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ải bản đầy đủ (.pdf) (60 trang)

现代汉语数量表达若干问题 : Một số vấn đề về cách biểu đạt số lượ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Luận văn ThS. Ngôn ngữ học: 60 22 10

Bạn đang xem bản rút gọn của tài liệu. Xem và tải ngay bản đầy đủ của tài liệu tại đây (724.63 KB, 60 trang )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系
*****---*****

黎氏红明

现代汉语数量表达若干问题
MỘT SỐ VẤN ĐỀ VỀ CÁCH BIỂU ĐẠT SỐ LƯỢ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

: 汉语言

专业代码

:60.22.10

导师

:阮友求

2012 年于河内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TRƯỜNG ĐẠI HỌC NGOẠI NGỮ
KHOA SAU ĐẠI HỌC
*****---*****



LÊ THỊ HỒNG MINH

现代汉语数量表达若干问题
MỘT SỐ VẤN ĐỀ VỀ CÁCH BIỂU ĐẠT SỐ LƯỢNG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LUẬN VĂN THẠC SỸ

Chuyên ngành

: Ngôn ngữ Trung Quốc

Mã số

: 60.22.10

Giáo viên hướng dẫn

: GVC Nguyễn Hữu Cầu

HÀ NỘI - 2012


iv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v
前言 .................................................................................................................................. 1

1. 选题理由与目的 ....................................................................................................... 1
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
3. 研究方法................................................................................................................... 1
4. 论文结构................................................................................................................... 2
第一章

有关现代汉语数量范畴的理论基础 ............................................................. 4

1.1 数量词的定义 ......................................................................................................... 4
1.2 数量词的语法功能 ................................................................................................. 4
1.3 汉语中的“数量范畴”及有关数量的语法分析问题 ........................................... 5
1.4 数量词语对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的制约作用 .................................................... 10
1.5 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 ........................................................................................... 14
1.6 小结 ...................................................................................................................... 15
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约量表达方式 .......................................................................... 17

2.1 约量的数目形式表达 ........................................................................................... 17
2.1.1 相邻两数组合方式表约量 ............................................................................. 17
2.1.2 不相邻两数组合形式表约量 ......................................................................... 19
2.1.3 两数间接组合形式表约量 ............................................................................. 21
2.1.4 套叠形式表约量 ............................................................................................ 21
2.2 数目与其他词语组合方式 .................................................................................... 22
2.2.1 其他词语+数目表约量................................................................................... 22
2.2.2 数目+其他词语方式表约量 ........................................................................... 24
2.2.3 套叠形式表约量 ............................................................................................ 25
2.3 不含数目方式表约量 ........................................................................................... 26
2.3.1 部分约数词表约量......................................................................................... 26
2.3.2 表约量的时间词 ............................................................................................ 29



v

2.4 相关的副词 ........................................................................................................... 30
2.4.1 “ 估约”类词语 ................................................................................................ 30
2.4.2 “极限量”类词语 ............................................................................................. 31
2.5 小结 ...................................................................................................................... 33
第三章

汉越语数量表达对比及翻译问题............................................................... 34

3.1 数量减少使用倍数说法........................................................................................ 34
3.2 混淆含义不同的数量表达法 ................................................................................ 34
3.3 系位数词的对比和翻译........................................................................................ 35
3.4 倍数说法的对比和翻译....................................................................................... 39
3.5 百分数说法的对比和翻译 .................................................................................... 45
3.6 越南学生数量表达的越汉翻译情况考察............................................................. 48
3.7 小结 ...................................................................................................................... 51
结语 ................................................................................................................................ 52
参考文献 ........................................................................................................................ 54
附录一 ........................................................................................................................ 56


1

前言
1. 选题理由与目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数量”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
一,其中“约量”表达方式相当复杂。再说,汉语和越南语里的“数量”表

