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94 trang)

现代汉语“上”认知研究及其与越南语的“lên”对比 = Nghiên cứu tri nhận từ “sha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ừ lên" tro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1.03 MB, 94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  --------

何氏琼英

现代汉语“上”认知研究及其与越南语的“lên”对比
NGHIÊN CỨU TRI NHẬN TỪ “sha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ừ “lên” trong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汉语言理论
代码:60.22.10

河内于 2012 年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  --------

Hà Thị Quỳnh Anh

现代汉语“上”认知研究及其与越南语的“lên”对比
NGHIÊN CỨU TRI NHẬN TỪ “sha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từ “lên” trong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汉语言理论
代码:60.22.10
指导老师:TS. Hoa Ngọc Sơn

河内于 2012 年


目 录

前 言.................................................................. 1
1. 选题理由 ............................................................ 1
2.研究目的 ............................................................. 1
3.研究对象及范围 ....................................................... 1
4.研究方法 ............................................................. 2
5.论文结构 ............................................................. 2
第一章:现代汉语与“上”相关的理论基础.................................. 3
1.1.认知语言学理论 ................................................... 3
1.1.1. 认知理论 ...................................................... 3
1.1.2. 认知语言学 .................................................... 6
1.1.3.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7
1.2. 语义描写 ........................................................ 9
1.2.1. 词义 .......................................................... 9
1.2.2. 多义词 ....................................................... 12
1.2.3. 多义词的形成原因 ............................................ 15
1.3. 对比语言学理论 ................................................. 17
1.3.1. 对比理论 ..................................................... 17
1.3.2. 对比语言学 ................................................... 18

iv



1.3.3. 对比语言学在中国的现状 ....................................... 21
第二章:现代汉语“上”的认知研究 ...................................... 24
2.1 “上”的书写认知 ................................................ 25
2.2“上”的认知研究 ................................................. 25
2.2.1. 现代汉语“上”的词义描写 ..................................... 25
2.2.2.“上”义项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 .................................. 27
2.3. “上”—词的句法与语义的关系特征 ................................. 38
2.3.1“上”的搭配能力 ............................................... 40
2.3.2.

“上” – 方位词 ............................................ 46

第三章: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lên”的词义对比 ........................ 52
3.1 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lên”的对比 ............................. 52
3.1.1 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 “lên”的相同之处....................... 52
3.1.2 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 “lên”的不同之处....................... 54
3.1.2.1 汉语有而越南语没有得义项 .................................. 63
3.1.2.2 越南语有而汉语没有的义项 .................................. 64
3.2 汉语多义词教学的应用,以“上”为例 ............................... 66
3.2.1 词汇教学 ...................................................... 66
3.2.2 多义词教学(以教“上”一词多义为例子) ........................ 67
结语 .................................................................. 75
参考文献 .............................................................. 76
附录一: 现代汉语含“上”的成语„„„„„„„„„„„„„„„„„„„„ I

v



附录二: 现代越南语含“lên”词的成语、俗语、歌谣„„„„„„„„„„„„ VI

vi


前 言
1. 选题理由
"上"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字与“上”搭配的词语更复杂,
可以组成下列常用词:上车,上山,上书,上茶,上饭,上螺丝,上报,上电视
等。然而关于现代汉语“上”的研究却极少。学习汉语者大部分通常使用“上”
的基本义而不全面了解“上”的本义及引伸义。若能深入研究现代汉语“上”认
知研究,说明该多一词的词义、特点,进而与越南语“lên”对比,找出两者之间
的异同,我们既能够正确地使用又能了解中国民族的逻辑思维。因此,为了明确
上述的一些问题,我把《现代汉语“上”认知研究及其与越南语“lên”对比》作
为考察及研究的对象,作为汉语专业硕士论文课题。本人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学
习汉语者提供一份参考材料、帮助学习者进一步了解并正确地使用有关“上”的
各层派生义,从而提高汉语水平。

