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65 trang)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 Nghiên cứu lời nói cảm ơ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789.5 KB, 65 trang )

i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阮氏金惠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LỜI NÓI CẢM Ơ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汉语言学

专业代号:602210

2011 年于河内


ii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院

NGUYỄN THỊ KIM HUỆ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研究


(与越南语对比)
NGHIÊN CỨU LỜI NÓI CẢM Ơ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SO SÁNH VỚI TIẾNG VIỆT)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汉语言学

专业代号:602210
导师:Nguyễn Văn Khang 博士教授

2011 年于河内


iii

目录

摘要 ..................................................................................... ii
前言 ...................................................................................... 1
第一章

总论 ................................................................... 4

1.1 言语行为概说 .....................................................................................................................4
1.1.1 言语行为理论的综述 ................................................................................................................4
1.1.2 言语行为的社会性 ....................................................................................................................7


1.2 交际有关的理论问题..........................................................................................................9
1.2.1 言语交际 ...................................................................................................................................9
1.2.2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9
1.2.3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 10
1.2.4 汉语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11

1.3 本论文内容的相关研究状况 ............................................................................................ 12
1.3.1 汉语学界的研究状况 ............................................................................................................ 12
1.3.2 越南语学界的研究状况 ........................................................................................................ 13
1.3.3 本论文新内容的表现 ............................................................................................................ 13

1.4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 .......................................................................................................... 14
1.4.1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定义 ...................................................................................................... 14
1.4.2 答谢话语在交际中的作用 ...................................................................................................... 14

第二章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特点及其使用情况(与越南语
对比) ................................................................................ 16
2.1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基本句式 ....................................................................................... 16
2.1.1 直接表达类 ........................................................................................................................... 16
2.1.2 间接表达类 ........................................................................................................................... 20

2.2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常用的句法结构................................................................................ 23
2.2.1 由“谢谢”、“感谢”、“感激”、“多谢”充当谓语动词的句式 ................................ 23
2.2.2 “感谢”、“感激”充当宾语或定语................................................................................... 25
2.2.3“感谢”、“感激”等放在谓语动词前面做状语 ............................................................... 25

2.3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基本语用功能................................................................................ 25
2.3.1 答谢功能 ............................................................................................................................... 26
2.3.2 拒绝功能 ............................................................................................................................... 27
2.3.3 讽刺功能 ............................................................................................................................... 28


2.4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使用情况 ........................................................................................ 29


iv
2.4.1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使用情况 ..................................................................................... 29
2.4.2 小结................................................................................................................................ 31
2.5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应答语 ........................................................................................... 32
2.6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与越南语的异同................................................................................ 33
2.6.1 汉、越答谢话语的相同之处................................................................................................. 33
2.6.2 汉、越答谢话语的不同之处................................................................................................. 38
2.6.3 小结......................................................................................................................................... 40

3.1 越南汉语学习者使用答谢语的失误................................................................................. 42
3.1.1 调查对象 ................................................................................................................................. 42
3.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42
3.1.3 调查结果分析 ......................................................................................................................... 42
3.1.4 偏误动因 ................................................................................................................................. 48

3.2 学习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一些建议................................................................................ 50
3.3 小结 .................................................................................................................................. 51

结语 .................................................................................... 52
参考文献 ............................................................................ 54
附录一 .................................................................................. I
附录二 ............................................................................... IV


1


前言
1.选题理由
答谢言语行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交流沟通方式。事实上,
答谢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它对于建立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有效
地进行交际具有重要的作用。
礼貌语言是言语交际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答谢话语的全面研究为我
们合理地科学地解释某些礼貌原则问题提供了基础。
答谢话语能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恰当地答谢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
关系,有利于维护与促进人际交往。
就跨文化语言交际和外语教学而言,答谢话语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虽然答谢话语是所有语言共有的,但各民族对答谢语言行为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通
过对比找出汉越语对答谢使用方式的异同有利于避免中-越两国人在交际中因不恰当
地答谢而发生的误解。
因上述几个理由,本人拟定以《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研究与越南语对比》作为硕
士毕业论文。希望本文撰写完毕将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份有用的参考资料。
2.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就现代汉语答谢话语进行研究,并指出现代汉语答谢话
语的特点,同时与越南语答谢话语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语言答谢话语的异同。为语言
文化交际的研究与语言教学作出贡献。
3.本论文的研究任务
为了达到上述的研究目的,本论文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 综述有关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交际理论。
- 研究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特点,并进行考察使用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使用
情况。
- 与越南语答谢话语进行对比,找出汉越语答谢话语的异同
- 指出越南汉语学生使用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失误并提出避免失误的措施。