达有些性质上一致,但表面上却不符合对方语言的表达习惯,因此容易误
解,混淆,对汉语学习者乃至专业翻译者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尤其是在
翻译大数目的时候。这正是引起本人对“数量”范畴的兴趣,并以之作为论
文研究题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进一步就汉语不含模糊词的约
量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就汉越两种语言数量表达法进行对比。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加深自己对汉语约量表达的了解和运用;在调查结
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为学生们提供一份参考资料,进而得出翻译经
验,也方便汉语学习者、翻译者查阅。
2. 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论文就现代汉语约量的表达方式进行描述与分析,就汉越语数量表达
形式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之处和常见偏误。
由于时间有限,本论文不能就两种语言的所有量与数量表达形式进行描
述与分析,因此选出了汉语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约量”表达进行研究,和汉
越两种语言用法上容易混淆的系位数词、倍位数词和百分数说法三大类表达
形式进行对比。
3. 研究方法
为了能全面的,客观的描述现代汉语“不含数量模糊限制词的约量表
达”,并对汉越语数量表达进行对比,本论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包括:
(1) 例证法
(2) 分析法


2

(3) 对比法
(4) 问卷调查法
(5) 统计法
本论文第一、第二章采用例证法、分析法浅谈有关现代汉语数量范畴的
一些理论性根据,在第三章,本人采用对比法对汉语数量表达进行对比并作
出分析,通过调查法来调查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数量表达的学习能力,从而统

计出学习者常犯的错误并对其提出一些相关的学习和翻译经验。
4. 论文结构
本论文除前言、结语和参考文献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

介绍有关现代汉语数量范畴的理论基础

1.1 数量词的定义
1.2 数量词的语法功能
1.3. 汉语中的“数量范畴”及有关数量的语法分析问题
1.4.数量词语对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的制约作用
1.5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约量表达方式

2.1. 约量的数目表达方式
2.2 . 数目与其他词语组合方式
2.3. 不含数目方式表约量
2.4. 相关的副词
2.5 小结
第三章

汉越数量表达对比及翻译问题


3

3.1、数量减少使用倍数说法
3.2、混淆含义不同的数量表达法

3.3、系位数词的对比和翻译
3.4、倍位数词的对比和翻译
3.5、百分数说法的对比和翻译
3.6、越南学生数量表达的越汉翻译情况考察
3.7、 小结
结语


4

第一章

有关现代汉语数量范畴的理论基础

1.1 数量词的定义
郭锐著在 2004 年《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所说的数量词是指功能相当于
数量词组的单词。其从结构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A: “数+量”凝固成的单词,如“一生、一小撮、一阵、一会儿”等。
B: “数+量”语音并合造成的合音词,如“俩、仨”
C: 上述两类外的其他具有数量意义、功能相当于数量词组的单词。这一
类是多数,如“许多、很多、不少、大量、部分、全部、所有、一切、有
的、片刻、许多”等。
从意义上看,数量词相当于“数词+量词”;从语法功能上看,它相当于
“数词+量词”形成的数量词组,具有数量词组的一般功能。
1.2 数量词的语法功能
1.2.1 大部分数量词可以做定语,并且可以放在一个带“的”的定语前
面。这一点与数量词组相同。如:
(1):许多老师——许多在城市教书的老师
(2):一切问题——一切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1.2.2 部分数量词可以做准宾语,如:

(5):等了很久

(6):高许多

(7):沉默片刻

以上两点是数量词的特点,数量词至少具备其中一种功能。
1.2.3 数量词不能修饰量词。“许多、很多、若干、好些、好多”可以修
饰量词,应看作数量词和数词的兼类词。
1.2.4 数量词一般情况下不做主宾语,但在意义上表示转指时也可做主宾
语,如:


5

(8):很多(芒果)都坏了
1.2.5

部分数量词(大量、部分全部、许久、片刻)可以做状语,词义

无变化,如:
1.2.6

(9):没收一切(财产)