2.研究目的及任务
通过阐明现代汉语“上”的认知、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lên”的异同,
本人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学习汉语者提供一份参考材料、帮助学习者进一步了解
并正确地使用有关“上”的各层派生义,从而提高汉语水平。
为了能够达到上面所提出的目的,本论文需要完成下列任务:1.综述一下现
代汉语与“上”相关的理论基础;对现代汉语“上”进行认知考察;将现代汉语
“上”与越南语“lên”进行对比及其汉语多义词教学的应用。

3.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文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 “上”的认知深入研究。本文将选用现

1



代日常生活口语中的句子,有时引进学者的实例来论述现代汉语 “上”的词义。

4.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引证法:用于相关理论基础部分;例证法:通过对带有“上”的大量实例的
分析,归纳成个层词义;统计法:将“上”与其构成的词组进行统计之后进行分
类;分析法:对“上”的认知进行分析;对比法:将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
“lên ”进行对比,指出两者的异同。
5.论文结构
第一章:现代汉语与“上”相关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的内容包括:认知语言学理论;词义描写;对比语言学理论。
小结。
第二章:现代汉语“上”认知考察
第二章的内容包括:
“上”字的书写认知;“上”的词义认知研究;“上”—
词的句法与语义的关系特征。
小结。
第三章: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lên”的词义对比
第三章的内容包括:现代汉语“上”与越南语“lên”的对比;汉语多义词
教学的应用, 以“上”为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2


附录一:现代汉语含“上”的成语

附录二:现代越南语含“lên”词的成语、俗语、歌谣

第一章:现代汉语与“上”相关的理论基础
1.1.认知语言学理论
1.1.1.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机体
对当前情境的理解,然而人和动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力。
“认知”是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心理学术语,但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使
用“认知”一词往往含义不同。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
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
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
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
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
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
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
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就在于获得信
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
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

3


的信息编码方式。
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
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
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

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
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
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
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
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2)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
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
偏爱。个体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种偏爱。例如,在获得信息时,有人喜欢从
外部环境中寻找,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人则从认知目标本身中探索,不易受
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有人倾向于迅速回答,有人则只在有把握时才
回答问题;在阅读材料时,有人重视细节,有人则重视整体。
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学科兴趣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
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应当提出,认知风格
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任何认知风格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要能针对不同认知
风格的特点进行教学,任何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4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荆其诚,1990)。人
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间进行多种操作,为了顺利地加工大量
的信息,人只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在每一时刻选择特定的信息进行操作,并将整个
认知过程的大量操作组织起来。因此,认知策略对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十分重
要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保持注意”、“如何记忆”,
指的都是认知策略。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和思维的策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
果。例如,记忆活动中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思维活动中的解决
问题的策略等研究结论,已得到了心理学界的认可。
(4)元认知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份组成:一是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
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
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
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元认知监控是
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份。
在学习理论中,与 S-R 理论相对立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一般称为认知理论。
它原来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意义上也称为“场的理论”。代
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其理论要点集中在 1932 年发表的《动物和人的有
目的的行为》中。行为作为显见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它是具有目的性的,是根

5


据环境中的目标和导致这一目标的手段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而来的。所谓认知,并不
是个别的感知和部分的知觉,而是对含有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态知觉这种更大的
整体的认知。它也包括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关系,是在对对象间的手段-目的关
系的期待这一形态上成立的。如果把动物具有重要意思的对象称为意义体,那么作
为手段的那些对象就被称为符号。在这两者之间,由于经验的作用形成赋有意义的
手段-目的关系,把这种形成了的整体称为符号完形。所谓学习,并不象赫尔
(C.L.Hull)所说的那样是有 S-R 结合而成,而是这种符号完形的形成。所以,认知
理论也被称为符号完形理论。通过学习,动物去制作对其本身具有意义的某种环境
认知地图。因此,学习过程也可以哦是这种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托尔曼在把行为
作为心理学的对象这一点上虽然是行为主义者,但就对学习这一心理学现象的解释
来看,是与赫尔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二者间长期进行了不断的论争。

1.1.2.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从认知角度去了解并分析各种语言现
象。认知语言学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它针对生成

语言学天赋观,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
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认知语言学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1989 年在德国杜伊斯堡
(Duisbury)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标志着认知语言学正是创立。1990
年杂志出版,同年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流派,从 1989 年创立至今,才走过了短短
的十六个春秋。由于历史相对较短,加之认知语言学所依赖的基础研究—认知心理

