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38 trang)

(Luận văn thạc sĩ) nghiên cứu so sánh phương vị từ 中、里、内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khảo sát các hình thức biểu đạt tương đư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1 MB, 138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武氏玄庄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比较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
NGHIÊN CỨU SO SÁNH PHƢƠNG VỊ TỪ“中”、“里”、“内”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Khảo sát các hình thức biểu đạt tƣơng đƣ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汉语言理论 XVIII

专业号码

: 602210


2011年于河内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VŨ THỊ HUYỀN TRANG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比较研究
(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


NGHIÊN CỨU SO SÁNH PHƢƠNG VỊ TỪ“中”、“里”、“内”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 Khảo sát các hình thức biểu đạt tƣơng đƣơng trong tiếng Việt )

硕士学位论文


v

全文目录
保证言…………………………………………………………………………………………i
致 谢………………………………………………………………………………………..ii
内容摘要……………………………………………………………………………………i
全文目录……………………………………………………………………………………..iv
图表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相关理论基础...........................................................................................................4
1.1 语言中的时空范畴.............................................................................................................4
1.1.1 时空的概念................................................................................................................4
1.1.2 语言时空观的必要性................................................................................................5
1.1.3 时空范畴和方位词“中”、“里”、“内” .......................................................7
1.2 现代汉语方位词概论.........................................................................................................9
1.2.1 方位词的词类界定....................................................................................................9
1.2.2 方位词的分类............................................................................................................13
1.2.3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特点............................................................................................15
1.2.4“中”、“里”、“内”的词义演变.....................................................................19
1.3 现代汉、越语方位词的研究现状.....................................................................................22
1.3.1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现状....................................................................................22



vi

1.3.2 现代越南语方位词的研究现状................................................................................24
小结.....................................................................................................................................25
第二章: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之比较...............................................26
2.1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的语义比较研究................................ ........26
2.1.1 方位词“中”的语义研究........................................................................................26
2.1.2 方位词“里”的语义研究........................................................................................33
2.1.3 方位词“内”的语义研究........................................................................................37
2.1.4 方位词“中”、“里”、“内”的语义比较........................................................40
2.2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的用法平面比较研究.................................49
2.2.1 方位词“中”、“里”、“内”与介词组成短语研究........................................49
2.2.2“X 中”、“X 里”、“X 内”结构中的“X”研究...........................................55
2.2.3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用法平面的区别................................68

小结.....................................................................................................................................72
第三章:现代汉语“中”、“里”、“内”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的考察...............73
3.1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 …73
3.1.1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74
3.1.2 现代汉语方位词“里”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78
3.1.3 现代汉语方位词“内”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82
3.2 越南学生使用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的情况之考察......................85


vii

3.2.1 考察对象及方法........................................................................................................85
3.2.2 考察内容及结果........................................................................................................85
3.2.3 偏误分析....................................................................................................................87
3.3 教学建议.............................................................................................................................89

3.3.1 对教师建议................................................................................................................89
3.3.2 对学生建议................................................................................................................90
小结.....................................................................................................................................91
结语......................................................................................... .................................................92
参考文献......................................................................................... .........................................94
附录......................................................................................... .................................................98