(10):大量生产电视机

(11):片刻即到

“部分”可以受数量词组修饰(三个部分),也可以受数词直接


修饰(一部分),是数量词兼名词和量词。
1.3 汉语中的“数量范畴”及有关数量的语法分析问题
数量词语和跟数量意义有关的各种语法现象
汉语中的数量意义 ,首先是通过数量词语表示的,数量词语可以简称
“数量词”。
数量词通常都是复合形式,即是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词组,因此,数量
词首先要分成“数词”和“量词”两类。数词主要表示计数。其中有表示数
字的“基数词”,如“一、二、十、百、、千、万”等,和表示序列的“序
数词”,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最后”等。量词主要表示计量。比
如“一本书”中的“本”,“两辆车”中的“辆”等。其中,“量词”是汉
语中很独特的一种词类,不同的名词(包括可数和不可数名词)前面都要有
量词,而且使用的量词可能很不相同(如“三碗饭”中的“碗”是借用名词
的量词)。
数量词的自相组合能构成不同的结构。比如:
(12):40 公里 300 米/5 斤 4 两/2 岁 10 个月(加合关系)
(13):20 世纪 90 年代/7 连 3 排 2 班/15 排 6 座(偏正关系)
(14):二班三等(奖)/(袜子)10 元 1 双(主谓关系)
(15):3 个 5 个/87 年 89 年/甲班乙班(联合关系)
数量词自相组合构成不同结构也需要仔细区别其中的条件(包括加不同
虚词的条件)。一般说,构成“加合关系词组”的数量词必须是同一系列,


6

且大的数量词在前,小的数量词在后,两个数量词中间可以加上“加/零”。
构成“偏正关系词组”的数量词也必须是同一系列,也必须是大的数量词在
前,小的数量词在后,两个数量词中间可以加上“的”。构成“主谓关系词
组”的数量词,或者序数词在前基数词在后,或者都是序数词,两个数量词
可以换位,或中间加上“是”。构成“联合关系”的数词中的量词必须相

同,并且两个数量词中间可以加上“和”。
上面说的都是名词性的。实际上,“动作”和“时间”也可以有数量 意
义。那么数量词又可以扩大为“表物体的数量词”(名量词),“表动作的
数量词”(动量词)和“表时间的数量词”(时量词)等三类。例如:
名量词:A1:专用: 一本(书)、两张(纸)、三件(衣服)
A2:借用:四杯(水)、三箱(货)、一桶(大米)
动量词:B1:专用:(走)一趟、(读)两遍、(去)四回
B2:借用:(买) 两包、(吃)两口、(画)几笔
时量词:(等)一会儿、(住)两年、(走了)三天、(跑了)一整天
这里要注意的是,名量词一般是在名词前面做定语,而动量词和时量词
则通常在动词后面做定语。这样,当这三种量词都出现在动词的后面时,名
量词一般不单独做宾语(除非后面没有名词时,名量词才是独立宾语);但
是动量词和时量词出现在动词的后面,通常都是单独做宾语,而不是名词的
修饰语(即使后面有名词时,动量词和时量词也是独立宾语或补语)。比
如:
16a. 看了一本书

16b.看了一本

17a.看了一次书

17b.看了一次


7

上面讲的都是使用数量词表示的明显的数量意义、确指的数量意义和客
观的数量意义。与此相对,汉语中还存在暗含的数量意义、虚指的数量意义
和主观的数量意义。
所谓“暗含的数量意义”指结构中不用数量词,只用某个没有客观数量

义的数量词表示的数量意义。在下面的例子里,虽然没有出现数量词,但是
其中的重叠形式、“一+(数量词)形式或”一+名词(借用量词)形式都表
示“所有”、“每一”或“满”的数量意义。
18. 天天都会下一阵小雨
19. 一本(书)也没看
20. 一(桌子)的菜
所谓“虚指的数量意义”指结构中虽然用了数量词,但是由于表达的需
要,数量词表示 的数量 可以 是故意夸 张 的“虚数”或者 有意模糊的 “约
数”。比如:
21. 这篇文章我看了半天才看懂
22. 那辆车子眨眼之间就没影了
23. 这个故事已经传说了千百年
24. 大家三五成群地走进了会场
“虚指的数量意义”中最有意思的是汉语中像“三”、“九”这样的数
量词的一些虚指 用法。比如 汉语中有 许 多像“事不过三 ”、“三思 而后
行”、“三生有幸”、“举一反三”、“三番五次”、“九重天”、“九死
一生”、“九九归一”、“九曲回肠”、“十拿九稳”这样包含“三”和
“九”的说法,其中的数次“三”、“九”往往是用来表示言多、言大的虚
指数量的。