6


学家仍然在继续发展,因此认知语言学还没有走向成熟。目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
围还不太固定,其理论框架迄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有些观点尚处于进一步发展
和完善过程当中。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想地理,是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
叛而建立发展起来的,这种历史背景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认知语言学在某些问题上矫
柱过正。某些主张较为偏激,有一些问题还有待于检验和完善。
认知语言学有以下三大分支:
(1)认知语义学:包括了构词法及语义分析。 代表人物:John R. Taylor。
(2)认知语法:透过对现存语言的分析及了解其背后产生的环境及习惯、隐
喻等,归纳出来语法规 则,而不是透过数学的生成方程来产生的语法规则。目前逐
渐出现构式语法专门学科。主要代表人物:兰盖克(R. W. Langacker),著有《认知
语法基础 1:理论前提》,《认知语法基础 2:描写应用》。
(3)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普遍被认为是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
、马克·约翰
逊(Mark 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当中雷可夫及约翰逊专门研究语言中的隐喻及
其与人类认知的关系;而兰盖克的专长在于认知语法。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其本质在于认知的主体“人”并不
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一个主动的施动者; 人类经验在语言使用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从本文的论述可以看出, 认知范式中的各种理论方法虽有一定差别, 但它们
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人类智能的奥秘是
当今科学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认知语言学正以其崭新的范式、理论体系和研

7


究成果丰富和支持着一门以智能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科学的发展。在这门新的综
合学科中, 认知语言学在多学科交叉的层面上既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又从其他相关
学科中吸收营养, 从而为认知科学梦想的实现增添了新的希望。

1.1.3.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肇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认
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最初引进、介绍到迅速发展、多方位应用以及理论反思几个发
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
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语言学界从认知视角对语言现象的研究,始于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中后期。
最早进行尝试的是旅美台湾学者戴浩一。他以汉语为研究对象, 从一个完全不同于
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角度解释了汉语语法现象,这一新动向引起了国内语言学界的
极大兴趣,也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第一阶段的主题较为集中,主要探索集中在汉语语法认
知、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隐喻和转喻等方面。相比之下,在第二阶段,一方面在原
有的基础上有关隐、转喻的探讨激增,评介类文章、认知语用、认知语义方面的研
究也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语法化、概念合成、心理空间、认知语言学在翻译、文
学、教学、词典学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迅速发展。
国际认知语言学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如 Langacker,Lakoff,Talmy,Croft,
Kemmer 等都来过中国,与中国学者、学子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中国认知语
言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国际交流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但
中国认知语言学学者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很少,在国外学者中有影响的
研究成果少。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也在各类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中得到

8


体现。2001年,首届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代表70余人;
2003年,第二届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 与会代表100余人,心理空间理论创始
人Fauconnier 应邀到会发表主题演讲;2004年,第三届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召
开,与会代表 200 余人,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Langacker 和构式语法代表人物
Goldberg 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同年4月,隐喻认知理论的奠基者
Lakoff 应邀在我国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高校进行了为期两周左右的巡回演讲。
二十年来,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和队伍不断壮大的过
程。认知语言学的魅力在于对语言事实及规律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预测性, 以
及它对语言使用者心理现实性和相关文化、语言特性的充分考虑。认知语言学在
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为相关研究对语义和广义语境作为语言研究重心的
回归, 更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中国语言学家可以也必将对认知语言学发展做出
自己应有的贡献。

1.2. 语义描写
1.2.1. 词义
语言学界甚至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界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不同的
个人,均会有不同的表述。这是一个令词义研究者颇感头痛的难题,难怪乎美国人
会感叹:谁能解决词义问题,谁就能获诺贝尔奖。尽管如此,数千年来,语言学(哲
学)家们对此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停止过探讨,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又一种关于词
义的解说。
(1)词义就是该词所联系、指称的对象
这种解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大哲学家拉图在其《对话录》
中指出,此时客观事物的名称,这种名称是有客观事物的性质决定的,人们通过
词这种名称反映客观事物。后来英国的语言学家加德纳 (A.L.Gardiner) 在其《言