图表目录

次 序

题目

页码

表1

词类分类表

11

表2

方位词的搭配情况

15


viii


表3

“X 中/里/内”的语义异同

48

表4

方位词“中”、“里”、“内”与“X”搭配的情况

71

表5

现代汉语方位词“中”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

74

表6

汉语方位词“中”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的使用频率

78

表7

现代汉语方位词“里”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

78


表8

汉语方位词“里”与越南语相对应表达形式的使用频率

82

表9

现代汉语方位词“内”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

83

表 10

越南大学生对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使用情况的正

86

误率表
表 11

越南大学生对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使用情况的具
体结果

87


1

前言


0.1. 选题理由与意义
时间和 空间(时空)是人类把握情景和事件的两个重要的认知领域,在人类认
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任何事件都是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现代汉语方
位词中“中”、“里”与“内”是表达最基本的空间关系的近义方位词,也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
方位词。
从共时的层面上看,方位词“中”、“里”、“内”表示“在一定界限之内”,在表义上也
存在一定的相同和差别。此外,它们与其他词语组合时会有差异,构成的方位结构所表
达的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三个方位词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例如:“心
里、心中、心内、房里、房中、房内”,但在很多情况三个方位词都不能替换,例如:
我们可以说“湖水里映 出美丽的塔影” 或 “湖 水中映出美丽的塔影 ” ,但不能说: “湖

水 内 映 出 美 丽 的 塔 影 ” 为 什 么 这 样 呢 ? 由于以上的原因,越南学生对现代汉语这三
个近义方位词的掌握情况不太乐观。此外,这个问题历来尚未得到汉语教学者和汉语学
习者的关注。出于这个理由,本人决定选择《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比较研
究(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此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讲,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越南汉语言教学与
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为今后汉语方位词乃至汉语的研究提供有关参考理论依据。实践


2

上,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运用到日常的汉语教学中,加深越南汉语学习者对现代汉语方
位词“中”、“里”、“内”的认识,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0.2. 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对汉语本体 “中”、“里”、“内”方位词的用法与语义做深入地
分析。从语内角度上进行比较,找出这三个近义方位词的异同。同时也考察其在越南语
里的相对应表达形式,进而对越南现代汉语包括“中、里、内”方位词在内的教学提出参
考性的意见。
0.3.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的语义及用法,通过比较,找出
这三个近义方位词的异同,同时考察它们在越南语里的相对应表达形式的表现。
研究范围包括汉语方位词“中”、“里”、“内”作为本体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现代汉语
普通话,小部分出现在古代汉语里。研究范围不包括汉语方言,越南语方言及古代越南
语部分。
0.4.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论文针对实现如下任务:
( 1 ) 概括有关现代汉语方位词的基础理论。
( 2 ) 从用法与语义深入对比、分析,找出这三个近义方位词的异同。


3

( 3 ) 以现代汉语为比较主体,越南语为参照体系对现代汉语方位词“中”、
“里”、“内”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考察,从而对越南学生现代汉语“中、里、内”
方位词的教学提出意见。
0.5. 研究方法与语料
首先采取分析法对“中”、“里”、“内”的语义及用法进行分析。其次采用比较法对其
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形式和语义的异同,进而采取归纳法将“中”、“里”、“内”的语义及
用法归纳成若干规律。通过采用考察法,将其与越南语的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考察,
找出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翻译成越南语时有哪些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之后采
用统计法对“中”、“里”、“内”方位词的使用频率以及越南学生使用方位词“中 ”、“里”、
“内”的偏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为教学提出建议。
语料来源共 1000 多个现代汉语例句,大部分出现在小说、杂志、报纸上、北大
语料库。语料主要来源:
冰心《冰心文集》;莫言《丰乳肥臀》,对应越南语译文《Báu vật của đời》,
胡志明艺文出版社,TrầnĐình Hiến 翻译。
鲁迅者《阿 Q 正传》,对应越南语译文《AQ chính truyện》,来源于

阿登《书惑》;张爱玲《都市人生》;郁秀《太阳鸟》;一些中国现代散文

0.6. 论文内容的新设想


4

本论文不仅概括现代汉语方位词,而且还深入研究、比较现代汉语方位词“中”、
“里”、“内”的用法及其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考察找出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
式,对越南汉语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0.7.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参考文献与附录之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现代汉语方位词“中”、“里”、“内”之比较
第三章:现代汉语“中”、“里”、“内”与越南语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考察