8

所谓“主观的数量意义”指结构中带有对数量意义的主观评价,即相同
的数量词语有时可以表示“大量”,有时又可以表示“小量”。比如下面
(25)几个例子中同样说的是“两个苹果”、“十八岁”、“一早上/三封
信”、“十个人/五瓶汽水”,可是说话人对数量的主观评价意义却恰好相
反。比较:
(25)a1. 他只吃了两个苹果。


(量小)

a2. 他竟吃了两个苹果。

(量大)

b1. 才十八岁就结婚了。

(量小)

b2. 十八岁了才结了婚。

(量大)

c1. 一早上就写了三封信。

(量大/量小)

c2. 一早上就写了三封信。

(量小/量大)

d1. 十个人才喝了五瓶汽水。

(量大/量小)

d2. 十个人才和了五瓶汽水

(量小/量大)


主观数量意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种情况是结构中使用不同的程
度副词,如(25a)中用“只”就表示主观小量,用“就”就表示主观大量。
再 如 一 种 情 况 是 结 构 中 相 同 副 词 出 现 在 不 同 的 位 置 , 如 ( 25b ) 中 都 用
“才”,但是出现在数量词之前表示主观小量,出现在数量词之后表示主观
大量。还比如一种情况是通过不同数量词语的重读形式,如(25c)中副词词
语和出现位置都一样,可是仍然可以表示主观大量和主观小量相反的两种意
思,这时就要靠其中的数量词语“一早上”和“三封信”分别重读才能区别
(当然也可以替 换使用不同 的副词) 。 最后一种情况稍 微麻烦一些 ,如
(25d)中的副词的词语和位置都相同,而且似乎不管怎么重读,“十个人”
都表示量大,“五瓶汽水”都表示量小,但至少分别重读不同的数量词时表
示的数量意义还是有差别的。


9

上面说过,同样表示时间的数量词如“半天”、“一天”和“两个小
时”等,在不同的结构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主观数量意义,也就是既可以
表示极小量,也可以表示极大量。例如:
(26) a1. 干了就半天。

(量小)

a2. 一干就半天。

(量大)

b1. 上了一天班。

(量小)


b2.没上一天班。

(量大)

c1. 才两个小时怎么把饭做好。(量小)
c2. 都两个小时了饭还没做好。(量大)
主观数量意义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比如汉语中的“一会儿”、“几
天”之类时间词都是表示极小量的时间。但有趣的是,有时这些时间词的肯
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意思差不多。比较:
a1. 一会儿饭就做好了。
a2. 不一会儿饭就做好了。
b1. 过几天就会回来的。
b2. 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的。
c1. 过些日子就会厌烦的。
c2. 过不些日子就会厌烦的。
一般来说,这是因为“一会儿”等时间词表示时间上的极小量,“不一
会儿”等时间词是连这个极小量都达不到,因为都是表示时间极短,所以说
话时才似乎不在乎这点差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二者还是有不能替
换的情况。例如:
(28)

a. 等了一会儿(*不一会儿)饭菜做好了。


10

b. 急什么,再坐一会儿(*不一会儿)吧。
c. 这件事咱们过几天(*不几天)再商量。
所以细究起来,实际上(28)中“一会儿”和“不一会儿”这样的时间
词的意思相同和不同还需要用不同的心理视角来分析。就如(26)中“一