9


语和语言的理论》一书中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认为词的意义就是该词所联系、
指称的对象。这种关于词义的解说,在西方引起了极大地反响,有赞同的,也有
反对的,还有人为不够全面而给予修订的。在中国,虽然没有理论意义上的讨论,
可有些学者是把词的指称的多样性看作为词的多义状态的,如有人认为“拖”即
可指称“用动使前”的动作,又可指称“用力使不前”的动作,所以包含着两个
1

迥然不同的词义。实质上也是把词义看作是词所指称的对象。
(2)词义就是说话人的处境和听话人的反应

这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关于词义的解说。布氏在其《语
言论》一书中有这么一段独特的表述:
2

我曾经给语言形式的意义下 的定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
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说话人的处境和听话人的反应是相互紧密地
配合,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即会做一个说话的人,有会做一个听话的人。在下面
的原因序列中:
说话人的处境

言语

听话人的反应

作为最先提出命题的说话人的处境,通常比听话人的反应呈现的情况次要单纯
2


一些,所以我们一般根据说话人的刺激来讨论和确定意义。 很显然,布氏把词义看
作是说话人的处境和听话人的反应的总和,其中龙以说话人的处境显得更为重要。
而且布氏还对“说话人的处境”作了他个人的解释,即“包括人类世界中的每一间
3

客观事物和发生的情况”。

也许感到他的关于词义的解说存在缺憾,布龙菲尔而不得不承认:“所以在语
言研究中对意义的说明是一个薄弱环节,”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人类的知识远远
1

见魏建功《同义词和反义词》
,《语文学习》1956 年第 9 期。
见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第 166 页,衷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年。
3
见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第 166 页
2

10


4

超过目前的情况为止。”

(3)词义是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使用方式
这是当代英国伦敦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宾斯关于词义的解说。他在其《普通
语言学概论》一书中是这样来阐述他对词义的理解的:
话语是有意义的,或是有表意作用的。儿童是这样来掌握词的意义的:他从别
人的话语中听见许多的词,自己来练习说这些话语,有别人来纠正,并通过听他说

话的人来证实能否被人理解。这种过程我们终生都在进行。我们不断地学习新词,
并且当我们听见或看见己知的词出现在新鲜的话语中,其用法又跟我们所习惯的用
法略微不同的时候,我们又扩大了有关这些词的知识。因此,一个词的意义可以看
作是它作为不同的句子的一个基本成分而被使用的方式。词典的工作就是概括地诠
5

译语言里每个词在某类句子中的使用方式。

罗宾斯把词义看作是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使用方式自有他自己的理由。罗宾斯
认为,词用于句子才获得意义,有许多词,只有当它们同别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有专门的意义,离开了特定的组合,这些专门意义就无从获得。罗宾斯再给出了
他对词义的诠译之后,也对前此的其他解说予以了否定,其中包括曾一度在西方流
行的由美国人 C.K•Ogden 和 I.A.Richards 提出的把词义“当作词说话人或听说人与
6

指之间的三边关系”的理论。

(4)目前中国较为通行的解说
“词义就是某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和词的语音形式相结合的、人们对客观对象

4

见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第 167 页
见罗•亨•罗宾斯著,李振麟、胡伟民译《普通语言学概论》第 33、34 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

5

见罗•亨•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第 38、39 页.关于语义三角图,可参阅付准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

6


11


7

的概括反映。” 这是高名凯、石安石在其主编的《语言学概论》 一书中对词义的解
释,也是为中国大多数学者所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尽管大家在表述上略有差异。
这种解释的真正处处在前苏联语言学家斯密尔尼茨基的词义理论。斯密尔尼茨基指
出:“词义是事物、现象或关系在意识中的一定的反应(或在性质上类似的,由现
实中的一些分散因素的反应构成的心理产物)
,它作为词的内在方面进入词的结构之
中,对这个内在方面说来,语言则是物质外壳,它不仅是表达意义,将它转达到别
人的时候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词义产生、形成、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没有物质的
语音外壳(它只是在一定场合下才用它的反应——语音形象——来代替)
,现实对意
8