第一章


5

相关理论基础

1.1. 语言中的时空范畴
1.1.1. 时空的概念
时间与空间似乎永远是科学家与哲学家关心讨论的问题,时间与空间是客观存在
着的,在本论文我想把宏观物理学中的概念来研究。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空
间表征着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表征物质运动过程的连续性与顺序性。时间空间与运
动着的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脱离运动物质的时间与空间,也没有不在时空中
运动的物质。空间时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辩证统一,就整个物质世界而言,时间空
间是无限的,但就个别事件而言,时间空间却是有限的,人类对时空认识逐渐深化,逐
渐接近时空的本质。

时空观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古代人们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物
体在宇宙中的位置是绝对的。到了牛顿时代,牛顿等人认为宇宙无中心,任何时空点都
是平权的,相对于任何时空点物理规律都是一样的,但仍认为空间是绝对静止的,时间
是绝对不变的,空间的延伸与时间的流逝是绝对的,时间空间都与物质无关的;空间是
绝对空虚的,时间是均匀流逝的;同时性是绝对的,两点的空间间隔、两事件的时间间
隔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不变的;两惯性系之间的变换为伽里略变换,三维空间与一维时
间彼此独立互不联系,三维空间的性质由欧氏三维几何空间所反映.


6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对时间空间测量操作的规定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
观,将时间空间和运动统一起来了,使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同时性的概念不再是绝对的了,在以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上时间本身的流逝快慢不同,
一个观察者在同一地点和不同时刻观察到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另一
个观察者看来则是在不同地点发生;一个观察者认为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个
事件,在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的另一个观察者看来却是在不同时刻发生,即一个观察者
认为是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观察者看来两个事件却隔着一段时间发生。两个事
件的时间间隔也不再是绝对的了,两点之间的空间间隔也具有相对性。三维空间与一维
时间不可分隔、互相联系、统一为四维时空,其性质由阂可夫斯基几何空间反映,阂氏
空间是胭欧几里德空间,仍是平坦的时空。三维空间间隔与一维时间间隔构成四维时空
中的不变量。在四维时空中,空间与时间被视为统一时空整体的不同侧面,将事件置于
统一的时空中看待而不仅仅在空间或时间中来描述。事件由一惯性系到另一惯性系的变
换由洛仑兹变换代替了伽里略变换。由洛仑兹变换式可见:空间坐标的变换式中含有时
间坐标,时间变换式中也有空间坐标,表明时空紧密相关。从变换式计算看到:两事件
在某一坐标系中的空间距离在另一惯性系中转化为时间间隔,而两事件在某一惯性系中
的时间间隔转化为另一惯性系中的空间距离。空间与时间这种相互转换反映出时间与空
间的内在联系,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统称为时空。然而这种统一性是有条件的,时间
与空间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无条件地说空间就等于时间,时间就等于空间。物质
的运动空间总是三维的,时间总是一维的、总是一去不复返。在狭义相对论中,由于物



7

质运动速度的极限是光速,所以在类空空间中不再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在类时空间中才
存在绝对过去,绝对未来,也才存在因果关系.狭义相对论中的时空仍然是均匀的,空
间是各向同性的。由时空的均匀性得到物质系统拉氏密度函数在时间坐标平移变换下的
不变性可导出系统能量动量守恒定律。由空间的各向同性得到系统的拉格朗日密度函数
在空间坐标转动变换下的不变性可导出角动量守恒定律。
总之,时空是时间与空间的总称 物质的存在靠时空来实现 没有时间物质无法延
续 没有空间物质无法存在 没有时空的物质是无法想象的。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
时空的存在是依靠人的思想认识来感知因为时空概念并非永恒的。
1.1.2 . 语言时空观的必要性
时间和 空间(时空)是人类把握情景和事件的两个重要的认知领域,在人类认
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时间与空间原本是属于不同的两个范畴,但是,在语言这个
问题上,两者表现出尤为密切的关系。因为任何事件都是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
普通语言学研究一直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重要的切入方法。语言中的时空范畴是认识语
言的一种根本观点,它将时间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时空
观的视界里,时间和空间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而且,它们的概念应当是从语言系
统整体性存在中获得的。以这种观点来认识语言,从时间和空间的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追
索语言及语言流变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时空结构统摄之下的语言所具有的流变着
的网络状态,由此抽绎出一种全新的具有张力的研究方法,即语言时空论。所以语言时
空论是认识语言的一种根本性的理念系统的方法理论。