2
4.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本论文以现代汉语答谢话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只限于现代汉语答谢话语
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
5.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考察的语料来源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为:
- 定量定性(统计-综合-分析-证实-指出问题本质)。
- 运用语言学对比方法
本文考察的答谢话语来自以下基本教材: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 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 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第一册到第六册
- 一些小说:张晓娴《情人无泪》、艾可《长假》、麦子著《天堂的钥匙》、
郭敬明著《梦里花落知多少》、冰心著《小桔灯》、齐星著《让爱重来》、董洁心著
《我为歌狂》终结本 8848》、中西礼著《兄弟》、钱钟书著《围城》

- 一部

话剧:老舍著《老舍》
- 一些电影片:《还珠格格 2》、《热气球大赛》(52 集)、《卡拉乐队》(52
集)。
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6.1 理论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结果首先将为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工作作出一份贡献。其次将对礼貌
原则的研究有着直接影响。
6.2 实践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结果对跨文化言语交际以及汉语-越南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有着十
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7.本论文的结构
除了前言、结语、参考书目与附录表以外,本论文的结构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3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特点(与越南语对比)
第三章:越南汉语学习者使用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失误以及学习建议


4

第一章 总论
1.1 言语行为概说
1.1.1 言语行为理论的综述
索绪尔(F.de.Saussure)认为:“言语活动的研究就包含着两部分:一部分是主
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纯粹是心理
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中的个人部分,即言语,其中包括发音,为研
究对象他是心理物理的”。这就是索绪尔十分著名且影响深远的“语言”和“言语”
区分的理论。
素绪尔(F.de.Saussure)虽然是首次指出人类的语言活动设计语言的体系和语言
的使用两个方面的人。但是首先提出语言使用问题并认真进行研究的则是英国哲学家
奥斯汀(J. Austin)。他在《如何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
本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
就是说话本身为何就是一种行动。
奥斯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的
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J. Searle)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
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
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1.1 奥斯汀(J.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认为人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在施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表
达的是字面意义。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或说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
力。言后行为指某一行为对听话人产生的影响。

从言语交际学的角度看,言内行为即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语
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是主体通过说话或写字来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它传达
话语的语用意义。言后行为是主体通过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促使交际对象实施相应行
为,它体现了言语交际的效果。例如:一位医生对患者说:“我建议你立即戒烟!”。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医生说出“我建议你立即戒烟!”这句话的发音行为,是言内行


5
为。医生说这句话的意图是“建议”患者戒烟,这种建议也是一种行为,属于言外行
为。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后,立即实施了戒烟行为,这就是言后行为。在这三种行为
中,言外行为是最值得关注的,也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由于言外行为传达了话语的
语用意义,它也应该是言语交际研究中的重点。
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即,判定语(verdictives)、裁定语(exercitives)、
承诺语(commissives)、阐述语(expositives)和行为语(behabitives)。
1.1.1.2.约翰塞尔(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是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揭示了实现
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
塞尔巴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一种解释人类言语交际的理论。
和奥斯汀一样,塞尔认为说出某种语言就是在实施言语行为,如做出陈述、发
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说话即在行事,意义等于某种行为,所以它声称语
言研究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提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符号、词
语和句子,或者是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标记而是在执行言语行为时这些符号、词
语和句子的产生”。
奥斯汀把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分成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等三部分。
而塞尔主张把言语行为分成四大类:一是发话行为(utterance act),即使说出单词、
句子的行为;二是命令行为(propositiomal act),即由指谓(谈到的人或物)和表述
(对谈到的人或物所作的表述)所实施的行为;三是施事行为(illoc utionary act);
四是成事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即对说话人的行为、思想、信念等方面产生影
响的行为。例如,通过“争论”使听话人被说服、使之信服;通过“警告”使听话人
恐慌或惊恐。