识的作用就不会产生我们所知道的词义这种结果。


在这段表述中,提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词义的本质问题,词义是词在人的意
识中的反应的内在方面,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应;一个是词的语音形式的
作用问题,词的语音形式是词义的载体,词义不可能离开它而赤裸裸地独自存在。
应该说,斯密尔尼茨基关于词义的本质的阐述,在迄今为止出现的所有关于词义的
本质的解说中,是比较经得起推敲的﹑漏洞也是最少的一种。
当然也有人并不苛同。我们觉得把词义看作是客观对象或十五载人的意识中的
反应,最容易产生的误解就是:词义即概念,因为概念也来至于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而且,在语言学界,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将词义同概念扯在一块儿或干脆划等号。
也有人认为“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是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等。因此,搞

清楚词义同概念的关系,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词义的本质。

1.2.2. 多义词
1.2.2.1 多义词的定义
高名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第 113 页,中华书局,1963 年。
见斯密尔尼茨基《词的意义》,《语言学译丛》1958 年 1 期。

7
8

12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7)对多义词的定义:“多义词是具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或更多意义的词”。黄伯荣在《汉语词汇》说:“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词叫多义词”。此外,语言学界也提出一些定义,如:多义词是指一个语音
形式有多种具有相互关系的语义的语言现象。 多义词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
有的多义词,它的全部义项是词义,有的多义词又有词义又有语素义。所以我们
必须区分多义词义与多义语素。

1.2.2.2 多义词与多义语素
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意义的词。但有一些语素也有几个
互有联系的意义,可称为多义语素。那么,多义词与多义语素怎么区分呢?两者的
共同之处在于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有联系的意义,但它们的不同之处是,他们
属于不同的语言单位。多义词是词,多义语素不是词,而是构成词的单位。在现代
汉语中多义词能自由运用,多义语素不能独立使用。这是区分两者的主要标志。现
在人们常把多义语素义项吴为多义词义项。例如《新华字典》
(商务印书馆,1997
年)列出“宾”有以下三个义项:

①武器、宾器,例如:短宾相接;
②战士,军队,例如:管宾一致,步宾;
③与军事或战争有关部门的,例如:纸上谈宾。“ 宾”有三个义项,但义项
①、③不能独立使用,只有义项②“我是一个宾”才能独立使用。那么“宾”有两
个语素义,只有一个词义。

1.2.2.3 多义词义项的划分
关于多义词义项的划分,目前在语言学界并不统一,较有代表性的有:
(1) 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
,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把多义词的意义
分为基本义和引申义,引申义又分为一般引申义和比喻义。
基本义多义词

一般引申义

引申义

比喻义

13


(2) 安徽大学的《现代汉语》这样划分:把多义词的意义分为基本义和派生
义,派生义又分为引申义和比喻义。
基本义
多义词

引申义
派生义
比喻义


(3) 黄伯荣《现代汉语》如下划分把多义词的意义分为基本义和转义,转义
又分为引申义和比喻义。
基本义
多义词

引申义
转义
比喻义

荣芳彦 1989 指出,上述的有代表性的三种划分只从应用的角度(旨在语言中
出现的频率)划分,而没有从词义发展的角度来划分。作者建议从词义发展的角度
可以分为本意和转义,本义是有史可查的最早意义,转义是由本义转化,发展出来
的。其实在汉语词汇中,多义词的本义和基本义一般是一致的,但有的多义词本义
和基本义并不一致。笔者用荣芳彦的划分方案从历时的角度把多义词的意义分为本
义、派生义(转义)


1.2.3. 多义词的形成原因
从多义词的三种模式可以看出,最初形成的语言中,一个语言符号只表示一种
意义。然而世界上的食物是千差万别的,新生的事物也层出不穷。设想如果某种语

14


言用单一的一个词表示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那么这种语言的词汇库将大得惊人,
其词汇量会愿意超过人类大脑所能容纳的范围。因此人类想要达到交际目的,又要
遵循省力原则,就需要填补词汇空缺。填补的方式有很多种:增添新词,旧词添义
或借用外来词。旧词添新义是最为简便、快捷、经济的一种方式。以汉语多义词现
象为例,传统的语义学认为由于社会生活日益复杂,而汉语音节有很有限,就使词