8

语言时空观选择将语言本身的现实生存状态作为真实存在,并将使它陷于重重包
围之中的人为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理性因素等等剥离开去,那么,语言所呈现
的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即由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参与构造了的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换

句话说,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是由时间要素、空间要素、语言要素这三个自由维度构成
的。
语言时空观旨在真正能够接近语言的本质,探索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决定语言性
质、现象和演化的根本属性。相对于先前的语言学理论,它是开创性的,也是批判性
的,这是在充分理解和认识先前语言学成果基础上进行的重新认知,是在充分肯定先前
语言学地位和价值的基础上转换研究视角的一种尝试,应当说,这一研究视角是被先前
语言学的成就所规定的。而从根本上说,语言时空观是由语言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时空性
所决定的。
有必要指出,并非一切具有时间和空间表现形式的观念都应当纳入时空观的研究
之中,只有那些在语言生存状态中有形地表现出来并呈现系统性的现象才应该得到有效
的关注,检验时空观的标准正在于语言生存状态。
为什么要提出语言时空观了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把时间和空间纳入语言学的
研究视域。将语言时空结构作为语言本体概念,进而纳入语言的存在意义呢?
其一,任何语言其一,任何一个语言现象都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空间是关于距
离和区位的,时间是关于流程和片段的。语言现象随时间和空间连续与延伸而发生种种
变化,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系列的时间与空间的集合点。这为语言生存状态连续变化的


9

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语言流变的过程必然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的部分
到完整的统一。每一个空间单位的语言都以其特有的个性形成自然的整体,这个自然的
整体有它既定的价值,是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结果。换句话说,每一个自然空间单位都是
整体的反映。同时,每一个语言现象都是从时间完体中游离出来的停滞时刻产生的,因
此,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参与,语言作为存在则能够被凸显,而在语言之外描述空间和时
间,或者在时间和空间之外描写语言都必定有所欠缺、有所疏漏。所以时问和空间在语
言系统整体存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构建性地位。
其二,语言系统是以时间和空间的方式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构建了语言
的存在。时间和空间是语言整体性的指示,换句话说,语言整体性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
聚合才变得如此明朗、如此突出。因为语言的本质依托是语言的流变,所以要认识语言

的本质,要指认语言的存在,最不能够回避的就是时间和空间。
其三,语言学作为一种发生科学,不能不关注语言系统整体存在之中的时间与空
间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空观可以帮助我们俯瞰语言现象与存在,观察语言现象
的变化与更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们从语言存在的客观实在来探寻语言的本质。
语言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表征,或者说,语言本身没有划定时间和空间界限,可是因为对
语言采取了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所以,我们的语言观就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的基础之
上建立了语言时空观。时空观通过研究语言时间单位和空间单位,并对全部语言现象进
行一种记录,进而研究语言的本质,即语言流变的问题。时间单位是用来表示与前后时


10

间明显不同的时间差异性概念,空间单位用来表示与比邻空间明显不同的空间差异性概
念。
所以,语言时空结构只能被界定为语言的本体概念。时空观的意义就在于探讨语
言本质,即语言流变的一般性规则。在语言学的视域中,观察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语言
流变的结果;追索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流变的开端。语言流变是空间现象,也是时
间现象。在语言的整体构建中,空间性和时间性都是可以预计的因素,都是可以解释的
因素,这样,我们的时空观研究才有了科学性可言。
1.1.3. 时空范畴和方位词“中”、“里”、“内”
要说明某一事物的空间位置,往往把另一事物的位置作为定位点。例如:“图书