塞尔认为,言语交际属于人类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基本
单位,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并受规则的制约。塞尔区分两种规则:制约规则
(regulate rules)和构成规则(constitutive rules)。制约规则对已存行为或活动实施
制约。例如礼仪规则是对已存的人际关系实施制约。构成规则能创立或规定新的行为
形式并对它们实施制约。例如下棋规则,它一旦生成就同时制约下棋活动。塞尔之所
以要区分这两种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言语交际应遵守构成规则。例如你想通过


6
说话来实施“命令”行为,你就必须得遵守某些规则,否则就不是“命令”行为而是
别的什么行为了。塞尔指出“说一种语言就是按照构成规则的系统实施一种言语行为
的问题”。
在言语行为理论研究中,奥斯汀和塞尔都对言外行为进行过分类。塞尔不同意
奥斯汀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就提出自己的分类。他按照说话人实施言外行为的目的、态
度和希望达到的效果,把言外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表达类、承诺类、宣告类共
五大类。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一个人
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
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简单地讲,间接言
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 做另一件言外行为,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了
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
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 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或者听话人如
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塞尔提出了规
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
对“怎么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所谓对字面用意做出一般推断,
实际上就是根 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
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也较不稳定。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按习惯就可
以推断话 语的间接言外之意,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
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 陈述句不是陈述句,祈使句不是祈

使句,疑问句不是疑问句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
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含 义,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
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 give me 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
力,但其言外之 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
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
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
这种情况时,听话者需依赖语境、双方共知或语用推 理等等才能奏效。


7
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
方面的,有时取决于语境,有时取决于听话人的身份、背景等,有的还取决于听话人
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句的理解已不单纯是语义范畴,还包括语用范
畴。
总之,以奥斯汀、塞尔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学家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
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
言研究还 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
响。一方面,它使学者们在有关方面的研究从以语法或语言形式为中心转向以言语功
能为中 心;从以单句为中心转向以语篇为中心;从以语言本身为中心转向以语言使
用者、社团以及语言环境等为中心;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理论使诸多研究从以语言知
识为 中心转向以交际功能为中心;也使外语教学从以语言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中心转
向以语言功能和教学内容为中心。这样,使得学习者不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
知 识,知道了正确的句子结构,而且还学会了如何适当地使用语言以避免出现语用
错误。因此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它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
一个新的领域。
1.1.2 言语行为的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
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所以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
映。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反复学习才掌握的。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
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离开社会,没有这

种需要,人们就会逐渐地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学不否认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也不否认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关系。但社
会语言学认为不仅语言才有社会性而且言语行为也有社会性。言语行为的社会性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说话人发出一个话语时,这话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话语的字面上,在
不同的语言情景中,这发言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说话人说“太吵了”,这是语法、意
义都正确的一句话,但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从交际主体、交际语境、交际客
体等三个方面来判定,这句话很可能是一种要求,即要求学生安静下来,如果说话人
是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的发言。这句话甚至还是一种邀请,邀请听话人到一个安静的地


8
方谈话。因此,社会语言学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会使用合适的话语,听话人
可以根据会话情景理解说话人的用意。这就是言语行为的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在交际过程中,言语行为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说话人本身的特点像说话人
的居住地域、社会地位、年龄、性格、职业等。通过说话人的口音,我们可以确定说
话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是上级还是下级,是老年人还是轻年人等等。例如,中国北
方人使用儿化音的频率往往比南方人使用的多。由于地域的不同、社会生活的差异,
乃至于使用语言的人们的性格、年龄、职业的不同,而产生语言的变体。这就是人们
所说的方言。语言学家把方言分为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两种。对社会方言来说,中国
人有一句俗话叫“隔行如隔山”,因为每个行业,认识的对象不同,所以会产生很多特
殊的词汇如物理学的原子、分子; 语言学的语音、语素。它们说明不同的行业存在着
本质的不同。你想掌握它们,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这些行业
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还遵守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的共同词汇。因此,不能说它只单纯
是一种语言而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
另外,不同社会阶层,语言也有所不同。从一个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判断出
人家所属的阶层。因而,作家也常常利用人物的话语来塑造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让人
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等,目的在于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三,除了上述所谈到的内容之外,言语行为的社会性还表现在每个人使用语
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个人的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每个人的性别和年龄。假如,女性交

