定芳,

)。据亚氏的对比论,隐喻被认为

只能发生在名词之间。大体上来说,虽然亚里士多德对隐喻持有科学的肯
定态度,并要求人们应该掌握好隐喻。对隐喻的重要性亚氏说:“隐喻是天
才的象征,它不是能够学会的,因为好的隐喻意味着从相异的事物中觉察
到其相似性的能力”。但由于他将隐喻仅限定于“以词为中心的修辞手段”而

14


没有从话语的角度去考察隐喻,因此在亚氏之后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隐喻的研究方向被限定于一个领域——修辞学,且其最大的作用至多仅是
作为添加在语言之上的装饰物而存在的,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在特殊的场合
和时间下才使用。它是修饰话语的修辞手段,仅仅服务于诗歌、文学作品
和说辞演讲罢了。为此,一直以来,作为修辞学辞格的隐喻,人们将其发
展与修辞学的历史密切相关。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了“替代论”,认为隐喻实

际上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如在“


”是被用来替代“

”这例子中,

”的这种直接说法。但无论是亚氏的

“对比论”,还是昆提良的“替换论”,都将隐喻看做是词语层次的一种修辞方
式,都将隐喻功能看为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束定芳)。可
见,昆提良的理论也不能将隐喻脱离修辞范畴,并将其视为一种“点缀”的
高级装饰品。
中国和越南传统隐喻观也与西方传统隐喻完全相同,从各种词典和
教科书对隐喻的定义或解释都能明显地体现出来。束定芳曾对传统隐喻评
价为:“隐喻是词与词之间的替换。由于是一种替换,因此隐喻是一种可有
可无的工具,它只是增加语言表达力的一种工具”(束定芳,

15

)。


到了

世纪初期,德国哲学家恩斯特 卡西尔(

)还将隐

喻视为“神话思维”。他的著作《语言与神话》(




中阐述了隐喻在人类文化活动中的来源和作用, 明确指出人类最早
的思维方式是隐喻性思维,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是隐喻。此外,
他还认为人类文化的早期阶段,语言的隐喻性质似乎压倒其逻辑和推理的
性质。显然,他们的对隐喻的哲学思考为

世纪初隐喻的语义学研究打

下了认识上的基础。
年,英国著名修辞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理查兹
发表了《修辞哲学》(
了“互动论”(

) 首次提出

),即是指隐喻中的两个词项的词义互相

作用之后而产生隐喻意义。他用了“本体”和“喻体”分别指称隐喻中的两个词
项,本体和喻体之所以能够发生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特殊语言现象,就在于
两个事物的概念中存在着相似性或“共同点”。隐喻是“无所不在的原则”


),它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

一种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即使是需要严密的
科学语言中隐喻也会随处可见;越抽象的概念,就越需要借助隐喻思维来
思考与表达。他对隐喻的理解是通过一件事物来感受、思考某一事物。布
莱克(


)在《模式与隐喻》(

16

)这一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