馆在我们学校的东边儿” ,这是为了说明“图书馆”的空间位置,拿“我们学校”作为定位
点。要说明某一时间,也往往把另一时间作为定时点。例如:“上班前”和“上班后”是拿
“上班”的时间作为定时点。由于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所以“前”“后”“上”“下”“左”“右”
“里”“外”“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在时空概念的表达上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只要把某一
事物作为定位点,加上方位词就可以组成许多表示处所的词语。例如,以“窗”作为定位
点,可以组成:“窗前、窗后、窗里、窗上、窗下,窗外……”等。
又把“午”(白天十二点)作为定时点,加上方位词也可以组成不少表示时间的词
语:午前、午后、上午、中午、下午。现代汉语的一部分单音方位词有明显的虚化倾

向,它们的语法特征接近于助词,一般不能单用。


11

用方位词表示时空概念,是汉语的一大特点。现 代 汉 语 方 位 词 中,“ 中 、 里 、
内 ” 是表 达最 基本 的空 间 关系 的近 义方 位词 , 也是 使用 频率 比较 高 的方 位词 ,表
达功能比较多, 理解难度最大的方位词。有很多语法家(如吕叔湘,邢福义,
罗日新,黄伯荣,朱德熙……)都是从方位词的意义和形式之间关系的角度研
究 方 位词 ,换 句 话说前 者 都是 从传 统 语法着 手 ,集 中描 写 “中 ” “里 ” “ 内 ”的 语法 特
点,如:搭配能力、句中的句法功能等问题并且只考察若干方位词在具体语境
中 的 使用 情况 。 然而“ 中 ” “ 里 ”“ 内 ”的 意 义实 际 上并 不简 单 ,很难 辨 析的 ,如 果 按
传 统 语言 学的 观 点出发 , 那么 往往 解 释不够 “ 中 ” “里 ” “ 内” 所 表示 的 不同 意义 之 间
的联系。比如明明知道“中、里、内”都表示“在一定界限以内”的,但它们本质
是同中有异的。例如:我们可以说:“湖水里映出美丽的塔影”/ “湖水中映出美

丽的塔影” ,但不能说:
“湖水内映出美丽的塔影”为什么这样呢?我们都会说但是理解造成的原因是很
难 的 。许多汉语学习者常为此而感到头疼。
如此,现代汉语方位词与空间表达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家的关注 。时间和空间
(时空)领域是任何事物包括人类自身都处于其中的两个基本领域。因此在人类认知中
时空占有核心的地位。时空是一种客观存在,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常常凭着自我感知来认
识它。人们为了在交际中表达某种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常常以自身作为参照点,把身体
的两面称作前和后,即面对的方向为前,背对的方向为后;把身体的两侧称作左和右,
即左手的朝向为左,右手的朝向为右;把身体的两端称作上和下,即朝天的方向为上,


12

朝地的方向为下。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内容是“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

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这种典型的空间认知概
念是人们感知世界后形成的认知经验,并逐渐成为一种完形图像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
发展,交际的扩宽,人们慢慢把空间的范畴和关系投射到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上,借以
把握各种各样的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这一研究对汉语方位词既能表示空间又能表示时
间、范围…的表义功能作出了一定的解释。这说明“中”、“里”、“内” 都表示“在一定界限
以内但它们的使用情况不是完全一样的,同时也帮我们理解不同于方位词“中”、“里”、
“内”和与方位词“中”、“里”、“内“意义相同的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1.2. 现代汉语“方位词”概论
1.2.1. 方位词的词类界定
1.2.1.1. 汉语词类系统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指出:“语法分析必须在词类区分的基础上进行。
区分词类也是进行语法分析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但划分词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划分汉语词类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马真(

)肯定:划

分词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关 于 这 个 问 题 , 前 人 已 经 提 出 过 三 种 依
据。

第一种依据就是根据词的形态划分词类。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可以借助词
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以英语来说,同一个词根构成的词可以从不同的词尾
分 出 词 类 , 如 : a t t r ac t 是 动 词 , a t t r a c t i on 是 名 词 。 但 是 在 汉 语 中 缺 乏 严 格 意