义的增加远远高于词形变化的速度。加之客观世界中事物、动作行为的内部或外部
总是存在着一些相互关联的因素。人类认识到这种关联性,反映到语言中势必造成
单音节词词义不断引申,有的甚至引申出十几个到几十个义项,形成多义词。汉语
的多义词现象很普遍。多义词的产生是汉语词汇丰富的一种标志。
其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现代语言学家认为词义的形成需要三个方面:
客观世界、认知主体、语言运用。客观主体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认知主体是指
世界的主宰者,又是语言的创造者与使用者。语言运用只指词义在语言中的具体存
在方式。三者交互作用构成了一种具体语言的词义系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们在
认识客观世界,将范畴及范畴间的关系投射到语言中,范畴之间的种种联系也体现
到语言组织当中。最近的研究表明,其中有几种方式被认为是在多义词形成方面起
了主要的作用,即隐喻、转喻。
在认知学中,隐喻是一种很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语言表达现象,是把一个领域的
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投射一种认知方式。
具体地讲,隐喻是将两个本不是同一范畴内的事物,根据其相似点展开类比。其中
一个范畴由人们熟知的、经历过的、具体的事物所构成,被称为源范畴。通过将源
范畴的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目标范畴的事物上,人们得以对目标事物有了更深刻、

15


更形象的了解。多义词就是一种家族似的隐喻相关现象。在某些多义词中其中的义
项之间是没有共同特点的,但是通过隐喻,可以实现某一个义项到另一个义项的引
申。久而久之当某一词项隐喻化的表达逐渐固化成某一词语的衍生意义,一个词项
就对应多个词义。比如我们说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皮肤、健康的运动。”健康“一
词的核心义项是身体好。身体健康的结果是有好的皮肤,身体健康的成因是有某种
好的运动,因此这里涉及的用事物的结果和成因来隐喻事物。
其次转喻也就被认为是多义词产生的原因之一。转喻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
其实质是概念性的、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现在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是
词语的替代。一件事情、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
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转喻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同一认知模

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这样后者就得到了突出。比如壶开了。(这里
的壶显然指的是壶里的)这里用壶的概念激活水的概念。为什么在这句话中“壶”
这个词中有水的义项,而且我们用壶来代替水?就是因为壶是看得见的,而水在里
面看不见。水开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水在沸腾,而是壶嘴冒气,壶盖砰砰跳。显然在
水开时,壶的表现比水的表现明显。可见一个词出现一个新的意义或新的用法后,
如果这一新义被重复、推广并得以扩散,词义的演变变由此开始,原型意义与衍生
意义的共存便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
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多义词已频繁出现在日常交际中。这既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
观要求。一方面它丰富了原有词的内容,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但是另一当面当一

16


个词义项过多时,容易产生不争气我的理解和混乱,影响表达的准确性。这也是语
言交际功能同语言系统之间矛盾的反映。我们在运用词的过程中,由于对其注意不
够或是认识不足而产生用语不当、遣词错误等种种问题,从而在理解上导致歧义的
产生,陷入多义词运用和理解上的误区。这种误区不但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和
思想交流,甚至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或带来极坏的后果。
那要怎样才能避免此误区呢?那就得从两种情况看。一种情况是多义词多语境
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只有一个义项适应。所以对于这样的多义词只要
有语境,一般不会发生歧义。另外一种情况就稍微复杂些。因为在运用多义词的过
程中,我们常常会简单的以语义是否通顺来作为判断用词是否准确、正确的重要依
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但有一些多义词,其两个甚至更多的义项在同一语境中都
适用,即在具体的语境中相互换用,其语义也一样是通顺的,歧义也就由此产生。
对这类多义词,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必须特别谨慎。避免歧义的最简单的办法就
是换一个与之相同的词。