际过程中常使用感叹词像“啊”、 “哇”、“呀”等来表示他们的感情,同时显示出她们
的温柔。但是,男性很少使用的。反过来,汉语中有一些词语,特别是骂人的词语像
“他妈的”、“狗东西”、“老东西”什么的,女性一般羞于使用,但是男性经常使用。一
般,老年人很难接受新事物,所以他们的新词很少。在交际过程中他们使用的一些词
语现在年轻人根本不用了,特别是现在青年人的语言变化很快,他们经常创造新词语,
也爱使用“亲爱的”、“我爱你”、“吻我一下”等流行的词语。但是,这些新词语老年人
则不敢使用。
实际上,男性和女性、 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言语虽然存在差别,但是青年人所说
的词语,老年人大部分都能理解。男性所说的话语,女性也完全理解。因为,在交际
时他们使用的语法规则是一样的所以使用的词语相同不相同完全不影响他们的交际
成功。这就是言语行为的社会性的基本表现。


9
第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
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
满解释。
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是因为
不同的社会集团选择确立了不同的音义关系。
1.2 交际有关的理论问题
1.2.1 言语交际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生存能力和社会行为,可以
说,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能没有语言,不能没有语言的运用,不能没有语言交际
活动。进入信息时代,语言的运用、言语的交际,更具有空前的价值,而一个人的语
言水平、言语行为和言语交际能力,则是构成他的社会德行、人格教养、文化素质的
基本条件和表征。
言语交际活动包括很多要素,言语行为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每一种要素,任何一
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影响言语交际活动的有交际主体、交际
语境、交际话语、言语形式等因素。
1.2.2 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要使会话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合作是一个重要的言语交
际原则需要遵守之一。这一原则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来的。
他认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遵守一些共同准则,即合作原则,以
达到互相理解,共同配合。合作原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数量、质量、关系和方
式。
数量准则:数量准则要求,人们在谈话中所传递的信息,应是实现交际目的所
需要的足够的信息,理想的标准是既不超过也不缺少。但数量准则并不是规定谈话的
具体数量,它是一个概括的功能性标准。交际者的话语应包含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而不应包含超出交际目的需要的信息。
质量准则:质量准则对话语内容性质的制约有两个方面,一要求交际者不要说
自知是虚假话,二要求交际者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10
关系准则:关系准则也有人称为“关联准则”,在谈话的要求上是一致,即不
说不相关的话,说话者的话语要与交际目的和话题的内容相关联。
方式准则:方式准则要求发话人的言语表达要清楚明白,最好用直接表达方式,
尽量避免迂回曲折,话语的含意应该清楚明晰,话语应该简练、有条理,不要罗索。
1.2.3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礼貌和礼貌原则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礼貌是人际关系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必
须有的一种规范,而礼貌原则则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言语行为的规范。
礼貌原则是对礼貌行为的规范标准,指导人们行为的文明性准则。在社会中,
人们的一切行为,无论是分工还是协作,一切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文明性表现的规范,
它存在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和行为都有所应
遵循的礼貌原则,即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中特别是会话中的礼貌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合作原则在许多
情况下是可以违反的,有时候是故意违反的,甚至有时是必须违反才能实现一定的交
际目的的,而礼貌原则与语境切适性原则是不能违反的。
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是指导人们言语行为文明的规范,它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
中尊重对方,说话时要注意话语的使用,使自己的话语不刺激对方,不伤害对方的自