13

义的形态标记和形态变化,形态不具备全面性。比如对于“轻松”、“凉快”一类
词,根据语法功能只能确定为形容词 ,但这些词还有 ABAB 的重叠形式 ,如
果我们把 ABAB 重叠看作动词的一种形态变化,那么,就可以依据这个把“轻
松”、“凉快”看成形容词和动词的兼类。但是严格地说 ,汉语没有真正的构形重

叠,只有构词重 叠和 句法重叠 ,ABAB 重叠形式是一种 句法 现象 ,应看作词的
一种语法功能。汉语是无变形的语言,没有时、数、格之分。汉语的语序和虚
词 是 表 达 语 法 关 系 的 主 要 手 段 。 汉 语 语 法 重 “ 意 ” 而 不 重 “ 形 ” ( 刘 珣 , 2 0 02 ) 。
可见,词的形态可观察性高,能反映词的表述功能,但在汉语中缺乏全面性,
只 能 作 为 补 充 标 准 ,根 据 形 态 变 化 给 汉 语的 词 分 类 实 际 上 是 不可 能 的 。

第二种依据是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有人认为词的类别可以根据词
的 意 义 划 分 出 来 。 其 实 , 意 义 相 同 的 词 , 语 法 功 能 未 必 相 同 。 如:“黄”和 “黄
色”,从意义上来说都是颜色,但“黄”可以做谓语:“树叶很黄”。可以受“很”的限制“很
黄”。可以重叠“黄黄的眼”。“黄”是个形容词。但是,“黄色”只能做主语,宾语,不能受
“很”修饰,我们不能说:“很黄色”。“黄色”不是形容词,是名词。从意义上来划分汉语的
词类,是不可行的。

第三种依据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词类。这种依据现在得到语法家们
的赞同,因为这种依据是最有科学性的。所谓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
能 力 和 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比 如 朱 德 熙 在 《 语 法 讲 义 》 中 认 为
形容词的功能是:


14

a . 前 加 “ 很 ” , b . 后 加 “的 ” , c . 后 加 “ 了 ” , d . 作 谓 语 , e . 作 定 语。
我们把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并不排斥意义。因为根据语
法功能分出的类,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共同点。语法功能跟形态变化也是紧密相
关的;形态不过是语法功能的一种外部标志,形态相同的词,语法功能也必然
相 同 。 在 划 分 词 类 过程 当 中 , 最 好 应 该 把它 们 结 合 起 来 。
汉语的词早就被分成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又包括体词和谓词两大类。关于
这个问题,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黄伯荣、廖秋冬(1997)根据各词类的语法功能,实
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象声词和叹词等十
类,其中象声词和叹词特殊的实词,名词已经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在内;虚词

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朱德熙(2000)和房玉清(2001)的观点跟
黄伯荣、廖秋冬的不同。他们的不同观点表现在第一,朱德熙和房玉清把名词和时间
词、处所词、方位词区分开来,而黄伯荣、廖秋冬却认为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只是
名词的小类。第二,朱德熙和房玉清把象声词和叹词列入特殊词类,不分虚实,然而黄
伯荣、廖秋冬把象声词和叹词归为特殊的实词。第三,朱德熙和房玉清又把实词分为体
词和谓词两大类,而黄伯荣、廖秋冬没有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朱德熙和房玉清的观点既
注意到词的个性,又注意到词的共性,所以可以说这种处理办法还是比较科学的。本论
文以朱德熙的观点为方位词分类的依据。下面是朱德熙的汉语词类分类表。
表 1: 词 类 分 类 表