天”可以表示极小量也可以表示极大量一样,这里的极小量时间词“一会
儿”,由于心理视角的不同,从听话人的期待来说,可以是相对于“零”而
言的,也可以相对于一个较大的量而言的。(28)的例子就是相对于“零”
而言的情形。比如(28a)中原先是听者立即要走,以为饭已经做好了,他所
期待的“离去”和“做好饭”之间的间隔时间为“零”。而(27)则是一个
相对大量而言的情形。比如(27a)中听者期待的“做好饭”的时间要大于
“一会儿”。从语法形式看,凡是句中出现“就”的都是相对于一个较大量
而言的,如(27);凡是相对于“零”而言的情形都不能加“就”,但可以
加“才”,如(28)。更具体说,“一会儿”可以相对于“零”而言,也可
以相对于一个较大量而言,而“不一会儿”则只能相对于一个较大量而言。
所以在相对于一个较大量而言的情形下,说“一会儿”和“不一会儿”都可
以,意思也差不多;但是在相对于“零”而言的情形下,就只能用“一会
儿”,不能用“不一会儿”。这也就是为什么(27)中用“一会儿”和“不
一会儿”之类的时间词意思差不多,而(28)中却只能用“一会儿” 这样的
肯定形式时间词,不能用“不一会儿”这样的否定形式时间词的原因。

1.4

数量词语对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的制约作用
数量词语对语法结构的形式与意义都会造成影响,在这方面也可以说明

数量词语的一些作用。


11

首先,是否包含数量词对于某种句法结构能否成立会有制约作用。从一
方面看,有些句法组合如果没有数量词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结构中必须有
数量词。
比如:汉语“搁碗里三粒黄豆”这样一种表示跟动作行为相关的人或事

物位移终点的双宾结构,还有“泼了他一身水”这样带结果宾语的双宾结
构,如果去掉数量词“三粒”,“一身”结构就不能成立。类似的例子如:
(29) a. 盛碗里两条鱼。(* 盛碗里鱼)
b. 来这儿两个人(* 来这儿人)
c. 叮了他一个大包(* 叮了他大包)
再如汉语定中偏正结构中修饰名词的定语一般情况下不可以是状态形容
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或“程度副词+形容词”的形式,除非后面加上
“的”。但是如 果中心语名 词前有数 量 词,这样的定语 成分就不能 依靠
“的”而直接做定语。例如:
(30)

a.滚烫的开水(滚烫开水)/滚烫一瓶开水

b. 恶狠狠的脸(恶狠狠脸)/恶狠狠一张脸
c. 高高的山(高高山)高高一座山)
又如汉语有一种“状语+动词+宾语”结构,其中的状语成分从语义关系
看是指向宾语成分的,比如“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中“脆脆地”在语义上
是说明“花生米”的。这样的结构中如果宾语前面没有数量词,整个结构也
不能成立。例如:
(31)

a. 厚厚地钉了一个本儿(*厚厚地钉了本儿)

b. 工工整整地写着两行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写着蝇头小楷)
c. 黑压压地挤了一屋子人(*黑压压地挤了人)


12

另一方面看,有些句法组合如果有数量词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结构中

排斥数量词。
比如“山上架着炮”是由歧义的:可以指一种静态的存在,表示“山上
有炮的意思”;也可以指一种动态的行为,表示“山上正在架炮”的意思。
但是如果“炮”前加上数量词,说“山上架着两门炮”,那就只有“山上有
炮”的意思,没有歧义了。这就是说,表示动态行为的“住所词主语+动词
(着)+受饰宾语”的结果,其宾语成分就排斥数量词。
再如副词“再”有一种意义是表示“重复”,“再”所表示的重复有两
种:一种是“实际的重复”,即已然动作行为的重复,如“小王,你再去看
看,信来了没有”
(32)a. 小王,你再去看看,新来了没有。
(“再看看” = 实际的重复)
b. 没买着电影票没关系,我们明天再看好了。
(“再看” = 空缺的重复)
(32) 中“再”的两种重复意义,反应在句法上,有许多重要区别,其中
一点就是表示实际重复,“再”之后可以有数量词,也可以没有数量词;而
当表示空缺重复时,受“再”修饰的成分就排斥数量词。例如:
(33) a. 看来末班车已经过了,你明天再回去吧。
(* 看来末班车已经过了,你明天再回去一次吧)
b. —妈,我要吃冰淇淋。
—这么晚了到哪儿去买啊,明天再吃吧。
(*这么晚了到哪儿去买啊,明天再吃两杯吧)