尊心。是对方在接受到话语时心情舒畅,产生愉悦感,从而乐于接受。
言语交际中实行礼貌原则,是人类文明进步之必然,是社会用来协调人际关系
的一种机制。言语交际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频率最高的人际之间相互联系
的行为,因而在言语交际中实行礼貌原则最能体现出它协调社会发展机制的功能来。
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和完善。利奇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一是得体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二是宽宏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三是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四是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赞誉别人。
五是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11
六是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之间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之间的同情。
1.2.4 汉语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汉语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人际交往
中非常注重礼仪和礼貌行为,言语交际时一向提倡长幼尊卑,特别注意敬谦词语的使
用,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言语交际的礼貌规范。只是传统言语交际中的礼
貌规范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和权力社会的浓重的阶级地位差色彩。
汉语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可分为对人与对自己两个方面,每个方面有可各自分
为若干个准则。其具体内容,一方面是从汉语言语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另一
方面是汉文化指导下人们对言语交际应有的礼貌的认识,二者是综合在一起构成的。
1.2.4.1 对他人的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中如何对待交际对方,即话语涉及到对方时,以什么样的准则来约束
自己的具体言语行为,怎样进行言语编码才算是遵循了礼貌原则呢?总的要求是尊重
平等、宽宏大量,即“宽以待人”。具体的可表现为三个准则:
一是尊重: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对待对方。交际中对对方的意见正确地理解,
认真地对待,给予应有的重视,不要轻易地加以否定。交际中涉及到对方的爱好、兴
趣、习惯、个人的行为方式以及其他个人隐私的话题,都要尊重,不要“以己代人”,
随意“取消他人的自主权”,要不要进行“言语侵犯”,以不良的态度进占他人的“私

人领地”。即使有所批评,也应是诚意的、以人为善的态度、不讥讽、不嘲弄,否则,
就是不尊重人,就是不符合礼貌原则的言语行为。
二是赞誉:对别人的意见、主张、举止行为,穿着打扮、兴趣爱好,尽量从积
极方面去看待,凡是值得肯定的地方都要加以肯定,不吝啬褒扬的词语和赞誉的感情,
多发现对方的特点和长处,多从正确的方面去观察人、理解人和评价人。反之,不有
意去贬低人,不苛求于人,不求全责备,不用衡量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人,不要以自己
的是非去代替他人的是非。
三是宽容:言语交际时和言谈话语中,对他人的缺点、缺陷、弱点和一般行为
错误,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君子不计小人之过”,“以德报怨”。当然,这些指
的是对小事,非原则问题的态度,即使是大事、原则问题,也应以“理”和“法”为
依据处理,不在言辞上、态度上用力,所谓“有理不在声高”,在言语发话中,不要


12
得理不让人,批评、指责要留有余地,给他人自己思考改正的机会,不揭人之短,不
扬人之丑。常言说的好:人怕揭短,树怕剥皮,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又与“尊重
准则”相一致了。
1.2.4.2 对自己的礼貌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自己如何对待自己也要用一定的礼貌准则约束,这些具体准则
的总和,就是对自己的礼貌原则。所以,对自己的礼貌原则不是要求他人对自己“施
礼”,而是如何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礼貌原则的问题。言语交际中,自己对自己如
何尊重礼貌原则,总的精神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责人宽,责己严”。这是
汉民族文化中言语交际的精髓、核心思想和本质所在,其具体准则也可以分为三个:
一是自重:自我尊重是言语交际时与他人交往的第一要义。自重就是恰当地、
认真地、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言行,用应有的、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谈
话语,符合自己的身份。
二是谦虚:言语交际中,对自己的长处、自己取得的成绩,不做超出实际的评
价,而是更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倨傲,不自是,而能“虚
怀若谷”,注意倾听他人的批评性意见。
三是退让:这一准则更多的是指言语行为而言的,与谦虚准则紧密相关。谦虚

准则更多地体现在心理上、言语内容上和语态上,退让准则主要体现在言语行动上,
以及与言语行为相关的事件的处理上。在言语交际时,不抢先、不争胜。在集体讨论
中发言,不抢第一名、不插话、不占更多的时间;在两人的对话中,不打断别人的话
题;在一般性的争论中,不退一时之雄、不要企图驳倒别人的意见,而是要“求同存
异”,求得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
1.3 本论文内容的相关研究状况
虽然答谢话语占日常交际中的重要地位,但对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研究比较少。
汉越两国对此问题的研究只有三四个。本文略述如下:
1.3.1 汉语学界的研究状况


