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123 trang)

(Luận văn thạc sĩ) khảo sát các chữ hán có chứa chữ dậu làm bộ thủ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2.59 MB, 123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

阮氏兰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考察
KHẢO SÁT CÁC CHỮ HÁN CÓ CHỨA CHỮ “DẬU” LÀM
BỘ THỦ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 汉语言

专业号码 : 60.22.10

2012 年于河内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KHOA SAU ĐẠI HỌC

*************

NGUYỄN THỊ LAN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考察
KHẢO SÁT CÁC CHỮ HÁN CÓ CHỨA CHỮ “DẬU” LÀM
BỘ THỦ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Hán

Mã số chuyên ngành : 60.22.10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PGS.TS Phạm Ngọc Hàm

Hà Nội - 2012


目录
版权声称.......................................................................................................................I
致谢..............................................................................................................................II
摘要....................................................................................................................III
附录一.........................................................................................................................IV
前言 ............................................................................................................................. 1
第一章:汉字与中国文化概说................................................................................. 4
1.1 汉字概说 ............................................................................................................... 4
1.1.1 汉字的定义 ........................................................................................................ 4
1.1.2 汉字构字法特点 ................................................................................................ 4
1.1.3 汉字的演变 ........................................................................................................ 9
1.1.4 偏旁与首部简介 .............................................................................................. 14
1.1.5 汉字的特点 ...................................................................................................... 15
1.1.6 汉字与汉文化的关系 ...................................................................................... 16
1.1.7 汉字与酒文化之间的关系 .............................................................................. 21
1.2 相关研究综述 ..................................................................................................... 22
1.2.1 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 22
1.2.2 在越南的研究情况 .......................................................................................... 25

小结 ........................................................................................................................... 26

viii


第二章: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构字及字义特点 ........................................ 27
2.1“酉”字简介 ........................................................................................................... 27
2.2 由“酉”字作为部首在汉字里的位置考察 .......................................................... 30
2.3 由“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构字特点 .................................................................. 32
2.3.1 由“酉”字作为部首的象形字和指事字 ........................................................... 32
2.3.2 由“酉”字作为部首的会意字 ........................................................................... 32
2.3.3 由“酉”字作为部首的形声字 ........................................................................... 32
2.3.4 由“酉”字作为部首的会意兼形声字 ............................................................... 33
2.4 由“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字义特点 .................................................................. 33
2.4.1 特指化学元素的名称 ...................................................................................... 34
2.4.2 特指与酒有关的 .............................................................................................. 36
2.4.3 特指食品、调料用品的名称 .......................................................................... 47
2.4.4 表示其他的意义 .............................................................................................. 49
小结 ........................................................................................................................... 53
第三章: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文化内涵 .................................................... 54
3.1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文化内涵 ............................................................. 54
3.1.1 酒在社会生活之我见 ...................................................................................... 54
3.1.2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反映古代人对酒的认知特点 ........................... 56
3.1.2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反映中国人的酒文化 ....................................... 57
3.1.3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反映中国人酿酒的技术 ................................... 60

ix


3.2 研究成果对越南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62

3.2.1 对越南学生学习汉字的实际考察 .................................................................. 62
3.2.2 教学建议 .......................................................................................................... 67
小结 ........................................................................................................................... 70
结语 ........................................................................................................................... 72
参考文献 ................................................................................................................... 74
附录二........................................................................................................................I
调查问卷..........................................................................................................XIV

x


附录一:表格与图示的素引
1.图示
图一、兽骨上的甲骨文图............................................................................................ 8
图二、金文图.................................................................................................................9
图三、草书图...............................................................................................................12
图四、“酉”字的演变图

28

.表格
表一、“酉”字作为部首的位置及构字考察表

33

表二、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化学元素名称的汉字统计表
表三、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酒类名称的汉字统计表
表四、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酒味的汉字统计表

34

37
39

表五、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酿酒原料与规程的汉字统计表

41

表六、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饮酒与饮酒有关操作、行为的汉字统计表
表七、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酒后精神状态的汉字统计表

43

45

表八、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酒具、酒官的汉字统计表....................................47
表九、由“酉”字作为部首特指食品、调料品的名称的汉字统计表........................48
表十、由“酉”字作为部首表示其他意义的汉字统计表........................................50
表十一、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字义特点统计表