13

其次,数量词对名词词组的移位形式也会有制约作用。从一方面看,有
些基本句法结构中某个名词本来不需要带数量词,但是如果这个名词要发生
移位就一定加上数量词,否则结构就不会成立,或者至少不能单独说。例
如:
从另一方面看,一些基本句法结构中,某个名词位置本来需要带数量

词,如果不带上数量词则原位置的这个名词就必须移位否则结构就不会成
立,或者至少不能单独说。例如:
a1. 工厂的围墙塌了。
->

a2. 工厂塌了一堵围墙。(*工厂塌了围墙)

b1. 砂子迷眼睛里了。
->

b2. 迷眼睛里一粒砂子。(*迷眼睛里了砂子)

c1. 小鸟落树上了。-> c2. 落树上一只小鸟。(*落树上小鸟)
d1. 客人来家里了。 -> d2. 来家里一位客人。(*来家里客人)
进一步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汉语有些结构中带数量词的名词词组(数
量名结构),如果要发生分裂性移位(即其中一部分移位),那么向后分裂
移位的成分一定不能是其中的名词而是数量词,其中的名词必须要留在原
位,如(35);反过来,向前分裂移位的成分一定不能是其中的数量词而是
名词,其中的数量词必须要留在 原位,如(36)。
(35)a1. 一只苍蝇飞了
->

a2. 苍蝇飞了一只。(*一只飞了苍蝇)

(36) a1. 吃了一个苹果
->

a2. 苹果吃了一个。 (*一个吃了苹果)



14

上面(35-36)的情况似乎可以说明,在一个带数量词的名词词组中,数
量词的语义所指和句法位置都强于词组中的名词。因为,不管是名词词组分
裂后移中数量词向后移位,还是名词词组分裂前移中数量词留在原位,数量
词都可以取代原来整个的名词词组,并直接受动词的支配。这表现在名词词
组分裂移位以后的结构中,名词可以删除,这时最多整个结构意义含混;而
数量词却不能删除,否则整个结构的意义就会改变。可见在一个包含了数量
词的名词词组中,真正的语义和句法核心就是数量词,而不是名词。
例:
(37) a. 苍蝇飞了一只。(*苍蝇飞了/飞了一只)
b. 苹果烂了半筐。(*苹果烂了/烂了半筐)
(38) a. 苹果吃了一个。(*苹果吃了/吃了一个)
b. 东西送朋友了不少。(*东西送朋友了/送朋友了不少)
1.5 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
曾经有许多语言学家对现代汉语约量词语进行了探索研究,不同的语法
著作对约量概念都会有不同的叫法。黎锦熙(1956)称之为“不定数词”,
与“定数词”相对。陈光磊(1994)沿用了此叫法,王力生(1985)称之为
“大概的数目”,与“确数”学对,朱德熙(1982)称之为“概数”指“放
在复合数词和量词之间表示概数”的词语。“约量”此术语出于吕淑湘的
《中国文法要略》(1942),书中将“不确定的数量”称之为“约量”。李
宁明(2000)也沿用了此叫法,并从量范畴的角度对“约量”的外延进行了
扩展,他认为约量可以不局限于含有数目的形式,还可以不含数目形式表
示,同时比况方式也可以表约量。
吕淑湘(1942)提出了一下几种约量表达方式即:1- “在定量后加用含
有大约意思的字,如上下、左右、来往”等,表示数在定量左右活动;2“在定量后加多、余等字或以上、以下等词”,表示数目一头受限制;3-


15


“接近两数合用”;4- “数字活用”;5- “直接表示约量的词,白话里常用
‘几’,文言文里多用‘数’”表示可计数的物件,“不可计数的物件则使
用‘点’、‘些’等。”
胡竹安《概数词“来”的出现及其由来》,江蓝生《概数词“来”的历
史考察》,刘利《对(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一文两点补充》从历史角
度考察了概数“来”的演变。
彭玉兰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约量表达及相关问题研究》(2007)也对
约量进行了较深的探索,从表达形式的角度来看,彭玉兰将约量分成“含数
量模糊限制词的约量表达”和“不含数量模糊限制词的约量表达”等两大
类。
从上述各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见“约量”已得到了很多语言学家的关
注。虽然不同专家对“约量”概念将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看法,但这丰硕的
成果已经为后代奠定了基础,让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6 小结
从意义角度来看,数量词只是“数词+量词”,但从语法功能来看,数量
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大部分数量词都可以做定语,部分量词可以当准宾
语,或状语。