15

1 、 名 词 : 水 、地 、树 、 学 生 、 道 德 、 观念



2 、 处 所 词 : 北 京 、图 书 馆 、 邮 局
3 、 方 位 词 : 里 、 上、 中 、 内 、 里 头 、东 边





4 、 时 间 词 : 今 天 、现 在 、 从 前 、 星 期 一
5 、 区 别 词 : 男 、女、 金 、 银 、 新 式 、 高级
6 、 数 词 : 一 、 二 、十 、 百 、 千 、 万
7 、 量 词 : 个 、 本 、次 、 回 、
8 、 代 词 ( 体 词 性 ): 我 、 谁 、 这 、 那 、什 么




代 词 ( 谓 词 性 ) 这 么、 那 么 样 、 怎 么



9 、 动 词 : 来 、 写 、买 、 研 究
1 0 、 形 容 词 : 红 、大、 干 净 、 多
1 1 、 副 词 : 很 、 也、已 经 、 再




1 2 、 介 词 : 把 、 被、从 、 连
1 3 、 连 词 : 可 是 、如果 、 即 使 、 和
1 4 、 助 词 : 的 、 所、得 、 似 的
1 5 、 语 气 词 : 啊 、吗、 呢 、 吧
1 6 、 拟 声 词 : 啪 、哗啦 、 叮 叮 、 叽 里 咕 噜
1 7 、 感 叹 词 : 哦 、哎呀


16

根据上述分类法,汉语方位词是体词的一小类。它与名词、处所词、时
间词独立开来。
1 . 2 . 1. 2 . 方 位 词 的词 类 界 定
方位词是表示事物方向位置的词语。方位词从中国第一部讲汉语语法的
专著《马氏文通》(马建忠

)开始就引起语法研究者的广泛注意。但它


的 身 份 以 及 范 围 则 众 说 纷 纭 尚 无 定 论 。 这种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方位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还是名词的次类或名词的附类;第二方位词是否是后置词;
第三方位词是词还是语素。关 于 方 位 词 是 名 词 的 次 类 、 附 类 , 还 是 独 立 的 词 类 ,
我们介绍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方位词作为独立的词类,代表这
种观点的是赵元任、朱德熙、吕叔湘等。第二种观点是把方位词作为名词次
类,代表这种观点的是丁声树、马真等。第三种观点是把方位词作为名词的附
类,代表这种观点的是张志公、文炼等。实际上,方位词跟名词的关系类似介
词 跟 动 词 的 关 系 吕叔湘 1979 。 它 们 在 语 法 功 能 上 有 明 显 的 差 别 。 比 如 一 部 分
方位词可以直接当“在、往、偏、朝、向 ”等介词的宾语,构成介宾结构。另
外方位词中能受“最”修饰的也不少,但它一般不能受数量修饰。从语义上看,
方位词不但表示空间的方向和位置等基本意义,而且还表示时间、数量等引申
意义。可见方位词不具备名词的基本语法特征。关于方位词和处所词的问题,
房玉清(


)肯定方位词的语法特点基本上跟处所词相同。但方经民

)却认为方位词和处所词不仅在语法功能上有区别的地方,而且在语


17

义上也不同 。“狭义的处所是不带方位词的处所,或者说是地点,它直接指称
某一地点或由某一物体、机构所占据的地方,而方位则是用方位词间接指定的
跟某一地点或某一物体相对的方向位置。广义的处所实际上是空间区域,它包
括由处所名词直接指称的零维地点域和由方位参照间接指定的多维方位域”。
换句话说,方位词所表示的空间意义并不同于处所名词所指称的空间意义。不
同的表现在于处所名词直接指称处所;而方位成分本身只是指示方向位置,具
体的方位意义还要借助参照物的方向和位置才能确定。从这几点上来看,我们