52

表十二、带有“酉”字作为部首反映中国古代人酿酒技术的汉字考察统计表 61

vi


表十三:越南学生对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的理解情况考察表

vii


66


前言
选题理由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的象形文字,
同时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承载着古代科学知识 而且反映了中
国传统观念与认知特点。 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汉字中我
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劳动生活、风俗习惯、传统思想等方面众多的知识。当
今,越来越多的汉语言文化研究者选择汉字做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汉字不但结
构复杂、字义丰富,而且其文化内涵特别深刻。
从汉字研究,我们不但了解到汉语言文字的性质、特点以及形成与发展历
史,而且还能够从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认知特点。在人类社会发展长
河中,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社会,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
到较高的程度。文字的出现促进社会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据前人的研究,汉字出
现极早,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影响特别大。越南、日本、韩国等中国周
边国家的文字曾经受汉字的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越南历代学者对汉字的
研究也日益深入。
汉字是形、音、义三方面的结合体。其中,形与义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汉字由部首构成。其结构可以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大原则。若能探讨

1


发现汉字的结构与字义的关系,包括部首在复合字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减轻
汉字难学、难记、难书写的程度,而且还能够从中获得更高的学习兴趣,所获得
的不但是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得知,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都认为在汉语语音、词
汇、语法以及汉字等各语言因素中,汉字是最难学的。本人经过多年学习与研究
汉语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想法。因此,为了减轻汉语学习上的压力,我更加注重

汉字的学习。我们认为,学习汉字应该从笔画、部首着手。从而探究部首在汉字
构字中所扮演的角色。汉字拥有两百多个部首,每个部首都有一个象征义。在汉
字构字中或者起到义符作用,或者起到声符作用。在上百个组成汉字的部首中,
“酉”可以作为一个独体字,是象形字,像酒坛形一样,以“酉” 字为部首来构字的
汉字出现频率相当多,而且不同的汉字所包含的意义也丰富多样,但一般都与酒
有关系。对含有“酉”作为部首的汉字字形及字义进行考察研究,不但能够加深对
汉字的了解,而且还能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尤其是与酒相关的中国传
统文化。
因上述原因,本人拟定选择《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考察》作为硕士
论文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加深自己对汉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的了解,同时为越
南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2. 研究目的

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阐明“酉”字作为部首去构字的各种方式及其含
义,加深自己对汉字构字、字义及其文化内涵的了解。另外, 希望能够为越南
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减轻学习者对汉字的压力,加深对汉字的学习
兴趣。

3. 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 对有关汉字及汉字文化问题进行理论综述
- 对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进行考察,阐明其构字及字义特点尤其是字
形及字义、本义及各层派生义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中国古代人的认识特点以及
该类汉字的文化含义。
- 对越南学生学习该类汉字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经考察结果分析提出相
关的教学建议。


4.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文拟定针对《汉语大字典》里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

个汉字进行字

形及字义考察。字形主要针对现代汉字包括繁简字两类而不深入探索其古代字
形。

5.研究方法
3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文字,所以主要采取了文字研究方法。具体是:
采取统计法:对《汉语大字典》里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进行统
计。希望获得的数字正确可靠,说服力强。
( )采取描写法、分析法:对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结构及字义进行
描写、分析,弄清其特点以及其间的文化含义。
( )采取引证法、例证法来充分说明汉字性质与其民族文化的特征。
另外,本文还采取问卷调查法对越南学生学习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
的情况进行考察,经分析提出汉语教与学的建议。

6.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目录及参考文献之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

汉字与中国文化概说

第二章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构字及字义特点

第三章

带有“酉”字作为部首的汉字文化内涵及研究结果的应用

第一章

汉字与中国文化概说
4


1.1 汉字概说
汉字的定义
汉字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交际需要而独立创造
出来的书面交际工具。我们知道,语言的物质形式是语音,语音是一发即逝的,
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它突破了语言所受到的时空
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文字的出现并应用于文献记录,是人类过渡到文
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了语言,人类由猿变人,脱离了动物界;有了文
字,人类由史前期进入有史时期,从而脱离了野蛮时代。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的文字,如埃及的
圣书字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在

多年前就消失了,如今已成为历史

的化石。唯独汉字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可以说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种表意文字。汉字由部首构成。其中字形、字
音与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在研究汉语过程中,有
的学者主张遵从词本位,有的学者却主张遵从字本位。我们认为,由于汉字是表
意文字,所以,字本位更为合理,而且,字本位与词本位也没有过大的矛盾。汉

字当初象形性很强,但是经过发展演变与文字改革过程,汉字逐渐线条化,并脱
离了原先接近事物形状的字样了。
1.1.2 汉字的构字法

5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
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构字原理。
(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
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
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再比如“瓜”字是一个象形字。“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
表示叶。“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
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像切瓜一
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傻瓜”,表示不聪明,这
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
“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
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 )指事:这是指表示抽象事情与概念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
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意思。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
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是刀刃;在“木”下面加一横当做“”本,表示
树根;上面加一个横当做“末”表示树梢,引申义为“后期”等等。