16

汉语里的数量意义首先是通过数量词语表示的,数量词语可以简称为
“数量词”。数量词一般都是复合形式,即由数词和量词组成的词组,因
此,数量词要分成“数词”和“量词”两类。如果“数词”的概念相当明了
易懂,那汉语的“量词”就非常复杂了。不同的名词就会有不同的量词搭
配,如“一件毛衣”或,“一条牛仔裤”等,虽然都是指服装品同一个范
畴,但都用不同的量词。
汉语中还存在暗含的数量意义、虚指的数量意义和主观的数量意义等概
念。所谓“暗含的数量意义”是指结构中不用数量词,但可以表示数量意

义。用重叠式来表示“所有”、“每(一)”、“满”等的数量意义如“天
天都都下雨”。“虚指的数量意义”则指结构中虽然有了数量词,但由于表
达的需要,数量词表示数量还可以加上一些具有夸张、模糊的数词,如“这
句话听了半天才听懂”或“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涌出教室”。所谓“主观的数
量意义”是指结构中带有对数量意义的主管评价,相同的数量词语有时是指
“小量”,有时则指“大量”,如“大家 7 点就到了”或“大家 7 点才到
呢”等分别有不同的看法。
数量词语对语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都会很大的影响。有一些句法组合如
果没有数量词就不能成立,也就是数结构中必须有数量词,有些基本句法结
构中的某名词本来无需要带数量词,但如果这名词要移位就一定加上数量
词,否则结构就不能成立。这是数量词对名词词组的移位形式具有制约作
用。


17

第二章

现代汉语的约量表达方式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约量表达,但不同的语言系则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
表达习惯。本论文的第二章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对约量表达方
法进一步摸索,研究,从而总结出自己对此的看法和观点。
2.1 约量的数目形式表达
在生活中,出于表达的要求,有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使用虚量和约量来
表达某些不确定的量。约量和虚量虽然不同层级的划类归属,但两者之间仍
然存在很多较为复杂的关系
例如:
火车眨眼间,就无影无踪了。(铁凝《哦,香雪》)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

《翠鸟》
在语言的“量”表达上,“约量”比确量更多一些。因此,注重对约量
的研究不仅能包括约量规律性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能
加深我们对语言的量范畴的理解,拓展我们对量范畴的认知和思考。根据表
达,本人将把“约量”的表达分成如下四大方式。
2.1.1 相邻两数组合方式表约量
(一)自“一”到“九”
例如:
走了一两个小时了。
那只鸡有七八斤重。

他吃了四五个苹果。
从这里到学校有三四公里远。


18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从“一”到“九”的相邻数目直接组合起来都可
以表示约量,一般情况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三两”除外(注意,“二”一
般都用“两”代替)。
例如:
三两棵树,五六人家。

(刘心武《黑墙》)

相邻两数结合形式一般后面都带有一个量词,但也有不带量词用于固定
词组的情形,如:
我对这件事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为固定语)
猜个八九不离十
此外,只有“三两”和“七八”才能重叠使用表约量,例如:

它们香味扑鼻,三三两两盛开在一片绿色里。(张炜《怀念黒潭中的黑
鱼》)
汪师母拿得手都发抖了,七七八八就有一千几。 (陆文夫《清高》)
“两”、“三”、“五”也能单独在量词前表约量,例如:
得好好请他喝两杯!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三句话不离本行(俗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五分钟热度
三番五次
(二)从“十”到“九十九”
一般情况下,从“十”到“九十九”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格式
(1.) 十 + N +N + 1

现场有十五六个人。


19

(2. )N+ N + 1 + 十

他已四五十岁了!