13
在网上《 />知识。在这篇文章他们提出对答谢词的解释、答谢词的基本类型、格式内容、写作要
求、注意事项、范例参考等知识。
李翔的《答谢句的英汉对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第
27 卷第 5 期 2008 年 10 月)已进行英汉答谢句的结构对比、英汉答谢句的语用功能
对比。找出两者在结构和语用功能方面上的异同点。
王丹的《英汉答谢句异同对比研究》(科学之友 2007 年 10 月)提出答谢句的
界定,并进行答谢句的英汉对比。指出两个语言对答谢句的相同之处和差异。
余敏《答谢句的话语特征和功能以及汉英对比》(硕士论文 2004 年 5 月)提出
现代汉语答谢句的话语特征和功能并进行汉英对比。李翔、王丹、余散的研究内容相
差无几。其中内容相当丰富、深刻的是余散的研究。余散研究的内容虽然、比李翔、
王丹的研究内容丰富,但还是有缺点就是零散、逻辑性较弱。本论文的特点是他已充
分指出现代汉语答谢句的基本功能,也充分地指出汉英答谢句的异同。
1.3.2 越南语学界的研究状况
在越南关于答谢话语的研究更稀少,笔者只收集到一本有关答谢话语研究的博
士论文。本论文的作者叫范氏成,题目为““Nghi thức lời nói 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 qua các
phát ngôn: chào-cảm ơn- xin lỗi””
(《打招呼、感谢、抱歉等现代越语仪式话语研究》)。
在此论文作者仅提出越语的各种表达感谢句式。

上述是越外学者对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研究成果,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依据与方
向。
1.3.3 本论文新内容的表现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只进一步找出现代汉语言中的答谢话语的特点、基本句
法结构以及与用功能。同时通过一些电影片、小说考察了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使用情
况。除此之外,我还对现代汉语答谢话语与越南答谢话语进行对比,指出两种语言使
用答谢话语的异同。最后,本论文还考察了越南学生使用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失误情
况,从而指出越南学生使用现代汉语答谢话语时常犯的错误、犯错误的原因,并提出
教学与学习建议。


14
1.4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
1.4.1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定义
自古以来,人们就提倡“礼尚往来”、 “来而无往非礼也”、“知恩报德”,于是在
人际交往中便有了“谢”的言行:或揖拳,或鞠躬,或以言辞道谢,或以纸笔作书(写
成谢函、谢帖、感谢信)。
《应用汉语词典》对“答谢”这词就这么解释:“答谢”意思是“受了别人的
恩惠(赠予、招待等),表示谢意”。
《现代汉语词典》对“答谢”有这样解释:“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招待表示谢意”。
《越南语词典》对”cảm ơn”(“答谢”)下的定义跟《现代汉语词典》下的定义基
本相同。它也对”cảm ơn”(“答谢”)这样解释:一是”Tỏ lòng biết ơn với nguời đã làm điều
tốt với mình”(“向恩人表示谢意”)、二是”Từ dùng trong lời nói lịch sự, lễ phép, để nói
với người đã làm việc gì đó cho mình, hoặc để nhận lời hay từ chối điều gì”(“常用于跟
恩人说的礼貌、客套话语,或用来接收或拒绝”)
通过上面对“答谢”这个术语的定义可以看到,“答谢”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
的礼节之一。它充分反映着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的特点。在实际上倘若得到他人
的帮助、赠予、招待等,我们都要向他人表示谢意。我们可以用物质的礼物或用语言
来表示谢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汉语答谢话语”那就是要研究受到别人的恩惠
(赠予、招待)或得到别人的好处怎么用现代汉语语言来表示谢意。

1.4.2 答谢话语在交际中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纯粹出于礼貌而使用的言辞,称为礼仪用语。人与人在社会中
生活,不管他们是亲缘关系还是其他社会关系,彼此之间在人格上、在社会地位上都
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在社会交往中的体现,就是彼此互相尊重,在行动上和
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礼仪用语的特点就是文明、有礼貌,无论是言语的内容,还是言
语的表达方式,都能使交际对象乐于接受,不在心理上受到刺激和伤害。
在社会交往中有求于人,在求别人帮忙的时候,首先应该感谢人家;在别人为
自己做了有益的事以后,更应该表示谢意。这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的正常关系,是
彼此间联络感情的有效的方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15
答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有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交际活动有效
地进行。答谢话语是人们交流中存在的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它对他人提供帮助的一
种承认行为,它不仅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维持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
系,它是礼貌行为的代表之一。