6


( )会意: 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

合成一个意义。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
合成 “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
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例如
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
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现在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例如妇女的妇
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正确的字源分析只能从繁体字“妇”中才能看出。
这个“妇”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
拿着扫帚在家里劳 动。“女、帚为妇”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
“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这类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当多,人们叫作“破体
字”。再如:“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中国古
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

世纪

年代才出现了它。

( )形声:就是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
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
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形声是汉字里
造字最多的方法和神韵,自大一点就是“臭”,“富”有田的人,“穷”靠用“力”打工,
“贱”的繁体是“贱”,右边两个“戈”,为钱而争斗,自然是“贱”。
7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三种组合方式:
左形右声,比如:指、诗、估、格等字;
左声右形,比如:救、歉、剑、钦等字;

上形下声,比如:空、露、花、崭等字;
上声下形,比如:盂、货、娶、基等字;
内形外声,比如:闻、问、闷、瓣、辫、辩等字;
内声外形,比如:园、囤、病、衷、阁、匣等字。
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
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现在“秀才识字读半边”又成了对“秀才”们读
错字的讽刺。
(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
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说:“考”是“老”的意思)这
两个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这就是说所谓“老”
就是“考”的意思。古书采取“老”和“考”,彼此相互注解。比如。“考者老也”(“老”
就是“考”)或“考者老也”(“考”就是“老”的意思)。《诗经·大雅·棫朴》里写道:
“周王寿考”,意思是说周王高寿。
( )假借:这种用字法简而言之,就是指,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
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
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

8


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又如“闻”,本意是用耳朵听的意思,《大学》中就
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后来被假借成嗅觉动词。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是“造字法”;中两项是“组字法”;后两项是“用字
法”。也有人认为,前四者是造字法,后两者是用字法。我们认为,把六书分成
造字法、组字法、用字法三小类更清晰一些,而笼统地把六书都当做造字法是不
合理的。总而言之,以上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们群策群力归纳出来的文字学理
论,其所含的汉字构成法则,并不是一个人独创的,而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长期
演化而成,是一代又一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1.1.3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

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仍未完全定型。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汉代以
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
皆去其典籍。”,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
异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秦国文字,汉字发展的主流。六国文字,地域差异
大,不反映汉字发展轨迹,是支流。
(1) 甲骨文

9


图一、兽骨上的甲骨文图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 14~前 11 世纪)王室用
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
体系较为完整、时代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
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
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
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
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
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 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
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
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 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
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
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 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
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
10


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 字,就像兆的样子。从
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

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
现的单字数量已达 4000 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
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
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 15 万片甲骨,4500 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
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
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
1500 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
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 16~前 10 世纪)
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
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
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
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
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
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
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
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11


(2)金文

图二、金文图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
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
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
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
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

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 1200 多年。金文
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 3722 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 2420 个。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
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 497 个
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12


(3)大篆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
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做为石
刻之祖,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并流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
的构形多重叠。
(4)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
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
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
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
谓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残石,即小篆代表作。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
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
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13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
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5)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
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
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
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
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
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
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
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
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

14


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
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
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
“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
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
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
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6)草书

图三、草书图
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
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
《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
15


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
《肚痛》帖、怀素《自叙帖》。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
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
“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
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7)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比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
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
等。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
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
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正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
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
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
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

16



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
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
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
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8)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
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
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1.1.4 偏旁与部首简介
现代汉字学对汉字结构的分析更为精细,提出了偏旁这一结构单位的概
念。所谓偏旁,即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具体而言,大多数偏旁是由若干笔
画组成的相对固定的块状结构,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几个
偏旁构成,如:“桂”三个偏旁,“林”两个偏旁,“人”一个偏旁。
独体字:大、瓜、车、母、木
合体字:椅→木、奇(一级偏旁)→大、可(二级偏旁)
17




由两个以上偏旁组成的字,其偏旁的组合往往有层次性。可以用一级偏旁
称呼大的偏旁,用二级偏旁、三级偏旁等称呼小的偏旁。最小的不可拆分的部件
又称末级偏旁。如:

























(末级)

(末级)

有的字虽有两个以上偏旁,却只有一个层次:众→三人成众:人、人、人













分析汉字字形结构还有一种传统的方法,就是把许多合体字分析为几个“偏
旁”。如:“柱”由“木”、“主”两个偏旁组成,“攀”由“樊”和“手”两个偏旁组成。
偏旁不同于部件。部件这个概念可大可小:有时部件是对合体字进行一次
切分而得出的两个单位,这时的部件就相当于偏旁,如上“众”、“莫”;有时部件
是对合体字进行多次切分而得出的多个单位,这时的部件就要比偏旁小。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