(3.) X + 十 + N + N + 1

天气总是三十五六度。

其中,N 要符合 1 ≤ N ≤ 8 条件,且 X 为 2-9 之间的整数
对于(2.)形式来说,还可以转换成“N + 十、N + 1 + 十”形式,例如:
二十、三十人的大学生
七十、八十件衣服。

二(1)形式去不能转成“十 + N、十 + N + 1”形式,例如:
十二、十三岁的小孩。×
我们可以看出,(2)形式这种变换只适用于系位数为整十(百、千、
万)的数目。
(三)“一百”以上的表达形式
“一百”以上的数目表示约量也有三种组合方式:
(1) X + 百+N + N+1

一百五六十块钱是可以拿得出来的。

(2)NN+1 + 百 (也可以为千、万、亿等)

这个已有四五百年历史

了。
(3)系位数词相邻搭配使用

这是千百年来没变过的民族传统。

(1)式中的“百”和“十”的关系还可以换成其他的“千”和“百”、
“万”和“千”的关系。
2.1.2 不相邻两数组合形式表约量
现代汉语也有很多场合使用不相邻的两数直接搭配的形式表约量,一般
只有两种,即“三”和“五”,“十”和“八”的组合。
(1) “三”和“五”的组合形式


20

“三”和“五”搭配时则按自然顺序排列,有时可以重叠使用,例如:

1.

一条窄巷,有三五户民宅。 (邓友梅《那五》)

2.

过去,拉扯三个五个丫头小子的,没事儿似的 (陈建功、赵大年

《皇城根》)

3. 三三五五的村落,隐蔽在葱茏树荫里;低矮的屋顶冒出缕缕炊烟。
(聂绀弩《巨像》)
“三”“五”的后面可以带系位数词,也可以只在“五”后出现系位数
词,例如:
这条裤子没个三百五百的买不了。
课堂上有三五十人。
(2)“十”和“八”的组合形式
“十”和“八”组合时,多数是“十”在前,“八”在后,数次后要有
量词,也有些场合是“八”在前,例如:
a 走个十天八天就到了
b 走个八天十天就到了
2. a 摆个十桌八桌也花不了多少钱
b 摆个八桌十桌也花不了多少钱
例 1a 中说话者是有王少说的意图,“也许走八天就能到了”,反而,1b
有往多说的意图“最长时间也不超过十天”,例 2 也有同样的道理。从这几
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话人想往少说的意图则会把“十”放在“八”
前面,而往多估计的则放在“八”后面。“八”和“十”的关系还可以扩展


21


为“百”和“八十”或“千”和“八百”或“万”和“八千”等关系。例
如:
1. 晒一季槐米能闹个百儿八十的。 (汪曾祺《小说三篇》)
2. 他的名望、资本、能力,也许都不及场长,可是在赔个万儿八千块钱
上来说,场长要是沉得住气,他们也都不及场长。(老舍《不成问题的问
题》)
2.1.3 两数间接组合形式表约量
所谓两数间接组合形式表约量是指两数间加上“到”、“至”、“或/或
者”等词,例如:
1. 一般人在六岁到八岁时就开始换牙,十二岁到十四岁全部乳牙都被恒
齿所代替《现代汉语倒序词典》
2. 黑票的价钱已比原价高了 30%至 50%。(老舍《四世同堂·偷生》)
在间接组合形式中的两个数,基本上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整数、分
数、小数、负数等。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在某些场合,两数间加上
“到”、“至”、“或/或者”等词之后并不是表约量,例如:
1. 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门功课都是全班第一。(汪曾祺《徙》)
2. 亲友家给小孩办三天、满月,给男女做四十或五十整寿,都是这种艺
术的表演竞赛大会。(老舍《正红旗下》)
我们可以看出来,“一年级到六年级”具有整区间性,而且,所指的内
涵很清楚,并没有表示约量。而“高了 30%至 50%”具有浮动性,所表达的
只是这空间的某个不定的数目,使用这类方能归为表约量。
2.1.4 套叠形式表约量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还可以把“两数直接组合”与“两数间接组合”套
用在同一句子中,如:


×