16

第二章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特点及其使用情况
(与越南语对比)
2.1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基本句式
由于感谢是日常生活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之一,因此答谢话语的结构
形式丰富多样,但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规律性,它像招呼、道歉、称赞语一样,是一种
具有明显特征的言语形式。
所谓答谢话语是指用话语向自己受到恩惠(赠予、招待)的人表示谢意。根据
话语的表达方式,答谢话语可以分为直接表达类、间接表达类等以下两大类。
2.1.1 直接表达类
这种答谢话语句式中必须直接使用明显表示谢意的词语。主要表示感谢的词语

有:谢谢、感谢、感激、多谢、道谢等。根据句式上使用的答谢词可以把这类句式分
为以下几个小类:
2.1.1.1 带“谢谢”的答谢话语:
这类答谢话语必须直接使用表达谢意的“谢谢”。例如:
(1)谢谢。(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第一册)
(2)谢谢你,叔叔(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3)太谢谢您了。(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4)谢谢你的书。(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5)爸,您知道我要抽这么一天回来有多难吗?谢谢您能理解我。(齐星《让
爱重来》)
上面的 5 个例子中都出现表示谢意的“谢谢”。“谢谢”常用于口语,有时仅
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示,或是一种口头禅。它没有郑重色彩,使用起来随意性较强,有
时接受答谢的一方可不用做出任何反应。
“谢谢”可以重叠为“谢谢谢谢”,表示感谢时语气比较强,适用于受到别人
的很大帮助时。例如:


17
(6)孩子的妈妈不停地说“谢谢谢谢”小女孩一坐到靠车窗的座位上,就伸出
头去,吐了起来。(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
例子(6)中的那位母亲看到女儿晕车的难受,她很心疼,不知怎么办时,就有
人给她女儿让靠车窗的地位,她的“谢谢谢谢”感谢句表现她对那人的帮助非常感激。
这类答谢话语多用于口头直接表示,一般不用于客观叙述。例如:
(7)“谢谢你”或“谢谢大家”或“谢谢你们的关照”„„.
不能说:(8)老伯谢谢了帮他的民警,拉着孩子走了。
例子(7)都使用于口头直接表达,所以都可以用“谢谢”。但例子(8)中
不适用于口头直接表达,而是客观叙述,所以不能用“谢谢”。
2.1.1.2 带有“感谢”的答谢话语。
这类答谢话语是直接带有表达谢意的“感谢”。例如:
(9)感谢你。

(10)非常/万分/十分感谢你。
(11)感谢您的光临。(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12)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信任。
(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13)我已经代你感谢过他们了。
(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14)他再次向西方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15)记者: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汉语教程》第三册,第三十五课课文)
(16)感谢风,感谢云,感谢阳光照射着大地。(《还珠格格 2》主题曲)
(17)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我都由衷地感谢那些叫不出姓名的人。他们乐于
助人的精神使我难忘。
(刘德联-刘晓雨《中级汉语口语》)
例(9)、(10)、(11)、(12)、(13)、(14)、(15)、(16)、(17)
中都带有表示谢意的“感谢”。


18
“感谢”既可以用于口语,又可以用于书面语以及正式的场合。而且在对话体
中或独白体中都能出现。例如:
(18)我们非常感谢贵饭店的热情款待。(正式的场合,郑重的表示)
现代汉语答谢话语的这类句式往往可以接受太、很、真、非常、万分、十分等
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19)真感谢您!(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0)我万分感谢!(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1)我很感谢李老师。(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2)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例(19)、(20)、(21)、(22)中的“感谢”都分别受“真”、“万分”、
“很”、“十分”等程度副词的修饰。

“感谢”为表示的答谢句可以用于口头直接表示,也可以用于客观叙述。例如:
(23)阿姨,真感谢您啊!(口头直接表示)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4)他站在医院门口,一再感谢张医生。(客观叙述)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5)乡亲们正在感谢救援他们的解放军战士.。(客观叙述)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感谢”可以带补语。例如:
(26)我只帮了他一点儿忙,可是他却对我感谢得不得了。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7)是他救了孩子的命啊!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他。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1.1.3 带有“感激”的答谢话语
这类答谢话语直接带有表达谢意的“感激”。例如:


19
(28)我万分感激!(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29)感激你给我的帮助。(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30)唐小姐道:
“我并没有不领情。我感激得很,方先生肯为我表演口才。„„”
(钱钟书《围城》)
例(28)、(29)、(30)中都直接使用“感激”来表示谢意。
与带“感谢”为标志的答谢句同样,这类句式既可以用于口头上直接表示也可
以用于客观叙述。例如:
(31)王老师,感激你帮我这么大的忙。(口头直接表示)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32)在我困难的时候,是他帮助了我,所以我很感激他。(客观叙述)
(卢福波编著《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
使用“感激”、“感谢”和“谢谢”的时候要注意:只有“谢谢”能单独成句,

可以说“谢谢!”,这是表达谢意的最简单的形式。“感谢”和“感激”则不能,换
句话说“感谢”和“感激”不能单独成句。所以使用“感谢”和“感激”来表达谢意
之时,在“感激”和“感谢”前后一般都要添加其他成分,如:“十分、非常、得很、
万分”。
2.1.1.4 带“多谢”的答谢话语:
这类答谢话语直接带有表达谢意的“多谢”。例如:
(33)多谢了 1
(34)多谢您了!
(35)多谢多谢!
(36)多谢,打扰您了。
例(33)、(34)、(35)、(36)中都直接用“多谢”表示谢意。
带“多谢”为感谢标志的答谢句往往带着客气语气色彩。而现在“多谢”使用
频率比以前少多了。


20
2.1.1.5 带“谢”“道谢”、“谢意”、“答谢”、“致谢”等词语为标志的答谢话

这类答谢话语直接带有“谢”、“道谢”、“谢意”、“答谢”、“致谢”等
感谢词语来表示谢意。例如:
(37)他谢了王大夫,又去谢司机。( 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
(38)大家向主人道过谢才慢慢散去。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39)宴会的主人忙着向来宾答谢。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40)请您代我们向会长转达谢意。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41)他再三向恩人致谢。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例(37)、(38)、(39)、(40)、(41)中分别使用“谢”、“道谢”、

“答谢”、“谢意”、“致谢”等词语来表示感谢。
这几类答谢句都用于客观叙述,不用来直接向对方说,并带书面色彩。(37)、
(38)、(39)、(40)、(41)等 5 个例子都用于客管叙述。
以上的几个感谢标志中,只有“谢”虽然不用来直接向对方说,但“谢了”可
以用于口语直接的表达,而且“谢了”为答谢话语时适用于交际者之间有着亲密关系
的场合。例如:
(42)甲:(把书递给乙)你的书。
乙: 谢了。
(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例(42)中,甲乙之间的关系时朋友关系,所以甲递给乙书时,为了感谢乙甲
只说“谢了”
2.1.2 间接表达类
间接表达式答谢话语是指在字面上没有任何表达谢意的词语,它通过特定的句
式或语言习惯来表示谢意。这类答谢话语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格式。具体来说至少有
以下几类:


21
2.1.2.1 关心式
关心式答谢话语也是汉语所特有的现象。汉语中的这种答谢方式暗含着说话人
由于别人帮助自己而受了累或是造成了一些不便,使自己心中感到不安,所以对听话
人表示关心。例如:
(43)您忙了半天,快坐下歇会儿吧!( 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
(44)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45)今天委屈你了,改天我请你吃饭!
(刘德联-刘晓雨编著《中级汉语口语》(上册)
(46)麻烦你了,进来坐会儿吧!
( 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第三册)
在这种答谢话语中,通常先说明表示关心的原因,也就是听话人所承受的不便

之处,然后表示关心。以关心式表达谢意之时,说话人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多
样的表达方式。
2.1.2.2 赞美式
在生活当中,口头表示答谢的形式较为丰富。在特定的背景下赞扬往往也是一
种答谢。汉语中表示答谢的赞扬话语很丰富。用赞扬话语表示谢意指的是通过对听话
人的某种帮助行为进行由衷的赞扬,以增加对方的面子,使听话人愉快,这其实也是
一种答谢。常见的有:“多亏 „„”、“幸亏 „„”等。例如:
(47)多亏你(帮忙)。(《中级汉语口语》)
(48)今天幸亏有你在。(《中级汉语口语》)
(49)幸亏他叫醒了我,不然我就迟到了。(《中级汉语口语》)
(50)主人:我做不出什么好菜,你们随便吃点儿吧。
客人:您辛苦了。《中级汉语口语》8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