1.3. 对比语言学理论

1.3.1. 对比理论
对比理论是罗培羽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罗培羽首次提出。对比分析
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对比分析又称为对比语言学或
对比研究,主要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子系统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
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狭义的对比分析专指以语言比为基础的一种外语教
学理论与方法,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主要任务是弄清外语学习中可
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从而促进外语教学.对比分析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
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关于人类语言学习理论重视语言行为,强调学习中
的干扰因素,指出学习语言就是建立习惯,而母语干扰恰恰是外语学习的难点所在。

17


结构主义则强调外语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差异。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将两种语
言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为精确描写两种语言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对比分析的基本理论依据概括起有以下几点:外语学习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克服母语
语言系统中的困难;母语干扰是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预
测和解释外语学习中的难点.对比分析理论最基本的观点强调外语学习的根本目的
就是克服母语与所学语言这两种系统之间的干扰和差异。对比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深
入观察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罗培羽认为,任何事物的差距来自对比,没有对比的反差则无法彰显事物的特
征。例如,在排除外界和时间的影响下,对一个人来说,富有和贫穷是等价的,快
乐与悲伤是等价的。
从人生意义上讲,当我们把对比尺度扩大到无尽的时空上时,我们或许能得到
平时见不到的启发。

1.3.2.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
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
于其他有关领域。

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比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是密
切相关又有所不同。一方面,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普遍语言学所要研究的问
题,也是包括对比语言学在内的任何语言学分支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
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可以推动其他语言
学分支的发展,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发展也能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18


第二,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它不同于一般的描写
语言学,因为描写语言学一般是对某一种语言加以描述。
第三,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在
其某一发展阶段的状态,而不是语言的演变。这将对比语言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
语言发展史的研究区别开来。在实践中,所谓共时对比,主要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
语言的现时状态进行对比描述,不过也并不排斥将某一语言的现实状态与另一语言
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进行对比,比如将现代汉语与古希腊语进行对比。
第四,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侧重点是语言之间
的不同之处。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中的“对比”一词便主要是为了突出这一侧重点,
以示与一般的“比较”相区别。当然,这种不同是建立在相同基础上的不同,没有
多少相似之处的不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语言之间的比较源远流长。自有语言研究
以来,便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
的,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而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则可以
说有两个源头,一个在欧洲,一个在美国。
(1)对比语言学的诞生——洪堡特的《语言比较研究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
的关系》
对比语言学的真正奠基人是德国学者洪堡特,他发表于 1820 年的《语言比较
研究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是对比语言学的第一部也是最早最卓越的文献。
在这篇文献中,洪堡特就对比研究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语言
是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他坚持“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民
族的语言”(洪堡特,1999)。所以,在他看来,“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

探索”。他是当之无愧的对比语言学奠基人。他认为的对比语言学与我们今天的“普
通语言学”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并特别强调了语言与民族发展、人类进步的关系。

19


(2)叶斯帕森的贡献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比较语法”,这
个“新的比较语法”同样也就是对比语言学,只是没有使用这一名称而已。他的《语
法哲学》奠定了他作为理论语言学家的地位。
(3)沃尔夫的贡献
“对比语言学”这一名称是美国人类学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
1897-1941)首先提出来的,沃尔夫在发表于 1941 年的《语言与逻辑》一文中,第一
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并将之与“比较语言学”作了区别:
我们现在从事的对距离遥远的事件的研究是研究语言与思维的一种新方法。把
地球上的语言分成一个个语系,这些语系都是由单一源头发展而来的,追溯描写这
个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步,其结果称之为“比较语言学”,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
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将要产生的新的思想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对比语言学”,
它旨在研究语言之间的重大区别,诸如语法、逻辑和对经验的一般分析。
(4)拉多
但是西方许多谈论对比研究的论著却有意无意地略去了沃尔夫的名字,而把
对比语言学的开始期移到了 50 年代,发表于 1957 年的拉多(Robert Lado)的《跨
文化语言学:语言教师的应用语言学》一书被当作对比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后来
的对比语言学史家把这一年和这本书当作是对比语言学诞生的标志。他的书标志
着对比研究的重大转向:从理论转向应用;从意义转向形式;从“遥远”转向临
近(多在印欧语内)。

1.3.3. 对比语言学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最早可以追溯到 100 多年前马建忠编著的《马氏文通》。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