不妨说方位词还是独立于名词以外好。朱德熙把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独立
成类,跟名词平起平坐。为了避免争议,我们按照朱先生的观点,把方位词作
为一种体词来看待。
关于方位词是否是后置词的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方位词的
位置是不固定的,既可前置又可后置。前加的方位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如:
东城、后门……。方位词放在名词后,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和时间等。这种
观点受到大部分学者的赞同。另一种意见认为方位词应该是后置词(赵元任
)。他认为前加的方位词是区别词。有人认为前加的方位词算作形容
词。这些观点无意中增加了方位词的名称,这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们认为第一
种 意 见 是 比 较 好 的 ,即 方 位 词 的 位 置 是 不固 定 的 , 既 可 前 置 又可 后 置 。
关于方位词是词还是语素的问题也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是
词,有的认为是语素。吕叔湘(

)提出给词划界的两头标准,即以能否


18

单用区别词和语素,以能否随意扩展区分词和短语。根据这两个标准,我们来
看看现代汉语里的方位词到底有哪些具备词的资格。方位词暂时分为两种:单
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单音节方位词是黏着的,一般不能单用。按吕叔
湘提出的标准,单音节方位词应该是语素,虽然如此有一些活力强的方位词有
时候在特殊的条件下可以单用,因为是有条件的单用,所以是半自由的。可见
之所以引起这种争论是因为现代汉语方位系统的半自由性引起的。朱德熙在
《语法讲义》中认为“柜子里”的“里”,“报纸上”的“上”都是独立的词,尽管它们
都不能单说。因为朱先生认为“柜子里”和“报纸上”可以扩展成为词组,如:“柜
子抽屉里”、“报纸和杂志上”,而词组是词和词组合而成的。朱德熙的观点也很
有 道 理 , 单 音 节 方 位词 除 了 一 些 活 力 强 的之 外 , 其 余 一 般 都 是语 素 。
方位词的分类
关 于 方 位 词 的 分 类 也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按语法位置我们可以将方位词分为前加

型方位词和后加型方位词;单宝顺(

)按方向参照体系分为“绝对方位词”“双参照

方位词”“相对方位词”和“位置方位词”;按音节数目的多少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两类,赵元任称为单语素方位词和双语素方位词,其中“单纯方位词”是最基本的单音节
方位词,是现代汉语核心词汇,具有稳固性和能产性,合成方位词则不具备这些特性。
廖秋忠(

)根据构词和意义的双重标准,将空间方位词分为简单的空间方位词和

复合空间方位词两类。认为简单空间方位词,不管是单音节的还是它们的双音节同义


19

词,都是基本方位词,而复合空间方位词是由两个或更多的简单空间方位词组成,它们
的词义不是它们的组成成分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已经词汇化了。
方经民、吕叔湘、储泽祥等根据方位词的音节将方位词分成两大类:单
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有专节论述方位
词。他按方位词形式的差异将方位词分为单纯方位词与合成方位词。其实,这
两种分类法一点儿也不影响到研究结果。学者们可以随意选择。我在这份论文
中 是 按 照 朱 先 生 的 观点 来 给 方 位 词 进 行 分类 的 。
1 . 2 . 2 . 1. 单 纯 方 位 词
关于单纯方位词的数量,各位语法家的意见很不一致。朱德熙、房玉清
列 出 14 个 : “ 上 、 下 、 前 、 后 、 里 、 外 、 内 、 中 、 左 、 右 、 东 、 西 、 南 、
北 ” ; 方 经 民 列 出 17 个 , 但 是 语 法 家 们的 共 同 观 点 可 以 总 结如 下 : 单 纯 方 位 词
包括 16 个,即“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上、下、里、中、内、
外、间、旁”。它们的使用多寡很不相同(吕叔湘)。其中“上”和“里”用得最
多 , 用 得 最 少 的 是 “内 、 旁 、 东 、 西 、 南、 北 ” 。

1 . 2 . 2 . 2 .合 成 方 位 词
合 成 方 位 词 可 以 分 成下 面 几 组 ( 参 看 方 经民 和 吕 叔 湘 ) :
 之 / 以 + 单 纯 方 位词
 单 纯 方 位 词 + 边/ 面/ 头
 复 合 性 方 位 词: 上下 、 前 后 、 左 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